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仰面清风 点赞 分享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精选15篇)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1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昨天我请大家预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31页。

  (生翻书)

  师:关于朱自清先生我们是比较了解的,在初中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不少优美的文章,我想问问大家,都学过哪些文章啊?

  生(齐答):《春》、《背影》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的记性很不错!我又想问大家了,我们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语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钟。

  (生思考)

  师:好,一分钟时间到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无人应答)

  师:啊,可能有点难度。没关系,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对是错,说多说少随你,一句话也行。

  生:我认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朴实,他没有华丽的词语来做修饰,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个字词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几乎每一个字都在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都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师:恩,很不错!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举了例子,很有说服力。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几幅春意图,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诗意。

  ……

  师: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来我们同学是非常有头脑的嘛,以后我们的学习就应该像这样,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灯机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频文件,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大家觉得刚才的朗读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他是怎么读的?

  生:读得很舒缓、很轻柔

  师:哦,是的。我们以后自己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带着感情去读,多读几遍,慢慢的就能读出味道了。

  师:在昨天的课堂上,我提出了学习课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学习,要求大家回去把课文与注释结合起来读,把课后练习与课后资料结合起来,仔细研读课文,发现什么问题就做好笔记,那么我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哪位同学先来?

  (一学生马上举手)

  师:好,你来。

  生:为什么作者要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哦,不错(一些赞扬的话,以下赞扬学生的话就不写了)

  生:为什么作者说“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从哪里体现出来?作者不是说月光是淡淡的吗,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泻下来呢?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认为用歌声比喻清香不恰当,老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为什么作者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生:“弥望”是怎么一种望法?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作者是不是说得很矛盾?两组相反的情况怎么会都喜欢呢?

  生:前面都是写荷塘,为什么后面要写《采莲赋》《西洲曲》,有什么意图?

  生:“背着手踱着”,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作者为什么要说“过人头”,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状态?

  生:作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

  ……

  (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不记得了。有些问题当时就解决了,比如“峭楞楞”,“过人头”,写作背景等。讲了写作背景后,我马上问学生“热闹”句,“无福消受”句,“不宁静”句弄懂了没有,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问题,说明我们很有探究能力,这些问题可以说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刚才的问题弄明白了,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还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我们将在课文研读的时候具体分析。

  师:研读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弄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的说,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怎么表达的。我想请大家先看到课后的一段资料,这里有金志华的一段话,我们看他的前几句,金志华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从内结构看……(那段话省略),我想请问同学们,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弄懂?什么是外结构、内结构?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师:讨论时间到。哪位同学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啊?

  生:(她怎么说的我不太记得了,大概说了不宁静、求静、得静是什么意思,并没有把内外结构理解到位。)

  生:我认为外结构指的是作者写了什么,具体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内结构就是指作者的情绪变化,内心世界的变化。

  师:还有什么看法

  (环视片刻,没有学生举手)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赞同哪种看法?

  (生举手赞同第二个同学的多,问不赞同的能不能说出理由反对,没人举手于是宣布)

  师:既然没有同学反对意见,那么我们共同研讨出来的就以大多数赞同的为准。

  师:金志华认为《荷塘月色》的内外结构是圆形的,你这样认为吗?能不能找出理由?

  生一致认为:文章开篇是从家里出来,最后是回了家,从起点到终点,都是家,是圆形的。

  师:那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首尾呼应

  师:你开始读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应?

  (生有的摇头,有的说“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留意到呢?

  生:写得太自然了。

  师:是的,太自然了。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手法,而我们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首尾呼应总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来了,以后我们就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种写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迹。

  (下课铃响)

  师:请同学们回去再次认真的研读课文,就是否赞成金志华的看法进行思考。好,下课!

  这是我昨天上课时的课堂实录,其中有一些记不清楚了,就敷衍了事。

  本学期我想将研究性学习带进课堂,但又苦于对研究性学习理解太少,我这样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研究性学习,希望大家多指教,多提建议。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2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荷塘月色》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荷塘月色》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新的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编者正是按大纲要求把散文的阅读与欣赏安排在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本文是第一篇课文,属于精读文,但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

  2.说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职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3.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出示课件)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本文写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文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语言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4.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是本课的重点。通感的修辞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讲。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三、说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四、教具的使用

  收录机、朗读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释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重点赏析4-6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比喻、通感、叠字的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通过讨论、质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第一课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激趣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像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显示配乐的荷塘景色,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力求创新,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作者那不食嗟来之食的高尚品德深深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今天我们就带着深深的敬意走进清华园的荷花池,去领会朱自清先生妙笔回春之神奇。(设计这一步骤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对他应作多了解。出示课件。)

  (二)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要求:

  (1)标出自己读得不准字音。如曲,读第一声;似,与似的在一起时读卷舌音。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轻声朗读,配以轻音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下问题供同学思考:

  (A)文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

  (B)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2)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

  (3)教师主导,师生互答。(视具体情况,就讨论未决的问题在更大范围之内展开讨论,仍以学生为主。)

  主导问题: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B)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明确这些问题后,从4-5段切入)

  (三)品读--赏析

  1.局部研讨,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1)学生朗读4-5段,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

  (出示课件)

  教师点名请朗读水平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赏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语言的妙处,体会景物特点。

  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

  此段作者集中笔墨描写月下的荷塘,但已远不是平日走过的荷塘了,而是作者心中的荷塘。通过这些景物作者表现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和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以上内容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教师适时点拨,然后由教师视情况加以归纳总结。

  (3)荷塘月光的赏析

  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再次明确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2.再次出示有关荷花的幻灯片,强化学生的感受,进一步体味文章的意境。

  3.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这里,教师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解释,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文章意境的美。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四)讨论

  1.第二课时重在理解作者情感。

  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

  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

  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者?

  讨论三:

  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2.课堂练习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

  限时背诵第4段,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评判。

  (五)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六)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荷塘月色》反思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

  经常听老师上《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没发现好的使人难忘的好课,自己上来也觉得无趣。一篇如此优美的抒情散文到了老师手里怎么就变样、变味了呢?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难于上青天了。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今天我也上了《荷塘月色》,总的感觉不好,不喜欢这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其一,缺乏激情;其二,重点不突出;其三,分析不透彻;其四,学生活动不够。

  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第一,课堂教学不是百家讲坛唱独角戏,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生去探究合作。

  第二, 散文教学要突出朗读,要学生读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和优美的散文语言。如何读,要课前设计好,面要广、要意义。

  第三,抒情散文教学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如何梳理把握情感,怎样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写,中学语文老师不是大学教授不必要那么深奥,要讲得通俗易懂。但也不能流于表面毫无启发。

  第四,教学要设计亮点和高潮,教学要有波澜,有余味。

  第五,教学要选好突破口,设计好有价值的提问。

  第六,散文教学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

  第七,《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可以从找出文中抒情的句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主要是要学生体悟作者的心理波动,设置高潮应该在“蝉声和蛙声”、《采莲曲》以及“妻儿”的沉睡处,作者用反衬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内心“不宁静——宁静、孤寂——不宁静”这种矛盾的徘徊的过程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3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

  平和芦溪中学:叶小敏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册的阅读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承担着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的欣赏能力的任务。所以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我个人认为课文只是借鉴的范例,因此课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学习重点和本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所以散文教学很适合鉴赏活动的展开。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由此我个人认为本文教学宜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鉴赏散文的能力。

  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灵的絮语,很适合于朗读,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教学时要加强诵读指导,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探究学习内容等形式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⑴能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两课时:⑴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课时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全文感知)

  2、准备好录音机、录音带、学习目标小黑板。

  六、说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此环节目的:采用开门见山直入课题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对象及任务,使之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播放录音,指导学生诵读。设计此环节目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流畅朗读,落实《大纲》要求。

  (四)、检查预习情况

  ⒈交流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资料;

  ⒉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设立此环节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能力目标⑵,同时也为落实知识目标⑴作准备。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组讨论,限时作答。设立此环节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⑴,落实能力目标⑴、⑶。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为下节课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   出示目标

  (二)   引导诵读,为德育目标作准备。

  (三)   检查作业,为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四)   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讨论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落实知识目标⑵

  (五)   小结

  (六)   总结全文,从结构、语言、意境等三方面审美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落实德育目标。

  (七)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4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是必修二中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中的一篇散文。

  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素雅、超凡脱俗的月下荷塘图。教材中要求的是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使注意从意境这方面进行切入来学习欣赏这篇文章。“意境”顾名思义,即“意”与“境”的组合,意为作者的情感,而“境”则为外在事物,所谓“意境”即为作者内在情感与外在景物的有机结合,情景交融。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注意让学生体会荷塘之美,月色之美,以及在描写荷塘月色时所用的语言之美,并探究语言刻画的手法,其次是让学生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索朱自清先生在本篇文章中蕴藏的情感,紧扣开头的第一句(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对全文进行思想感情上的分析,因此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鉴赏文章的语言,欣赏美丽的荷塘月色之景,第二课时从景入情,对其情感和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散文就是美文,是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古人说“文因质立,质资文宣”。散文的美表现咱内容和形式上的完整结合。《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最为得意的地方就是评点这一环节。

  让学生在评点课文时,学生对于文章的点评非常到位,甚至于有些学生的点评替代教师的讲析,例如:有一位学生说:文中的第四段中曲曲折折的荷塘,“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形状的不规则也写出了荷塘回环曲折的美感,而田田则写出了荷叶之多,亭亭写出了荷叶之高,荷叶的动感,荷叶的美,叠加了袅娜,节奏羞涩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荷叶娇羞之态,像少女一般的美,而写流水则脉脉一词来描述,把水写活了,写出了人的感情。

  得意之二便把文中使用叠词的句子让学生改写,对比改写之后与之前对照,有什么不同,领会叠词在文中使用的作用,并让学生举出使用叠词较多的诗词,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学会从语音,语言节奏的角度来鉴赏诗词、散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好处,此处教师的预设在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自发生成,避免了出现老师预想不到的事情并且学生在对比中也学习到了方法。

  而谈起本节课的不足,则有很多,试举一两个作为典型代表:

  首先第一处便在引导学生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的时候教师只注重了自己的预设,而忽略了在此中的引导,以至于教师一味的把学生往自己设定好的路子上引,却引不过来,学生不明白教师在想的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此,让我感觉到在预设与生成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略。

  另一个是上课时的语速太快,提问时没有注意语言轻重缓急,让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要点,使得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较慢,无法达到预设的理想状态,让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语言中体味到文章舒缓朦胧的意境美。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5

  平和芦溪中学:叶小敏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册的阅读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承担着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的欣赏能力的任务。所以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我个人认为课文只是借鉴的范例,因此课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学习重点和本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所以散文教学很适合鉴赏活动的展开。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由此我个人认为本文教学宜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鉴赏散文的能力。

  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灵的絮语,很适合于朗读,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教学时要加强诵读指导,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探究学习内容等形式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⑴能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两课时:⑴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课时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全文感知)

  2、准备好录音机、录音带、学习目标小黑板。

  六、说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此环节目的:采用开门见山直入课题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对象及任务,使之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播放录音,指导学生诵读。设计此环节目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流畅朗读,落实《大纲》要求。

  (四)、检查预习情况

  ⒈交流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资料;

  ⒉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设立此环节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能力目标⑵,同时也为落实知识目标⑴作准备。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组讨论,限时作答。设立此环节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⑴,落实能力目标⑴、⑶。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为下节课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   出示目标

  (二)   引导诵读,为德育目标作准备。

  (三)   检查作业,为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四)   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讨论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落实知识目标⑵

  (五)   小结

  (六)   总结全文,从结构、语言、意境等三方面审美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落实德育目标。

  (七)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6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é)     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  羞涩(sè)    宛然(wǎn)     踱着步(dù)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5.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白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围的敌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6.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二)课内文段阅读(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1.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3.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4.这一节依次写了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罩,变幻不定。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伤感。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3.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三)课外拓展(一)莲花自古以来,一向为我国人民所称颂。历代文人墨客爱莲,称它为“君子花”,推它为知己,颂扬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其实,只是以莲花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然而,说到莲花,我不禁想起了《荷塘月色》的作者,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他在那贫困交加、饥寒交迫的时刻,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断然拒绝领取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救济粮”,这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吗?我爱莲花,爱它那朴实无华的风姿,爱它那不染污泥的风骨,也爱它那顺乎自然的独特美姿。在烈日当空的时候,是妩媚灿烂;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清影娇绮;风吹,是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打,则碧碗倾摇,银珠戏跳。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大自然如何变幻,它总能展示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使人心旷神怡。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周敦颐所写的《          》。2.下列词或句子打上引号,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①“君子花”  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救济粮”a.①引用 ②强调 ③具有特殊含义   b.①强调 ②强调 ③引用c.①强调 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义   d.①表示专用名词 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义3.由“莲花”联想到朱自清先生,这属于   (      )a.因果联想    b.相关联想      c.相似联想     d.对比联想4.朱自清拒领救济粮的原因在于                                  。(二)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晖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盖田田,倍添丽色。不过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的句子“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水佩风裳无数”、“冷香飞上诗句”、“高柳垂荫,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似乎凉意顿生,溽暑已消。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上刚下过一场雨,一点荷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到已迟,“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再放眼一望,池中间居然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上患上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奇景”,正感动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说“花花开啦”、“蜻蜓来啦!”两条小腿,绕池急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到池边树下,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方晴,夕阳灿灿如金,荷风阵阵,拂面生凉,老树浓荫,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宛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如染,荷叶上圆珠的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忽觉心中阴霾顿消,也想着和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巨细无遗的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1.“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                   。2.“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的“风情”是指                      (可用文中词语稍加组织概括作答)3.第二节引姜白石词句,意在表达                               。4.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作答,不要照抄原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b.作者对荷池感情的变化可以这样概括:向往荷池——叹气败兴——观赏得乐。c.作者写如织游人怡然自得衬托了荷塘夕照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乐。d.作者用华美的词藻和大致整齐的文句描写荷塘夕照,流露出愉悦之情。e.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b(a颤chàn   c梵婀玲fàn   d踱duó)    2.c (乍看:刚一看去,初看)     3.d(前三句都是通感)    4.b    5.c    6.c 

  (二)课内阅读(一)1.c(a弥留:病重快要死了;  b更加  c满    d填满)   2.c   3.b   (并没有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4.叶—花—香—波       (二)1.c(颜色深浅不一)2.d(a项,内心有淡淡的喜悦;b项c项明显不当)3.b

  (三)课外阅读(一)1.《爱莲说》      2.c      3.c    4.表现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    (二)1.池中大块空白,片叶俱无。     2.荷塘夕照,确也可乐。       3.去荷池路上的喜悦之情(或对荷池的向往之情)。     4.①荷叶太挤,难有“田田”之感;  ②闻不到荷香;  ③因污染而致池中大块空白,大煞风景。     5.a、e(本文主旨倘用文中语句说,应是“一年好景,一岁繁华”以下文句。文中未用对比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只是转换观赏、描写的角度。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3、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xx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xx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而写出此篇文章。

  四、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 (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 (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五、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二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板书]: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感受:自由——(苦闷)

  小结: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六、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总结课文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

  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三、全文总结

  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还有没有其他线索呢?

  开始作者的心情“颇不宁静”,觉得苦闷、彷徨(心情的一个低潮);在刚开始慢步小路时,作者显示出淡淡的忧愁;由于小路的宁静,使作者进入了梦境一般的“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可以显现出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忧愁转化为淡淡的喜悦。然后,随着作者的立足点的变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欣赏月色下的荷塘好荷塘上的月色时,淡淡的喜悦更加强烈(这里是作者心情的高潮),之后当作者看见荷塘四周没精打采的路灯光和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反衬出作者的苦闷和淡淡的忧愁。然后借助江南的旧俗和他的思乡之情,解脱自己的苦闷,但是“无福消受”,最后回到家还是回到会现实,心情依旧“颇不宁静”(在一次回到心情的低潮)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五、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8

  《荷塘月色》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荷塘月色》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1. 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老师有声有色地背诵《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学生,调节气氛。然后再总结。)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出版诗集《踪迹》,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考: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好,那我们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画一个圆形的图解做板书,边板书边讲解。见课件!)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找同学背诵第4-6自然段,并做鼓励性点评。)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赏的语句,并说出你真实的感受。

  (讲解:很有代表性的几句:)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l1] ”。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并讨论第5、6自然段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七、布置作业: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教学后记: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

  《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反思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一直以来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也被世人所传诵。脍炙人口的景色描写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极其符合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对恬淡、宁静生活向往的情绪。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对此课文的处理慎之又慎,生怕一个不慎,被别人小瞧。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每每讲到此文,大多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多少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此文中学到的东西大致相同,特别是课文的结构极其的相似,就是环形结构,起点既是终点。而主旨呢?也多是在时代背景之下那种淡淡的喜悦兼有淡淡的哀愁。

  对此文,教师很少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提倡的是有效教学,是探讨式的教学。所以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大胆摒弃了以往对文本处理的思路。而是采用全新的理念。

  首先,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我并不先去强调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是紧紧抓住课文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不要顾忌其他,只要能够理解“心里不宁静”是种什么感觉就是。因为文本本就是这样,非常的清楚,学生每个人都有过不宁静的感觉。如果再融进其他的东西来理解,就会把问题复杂化,抽象化,那样反而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也会使教师的讲解难以有个重点的话题一贯讲解的全过程。当然,这样处理我也有自己的理由,就是我认为这篇文章绝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任何的关系。原因一是:本文前后都提到了自己的妻子。开头是“妻在屋里拍着润儿,哼着眠歌”,这句话暗示我们,此时的家庭生活根本没有作者什么事。一般来说,家庭生活,在晚饭后,才是其乐融融之时,是父母逗玩小孩之时,是夫妻闲聊之时。可此时的朱自清呢,在妻子的眼里似乎是个多余的人。文章的结尾处,等朱自清回家后,妻子在已和孩子睡熟。按照过去“礼教”或者“相夫教子”对女性的要求来讲,妻子是无论如何也要等丈夫回家的,可是,朱自清告诉我们,妻子并没有等他,人家早已经进入梦中,而且是睡熟。有过这样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此刻,夫妻之间肯定是闹了矛盾。

  其次,稍稍了解朱自清生平的话,也就知道,朱自清的家庭生活并不十分愉悦,而且孩子过多,一个搞学问的人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的,可他的家庭并不能满足他这样最简单的要求,所以因孩子的吵闹,矛盾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们没有必要从政治的角度去美化一个作家,生活的真实才是最美的的东西。而且,就只理解是因为家庭的矛盾导致作者外出散心,学生更容易把握、理解,也更能让学生体会伟人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我是这样考虑文章的主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这样确定此文的教学思路:

  一个人在心情极不越快的时候,往往想借助一些外界的东西来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我先提问学生在郁闷、不愉快的时候大多采用什么办法?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是最终会落在:环境、情绪、发泄等方面。这样有了学生的亲身体会,那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就是: 颇不宁静:独处————忘掉生活中的烦恼

  改变环境——以达到改变自己的心境

  改变心境——改变自己的情绪(心境:江南美好的生活的回忆)

  获得了短暂的放松,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家还是要回的,再次回到先前的生活和苦闷之中。 优美的文字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对此,在欣赏完文章的结构后,我把重点放在了,4、5、6三个自然段。

  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四自然段,内容:田田的叶子——荷花——荷波——荷香。描写的对象,描写的词语。层次清晰,对象突出。分析描写的语言,以学生为主,主要是讨论鉴赏它的表达效果。

  第五自然段,以修辞为主,鉴赏比喻的妙处,同时掌握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六自然段,以叠词的使用为主,主要补充叠词的表达效果。 最后简单分析,对诗歌应用的好处。

  对于这种设计,我认为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而且省略了以往教学中大量的讲解内容,对于影响学生理解的时代背景,避而不谈,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思考,而且使学生能很快从生活中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9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近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                      似烟雾 

  静态        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10

  【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这里,主要是传授学习中国现代散文的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目的的实施,重点、难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实现的。因此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 等要求,采用诵读、鉴赏法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电教手段】

  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一、背景学习:  鼠标指向课题和作者,阅读有关信息。 

  二、知识积累  

  1、 阅读全文,学习有关知识。

  2、 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联接本体和喻体。研究带◆号的12个句子,回答:

  a、 哪几个不是比喻句?它们各自是表比较、揣测、举例中的哪一种?

  b、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各是什么?

  c、学习“修辞知识”中关于“通感”一节,说一说:比喻句中的哪句属“通感”,后文还有哪一句?为什么? 

  3、 学习“修辞知识”中“语音修辞”一节,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

  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三、整体把握  

  1、 阅读全文和背景资料,回答:作者在观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这样的感情?

  2、 有人评论:(作者) 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你同意吗?为什么?(点击有关资料)

  3、 有人把本文的重点四五两段概括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样概括的根据是什么?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义和结构上与课题有什么区别?

  4、 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从观察角度和描写对象两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写景提纲。

  5、 第五段写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衬托?用哪些事物作衬托?

  6、 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四、揣摩语言 

  1、文中写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请分析:泻、浮、洗、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2、词语用得好,不但绘声绘色绘形,而且能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请分析“脉脉”一词在这方面的作用。

  3、“踱”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

  5、“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 (从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和前后文风格一致两个角度考虑) 

  6、讨论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

  a、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扩展阅读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文到我的电子邮箱)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附录——导读法教案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

  1、第一个问题:教材第二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2、第二个问题: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3、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小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4、今天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一遍后,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先抽一位男生从第一段读起。希望能通过他的朗读,让同学们能看到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教者示范)

  边读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

  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5、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 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 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中国青年报》有条新闻说《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笑作者的无知。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 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

  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11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篇文章,我听过许多老师讲过公开课。可以说,几乎每个老师的讲法都不一样——有的着重于品味语言;有的偏向于体会作者的感情……听得越多,便越觉得这篇课文不好讲,尤其是要讲出这篇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真是难上加难。

  一篇文章的学习,不可能种种能力面面俱到,只能突出其中一两个能力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突出重点,“小切口,深挖掘”。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理解。语言文字可以表现多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摄影美……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这些美呢?选取什么样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

  一段《神秘园》中的音乐飘了过来。是的,美妙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其实,美丽的文字也有这样的审美功效。艺术是相通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引导学生动用他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感觉、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这篇文章的美。

  在讲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的时候,我发动学生动用所有的感官来欣赏这两段文字,然后问他们:“在这两段文字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读着、讨论,教室里非常热闹。

  把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推向高潮的,还是关于第六自然段的讨论。我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第六自然的内容,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是画?是音乐?是舞蹈?还是别的?”大家的回答比较一致,都认为应选择一幅画来表现这段文字所传达的内容。我的下一个问题接着来了:“绘画有很多种类,按照表现技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画和水墨画等等。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选择哪一种绘画技法来表现这段文字呢?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

  “素描!”一个声音很快地响起。

  “来,来,你说说看,为什么选素描呢?”

  “因为素描画简洁。第六自然段描写的景物不多,就只有树和山,如果用别的画来表现,画面就会显得比较杂乱。”

  这个心直口快的孩子很自信地坐了下去。教室里忽然一片寂静。有的学生在点头,有的学生却皱着眉在摇头。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来,是个秀气的女孩子。

  “老师,我觉得素描画不好。因为素描画的线条太硬,层次感、黑白对比都非常分明。但这段文字所表现的内容很朦胧,很含蓄。您看:树色阴阴象一团烟雾,远山也只是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树与山的界线是不分明的。所以我觉得用素描画不好。”

  “那你认为用什么画比较好呢?”

  “用水彩画吧!”她想了一会儿,“因为水彩画比较适合画景物,它能表现出景物朦胧、含蓄的美”。

  “不对!不对!”这个孩子的话音未落,另一个反对的声音响起来,我点点头,示意他发表他的观点。

  “水彩画的颜色太明丽,一般用来表现白天的景物。这段文字写的是晚上的景物,色彩哪有那么鲜艳?”

  我又问:“你说说看,用什么种类的画表现要好一些呢?”

  “我还没有想好。”他不好意思地搔搔头。

  “你学过画吗?”我问。

  他摇头。

  “那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凭感觉!”

  哦,感觉!好玄的词儿!这不正是语感吗?

  “好!班上有同学学过画吗?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如何?”

  一个男生很神气地站了起来,还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笑了。

  “我觉得用中国的水墨画比较好,水墨画色彩淡雅。在这幅画中,可主要选取黑墨,通过墨的深浅来表现远山近树的层次。水使墨荡开,使山与树的界线呈现出一种隐隐约约的状态。而且,中国的水墨画讲究一种‘留白’艺术。就是整幅画并不画满,而是适当地留取一定的空白,给欣赏者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中国画最适合表现空灵、含蓄的意境。而未自清先生在这段文字中表现的淡淡忧伤与落寂,也就是‘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通过整个画面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教室里安静极了,接下来便是雷鸣般的掌声。讲得多好啊!我们的学生总会有让老师惊奇的潜质。我从他的一番话中知道了许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们的回答让这节课更加精彩了。

  同学们都很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他的话十分有说服力。上课,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汇聚了许多闪光点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

  我想,我应该把这节课记下来。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1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学对象

  本课文教学对象为中专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他们入学以来已经学习教材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部分内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体的阅读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说理、写景等散文的各种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散文的能力;学生在前两周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侧重写景的散文《村》,也以学习了侧重抒情的散文《独上西楼》,已经具备对写景散文及对抒情散文的欣赏和分析能力,为欣赏和分析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础。

  二、关于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通用语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阅读”,第二单元“感知材料 摄取信息”,第四课 《荷塘月色》。

  2、课文内容分析:

  本课文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学重点:

  (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4、教学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

  能力目标: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本课文安排三个课时完成;

  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平台: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让学生猜课文题目。

  2、学生集体回答:《背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出:作家朱自清,简单介绍。(媒体显示资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市,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xx年随家定居扬州。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的5年里在江苏、浙江的一些中学任教。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4、过渡:

  在《背影》中,他刻画的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们又要来学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媒体显示)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说:“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他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独自来到他当时住的地方——清华园的一个荷塘边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难言的感情促使他挥笔写下了这一美文。

  (三)听媒体示范朗读,扫清字词障碍,预划重点句,明确学练提示中提出的要点。

  1、播放录音,显示生字、要点: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弥(mí)望、 袅(niǎo)娜(nuó)、 脉(mò)脉、  梵(fàn)婀(ē)玲、

  重点句: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抽查并确定重点句的特征。

  要点:感知语义丰富、蕴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作为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据

  2、学生听录音、划字句、思考要点。

  3、过渡:

  以游记的游踪为例引导学生考察作者的游踪(游览过程)。

  (四)分析本文总体架构

  1、提问:文章每个自然段写些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依回答显示幻灯片。

  3、以幻灯片板书为纲,归纳讲述作者的游览过程。

  (幻灯片显示)游览过程:(不宁静)出门——走在小路上(抒发独处的感受)——欣赏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忆起江南采莲旧俗——回到家

  4、以游览过程为依据引导学生概括各段的划分及写段意。

  5、幻灯片显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写荷塘月色。为全篇重点。

  第四部分(第7、8段)回忆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过渡:

  文章结构简单,描写景致却不简单。

  (第二课时)

  (五)分析本文写景的妙处:荷塘与月色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1、学生齐读4-6段

  2、提问。媒体显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1)第4、5、6、段分别描写什么?

  (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这些段中运用叠字的地方,并试着说明运用这些叠字的妙处。

  (4)找出这些段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说明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3、逐题抽学生回答,并在学生回答后媒体显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别描写什么?

  明确:第4段写月下荷塘,第5段写塘上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这些段中运用叠字的地方,并试着说明运用这些叠字的妙处。

  明确: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写出荷叶的茂盛;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4)这些段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说明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明确: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过渡:

  叠词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优雅精致。

  (第三课时)

  5、以第4段为例,进一步明确、分析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媒体显示内容)

  (1)第②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叶的风姿。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作者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

  (2)第③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拟人、比喻。“袅娜”写荷花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开得不多,“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6、学生体会第4段老师分析过的句子的妙处,试分析第5、6段中其他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7、总结:

  课文第4~6段集中写荷塘月色,如第4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与月色相辉映,构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写荷花缕缕清香,微风传送 ,像远方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优雅宁静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独处的氛围中才会有。在朱自清的笔下,荷塘与月色已经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写荷塘与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8、过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笔下真是月朦胧,荷塘朦胧,在这样的朦胧氛围里,人也朦胧。

  (六)讨论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1、 概述历来人们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体显示内容):

  历来人们对此问题看法不同,有以下几种:

  a、表现了闲适的心境,

  b、表现愁闷的心境,

  c、表现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情,

  d、表现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复杂,既有淡淡的忧愁,也有淡淡的喜悦。

  2、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课文的旁注进行小组讨论,大组负责人深入本大组各小组进行组织讨论,了解各小组讨论情况,记录各小组讨论结果并作出总结。

  3、教师参加某些组的讨论,引导、调控讨论过程。

  4、各大组负责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阐述发言,各大组负责人作总结发言。

  5、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

  正如课文旁注所说,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着江南了”,在江南时,虽然只是教中学,但那时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遥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了,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世界,真可谓“华章写尽池塘色,暂得逍遥悲辛眠。无奈多情延旧梦,荷月如何却尘心。”

  6、过渡:

  依讨论情况临时处理。

  (七)小结:

  1、明确本文主要掌握两个妙处:

  一、写景的功夫。层次性强、运用比喻、通感、叠字等手法详细描写。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笼罩着全文。

  2、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跟录音小声读一遍课文,参照媒体显示的全文构架,再次体会其中的情和景,并寻找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3、幻灯片随着课文泛读的节奏逐步显示全文构架:

  (一)去荷塘的缘由(心里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树—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对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叶

  荷塘         荷花       朦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静、动、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泻);青雾(浮)             淡淡的喜悦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轻沙(笼)  光影和谐     

  月色          黑影:参差、斑驳

  月影     

  倩影:弯弯、稀疏

  树木(近、低);远山(远、高)  远景、近景

  四周                                      

  灯光;蝉声、蛙声               以动衬静

  (三)联想江南的采莲                       淡淡的哀愁

  4、学生质疑。

  5、师生共同商讨,解答质疑。

  (八)作业:

  1、背诵4-6段,

  2、分析体会5、6段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妙处,

  3、预习第2课。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13

  第一课时:

  1.   自读感知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

  3.   探究阅读

  第二课时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  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14

  《荷塘月色》是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散文阅读与欣赏课,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须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财经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见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如下:(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体会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结构的回环美.语言的音乐美。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荷塘月色》的重点是通过4—5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目标定位赖于教材分析,学情了解清,而教学目标 的完成则有赖于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过程 的实施,

  如何完成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见于本文特点,我的导语 设置从创设情境入手,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接纳美的熏陶。

  抒情的格调为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调,作者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经历会深深感染学生,增加学生求知欲望

  “题好文一半” 对<<荷塘月色>>这一课题从荷塘入手,揭开荷塘是原清华大学荷花池的真面纱,再援引“老清华”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奇,从而由解题自然过渡到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至关重要,教学目标 要在这里实现;难点要在这解决;教学重点要在这强调;提问式、讲解式、讨论式、朗读式、比较等教学方式要在这充分使用。为了让学生更好欣赏这篇美文,我分二个课时来讲析,这里着重阐述第一课时,

  遵循散文教学规律,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从4—5段切入,品味语言,赏析课文,体会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读。播放范读录音,示范中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其次赏析4—5段,品味语言妙处,体会景物特点。对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赏析式教学。1、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出示课件)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别。3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荷塘月光的赏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表达效果。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再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 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

  限时背诵第4段 ,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评判

  如果说练习是教学检测,那么板书则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本课板书设计 遵循简明精练,突出重点,形象美观原则。(课件展示)第一课时主要突出“荷塘月色” 的特点。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篇15

  《荷塘月色》教学课例  

  【教学思路】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多次公开执教这篇课文,我很清楚这篇经典之经典的课文的分量。以往几次的教学都是把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进而学会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我在课堂上,重点讲解4、5、6三小节,之后也引领学生探讨相关的情景交融的问题,但总觉得学生与文本、教者、作者之间存在隔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者心理状态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到位。因而此次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将文本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针对写景散文的特点,明确《荷塘月色》的学习目标为:(一)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理解感情是散文的灵魂;(二)欣赏荷塘月色的唯美画面,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三)揣摩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三个目标计划在两课时内解决,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前三小节,落实目标(一)的学习,穿插感悟目标(三)中“朴素”的语言风格;第二课时重在落实目标(二),并将目标(三)的学习与目标(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此案例是第一课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寻求将文本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能力培养完美结合。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必修二专题四的标题与前三个专题的标题在分类标准上有所不同?  

  (学生讨论)  

  :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三“历史的回声”,这三个专题均有一个统一的话题,一个明确的中心,每个专题下分设的若干模块则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专题的内涵,而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则是侧重于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思考分类。  

  :在本专题里我们将要“欣赏”的课文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专题四的文章(引领学生翻阅目录以及课文)。我们将要欣赏的文体有散文和小说,散文有《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说有《祝福》《边城》(节选)、《林黛玉进贾府》。散文中有侧重写景的,像《荷塘月色》《听听  

  那冷雨》,也有侧重写人的散文像《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说又有现代小说《祝福》《边城》(节选)和古典小说《林黛玉进贾府》之分。这些作品乃是经典中的经典,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教材的编写者特别提醒要“慢慢”,这不仅是告诉我们文本本身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是在提醒各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万不可焦躁不安,囫囵吞枣,要平心静气,聚精会神,仔细揣摩,反复吟咏,最大限度地获得营养,努力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同学们觉得这类写景抒情散文我们应该把握哪些要点来阅读呢?  

  (学生发言,引导归纳为三方面——景物、情感、语言。)  

  :同学们的回答能够切中要害,我们一起来了解《荷塘月色》的学习目标:(幻灯一)  

  (一)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理解感情是散文的灵魂;  

  (二)欣赏荷塘月色的唯美画面,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  

  (三)揣摩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二、听录音,欣赏课文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名家朗诵的《荷塘月色》,随着那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去想象那唯美的荷塘月色的画面,进而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  

  (语文课上一定要有读书声。尤其像这样的经典美文,更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至于读书的方式可不拘一格,可自由放声的朗读,可以默读课文,可齐读,可个别读,但我以为选择在欣赏名家朗诵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由诵读的方式效果更好。一者名家的朗诵本身是一次美的创造,具有示范作用;二者欣赏名家的朗诵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欣赏这类写景散文,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执教时本人便采用了这种方法,一切方法的采纳都要从效果出发,什么样的读法最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我们就采用哪种方法。)  

  三、指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虽长,但由于文字的魅力加之名家声情并茂地朗诵,我发现同学们一直陶醉其中。哪位同学概括一下课文内容。  

  :本文写的是作者游荷塘。  

  :概括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位同学概括的语言是很简洁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用词值得推敲,“游”是单音节词,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规范;再者“游”有漫游、游览、游玩之意,究竟是何意,表意不明确;三是内容概括得不全面,丢失了一些重要信息。你能针对这些问题将你的概括修改一下吗?      

  (该生思考,口头修改。将游改为“漫步”,补充“夜晚”这一时间信息,之后面露难色。)  

  :你的修改比先前准确了许多,不过你是否考虑过“漫步”是作者的行为,作者在文中主要是写这一行为吗?  

  :作者是写自己漫步时所看到的景物。  

  :除了写自己看到的以外还写到了什么?  

  :还有作者想到的。  

  :很好。请你将课文内容完整地概括一下。  

  :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  

  (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教者对学生的概括必须给出恰如其分的评点,并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进而做出最佳的概括。在教师的点拨下,由该生尝试修改,自我完善。她的最终概括是“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虽然没有一步到位,完善的过程也不十分顺利,但我能感觉到这位同学在完成任务之后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  

  课堂上适时点拨,及时纠正,自我完善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一个分解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如若在一个简单的否定之后给出一个所谓的完美答案,看似顺利完成教学步骤,实际上是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课堂教学应该时刻关注教学的实效性。)  

  四、重点研究前三小节,落实学习目标(一)。在阅读中揣摩品味作者的独特情感世界  

  (这个教学步骤是体现实效性教学的关键步骤,执教者的指导思想是关注三方面内容:一是关注专题,将“慢慢”落到实处,使“欣赏”深入人心;二是关注文本,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中触摸作者的形象,感知作者的情怀,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价值和妙处;三是关注学生,把好学生的脉搏,跟踪学生的思维,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放任自流,应积极引导,迅速纠偏,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  

  研究第一小节——把握独特心境  

  :本文重点写了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那么触动作者月夜漫步荷塘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  

  大家异口同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请大家阅读书后“活动体验4”的前两段资料:第一段是选自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后一段是选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阅读之后请大家归纳各自的观点。  

  :它们分别从政治和伦理的角度探讨了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原因。  

  :概括得简洁而准确。作为一个社会人,本身就处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矛盾之中,政治的、伦理的矛盾,社会韵、家庭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压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释放就会郁积在人们的内心,让人心神不宁、烦恼郁闷。所以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将一个心绪不宁,烦恼愁闷的形象推到我们的面前。  

  (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执教者本意并非要学生得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资料、分析资料进而有个性化地解读。从实效性教学的角度来看,个中原因教者以为没有必要在课堂内深究,可以留到课后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请一位同学将第一小节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生读第一小节)  

  :读得很投入。该节文字开头就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心境,并交代了写作缘由,那么大家能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词句中领悟到作者内心的那份“不平静”呢?  

  :(几乎将第一小节又读了一遍。)  

  :不错,这些句子的确能表现作者内心的那份“不平静”,但“细微之处见精神”,你能否挑出一些词语来分析品味其中耐人寻味的意味?  

  (该生说“悄悄”可以表现,但未能剖析到位。)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第二句中有一个“忽然”,我感到这个词语耐人咀嚼,夏夜庭院纳凉,微风习习,凉爽舒适,尽情享受便是,但作者“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这种跳跃的思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份心绪不宁,同时我们又能读到作者想摆脱烦忧、排遣苦闷、找寻宁静心情的那份特别的渴望。既然有苦闷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加以排遣,朱自清选择了“月下漫步荷塘”来排遣苦闷和压抑。  

  (如何将文本读慢、读细、读透,教者必须有示范性的引导,放任自流的结果就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便是一句空话。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独特心境——渴望摆脱颇不宁静的心绪。)  

  研究第二小节——找寻景和情的契合点  

  :在“家”与“荷塘”之间有一条小路,文章的第二小节勾勒的便是这条小路的轮廓。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小节,阅读过程中圈画出那条小煤屑路的特点。  

  :“幽僻”“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回答得很全面。这条小路“幽僻…‘寂寞”,今晚因为有“淡淡的月光”而消退了“阴森”和“恐怖”的气氛。作者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你是如何理解的?  

  :说明作者很喜欢这种幽静淡雅的氛围。  

  (有一些补充但基本停留在分析的层面。)  

  :大家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作者认为“今晚却很好”这说明今晚的景契合了作者特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灵渴望,作者内心有些落寞、孤独、愁苦,需要一个宁静而安谧的环境来安放和排遣,眼前之景浓淡有致,明暗适宜,岂不很好?  

  (实效性教学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给予学习方法的引导,教法即为学法。通过圈点阅读,细读,研读等几个层次的引导阅读让学生明白任何个性化的解读都必须以文本为基础,遵照文本精神,不能脱离文本,穿凿附会。)  

  研究第三小节——聆听作者的心灵独白。  

  :下面我们一起朗读第三小节,让我们来感知“作者的形象,聆听作者的心灵独白。  

  (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从这一小节中你解读到有关作者哪些方面的信息?  

  (在学习这一小节的时候,教者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文字中读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说明作者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从中不但能看出作者热爱自由的天性,我们还可以感知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  

  (很多学生停留在这一层面。教者继续启发。)  

  :在这里我们不但可以感知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他那种热爱自由的天性,从“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我们更能体悟到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压力,以及面对压力而戴上面具套上枷锁的苦楚和无可奈何。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独处的妙处,便是做一回真我的自在和快乐,是卸下面具和枷锁之后的一种妙不可言的轻松和解脱,难怪作者下边描写的月下荷塘那么富有诗情画意,荷塘上的月色那么缥缈朦胧,宛如仙境。这恰恰说明了作者已经摆脱了烦恼,进入忘我的境界,尽管这种快乐很短暂,但毕竟真实的快乐自由了一番。  

  (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始终紧扣专题“慢慢欣赏”,紧扣文本“用心品味”,紧扣学生“思想情感”,从教学实效性出发,循序渐进。)  

  五、最后齐读前三小节,消化吸收相关内容和信息  

  以上是《荷塘月色》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及简要的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落实教学目标(二),与第一课时一样将目标(三)的学习与目标(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穿插感悟目标(三)中“典雅”的语言风格。  

  【教学反思】  

  不搞花架子,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者在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同时思考的又一课题。《荷塘月色》是一篇传统篇目,本人也教过好几遍,但从未像这一次花一课时来研究前三小节。比较过去和现在两种不同处理教材的方法,教者有如下体会:  

  1.从文章篇幅来看,写景的文字,如写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周围景色占据了大半的篇幅,但它们仅仅是构成文章的材料而已,作者的情感才是组织这些材料的灵魂,把握了文章的灵魂便是抓住了“纲”,纲举才能目张。  

  2.将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设计为教学重点本身并无不妥,只是这已经不是什么难点了,学生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反复在课堂上讲这些内容,学生已经不再有什么新鲜感,岂不是浪费时间?而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引领学生进入作家的情感世界,精神领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教学过程中文本意识绝对不能喊在嘴上,一定要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课堂上教师的设问,不能漫无边际,要环环相扣。如本文我设计的问题是以课文内容概括为起点“月下漫步荷塘”——找寻漫步原因“这几天颇不宁静”——从文本中勾画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带着一颗摆脱愁闷的心灵漫步荷塘,快速入境,获得了难得的宁静和欢娱,但又很快出境,跌入尘世,然而心有不甘,于是在回忆江南采莲的兴奋中又偷得片刻的逍遥,不过现实的琐碎、苦闷、压抑、矛盾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欣赏景物还是分析情感都紧扣文本。  

  4.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要“慢慢”,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出错并设法让出错的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完美的教学应该是真实的,更应该是有收效的。  

  5.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方法的过程,教者的教学要严谨科学,对学生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和示范作用。  

  6.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关注文本,关注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点评]《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屡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屡次被选作公开课的篇目,现成的教学实录、教案设计一大堆。在新课程理念下再讲《荷塘月色》是要有创新意识、探索胆量的。这一堂公开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突出语文课的语文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顾老师精心设计了几个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已的心灵对话。同时,她把这个探究的过程变成了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方法的过程,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2.紧扣专题要求,努力使学生在“感受·鉴赏”“思考·领悟”两方面获得发展。本专题的标题是“慢慢走,欣赏啊”,就是要教师引领学生徜徉在文章优美的境界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审美境界。顾老师专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出错并设法让出错的学生自己纠正错误。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引领学生进入作家的情感世界,精神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注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堂课明确了学习目标,进行了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主体性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深刻地情感体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4.可能教者有意回避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所以整堂课在“积累·整合”,尤其是对全文的整体感知上稍有欠缺,因为对一词、一句的赏析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只有放在大的语境中才能领悟得更深刻、更透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