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案例历史剧表演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案例历史剧表演

狂想曲 点赞 分享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案例历史剧表演

微信扫码分享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案例历史剧表演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和编排历史剧本,使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原因及迁都洛阳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2.通过表演,使学生感受到民族融合过程中先进与落后、保守与创新的激烈碰撞,认识到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

活动准备:

教师:

1.准备《中国历史地图册·-》“北魏迁都”图;

2.准备与孝文帝迁都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平城、洛阳的地理环境介绍、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情况等。

学生:

1.课前通过网络或图书查找孝文帝迁都的有关资料;准备几张空白卡片,记录讨论结果及表演的台词;

2.编写剧本,并进行排演;

3.为了使活动更加形象,要求自制相关道具,如不同身份人物的冠帽、朝笏等。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每组八人,向学生说明活动内容。

2.指导学生查阅历史书籍或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故事进行编排,写成剧本形式。

3.历史剧表演。

活动建议:

1.历史剧的编写用对话形式,要有旁白、角色、人物对话。

2.适当使用自己的语言,注意要符合历史真实和人物的身份特征,避免生搬硬套。

3.注意表演的神态、动作,避免背诵对话。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小组,按分工合作的原则,查阅相关资料。

2.了解孝文帝迁都的背景。

①指导学生研读课本,利用文字资料或网络资源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编;

②指导各小组观察《中国历史地图册·-》“北魏迁都”示意图。分析平城和洛阳地理环境的差异;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了解孝文帝迁都的历史背景。

③学生就“孝文帝决定迁都的原因”和“部分鲜卑贵族反对迁都的原因”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写在卡片上备用。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剧情的矛盾冲突,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导演1人,旁白1人,主要角色北魏孝文帝、拓跋澄和大臣甲乙丙丁。同学们一边体会所演绎历史人物的特征,一边将台词写在卡片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剧本的编写。接下来进行排演,根据剧情的发展做最后的修缮,并根据剧情背景需要,自制相关道具,如皇冠、大臣的官帽、朝笏等。

4.各小组依次上台表演。下面为第二小组的精彩表演:

(旁白):上朝。(孝文帝踱步上台,于正中面对臣子坐下。台下高呼万岁。)

孝文帝:南齐素来为我大敌,我准备近期大举讨伐南齐,你们意下如何?

(众臣子面露难色)

拓跋澄:臣认为如此兴师动众,时机还不成熟。

孝文帝:(大怒)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么?

拓跋澄:(激动地)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不悦地)此事暂且定下,退朝!

(旁白):孝文帝回到宫中,下旨单独召见拓跋澄。

拓跋澄:拜见陛下!

孝文帝:免礼。(语气和蔼地)老实告诉你,我刚才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不是打仗,而是迁都。我们已统一黄河流域,武力可以平天下,但不能治理天下。平城是个用武之地,不适宜进行政治改革。现在我要移风易俗,用汉族先进的礼仪文化来治理国家,必须迁都才行。这回我出兵代齐,是想借此机会,迁都中原,你认为怎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案例历史剧表演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