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12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2课民族团结教案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第12课民族团结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第12课 民族团结教案

第12课 民族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掌握各民族共同发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的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重点
1.民族政策
2.各民族共同繁荣
教学难点
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
教学方法
1.多角度导入法。本课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示例法。通过举典型例子来证明课本上的观点。
3.比较法。通过解放前后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变化,来论证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教师放磁带)“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同学们,这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当那优美的旋律在运动场上回荡的时候,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导入语示例二]请同学们看大型民族歌舞《团结颂》剧照。
[投影显示]
 
同学们,《团结颂》是国家民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迎接民族工作会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而特别举办的。它气势恢弘、创意新颖,以“难忘新生”“时代风采”和“团结奋进”三个部分,展现了中国各民族人民奋发图强奔向新世纪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   一课。
[导入语示例三]请同学们看一则新闻。
[投影显示]
新华网西宁7月18日电(记者〖kg*2〗顾玲〖kg*2〗何君)彩袖飞舞,锣鼓喧天。18日,青海省首个县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的15.8万名各族人民载歌载舞,迎来了建县50周年的喜庆日子;遍地飘香的油菜花,还为他们带来了一个盛载着丰收的欢乐节日:“祁连山之夏——油菜花节”。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东段的门源回族自治县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全县6902.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回、汉、藏、蒙古、土等22个民族,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多民族聚居的县份,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72%,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41.09%。
全国人大民委、国家民委、青海省委、省政府、海北州分别派出代表团并致贺电祝贺门源县建县50周年。开幕式结束后,门源县各族人民还举行了盛大的歌舞活动。
那么,民族区域自治是怎么一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来了解这一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这句话的含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12课民族团结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