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藤田初恋 点赞 分享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精选13篇)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1

  主要内容提示: 《三个儿子》是课程标准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实孝敬父母贯穿始终。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起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挂图

  一、复习生字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谁来读课题。

  评价:读得很准确,儿子的子在这里读轻声。谁再大声地读读。

  咱们一起来。(齐读)

  生字宝宝也来了,大家还记得他们吗?

  个别读、开火车读。

  “嗓”的平舌,后鼻音读的真准。

  (夸奖小朋友)哎哟!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已经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

  (点评:通过复习生字的环节,夸奖同学们的识字能力,顺势导入下一个环节)

  二、生活情景导入。

  师:老师刚才在夸奖你们呢!那平时妈妈是怎样夸奖你们的呢?

  生1说:妈妈夸我是爱劳动的孩子。

  生2说:妈妈夸我是懂事的孩子。/

  评价:是的,爱劳动的孩子大家都喜欢

  (点评:在开始引入朗读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挚情感走进文本,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三、朗读指导,学习课文:

  1、师:这里,有三位妈妈在井边打水,听,他们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她们是怎么夸的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轻声地读2—6自然段,找出妈妈夸儿子的句子,并划上横线,再读给你的同桌听。(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生: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划上线。互相读读。

  师:谁来当第一个妈妈。出示: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生1读。

  师:你的句子读对了,但不太像妈妈夸儿子的语气。谁在当妈妈夸夸。

  生2读

  师:你为什么把“既、又”读得这样重?

  生:这样可以说明妈妈觉得自己的儿子又聪明又有力气,真是最棒的。

  师:哎呀,这位妈妈真是打心眼里喜欢自己的儿子啊!谁再来夸夸。

  师:你为什么把“谁也”读重了?

  生2说:说明妈妈觉得儿子有很多优点。

  师:多骄傲的妈妈。咱们一起来夸夸。(齐读)

  4、出示: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第二个妈妈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呢?

  生1读。

  师:谁来评价他的朗读。生2评:这样说明妈妈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棒,妈妈感觉很骄傲。好象在和第一个妈妈比赛。

  师:你真会评价,相信你更会朗读。你来读。(生2读)

  师:多得意的妈妈呀!我觉得你的语气读得特别好,如果能加上妈妈骄傲的表情和动作,这样一定会更好。(师表演读)来全班同学一起来试试(昂起头、骄傲的眼神、竖起拇指)

  男生当妈妈来夸夸。

  女生当妈妈来夸夸。

  5、 师:咦?当两个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孩子时,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直到有一位妈妈问她,她才说:(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听老师怎么读的。

  师: 老师为什么读得这样平淡呢?

  生:听读、思考。

  生1: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长处。

  师引导:1难道这位妈妈不爱自己的儿子?

  生2:虽然第三个妈妈嘴上什么也没说,但是她在心里夸自己的儿子。

  生3:妈妈觉得自己的儿子虽然没有前两个儿子那样聪明,有那样的好嗓子,但还是有很多的优点,她只是把爱放在心里

  师:原来第三个妈妈把对儿子的爱藏在心里,没有像前面两个妈妈那样夸耀。。

  师:读。看老师,注意老师的语气和表情。

  生1:我发现老师是笑着读的。

  生2:我发现老师的语气读得很平稳,听起来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

  师:对,妈妈把爱藏在心里,却露在脸上。你们真了解老师啊,老师就是这样想的,这样读的。你们也来读读。

  你来,你来,你来。

  师:你们已经体会到第三个妈妈的那份爱。(我们一起来)

  师:请同学们扮演三个妈妈,再来夸夸自己的儿子。

  生1、2、3、按顺序读。

  过渡:妈妈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那儿子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妈妈的呢?

  6、。师:瞧,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过来了,听老师读课文第8自然段, 边提水边读。

  师:谁也来当妈妈提提这桶水?生上台提水。

  师:我来现场采访一下这位妈妈,请问什么感受?

  生:水好重啊,我的手都疼了,背都直不起来了。

  师:哪位妈妈再来提提?

  师:水桶真沉,妈妈真累啊!我们一起来体会妈妈的辛苦。大家练读练读。

  生:自由读,个别读。

  谁来展示你的朗读?

  他读的怎样?

  生:听了他的朗读,我感到妈妈真累啊。

  生:我看到了三个腰酸背疼的妈妈。

  师:妈妈们,当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好累啊,谁能帮帮我就好了。

  7、这时候,迎面跑来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出示挂图

  指图,边板书。

  请一生读课文9-11自然段,同学们找出三个儿子的表现划下来。再读 读。

  第一个儿子,谁来?板书:好看

  第二个,第三个呢?板书:好听

  三个儿子中,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第三个儿子,因为他在妈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提水,帮妈妈分忧,懂得为妈妈着想,是个好孩子。

  评:你真是乖女儿,请你读。

  生:我也喜欢第三个儿子,

  评:你真是孝顺的孩子。请你读第三句。

  8、老师也很喜欢第三个儿子,因为她是懂事孝顺的孩子。我们再次夸夸他。

  板书显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9、指图:这时候的妈妈,她终于笑了,笑得那样欣慰,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他啊帮助妈妈提水,他最关心妈妈!

  齐读

  生:(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

  生1、2、3读。

  齐读

  10、师:一位老爷爷在一旁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是怎样评价的呢?请两个同学分别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老爷爷的话。

  出示最后一句:“三个儿子?”谁来读?

  注意“三个儿子?”后面的问号,

  师: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

  和学习伙伴先交流交流。

  生: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生:我来补充,另外两个儿子只顾着自己,没有用行动去关心妈妈,所以、

  师: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11、让我们再次重温这感人的一幕,一起分角色读读。

  四、情感升华

  师:两位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会怎样想?

  师:第二天,妈妈们又去打水,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五、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第二天出现的情景写下来。

  3、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总评:激发情感,加强体验,促进自主学习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去读书讨论,明白事理,并从中升华情感。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参与。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只要学生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在朗读时适当点拨,指导,学生便能比较准确地读准语句的语气,找准感情基调。本课不需要学生逐句朗读,只要求学生读准三个母亲在说到自己儿子时的不同语气以及老人在看见三个孩子后说的话语。这部分的朗读铺垫为后面孩子参与讨论做好了铺垫。

  2、阅读教学自主化。

  课堂上我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对于三个儿子的表现,你认为谁做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大都认为第三个儿子做的好。这时,我问学生:难道其他两个儿子就不优秀了吗?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情感的火花。同时也做到了正确处理“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正确价值取向”的辨证关系。

  “真正的儿子应该关心和爱自己的妈妈。”

  “第三个儿子很懂事,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他知道帮助自己的妈妈。”

  “我们要学习第三个儿子,为妈妈多做事!”

  ……

  听着这些感人的话语,看着那一张张美丽而可爱的脸庞,身在这动人的语文课堂中,我感受到一种来自于放手给学生所创造出的幸福和愉悦中。

  最后,为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孝顺父母的心愿,我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使文本转化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体验阅读情感,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环节的设计值得商榷;指导朗读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课堂上的情感调控,对新的生成及时予以正确引导等。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改进,让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在情感体验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

  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

  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

  生:……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课件出示词语: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师:谁想读读?

  生流利的朗读词语

  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

  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

  师:你来?

  生再读词语

  3、课件出示句子

  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桌互读

  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

  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

  当生读第二句话时,师:读的好,你理解了。

  当一组生读完时,师:咱们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句子

  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再读文

  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

  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

  三、自悟,品读语言

  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

  生分别读三句话

  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

  2、交流一: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的很好

  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4、交流二: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5、交流三: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一生读的好

  师:哎呦,你读懂了课文。

  一生读的不好

  师:再想想该怎么读?生读好了,师:对,就这样读!

  6、师:让我们继续读课文的7到11段,去认识这三个孩子吧!

  生自由读

  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

  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

  同桌练习

  2、师:谁来?

  指明一组表演

  3、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

  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吧!

  (叫读的好的学生)

  五、升华主题

  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

  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是啊!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五、拓展

  师:今天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母亲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3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张姝婷

  这篇课文的主题图上都是外国的人物,但内容确实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因此我决定让学生们在班会上演一演。帮助理解课文的同时也教育了学生“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的中国古训。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作为老师,我还没有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看法,允许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支持鼓励他们探究性地学习。这篇课文,对于三个儿子的行为,我们只认可了第三个妈妈的儿子,其实,前面两个妈妈的儿子也是很出色的,只要他们能孝敬妈妈,为妈妈做事,就会是更出色的儿子,对于教材,我们其实可以更充分地去挖掘、利用、开发的。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 赵家珍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这是上学期我让孩子们背诵的三字经中关于孝敬父母的经文。本课就是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的,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让孩子们如何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我看了几遍课文想:有没有必要在课中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在我的深挖细抠中去感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可是我转眼一想,作为二年级的孩子那么小,给他们将孝敬父母的道理也不太懂,只有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让他们在读中感受到作为孩子最应做到的是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学习课文时,我让孩子们找出三个儿子在母亲心中是什么样的?然后引导孩子们读出三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夸自己孩子会唱歌,会翻跟头、力气大的母亲心里是无比的骄傲。朗读的时候语气是自豪的。只有一个孩子的母亲说自己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她的心是平静的,朗读时是用平淡的语气。当我在指导孩子们读三个母亲的话时,我发现孩子们将2个夸奖自己孩子的母亲说的话读的好极了。他们觉得会唱歌,会翻跟头的孩子是好样的。

  读完3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后,我出示图画,三个母亲各提着一桶水在路上走,让孩子们看图读文找出三个孩子是怎样做的。然后让孩子读出这三个孩子的表现。读到翻跟头的孩子是入迷的;读到会唱歌的孩子是陶醉的;可是当我的孩子们读到那个帮助母亲提水的孩子时他们脸上的表情是若有所思的。我感觉他们心中充满一种感动。我趁机将课文中对第3个孩子的描述的句子用小黑板出示:他赶紧跑过去,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拎着走了。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开始点学生读评议,再同座互读上台表演读,小组竞赛朗读),让他们在读中感受到三个儿子中只有一个是爱父母的。然后我问孩子: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们七嘴八舌,纷纷举手说:三个儿子,有两个不心疼自己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妈妈提着那么重的水却不帮妈妈提,只知道表演自己的节目给人看。只有一个儿子是心疼妈妈,孝敬父母的,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我接着问:你喜欢那个孩子?为什么?一孩子说:喜欢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孩子。虽说他没有特长,但他知道孝敬妈妈。特长可以花钱去学,而孝心是无价之宝。爱父母,不是在父母需要帮助、关心的时候去展示自己的特长,而是帮助父母做事情,减轻他们的负担。孩子们都说要向帮妈妈提水的孩子学习。就这样在读中,孩子们不知不觉的感受到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道理。

  教学完这篇课文,我在办公室讲述自己教学这课的感悟,为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道理而高兴。没有想到我们同室的老师说,如果他们选择儿子,就要那些会唱歌、会翻跟头、有特长的孩子。他们的观点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有专长,不帮助他们做事、不孝敬也无所谓。他们说其实孩子们长大了也享不了孩子们什么福,只要他们过的好,不找麻烦就够了。我当时心里一惊。不要孝敬父母、没有什么专长的孩子,情愿要有能力,对自己不关心的孩子?试想,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心中没有爱的人,那他在社会上又会有什么作为了?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成功的人士,只有心中充满爱、充满责任,他才会尽职尽责的去做好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如果是我,我一定要选择帮助妈妈提水的儿子。我希望我的学生也是那没有什么特别地方却知道帮妈妈提水的孩子。我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先学会做人再才是成材!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元通小学 计中华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浙江省杭州市省府路小学 蒋美玲

  《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故事感人肺腑、生动有趣。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浅显的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教学设计时,在第一课时学生感受了三个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以后,便直奔文本的思维聚焦点,那就是“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你认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以此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接着以感受“水很重、妈妈提水辛苦”为切入点切入。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⑴ 让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体悟,抓住“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荡”等词感受理解。

  ⑵ 想象性、移情性体验,通过闭眼听老师读,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逐渐形成丰富生动的表象,继而小组交流,将表象转化为口头语言,同时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⑶ 对比体会,深入感受:

  ① 学生对三个儿子前后认识的对比:

  首先让学生从三个妈妈口中得出对三个儿子的初步评价,然后通过后面的学习感受三个儿子的表现,形成鲜明反差,看法随之转变,认识到那个“没有什么特点的儿子”却是最懂得体贴、孝敬妈妈的真正的儿子,他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妈妈。

  ② 将儿子的行为跟妈妈的辛劳反复对比:

  当学生提到一个儿子的表现时,反问学生:“此时,她们的妈妈在干什么?” 当学生提到第二个儿子的表现时,也与妈妈的辛苦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妈妈是如此辛苦地在提水,作为儿子,如果不去帮助妈妈,是不应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以此触动他们幼小的情弦,在真情感染中初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③ 三个儿子之间的行为对比,在对比中突出第三个儿子:

  最后的星级挑战题既是语言的积累、运用和拓展,又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

  2、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有机融合,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力求体现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让孩子们体验角色,丰富认知,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目的。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4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出示课件:游戏:小猫走迷宫

  (夸奖小朋友)哎哟!小朋友你们真能干!你们真厉害!你们真棒!

  二、生活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夸奖你的,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呀?

  (指名说)

  你还能加上你妈妈的表情、动作,来说说吗?

  三、朗读指导

  师:这里,还有几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

  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在小组里面和你的小伙伴先练一练。

  3、课件出示:

  ⑴ 第一个妈妈的话。

  (指名几生读)

  ⑵ 生读后访问:

  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

  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课件出示(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么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指名生读)

  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指名生回答)出示妈妈的话,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生朗读)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再去读课文,用笔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自由朗读)

  交流展示:

  看了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学生讨论)

  10、这个妈妈和老爷爷还会说什么呀?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

  (和同桌一起表演)

  11、展示表演的结果:请两组小朋友来表演对话,随机点拨升华主题。

  五、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二类字,会写9个一类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语气。

  3.理解老爷爷的话,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件。

  教学难点:

  把握不同人物的语气,从课文中学到“孝敬父母”。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疑问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打开课本。板书三个儿子,看到题目,你能提出什么疑问?(把三用其它颜色的粉笔写出来)

  2.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回答)

  3.同学们都各有各的设想,请同学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有一个儿子?那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二、新授

  朗读完,以闯关形式学习新知。

  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默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A第一关我会认,同学两个人互相认读,全班一起读,再请请小老师带领全班读。(实时表扬同学)B强调“嗓”和“拎”的读音以及注意嗓的形近字区分,拎的动作和写法要点。

  B我能读,词语环节。拓展学生对相似词组的积累。在此环节讲解膊,聪和荡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说出写字要点,并以有趣的方法讲解聪,师板演后,学生在下面写师实时指导)全班再读,开火车读。

  C我会填,课文主要内容。

  三、小结(练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二、读课文

  1.找出三位妈妈夸自己儿子的话(老师指导)

  2.联系自己的妈妈夸奖自己的事实,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

  3.分角色朗读

  4.用关联词既···又···造句。

  三、探究课文明确中心

  1.提出疑问,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

  2.A.文中是如何说明水桶重的?怎样读?并且表演出来。

  B.妈妈此时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妈妈的儿子该怎样做?

  3. 文中三个儿子是怎样做的?你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对第一第二个儿子说什么?

  4. 所以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四、 总结

  五、拓展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关心

  体贴 真正的儿子

  孝顺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6

  《三个儿子》学案设计

  基本内容:

  《三个儿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涵,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去读书讨论,明白事理,并从中升华情感。

  学案设计中,充分体现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所以我也将课堂中学生所能解决的问题抛给学生,如:水桶这么重,连妈妈都要走走停停,而且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为什么第三个儿子要接过水桶呢?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这些问题在互动的学习中相信很快就能够迎刃而解。因此在设计中,我多次设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学案设计过程

  一、初学提纲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标自然段

  2.生字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活动:a.同桌相互交流识字方法

  b.同桌互当小老师读生字

  3.词语认读,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教师活动: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活动:a.小组合作,读词语

  b.小组汇报认读词语。荡”单独读第四声,在此词中读轻声;沉甸甸中的“甸”单独读第四声,在abb类词中读第一声,并通过学生拎装满水的水桶体会水重而沉就是沉甸甸的意思。

  教师活动:出示没有生字注音的生词。

  学生活动:齐读生字

  4. 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用“———”画出来。

  二、深学提纲

  (一)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1.及时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老师发现你们今天都表现特别好,大家都是这个?(竖大拇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这是“棒”、这是“行”的意思)哎哟,我发现大家还不够自信。同学们,你们就是最棒的,最行的。生字认得好,课文读的好听,孩子们,你们瞧,老师们在表扬大家呢。那让我们回忆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过你呢?

  学生活动: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自己的,在小组内交流,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2.课文里的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教师活动:出示学习要求:把自己就当成妈妈,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学生活动:1.合作交流,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2. 把自己当成妈妈,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自豪、骄傲等),说这句话时会有怎么样的表情?(抬头,笑,眼睛放光) 再进行朗读练习。个别读。齐读。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学生活动:a.体会这位妈妈的心情,骄傲,自豪的朗读。

  b.边读边做动作,体会妈妈的心情。

  教师导语:两位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这个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

  学生活动:1. 自由说自己的想法

  2.体会交流(这妈妈不好意思,没什么自豪,不爱夸耀)

  3. 谦虚地读一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二)品读文本,体会“孝敬”美德

  1.朗读7、8自然段,体会“水重”

  教师活动:a.导语: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位妈妈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妈妈提着水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

  b.出示学习要求:找出课文描写水重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读出来,体会水桶的重,(2)请学生上台表演妈妈提水桶,体会水桶重。

  学生活动:a.默读课文7、8自然段。

  b.用----划出描写水重的词语或句子。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c. 请学生上台表演妈妈提水桶的样子。

  d.朗读表现水桶重,最需要有人帮助。

  e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2、朗读9,10自然段,找出三个儿子面对这么重的水的做法,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学生活动:a.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句完整的话。

  b.体会: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c.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教师活动:a.导语: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学生活动:自由交流

  3.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教师导语:其中一位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段对话,和同桌分角色读。

  学生活动:和同桌分角色读妈妈和老爷爷的对话。

  教师活动:采访“老爷爷”: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回答)

  只有              的孩子,才是              的孩子。

  学生活动:a.体会: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 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b.再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4.小结: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条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们提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来孝敬他们?(生自由说)回忆父母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请在这张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

  学生活动:a.在自己准备的纸上写出想对父母说的话。

  b. 请几位学生读一读卡片上的话

  三、练习提纲

  1、词语认读,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既然   嗓子   晃荡   胳膊   沉甸甸   拎着 水桶

  2、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句完整的话。

  3、体会感悟

  只有              的孩子,才是             的孩子。

  2                   在自己准备的纸上写出想对父母说的话。

  《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因此在教学中无需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课文的思想内涵,但要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学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课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学生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语感较好,把课文读流利不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我把指导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人物角色朗读方面,进入角色朗读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朗读,体验阅读的乐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游子吟》导入新课:

  二、二,生字词

  4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标自然段

  5 出示生字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6 出示词语认读,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既然   嗓子   晃荡   胳膊   沉甸甸   拎着 水桶

  荡”单独读第四声,在此词中读轻声;沉甸甸中的“甸”单独读第四声,在abb类词中读第一声,并通过学生拎装满水的水桶体会水重而沉就是沉甸甸的意思。(课件出示没有生字注音的生词,生齐读。)

  三、自读自悟、合作研讨

  师:老师发现你们今天都表现特别好,大家都是这个?(竖大拇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这是“棒”、这是“行”的意思)哎哟,我发现大家还不够自信。同学们,你们就是最棒的,最行的。生字认得好,课文读的好听,孩子们,你们瞧,老师们在表扬大家呢。那让我们回忆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过你呢?

  (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的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自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指名读,学生评价。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指导:谁来读一读?你为什么这样读?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自豪、骄傲等)读后再指导: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有怎么样的表情?(抬头,笑,眼睛放光) 再进行朗读练习。个别读。齐读。

  师:第一位妈妈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二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呢?

  (2)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指导朗读。(提示:可边读边做动作)

  (3)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指名读。

  师:两位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导:这个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样读?(平淡点)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不好意思,没什么自豪,不爱夸耀等) 谁能谦虚地读一读?

  四.学习课文第7、8段

  品读文本,体会“孝敬”美德。

  (1)引导朗读7、8自然段:

  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位妈妈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妈妈提着水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水重?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1.读第一句话:一桶水可重啦!

  2.三个妈妈提着一桶水感觉怎么样?指导朗读

  他们最需要什么?(有人来帮他们)

  (2)引导朗读9——11自然段:

  师:三个儿子面对这么重的水,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说话练习: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如果这三个儿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中的谁说点儿什么吗?

  (3)引导朗读12、13自然段:

  师:其中的一位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段对话,请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采访“老爷爷”: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回答)

  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 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再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条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们提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来孝敬他们?(生自由说)回忆父母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请在这张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

  4、请几位学生读一读卡片上的话。(及时鼓励、引导)

  六、小结:同学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用你们美丽的微笑去回报母亲吧!

  七、作业: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心的同学还可能将这些记在你的日记中,我将是一份最好的成长记录。

  八,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孝

  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4个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有三位像你们一样可爱、乖巧的小男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咱们一起来学习23课《三个儿子》吧。

  (板书课题:师指题)

  师:一起来读读题目。

  二、认读生字

  1、划生字:

  师:好,下面就打开课本23课,请用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读的时候还要用“──”把生字词找出来然后标上拼音,现在开始。

  2、生自由读生字:

  师:同学们,生字宝宝从你们的书本里跳了出来,你们在下面先把它们认一认、读一读,然后读给你们的同位听,看谁能把生字宝宝读准?

  3、抽生读生字:

  师:谁把生字宝宝读准了?

  师:还有谁想来吗?

  师:看谁比他读得更好?

  (齐读生字)

  师:恩,读得真不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4、小组比赛读生字:

  师:那咱们就来个比赛,怎么样?(好)一个小组读一个词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

  5、“去掉拼音”读生字:

  师:老师把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认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

  6、“开火车”读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多积极啊!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那里开?)再来!还想来吗?

  7、男女生比赛读生字:

  师:恩,还有那么多同学想读,这样吧!咱们男女同学再来个比赛,好不好?

  三、认记生字

  1、记生字:

  师:同学们,你们的小嘴巴读生字那么厉害,那你们的小脑袋能把生字记好吗?(能)真棒,下面就给同学们一点时间,同位之间说一说记生字的方法,开始。

  2、生介绍记生字的办法:

  师:哪个同学能把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师:还有同学想说吗?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办法吗?

  3、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记生字的办法可真多啊!你们都把生字记好了吗?

  四、运用生字

  1、用生字词说句子:

  师:记好了?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送进句子里,你们还能把它们读好吗?

  生:能。

  ⑴ 谁想来读读这个句子?(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恩,岑老师想考考大家,谁能够用“聪明”来说一句话?

  ⑵ 好,第二个句子谁会读。

  (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

  ⑶ 第三个句子男同学来读读行吗?

  (行)

  ⑷ 第四个句子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来读读,好不好?

  ⑸ 第五个句子我们让给女同学来读读。

  2、生选词填空:

  师:同学们刚才生字宝宝跑出去迷路了。

  ⑴ 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这个同学做对了没有?好,你真会做题!)

  老师想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读读这个句子。

  ⑵ 谁还想来帮生字宝宝呢?

  (他说对了没有?恩,你真会想问题!)

  老师想请第二和第三组同学来读读?

  ⑶ 还有两个生字宝宝谁去帮它们呢?

  (生字宝宝谢谢你的帮忙!)

  老师想请第三和第四组同学来读读?

  ⑷ 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宝宝,谁最勇敢把它用回家?

  (你真个勇敢的孩子!)

  这个句子老师想让第七组同学读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拎、桶、晃、”三个字

  师:刚才同学们记生字真有办法!,相信我们班同学也能把生字写好的。不过在写字之前,老师要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能看出这三个生字要注意地方。

  (出示课件)

  2、师范写:

  师:好拉!现在拿起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3、生仿写生字:

  师:现在你们都知道怎样写好这些字了吗?(知道)那你们打开书本107页,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一写,写的时候要注意把腰挺直。

  4、评价生写的生字:

  师:好拉!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评一评这两个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

  (谁来评一评)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同学的字。

  (还有谁想来评评?)

  六、通读全文

  1、师范读全文:

  师:同学们写字很漂亮也很认真,而老师也想来读读课文,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样把课文读好吗?听的时候把你喜欢的那些段找出来。

  2、自由读喜欢的一段:

  师:你们也想来读读吗?(想)那你们在下面把自己喜欢的那些段多读几遍然后读给你们的好朋友听听。

  3、抽生读自己喜欢的一段:

  师:刚才,你们的小伙伴都听到你们朗读课文,那你们现在能把喜欢的一段读给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听听吗?

  (抽3~4生)

  七、总结

  今天,我们跟很多的生字宝宝交了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三个儿子,收获可真多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在朗读中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感受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感受母爱,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教学过程】(略)

  【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三个儿子》的第一课时。

  在这个课时里我拟定了以下的两点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安排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在通过视觉感知三个跟他们年龄相近的小男孩从而导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当中。 

  二、认读生字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读生字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地去认读生字。

  三、记生字

  记生字是在熟读生字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对学生的识字提高了一个台阶,要求学生不仅会读这个词而且能够在脑海中初步建架这个生字。

  四、运用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记生字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把生字运用语言环境中和生活实践当中。

  五、指导写字

  写字是低年级学习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师范写,生仿写,评字这些环节,其目的是让生通过观察,仿照,对比去提高和改进自己的写字水平。

  六、通读全文

  这个环节中,本班学生仿照能力比较强,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师范读这个部分。师范读完就放手让学生去读去体会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这节课中成功的是:

  1、我能够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了提出的教学目标而且能有效地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

  2、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比较配合,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并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对的强。

  然而这节课失败的地方是:

  ⑴ 我对新改的教案还是不够熟练,使得在授课的时候有出现忘记教学环节的情况,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毛病。

  ⑵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态欠缺自然。也许是紧张的原因和对教案不熟悉的关系使得自己心里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而导致忽视了教态与自然。

  ⑶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当学生回答完一道题目的时候老师都忘记了给学生及时的表扬,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形式也相对比较少。

  ⑷ 在教学的环节中还有欠缺的地方如课件的颜色比较鲜艳可能影响学生的视觉;通读全文的部分没能让学生带着目的地去读通读懂全文。

  ⑸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最失败的就是没有有效地掌握授课的时间,提前结束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没能将课文熟读,也就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这一次识字教学中,我有得也有失但是从中我认识到自己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把识字教学做得更加好。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8

  一、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所谓“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真情,读出实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文章的内涵才能水到渠成,落实到位。

  二、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2、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

  四、课前准备:

  1、句式的准备,装满水的水桶

  2、课文动画《三个儿子》

  五、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轮盘巩固

  1、猜谜送果子。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今天这些字宝宝躲在苹果树上不肯出来,它们要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字谜,猜中了他们就跳出来了,请听:

  (课件出示一棵长满苹果的苹果树,一个个苹果鲜红饱满,惹人喜爱。)

  (1)    手中握着令牌。            (拎)

  (2)    蚕儿吃桑叶。              (嗓)

  (3)    太阳发出万丈光芒。        (晃)

  (4)    装水要用它,材料是木头。  (桶)

  (5)    远看是勺字,近看是块田。  (甸)

  2、转轮盘组词说句子。这些字宝宝真高兴啊,它们一跳跳到了转盘中,你能认出它吗?(出示一个转动的轮盘)

  (1)随着轮盘的转动抢读出现的生字。

  (2)开小火车给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2~6自然段,妈妈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加上你的动作展示一下。

  (二)巧设悬念,自读质疑       

  1、听了妈妈们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三个不同的儿子,可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找到老爷爷说的话,读一读。(相机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2、齐读第13自然段。

  3、读了老爷爷说的话,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板书: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过渡: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老爷爷有这个想法,他看到的儿子又是谁?从课文中找答案。

  1、初读激qing情萌发

  (1)学生自由读7-13自然段。

  (2)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

  (3)学生边汇报边重点理解第8自然段。(出示第8自然段)

  ①请小朋友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生朗读)

  ②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呀?

  ③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边读边理解“晃荡、可重了”词语的意思。)

  ④哪些地方看出妈妈很累,体会读。(体会“走走停停、腰也酸了”的意思)

  2、表演悟情情渐深

  (1)创设情境悟情。

  听了你们的精彩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老师读得时候,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表演妈妈提水桶,其他同学站在座位上表演。

  师旁白:先请妈妈们弯下腰去,水桶就在你的脚边,试着把它提起来,哎呀,好重啊!再来一次,哦,提起来了,往前走一步,停一停,再走一步,停一停。

  (2)采访感受激qing

  ①采访上台提水桶的孩子:你现在心里最想的是什么?

  ②小朋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③齐读课文。

  ④句式感情

  看到妈妈脸上流下的汗珠,我真想              ,看见妈妈弯着腰弓着背,我真想              ,看到妈妈辛苦的样子,我真想说                 。

  3、自读辨析情亦浓

  孩子们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当看见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帮助她,三个儿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①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三个儿子谁做得对?请说说理由。(结合学生的回答逐节朗读课文)

  (3)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板书: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1)齐读老爷爷和妈妈的对话,再次体会老爷爷的话,你现在觉得那个儿子是谁?为什么?

  (2)句式渲情。

  那是第    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二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三个儿子却只看见          ,跑过去          他多么          妈妈。

  4、课终延情情未了  

  (1)学了课文,你想对两个儿子说些什么?

  (2)听了你们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3)句式练说。(书面作业)

  听了这些,一个儿子翻着跟头,翻着翻着       ,一个儿子唱着歌儿,唱着唱着         ,另一个儿子什么也没说,               。三个妈妈开心的笑了。

  (4)看到这些,妈妈们会说些什么?老爷爷又会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可以师生对说,也可以生生对说。)

  (四)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观看课文动画,学当配音演员。(播放课文动画)

  1、看,仔细看,记住人物说的话。

  2、演,加上动作演。

  六、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跑

  接

  提

  晃    荡

  走走停停

  腰酸背疼

  一个儿子         

  本案例曾获省教育学会优秀奖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9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三个儿子》是第五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这篇课文在串连一、二组教材中取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的小结运用,又将对第二组训练重点"多读多想,读通课文"作好铺垫。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根据"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老爷爷的话,他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二、灵活多样,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这既为上课的对比做好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谈话激趣法

  在学生交流身边的事例基础上,教师适时谈话激趣,拔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当妈妈、当老爷爷、当儿子,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4、读书指导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语)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对学生的读进行四个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主动参与,说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生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三个儿子》一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与父母的关系说起,说平日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也谈自己在父母繁忙时的一些做法。

  2、读书入境法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学习《三个儿子》过程中,要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3、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小组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4、多元评价法

  在课堂学习评价中,我尝试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让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让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让评价项目多元。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四、多元阅读,说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读出一方新天地。

  1、初读生疑

  上课伊始,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有关母(父)子情深及其他材料,为课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教师的激情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

  师: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是,生活中,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孝敬长辈,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三个儿子》。

  在齐读课题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正确,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弄不明白。在此环节中,可结合读文,让学生当"小老师",解决文中新字、新词的认读。

  2、精读探究

  梳理疑难,归纳出学生共性的问题:明明是三个儿子走过来,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在精读过程中,可让学生采取读、画、圈、议等方法,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①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只有能帮助妈妈分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道理,从而弄清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3、赏读体味

  在此环节教学中,要以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揣摩、玩味。尤其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角色中去,设身处地地读,如临其境地读。通过赏读,让学生明白"母亲总是很爱自己的儿子的,她们情愿负重,也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那个用实际行动来分担母亲重担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的道理。

  4、活读延伸

  学生在以文本展开卓有成效的对话后,引导其说出心中的感受将变得水到渠成。在活读阶段,可让学生在通读全文,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在此间,可通过设置"凡人名言"栏目,激励学生说出所读所感,使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情感达到高度的融合,并由此形成一个课堂高潮。而后,再让学生完成弹性作业:回家后,认真地完成一件家务事,把做的、想的写下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并以此带动形成家庭"亲情高潮"。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10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设计意图』:我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三、教后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一)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字词回顾

  出示词语,指生读,检测,生正音。

  三、品读课文,读懂文本

  (一)自学指导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二)自学指导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

  三位妈妈手中提的是怎样一桶水啊?谁能找到课文里的句子说说。

  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桶水沉甸甸的?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3、体会“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4、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发现写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板书设计:

  三 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嗓子好 没有特别的地方

  翻跟头 唱歌 帮妈妈提水

  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12

  【课业设计】

  一、我会填

  l____ t____ t____ c____ d____ g____ b____ h____ d____

  拎  停  桶  聪  甸  胳  膊  晃  荡

  二、找朋友

  三、我会做

  一个孩子_____________

  面对三个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一个孩子_____________

  一个孩子_____________

  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一、读句子

  1、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

  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4、“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的话幽默、风趣又意味深长。“三个儿子?”读出疑问的语气;“不对吧……”则要读出明知是三个儿子,却说只有一个儿子的原因,是因为他看见一个儿子帮妈妈拎水,懂得关心妈妈。

  二、学写对话

  小朋友一定会打电话吧!请你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注意说话的语气。

  小宁:“喂,你好!我是小宁。请问小明在家吗?”

  小明:“小宁。我就是小明啦!有事吗?”

  小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做一做

  小朋友。爸爸、妈妈爱你,她要爱爸爸、妈妈,是吗?希望你今后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自己画个表记一记,时间长了、你一定会有更大进步的。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篇13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下面是《三个儿子》教学反思范文!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涵,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去读书讨论,明白事理,并从中升华情感。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参与。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朗读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挚情感走进文本,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只要学生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在朗读时适当点拨,指导,学生便能比较准确地读准语句的语气,找准感情基调。本课不需要学生逐句朗读,只要求学生读准三个母亲在说到自己儿子时的不同语气以及老人在看见三个孩子后说的话语。这部分的朗读铺垫为后面孩子参与讨论做好了铺垫。

  2、阅读教学自主化。

  情感体验阅读方法要求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自主体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察情感体验方法应用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展示出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往往“走过了头”,把尊重等同于“放纵”,把张扬等同于“随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于“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而老师没有主观意见,没有核心理解,学生说什么都对,都给予肯定,从绝对的“书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绝对的“学生中心”。为解决这一矛盾,课堂上我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对于三个儿子的表现,你认为谁做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大都认为第三个儿子做的好。这时,我问学生:难道其他两个儿子就不优秀了吗?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情感的火花。同时也做到了正确处理“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正确价值取向”的辨证关系。

  “真正的儿子应该关心和爱自己的妈妈。”

  “第三个儿子很懂事,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他知道帮助自己的妈妈。”

  “我们要学习第三个儿子,为妈妈多做事!”

  ……

  听着这些感人的话语,看着那一张张美丽而可爱的脸庞,身在这动人的语文课堂中,我感受到一种来自于放手给学生所创造出的幸福和愉悦中。

  最后,为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孝顺父母的心愿,我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使文本转化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活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 老师的语言也变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其次,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体验阅读情感,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环节的设计值得商榷;指导朗读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课堂上的情感调控,对新的生成及时予以正确引导等。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改进,让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在情感体验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