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蝌蚪找妈妈》课后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课后反思

零度碳酸 点赞 分享
《小蝌蚪找妈妈》课后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小蝌蚪找妈妈》课后反思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的自然角也散发着勃勃生机。一群小蝌蚪在自然角的清水中嬉戏,当孩子们看见小蝌蚪时,注意力完全被小蝌蚪吸引了,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王老师,小蝌蚪哪里来的?”“小蝌蚪怎么这么小啊?它有眼睛、嘴巴吗?”……孩子们的议论引起了我的反思:应该把孩子们拉到我预设的活动中吗?很显然幼儿对小蝌蚪的兴趣很浓,马上打断他们,让他们来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显得很生硬。于是我调整了原有的计划,让孩子们继续观察,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观察中,孩子们发现小蝌蚪的脑袋是圆圆的、扁扁的,尾巴是细细的、长长的,它游的时候尾巴是弯弯的,不动的时候是直直的,顺着孩子的兴趣,我们一起学学小蝌蚪,并把小蝌蚪的特征编到了儿歌里,大家非常快乐。这时,一个孩子说:“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小青蛙的。”有些孩子马上附和,但也有人不同意,于是自然地引出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在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中,幼儿完全沉浸在故事氛围中,还强烈想表演这个故事。

其实,主题课程中是有《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典故事,但教师主动引入和幼儿自发想知道而生成的课程在意义上是不同的,生成性课程让幼儿更有学习的强烈兴趣。孩子显然对小蝌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如果要根据预设的计划马上把孩子拉到故事中,就会造成孩子跟着老师走的现象,那么这时我们就应顺应孩子的需要,既然他们对小蝌蚪感兴趣,就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孩子观察到一定的程度个别幼儿就提出:“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青蛙的。”但也有人不同意,于是就产生了问题,这时我才引出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带着问题来听故事,效果则更加好,远远优于本来的预设活动。

《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孩子们仍然沉浸在快乐中。在活动中我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兴奋。今后,我们要更加有心去发现和把握孩子在活动中的兴趣点,让幼儿快乐学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蝌蚪找妈妈》课后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