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1范进中举

1范进中举

一派天真 点赞 分享
1范进中举

微信扫码分享

1  范进中举

1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本文以鲜明的对比实现高妙的讽刺的艺术手法。
2.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鲜明的对比,品味高超的讽刺艺术。
难点: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媒体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2.通读全文,把握故事的基本脉络。
3.收集、浏览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社会,贫寒子弟要想出人头地,惟有走科举之路,“学而优则仕”,一朝高中便荣华富贵享用不尽。有诗为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命运的巨变带来的到底是悲还是喜?让我们一同走进《范进中举》,走进这场中举带来的人间闹剧。
二、作家、作品简介
(课件展示下述资料中的重点内容,加深记忆。)
吴敬梓(1701—1754)清代杰出的小说家,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有诗文集《文木山房集》十二卷行于世,并著有《诗说》七卷,可惜后来大都遗佚了,现仅存四卷。吴敬梓出生在世代书香官宦家庭,家境的破落让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科场失利又使他对科举的腐败、士大夫阶层的堕落有了清醒的认识,使他彻底告别科举仕途。后来他移居南京,以卖文为生,经常过着衣不保暖,食不果腹的困苦生活。正是他多舛的人生经历、深厚的学识素养和愤世嫉俗的情怀,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对现实生活独具慧眼的深刻认识,成就他创造出不朽之作《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被誉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它以现实主义作为底色,以讽刺作为自己的美学追求,以犀利的笔触无情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腐朽的本质及其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系列深受科举毒害的迂腐的读书人、虚伪的假名士的形象,也塑造了理想中的人物,是封建社会一幅真实的生活画卷。
三、检查预习(投影)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带挈(   )   腆着(   )   啐(   )   斋公(   )
拙病(   )   兀自(   )   绾(   )   桑梓(   )
侥幸(   )   锭子(   )   攥(   )   轩敞(   )(   )
2.  解释下列词语:
【进学】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科试而考入县学,称为进学,即文中所说的“中了相公”。
【不省人事】不明白人事。省:醒悟,明白。
【火候】原意指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本文指写文章的功夫。
【狗血喷头】比喻把人骂得一塌糊涂。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俗语。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烂忠厚】过分忠厚。
【闯将来】闯来。将,助词,没有实义。
【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
【权变】随机应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1范进中举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