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观舞记》说课

《观舞记》说课

元气怼人 点赞 分享
《观舞记》说课

微信扫码分享

《观舞记》说课(精选13篇)

《观舞记》说课 篇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我的说课分为七个板块:(出示幻灯片)

  第一板块

  (播放多媒体) 本课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第四单元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观舞记》、《安塞腰鼓》中舞蹈艺术。本课《观舞记》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冰心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现实生活。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板块: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

  本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

  第三板块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文化背景、高超的语言技巧及写作的特色,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以朗读法为主,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播放多媒体)

  我之所以确定以“朗读法为主”的原因是朗诵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第四板块

  我认为: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播放多媒体)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优美的语言。

  第五板块

  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多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艺术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文字转换为画面,更加直观的、形象的理解课文。

  第六板块

  新课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更体现在评价方面。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需要在心里装着所有学生,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本课时的教学我采用两种评价方式: 

  1.教学语言梯度评价: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的回答,作出相应的评价。使用 “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等有梯度的语言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行为评价:采用鼓掌方式或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评议。 

  第七板块

  “精导妙引——整体感知——研讨赏析——拓展延伸”。

  我之所以这样确立,是因为我一直都信奉的这样的一句话:“一棵树苗,或生长在荒凉的沙漠,或生长在茫茫盐碱地,或栽种在肥沃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学生就犹如是树苗,我们的课堂就犹如是培育树苗的地域,而只有民主的、和谐氛围才是学生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顺利实现学习目标的土壤。

  (一)精导妙引

  (播放多媒体)(4分钟)

  现场情景展示:教师多媒体放错,尴尬万分的say “ sorry”,立刻神情紧张的纠正,没想到却频频的出错。

  恢复正常说:“其实刚才是我为同学们特设的一个现场情景,”(播放多媒体)要求学生用口头语言对刚才的情景进行描述。

  目的在于为了让学生在体会并学习冰心描写舞蹈艺术语言优美,先行演练,而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他们会自主地将自己口述的语言与冰心的语言进行比较,以达到更好的体会优美语言的目的。

  (展示课题,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初读课文,谈谈初读体验。

  这部分要明确:飞动的“美”。

  具体体现在:服饰、动作、眼神、表情……

  (在学生归纳之后,多媒体放映印度的婆罗多舞)

  三.研讨赏析(11—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勾划出自己认为写的精妙的句、段,以着重号“△”标出,细心品味、大声朗读并加以积累。提示学生在选择语段旁就“感情、语气、语速、轻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号的标注。

  学生先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形式特点)

  四、拓展延伸(8--10分钟)

  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要求学习冰心奶奶用优美的词语来表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放飞学生想象。之后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

  五. 结束语。 (1分钟)

  作者多处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多角度描绘了卡拉马姐妹二人精湛的舞艺,这舞蹈是心灵之舞,而这“心灵之舞”又植根于本民族深远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希望同学们细细品味,多渠道的去接触、吸收、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化,从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同时也要学习大师高超的语言技巧,去描述生活中精彩的画面。

  最后,老师衷心的祝愿每位同学每天都如这舞蹈一样活的精彩。

  说课结束语: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应是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双赢”活动,师生自然地结为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学习共同体。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观舞记》说课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我的说课分为七个板块:(出示幻灯片)

  第一板块

  (播放多媒体) 本课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第四单元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观舞记》、《安塞腰鼓》中舞蹈艺术。本课《观舞记》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冰心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现实生活。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板块: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

  本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

  第三板块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文化背景、高超的语言技巧及写作的特色,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以朗读法为主,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播放多媒体)

  我之所以确定以“朗读法为主”的原因是朗诵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第四板块

  我认为: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播放多媒体)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优美的语言。

  第五板块

  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多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艺术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文字转换为画面,更加直观的、形象的理解课文。

  第六板块

  新课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更体现在评价方面。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需要在心里装着所有学生,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本课时的教学我采用两种评价方式: 

  1.教学语言梯度评价: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的回答,作出相应的评价。使用 “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等有梯度的语言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行为评价:采用鼓掌方式或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评议。 

  第七板块

  “精导妙引——整体感知——研讨赏析——拓展延伸”。

  我之所以这样确立,是因为我一直都信奉的这样的一句话:“一棵树苗,或生长在荒凉的沙漠,或生长在茫茫盐碱地,或栽种在肥沃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学生就犹如是树苗,我们的课堂就犹如是培育树苗的地域,而只有民主的、和谐氛围才是学生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顺利实现学习目标的土壤。

  (一)精导妙引

  (播放多媒体)(4分钟)

  现场情景展示:教师多媒体放错,尴尬万分的say “ sorry”,立刻神情紧张的纠正,没想到却频频的出错。

  恢复正常说:“其实刚才是我为同学们特设的一个现场情景,”(播放多媒体)要求学生用口头语言对刚才的情景进行描述。

  目的在于为了让学生在体会并学习冰心描写舞蹈艺术语言优美,先行演练,而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他们会自主地将自己口述的语言与冰心的语言进行比较,以达到更好的体会优美语言的目的。

  (展示课题,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初读课文,谈谈初读体验。

  这部分要明确:飞动的“美”。

  具体体现在:服饰、动作、眼神、表情……

  (在学生归纳之后,多媒体放映印度的婆罗多舞)

  三.研讨赏析(11—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勾划出自己认为写的精妙的句、段,以着重号“△”标出,细心品味、大声朗读并加以积累。提示学生在选择语段旁就“感情、语气、语速、轻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号的标注。

  学生先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形式特点)

  四、拓展延伸(8--10分钟) 

  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要求学习冰心奶奶用优美的词语来表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放飞学生想象。之后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

  五. 结束语。 (1分钟)

  作者多处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多角度描绘了卡拉马姐妹二人精湛的舞艺,这舞蹈是心灵之舞,而这“心灵之舞”又植根于本民族深远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希望同学们细细品味,多渠道的去接触、吸收、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化,从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同时也要学习大师高超的语言技巧,去描述生活中精彩的画面。

  最后,老师衷心的祝愿每位同学每天都如这舞蹈一样活的精彩。

  说课结束语: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应是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双赢”活动,师生自然地结为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学习共同体。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观舞记》说课 篇3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

  二、初读,整体感知:

  在第一遍阅读时,一般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全文,语速稍慢)

  想一想,文章饕?戳耸裁茨谌菽兀壳肽闶宰庞米罴蚪嗟挠镅运邓当疚闹饕?谌荩?绻?苄丛诒始潜旧显蚋?谩?BR>——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再次阅读文章。在这次阅读时,我们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

  1,先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22小节)

  2,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三、研读课文:

  1,正音正字。

  2,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

  ——第2——6小节

  ——第13——18小节。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四、阅读探析:

  (找出精彩语句或语段,认真思考)

  1,思考题一:

  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

  ——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2,思考题二:

  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

  ——印度舞蹈主要表现神和人的故事,模拟自然界生物的姿态。(在第17、18节)

《观舞记》说课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以下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程序”等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我把积累字词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一;同时,根据单元学习要求,我把“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二。

  2、能力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新课标强调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观舞记》正是一篇反映印度舞蹈文化的绝妙佳作。因此,我把本课的情感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二、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教学难点:同时,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运用语言描述视觉美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三、说教法:

  1、诵读法: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放声朗读、美读和朗读挑战等途径深入品课文味。

  2、联想想象法。《观舞记》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在读课文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美丽形象,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主要运用在“自主学习——读雅句”等环节。

  四、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我将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共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五、说教学手段:

  1、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在课堂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中穿插激情四溢的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可以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2、中国舞蹈的视频资料:结尾播放精致典雅的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悟中外文化的不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从而获得人生启迪。

  六、说教学评价:

  1、小组擂台积分榜:为了更好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软件评价。比如在“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等环节,都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为该小组加上一颗五角星予以奖励,最后根据小组积分情况给予口头或操行分的鼓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2、教师的语言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实际情况,我将给予形式多样的语言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如“太好了,聪明的阿凡提都比不过你!”、 “像这样的学习态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的见解!”、“你的回答很精彩,只要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吗?”等。

  七、说教学程序: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主要以“情景导入——说舞蹈”、“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延伸提高——用妙语”、“课堂小结——谈感受”等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1、情景导入——说舞蹈(3分钟):

  以多媒体展示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导入,使学生直观感觉到舞蹈的优美,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容易回答问题为开端,由此引发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读雅句(13分钟):

  放手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由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提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词,再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实现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不足之处由老师补充。

  学生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段落,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放大镜观察别人的优点”等。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朗读挑战”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在此过程中,若遇冷场,老师机智加入朗读,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两个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印度舞蹈的特点”“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这样可以让零散的朗读演变为对有效信息的整理。

  3、合作交流——解困惑(14分钟):

  学生课前已充分预习,在此环节中我将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预计主要有这样的几个问题:(1)“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2)“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3)“‘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即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4)“文中说: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在师生的互动中,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心得,此时让学生自由发问,师生共同合作解决疑惑。如果有需要掌握但学生没有提及的问题,老师可以灵活地提出,组织学生解决。以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4、延伸提高——用妙语(7分钟):

  学生观看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片断,有了感悟再来动笔按照要求进行写作练习。这样才能真正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晶,也可以很好地体会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后全班交流,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准确优美的文笔以及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5、课堂小结——谈感受(3分钟):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学习本课的感受,再由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引导,并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前、课堂和课后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

  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的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对学生多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让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最后,请允许我以本课的结束语作为今天说课的结束语: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敏的双耳去倾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因为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谢谢!

《观舞记》说课 篇5

  广东广州市19中  雷陆地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我的说课分为七个板块:(出示幻灯片)

  第一板块

  (播放多媒体) 本课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第四单元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观舞记》、《安塞腰鼓》中舞蹈艺术。本课《观舞记》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冰心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现实生活。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板块: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

  本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

  第三板块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文化背景、高超的语言技巧及写作的特色,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以朗读法为主,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播放多媒体)

  我之所以确定以“朗读法为主”的原因是朗诵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第四板块

  我认为: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播放多媒体)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优美的语言。

  第五板块

  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多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艺术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文字转换为画面,更加直观的、形象的理解课文。

  第六板块

  新课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更体现在评价方面。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需要在心里装着所有学生,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本课时的教学我采用两种评价方式:

  1.教学语言梯度评价: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的回答,作出相应的评价。使用“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等有梯度的语言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行为评价:采用鼓掌方式或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评议。

  第七板块

  “精导妙引——整体感知——研讨赏析——拓展延伸”。

  我之所以这样确立,是因为我一直都信奉的这样的一句话:“一棵树苗,或生长在荒凉的沙漠,或生长在茫茫盐碱地,或栽种在肥沃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学生就犹如是树苗,我们的课堂就犹如是培育树苗的地域,而只有民主的、和谐氛围才是学生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顺利实现学习目标的土壤。

  (一)精导妙引

  (播放多媒体)(4分钟)

  现场情景展示:教师多媒体放错,尴尬万分的say “ sorry”,立刻神情紧张的纠正,没想到却频频的出错。

  恢复正常说:“其实刚才是我为同学们特设的一个现场情景,”(播放多媒体)要求学生用口头语言对刚才的情景进行描述。

  目的在于为了让学生在体会并学习冰心描写舞蹈艺术语言优美,先行演练,而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他们会自主地将自己口述的语言与冰心的语言进行比较,以达到更好的体会优美语言的目的。

  (展示课题,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初读课文,谈谈初读体验。

  这部分要明确:飞动的“美”。

  具体体现在:服饰、动作、眼神、表情……

  (在学生归纳之后,多媒体放映印度的婆罗多舞)

  三.研讨赏析(11—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勾划出自己认为写的精妙的句、段,以着重号“△”标出,细心品味、大声朗读并加以积累。提示学生在选择语段旁就“感情、语气、语速、轻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号的标注。

  学生先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形式特点)

  四、拓展延伸(8--10分钟) 

  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要求学习冰心奶奶用优美的词语来表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放飞学生想象。之后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

  五.结束语。(1分钟)

  作者多处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多角度描绘了卡拉马姐妹二人精湛的舞艺,这舞蹈是心灵之舞,而这“心灵之舞”又植根于本民族深远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希望同学们细细品味,多渠道的去接触、吸收、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化,从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同时也要学习大师高超的语言技巧,去描述生活中精彩的画面。

  最后,老师衷心的祝愿每位同学每天都如这舞蹈一样活的精彩。

  说课结束语: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应是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双赢”活动,师生自然地结为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学习共同体。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观舞记》说课 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

  二、初读,整体感知:

  在第一遍阅读时,一般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全文,语速稍慢)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如果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再次阅读文章。在这次阅读时,我们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

  1,先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22小节)

  2,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三、研读课文:

  1,正音正字。

  2,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

  ——第2——6小节

  ——第13——18小节。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四、阅读探析:

  (找出精彩语句或语段,认真思考)

  1,思考题一:

  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

  ——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2,思考题二:

  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

  ——印度舞蹈主要表现神和人的故事,模拟自然界生物的姿态。(在第17、18节)

  3,在自读过程中,有没有感到的不理解的语句?

  问题一:

  为什么第17小节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

  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是不

  够的,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问题二:

  第19小节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你感到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朗读第19小节)

  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4,用多媒体介绍印度宗教及文化概况。

  ——虽然现在印度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但宗教势力极大,所以也有人说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内容也都受此影响,多以表现宗教为主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也同样如此,例如第18小节中提到的莲花、鹿、孔雀、蛇等动物在印度的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义。所以……

  五、练习:

  延伸思考一:

  引用原文说说,为什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能那么样地打动人心?

  ——第19、20小节原文:“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还会不断地给她们以滋润培养的。”

  延伸思考二:

  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能否结合自己的感受或学习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冰心奶奶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

  ——我个人认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从小就对文学怀有极大的兴趣,观察或写作时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学以及其他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养料。

  三是由于她的勤奋。从她十几岁开始发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近八十年。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比较阅读:

  下面,让我们来阅读当代诗人艾青先生的诗歌《给乌兰诺娃》,这也是作者在欣赏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后的所思所感。

  再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段,看看他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音乐的美。

  七、结束语:

  同学们,生活和艺术是分不开的,无论我们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即使是与写作或舞蹈离得很远,也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观察和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样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应当珍惜、热爱、学习、弘扬这些优秀文化,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可能创造出更优美的现代文明。

  八、家庭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

  2、摘抄本文中优美语段,做一点语言积累。

《观舞记》说课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以下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程序”等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我把积累字词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一;同时,根据单元学习要求,我把“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二。

  2、能力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新课标强调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观舞记》正是一篇反映印度舞蹈文化的绝妙佳作。因此,我把本课的情感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二、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教学难点:同时,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运用语言描述视觉美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三、说教法:

  1、诵读法: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放声朗读、美读和朗读挑战等途径深入品课文味。

  2、联想想象法。《观舞记》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在读课文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美丽形象,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主要运用在“自主学习——读雅句”等环节。

  四、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我将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共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五、说教学手段:

  1、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在课堂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中穿插激情四溢的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可以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2、中国舞蹈的视频资料:结尾播放精致典雅的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悟中外文化的不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从而获得人生启迪。

  六、说教学评价:

  1、小组擂台积分榜:为了更好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软件评价。比如在“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等环节,都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为该小组加上一颗五角星予以奖励,最后根据小组积分情况给予口头或操行分的鼓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2、教师的语言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实际情况,我将给予形式多样的语言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如“太好了,聪明的阿凡提都比不过你!”、 “像这样的学习态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的见解!”、“你的回答很精彩,只要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吗?”等。

  七、说教学程序: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主要以“情景导入——说舞蹈”、“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延伸提高——用妙语”、“课堂小结——谈感受”等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1、情景导入——说舞蹈(3分钟):

  以多媒体展示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导入,使学生直观感觉到舞蹈的优美,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容易回答问题为开端,由此引发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读雅句(13分钟):

  放手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由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提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词,再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实现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不足之处由老师补充。

  学生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段落,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放大镜观察别人的优点”等。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朗读挑战”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在此过程中,若遇冷场,老师机智加入朗读,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两个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印度舞蹈的特点”“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这样可以让零散的朗读演变为对有效信息的整理。

  3、合作交流——解困惑(14分钟):

  学生课前已充分预习,在此环节中我将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预计主要有这样的几个问题:(1)“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2)“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3)“‘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即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4)“文中说: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在师生的互动中,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心得,此时让学生自由发问,师生共同合作解决疑惑。如果有需要掌握但学生没有提及的问题,老师可以灵活地提出,组织学生解决。以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4、延伸提高——用妙语(7分钟):

  学生观看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片断,有了感悟再来动笔按照要求进行写作练习。这样才能真正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晶,也可以很好地体会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后全班交流,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准确优美的文笔以及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5、课堂小结——谈感受(3分钟):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学习本课的感受,再由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引导,并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前、课堂和课后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

  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的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对学生多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让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最后,请允许我以本课的结束语作为今天说课的结束语: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敏的双耳去倾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因为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谢谢!

《观舞记》说课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以下我将从“教学目标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程序”等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说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我把积累字词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一;同时,根据单元学习要求,我把“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二。

  2、能力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新课标强调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观舞记》正是一篇反映印度舞蹈文化的绝妙佳作。因此,我把本课的情感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二、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教学难点 :同时,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运用语言描述视觉美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 确定为:“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三、说教法:

  1、诵读法: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放声朗读、美读和朗读挑战等途径深入品课文味。

  2、联想想象法。《观舞记》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在读课文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美丽形象,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主要运用在“自主学习——读雅句”等环节。

  四、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我将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共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五、说教学手段:

  1、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穿插激情四溢的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可以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2、中国舞蹈的视频资料:结尾播放精致典雅的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悟中外文化的不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从而获得人生启迪。

  六、说教学评价:

  1、小组擂台积分榜:为了更好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软件评价。比如在“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等环节,都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为该小组加上一颗五角星予以奖励,最后根据小组积分情况给予口头或操行分的鼓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2、教师的语言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实际情况,我将给予形式多样的语言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如“太好了,聪明的阿凡提都比不过你!”、 “像这样的学习态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的见解!”、“你的回答很精彩,只要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吗?”等。

  七、说教学程序: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 ,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主要以“情景导入  ——说舞蹈”、“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延伸提高——用妙语”、“课堂小结——谈感受”等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1、情景导入  ——说舞蹈(3分钟):

  以多媒体展示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导入  ,使学生直观感觉到舞蹈的优美,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容易回答问题为开端,由此引发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读雅句(13分钟):

  放手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由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提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词,再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实现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不足之处由老师补充。

  学生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段落,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放大镜观察别人的优点”等。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朗读挑战”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在此过程中,若遇冷场,老师机智加入朗读,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两个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印度舞蹈的特点”“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这样可以让零散的朗读演变为对有效信息的整理。

  3、合作交流——解困惑(14分钟):

  学生课前已充分预习,在此环节中我将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预计主要有这样的几个问题:(1)“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2)“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3)“‘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即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4)“文中说: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在师生的互动中,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心得,此时让学生自由发问,师生共同合作解决疑惑。如果有需要掌握但学生没有提及的问题,老师可以灵活地提出,组织学生解决。以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4、延伸提高——用妙语(7分钟):

  学生观看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片断,有了感悟再来动笔按照要求进行写作练习。这样才能真正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晶,也可以很好地体会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后全班交流,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准确优美的文笔以及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5、课堂小结——谈感受(3分钟):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学习本课的感受,再由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引导,并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前、课堂和课后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

  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的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对学生多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让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 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最后,请允许我以本课的结束语作为今天说课的结束语: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敏的双耳去倾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因为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谢谢!

《观舞记》说课 篇9

  1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

  2、领略印度舞蹈的艺术之美,和谐之美。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写作实践学习作者用精美的语言,表现优美舞蹈的方法。

  4、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美的享受。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领略印度舞蹈的艺术之美,学习作者用精美的语言,表现优美舞蹈的方法。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印度舞蹈的魅力。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观舞记

  一、导入新课:

  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还有那巧舌如簧的高超表演——“口技”,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 “冰心体”,影响很大。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2、指名读、齐读下列词语:

  清扬 咿哑 静穆 端凝 颦蹙 粲然 嗔视 变幻多姿 本色当行 离合悲欢 低回婉转 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 高视阔步 尽态极妍 息息相通

  三、整体感知。

  请大家打开课本。阅读之前大家先想一想:冰心奶奶会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这舞蹈艺术呢?现在请大家带着疑问听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1、作者写此文送给谁呀?

  2、作者为什么要写此文送给她们呢?

  3、说得很好!作者说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艺术是惊人的!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什么特点呢?(师稍停)请大家齐读第10自然段,从文段中找出一个点明她们舞蹈的特点的短语。(生齐读第十自然段,然后找出点明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特点的短语——“飞动的美”。)

  四、品读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表演是一种“飞动的美”。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示卡拉玛姐妹舞蹈 “飞动的美” 的?现在请大家自读11-18自然段,让我们在作者的引导下,尽情欣赏卡拉玛姐妹的精彩表演吧。在感受舞蹈美的同时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屏幕出示问题)

  2、说一说文中哪些地方分别从身体、服饰、神态等方面来表现她们姐妹的舞蹈美的吗?

  3、很好!如果冰心奶奶能听到你们的发言,一定会很欣慰的。不错!卡拉玛姐妹的表演的确很精彩。她们的服装绚丽、神态多变、舞姿优美……观看她们的表演,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下面,让我们在作者的引导下,再次感受那“飞动”的舞蹈美吧。(配乐朗读:师朗读第16自然段,一二小组朗读第17自然段,三四小组朗读第18自然段)

  五、精读课文,探究美点。

  1、同学们,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卡拉玛姐妹的表演,但我们能感受到那“飞动”的舞蹈美。这是为什么呢?(稍停)这都源于作者用语言来表现舞蹈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让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本文是当代散文中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值得我们品读、积累。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在欣赏舞蹈美的同时来体会作者的语言美吧。(屏幕出示问题: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为精妙的句段,说一说写得“精妙”的地方。)并在文中勾画标注。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体会。(本文语言摇曳多姿。作者巧妙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长短句交错使用,有的段落单句成段;富有感染力,读来也具音乐美……像这么优美的文章,建议大家课后再行品读,最好是摘抄加以积累。)

  2、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疑问的地方?

  好,如课后发现疑问我们再一起探究……

  六、总结全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全文吧!(出示板书设计,师引导生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是作者自己一次观看印度舞蹈后写下的.一篇散文。文章开篇直抒赞美之情,接着描绘精彩的表演过程,最后总写观后的感受;正面和侧面相结合,集中生动地展示了卡拉玛姐妹舞蹈 “飞动的美”。(稍停)用语言来表现艺术形象是件困难的事情,但作者巧妙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视觉感受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透过文字发挥想象,获得了语言和舞蹈形象双重审美的享受。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体会到语言之美。

  七、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舞蹈,一起来感受我们中华艺术文化的精妙吧。请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舞蹈《千手观音》,待播放一半时,师操作停止播放。)同学们,观看了这段舞蹈,大家内心是否也被这群无声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请大家仿写,拿起笔来,运用语言来表现艺术美吧。(继续播放《千手观音》;有灵感的开始写作,没有灵感的继续观看,)

  同学们,我们中华的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样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的青年,应当热爱、学习、弘扬这些优秀文化,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可能创造出更优秀的现代文明!未当堂完成写作的同学于课后完成。

  八、作业设计。

  1、积累本文自己不懂的生字词,摘抄本文中出现的关于对歌舞描写的精彩语段。做一点语言积累。

  2、课后阅读、观看或聆外国文艺作品(舞蹈、文学、绘画、音乐等),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描绘出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观 舞 记

  冰心

  精美 身体

  比喻 语言美————舞蹈美 服饰

  排比 神态

  引用 心灵

《观舞记》说课 篇10

  3月2日,县初中语文七年级备课会在我校开展,钱库镇一中的陈秋扇老师上了一堂《观舞记》公开课,课后有关人员还组织了对此课的评议。听完后,我自己回去准备了一下这课的教案。上完课后,我自己给自己评课。  

  教学本文,我立足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其次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与文本有最直接的情感交流。以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觉得自己还可以的地方是:能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巧妙整合内容。《观舞记》写的是有关印度舞蹈家舞蹈的魅力,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舞蹈《千手观音》,以此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能把自己融进学习的环境中,善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遗憾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容量很大,但无形中也产生了脚步匆匆地感觉,像拓展延伸部分,假如时间允许,练习面完全可以再广一些。还有,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体会语言特色。学生审美能力很差,缺乏深厚积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时,出现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绘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对舞蹈艺术缺乏了解,二是学生语言比较苍白。这也是今后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表现相距仍有一段距离,自己期待的高潮和精彩往往难以出现,这说明教师自身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总之,应该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上一篇:《观舞记》教学反思3

  下一篇:《观舞记》教学反思1

《观舞记》说课 篇11

  《观舞记》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出生于福州。父亲是一位开明的海军军官,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七、八年,大海给她留下很深印象。1911年就读福州女子师范预科,1913年入京就读教会学校,形成其"爱"的哲学。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她是五四文学运动中涌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1919年以"冰心"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其后又发表了许多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小说和宣扬"爱"的哲学的作品。同时写了许多散文,受泰戈尔影响创作散文集《繁星》、《春水》等。

  学习本文要掌握文中对舞蹈艺术的描写,学习语言形式及表现内容的特点。

  一、掌握如下字词:

  1、给下面红色字注音:

  咿哑( ) 颦蹙( )供养( ) 惊鸿( )

  粲然( ) 嗔视( )叱咤( ) 极妍( )

  2、解词: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粲然:笑容烂灿的样子。

  嗔视:生气地看。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二、学习课文内容:

  1、文章开头问道:"我应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作者没正面回答,你能从接下来的排比中找到答案吗?

  她们的舞蹈像诗、像画、像音乐、像雕塑一样美。

  2、文章从第11段才正式叙写"观舞"经过 ,前面铺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吗?

  铺叙表达自己欢喜激动的心情,赞美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无法言状的美,为后文写舞蹈的美妙绝伦蓄势。

  3、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舞蹈"飞动的美"?

  作者从身体、神态、服饰、心灵等方面来表现:

  光艳:秀丽的面庞;长眉、眼睛。未舞先有情。

  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

  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quot;离合悲欢"。

  4、在写卡拉玛姐妹出场前,先写"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这个细节有什么用意?

  暗示了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点明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5、为什么说卡拉玛姐妹"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6、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

  艺术没有国界。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受到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的内涵,她们的舞蹈就不会这样美妙动人。

  测试

  1、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疾转jí 叱咤 chà 惊鸿 hóng

  B、颦蹙pín 供养 gōng 滋润zī

  C、嗔视chēn 粲然 chàn 惆怅 chóu

  D、咿哑 yǎ 静穆 mù 极妍 yá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本色当行 变幻多姿 B、悲欢离合 叱咤风云

  C、混身解数 高视阔步 D、尽态极妍 息息相通

  3、文中"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一句,怎样理解:

  A、观赏者的耳边回想着舞蹈的音乐。

  B、观赏者被舞蹈的内容所感动。

  C、没有什么深层含义

  D、表演者传神的舞姿吸引了观赏者,他们的心已相通。

  4、"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 )的舞步,( )的铃声,( )般的慢移,( )般的疾转,舞蹈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括号中依次填的词依次应该是:

  A、轻云 繁响 旋风 细碎

  B、细碎 旋风 繁响 轻云

  C、细碎 繁响 轻云 旋风

  D、繁响 旋风 轻云 细碎

  5、本文选自《________》。以 ________舞蹈为描写对象,表现了________ 舞蹈鲜明的 ________特色。

  参考答案

  1、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A项中"咤"读"zhà" C项中"粲"应读"càn" D项中"哑"应读

  "yā"。

  2、答案C

  知识点:字形

  解析:C应该为浑身解数。

  3、答案D

  知识点:阅读能力考查。

  解析:"共鸣"指的是心灵相通,因此选择答案D

  4、答案C

  知识点:修饰词语的搭配。

  解析:"的"前面应用形容词性词语修饰,"般"前需填入名词。因此选择C。

  5、答案: 《冰心全集》 印度、印度、民族

  知识点: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解析:本文内容是记叙观看印度姐妹卡拉玛一次在北京的演出,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观舞记》说课 篇12

  【教学设想】

  新教材更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本文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透过生动优美的语言发挥想像感受舞蹈美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因此,在课堂上,先通过情境设置、导语的设疑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点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与文本交流中感受舞蹈美、体会语言美。再合作交流,探究思考,在情感升华中引导学生如何感受美,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平和,亲切地):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带有异国风情的舞蹈片断,请大家用心欣赏这段舞蹈,观后试着说一说你观后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印度舞蹈《柠檬树》)

  师:(微笑)观赏这段舞蹈后,大家内心的感受怎样呢?哪位同学试着用一二句话描述你刚才观看的这段舞蹈或是谈谈你观后的感受。

  (生不语,师指名回答)

  生:这段舞蹈有民族特色,舞步轻捷,服装也有特色。

  生:很精彩,不错呀……(支吾着)

  (师微笑,示意生坐下)

  师:同学们,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可当要我们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种美好的享受时,许多同学为难了,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那么,如何将这种艺术享受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呢?(稍停)同学们不用着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希望学习这篇文章后,大家会有许多收获。(屏幕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生打开课本)同学们不要急于阅读课文。阅读之前大家不妨先想一想:冰心奶奶会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这舞蹈艺术呢?(师稍停,生思考)现在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疑问快速默读全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生认真默读课文)

  师:好。同学们巳阅读完全文,现在我提两个问题检查大家阅读掌握的情况:作者写此文送给谁呀?

  生: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齐声回答)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此文送给她们呢?(有生举手,师示意生回答)

  生:因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艺很精妙,作者要赞美她们。

  师:(点头赞许)说得很好!作者说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艺术是惊人的!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什么特点呢?(师稍停)请大家齐读第10自然段,从文段中找出一个点明她们舞蹈的特点的词语。

  (生齐读第十自然段,然后找出点明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特点的词语──“飞动”。)

  三、研读品析

  师:对!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表演是一种“飞动的美”。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示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美”的?(师稍停,给生思考的空间)现在请大家轻声朗读11-18自然段,让我们在作者的引导下,尽情欣赏卡拉玛姐妹的精彩表演吧。在感受舞蹈美的同时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屏幕出示问题)

  (生朗读,思考问题)

  (生举手,教师示意生安静,点名回答)

  生:老师,我认为作者是从身体、服饰、神态、心灵四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师:好,请坐下。其他同学认同晓阳同学的看法吗?

  (有生点头;一女生举手,教师示意该生回答)

  生:老师,我认为作者是从身体、服饰、神态三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师:哦──那么,你能为大家说一说文中哪些地方分别从身体、服饰、神态等方面来表现她们姐妹的舞蹈美的吗?

  生:行。第16自然段“用她细碎的舞步……旋风般疾转”,是从身体方面表现舞蹈美的;“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是从服饰方面表现舞蹈美的;第17自然段“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频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这是从身体、神态方面表现舞蹈美的。

  师:不错!分析条理清楚。请坐下。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见解吗?

  (有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

  生:老师,我认同晓阳同学的看法。第17自然段“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卡拉玛跳舞时很投入,说明她很热爱舞蹈事业,这是从心灵方面来表现舞蹈美的。

  生:老师,我也认为作者是从四个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美”的。我还有一点补充,第13自然段“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一对长眉,一双眼睛。”这也是从神态方面来表现舞蹈美的。

  师:(用充满赞许的语调说)很好!如果冰心奶奶能听到你们的发言,一定会很欣慰的。不错!卡拉玛姐妹的表演的确很精彩。她们的服装绚丽、神态多变、舞姿优美……观看她们的表演,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下面,让我们在作者的引导下,再次感受那“飞动”的舞蹈美吧。

  (配乐朗读:师朗读第16自然段,一二小组朗读第17自然段,三四小组朗读第18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卡拉玛姐妹的表演,但我们能感受到那“飞动”的舞蹈美。这是为什么呢?(稍停)这都源于作者用语言来表现舞蹈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让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本文是当代散文中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值得我们品读、积累。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在欣赏舞蹈美的同时来体会作者的语言美吧。(屏幕出示问题: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为精妙的句段,说一说写得“精妙”的地方。)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提示生在文中勾画标注。)

  (邻桌的同学讨论,交流体会;有生举手准备发言)

  师:好,巳有同学迫不急待要发表自己的体会了……(示意举手的学生回答)

  生:我认为写得最为精妙的是,17自然段的“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频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卡拉玛舞蹈时神态多变、舞姿优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我也认为17自然段的“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频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写得很精妙;我们观看精彩的表演时很震撼,但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冰心奶奶她做到了!我觉得,观看舞蹈时不仅要认真地看,还要用心体会其中表现出来的美,用心灵去感受,抛开尘世间的烦恼去感受……

  师:(笑)你鉴赏美的能力比我还高噢。

  (生笑,鼓掌)……

  生:我认为18自然段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深情地朗读)写得很精妙;冰心奶奶观察细致,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再现了精彩的表演过程,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哦—你深受作者的语言所感染了?(生点头)

  师:(微笑)老师听说你学过舞蹈,你能不能透过文字发挥想象,把作者认为表演得最“精彩”的蛇舞表演出来呢?

  (生不约而同注视着该生;该生脸红,不敢表演)

  师:(笑)看来我给你出了难题了。没关系,请坐下。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很精彩!我也被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所感染,文中优美的语句俯拾皆是。我认为第1自然段写得很精妙。“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作者似乎很为难,不知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卡拉玛姐妹精彩的表演;这既从侧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艺的精妙,同时也定了赞美的感情基调。

  师:本文语言摇曳多姿。作者巧妙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长短句交错使用,有的段落单句成段;富有感染力,读来也具音乐美……像这么优美的文章,建议大家课后再行品读,最好是摘抄加以积累,好吗?

  生:好!(齐声回答)

  师: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疑问的地方?

  (一女生举手,师示意发言)

  生:“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卡拉玛在舞蹈时为什么会忘了观众,忘了自己呢?

  师:(佯装思考)是啊,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迷糊了。舞蹈时忘了观众还能理解,怎把自己也忘了?莫明其妙……

  (生窃笑;有一男生举手,师示意该生解疑)

  生: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象“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家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师:(焕然大悟)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一语惊醒梦中人啊!(生窃笑)

  师:还有其他问题吗?(生不语)暂没发现问题是吧?(生点头)

  师:好,如发现疑问课后再一起探究……

  四、总结全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全文──

  (屏幕出示板书设计,师总结全文)

  师:这篇文章是作者自己一次观看印度舞蹈后写下的一篇散文。文章开篇直抒赞美之情,接着描绘精彩的表演过程,最后总写观后的感受;正面和侧面相结合,集中生动地展示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美。(稍停)用语言来表现艺术形象是件困难的事情,但作者巧妙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视觉感受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透过文字发挥想象,获得了语言和舞蹈形象双重审美的享受。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体会到语言之美。

  五、拓展延伸

  师:(稍停)那么,对于这两种美的享受,你认为是舞蹈更美,还是语美更美呢?

  (生思考,窃语)

  师:(微笑)其实,舞蹈也好,写作也好,都是从不同形式来表现艺术文化的。前不久,我们聆听了贝多芬发自灵魂深处的音乐;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卡拉玛姐妹的心灵之舞……像这么优秀的艺术文化,不仅外国有,我们中国也有!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舞蹈,一起来感受我们中华艺术文化的精妙吧。请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生观看投入)

  (待播放一半时,师操作停止播放)

  师:(深情地)同学们,观看了这段舞蹈,大家内心是否也被这群无声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请大家学学作者,拿起笔来,运用语言来表现艺术美吧。

  (生有的动笔写作,有的思索着)

  (一听课领导起身示意教师继续播放《千手观音》;生有的观看,有灵感的忙于写作)

  (播放完,掌声雷鸣;有个别学生巳完成写作,相互交流学习)

  师:(激昂,深情地)同学们,我们中华的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样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的青年,应当热爱、学习、弘扬这些优秀文化,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可能创造出更优秀的现代文明!未当堂完成写作的同学于课后完成。(下课!)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本人感触最深的有:

  1、教学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很重要。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学时,创设情境,有利于过渡自然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朗读,有利于学生与文本进行最直接的情感交流;朗读交流中,有利于学生品味揣摩到文字的美,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感的迁移并形成一种共有的语言文化心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教学中教师主导性似乎太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并不十分充分,未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推进课堂教学。

  3、教学时,应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打破课堂常规教学的框框条条。

  要上好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很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观舞记》教学实录2

  下一篇:《观舞记》教学反思1

《观舞记》说课 篇1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以下我将从“教学目标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程序”等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说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我把积累字词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一;同时,根据单元学习要求,我把“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二。

  2、能力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新课标强调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观舞记》正是一篇反映印度舞蹈文化的绝妙佳作。因此,我把本课的情感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二、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教学难点 :同时,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运用语言描述视觉美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 确定为:“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三、说教法:

  1、诵读法: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放声朗读、美读和朗读挑战等途径深入品课文味。

  2、联想想象法。《观舞记》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在读课文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美丽形象,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主要运用在“自主学习——读雅句”等环节。

  四、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我将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共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五、说教学手段:

  1、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穿插激情四溢的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可以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2、中国舞蹈的视频资料:结尾播放精致典雅的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悟中外文化的不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从而获得人生启迪。

  六、说教学评价:

  1、小组擂台积分榜:为了更好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软件评价。比如在“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等环节,都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为该小组加上一颗五角星予以奖励,最后根据小组积分情况给予口头或操行分的鼓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2、教师的语言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实际情况,我将给予形式多样的语言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如“太好了,聪明的阿凡提都比不过你!”、 “像这样的学习态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的见解!”、“你的回答很精彩,只要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吗?”等。

  七、说教学程序: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 ,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主要以“情景导入  ——说舞蹈”、“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延伸提高——用妙语”、“课堂小结——谈感受”等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1、情景导入  ——说舞蹈(3分钟):

  以多媒体展示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导入  ,使学生直观感觉到舞蹈的优美,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容易回答问题为开端,由此引发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读雅句(13分钟):

  放手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由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提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词,再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实现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不足之处由老师补充。

  学生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段落,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放大镜观察别人的优点”等。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朗读挑战”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在此过程中,若遇冷场,老师机智加入朗读,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两个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印度舞蹈的特点”“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这样可以让零散的朗读演变为对有效信息的整理。

  3、合作交流——解困惑(14分钟):

  学生课前已充分预习,在此环节中我将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预计主要有这样的几个问题:(1)“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2)“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3)“‘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即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4)“文中说: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在师生的互动中,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心得,此时让学生自由发问,师生共同合作解决疑惑。如果有需要掌握但学生没有提及的问题,老师可以灵活地提出,组织学生解决。以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4、延伸提高——用妙语(7分钟):

  学生观看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片断,有了感悟再来动笔按照要求进行写作练习。这样才能真正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晶,也可以很好地体会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后全班交流,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准确优美的文笔以及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5、课堂小结——谈感受(3分钟):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学习本课的感受,再由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引导,并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前、课堂和课后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

  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的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对学生多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让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 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最后,请允许我以本课的结束语作为今天说课的结束语: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敏的双耳去倾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因为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谢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观舞记》说课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