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酒醒梦一场 点赞 分享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精选16篇)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1

  (第一教时)

  执教: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中心小学 陶立进

  一、 课时教学目标界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词语的分类理解,从而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在朗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二、 教学设计板块:

  1.激qing导入,走近郑和。

  2.分类理解新词,脉络一目了然。

  3.探究学习“扬帆远航”。

  4.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图片、文字)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目的:

  (一)、激qing导入,走近郑和。

  1.教师导语引入:由现在出国之便利,引出古代出国出海之艰难,从而引出六百年前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的故事,随即出示郑和像。

  2、出示课件:走近郑和

  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入宫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

  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读了这段材料以后,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要说说?

  [导入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郑和产生一份敬仰之情,通过“读材料,谈感受”,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新词分类理解,脉络一目了然。

  1. 提出初读要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

  2. 在学生充分初读之后映示文中新词:

  派遣(qiǎn) 魁(kuí)梧(wú) 健步 浩浩荡荡

  赠送 丝绸 瓷(cí)器 名扬海外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a、指名读,相机正音。

  b、这些语词,你能在课文中理解它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交流。

  3. 投影映示,将上述词语放入三个方框中。

  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些词放在三个方框中,分成这三类呢?

  4. 试试为每一类有关的内容加个小标题。

  (扬帆远航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

  5. 映示课文框架图,帮助学生理清全文脉络。

  〔本板块教学,将学习理解词语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不回避起始课时的字词教学,又尽量高效省时,一举两得。〕

  (三)学习“扬帆远航”。

  1. 教师以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映示。自由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情景。

  2. 指名朗读或扮演郑和进行表演再现。(选哪一种方式汇报,由学生自主选择。)

  3. 假如时间能倒流,你就站在岸上为船队送行的人群中,当时你们会对郑和、对船队怎样欢呼,如何祝福?

  引导学生读一读第1、2自然段后再展开想象。

  4、此时,假如你能和郑和相见,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问他?

  【这一置疑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直接向文章中的人物质疑,与文本进行近距离对话,至于学生所提出的 问题,教者根据问题类型和内容,或扮演郑和角色直接回答,或存疑留待下一节课探究解决。】

  (四)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抄抄词语,读读课文会让大家太枯燥乏味,今天老师想让大家自己来设计作业,然后自己完成。

  投影映示:“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发放“自主自设作业乐园”卡。

  【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走出接受性作业的圈子,唤醒自主意识,自主设计作业内容,自主设计作业类型和形式。】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2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郑和远航》。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头脑性为一体的课文,细致先容了郑和第一次下泰西远航的环境,并点明白郑和七次远航的庞大意义,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坚强的探索精力和精彩的帆海技能。全文可以分为两段。第一至五自然段为第一部门,重要写郑和率船队第一次飞行的环境。第六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门,重要写郑和从14XX年到1433年曾七次远航,为促进我国和亚非国度的友爱来往作出了孝敬。在写作特色上,做到了点面联合、详略恰当。郑和统共七次出使泰西,要是全部写下来势必显得拖拉,本文重点写了第一次远航的环境,对别的作了归纳综合阐明。如许,既突出了重点,又节流了翰墨。

  二、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明白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郑和第一次远航。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说教法、学法】

  由于学生对历史比较疏远,知识积累不够。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我以《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基点:先立足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这堂课的出发点是教材,回归点也是教材,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课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情;课后以情促趣,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拓展深化。通过“读”、“演”、“说”、“写”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课上反馈:

  1、自学生字词。(人家要请你听写的哟!)

  2、查字典,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惊叹不已扶老携幼严阵以待化险为夷

  3、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组内分好工展示时朗读)

  4、搜集有关郑和的资料。(其他组补充哦!)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课文写了郑和率领船队几次远航?其中最详细的写了哪一次?为什么不将每次都写详细呢?

  2、课文1—5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场面?你最喜欢哪些内容?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感情读出来。

  三、当堂训练、检测反馈:

  完成下面习题。

  (1)、看拼音,写生词。(规范、美观哟!)

  mǎtóucíqìzèngsòngsīliè

  kuíwúbàoquánfànwéipàiqiǎn

  2、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里。

  遣遗:忘派

  拳券:头证

  3、填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扶老幼惊不已

  严阵以化险为

  四、填空

  1、本文写了郑和带领船队次放洋远航,此中写得最细致的是第次,别的次一笔带过。

  2.本文是按、的内容次序来叙述第一次远航颠末的

  四、背工目的、总结提拔:

  说说本节课的劳绩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思路

  本篇课文的结尾全面的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航海意义和影响,所以教学本篇课文时,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后,以此为突破点推及全篇,引导学生细读感悟,加深理解。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品味语言文字,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能力。研读重点词语,让学生品味词语使用的'精妙,感悟词语要联系语言环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要让词语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见《课程标准》)本课教学设计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了解郑和及其下西洋的背景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紧扣结尾,引导细读感悟

  (一) 读悟课文第七自然段

  1. 学生朗读第七自然段。

  2. 这第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3. 学生自主思考后,同桌间交流。

  4. 指名说说自主思考、同桌交流的收获。

  (1) 这一自然段共四句话。

  (2) 第一句话是对郑和远航所作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换言之,郑和远航是史无前例、无人可比的。主要原因有三: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

  (3) 第二、三句点明了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它表现了----开阔了-----促进了----”从小的方面来说,不也是对郑和本人“顽强的探索精神”的高度评价吗?

  (4) 第四句话点明了郑和远航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直到现在”和“还流传着”,突出地表现了郑和“顽强的探索精神”已深入人心。

  (5) 郑和远航是举世瞩目的壮举。郑和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杰出代表。

  【此段全面的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航海意义和影响,所以教学本篇课文时,以此为突破点推及全篇,引导学生细读感悟,起“提领尔顿,百毛皆顺”的作用。】

  (二) 读悟课文第一、二、六自然段,体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1. 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的呢?请从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2. 指名分别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3.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4. 了解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情况,并恰当点拨。

  (1)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这是通过场面壮观来展示“规模之大”的。“人山人海”,写出了郑和远航牵动无数人的心,人们对“郑和远航”表现了极大的兴趣,还昭示着:‘郑和远航“得到了官府的重视和百姓的支持。

  (2)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航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这一句从人员的配备、人数的众多上,表现了“规模之大”,也显示了这考虑细密,准备充分,组织管理能力很强。

  (3) 作者将镜头对准“宝船”,从不同的角度如实描绘:①具体描写宝船的长、宽、高;②写桅杆的根数、风帆的面数、乘坐和驾驶的人数;③写配备先进。所有这些,无不显示了宝船的“特别雄伟壮观”,“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5. 指名说一说。

  (1) “每到一个国家”,“各国君臣”、“亚非许多国家”等,显示了郑和远航“范围之广”。

  (2) 课文第六自然段中,“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到达非洲东岸”,写出了郑和远航“范围之广”;“最后一次远航”,“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也写出郑和远航“时间之长”。

  (三) 读悟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以郑和为代表的“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及“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1. 默读课文三、四、五段,划出描写郑和的语句,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在句子边上。

  学生自学,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2. 交流。

  引导感悟第三自然段

  (1) “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内涵丰富:向关注、支持他这次远航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请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放心,“我”一定能顺利远航;显示了郑和的“态度友好亲切”,并不因为自己是“三保太监”、“两万七千八百多人”的统帅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2) “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这句话显示了郑和的威武雄健、指挥若定、充满信心,也给所有参加远航的人送去了勇气和力量。

  (3) “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船队之长,气势之强,既表现了“规模之大”,又预示着船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当然也显示出郑和的指挥有方。

  引导感悟第五自然段

  (1)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课文中分别写了几种凶险?分别是什么凶险?(一种是自然的“险恶的风浪”,一种是“海盗的袭击”)

  (2) 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风浪的险恶?请找出并在相应的词语下面画上圆圈。(狂风呼啸、脱缰、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扑向、撕裂、波峰浪谷)

  (3) 朗读所画的描写风浪险恶的语句,请联系电影、电视中的相关画面和镜头,想象风浪的凶险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4)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风浪险恶的句子。

  【提炼出文中描写大海的词语,先朗读,再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感受大海磅礴惊险的气势,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有效的统一。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的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依托文本而又超越文本。】

  (5) 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员,看着翻腾的巨浪,听着咆哮的涛声,站在颠簸的船上,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学生阅读文本,若能潜心其中,沉浸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就容易想课文中主人公所想,急主人公所急,也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应该说,这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6) 让我们来看看郑和吧!谁来读描写郑和表现的句子?

  (7) 从描写郑和表现的句子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8) 从“总是”一词可知,郑和在远航过程中,遇到的险情很多;郑和不管遇到怎样的险恶,都凭着非凡的能力和超人的胆识将其一一化解; “镇定自若”,表现了郑和具有大智大勇,遇险不惊,临危不惧,早就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心中唯有“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

  (9) “化险为夷”,是郑和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正确指挥的结果,说明了“困难像弹簧,你强他就弱”,显示了郑和战胜险恶的顽强精神和伟大力量。

  (10) 引读描写风浪无比险恶,郑和沉着顽强的语句。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11) 自然的凶险被战胜了,人为的风险也来考验郑和了。在电影、电视中见识过海盗吗?请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海盗。(凶悍异常、动作快捷、心狠手辣、残暴贪婪)

  (12) 课文中是怎样写海盗凶险的?(海盗乘着夜色,偷偷摸摸靠近船队)从写海盗凶险的句子中,你们读出了什么?(海盗不但凶残而且狡猾,几乎防不胜防。你看他们是“乘着夜色”偷偷靠近)

  (13) 这次海盗的阴谋得逞了吗?从这些语句中,你们读出了什么?

  ① 海盗们“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他们无处可逃了;二是“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藏身,要么被烈火烧死,要么被海水淹死,要想活命,唯有“乖乖地”当俘虏。

  ② 郑和神机妙算,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信心和实力。学生抓住“事先得知”、“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下火把”等,朗读体会郑和的大智大勇。

  【教师通过引读方式使师生、文本之间展开对话,体现,联系生活中对风浪的无比险恶和海盗形象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表达、吸纳,为郑和的镇定自若、处变不惊、大智大勇的形象作铺垫。】

  引导感悟第四段

  1. 一般说来,一些国家看到如此浩浩荡荡的船队,可能会如临大敌,惊慌失措,赶忙阻击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情况如何呢?

  2. 学生自由读第四段,思考。.

  3. 学生交流

  (1) 君臣表现:各国君臣“都表示热烈欢迎”,因为他们”看到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因为“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2) 老百姓表现:老百姓也很欢迎,一是争相观看,二是惊叹不已,三是换取物品,

  (3) 商人表现:各地商人也十分欢迎,因为他们“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4.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郑和远航的船队备受欢迎,的确是“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请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来,并在下面加上小圆圈。

  (四)回归整体

  三、小练笔

  郑和远航胜利归来,如果你是大明皇帝、是一位朝廷大臣、是商人、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你会说什么?请大家拿出纸笔,写出你想说的话。

  【学到这里,学生心中有千言万语要一吐为快。此时,教师应该退到后台,给学生这个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通过他们的笔,通过他们真情的朗读,表达他们心中的激情。同时,学生在读写中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心灵再次受到启迪,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教育。】

  四、指导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

  1.请学生看课后练习第三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给段落标上标题: “扬帆启船”、“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3.学生依据标题,选用自己的复述方法,熟读课文,尝试复述。

  4.进行抽签复述比赛抽到哪个标题,就复述哪一部分。

  板书设计:

  郑和远航

  扬帆启航 规模宏大

  友好交往 热烈欢迎

  战胜凶险 英勇无畏

  教学反思: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馈,交流。

  ②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①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③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④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5

  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文中几个重要的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读懂课文1—3小节内容。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壮观、宏大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郑和准备扬帆启航时的宏大场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405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明朝皇帝派出的使者率领27800多人,两百多船只,把中国的文明礼仪和各种珍贵的礼物带给了世界。世界因此知道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这位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使者就是——

  2、这节课就让我们越过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生); 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生)。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对郑和和郑和远航有了哪些了解呢?谁来说说?(指名说)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码头  派遣  瓷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2)说说你还有哪一个词语读不准?指导读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遣”、“范”、“撕”。

  (4)区别组词:拳(       )  遗(       )  增(       )  范(       )

  券(       )  遣(       )  赠(       )  泛(       )

  (5)出示四字词,练读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说一句话。

  2、理清课文条理

  (1)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2)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哪几小节写的?

  (3)默读课文一到五小节,根据小标题: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给第一大段分层。

  (4)课文1到5小节重点描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那么剩下的两小节又分别写了什么呢?

  三、学习新课

  1、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指名读)

  (一)、规模大

  1、称之为顶峰,那是因为它是规模最大的,时间最长的,范围最广的。郑和远航,究竟规模多大,时间多长,范围多广呢?就让我们来到1405年7月11日,来到苏州府刘家河码头先去看看当年“扬帆远航”的场面吧!(打开书本)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2、交流。(指名说)

  相机出示: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相机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

  (1)同学们,这就是书上提及的“宝船”,(出示图片)多么雄伟壮观啊!你知道为什么称它们为“宝船”吗?

  大:这些宝船长约148米,宽60米。我们的教室长约8米,宽约6米,有我们这样的18间教室连起来长,十间教室并排着宽,大不大?

  高:宝船不仅大,还很(高)!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同学们,我们的这栋大楼有三层,也就是说这些宝船的高度最少是我们这栋大楼的三倍多!

  驾驶的人多:是啊,这些宝船需要两三百人驾驶,也说明了宝船的大。

  乘坐的人多:可以乘做一千多人

  设备先进: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2)像这样的宝船有多少艘?(62艘)一艘就这么大,六十二艘宝船,多庞大的船队啊!   

  (3)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随行!他们分工明确:(出示其他船只图片)有作战的战船,有负责装载粮食的粮船,有运输淡水的水船……总共二百多艘,组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的船队。(看图)

  (4) 谁来读读这雄伟壮观的场面?(指名读)

  (5)透过这些宝船,透过这支船队,大明朝的雄厚实力清晰可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十分——(骄傲)。让我们骄傲地来介绍这只船队!(齐读第二节)

  还从哪里看出远航规模宏大?

  相机出示: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4、600多年前的中国就有如此规模宏大的船队,真是让人叹服啊!让我们再次骄傲地说——(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5、带领这样规模宏大的船队出使西洋的就是郑和。

  出示句子: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指名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样子?(高大、神气、身材魁梧、威风凛凛)

  u  这么威风凛凛的郑和,谁能把他读出来!(指名读)

  (二)时间长

  (1) 过渡:就这样,郑和率领着这支规模宏大的船队扬帆启航,开始了第一次远航。(板书:规模之大)这样的远航共有几次?七次远航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快速浏览文章。 

  (2) 指名交流。

  (3) 历时28年,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之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4)最后一次远航,(出示资料)。

  (三)范围广

  范围广又从哪里看出来呢?(板书:范围之广)看地图,这就是郑和所到之处,范围之广也是史无前例的。 

  (四)、升华感情

  七次远航,郑和从意气风发的壮年变成了一个鬓发全白的老人。虽然在最后一次远航的归途中,郑和病故他乡,退下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他为航海事业所做的贡献功在千秋,永远不会被磨灭。同学们,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

  四、小结

  28年间,郑和船队航行了10万多公里。这在当时是无人能及的。(出示资料学生自读)他开创了航海事业的先锋。此时此刻,我们不得不再次骄傲地说:(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板书

  扬帆启航  (1-3)

  10、郑和远航    第一次远航(详写)     友好交往  ( 4 )

  战胜凶险  ( 5 )

  其余六次远航(略写)

  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顶峰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6

  本周训练目标: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课时:两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小标题的提示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会认会写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并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历,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与重大意义。

  预习板块

  1、卡片交流:对郑和下西洋的了解。                                          

  2、自测一下,这些词语会读会写吗?给拼音加上调号。

  码头   派遣   瓷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启航   惊叹不已

  俘虏   桅(wei)杆  魁(kui)梧(wu)  炫(xuan)耀  珊(shan)瑚  鬓(bin)发

  扶老携幼   奔腾咆哮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3、写出加点字的意思,说说词语的意思: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4、接龙读书(小组接龙读书,纠正、点评、重点句反复读)                                                                        

  赏析板块(先自读课文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小组汇报,重点句子朗读)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

  2、为什么称这些大船为“宝船”?(分别从大小、配备、装载方面回答)

  3、他们在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

  4、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郑和如何面对?

  拓展运用

  1、世界航海家:麦哲伦(1519年环球航行)、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

  2、印尼的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特混舰队。而郑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今斯里兰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动用武力,而且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

  3、小组活动:郑和率领的船队与很多国家进行了友好交往,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项,分角色,加动作、对话来表演,或者进行具体的描述。

  4、郑和经历了重重困难,完成了第一次远航的任务,那么郑和远航有何重大意义呢?

  5、质疑、讨论

  巩固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先自测,然后小组检查,小老师点评)

  mǎ tóu pài qiǎn   yí  qì   bào quán  zèng sòng    sī  liè

  (     ) (      )  (         ) (      )    (       )    (      )

  fàn wéi   hū xiào   páo xiào  jiàn bù   wēi xié    fǔ  lǔ

  (      ) (       )     (       )   (     )   (      )    (       )

  2、课文(  ——   )自然段是写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可以按照      、         、          的顺序记叙课文。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从1405年到1433年的      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   次,前后到过       多个国家。

  3、 按要求写词语。

  (1)形容人物神态的词语。

  (2)形容风浪大的词语。

  (3)形容气势大的词语。

  4、判断,是比喻句的打“√ ”。

  (1)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

  (2)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

  (3)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 )    

  课外作业

  1、将成语与相关人物用线连起来。

  两袖清风  卧薪尝胆 三顾茅庐 鞠躬尽瘁  梦笔生花   指鹿为马  映雪读书

  李白     刘备     于谦      孙康     勾践      诸葛亮      赵高

  2、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3、推荐阅读书目: 《郑和下西洋》 、《郑和――联结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航海家》、《与郑和相遇海上》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7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03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苏教版)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补充板书:26 郑和远航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 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 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馈,交流。

  ②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①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③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④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板书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26 郑和远航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8

  一、 激情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一起来认识明朝一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他的名字叫——郑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它的名称叫——郑和远航。

  二、感受人物形象(配乐)

  1、今天,老师还为同学们带来了郑和35岁时第一次远航时的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郑和的神情。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他呢? (学生畅谈)

  出示:神采奕奕、胸有成竹、仪表堂堂、气宇不凡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真了不起,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有的词语你们已经说到了,有的还没有说,来,一起来看看吧!

  这就是一位率领着一支庞大舰队的航海家,这就是那位信心满怀的航海家。(出示:第三小节)同学们,你能读出他的英雄气概吗?自己练一练

  2、指名读

  a、 这么威风的郑和,谁来把它读出来。

  b、 郑和的身材真魁梧呀!谁能把郑和的号召传得更远一些吗?(这样的号召,我想不仅中国的人民能听到,连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听到。

  c、 同学们,如果能加上一些动作就更好了,大家一起来。

  三、感受航海之最

  1、 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奇迹,书上有一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的评价。请看,(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a、 顶峰是什么意思,那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达了当时航海事业的最高峰那是因为——引读。

  2、 质疑: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能称得上到达了“顶峰”呢?(出示问题)

  请大家独立阅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读完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①学生读文   ②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

  a、 时间之长

  ① 指名交流(1405~1433 长达28年,七次,三十多个国家)

  师:这么长时间的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出海七次,一共到了三十多个国家。

  郑和最后一次远航,已经60多岁了,鬓发全白了,就在这次归途中,郑和以身殉职,病逝于古里,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是否和老师一样的心情,沉痛而又敬重,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读这一小节。(出示第六小节)

  b、 范围之广:

  郑和远航前后一共到过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家该是一个多大的范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郑和从苏州刘家河出发,首先到达占城,然后往南到达 爪哇、苏门答腊,再往西到达古里,前3次到达古里就返回了。后四次则横渡印度洋,到达了阿拉伯及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等国家。)(配乐解说)

  郑和远航历经28年,率领舰队航行了10万多里。几乎跨越了半个地球。这些在当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比世界航海家哥伦布还早80多年。他开创了航海事业的先锋。此时此刻,我门不得不再次骄傲的说: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c、我们已经了解了郑和远航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那么它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自读1~3小节。找一找,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船队的规模之大?

  1、“.随行————27000多人。“

  老师告诉你们。我们国际部从小学到高中共计约( 2700人 )。27000多人就是它的( 10  )倍。

  2、“每艘宝船————那么高“

  前几天,老师请季钰姗测量了一下我们教师的长与宽。请季钰姗来告诉大家这所教室的长与宽。(宽7米,长9米)150米就是相当于9个教室这么宽。

  3、“穿上有9根 ————23百人驾驶“

  4、“60多艘——

  同学们,这就是宝船。多么雄伟壮观呀。透过这些宝船,大明王朝的雄厚实力,依然清晰可见。让我们骄傲的来 介绍一下这支船队。(齐读第二小节)

  5.600年前的明朝就具有如此规模的船队。真让人叹服呀!让我们再次骄傲的说:(出于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9

  佚名

  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2 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作业 :抄写词语,扩展练习1组词,根据本课写一则读后感。

  板书: 郑和 第一次 扬帆起航 友好交流 战胜凶险

  远航 二——六次 开拓 探索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揭题导入  

  2、检查自学效果。

  3、理清课文条理。

  一、揭题导入  

  在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参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板书课题)

  你对郑和知道多少,来说说看。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派遣太监魁梧抱拳扶老携幼

  瓷器脱缰野马撕裂威胁

  2、指名读。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

  字形:“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

  “魁”的“鬼”的“竖弯勾”要写得大一些,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4、指导分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内容?(第1~5自然段)

  (2)课文的第6~7自然段又写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意义)

  (3)学生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5、同座位互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撕: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要紧凑。

  2、魁:半包围结构的字,“斗”要被“魁”包住,“厶”写得小一些。

  3、监:上大下小。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描红和临写。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一、复习旧知

  听写词语。

  派遣魁梧扶老携幼脱缰野马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段(第1~5节)。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1405年7月11日;苏州府刘家河码头)

  (2)自读第一段,边读边想。

  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交流,反馈。

  (①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②船上有指南针、航炸弹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③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3)将近中午,郑和登船准备起航,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

  (郑和十分自信,十分威武)

  师:这是一个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该怎么通过读来体现?

  训练学生朗读。

  过渡:宝船起航了,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的第4、5自然段。

  (4)生自学4、5自然段。

  小组交流。

  ①抓住体现各国人民友好态度的词语。

  ②训练学生在读中表现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感情。

  ③出示表现海上风险浪恶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边谈边读。

  ④还有什么困难?这种惊心动魂的场面你能表现出来吗?

  训练朗读。

  ⑤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了什么认识?

  生各抒己见。

  2、讲读第6、7自然段。

  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什么新了解?

  三、回顾全文

  1、你能谈谈郑和远航的意义吗?

  (具体的内容可以从第4自然段中挖掘)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反馈。

  四、课堂总结

  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再读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还能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写一则读后感受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10

  《郑和远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词语的分类理解,从而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在朗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4、尝试着复述课文。(练习3“诵读与积累”有相关词语训练复述)

  教学基本流程:

  一、激情导入:

  二、读课文,感悟远航

  (一)规模宏大的远航

  (二)友好交往的远航

  (三)充满凶险的远航

  三、郑和远航的意义

  1、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2、拓展

  四、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节选)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郑和远航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哪部分写了这部分的内容?

  生:课文第七节写了这部分的内容。

  师:读一读这节,看写了郑和远航的几点意义?(生读课文思考)

  生: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师:对,这是第一点意义。

  生: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师:不简单,你说出了两点。

  生: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师:(点头示意让学生坐下)郑和远航有四点意义,每一点都能用一个词语去概括。比如说第一点,我可以用“达到顶峰”概括。(板书)其余3点你能不能也用四个字的小标题写出来,在书上标一下(动作示意)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三名同学每人写一点意义)

  生:(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写)2顽强拼搏  3开阔眼界  4促进交流

  师:这些词语概括得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还可以用上哪些词?

  其他:探索精神   顽强拼搏

  师生:(师指黑板)说第3点概括地很好。

  生:第四点促进交往,还可以概括为文化交流。

  师:可以(点头表示)

  生: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很积极,为了更好的体会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再把这节读一读。

  (生自由读第7节)

  师: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的确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画,用不同的符号作标注。

  师:你画了哪些句子?

  生: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一共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师:1405到1433多少年?(28年)时间真长!

  生:这次远航,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师:你读书很细致!是的,这节主要写的是写航海时间长、范围广。

  生: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师:“人山人海”那场面?(声音拉长)

  生:多雄伟、多壮观!

  生: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士兵,共两万七千多人。

  师:两万七千多人,人真多。从这能看出规模大。

  生: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车又叫“宝船”,也能看出规模大。

  师:你的眼力真好。

  生;每艘宝船长150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此处,把数据与我们身边的实物做比较,更有震撼力!

  师:“十多层楼房那么高”,你知道这样的船有多少只吗?( 62艘)

  生: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师:“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多么壮观。

  师:课文1到3节是写郑和远航规模大的。读时要把咱刚才画的句子特别突出出来。读得好的同学,老师给配上音乐。

  (生自由练读1至3节)

  师:(认真观察读的情况)相机指名读书。用上这样的话语:恩,某某同学读得非常投入,来,你给大家读读。

  生:声请并茂地读。

  师:郑和的船队起航了,路上能一帆风顺吗?(不能)课文哪部分写了他们战风斗浪的?

  生:第五节写了这部分内容。

  师:找得真准!让我们去读读这里,置身于这凶险的环境中去。

  (学生自由读)

  师:好,拿出笔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

  (生全神贯注地划)

  师:在你划的句子旁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师:你喜欢哪些句子?

  生:我喜欢“狂风呼啸着……撕裂”这一句。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我想郑和不愧为主帅,尽管海风呼啸着,浊浪排空,他还是不顾生命危险去指挥船队,一次次化险为夷。

  师:你对他的评价太好了,不愧为主帅。

  师:齐读这句“狂风——撕裂”(生齐读)你还喜欢哪些句子?

  生:我喜欢“面对如此险境——化险为夷”郑和面对危险能沉着指挥船队前进,真了不起!

  略

  师:同学们体会得这么深,那能不能用我们充满激情的声音,把你们内心感受表达出来。

  生:能(响亮地说)

  师;我们一起来读。“然而……当了俘虏”

  (生有感情地读,师也跟着读)

  师: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师旁边伴读。

  战风斗浪,惊心动魄,友好交往,其乐融融,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节。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郑和远航的资料,现在拿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到过:古城、爪哇岛、杜板、新村、满者伯夷、苏门达腊岛,等小

  国

  生:郑和远航比哥伦布早87年,比双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

  师:郑和了不起,太伟大了!

  生:宝船中的巨无霸有138米长,56米宽,载重量为2500吨,排水量达3100吨,大型宝船仅舵杆长11米,舵叶达6米高。

  师:不愧称它们是“宝船”。

  生:我还知道郑和的船队,在白天使用旗语,到夜晚以灯火为号。

  ……

  师:同学们从课外书上了解到这么多的知识,不简单!

  师: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你一定喜欢。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几位西方航海家也为航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你选择其中的一位,搜集他的有关资料,仿照书上的写法,也创作一篇小短文,好不好?

  生:好。

  附:板书

  郑和远航

  1.达到顶峰    2. 顽强探索

  3 .开阔眼界     4. 促进交往

  (教师示范板书,学生板书为主)

  课后反思:

  在《二泉映月》中,我就尝试着用新词来组织课文的教学,景观、音乐两方面的内容由这些词语进行组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堂课我依旧按照这样的思路,用学习新词来理清了文章的条理。这样,既很好的落实了词语的教学,又巧妙地结合了课文的初探,一举两得,效果不错。看来,新词教学中很有玄机,值得好好研究。二是练笔的设计。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的角度对郑和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语感。在最后小短文的写作中,锻炼了他们对课文语言的再造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考验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我认为还是比较合适的。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先请学生自己读读这段文字,想想有什么问题。学生读题后,都能提出了“郑和远航,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等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比较容易的,就马上解决掉。选择一些有探索意义的问题作为本堂课要研究的重点。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因为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所以激发起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学习氛围。新课程理念提倡,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因此,到结束课程时为学生设计了实际解决问题的体验,让学生的练习更有指向性。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11

  ★ 学什么

  导学提示:郑和下西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不仅体现了我国高超的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国与国的交往,打开了崭新的一页,每个

  炎黄子孙都会因此而骄傲。学习生字,理解新词,有感情地根据“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课文。

  ★ 怎样学

  一、 读文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扫清障碍

  把你不懂的词语划下来,然后借助词典理解词义。

  三、仔细推敲

  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旁边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 测一测

  一、 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遣(      ) 魁(      ) 夷(      )  拳(    )

  遗(      ) 魅(      ) 姨(      )  券(    )

  缰(      ) 俘(      ) 乘(      )  撕(    )

  疆(      ) 浮(      ) 乖(      )  嘶(    )

  二、词语世界(把词语补充完整)

  雄伟(  )(  ) 浩浩(  )(  )  扶(  )携(  )

  (  )(  )自若 化险(  )(  )  (  )(  )摸摸

  严(  )以(  )    万里(  )(  )  人(  )人(  )

  三、句子平台(在课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

  1、 。

  2、 。

  五、 课文传真(先按原文填空,然后按你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朗读。)

  1、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 ,这些大船又叫“ ”。每艘室船长 ,宽 ,有 那么高。船上有 振桅杆和 面风帆,可以乘坐 ,需由 人驾驶。船

  上配备着 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2、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 ,先 ,希望 。各国君臣看见 ,使者的 ,没有 ,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 ;老百姓听说 的船队来了,也都 ,

  争相 。

  3、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   。狂风   ,海水 。巨浪   ,仿佛   。面对 ,郑和总是 ,指挥船队在       ,一次次   。

  4、郑和远航, 之大, 之长, 之广,达到了       的顶峰。它表现了 ,也开阔了   。

  ★ 再提高

  相关链接

  郑和航海知识小考察

  从 年 月 日起, 朝的 率领船队先后 次远航,最远曾到达 。关于郑和远航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在下面: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12

  作者:薛艳

  一、课前思考:

  我们研究的子课题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一学期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是“在预习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预习中,自己提出问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我觉得《郑和远航》很适合上课题课。

  选《郑和远航》这篇课文,一是我们在期初分析整册教材时,就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上我们这学期的课题研究课。二是我觉得学生在预习这篇课文时,只要一看课题,就很容易的会产生出很多问题,问很多为什么。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激发,学生上网去寻找答案去自主探索的热情会高涨,这样,学生一方面在搜索中可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成就感,当然,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容易达到我们这次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教案设计:

  (一)、导入  :

  1、老师请大家做个知识竞猜:

  (1)、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

  (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

  2、揭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大家都为我国有郑和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彪炳史册的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板书课题:26、郑和远航。

  3、启发学生提问: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资料?请大家作个交流。

  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请几位同学起来一人读一自然段,大家认真听,认真思考。

  (一方面老师可以了解大家的预习情况,一方面学生能认真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提示: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4、指导分段:假如让你把课文分成两段,你会怎么分?请速读思考。

  5、指导理解词语: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郑和远航,如万里无云,镇定自若等,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6、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三)、总结:我们这堂课初步了解了郑和这个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读顺了,词语也理解了。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预习得很充分。

  (四)、布置作业 :

  (1)、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整理一下,写一篇人物介绍。做得好的同学的材料老师将放到老师的个人网页中的“学生天地”栏目里。

  (2)、继续朗读课文,如果发现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讨论,相信大家会继续努力的。

  三、课后反思:

  1、通过上这堂实验课,我觉得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我们现在提倡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提倡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我们的课题就是建立在这种理念基础上的。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一看到课题,肯定会产生许多的疑问,我们就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高效地找到答案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去学习探究到的知识是根深蒂固的,和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效果截然不同。学习《郑和远航》这篇课文,我觉得学生由于让学生在预习中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很多问题:如郑和为何要远航,郑和远航的出发地哪儿,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地方,郑和远航顺利吗?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至于郑和出生的时间、地点,郑和的家庭情况等学生都搜集到了,学生通过上网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也提高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2、学生在预习时,老师的点拨引导要到位。学生在搜索信息时,由于网上的信息大,学生要学会速读,要学会筛选,要学会概括,到把网上搜集到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有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看都不要看。由于我在学生上网前交代这次时间紧张,根据平时学生上网的一些不足之处,及时提醒学生一要知道上哪些网比较快捷,二要提醒学生阅读的速度,三要提醒学生摘抄主要的或者用自己的话概括。所以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的资料很多,在学生交流时,学生滔滔不绝,连我都有些不敢相信,这都是我的学生吗?看样子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3、这节课我布置有作业 是:(1)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在电脑上建个人物介绍文档;(2)继续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在学习中产生新的问题,然后继续去探究。作业 的布置紧扣课题研究,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作业 ,有的学生觉得很新颖能完成,有的学生是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不会处理这种作业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进一步去认识郑和,还有就是为今后学习作了铺垫。

  现在我们这一课题研究刚刚起步,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在网上查找,然后去教室交流。我们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经过处理,在课堂上当堂显示出来给大家看,大家共同解决一些难点、重点。要能达到这种的境界,所以不要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13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一点心得

  这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文章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篇幅稍长,较难把握。本文的结构很清晰,第一至五自然段具体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第六自然段概括介绍郑和七次远航的情况,第七自然段综述远航的意义。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把第一次远航写得很详细,分为“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部分来叙述。其它六次则一带而过。这种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值得重视,当然文中介绍宝船时所用的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也不容忽视。

  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 抓住“文眼”,寻找突破。

  在第一课时对全文的熟读和掌握课文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我在第二课时教学时,先提问复习一下“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重大意义”的段落结构,然后就这样和学生开场:“同学们,我们读文章一般都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今天我们要改变一下,要从后向前来学。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齐读课文后,让学生再次快速浏览找出最能体现“郑和远航”的特点的句子,于是“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就出来了。这就是本文的文眼,也就是本堂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第二、先小后大,环环相扣

  在学生回答后,我将“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板书在黑板上,并向学生说:“下面我们就要来解决这三个问题,从哪些文字可以读出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这三个问题,我们还是要按从后向前的顺序来解决。先来最后一个!”能体现范围之广和时间之长的句子基本都在课文的“重大意义”部分,所以很快就解决了。剩下一个“规模之大”正好又切入了“扬帆启航”部分的阅读教学。“扬帆启航”部分文中多处能过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来描写远航船队规模之大。在学生找出这些句子时,让学生反复品读,并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师及时点明这两种说明方法。最后,通过集体朗读让学生在洪亮的读书声中体会郑和“扬帆启航”时那壮观场面和恢宏气势。

  第三、读悟结合、渗透点拨

  一句“规模如此之大、时间如此之长、范围如此之广的远航有什么目的?”就将教学引入了课文第二部分(第四自然)“友好交往”。让学生反复读一读,找一找能反映友好交往的句子来再读读,说一说什么叫友好交往?再一句“坐那么大的船,到各国去游玩,还能交到很多朋友,看来远航真是一件轻松自在的好差事,你觉得呢?”又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第三部分“战胜凶险”(第五自然段),郑和远航时遇到了哪些凶险?他是怎样应对的?让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反复品味,并说一说“读了四五两自然段,你觉得郑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我国古代人民友好、机智、镇定、勇敢和顽强的探索精神。

  第四、再读结尾、升华主题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六、七自然段,读出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读出我们对郑和的崇敬之情!”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希望能与各位同行交流、讨论。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14

  教案设计:

  (一)、导入:

  1、老师请大家做个知识竞猜:

  (1)、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

  (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

  2、揭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大家都为我国有郑和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彪炳史册的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板书课题:26、郑和远航。

  3、启发学生提问: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资料?请大家作个交流。

  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请几位同学起来一人读一自然段,大家认真听,认真思考。

  (一方面老师可以了解大家的预习情况,一方面学生能认真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提示: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4、指导分段:假如让你把课文分成两段,你会怎么分?请速读思考。

  5、指导理解词语: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郑和远航,如万里无云,镇定自若等,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6、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三)、总结:我们这堂课初步了解了郑和这个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读顺了,词语也理解了。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预习得很充分。

  (四)、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整理一下,写一篇人物介绍。做得好的同学的材料老师将放到老师的个人网页中的“学生天地”栏目里。

  (2)、继续朗读课文,如果发现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讨论,相信大家会继续努力的。

  课前思考:

  我们研究的子课题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一学期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是“在预习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预习中,自己提出问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我觉得《郑和远航》很适合上课题课。

  选《郑和远航》这篇课文,一是我们在期初分析整册教材时,就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上我们这学期的课题研究课。二是我觉得学生在预习这篇课文时,只要一看课题,就很容易的会产生出很多问题,问很多为什么。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激发,学生上网去寻找答案去自主探索的热情会高涨,这样,学生一方面在搜索中可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成就感,当然,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容易达到我们这次课题研究的目的。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15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44

  《郑和远航》第二教时

  坂上小学   殷玉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重点: 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历。

  教学难点: 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伟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看资料)6XX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他做了什么?请看大屏幕(6条)

  2、  看了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设疑:郑和凭什么赢得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如此的尊重与敬仰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寻找答案!

  二、学习课文:

  1、  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对于郑和远航评价最高的一句话。(板书:“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2、研读课文:

  规模大:人多、读;船多、大(图片比较理解)朗读;(船队图片),假如你是整个船队的首席指挥官郑和,会想些什么?(相机板书:爱国)郑和就是这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齐读第三节

  范围广:哪里看出?(1)相机出示路线图(体会国家之多);

  (2)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就与他们友好交往,哪些人?引读

  (3)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就带去信件、丝绸、瓷器,实际上带去了           

  (4)补充:怪不得历史学家这样评价他……(出示)——齐读

  时间长:哪里体会到的?

  航行奇(过渡):自由读;传奇经历有哪些(出示填空:当-----时,郑和凭着-----);3、小结:

  三、学习第6小节

  1、(引述第6节)从……继续了6次,自由读第6节(补充)

  四、学习末节

  1、所以郑和远航,作者给予很高的评价,自由读第7节

  2、你能简略说说吗?3、板书总结

  4、(看郑和记录片),此时此刻,你想对郑和、自己、中国人民说些什么?(出示)

  五、呼应开头:难怪6XX年后的今天……

  六、作业(二选一)

  1、搜集资料,新编《郑和第  次远航》,注意有详有略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规模之大      爱国

  郑和远航  范围之广     不畏艰险

  (创举)  时间之长     顽强探索

  航行之奇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篇16

  佚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补充板书:26 郑和远航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 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馈,交流。

  ②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①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③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④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板书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26 郑和远航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