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安乐窝 点赞 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微信扫码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精选12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1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初读课文时,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为什么说是“了不起的父与子”。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一、我能给下面的字组两个词

  混(  )(  )  疾(  )(  )  昔(  )(  )

  爆(  )(  )  砸(  )(  )  颤(  )(  )

  二、我能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次、反义词

  写近义词:

  伤害(   )  安顿(   )  昔日(   )

  写反义词:

  伤害(   )  匆匆(   )  喜欢(   )

  三、我能选词填空

  讨论  议论  谈论

  1、班会上,老师和同学一起(   )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

  2、这件事究竟谁对谁错,大家(   )纷纷。

  3、课间,小明、小钢几个人总是在(   )昨晚的足球赛。

  成绩  成就

  1、几年来,我国的“四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   )。

  2、要想提高学习(   ),不下工夫是不行的。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课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为什么要用“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来赞扬他们?父子俩有什么地方了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铅笔盒里有橡皮、直尺、自动笔、钢笔和文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 yáo huàng。父亲摔倒时,刀子插在他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shùn jiān发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儿,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他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①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天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②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 xī xī rǎng rǎng的人群中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体解剖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唯一能解释的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皆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读拼音,规范书写汉字:

  yáo huàng   shùn jiān     xī xī rǎng rǎng

  (    )  (      )    (           )

  2、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偏旁部首组成新字,再组一个词:

  ___(   )    ___(   )

  皆___(   )   居___(   )

  ___(   )    ___(   )

  3、改变句子:

  他用大拇指揩去刀锋上的血迹。

  ⑴ 该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该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医学上罕见的奇迹”是指:________________,在医学会

  议上,有人说要称这一奇迹____________,有人建议以________

  __命名,还有人要叫它_____________,而首席老医生一字一顿地说

  “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中①处的一段句子,注意体会加线的句子,试着写一写父亲此时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文中②处加线的一段句子,说说父亲此时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2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感人故事。

  我所讲的内容为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标是扫清生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大意,理清脉络;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本堂课中,值得庆幸的是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同学们积极的回答问题,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基本完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深的明白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课后我根据各位前辈的指导认真的做了反思:

  一、没有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非常震撼人心的文章,怎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这伟大的父爱,深厚的父子情呢?这离不开一点——朗读,而且是有感情地朗读。而我却忽略了这一点。朗读不仅可以发展语感,还可以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多加培养。

  二、忽略了“自然段”和“部分”的区别。

  在本课的学习中,有要求学生给文章划分部分。当时学生将“部分”称做一大段,其实以前也出现过此类问题,只是那时我认为学生懂其意思,无大碍,便一直没有指出。后来经张秋月主任指出,一下子点醒了我。是啊,这样久而久之难免会使一些同学混淆,同时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语文的严谨性。是的,我想在教学中关于“自然段”和“部分”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一个,但我唯一确定的一点是这都不是小问题,不能忽视。

  三、“概括主要内容、掌握概括方法的问题”讲的不够到位。

  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是一大难题。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一篇文章要小学生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确实不易。所以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着概括还要学会寻找方法。在这方面我给孩子们的训练太少,同时也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引导。即在概括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先将整个故事复述一遍,再在复述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最后对这个概括进行浓缩。

  在反思中,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我深知自身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摸索,使自己进步也为了使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3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中以读为主线,以情感体验为载体,以听、说、读、写、思为实践平台,以质疑问难、解决问题为效益优化,展开教学,抓住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的重点,突破在读中领悟语言表情达意的特色的难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导入

  1、谈话回顾旧知。

  2、教师导入。

  二、以情入境,突出重点

  1、提领全文关键句,解读全文,学生边读边划出父子了不起的语段。

  2、默读相关语段,思考他们怎样了不起,写出体会。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让其真情流露,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体会其语言的真意。用教师的驱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随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播放相关镜头,音乐引导学生读中想,读中说,读中写。让学生从父子的“了不起”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三、品读感悟,突破难点

  在品读感悟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规律,寻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利用评价语言顺水推舟,渗透语言表情达意的特色和读书方法:

  切入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切入情景:

  16自然段感受儿子在绝境中冷静、勇敢。想象在长38小时中,漆黑的瓦砾堆底下会有怎样的感人镜头。结合课后练习,读写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四、探索体验,化解疑点

  1、学生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没弄懂的问题?

  2、质疑问难,梳理归纳。

  3、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

  五、创读升华,拓展延伸

  1、播放父子拥抱的配乐画面,学生自然带着各自的感受和体会融入到这激动人心时刻,再诵读这激动人心的句子──全文关键句(照应开头)

  2、感动了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感动了说说都想到了什么?

  3、推荐有关人物亲情的文章和动物亲情文章。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    子

  守刚执  勇无冷

  信强着  敢私静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4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流溪小学五年级⑵班 叶卓蕾

  我读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真正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

  在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了大地震,地震让儿子的学校变成一片废墟,救助的父亲和埋在废墟里的儿子互相信任,坚信“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也因为这句话,埋在废墟里儿子被父亲救出去了。

  这是多么伟大的父亲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可以相互信任,这是一对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啊!

  是啊!在生活中有不少父亲也是那样关爱自己的孩子。就拿我爸爸来说吧,他虽然看上去非常严肃,但他无时无刻不关心我,照顾我。有一天,天气转冷,但我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衣服就上学去了,爸爸马上拿了一件衣服赶上我,把衣服塞进我的手里,关心地对我说:“上午天气转冷,多穿一件衣服吧!”我抬起头刚想对爸爸说我衣服够了,爸爸却抢先一步说:“快上学去。”我只好乖乖地上学去了。还有一次,爸爸对我啰嗦了好几遍,叫我穿多点衣服,我一气之下,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心中有数,不用你管。”气冲冲地上学去了。下午时,天起突然变冷了,我冷得一连打了几个冷颤。这时,爸爸在课室的窗外不停地叫我,我从爸爸手里接过棉衣,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爸爸,谢谢您多年来的照顾,我会用最好的成绩报答您。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小学五年级⑷班 郑朝宇

  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写了1994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地震中,仅仅4分钟就有30万人受到了伤害。一位父亲在废墟中,正挖掘他儿子教室的石块,他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他儿子也只有一个信念:“我爸爸会来救我们的。”最后他们相聚了,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觉得文中最感人的地方是:当父亲正在清理挖掘时,许多人其实包括警察、救火队长及其他同学的家长都来劝阻他,但他却坚持着,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挖掘了38小时,终于听到了孩子的叫声。

  读了这篇感人的文章,使我想到了我的父母对我的爱,虽然在我们身上不可能发生这样震撼人心的故事,但是我的爸爸妈妈也跟文章中的父亲一样深深地爱着我:我的爸爸离开这个温暖的家,到外地去工作,含辛茹苦地挣钱供我上学;妈妈起早贪黑地悉心照料我的生活,这其中都包含着他们对我无私而伟大的爱。我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学习,长大了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孝敬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指导老师:卞 莉】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湖南省湘乡市东方红学校五年级164班 刘 偲

  今天,我们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说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很多人受伤。一所学校变成了废墟,孩子们死的死,伤的伤。一位年轻的父亲面对此情景,没有放弃,经过了38小时的挖掘后,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同学的事。

  文中爸爸的“不放弃”和“责任感”以及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对同学的责任感,让我很是感动。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当我读到这里时,深受感动:儿子在废墟堆里已经熬了38小时了,肯定又冷又饿,在这么危险的时候,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而危险却由自己一肩扛起!我真是自愧不如。记得有一次,我到表弟家去玩游戏机,表弟正在玩他喜欢的游戏,我想玩另一个游戏,表弟不肯,因为这事,我竟和表弟打了起来,并把表弟打伤了,姑妈把我俩扯开,还扇了表弟一耳光。表弟跑到房里哭,我却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他挖了38小时……是你吗?”我顿时惊呆了,这位父亲多么了不起,如果他也像其他父母一样绝望地离开,那么14个孩子还能活吗?他坚持不懈,足足挖了38小时,孩子们终于得救了!我想:我们在学习上何尝不是如此:必须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呢?许多名人都是因为坚持、努力而成功的。比如爱迪生他一生有许多发明,哪一样不是靠努力,靠坚持不懈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呢?他为了做实验,有一次差点炸死爸爸和弟弟,有一次差点弄瞎自己的双眼……总之要想成为成功人士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这篇课文令我懂得了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可贵,也使我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

  【点评】

  小作者对所读作品中的主人公“爸爸”的“不放弃”和“责任感”,以及“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对同学的责任感,感受深刻,并通过列举名人成功的例子及联系自己的实际,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指导老师:沈良元】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广西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实验小学五年级⑴班 黎超凡

  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感触很深。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经过38小时的挖掘,救出了被压在废墟下的儿子及其同学的传奇故事。

  这篇课文赞颂了伟大而无私的父爱,告诉了我们,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两句话。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啊!为了救出儿子,在废墟中挖了这么长时间,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是什么支持着这位父亲挖了这么长时间?对,正是伟大的父爱。

  父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也是深藏不露的。在现实生活中,父爱并不像母爱那么浅显,那么容易被发觉。父爱,是父亲从内心发出的一种爱。父亲的爱同母亲的爱也有区别,父爱是表现在教育方面,而母爱则是无微不至的。所以,人们都认为父亲没有爱我们。其实,父亲在你做错事时批评你,在你无知的时候教育你,就是父爱的表现。

  有一次,我因为去电子游戏机室玩,被父亲发现了。我回来时,被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还打了我的屁股几巴掌。我没有发觉他对我的爱,只认为他打得太重,我只不过是去电子游戏机室玩了一下而已,有必要下手这么重吗?因此,我与父亲赌气,好几天都不理他。可是后来,我看到了电视的报道,知道了电子游戏机室是一个危险的场所,去那里的人都是社会上那些懒懒散散的人。在那里玩,不但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还容易学坏。我好好的反省了一下,认为父亲教训得对,要不是那天他拉我一把,可能我已经被人拉下水了。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懂得了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同学们只要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多留心,就会发现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河南省驻马店市实验小学五年级⑸班 高艺博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地震中的父与子》。

  内容讲的是有一次,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安顿好了妻子,奔向儿子的学校,那里已经变成了一堆废墟。这位父亲十分伤心,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挖起来,别人阻挡他,他也一直挖,他相信儿子还活着,但别人以为他伤心过度快要疯了。他挖呀挖,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当他挖到第38小时时,他突然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同时,里面还有十几个孩子。最后,这对伟大的父与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个事情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相互信任的重要和父爱的伟大!

  如果,这对父与子不互相信任,后果会是多么悲惨。可能会饿死,渴死,闷死,被当作垃圾丢进垃圾场……,后果不堪设想!

  信任是多么伟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之间、亲人之间都是要互相信任的。我在这件事情中,感触最深的是:那位父亲坚定地挖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这使我惊叹不已,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这到底是什么力量?

  啊!我知道了。

  这是父爱和信任的力量,那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每当我读这篇文章时,我都深深感动着。

  【指导教师:王慧娟】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5

  五年级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做课特级教师:卢雁红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转自:小语论坛

  师:在上课时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七日,在美国洛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倒塌,几万人被埋,三十万人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灾难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在历史长河上每一次,哪一个同学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

  生读课题

  师:在深情一些。

  师:大家读读课文,想想哪个地方最感动。

  生自读课文

  师:好,老师检查一下,词都会吗?

  出示:洛杉矶 阿曼达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师:回想一下刚才的录像,你觉得哪几个词你从录像中就读懂了。

  生:混乱。

  师:为什么

  生:废墟

  师: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还可以问其他人,读书就是这样,刚才大家读得这么投入认真,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最让你感动的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三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师:第三自然段说什么呢

  生:是阿曼达说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和他的孩子在一起

  师:父亲受到打击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生:第二自然段。爸爸挖了八小时,二十四小时……但是他有一个信念,他的儿子在等着他

  师:你来说,和别人重复了也不要紧,就说让你最感动的

  生:表达了他和同学之间浑厚的友谊

  师:实际上你感动的就是阿曼达的一点表现

  生:我觉得第五自然段让我非常感动。一些父母看了废墟之后哭了就离开了,只有这位父亲坚信他的儿子在等着他。

  生:我感动的也是第三自然段,但我感动的不是阿曼达的表现,而是感动阿曼达也相信总会和他父亲在一起。

  师:这还是阿曼达的表现,没有关系,反正感动了你。刚才大家谈论了很多画面,这个故事的确是感人至深,可以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很多,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找到这个地方“父亲在挖废墟……”有没有

  生:有:

  师: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很好,很清晰,请座。在老师看来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能读出很多的联想,请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看看读出来什么。

  生读。

  师:哪个孩子来读,你读出什么来了

  生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父亲为了救他的儿子不顾危险。

  师: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你们有没有感觉到

  生:三十六小时

  师:三十六小时是多长

  生:一天半

  师:或者说两天一夜,或者说是五十多节课,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在做什么

  生:挖废墟。

  师:这么长的时间按道理如果不是机器是人应该做什么

  生:休息

  生:吃饭睡觉

  师:父亲有没有做,他就在做一件事,不断地

  板书:挖

  师:挪走倒塌的柱子,他在挖,读下去

  生接读。

  师:你感觉到什么

  生:我感觉到父亲和孩子互相信任。一直相信孩子就在等他。

  生:父爱也是伟大的。

  师:这么长时间就在疯狂地不断地挖。要是你会怎么样

  生:累

  师:只要不是机器都会累的,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累,当我们感受到一种无法想象的累时你应该怎么读这首诗

  生:深情地读

  师;来试试

  生读。

  师:很深情,能否再累点

  生读。

  师:是的,已经很累了,他挖了八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我们一起来

  生读。

  师:这位父亲就这样挖,挖到没人再来阻挡他,你又读出什么了

  生:因为失去孩子过度悲痛,挖个不停

  师:于是没人阻挡他

  生:因为他失去孩子后,人们以为他精神失常了。

  师:我们看看这句话“没人再来阻挡他”你读出什么了

  生:以前别人阻挡他,他就问是不是来帮我的。

  师:你从再次读出来曾经有人来阻挡他。不能小看这个词,那你们找找看哪些人曾经阴挡过他,为什么阻挡他。

  生:一些好心人。

  师:怎么阻挡的,你读读看

  生: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师:为什么要阻挡他,没有希望了,这个时候父亲怎么做,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谁愿意帮助我)

  师:没人理解他,他便继续挖。还有谁阻挡他

  生:消防队长

  师:怎么阻挡的

  生:太危险了,马上就发生大爆炸。

  师:还有谁

  生:警察。我很理解你这样做,这里很危险

  师;父亲怎么说

  生:来帮助我的吗

  师:这么多人曾经劝过他,但后来为什么人们不再来阻挡他了呢

  生:大家以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已经精神失常了

  师:为什么认为他精神失常了

  生:因为好多人都阻挡他,他都说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答非所问

  生:因为他不断疯狂地挖,人家劝他他也不听

  生:因为这位父亲他还双眼直直的,平常别人都不会两眼直直的,所以他们认为父亲精神失常了

  师:真能干,她注意到眼神了,这是呆滞的眼神,这是木讷的眼神,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有这样的眼神,但是我们知道这位父亲

  生:没有失常

  师:因为

  生:他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着他

  师:他企求别人帮助他,没人理他,你会怎样

  生:我会觉得很失望很无助

  师:没人理解他帮助他,这种无助孤独和若闷,当你感受到这种孤应该怎么读

  生:苦闷

  师:你读读试试

  生读。

  师:很不错,你可以叹息了。你来读读

  生读。

  师:很有进步啊。挖了三十六小时,就是在这种孤独苦闷中父亲照相地挖啊,你再读读看,能读出什么

  生读。

  师:你还读出什么

  生:父亲内心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一定在等着他。

  生:父亲不顾一切,流血了,衣服破了他也不去补衣服

  师:他注意到了父亲的形象,你关注一下,父亲的样子

  生:父亲在地震中自己受了伤还要挖

  生:我觉得这位父亲很累很累

  师:怎么说

  生:他没有休息,也没吃任何东西,我觉得这位父亲很坚强。

  师:这个我们已经读出来了,请同学们看这

  出示:他挖了8小时……

  师:哪位同学知道破烂不堪,堪是能忍受的意思

  生:已经不成形了,不能忍受了。

  师:再看后面,到处都是血迹,想想什么样

  生:所有的废墟上都有

  师:废墟上吗?读读这句话

  生读:他满脸血丝……

  师:到处都是血迹,哪些

  生:全身。

  生:眼睛、手上、脚上、身体

  师:到处都是血迹,从头到脚,这就是父亲,当你想到这些时,你就会问自己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在这三十六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什么

  生:他挖到砾时手会被扎破

  生:到处都是小孩的

  师:当父亲在控出一具小体的一刹那,他会想什么

  生:这会不会是我儿子呀

  师:他会怎样

  生:浑身冰凉

  生:浑身发抖

  师:对,不是我的儿子,不是我的阿曼达,我的阿曼达还在等我,于是抹掉眼角的泪光继续挖,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不断地在痛苦煎熬中继续挖。你会怎样读。

  生读。

  师:很好,我听到你们有感觉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是饱含着血泪的情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样一份令人心痛的爱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生:他挖了八小时……

  师: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间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

  生:是爱的力量

  师:讲得好,还有吗

  生:是他对儿子讲的一句话

  师:什么话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是吧,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生读。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悲痛欲绝地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读。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时候还是这句话

  生读。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首诗

  生读。

  师: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这首诗也是大山的写照,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读:他挖了八小时……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父亲的倔强坚强,对父亲深沉的爱。第一节课有同学提到了有几个画面很感动。同学们读一读,用笔画画,画下来还要有感情地体会一下。

  生读。

  师:让你感动,让你觉得这个儿子能打动你的地方

  生:我读出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师:你从哪个词语读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

  生:一定

  师:还有哪个词语读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

  生:无论

  师:这句话没有无论呀,你再读读

  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

  师:把只要读重一点。多么信任啊,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能来救大家。还有吗?你还能读什么来。

  生:这个孩子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师:他刚才跟同学们说了什么,

  生:不要害怕

  师:你想到什么

  生:这个孩子对爸爸非常信任

  师:对,这是对的,就是凭着对爸爸的信任,他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请同学们读读前半句话

  生读。

  师:好,你读出什么?刚才我们说到他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也就是说在底下,你说

  生:我读出了阿曼达临危不惧。

  师笑:怎么说

  生:在废墟里也不害怕。

  师:他不害怕,于是他告诉大家不要害怕,第一层意思同学们害怕了,另外一层是阿曼达不害怕,他为什么不害怕

  生:因为阿曼达的爸爸说过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所以他不害怕

  师:这是他的理由

  生:因为阿曼达认为只要他父亲活着就会来救他,所以他不害怕。

  生:我觉得他会害怕,如果是你的话你被埋在废墟下也会害怕的

  师:哎呀,真好,读书会设身处地的想。同学们可能体会不到,我们顺着他的思路再来体会一下。

  重放录像:我来同学们都在教室,教学楼像山一样向我们压下来。把我们送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狱,只觉得四周是

  生:黑暗

  师:是无边的黑暗。是

  生:耳边是轰隆隆的声音

  师:对,是房至倒塌的声音

  生:还在父亲小孩哭泣的声音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很无助,

  师:是很无助,甚至被压倒了,还有什么

  生:还有无边的恐惧

  生:在面临灾难的时候我们孩子很害怕。

  师:你颤抖了,为什么

  生:那时四周都很黑,

  生:废墟可能会倒塌下来

  师:那种惨不忍堵的场面时时出现在眼前,你们害怕吗?对,我们有理由七岁的阿曼达恐惧过,颤抖过,但他最终战胜了自己,并且影响着同学,他是怎样面对这三十六小时,他会对自己说什么,对同学说什么,请你写下来,把这个过程生动地写下来。

  生写。

  师:好了吗?写好的小朋友再读一读。

  生自读。

  师:停,谁来读一读。

  生1:你们不用害怕,爸爸答应过我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和我在一起。就算爸爸有危险,其他人也会来救我们的

  生2:如果爸爸死了,我也会死的,不过我相信爸爸一定还活着。阿曼达

  师:有一点我对你有意见。不许说爸爸死,要有信心,我要底下都没死,爸爸不会死,要有信心。

  生3:她会想,我的父亲很伟大,他一定会来救我吗?父亲会哭吗?会伤心吗?同学们都忍受这种痛苦吗?爸爸,快来救我们吧。

  掌声。

  师:你看,你成了明星了。就这样七岁的小曼达凭着对父亲的信心,就是这句话一起读

  生读:无论

  师:就是这句话让小曼达顽强地在底下待了三十六小时,我们一起读,把他们父子创造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我来当爸爸。

  出示:挖到第三十六小时……

  师生读。

  师:父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出来吧,阿曼达

  放录像(父亲救阿曼达出来的一幕)

  师:同学们,他们几乎经历了三十八小时,现在阿曼达已经逃离了魔,我们可以肯定他一定是第一个伸出小脑袋的,我们再听听,想想他会有什么感受。

  再放录像。

  师:想不想对阿曼达深情地说一句话。

  生:你真勇敢。

  生:阿曼达你真棒

  师:说得长一点的,有吗

  生:阿曼达你真伟大,我们向你学习

  师:内心感动,我们有理由相信七岁的小曼达,我们深情地把这个结尾读出来

  生读。

  师:不够味道,谁再读读,怎么读。

  指名读。

  师:不错,再幸福一些

  指名读。

  师:是呀,这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幸福

  指名读。

  师:由衷地赞叹。

  指名读。

  师:不错,谁还有读得更好吗?有信心地手摇一下。

  生读。

  师:对,我们一起来,这对了不起的

  师生读。

  师:读到这里,我相信同学们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一定有了新的理解,谁来说

  生:这对父与子都是将对方还活着当作自己精神上的支柱

  师:讲得真好,他们是很了不起。

  生:都是无私的

  师:怎么说

  生:因为父亲不只救了他一个儿子,而是救了十四个小孩,阿曼达让同学先出去,自己最后出去。

  师:都是有道理的,父亲为了救儿子付出那么多

  父亲不顾一切的挖,儿子坚忍不拔地等。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信念:无论发生什么我们

  生:都在一起。

  师:所以我们说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对

  生: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他们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们有一种精神,力量,我可以失败,可以牺牲,但我永远不可以被征服,人就需要有这种力量这种精神支撑着,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读到这里,回味这个故事的感人至深的一幕,父与子的形象一定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好好想一想,父亲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在我们脑海里刻下的是哪一个,请你找一句最打动你的,或者说出来,等一下满怀激情地说。

  生找。

  师:好了吗,谁来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生2:他满脸灰尘,衣服……

  师:父亲的形象已经刻在我的心中

  生3:他挖了八小时……

  师:父亲的这种叫人心痛地爱已经叫人留在心中。

  生4:他顿时感动眼前一片漆黑……

  师:饱含深情。人物的语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这一段是最生动的

  生5: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

  师:坚决点,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一言一行都可以折射出他们金子般的心。他们感动的地方还有很多地方,回去以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还有回去把字词抄写一下。如果你们感兴趣的时候卢老师还有两本书推荐给大家。一本就是父与子。再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读

  总有一个人

  ……

  (小语论坛小语、嫣然、俗人报道)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语文课堂 网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6

  一、激趣导入

  1.交流。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地震的资料,然后教师播放地震的录像,使学生感受到地震的可怕。

  2.揭题。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梳理出主要问题: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题质疑,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检查。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和朗读课文的情况。

  3.概括。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回答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教师板书:父子了不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精读感悟

  (一)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品词析句,读中体会父亲的坚毅。

  ⑴出示重点段(课件),让学生读后谈体会。⑵出示另一句话,让学生和这一段话进行比较,在比较这两段话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时间的词句,“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感受父亲挖掘的时间之长,想象父亲挖掘时的艰难,体会父亲救儿子时内心的焦急与无助。⑶感情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在词句的品读中,让学生体会父亲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这种惊人的毅力源自于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创设情景,说中体会父亲的执著。

  ⑴想象劝说情景:“看到父亲在废墟中不停地挖掘,有哪些人来劝阻他,是怎样劝阻的?”⑵朗读5~10自然段,深刻体会父亲不顾一切,一心只想救儿子的无比坚定的信念,他的爱就体现在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言行之中。

  3.对比阅读,比较感悟父亲的伟大。

  ⑴对比。①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语句。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词语中,体会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②找出描写此时父亲的言行的语句,与其他父母进行对比。在比较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不寻常,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他的爱使儿子和14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伟大的爱可歌可泣!⑵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了更好实现三者情感的.碰撞、沟通与交流,本环节紧紧抓住“为什么说这是个了不起的父亲”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采用了创设情景、对比等方式,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能力的同时,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二)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在体会儿子的了不起时,运用同样的方法,重点抓住第22自然段中儿子的话进行体会,紧紧抓住一个“让”字,引导学生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出示句子对比:父亲在废墟中挖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克服了什么困难?

  2.引导学生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还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放手让学生运用体会父亲了不起的方法学习体会儿子了不起,并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空白点进行想象,使学生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从而体会是父亲的承诺,是父亲的爱,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总结升华

  1.是什么把地震中的父与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体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板书“父子情深”)

  2.省略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7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2、从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及这对父子间的相互信任。

  3、在角色写话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设想】

  1、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

  2、抓儿子语言描写的句子,进行反复品读,从中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词:洛杉矶 阿曼达 瓦砾 爆炸 混乱 废墟 昔日

  指名读 齐读

  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深入感受他们的了不起。

  二、感悟“了不起”

  1、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⑴ 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

  ⑵ 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 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个性化理解──个性化朗读:

  a、能具体说说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个性化朗读)

  b、请再读读这句话,说说还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个性化朗读)② 想象说话──想象画面读:

  a、8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父亲在废墟里挖掘的画面吗?36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此时父亲形象吗?

  b、能结合你看到的画面来读读这句话吗?先自由地读读。再指名读。

  ③情境感受读:

  a、导:面对这样一位父亲,哪些人来阻挡过他,他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出当时处境的危险吗?这位父亲急需别人的帮助。

  b、导:是什么支撑着父亲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持挖下去呢?出示: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齐读句子──个性化读)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c、导:因为父亲要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于是他挖了……齐读句子。

  ④ 深化朗读:

  a、导:8小时过去了,12小时过去了,24小时过去了,36小时过去了,没人再来阻挡他因为……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师:同学们也这么认为吗?(是呀!这就是爱,深深的父爱。)板书:爱。

  b、诗化读:师引读:是这深深的爱和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无论……正是源于父子间的约定无论……

  2、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⑴ 师:儿子的了不起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⑵ 交流,随机出示: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① 说说自己的理解:(儿子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能如此沉着冷静真了不起!)

  ②你能把阿曼达对同学说的话沉着冷静地再说一次吗?(第三人称转换)

  ③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你还读出了什么?(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

  ④你能把阿曼达对同学说的话自信地再说一次吗?(第三个称转换说)

  ⑤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于是阿曼达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齐读句子)

  ⑶导: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①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儿子很善良,勇敢,对父亲很信任)个性化读:

  ③引读师: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当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儿子的回答是──齐读这句话。

  ⑷朗读训练(13~19小节)。

  ① 导读:当父亲听到地下传出儿子的声音,当儿子得知是父亲来救他时,父子间展开一段感人的对话,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心情?交流(惊喜,自信,激动)导:能读出这对父子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② 同桌分角色练读──指名分角色读(评价)──男女分角色读。

  (5)师小结: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三、升华“父爱”

  1、角色写话,此时假如你是14个得救孩子中,一位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是先前劝说过这位父亲的好心人、救火队长、警察、你想对这对父子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种角色写一写──交流。

  2、总结: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一首诗(师范读──生个性化读)。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

  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

  这个人就是父亲,

  这个爱就是父爱。

  四、作业:1、讲: 我要把这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2、读:我要品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感受其中的父爱。3、写: 我想写一篇作文,题目是《父亲的爱》。

  【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挖---------------→ 等       

  爱  信任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8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9

  丽雅交待今天的两节语文课用来第四单元考试,可因为打印室的机器坏了,所以只能临时准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备课如果是有感觉的话,时间少点也不要紧。今天就是这种情况。

  我先初步理清了课文头绪,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将这位父亲形象借助课文语文语言铭刻在孩子的心里。如何分层落实呢?

  一.感知背景,进行铺垫

  关于地震,孩子们是没有生活体验的,但对此又并非零起点。他们在影视作品、报刊杂志或是课堂学习中对此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应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课堂切入的谈话也就从地震开始了。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了解这场大地震。从对地震的一般了解到具体到某一次地震的理解,学生对于地震本身灾难性的认识已有质的飞跃。这为进一步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有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直面父亲,浓墨重彩

  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但作者在描述中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文中唯一带有强烈个体情感倾向的就是结束时“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的表达。我想这也是作者在写完整个故事之后,无法自抑的流露。作者对这位父亲最重彩的描写就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作者从时间的长度,父亲的外貌,他人的行为等角度将一个偏执得有些发狂的父亲作一个细致的描写。在这里,“36小时”是个怎样的概念?那是整整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的漫长,那是学生两个星期的课时量!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父亲在不断地挖着,在一片废墟里,又有着怎样的困难与危险啊!或是余震不断,或是塌方连连……每一次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在这里,我采用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段文字读懂、读活、读厚、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三.旁敲侧击,映衬烘托

  在这一场灾难中,在这一片废墟里,其实还有很多家庭、很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遭遇。难道说他们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或是爱的不够深吗?为什么会只有这一位父亲孤军奋战呢?不是的,那是面对一片废墟,凡是还有一点理智的人都能看到,生还的可能几乎是不存在。所以,很多父母“绝望”地离开。好心人的一句“太晚了,没有希望”是多么辛酸的无奈,消防队长与警察以专业的眼光作出理性的分析:“这里太危险”!但是,这些所有合情合理的规劝都无法使父亲放弃一个没有理智的行为。“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一次又一次语无伦次的回答,执着得近乎固执的追问,让我们看到此时所有一切的理性思考与客观分析都不存在,占据他内心的只有那父子之间曾经的承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这里,通过师生的对读,引导学生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深切地感受伟大的父爱超越一切!

  整个设计简单、朴实,紧扣语文本质,紧贴情感共性,带领学生经历一场深刻的爱之旅程。

  后记:我瓯海的一位同学也研究过这一课,课后在网络上找到她的反思,没想到与她的上课思路基本一致。反思里的很多语句也就借用了她的语言。真有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喜。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10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1、读懂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无私而真诚的爱;感悟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2、从读中感悟,从对比中体会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3、在创设的“记者采访“活动中,学生恰当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鼓励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地震的图片、资料(学生异常积极,查找的资料有十几本之多,特别是孙中恺、邢中浩从网上下栽了智利大地震等的图片。文字,用磁盘拷贝了带来。)。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选择印发,做到资源共享。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感受灾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点击画面,出示课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2、观看动画

  1989年,美国洛杉机一带发生一场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30万人受到伤害。那是怎样的灾难哪?

  3、说议:看到满地狼籍,满眼废墟,你想说点什么吗?

  二、展开对话感受形象

  (一)师生对话

  过渡:地震太可怕了!震后的废墟更危险,因为那里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废墟的事。让我们来读读课文。1、(引读)在混乱和废墟中,————(读第2节)

  2、读议:此刻,父亲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父亲的话吗?

  3、读中体会重点句:

  (引读)跪在地上——大哭一阵后,他猛地想起……

  (点击句子1)出示: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你读懂这句话了吗?好!我来把前半句改一下,你们说后半句,谁敢试一试?

  (1)阿曼达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苦恼——

  (父亲和阿曼达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

  (2)阿曼达在和同学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泪——

  (父亲带着阿曼达去医院,帮助他恢复健康!)

  (3)对!说得真好!大家说说,现在阿曼达被压在废墟下,生死未卜——

  (父亲想办法找到他。)

  小结:对!如果他还活着,父亲一定要马上见到他,看他是否受了伤;万一死了,也一定要见到他!这就叫————(引读)不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二)与文本对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那么,他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点击“思考题”按钮)

  按要求自学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上记号。

  (6分钟后)

  (三)生生、师生对话

  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相机出示句子

  #第12小节的处理

  读说想象画面:手指抠破了,他没有停止;衣服划了长长的口子,他没有停止;眼睛肿着、布满了血丝,他也没有停止!范读再度想象

  废墟中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父亲根本不顾。哪怕发生了大爆炸,父亲也要和儿子在一起!因为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块大水泥板——

  过渡:还有谁在读到别的句子时受感动吗?

  #对5——11的处理(“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抓对比体会父亲的执着、伟大,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体会。

  (1)老师真的不明白,救火队长说得清清楚楚,“请你离开”,就是马上离开,必须离开,父亲怎么会听不懂呢?答非所问,还问什么: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2)分角色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

  #19小节,想象

  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凭着坚强的毅力、靠着自己的血肉之躯,挖着废墟,堆满钢筋混凝土、砖块、木头的废墟。8小时、12小时……直到38小时,奇迹终于出现了!14个孩子还活着!奇迹,真是奇迹!压在废墟下38小时,他们是怎样渡过的?站在废墟外的我们无法看到,让我们闭上眼想一想:14个孩子,只有6、7岁,大家蜷缩在墙角,什么也看不见。饿了,没有面包;渴了,没有水;困了,无法睡觉……4个小时也许能坚持,38个小时怎么坚持得了呢?更可怕的是压在三层教室楼的底层,步知道大人们什么时候会来救他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听到阿曼达的声音了吗?

  #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13——25小节。

  20小节的朗读指导:“父亲向四周大喊”,读得好!再喊一次。

  示范朗读:“快————来——人——————!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

  再读。

  #24、25小节

  38小时50分钟,阿曼达终于可以出来了!父亲欣喜若狂,让儿子赶快出来,可儿子却说————(引读24、25小节)

  三、口语交际升华感情

  师:点击“拯救”按钮,出示画面,随即激动地说:拯救工作在紧张地进行,随时各种震后的报道,从废墟中发现了幸存者,可是有的伤得很重,有的甚至没等到救出,就已经死了。在这里,7岁的阿曼达带着13位同学,全活着,多么令人振奋!喜讯很快传遍整个洛杉机。一时间,记者蜂涌而至。现在,我就是一名记者,是第一位赶到这里的记者,非常迫切地想采访父亲,谁愿意替父亲说?(卷起材料纸当话筒,严肃地说)“阿曼达的父亲,您好!您现在最想说什么?”(或者向信息组借一只话筒)

  生:……

  旁边有帮助父亲拯救孩子们的过路人,有绝望地走开而刚才匆匆赶到的母亲,她重新获得了女儿,谁想当记者采访?这么多记者,真是捕捉重要新闻的时机。(再次点击“灾难”按钮,避免学生嬉笑,冲淡气氛)这样吧,同桌或学习小组互问互答。特别提示:洛杉机大地震是一场灾难,30万人受伤害,人们的心情是沉痛的。

  生:各显神通,互相采访。

  师:谁愿意向大家展示采访的实况。(叫举手的3人)他们马上要采访了,你们呢,都是有经验的记者,有什么要提醒他们吗?

  师:先向大家减少一下你的身份。

  生1:我是路喜的母亲,刚才看到废墟,我绝望地走开了。

  生2: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

  生3:我是父亲。

  师:记者的采访吸引了大家,还有许多记者没来得及采访。打住,这群孩子很虚弱,将近39个小时没吃没喝……千言万语化作我们真诚的祝福,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对了不起的父子,齐读课题。

  附: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坚强 勇敢

  责任心强 富有爱心

  14个孩子脱险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3、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等。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看完了刚才的短片,大家一定学到了很多防震自救知识,假如有一天,灾难真的发生,但愿你们能把这些知识活学活用,保护自己。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和地震有关。请同

  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翻到第十七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并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1、交流: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师:这确实是一场大地震。他发生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地震中,曾经宏伟壮丽的高楼大厦被夷为了平地,昔日繁华的商业大街倾刻间化为乌有,豪华的小轿车被拦腰截断,人们惊惶无措,四处奔逃。在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就在这场地震中,有一对父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主要内容)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个叫阿曼达的孩子被埋在了废墟底下,他的父亲凭着坚定的信念,徒手坚持挖掘38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其他被埋的同学。

  3、课文中说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 父 子)

  三、并列行进,研读“了不起’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了不起?快速默读课文,请男生找出体现父亲了不起的语句,女同学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语句,边读边作上批注,还可以与别的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阅读体会,品读重点句,体会“了不起”。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关键句子找得也很准,正是这些语句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老师对其中几个句子感受颇深,让我们一起分享。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冲”体现了父亲在地震中焦急、担心,希望儿子平安的迫切心情。

  (2)、课文第5到9自然段中有一组对话,其中对父亲的语言刻画,深深打动了我。

  “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谁愿意帮助我?”

  “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好心人来劝,父亲多么希望有人能帮助他,可是,没有,当*长和警察前来劝阻,却依然没有人来帮他。人们为什么不肯帮助这位父亲?(因为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他们都认为孩子生还的希望太渺茫了,而且这里还随时可能发生余震、大爆炸等险情。)父亲觉得呢?(坚信自己的孩子还活着,所以谁劝他也不肯离开,所以恳求别人的帮助)一想到儿子生死未卜,父亲心都碎了,他简直快要崩溃了!我们应该怎样读这组句子?带着焦急,带着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我们再读这组对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你就是这位父亲,你为什么不走?是什么支撑着你苦苦挖掘?父亲曾对儿子有过什么诺言?

  四、情感升华,回归主题

  1、38小时的苦苦挖掘,38小时的耐心等待,这对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磨难之后,才换来这幸福相拥的感人一幕。是什么创造了这奇迹?是承诺,是信任,是爱创造了奇迹!

  2、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与宽广。是父爱的力量教我们坚强,也是父爱的力量教我们从容面对挫折和一切灾难。其实,我们每一天都浸润在父母的爱中。父母的爱不是亮闪闪的水晶,不是甜津津的蜜糖,它只是我们在悲伤的时候一句简单的安慰,只是我们在寒冷时一个温暖的怀抱,我记得有人说过:父母的爱像是那一片大海,而我们则是那小小的帆,永远也走不出那片海。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珍惜这份爱,并努力去回报这份爱。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我们虽然没有过这样轰轰烈烈的经历,但浸润在平凡生活中的爱,一样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挖掘生活中那份深沉的父母之爱,感受这份爱吧!学完了课文,你会怎样表达这种感情?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篇12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刚学过《秋天的怀念》,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这篇课文通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准本课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读准即可。

  2.默读课文,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画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或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它的含义。

  (新课标指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随机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班上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并加以指导。

  1.课文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呢?谈谈你的看法。

  2.投影出示并体会这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自由读。

  (2)谈谈自己的理解。

  (3)还不够理解的同学,再读一读,直到会理解为止。

  (新课标指出: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品味”。)

  (4)小结: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他的“不放弃”和“责任感”;儿子的了不起在于他对父亲的信任和对同伴有责任感。

  板书:不放弃责任感信任

  3.你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自由读,然后读给同学听。

  (新课标指出:重视个体体验。)

  4、分角色读。

  (四)以“父与子”为主题,小组合作编写小本剧,然后排练表演。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复述给自己的父母听。

  (作业的设计,既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又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营造出一种关心孩子的教育、人人担当责任的环境氛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