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专家点评: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专家点评: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专家点评: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微信扫码分享

专家点评: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⒉ 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研究的几种偏向

    当前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研究,随着建构主义的流行,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或基于Internet的教学环境下,对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的应用更有其得天独厚的土壤。因此,这个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偏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1)忽视教学目标分析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当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存在一种偏向,即看不到教学目标分析这类字眼,“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这种看法则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某一节的课文内容显然是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一节课总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还无需掌握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学目标只要求“了解”)。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2)忽视教师指导作用

    在以“学”为中心的ID研究中出现的第二种偏向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因此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如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不能忽视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如,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若想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交互的设计,那么这种教学必定失败无疑: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不得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必须明确: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主演改由学生担任),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所以对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

    (3)忽视教学模式设计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少研究人员都由此得出结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即如何设计适合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而教学模式的设计则认为与意义建构过程无关而完全被忽视[15]。

    事实上,只要是有教师参与的教学过程(不是纯粹的自学过程)就存在对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进程的控制与优化问题,也就是存在教学模式设计问题。如前所述,教学模式存在对理论的依附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等重要的基本特性并能反映和体现教学系统的整体性能,所以,如果只考虑学习环境的设计而忽视教学模式的设计,必将导致对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总体结构设计的忽视和对各要素之间彼此关联与协调考虑的欠缺。也就是说,对教学系统中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的设计考虑可能是很周密、很完善的,但从整体配合即从系统的观点考虑则很可能有问题(不能体现出整体效益);或者说,有关学习环境的设计,在“静态”(例如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情况下看起来可能很不错,但是一旦实施教学活动进程,即转入“动态”运行以后教学系统性能就急剧下降。这些都是只考虑学习环境设计(属于静态设计)而忽视教学模式设计(动态设计)的必然后果。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只要是教学系统(而不是无教师参与的自学系统),就必须要考虑该系统的运动变化,即要考虑其教学活动进程才有意义,因为教学过程总是由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过程。不把重点放在动态的教学模式设计,而是放在静态的学习环境设计,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专家点评: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