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零度碳酸 点赞 分享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微信扫码分享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通用14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1

  1.一个要记住的课文内容。科普文所承载的知识,学生必须能够记住;“记得住,说得出”科普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海洋——21世纪的希望》可以采用变序的方法,让学生来记、说知识。切入点是“过去,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一句。过去,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①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②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过去,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发起脾气来,会①掀翻船只;②冲跨海堤;③毁灭沿海的城镇。今天,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海洋①蕴藏着矿产资源;②提供丰富的高蛋白食品;③带来无穷无尽的价格低廉的电力;④海水淡化后缓解水灾;⑤开拓人类生存空间。不仅要把记住这些粗略的内容,关于“资源”、“食物”和“电力”,还应该记得更细致些。①蕴藏着矿产资源。目前的陆地上的资源……而海洋……;②提供丰富的高蛋白食品。目前陆地上的食品……而海洋……;③带来无穷无尽的价格低廉的电力。目前陆地上的电力……而海洋……。之后,再出示,今天,人们也要敬畏海洋,是因为(只有保护海洋,珍惜海洋,海洋才乐于做出它的奉献。)当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如此说出来的时候,本文的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也就圆满地达成了。

  2.一个要补充的课外资料。当教学至“今天,人们也要敬畏海洋”时,必须要补充课外资料,让学生了解到由于人们不敬畏海洋,所导致的可怕的海洋灾难。比如“赤潮”,让学生看一看“赤潮”图片,他们便会触目惊心地感受到,原来,大海并不是如想象中得那么湛蓝美好,原来,大海也有如此可怖的一面。再让学生阅读课外资料,了解“赤潮”的频繁发生,与人们任意地破坏海洋环境、不注意海洋环保有关,当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破坏海洋环境的故事在学生心里震荡时,学生发粗的那一声“只有保护海洋,珍惜海洋,海洋才乐于做出它的奉献”的呼喊,才会那么真切,那么有力。

  3.二个可以训练的句子。课文姓“文”,科普文也姓“文”,要关注语言,关注语言形式。文中有两个句子,很有嚼头。●“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改为(1)“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毁灭沿海的城镇,冲垮海堤,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不能,——三个短句,有程度的不同,越来越厉害。注意这一点,才能朗读好。(2)改为“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牢固的海堤,毁灭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不能,——中间长,“冲垮牢固的海堤”,7个,两边各是5字,读来不顺;一般地,短句、短句、长句的排列,比较顺口。(3)改为“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牢固的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能不能?似乎也不太好,总没有原句那么有节奏感。节奏感,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的美的特征。●“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这一句,朗读的时候,自然要注意“一座座”“一艘艘”,这两个词,将语气的连贯和节奏,全托了出来。那么,能否加个“一台台”,改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一台台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这样的朗读体会,比较,会很好地增进学生的语感。

  4.二个要弄清的双引号。前一课《夜晚的实验》,课后思考题,专门列了“说说下面句子中双引号的用法”,这一课,恰有两个双引号,一是“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二是“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水球’”上的双引号,一般,学生都能说出是特殊意思,指的不是“水做的球”,而是地球。第二个“‘望洋兴叹’”上的双引号,可能会搞错,原因是,学生对“望洋兴叹”这个词的本意不清楚。成语解释膸:“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叹:生发起感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开扩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如此一解释,学生自然知道,此处的双引号,也是特殊意思,这里,指的是“面对着海洋生发感叹”。

  5.二个要读准的多音字。一个是“矿藏”“蕴藏”,一个是“给予”“给人们……”。后一个,有接触,问题不大,少数学生会有遗忘。前一个,要将两个不同读音的意思,出示,zang,(1)储存大量东西的地方;(2)佛教或道教的经典总称。cang:(1)躲藏;(2)收存

  6.一个值得关注的题目。题目可以将破折号改为汉字“是”,即“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显然,作为题目,用破折号好,从写的角度来看,用破折号,占两个字,“是”,只占一个字;而从读的角度看,破折号是不占字的,这样,读起来,就显得简洁。而汉语写作,很多时候,都要考虑读音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读,总是修改作文的重要手段。就这个题目来说,破折号还可以改为逗号、冒号,都行。标点符号,有时是同义的。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2

  1、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本文是介绍海洋与人类生活的一篇说明文。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文章可以从三部分去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3自然段,主要讲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千百年来人们热爱生活,又敬畏海洋。

  第二部分是第4~8自然段,主要讲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部分是第9自然段,讲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

  第二部分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从中我们将知道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使海洋造福于人类。

  2、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点评:为什么说海洋是个聚宝盆?

  从"大显神威"中可见探测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过去、如今的对比中,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海洋的作用可真不小!

  迷人的前景,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之所在。

  3、【欣赏】

  读了这一部分,你一定会对人类将如何开发、利用海洋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那是由于作者巧妙的结构安排。

  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去笔锋一转,自然过渡到今天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不再是"望洋兴叹",而是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同时,这一自然段开启了下文,是5~8自然段的总领,所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可不小哩。

  接着,作者具体介绍人类如何开发、利用海洋,基本上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一个意思,这就是一节一意,使读者对第4自然段所说的"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有了更清楚更直接地了解。

  正是有了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对内容一目了然,但这部分的精彩还不仅在于此,在具体介绍人类如何开发、利用海洋时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对比,使读者在强烈的反差中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比如第5自然段中,作者一方面说明海洋是个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交代陆地上的"能源危机",在这两者的鲜明对比中使人认识到海洋的巨大作用。再如第6自然段,为了说明海洋对人类食物来源的重要意义,作者也是先以陆地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食物匮乏的现象为对比较对象,使读者在巨大的反差中不断强化"海洋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解。

  4、表达方法提示:使说明文也生动起来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那么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呢?不同的作者会根据说明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这篇《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作者是怎么办的呢?

  我们先来看课文中的几个句子--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2)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3)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如果你注意到加点的字词,你一定会感受到正是因为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原来缺乏生命的海洋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这就是说明文中的拟人句带给我们的感受,使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不至于觉得太枯燥、乏味,同时对作者说明的事物有了更具体形象的理解。

  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果大家在学习中遇到说明文的习作训练,课要注意用上适当的表达方法,使你的文章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5、创新与实践

  (1)、请你谈谈对"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这句话的理解。

  (2)、课文中有这样一些词:

  能源危机土地沙化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

  你对它们了解多少?查一查资料,分别给它们做一张资料卡片。

  附:课后习题5提示:

  联系课文第二部分来回答,从海洋为人类提供矿藏、食品、能量、淡水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具体说。

  6、海洋相关资料

  一、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村庄或一个大城市的居民小区,海洋可就是它的中央空气调节器。

  "万物生长*太阳"。太阳能量射到地球,80%以上被地球表面吸收,不到20%反射到空中。海洋面积大,海水吸收热量的能力强,储存热量的能力大。到达地球的大部分太阳能量被海洋吸收并储存起来,海洋成为地球上的巨大的热能仓库。陆地表面吸收太阳热量能力差,而且集中在表层很浅的地方,储存能力也很差。白天热得快,夜晚也凉得快。这样一来,地球热量的供应就主要由海洋来调节。海洋通过海水温度的升降和海流的循环,并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海洋不但通过大气调节地球气候,而且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另外60%的再生氧气是森林和其他地表植物提供的。因此,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两叶肺。不过,地球的这两叶肺与动物的肺相反,它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新鲜氧气。二、在海洋中存在着多种元素  难以提取的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一种重要元素,海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钾盐资源,据计算总储量达5×1013吨,但是由于钾的溶解性低,在l升海水中仅能提取380毫克钾。目前,已有采用硫酸盐复盐法、高氯酸盐汽洗法、氨基三磺酸钠法和氟硅酸盐法等从制盐卤水中提取钾;采用二苦胺法、磷酸盐法、沸石法和新型钾离子富集剂从海水中提取钾。

  溴是一种贵重的药品原料,可以生产许多消毒药品。例如大家熟悉的红药水就是溴与汞的有机化合物,溴还可以制成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据计算,海水中的溴含量约65毫克/厘3,整个大洋水体的溴储量可达l×1014吨。  镁不仅大量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它还可以用于钢铁工业。近年来镁还作为新型无机阻燃剂,用于多种热塑性树脂和橡胶制品的提取加工。另外,镁还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可以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镁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和钠,总储量约为1.8×1015吨,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并不复杂,只要将石灰乳液加入海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注入盐酸,再转换成无水氯化镁就可以了。电解海水也可以得到金属镁。全世界镁砂的总产量为7.6×106吨/年,其中约有2.6×106吨是从海水中提取的。美国、日本、英国等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海水镁砂产量较多的国家。

  铀是高能量的核燃料,1千克铀可供利用的能量相当于2250吨优质煤。然而陆地上铀矿的分布极不均匀,并非所有国家都拥有铀矿,全世界的铀矿总储量也不过2×10 

  6吨左右。但是,在巨大的海水水体中,含有丰富的铀矿资源,总量超过4×109吨,约相当于陆地总储量的2000倍。

  从本世纪60年代起,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先后着手从海水中提取铀的工作,并且逐渐建立了多种方法提取海水中的铀。现在海水提铀已从基础研究转向开发应用研究。日本已建成年产10千克铀的中试工厂,一些沿海国家亦计划建造百吨级或千吨级铀工业规模的海水提铀厂。如果将来海水中的铀能全部提取出来,所含的裂变能相当于l×1016吨优质煤,比地球上目前已探明的全部煤炭储量还多1000倍。

  "能源金属"锂是用于制造氢弹的重要原料。海洋中每升海水含铿15~20毫克,海水中锂总储量约为2.5×1011吨。随着受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同位素锂6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最终将和平服务于人类。锂还是理想的电池原料,含铿的铝捏合金在航天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重水也是原子能反应堆的减速剂和传热介质,也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海水中含有2× 1014吨重水,如果人类一直致力的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得以解决,从海水中大规模提取重水一旦实现,海洋就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除了上述已形成工业规模生产的各种化学元素外,海水还将无私地奉献给人类全部其他微量元素。

  三、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多栖身在海洋中的"大陆架"和"大陆坡"底下。

  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以前,有的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在海湾和河口地区,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之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为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使许多海洋生物(如鱼类以及其它浮游生物、软体动物)迅速大量地繁殖。据计算,全世界海洋海平面以下100米厚的水层中的浮游生物,其遗体一年便可产生600亿吨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碳就是生成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原料"。

  但是,仅有这些生物遗体还不能形成石油和天然气,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海洋每年接受160 

  4乙吨沉积物,特别是在河口区,每年带入海洋的泥沙比其他地区更多。这样,年复一年地把大量生物遗体一层一层掩埋起来。如果这个地区处在不断下沉之中,堆积的沉积物和掩埋的生物遗体便越来越厚。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再加上厚厚岩层的压力、温度的升高和细菌的作用,便开始慢慢分解,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就逐渐变成了分散的石油和天然气。

  生成的油气还需要有储集它们的地层和防止它们跑掉的盖层。由于上面地层的压力,分散的油滴被挤到四周多孔隙的岩层中。这些藏有油的岩层就成为储油地层。有的岩层孔隙很小,石油"挤"不进去,不能储积石油。但是,正因为它们孔隙很小,却是不让石油逃逸的"保护壳"。如果这样的岩层处在储油层的顶部和底部,它们就会把石油封闭在里面,成为保护石油的盖层。

  分散在砂岩中的石油并没有开采的价值,那些油气富集的地方才具有开采价值。浅海的地层常常是砂层、页岩、石灰岩等构成的,这些都叫沉积岩。沉积岩本来应当成层地平铺在海底,但由于地壳变动,使它们弯曲、变斜或断开了。向上弯的叫背斜,向下弯的叫向斜。有的像馒头一样的隆起,叫穹隆背斜。有些含有油气的沉积岩层,由于受到巨大压力而发生变形,石油都跑到背斜里去了,形成富集区。所以背斜构造往往是储藏石油?quot;仓库",在石油地质学上叫"储油构造"。通常,由于天然气密度最小,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石油处在中间,下部则是水。寻找油气资源就是要先找这种地方。

  斜里去了,形成富集区。所以背斜构造往往是储藏石油的"仓库",在石油地质学上叫"储油构造"。通常,由于天然气密度最小,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石油处在中间,下部则是水。寻找油气资源就是要先找这种地方。

  四、潮汐能开发利用

  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

  潮汐发电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事业,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在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上基本成型,可以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潮汐发电的前景是广阔的。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该电站位于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米,平均潮差8米。一道750米长的大坝横跨郎斯河。坝上是通行车辆的公路桥,坝下设置船闸、泄水闸和发电机房。郎斯潮汐电站机房中安装有24台双向涡轮发电机,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多度,输入国家电网。

  1968年,前苏联在其北方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基斯拉雅湾建成了一座800千瓦的试验潮汐电站。1980年,加拿大在芬地湾兴建了一座2万干瓦的中间试验潮汐电站。试验电站、中试电站,那是为了兴建更大的实用电站做论证和准备用的。到目前为止,由于常规电站廉价电费的竞争,建成投产的商业用潮汐电站不多。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的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发电的研究和试验。

  据海洋学家计算,世界上潮汐能发电的资源量在10亿千瓦以上,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潮汐能普查计算的方法是,首先选定适于建潮汐电站的站址,再计算这些地点可开发的发电装机容量,叠加起来即为估算的资源量。

  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20几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其中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库克湾、加拿大芬地湾、英国塞文河口、阿根廷圣约瑟湾、澳大利亚达尔文范迪门湾、印度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品仁湾、韩国仁川湾等地。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进入2l世纪,将不断会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建成使用。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3

  一、说教材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版)六年级下册。本文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海洋知识,阐述了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以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并说明了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愫。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初步知道课文的内容和进行第一部分的教学,我是这样制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随文或者查工具书体会""抗该等词语的意思。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仿照句型写句子。

  3、情感目标:感受海洋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海洋的情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难点是如何展开想象力进行想象和说话,受到美的熏陶。

  二 说学情

  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能会产生共鸣,该篇课文知识性强,语言简单易懂,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不过,一个不利因素是教学对象是县城学生,不好正确把握,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机智。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理念,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只是起引导、组织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文主要以朗读与感悟相结合,正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时,巧妙创设有形有声有情的环境,诱发高昂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上课开始,我注重创设情景,运用语言的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很好的进入课堂教学。

  2、自由读书,张扬个性。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与教师为中心,而应与学生为主体,给于空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3、合作学习。根据新课程理论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本课时教学就应该落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海洋

  这部分的教学主要是从谈话的角度切入,目的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新旧知识的再现与复习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同学们,我们居住的海南岛四周被蓝蓝的海水包围着,老师相信同学们都看见过大海甚至玩过海水,或者吃过海洋水产品;课外,说不定同学们又阅读了大量与海洋有关的书籍。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2、学生交流。

  (1)海洋很广阔。

  (2)海洋上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涛汹涌。

  (3)海洋有丰富的物产和矿产。

  (4)海洋上一旦发起风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摧毁良田,引起海难。

  ......

  3、总结: 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与海洋有关的。(板书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海洋

  初读课文,学生已经进入状态,这时候就应进行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了。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做的。

  1、自由阅读课文,更正字音。

  2、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读课文。在品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潮汐 匮乏 慷慨 蕴藏 回眸 威胁

  3、谁先站起来把自己认识的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

  4、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词语。

  5、这些词语中有些字容易写错,哪位同学提醒大家注意?(主要是慷慨)大家画一遍。

  6、老师请几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哪位同学读错了,要指出来。

  (三)、说说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呢?哪位同学告诉我,其他同学注意听。谁来补充?(一句话或者几句话)

  2 、学生交流。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3、哪位同学把这几个方面连起来说一说。

  4、指名说。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4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与海洋有关的课文(板书:海洋);课外,我们阅读了大量与海洋有关的书籍。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2、学生交流。

  (1)海洋很广阔。

  (2)海洋上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涛汹涌。

  (3)海洋有丰富的物产和矿产。

  (4)海洋上一旦发起风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摧毁良田,引起海难。

  ……

  3、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与海洋有关的。(板书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概括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听课文录音。

  2、放课文录音,学生看书。

  3、哪位同学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

  4、学生交流。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5、哪位同学把这几个方面连起来说一说。

  6、指名说。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告诫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7、哪位同学再说一遍。

  8、说得非常好!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1、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读课文。在品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蔚蓝色 匮乏 低廉 干旱 回眸

  3、谁先站起来把自己认识的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重点指导眸和廉的音)

  4、把你自己认为字音读得比较准的带领大家读一读好吗?(评价:读得太好了,真是一个合格的小老师)

  5、谁站起来再把这些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

  6、这些词语中有些字容易写错,哪位同学提醒大家注意?(主要是蔚和廉)大家画一遍。

  7、真仔细,不是你的提醒,老师也要写错了了。谢谢你。

  8、面老师请几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哪位同学读错了,要指出来。

  7、指名读课文。(老师在第三小节是指导望洋兴叹的读音,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领读2——3遍)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的哪一部分写是是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指名回答。

  3、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请哪位同学朗读课文的1、2、3小节,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描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句子。

  4、交流。

  (一)出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发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给予什么意思?慷慨地给予什么意思?大海给予人们什么?

  (2)你能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有哪些水产品?

  (3)为什么说是不可缺少的食盐盐?

  (4)大海与人类关系密切还表现在哪里?(海洋发起脾气来……)

  (5)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影响人们的生活,直接决定人们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6)你能用你收集的例子说明吗?

  (7)这段话应该怎么读?

  (8)试读,指名读,自由读。

  (二)当飞往太空的宇航员回眸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1)你为什么找这句?

  (2)回眸懂吗?什么意思?宇航员看到了什么?

  (3)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为什么说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4)覆盖着广袤海洋的地球看上去真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真是太美了。如果你看到这颗星球,你会想些什么?

  (5)是呀!海洋是多么广阔!这句话怎么读呢?

  (6)试读,齐读。

  5、海洋是那么广袤,地球是那么美丽!千百年来,海洋带给了人们幸福,让世界的人民借助于航行得到了交流;海洋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但是,它发起脾气来,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灾难。如果能控制海洋的脾气多好啊!海洋的脾气人们能能控制吗?

  2、书本中哪个词语说明它的脾气不受人安排,不受人控制?读课文,找出这个词语。

  3、喜怒无常什么意思?从课文的哪里看出海洋喜怒无常?

  4、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来人们怎么办?

  5、“兴叹”什么意思?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

  4、快速写。

  5、交流。

  (1)海洋啊海洋,你有博大的胸怀,为什么不能拥有平静的心情呢?如果你风平浪静,将带给人们多少好处啊!

  (2)海洋,你温柔时如同母亲,爱抚着人们,你愤怒时,如同雄狮,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你为什么要这样?难道我们不能征服你吗?

  ……

  6、总结:是啊,千百年来,人们只有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把课题中的21世纪点点)课后请同学们读课文,收集有关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5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孙正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这类课文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使学生形成和提高理解说明文的能力,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因为本篇课文的词语相当丰富,所以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那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觉得以下两点尝试还比较成功。

  1、善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海洋”这个话题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丰富文本,缩小学生与课文知识点的距离。但是,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一部份学生搜集的资料多,但对资料不熟悉,而且有些资料的价值低。于是,我鼓励学生熟读资料,在学完课文后,结合资料再谈自己对海洋的认识,效果大不一样。

  2、感悟积累贯穿整个课堂。这类课文切忌上成自然常识课、科学课。我在教学中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琢磨,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精妙,从而既了解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又积累了一定的好词佳句。课后鼓励孩子谈谈学了课文后对海洋的认识以及写建议书,实际上就是在让学生进行积累后的运用。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6

  [教材简解]《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十二册语文书的第13课。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渗透环保教育的课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首先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接着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最后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

  教学目的:

  1、认识到人与海洋关系密切,可以从5方面实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并懂得保护海洋。

  2、学习本篇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茫茫的宇宙中,飘浮着一颗美丽的“水球”,那就是我们的地球。之所以称地球为“水球”是因为什么呢?

  2、是呀,地球上71%都覆盖着水,即海洋。那么,人类与海洋关系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第2自然段

  1、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人与海洋关系怎么样呢?(板书:人与海洋关系密切)什么叫“密切”?

  2、从哪里看出来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呢?

  正面看:

  (1)提供航行的便利,水路运输,成本低、大数量、长距离,干线运输主要形式。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

  (2)给予人类水产品、食盐

  a、你知道哪些来自于海洋的水产品?真是“丰富”呀。拒估计,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蛋白质、钙、维生素ad)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这么多的水产品,他们均来自于海洋,可见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海洋就在我们身边。

  b、为什么说食盐是“必不可少”的呢?而食盐的主要获得途径是哪里?可见,我们离不开它。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密切呀。

  c、海洋就在身边,我们离不开它呀,谁能读一读?(大方、海洋并不遥远)

  反面看:给人类带来灾难

  (1)从什么词可以看出是可怕的灾难?

  (2)从“冲垮、掀翻、毁灭”你能感受到此时的海浪怎么样??(浪力量大、后果严重)谁来读出浪的力量大、后果的严重?

  (3)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能把你想到的描绘一下吗?(将文字转化为画面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真是太可怕啦,谁来读一读?

  (4)最可怕的是什么现象?出示图片,这是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当海啸发生时,海浪以每小时600多公里的速度向岸边涌来,掀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波浪滚滚,势不可挡,海啸过后,整个城市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一片废墟,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更有许多无辜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丧生,还有些孩子也过早地离开人世,留下悲痛欲绝的父母,这真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再一起读。瞧,海洋既能提供给人类帮助,又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可见它与人类的关系也很怎样?(密切)

  3、小结:这一自然段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 回顾这一自然段的写法,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吗?提示:从结构上看,存在什么结构(总分),这样显得纲目分明,条理清楚;从语言修辞手法上看,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你读起来觉得怎样?说明文为了避免语言的枯燥无味,常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描述,这样读起来就生动、有趣多了。(板书:总分说明、形象描述)这样的写法下文中也有。

  4、过渡,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三、教学第3自然段

  1、出示,你能用“因为……所以……”结合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人们吗?你还能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说说吗?

  2、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什么叫“望洋兴叹”?人们会叹息什么呢?

  3、过度:同学们,不要伤心绝望……

  四、教学第4自然段

  1、出示句子,齐读。(板书:开发、利用海洋)

  2、告诉大家,你刚才带着什么感情来读这句话的?(将个人的感情融入语言文字中是朗读的艺术。)指名回答(兴奋、高兴、自豪)为什么?请你读一读。让我们怀着兴奋、高兴、自豪的心情一起读。

  3、这句话在结构中属于什么段落?(过度段)引起下文的写作。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7

  之二

  作者:李怡梅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心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本课词语丰富,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语言比较多,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作一般了解,教师则不必过多讲解。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 :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  :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 :

  1、完成描红本

  2、读课文:思考习题5

  3、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复检: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

  (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

  “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

  (1)方法同上

  (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

  (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4、齐读第二段:

  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四、作业 :

  1、造句:

  由于——

  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联系课文内容写体会。

  板书: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知道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3、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充满希望地读)

  2、生质疑

  二、了解海洋和人类的关系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人与海洋关系怎么样呢?

  2、从哪里看出来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呢?

  正面看:

  (1)提供航行的便利,水路运输,成本低、大数量、长距离,干线运输主要形式。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

  (2)给予人类水产品、食盐

  a、你知道哪些来自于海洋的水产品?真是“丰富”呀。拒估计,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蛋白质、钙、维生素ad)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这么多的水产品,他们均来自于海洋,可见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海洋就在我们身边。

  b、为什么说食盐是“必不可少”的呢?而食盐的主要获得途径是哪里?可见,我们离不开它。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密切呀。

  c、海洋就在身边,我们离不开它呀,谁能读一读?(大方、海洋并不遥远)

  反面看:给人类带来灾难

  (1)从什么词可以看出是可怕的灾难?

  (2)从“冲垮、掀翻、毁灭”你能感受到此时的海浪怎么样??(浪力量大、后果严重)谁来读出浪的力量大、后果的严重?

  (3)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能把你想到的描绘一下吗?(将文字转化为画面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真是太可怕啦,谁来读一读?

  (4)最可怕的是什么现象?出示图片,折是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当海啸发生时,海浪以每小时600多公里的速度向岸边涌来,掀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波浪滚滚,势不可挡,海啸过后,整个城市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一片废墟,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更有许多无辜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丧生,还有些孩子也过早地离开人世,留下悲痛欲绝的父母,这真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再一起读。瞧,海洋既能提供给人类帮助,又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可见它与人类的关系也很怎样?(密切)

  3、小结:这一自然段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 回顾这一自然段的写法,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吗?提示:从结构上看,存在什么结构(总分),这样显得纲目分明,条理清楚;从语言修辞手法上看,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你读起来觉得怎样?说明文为了避免语言的枯燥无味,常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描述,这样读起来就生动、有趣多了。(板书:总分说明、形象描述)这样的写法下文中也有。

  4、过渡,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三、教学第3自然段

  1、出示,你能用“因为……所以……”结合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人们吗?你还能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说说吗?

  2、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什么叫“望洋兴叹”?人们会叹息什么呢?

  3、过度:同学们,不要伤心绝望……

  四、精读课文

  1.把书打开,自由读5—8自然段,找出问题的答案,画出句子,圈出关键词,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自学)

  2.交流:

  ⑴ 交流为什么

  (生读能源危机,出示“目前……能源危机”)可以具体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知道了这些信息,我们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担忧)有感情地读这一段。(生读文)

  (生读食物匮乏,出示“由于……威胁。”)说说你圈出的词语:

  “急剧”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长怎样急剧呢(2000年60亿,平均每年增长7800万人,2050年人口是90亿)人口如此急剧增长,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恶化”学生举例说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着那些生存危机?

  (出示图片)是啊,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人类事物匮乏,我们深深得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齐读这两段话,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生读文)

  ⑵交流怎么办

  人类真的到了山重水复、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有没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宝盆……丰富……)于是,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是怎么开发、利用的呢?

  (出示 “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大显神威。”生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兴)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继续交流怎么开发、利用海洋。海洋可开发利用的远远不止这些,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开发和利用呢?(学生各抒己见)

  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实际的希望了吧,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办法?

  4.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希望的呢?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这是赤潮爆发是的海水。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5.同学们,现在你们的希望还在吗?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生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7、环保小卫士们,快拿出你们的笔在书上写下一句环保广告语,号召人们保护海洋吧!

  8、全体起立,向海洋宣誓:

  9.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保护海洋,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海洋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真正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五、作业超市:

  1、小建议: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体措施。、写一首赞美海洋的诗

  2.写一写: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自己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

  3、写一首赞美海洋的诗。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9

  第一课时

  【目标预设】

  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重点、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设计思路】导人新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扫除障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直奔重点,理解感悟;拓展延伸,自主创新。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汹涌、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可是金涛先生却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课文。

  2、揭示课题 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出示词语: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慷慨

  2、指名朗读词语。

  3、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读课文,思考:每一节写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速读课文,用“——”划出课文中的过渡段,以此理清课文脉络。

  1、抓住课文的第四节“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认识这是课文的过渡段和所起的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板书: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直奔重点,理解感悟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的?

  1、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2、交流,板书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

  (1) 交流为什么

  (生读能源危机,出示“目前……能源危机”)可以具体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知道了这些信息,我们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担忧)有感情地读这一段。(生读文)

  (生读食物匮乏,出示“由于……威胁。”)说说你圈出的词语:

  “急剧”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长怎样急剧呢(2000年60亿,平均每年增长7800万人,2050年人口是90亿)人口如此急剧增长,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恶化”学生举例说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着那些生存危机?

  (出示图片)是啊,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人类事物匮乏,我们深深得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齐读这两段话,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生读文)

  (2)交流怎么办

  人类真的到了山重水复、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有没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宝盆……丰富……)于是,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是怎么开发、利用的呢?

  (生读“如今……大显神威。”出示)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兴)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

  (有感情)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矿者的风采(录像)

  (没感情)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录象,相信看了后你会读得更好。(录像)

  (a)继续交流怎么开发、利用海洋。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七、八小节。利用水力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

  (b)海洋可开发利用的远远不止这些,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开发和利用呢?(学生各抒己见)

  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实际的希望了吧,谁来说说。

  4、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兰色希望的呢?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这是赤潮爆发是的海水。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5、同学们,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生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7、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五、拓展延伸,自主创新

  学完了这篇课文,在头脑中产生了保护海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设计一条保护海洋的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学完课文,学生强烈感受到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了保护海洋的迫在眉睫。抓住这个关键时刻,请学生为保护海洋设计宣传口号,对海洋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用独特的体验写出了丰满的口号,振奋人心!)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5、6自然段把自己开发、利用海洋的设想写下来。

  3、继续了解海洋的知识。

  【板书设计】

  关系密切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开发利用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保护珍惜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很多说明文《麋鹿》、《神奇的克隆》、《恐龙》,这些说明文咱们一读题目就知道了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文,齐读课题。这篇说明文要说明对象是什么的?(海洋)这里有一个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1.过去,人类对海洋怀着怎样的情感?打开书,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热爱、敬畏)。

  2.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却又敬畏海洋呢?

  生交流:

  ①人们热爱海洋(“提供”“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少”)我们体会到海洋的无私、博大的胸怀。指导朗读。

  “慷慨”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人们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很可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赤潮、飓风、海啸等)指导朗读,及时评价。(老师感受到海啸的来势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③瞧,海洋既能提供给人类帮助,又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可见它与人类的关系怎么样?(密切)

  3.小结:这一自然段通过总写海洋和人类的关系密切,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为了避免语言的枯燥无味,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形象描述,这样就生动、有趣多了。这样的写法下文中也有。

  师生配合引读。

  4.过渡,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什么叫“望洋兴叹”?“兴”在字典上的解释有:1、兴盛、流行;2、发出、发动、创立;3、起,起来;指名选择。

  人们会发出怎样的叹息呢?

  三、合作交流,深入了解海洋。

  1.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我们对海洋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吗?出示第4小节。(齐读)

  2.①快速浏览5—8小节,思考: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用直线划出,人们又是从哪几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用波浪线划出,在书上找找画画,有什么想法可以写下来,做做批注。

  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我们来交流一下。能源危机 (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

  食物匮乏 (“急剧”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长怎样急剧呢?1999年世界总人口已突破60亿,平均每年增长7800万人,2050年人口达到90亿,全球贫困人口已达13亿,约有8亿人缺粮。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相当严重,除南极洲大陆外,地球上没有遭到污染的“净土”很难寻觅。)

  电力紧张

  出现干旱

  空间狭小

  面对这些危机,人类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的海洋的?(交流)

  板书:能源危机 开发矿产资源 (读句子,海洋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读出我们的自豪。指导读)

  食物匮乏 索取高蛋白食物(读句子,海洋保健——深海鲨鱼肝油、海参活宝,提取海洋生物基因能制成特效新药,那时,艾滋病、高血压、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海洋怎么不是我们人类的希望呢?)

  电力紧张 利用水能发电

  出现干旱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空间狭小 建设海底城市

  ………

  当然,我们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远不止这些方面,这仅仅是作者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情况来进行说明,这也是说明文的一种常用方法。

  六、拓展延伸

  1.海洋,曾经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我们人类又是怎么对待这个蓝色希望的呢?

  图片一:油船泄漏,海上漂满了数以万计的海鸟、海鱼尸体。

  图片二:赤潮日益严重,数万公里海洋的鱼虾蟹大量死亡,成为死海。

  视频——日本海啸。

  2.同学们,看着这些图片和视频,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高声向全人类呼吁(生齐读最后一节)。

  只有这样,海洋才会——(生读:乐于做出它的奉献。)

  4、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

  板书设计: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开发 利用

  保护 珍惜

  能源危机 开发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 索取高蛋白食物

  电力紧张 利用水能发电

  出现干旱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空间狭小 建设海底城市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11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21世纪的希望。对于海洋,学生都很好奇,因此,在预习中,让学生搜集有关海洋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争相交流手重的资料。我没有想到学生对大海了解得还真多。什么是“蓝色宝库”,可在还水中提取大量的矿物质,及稀有物质;什么海洋是生物的起源;海洋分“海”与“洋”两部分……交流时一改以往看着资料进行读资料,这次都脱稿“演讲”。有些没论到交流的还不开新呢。看来,在教学中,遇到学生赶兴趣的,还要利用各种活动课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活动与互相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课文的教学上,抓住“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理解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再请学生用朗读,把海洋与人类的关系表达出来。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课文的有关知识整理成一篇介绍海洋的周记。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记

  今天上《9、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二课时,课是在阶梯教室上,准备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还搜集了许多精美的图片。但是上课的效果很不理想。

  第一,昨天睡得太晚了,2点多才睡。课准备得不是很充分,就大致地备了一下课。早上,我们班的庞曼曼舅舅来找我说要请假直到国庆放假后才来,我脑中简直不敢相信,六年级了,家长还把子女的学习当儿戏。跟家长理论几句,才去拿钥匙开阶梯教室的门,结果晚了。让孩子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一步就没有走好。

  第二,虽然在20分钟时班级中学生和老师达到过和谐气氛,但是我没有能够把握好。课件的利用也没有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在上完了“开采利用矿产”和“索取高蛋白食物”后才回过头来欣赏,此时作用以有限。在下班堂课中,无论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如斯瓦涅河上的雾气一样雾霭阵阵。

  第三,没有充分考虑“星期一综合症”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屏弃花大量时间寻找资料而不花一点时间分析资料的坏习惯。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 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检: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

  (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

  “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

  (1)方法同上

  (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

  (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4、齐读第二段:

  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四、作业:

  1、造句:

  由于——

  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联系课文内容写体会。  

  板书: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13

  一、教学内容及设计理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与此同时,也显现出了它的弊端—— 信息量少,学生感觉海洋还是离自己很遥远。如何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海洋产生感性认识呢?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得以升华,能力得以提高呢?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借助瑞博教学平台十分有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网络教学以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将网络作为获取资料、自主探究和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研究性自主学习的模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设计

  (一)问题创设——自主探究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复习“海洋与人类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展开情境,并进一步明确上节课学生确定要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类是怎样开发海洋,使海洋成为21世纪的希望”,提出自主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建议”,让学生在网络中带上真实的任务一步一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进入自主探究的空间。探究文中7、8两小节所介绍的海洋开发所带来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我的瑞博教学平台中的“网络资源库”选择有效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源;在网站所开设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中把对解决问题具有重要关联的信息,整理筛选信息,发送出去,资源共享。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获得了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三)分享体验——交流提高。

  学生将自主探究获取的信息通过上传到交流空间,师生共同分享成果。重点引导交流四方面的内容: 1、“利用水力发电”对人类的重大意义。通过具体的数据,学生感叹海水的运动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不可小瞧。2、“淡化海水”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学生了解到许多淡化海水的方法,知道了淡化后的海水解决了部分地区的干旱。3、“建设海底城市”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学生介绍了海底隧道,科学家们设想的海底居住格局,惊叹于海底的广阔空间。4、还有哪些海洋新能源对人类有着重大意义。学生补充介绍了海洋生物新药能等,没想到海洋有如此丰富的能源供人类享用。

  (四)设计口号——情感升华。

  学完文章的重点段落5-8小节,在学生强烈感受到海洋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时,学生意识到了保护海洋的迫在眉睫。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学生为保护海洋设计宣传口号,对海洋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用独特的体验写出了丰满的口号,振奋人心!

  在这节课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出了语文味,让语文课堂呈现出了饱满的姿色!让我们继续在网络中找寻语文之路!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网络课堂教学的反思

  武进星辰实验学校刘炎华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与此同时,也显现出了它的弊端——信息量少,学生感觉海洋还是离自己很遥远。鉴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产生了这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洋——21世纪的希望》网络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以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

  一、网络教学,放飞学生的自由。

  瑞博教学平台提供的预设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外援性资

  源,为学生提供多风格、多路径的多种学习选择,使学生经历个性化与自由化的学习过程,尽力把有限的教室和几乎无限的网上空间结合起来,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智慧。如学生在自主学习5-8小节时,通过对平台中教师预设资源的利用,弥补空白,寻求所需,更好地了解到世界的现状、海洋丰富的资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形成对文本的理解。当学生产生疑问,形成探究主题时,网络连接着大世界。运用它,学生畅游其中,自由探究,真正做到文本与世界相连,体现了“大语文”学习观。探究有成果后,学生还可以把研究成果发送到“资料收集和整理”“设计口号”中,供大家学习,点评,交流。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讨论、交流,一切尽在网络教学环境中!

  二、网络教学,架起师生桥梁。

  学生自主学习前,教师通过“学习建议”引导学生扎扎实

  实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链接相关资料。学生带上真实的任务,愉悦的心情开始学习的第一步。从交流环节中看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在网络资源下轻松、精彩!接着,教师紧紧围绕文本提出值得思考、探究、拓展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参与获得了下一个学习任务,倍感自豪,积极投入了探究之中!与此同时,教师不断鼓励学生把研究的成果发送出去,供大家欣赏。学生在美好情感的促进中愈学愈勇,在随后的交流中据理力争,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海洋的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设海底城市及其它书中没有介绍的新能源给予21世纪的人类无限希望!顺应情感,学生开始为保护海洋设计口号,老师以欣赏者的身份告诉学生:你们真棒!在网络的牵线下,师生愉快互动,教学内容一气呵成!

  三、网络教学,渗透社会文化。

  网络,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也便有了网络文化。学生看

  到社会上那么多地区被土地沙化,内心焦急;看到海洋中那么多鱼产品,内心激动;看到人类成功开发了海洋资源,又那么自豪……这么多种情感变化,全来自于网络带来的社会讯息。文化是一种意识层次的东西,社会文化给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冲击。学生借助于网络,开始用网络的语言交流,用网络的方式思考,用社会的信息重新审视世界。在最后的口号交流中,学生的口号已不仅仅体现在简洁上,而是填补了社会重要现状,使得口号丰满有力,渗透着社会文化!

  让我们在网络环境中,继续寻找语文之路,并坚持走下去!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篇14

  〔目标预设〕

  1、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

  2、讨论发现“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内容的纲目与条理。

  3、品味体会文本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表达。

  〔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的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纪的希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知识要点,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虽然这篇说明文文体简洁、通俗易懂,但同样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感悟形象、晓悟情趣,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

  一、生字词引文本,感对比说明

  1、课文预习了吗?出示三个生字:“慷”“蕴”“胁”,指名读读,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注意提醒学生“慷”下面不是“水”。

  2、这三个字课文中是怎么组词的? (威胁 慷慨地给予 蕴藏 )

  3、预习了课文,你能联系文本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说说话吗?适机指导学生读读相关段落。

  预设一:人们受到生态环境恶化、食物的匮乏的威胁,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高蛋白食品。适机理解“匮乏”

  预设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预设三:人类受到电力缺乏的威胁,海洋蕴藏着海浪、潮汐等的无穷无尽的能量,

  预设四:海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资源,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以空间。

  [设计意图]从词语入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慷慨地给予、蕴藏”是从海洋这一方面讲的,而“威胁”却是从人类现状方面说的,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了什么?它蕴藏了什么?人类的现状受到了什么威胁?这两个问题涵盖了文章内容的全方面,在这样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三个词的意思,还进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类面临的困境威胁,“慷慨地给予、蕴藏”突显了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关键句析段落 明文本结构

  1、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文本的内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的。

  预设一: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组合在一起。

  预设二:将各段内容合理组合。

  2、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读一读,在文本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句段,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中心句总起、过渡段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同于别的学科,既有语言内容的学习,也需语言形式的掌握。本板块训练学生概括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明晰概括归纳的方法:可以逐段叠加整理段意,可以找出文章中关键句段。在读思议的基础上,文本的内容与框架便可以了然于心。

  三、表达中品情感 悟语言特色

  ㈠、读“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段落,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

  读读文章的1—3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达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的,找出的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一:从内容上谈。作者从两方面来说明这关系的密切。海洋对人类的利与弊,人类对海洋的敬与畏。引导学生读好关键短语:“航行的便利、丰富水产、不可缺的食盐、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城镇。”(出示与短语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二:从形式上关注。

  1、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但是课文的语言特别的生动有趣,试着找一找。

  2、在找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句子: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3)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关注加横线的字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的体会。(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海洋就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海洋的形象一下子丰满、鲜活了起来。)

  3、适机理解“望洋兴叹”及引号的用法。

  (1)请课前查过字典的同学说说“望洋兴叹”的意思或者老师出示故事:

  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现在看来我是多么渺小。” 典故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我们课文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为什么还加上双引号呢?

  (2)课文中还有一些加上双引号的句子,看看它们又隐含着什么秘密。

  A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水球”。

  B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点,一点一得。引导学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以及关注引号的用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说明的语言表达上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说明不是干涩的无情物,人有情,物亦有情。把这些精彩之处聚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悟读,实现一课一得。

  ㈡、读“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语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自由读文章的5-8自然,每一段都尝试填一填。

  海洋是个 ,人类 。

  预设一: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1、你从聚宝盆看出了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们在致力开发海洋?

  2、比较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如今,一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3、小结:作者将海洋比作“聚宝盆”,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海洋内矿产资源的无穷无尽。你能像作者这样形象地表达吗?读读其它的段落,试一试。

  预设二:海洋是个“食物柜”,人类向海洋索取高蛋白的食品。

  预设三:海洋是个“能源站”,人类可以向海洋索取价格低廉。

  预设四:海洋是个“家园”,人类可以在海底拓展生存空间。

  预设五:海洋是个“淡水库”,人类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解决水荒。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还要让自己的语言美起来。课文中形象的表述海洋是一个聚宝盆,本环节利用文本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创新的模仿,海洋是个“食物柜”、海洋是个“能源站”、海洋是个“家园”、 海洋是个“淡水库”,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

  4、学到这儿,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你还想抛什么问题给大家思考?

  海洋还是个 ,人类 。

  [设计意图]读出理解是收获,读出问题也是收获。读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是收获。此环节,旨在训练学生处理、概括信息的能力。

  5、深入思考:海洋对于人类来说,是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但引导学生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应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探索海洋的奥秘,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作业中重迁移 达读写目标

  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与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短文,用上“慷慨地给予、蕴藏、威胁”等词。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此处是读写结合,与开篇理解前后呼应。意在趁热打铁,积累运用,把语言训练做得更扎实、有效。

  板书设计: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聚宝盆——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柜——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源站——利用海洋发电

  淡水库——淡化海水

  新家园——建设海底城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