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及反思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派天真 点赞 分享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及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培养提高阅读理
一、导入新课
板书:幸福
师:幸福,每个人都想得到。同学们,你们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相信大家学了这篇课文后一定会对“幸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板书:在哪里
生齐读课题。
二、课题质疑,检查预习效果
师:读课题时,我们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生:疑问。
师:这是一个疑问句。那么通过预习,你在文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生交流,师板书: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师生齐读。
三、学习第一部分
1、师:这个问题是谁向谁提出的?
生:是牧童向智慧女儿提出的。
师:牧童为什么会向智慧女儿提出这个问题呢?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3、师:三个牧童是怎样清理泉眼的呢?
4、生细读1—5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劳动过程的辛苦的快乐。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师:其实,此时的三个孩子已经获得了幸福。可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因为他们不明白幸福的含义,不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师引读)。于是,他们便花了十年的时间去寻找答案,找到了吗?
2、生自读22—28自然段,思考:三个人在十年间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3、生讨论交流。
4、师小结:三个孩子在十年间做的是不同的工作,从事的是不同的劳动,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这些劳动都是有益于人类的。所以,他们都感到了幸福。
5、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五、拓展延伸
1、师:看来,幸福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要我们付出了有益的劳动,我们就能感受到幸福。此时,我明白了,我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从事的是教书育人这样有意义的工作,我教我的学生学会了很多知识,使他们懂得了怎样做人。我的劳动是有益于人类的,所以我是幸福的。
2、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自己获得的幸福。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真正的幸福在哪里。我想同学们以后一定能够在自己有益的劳动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一、导入新课
板书:幸福
师:幸福,每个人都想得到。同学们,你们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相信大家学了这篇课文后一定会对“幸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板书:在哪里
生齐读课题。
二、课题质疑,检查预习效果
师:读课题时,我们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生:疑问。
师:这是一个疑问句。那么通过预习,你在文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生交流,师板书: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师生齐读。
三、学习第一部分
1、师:这个问题是谁向谁提出的?
生:是牧童向智慧女儿提出的。
师:牧童为什么会向智慧女儿提出这个问题呢?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3、师:三个牧童是怎样清理泉眼的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及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