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我对 “去小学化”的几点认识

我对 “去小学化”的几点认识

甜到心口 点赞 分享
我对 “去小学化”的几点认识

微信扫码分享

我对 “去小学化”的几点认识

作为一名从小学转岗而来的幼儿教师,既接受了小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双重洗礼,又在幼儿园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学习着,成长着。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将小学与幼儿园的教育形式、目标等进行对比,在反思与对比中,我对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有如下认识:

一、“去小学化”并不是不教或不让幼儿学小学知识。

刚成为幼教战线的一员时,恰逢教育部下发“禁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通知,对幼教理论理念一无所知的我,想当然地将“小学化”去得彻彻底底——认为幼儿园的孩子是不可以认字的,不可以学加减法的,凡是与小学知识相关的,教师一律不提及,最好黑板上不出现一个汉字……当我深入学习了《纲要》《指南》,当我的女儿渐渐长大入园了,我才明白:不是不教,是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产生对语言文字符号的兴趣,产生对数学和科学常识的探究欲望……而不是像从前那样走极端,通过反复强化训练,机械记忆,让孩子成为记忆汉字和运算加减法的“机器人”。如果孩子天生对汉字,对加减法感兴趣,他自己主动探索,难道为了去小学化,我们还要硬生生扼杀其学习的兴趣吗?

二、“去小学化”就是要摒弃小学化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工作的十几年里,我们习惯了满堂灌,学生只是我们忠实的听众而已。尽管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模仿了“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模式,但在期末统考锱铢必较的指挥棒下,教研教改也只是绣花枕头——好看不好用。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是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满堂灌”的。不允许是因为《指南》《纲要》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不可能是因为可怜的孩子们是不可能做老师“坐得住、听得进”的忠实听众的。因此,各种的各种强迫我们改变小学的教育方式,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所以,在幼儿园里,我们总是疲于各种教学准备,不能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走进课堂。

三、“去小学化”并不是要纵容孩子的无拘无束。

许多教师认为《纲要》《指南》明确指出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呵护孩子的认知兴趣和想象力等,因此活动中对幼儿各种搞怪的动作和语言,千奇百怪的坐姿,随意地抢嘴插话等放任自流。幼儿园教育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要重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这让我想到贺静老师前几天交流学习体会时借鉴名师的话说过:幼儿需要自由,但没有规矩的自由就是混乱。如果在幼儿期不纠正孩子所谓的“自由”和 “混乱”,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势必影响其后继学习。因此,我个人觉得,不能因为孩子小,便放任他们的各种“自由”,妄想再大一点慢慢纠正,应该从小班起,就立下规矩,引导他们遵守活动常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我对 “去小学化”的几点认识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