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19月亮上的足迹

19月亮上的足迹

旧城已冷 点赞 分享
19月亮上的足迹

微信扫码分享

19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① 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③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理清思路,了解登月知识。课前准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夜幕星空的画面,提问:自古以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限的遐想,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和不朽的诗篇,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①讲解“嫦娥奔月”的故事: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②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南特,从小对航海有浓厚兴趣,系统地研读过数理化专著,1865年发表了《从地球到月球》,及1870年发表的续集《环绕月球》,这两本科幻小说几乎是现代“阿波罗”登月工程的原始性预演。

《从地球到月球》及它的续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法国探险家米歇尔·阿当建议造一颗名为“哥伦比亚”的空心炮弹,并乘坐它到月球去。巴比康,米歇尔 和尼丘尔船长在炮弹里装了温度计,气压表,月理图和枪支弹药,又随身带上两只狗和几只鸡,乘坐由270米长的大炮发射的炮弹出发,但在途中遇到流星而偏离轨道,在离月球4500千米处绕月飞行。三位探险家利用绕月飞行的机会,仔细观测了月球的面貌,最后因炮弹速度 越来越快而脱离了月球的引力范围,从而进入了地球的引力圈,终于溅落在太平洋,三位月球探险家被美国军舰救起受到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③有关月亮的古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月亮是如此神秘,人类是如此向往,那么什么时候人类能真正登上月球,实现飞天梦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在今天的课堂上,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去感受人类登上月球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和那成功的喜悦。二、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19月亮上的足迹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