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两次教学实践与反思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两次教学实践与反思

拱手江河 点赞 分享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两次教学实践与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两次教学实践与反思

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那么就应该让合情推理占有适当的位置。”《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求:“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课程改革以来,合情推理受到了教师们前所未有的关注,数学教材中也大量地采用了数学猜想、枚举归纳等合情推理的方法。不可否认,许多重大的数学发现都是在猜想中诞生的,但与此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当学生的猜想与教师不谋而合时,教师喜形于色;在猜想只是得到个别实例的印证而不是普遍印证时,结论匆匆而定……我感到了验证意识的淡化和漠视,验证方法的盲目和缺失。最近我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了两轮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使我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如何利用数学猜想、枚举归纳等合情推理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案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出示了以下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
16+27 27+16
45+27 27+45
……
师:你发现了什么?大胆地猜猜看!(生自由发表意见,师随之用等于号将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连接起来。)
师:是不是像这样的算式都有同样的规律呢?你能仿照黑板上的样子,再写几个吗?
……
反思与实践
从课堂教学流程上看,学生写出了很多,也交流了不少,论据可谓充分。可在课后交流评析时,教研室赵主任的一句追问:“学生算了吗?”使我如梦初醒。学生所举的大量实例的价值就遭到了怀疑。原来,他们只是在机械地模仿,举的例子也是漫无目的,甚至不知道教师的本意是让他们通过计算来验证,而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如此“验证”,徒具其形,未具其神。如此“验证”,所谓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的目标实现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罢了。教学的的失败使我陷入了深刻的思考。教学流程虽致力于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也意识到“枚举归纳”是小学阶段重要的验证方法,但是对于“枚举归纳法”都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于是我们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再学习,明白了所谓枚举归纳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反例,从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的归纳推理。”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时应注意:被考察的对象数量越多、范围越广,结论就越可靠。教学之所以失败,症结就在这里。
可以说,解剖课例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惟其痛苦,才有“凤凰涅磐”般的重生。于是有了第二次实践。
为了防止学生机械模仿,我先示范着现场编出两个算式:
17+39 39+17
师:这两个算式是否相等?怎样才能知道?(强调计算)然后郑重其事地在中间划上了等于号。
师:请你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并且算一算,看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计算,教师有选择、有顺序地组织交流。
生1:因为10+20=30 20+10=30 所以10+20=20+10
生2:因为18+26=44 26+18=44 所以18+24=24+18
师:上面的例子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有不同的例子吗?
生3:因为7+9=16 9+7=16 所以7+9=9+7
生4:因为8+18=26 18+8=26 所以8+18=18+8
生5:因为126+100=226 100+126=226 所以126+100=100+126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两次教学实践与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