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分组合作学习”再思考

“分组合作学习”再思考

甜味剂 点赞 分享
“分组合作学习”再思考

微信扫码分享

“分组合作学习”再思考

      ——读《给教师的建议》“1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有感
       
       怀着虔诚的心读完第一章,第一感觉是想起我们的师祖——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的,这一章的确可以用“因材施教”来概括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
        好像这个理念我们都懂,但真真正正能把这种思想落实到教育教学当中去的又有多少人呢?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肯定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是的,我们首先必须承认这种差异,然后去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几十名孩子的一个班级,我们怎么去教他们呢?无疑,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提出了好的办法。同时,这也让我想起了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一幅名为《某种教育》(不太肯定)的漫画来:他把中国的教育比喻成一个工匠在模子里压制泥娃娃,其结果就是所有的孩子经过中国式教育都变成了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玩偶。当然,丰子恺老先生讽刺的是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但是,现在看来,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相当一部分教育者不是依然充当着那位手拿模具的“工匠”之角色吗?
       看看我们现在的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们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总观我们的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还是平常的课,分组合作学习时,我们注意到这些了吗?很多课堂上的所谓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总是让孩子们讨论相同的问题,总感觉意义不大。
       我们也应该根据班级孩子的不同来合理分组学习,绝不能让课堂成为几个孩子表演,其他孩子为看客的剧场!分组合作学习必须赋予新的理念!当然,语文课远比数学课上的分组学习难得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
       我们应该坚信:摸索前进总比站着不动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分组合作学习”再思考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