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集合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集合

天涯浪子 点赞 分享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集合

微信扫码分享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集合(通用2篇)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集合 篇1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日出的情景,培养学生抓住景物变化中的特点、仔细观察景物的能力。能够有条理地叙述日出的景象。

  2、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作者写的三幅画面的具体景物以及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本课抓住景物变化的特点,按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4、欣赏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

  把握日出前、日出时景物变化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三、四段作者由景物产生的联想。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电脑、液晶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屏幕所出示四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日出时的景色)每日的清晨,我们迎着朝霞踏着晨露,沐浴在晨晖之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但是你也许从未留心过太阳是如何冉冉升起,将金灿灿的阳光洒向大地的,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领略沧海日出的神奇壮丽(教师板书:沧海日出)

  教师:此时我们整装待发,去领略沧海日出的神奇壮美。在我们尚未看到日出之前,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我想知道沧海日出是什么地方的日出?

  学生:我想知道作者将带我们在什么地方看日出?

  学生:作者围绕日出描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教师:(出示上述问题)同学们想知道这么多的问题,那就让作者带我们一同寻求答案吧!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教师:(学生阅读后)通过读课文你弄懂了这些问题了吗?谁来说说?

  学生:沧海日出就是指大海上的日出。

  学生:作者是在北戴河东山鹰角亭看的日出。

  学生:作者围绕日出描述了到鹰角亭看日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美丽景色。

  日出前

  教师板书 看日出 日出时 日出后

  教师:根据这四方面内容,课文段落如何划分呢?按什么方法分段?

  学生:看日出(1-2)日出前(3)日出时(4-5)日出后(6-7)

  二、鼓励质疑、探索求知、培养自学。

  教师:刚才同学们走马观花观看日出,还没能细细观赏品味。就被老师带回了现实。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追随作者的足迹,领略壮丽的沧海日出。

  教师:(出示晓星残月)看画面,听同学朗读课文第一大段,同时思考下列问题:①作者是在什么时间去看日出的?画出表明这一时间的词语。②画面可以用课文中哪一个词语来形容?③作者此时怀着怎样的心情?从哪一句可以体会得到?

  学生:作者是在黎明时分去看日出,四点钟还不到、天还很黑晓星残月雨后黎明等词语都可以说明时间是在黎明。

  学生:晓星残月一词可以描绘画面内容。它是指佛晓时分的星星和快要落下去的月亮。

  学生:从四点钟还不到,我就爬起身来可以体会作者由 于急于看日出而很早便起床的急切心情。

  教师: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促急切的心情,等待日出,听音乐,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品味赏析意境优美的词句。

  教师: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第4页,让我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学生:注意欣赏好的词句。

  教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后三大段,画出你认为意境优美的词句。

  学生(边读边画,之后汇报。)

  学生:我认为第三自然段的第三句话写得比较美,广阔无垠的大海倒映着天空中粉红色的霞光,没有界限、没有轮廓,美得让人心旷神怡。

  教师:你说得真好,能带着这种体会为大家朗读吗?(学生读)

  教师: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谈谈自已认为最美的词句的体会,然后带着深刻体会为大家朗读。

  学生:我觉得这一自然段的第四句也很美,海水冲刷巉岩的哗哗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听来十分清晰,给人以安详静谧的感觉.(学生读)

  学生:我觉得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也很美。鸟的无声无息是被美丽的霞光所陶醉,其实这也正是作者有这种感觉,所以才认为鸟儿被陶醉了。(学生读)

  教师:你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学生:我在一次听钢琴曲时了。曲子结束了,耳畔却久久得地回响那震憾人心的旋律。(多指名来谈)

  教师:还有哪些语句的意境也是很美的`?

  学生:我认为第四自段的最后一句意暗也挺美。作者看到初升的太阳投射到海面的金光联想到可以走进太阳里的路。

  学生:我更觉得第6自然段的前两句描写的意境最美。如同缎子般鲜艳的飘拂的炊烟和晨雾,弥漫于山峰、树木、庙宇、楼房之间,使之时隐时现,简直就像是仙境。(学生读)

  教师:同学们的深刻体会、动情朗读简直将大家带入那如仙境般的美景中。

  四、巧设思路,引导自学,培养能力。

  教师:让我们驻足观赏每一幅画面,感受那不可名状的美丽。前后桌四人组成学习小组,按老师所出示学习思路,讨论学习课文最后三大段。

  教师:出示学习思路,学生齐读后讨论学习。

  赏:结合课文欣赏图片,抓住景物特点,概括景物变化过程。

  1、本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作者描写了哪些具体景物?

  3、这些景物是如何变化的呢?

  4、请找出总写画面特点的词语?

  品:品味赏析句子,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1、此时此刻作者心情是怎样的?可以从哪一句体会得到?

  2、你又是如何体会得到的呢?

  诵: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

  (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按学习思路讨论学习后,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绘的是日出前美丽景色。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作者描述了天空中的残云、晨星、霞光以及被霞光映照的大海。

  学生:我认为日出前的景物是这样变化的,天空中的残云散尽后晨星也逐渐黯淡了,东方泛起的粉红色霞光映照着大海,水天一色。

  教师:你能用书上的语句为老师所出示的画面配上段解说词吗?(其余学生看画面)你的解说真好,使大家身临其境目睹那奇幻的景物变化。

  教师:面对这美丽的画面作者是如何感受的呢?

  学生:这美丽的画面让作者感到是一种柔和明快的美。

  (教师板书:柔和明快)

  教师:此时环境是怎样的?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学生:此时四周静极了,还可以用紧密、万籁俱寂、寂静、沉静、安静、宁静来形容。(学生七嘴八舌地抢答)

  学生:作者此时的心情是陶醉其中,因为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述鸟被陶醉了。我觉得不仅是鸟被陶醉了,实际上是作者深深地陶醉了。

  教师:就让我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共同感受作者的心旷神怡。那位同学能用动情的解说将大家再次带入那优美的意境中?(指名在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汇报可以看出大家体会深刻、学习认真细致。那谁来与大家交流一下第三大段如何学习的呢?

  学生:课文的第三大段描绘的是日出时美丽画面,在这段中作者主要描述了天空中的朝霞和太阳。

  学生:朝霞的变化体现在颜色的变浓变深。

  教师:(出示朝霞变色动画过程)你能不能为动画配上解说?(多指几人)

  学生:太阳是这样冉冉升起的:①、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形的金边,很快扩大,涌了上来。②、猛得一跳,蹦出了海面,天空和大海布满了耀眼的金光。③、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铺成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教师板书)

  教师: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有何感受?体现在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第五自然段这唯一的一句话,是作者面对日出奇景深感美丽壮观,从而发自内心的由衷感叹和赞美。

  教师: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感叹和赞美呢?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学生试读)他读得有什么特点?

  学生:啊字读得较轻较慢,使人感到深情;美和壮观读得较快较重,表示强调。

  教师:同学们领会得很好,让我们试读两遍!(试读后,师生齐读)

  教师:谁能带着感叹和赞美之情、伴着缓缓的音乐,带领同学们重新回味沧海日出那一瞬间的美丽壮观。(学生读后,学生听音乐自由朗读课文第

  四、五自然段)

  教师:课文的第

  六、七自然段你又是怎样学习的?

  学生:课文的第

  六、七自然段描绘的是日出后的美丽画面,作者描述了山峰、树木、庙宇、楼房等静态景物和动态景物炊烟、晨雾。

  学生:这时山峰、树木、庙宇、楼房都笼罩于红光之下,在飘拂的炊烟和晨雾中时隐时现。

  教师:这美丽的日后景象让作者感受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欣赏日出后的美丽景色,听同学朗读课文。

  学生:这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让作者感受到像那缥缈的仙境。所以作者再次由衷感叹沧海日出的美丽壮观。

  教师:请同学们重入这缥缈的仙境领略沧海日出的美丽壮观。(音乐朗读课文第

  六、七自然段,然后学生指名读)

  四、显示画面,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说中巩固,培养按顺序观察景物变化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展示邮票,讲述由画面所想到的美丽景色。)

  五、总结全文

  教师: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随同作者观赏美丽壮观的沧海日出,面对这如同仙境般的美景,些时些刻你最说什么?(美极了,沧海日出实在太美了。)这句话最足以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常言道言为心声让我们把观赏日出后的无穷感叹与赞美尽情浓缩成这短短一句话。(齐诵)

  板书设计 沧海日出

  日出前 柔和明快

  弧形金边

  看日出 日出时 猛地一跳 美丽壮观

  金光铺路

  日出后 缥缈仙境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集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积累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

  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材分析:

  《人物描写一组》是本册教材的一大特色,我也是头一次接触和教学,这组描写编排得很有特色,也很有必要,通过选取三个在描写人物上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要求学生能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的形象,并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只有描写行动——任务才能站起来!”整个教学过程贯穿这一主线!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益处。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是教学本课的重难点。尤其是我教学的《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在描写人物摔跤时的动作惟妙惟肖,把这两个孩子的活泼淘气刻画得栩栩如生。

  六、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平时一定读了不少的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家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认为怎么样才能把人物描写得形象生动呢?(板书:人物描写)

  (一)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再次认识和亲近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一起来学习,

  板书:22人物描写一组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片段,(板书课题)

  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指名检查读生字、词、句。师生正音。

  2、同桌逐段轮读,互相检查。

  3、初读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嘎子)机灵、富有心计;(胖墩儿)沉稳、老实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默读课文,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到人物性格特点的,说说理由。

  学生汇报

  1、媒体出示: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嘎子自知不如胖墩儿有力气,所以选择随便摔)

  师:嘎子认为自己摔跤稳赢,那胖墩儿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胖墩儿也充满自信)

  2、指导朗读对话。

  媒体出示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了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就说:“随便摔”。

  师:两个争强好胜的孩子通过你们的朗读展现在我们眼前。板书:语言描写

  师:你还从哪儿看出来嘎子有心计,很机灵?

  学生汇报。媒体相机出示:

  比较句子: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围着他像猴似的蹦来蹦去,仿佛很占了上风。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像猴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师:这两个句子在表现嘎子机敏,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上,哪句更好,为什么?作者这又是抓住嘎子的什么描写的?

  师导:假如你是嘎子,你心里怎么想?

  学生发言,板书:心理描写

  指导朗读这句话。

  3、师:于是一场摔跤大战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激动人心的现场。

  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解说,可自由发挥;一人当导演,要根据作者的描写指导动作;另两个人表演。导演要根据作者的描写指导动作。

  小组上台表演。板书:动作描写

  要求标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词,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四)归纳写法

  师:作者用他那生花妙笔为大家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形象呢?

  根据板书归纳总结: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板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写作方法:

  嘎子和胖墩儿语言描写

  比赛摔跤心理描写

  机灵、有心计沉稳、老实动作描写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集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