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漫游诗人 点赞 分享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课标要求】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情感目标: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找出下列两个故事,自己熟悉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
1.官渡之战 
                     温馨提示: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影响
2.赤壁之战   
3.熟悉三国鼎立形成过程自己独立完成下列表格,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做得最好。
国家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蜀   
吴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读一读,想一想
材料一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二  曹操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下层的人,它也注意提拔。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
材料三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他决定推行屯田制。
1.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2.分析讨论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3.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试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在班级内交流。

四、知识整合
1.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2.两大战役: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3.三分天下:魏  蜀  吴
4.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5.五个时间:2XX年、2XX年、220年、221年、222年

五、巩固练习
1.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战役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战役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成语典故“火烧连营”“草船借箭”都出自哪一战役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战役
4.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5.公元2XX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献帝   d.统一北方
6、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了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