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京洛风流 点赞 分享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精选17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欣赏奇特而瑰丽的雾凇景观。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节:雾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图片,问:这是一幅什么图?(雾凇图)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雾凇?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生回答)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2、自由轻声读,想想雾凇的形成必须要有哪两个条件?(生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四人小组讨论:这两个条件吉林具备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交流)

  2、吉林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雾凇的呢?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自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什么地方写得很美,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交流

  (3)个别读

  (4)范读(这段话写得很美,能否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读一读,好的你们学习。)

  (5)齐读

  过渡:同学们,老师到网上查找吉林雾凇的资料时期,找到了许多图片,被图片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们带来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们美不美。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配乐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描绘了雾凇的美丽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1)轻声读,想想哪些词写出雾凇很美。哪些词写出雾凇名气很大?

  (2)个别读

  (3)男女赛读

  (4)小结(板书:闻名全国)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吉林雾凇的景象定是赞叹不已,那让我们看看土生土长在吉林的人们是如何赞叹这一美景的?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样称赞雾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

  (2)自读思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交流

  (4)齐读

  3、同学们,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会如何赞叹?

  出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江*爷爷也到吉林欣赏过雾凇,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赞美雾凇的。(出示江*的话。——齐读。)

  六、交流资料:

  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雾凇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七、试试做做。

  吉林雾凇真是太美了,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带领游客去领略一番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一个万物萧条的季节,大地冰封,树木凋零,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这时候,我们都向往南方春天般的温暖,然而,很多人都在这严寒的冬季,赶往我国北方松花江畔的江城——吉林,这时的吉林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20-30摄氏度,是什么吸引着八方来客?

  生: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种奇观——雾凇。

  2、雾凇很美,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吧!(播放录像)

  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

  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江城点缀得繁花似锦。

  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当走进祖国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二、探究成因

  1、吉林雾凇的景观很美,它们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看到这美丽的雾凇,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生: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生:雾凇有什么特点?

  生:雾凇是什么样子的?

  生:为什么说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生:我们这个地方是不是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

  师:看来大家有很多问题,很多同学想知道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可能还想知道在我们这个地方能不能形成雾凇,是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课件显示问题)

  2、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雾淞是怎样形成的?

  课件显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1)、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课件显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松花江上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

  生:(读文中相关句子)

  师: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照常理来说江面会怎么样?

  生:结冰。

  师:甚至有些地方冰很厚,能在上面开车。

  师:为什么这一段反而不会结冰呢?(解释:虽然一年四季地表温度变化很大,但是地下或水下的温度一直是恒定的。无论冬夏始终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从水电站排出的水温度在四摄氏度左右,会不会结冰?

  生:不会。

  师:水库的水在四摄氏度,所以水流经市区的时候——

  生: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2)、我们说过,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让我们来欣赏这夜晚的雾吧。

  课件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师:水电站流出的水很多,那么水汽也应该很多了。哪些词能说明?

  生:笼罩。

  师:为什么?

  生:十里长堤都被笼罩着了,很多。

  师:真会读书,还有其他的吗?

  生:淹没。

  师:把树给“淹没”了,说明很多。

  生:随风飘荡、涌。

  师:从“涌”可以看出些什么?

  生:水汽很多,已经饱和。

  指导朗读:这些词语很形象地写出松花江畔水汽很多,雾气很浓。能否通过朗读把它们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呢?自己试试看。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反馈

  (3)、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松花江畔雾气很浓,但是,有雾气就能形成雾凇吗?世界的水利枢纽——我国的三峡水库同样有饱和的水汽,但在它附近为什么不能形成雾凇呢?(没有一定的低温)

  吉林并不是我国最寒冷的地方,为什么其他更冷的地方没有雾凇呢?(没有饱和的水汽)

  由此看来,雾凇的形成需要饱和的水汽和-30℃的严寒,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徐州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吗?

  生:不太具备,即使形成,也远不如吉林雾凇壮观

  过渡:吉林既有饱和的水汽,又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吉林雾凇特别壮观,厚度能达到40—60毫米,远远超过5—10厘米的普通树挂的厚度。。如此壮观的雾凇,是不是一下就形成了呢?(当然不是)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才能形成雾凇。它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1)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它的慢的?

  课件展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重点字词注上红色符号)

  ①镀:说明每一层都很薄,要形成壮观的雾凇需要很长时间。

  ②慢慢地:说明雾凇形成的速度慢。雾凇大约要经过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形

  ③轻轻地:说明雾凇形成时轻柔无声。雾凇形成时人们正在熟睡,是察觉不到的,等到早上推开门一看,才发现一夜之间世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④一层又一层:第一层的时候,好像在黑黑的树枝上撒了一层盐,继而盐一层层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树木完全变得洁白通透了。

  (2)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男生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样读。你感觉怎么样?(有一点罗嗦)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4、同学们,就是这样,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在这过程中,雾凇先是什么样的,慢慢变成什么样,最后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填空: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了。

  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一夜之间松针柳枝有了变化,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这种渐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美的过程。

  5、指导朗读:这么美丽的雾凇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啊,你能把这种缓慢的过程读出来吗?(出示第二小节,先自己试一试。)

  指导:读这句话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

  师: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美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指名回答然后再读)

  6、过渡: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形成的过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三、欣赏美景

  1、板书:奇观

  “奇观”是指什么样的景象?(少见的,稀罕的,壮美的)

  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奇观吧!(出示课件)

  2、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树挂,也就是雾凇)多美的雾淞啊!文中是怎样形容雾凇的呢?

  课件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你从这句话中哪儿感受到雾凇的美了?(课件变色: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雾凇有着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那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3、指导朗读

  师:除了感受到雾凇很美,你还有什么收获?

  师生齐读: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师:十里长堤全都缀满了雾凇,我们来看看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课件展示)

  师:看,这种景象绵延数十里,你觉得雾凇除了美,还怎么样?

  生:我觉得雾凇很多。

  生:很壮观。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自己练练,怎样才能读出“壮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你读得非常深情。谁能和他比一比。(指名读)

  师:你读得更好,因为你很投入。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在那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松花江畔的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课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呢?(第三节)

  5、再来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他的美。你能用一个成语赞美一下美丽的雾凇吗?

  生:银装素裹、琼枝玉树、美不胜收、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粉妆玉砌……

  6、那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么赞叹它的呢?(生回答)

  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能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吗?

  7、指导朗读: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练读第三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老师感受到你欣喜惊讶的感情了。让我们一齐来读。

  小结:松花江畔的雾凇有的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有的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有的像精美的艺术品,有的似烟似雾,真是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琼枝玉树、千姿百态……此时如果让你跟雾凇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生1:你真美呀,像披着洁白的纱衣。

  生2:雾凇形态各异,真神气呀!

  生3:我真想亲眼看看你呀,美丽的雾凇。

  四、课堂总结

  1、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夜晚的雾和早晨的挂我们已经欣赏,近午时分由于气温上升,树上的雾凇纷纷落下,那落英缤纷的景象同样非常壮观。

  2、1991年前江*爷爷到吉林视察,恰逢雾凇奇景,让我们和江*爷爷一起来欣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吧!(播放课件)

  看,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风情万种,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美丽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晶莹洁白,宛如人间仙境。

  江*爷爷观赏了这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998年他又一次来到吉林,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又赋诗一首: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雾凇形成的过程)

  生:我知道了……

  五、作业超市

  1、你能自主设计本课的作业吗?(指名回答)

  2、建议作业:(出示课件)

  必做:

  (1)、摘抄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选择一段课文背诵。

  选做,请选择一题,认真完成:

  (4)、为《雾凇》编一段广告宣传词。

  (5)、试着给课文中的插图配一段解说词。

  (6)、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还有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希望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

  板书设计:

  22雾凇

  晶莹洁白

  银光闪烁

  水汽——遇冷——凝结——奇观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3、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诊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

  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练习。

  1、指名背诵《九九歌》,说说冬天最冷在什么时候?

  2、引入本课,揭题,认读“凇”。

  3、基础性诊断练习。“凇”是“冫”,不是“氵”,为什么?(师根据讨论内

  容,适时矫治,得出结论。)

  4、观看雾凇奇景,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中间

  的停顿。

  ②说说各自然段的大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③小结,指导朗读,读出赞叹之情。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②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闪)

  ③从哪些词语看出吉林雾凇名气大?(闻名全国、奇观)

  3、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为什么雾凇奇观出现在严寒的松花江畔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

  少呢?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口述雾凇怎样形成的?相机板书:最初……逐渐……最后……

  ②书示句子:

  a、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一读,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③看教学课件,欣赏美丽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从哪些词看出雾凇景色是“奇观”。(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②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会赞叹些什么?(再看课件,激发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师引述,学生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2、说说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深悟情感、创意性的表达练习,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争当“小导游”向“中外游客”介绍吉林雾凇的景色,适当加上自己的

  想象,要求包括景色描绘、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三个方面,并注意与“游客”的

  交流。

  2、学本课时已值冬季,有意识地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及融化的过程,

  仿照本课作一次小练笔。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4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为了更好地突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我决定 ⑴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合作的能力。

  在初步感知雾凇美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品读课文1、3自然段,抓住里面的关键句子和词语体会雾凇的美,引导学生对“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缀满、千资百态、琼枝玉树”等词的感悟,体会雾凇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一种奇特的美,这是一种奇观了,并结合精美绝伦的图片,在声情并茂的课堂环境中再次体会雾凇的奇美,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在此基础上,借助网页里丰富的雾凇知识,探究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学生自由浏览网页,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彼此分享智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恰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突出多媒体的优势,使语文课堂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5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片段一:(欣赏雾凇景观美)

  师:孩子们你们都去过什么地方玩过?这些地方都或多或少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吉林的松花江畔去看一道奇异的风景线——雾凇。

  师:(播放视频) 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当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这就是著名的吉林雾凇奇观。

  生:哇,真美呀!

  生:真壮观呀!

  师:大家看到雾凇了吗?此时如果让你跟雾凇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生1:你真美呀,像披着洁白的纱衣。

  生2:雾凇形态各异,真神气呀!

  生3:我真想亲眼看看你呀,美丽的雾凇。

  片段二:(了解雾凇形成美)

  师:雾凇这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衣服是怎样穿上去的呢?

  师:与你们平时穿衣服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

  生:比较慢、比较轻。

  师: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生:“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

  师:谁能通过朗读,读出雾凇穿衣服的样子?

  师:要慢到多长时间才能穿上这一件衣服啊?

  生:一夜。

  师:为了让人们欣赏到这么美丽的衣服,她艰难地穿了一夜,穿得这么慢。下面我们来一起来欣赏一下,她是怎样穿上这件衣服的。

  播放动画课件:(课件内容:雾凇形成的过程:“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师:看清楚了吗?现在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她穿衣服的样子给读出来吗?(“每当夜幕降临,……都是银松雪柳了。”)指名朗读,重点指导读好“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

  师:哎呀,我仿佛看到了雾凇像美丽的花仙子一样慢慢地、轻轻地穿上了飘逸的长裙,天多冷呀,谁能读得让她再多穿点吗?

  师:还能再多穿点吗?

  师:这下皮衣都穿上了,真暖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细细品味一番。

  片段三:(个性实践留住美)

  师:在我们祖国的辽阔国土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奇观,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号称祖国的四大奇观吧!(图片欣赏: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师作适当讲解。)

  师:希望你能去探索这些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也写出像《雾凇》这么美的文章来。

  [反思]

  1、源于生活,用旧知导入新知。新教材内容的切入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很好地体现课标理念。在具体教学与导语内容的设计中,也应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这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和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上课伊始,问学生“你们都去过什么地方玩过”这个问题激起他们的生活经历。接着播放雾凇的实物录象,真实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呼出:“真美啊!”“真壮观啊!”的赞叹声。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对雾凇说一句话。此环节的安排,一方面丰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唤醒学生喜爱雾凇的情感。

  2、课件适时再现美。吉林雾凇的壮美景观,学生大多是比较陌生的,教师一开始就出示雾凇的实景图片,把学生代入这个神奇而美丽的风景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雾凇,产生一种想去学习的冲动。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教师就先让学生想象都会是什么样的,然后带着想象观察近景图片,形象真切地再现,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赞美、向往之情油然而生。雾凇的形成是本课的难点,适时播放形成过程的一系列画面,并且加上优美的解说词,这对学生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解决了阅读中的一个拦路虎。这样的使用课件,就是找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时机,让多媒体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3、让学生触摸语言的魂。《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文中主要是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不仅需要课件引导,更需要有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思维空间里,学生揣摩语言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与文本沟通交流,展示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过程中点点滴滴,都是揣摩语言、体悟语言内涵的活动。课文“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意境优美,如仙境一般。学生品读涵咏,从“渐渐地”、“慢慢地”咀嚼到雾凇是逐步形成的;从“轻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性和优雅;通过对“最初……逐渐……最后……”和“一层又一层”的反复朗读和体悟,留下了从“银线”到“银条”再到“银松雪柳”的感性认识,并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4、从小语文走向大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课文中描绘的景色是美的,大自然呈现的景色更美,在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去探索大自然的更多美景,鼓励学习大胆向作者挑战,写出更好的文章,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小语文走向大语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有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严寒的季节里,走进吉林,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那就是雾凇。(出示课件1;齐读课题:22 雾凇)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出示课件2)

  今天,就让老师来当导游,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吉林,去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请同学们坐上火车,闭上眼睛,我们出发了。

  好了,吉林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一起来欣赏雾凇奇观。

  二、学习第一、三自然段,精读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

  1、欣赏雾凇奇观。(课件3出示雾凇图片,学生欣赏)

  师:老师有个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以开火车的方式交流: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银光闪烁、冰天雪地、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洁白无瑕、人间仙境、粉装玉砌、琼枝玉树……

  2、是啊,多美的雾凇啊!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雾凇的美的?自由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课件4出示第一段内容)

  (1)谁来读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雾凇的?(学生读句子)

  (2)课件5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a、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

  b、 指名说,老师在课件5上把“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点击成蓝色。

  c、 要想把这些词语读好, 就要一边想刚才的画面一边读,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谁来读这两个词语?(指名个别读。)

  d、你读得真美!回到句子中,你们能把雾凇的美丽读出来吗?自己先练练。

  e、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了,你读得真好!)(谁也能像他读得这么美?2—3人朗读,评读,赛读。)

  (3) 雾凇不但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而且是绵延了十里江堤,难怪作者要说“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板书:奇观)谁知道“奇观”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奇观”在本课中是说——(雾凇是雄伟美丽而有罕见的景象。)谁来把句子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

  (4)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像,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3、课文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

  (1)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课件6出示:千姿百态(齐读)

  “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形态各异 婀娜多姿 姿态万千)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它们像什么。(课件7显示几组雾凇姿态的画面)

  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交流。)

  这里老师只是出示了几幅图片,其实雾凇还有很多很多的姿态,请你再想像一下,雾凇还会像什么?(再交流。)

  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把刚才同学讲的连起来说。(课件8出示):

  吉林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千姿百态!

  (2)吉林雾凇真是千姿百态。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指名说,课件9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②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洁白、雪白)

  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比喻雾凇)

  ③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难怪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课件10出示第三段内容)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想不想知道这千姿百态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课件11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①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严寒季节、饱和水汽、遇冷凝结)

  板书:                      凝结

  (严寒季节)雾气  ————  雾凇

  (饱和) 遇冷

  2、齐读这句话。

  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3、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根据你们提出的问题,按照雾凇形成的先后顺序,我们把主要问题归纳如下(课件12出示):

  ①雾凇是在什么季节形成的?

  ②松花江上为什么有雾气?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④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4、带着上述问题,按照下面的要求来学习。

  在课件12的基础上完善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雾凇是在什么季节形成的?

  ②松花江上为什么有雾气?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④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2)划出有关句子。

  (3)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5、交流汇报,指导朗读,体会雾凇的形成。

  (1)雾气是在什么季节形成的?

  “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或“严寒季节”。

  (2)松花江上为什么有雾气?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齐读。

  (3)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课件1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笼罩、淹没、模糊)

  再齐读这句话,体会雾气的浓。  

  (4)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课件14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再读这句话,想一想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根据回答,在课件14的句子上给“慢慢地”、 “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词语下加圆点)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悄无声息)女生读句。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男生读句。

  (5)请你选择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来写一句话。

  (出示课件15  练习:请选择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来写一句话。)

  谁来把你写的句子读一读?

  (6)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课件16出示)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雾凇慢慢地、逐步形成的情形。)课文中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

  (课件17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请你慢点、再慢点,轻点、再轻点,细细地多读几遍这句话,用心体会雾凇的形成。(个别读,评读。)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齐读。  

  (7)这些词和句子告诉了我们雾凇是那样悄无声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课文中有一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引读:最初_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____。

  (课件18逐步出示)像银线、银条儿、银松雪柳的图片。

  再引读:最初_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____。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雾凇的样子。齐读。

  6、作者观察得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的耐心、细致地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了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心情怎样?(惊奇、兴奋)让我们带着喜悦之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过渡:三九寒天,雾凇就这样慢慢地,悄悄地形成了。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让我们再次漫步长堤,感受那奇观。

  课件19出示:雾凇的全景,人们伴着音乐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图片、音乐)

  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此时此刻——

  (课件20出示):

  假如我是小导游,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小画家,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小诗人,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歌唱家,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______,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吉林雾凇真不愧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六、布置作业。

  (课件21出示)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结合课文,给吉林雾凇写一份导游词。

  2、仿照本课雾凇形成过程的写法,按照下面的提示写一段话。

  现在,已进入冬天,多数的早晨都有浓雾。请你认真观察清晨的景色,写一写浓雾给树木、花草、建筑物穿上外衣的景象。

  八、板书设计:       

  22  雾凇

  凝结

  (严寒季节)雾气—————雾凇(奇观)

  (饱和) 遇冷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7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一、在朗读中感悟 体验雾凇的美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然后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然后回到第二小节,由重点词语感悟,如: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抓住“最初……逐渐……最后” ……体会雾凇的形成的动态美。在课堂上,阅读成了孩子的一次审美的旅程、发现的旅程,让孩子的心灵在读的空里自由放飞。

  二、探究中朗读 感悟情感美

  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于是我在学完第三小节的基础上,问学生:“学到这儿,你是不是产生了疑问?”并总结成两个问题。雾凇形成的条件是什么?雾凇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孩子两次带着问题默读、品味课文,除了找到了雾凇形成的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还找出相关的说明内容进一步朗读、体会,探究它的形成。这样,孩子在了解雾凇成因的同时,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语言的美,感悟雾凇凝结过程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自豪感就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就得到激发。这时,指导读第二小节最后一句,雾凇的壮观、作者的喜悦就读出来了。

  三、想象后朗读 内化语言美

  抓住文本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作合理的想象,开拓孩子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对于雾凇的形态,文中没有具体描绘,给孩子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创设北国风光特有景观。结合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充分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完成了说话练习:在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雾凇景象图,让学生想象后,练习说话。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这样丰富了孩子的表象,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更助孩子内化了语言文字。此时再让孩子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已经深入孩子的心。

  教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觉得课堂有点闷。课开始,当我就让学生看图,然后用词语来表示雾凇。可孩子们说的词语非常的单一,而且很多都是用了文中的词语。当孩子感受到雾凇的千姿百态时的说话练习,学生说的干巴巴的,完全体现不了雾凇的形态美。在学生理解课文重点第二小节时,没有让学生感悟到雾凇在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美,学生感悟不到位。这些片断让我不断反思,事后我就想:如果课前我多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如果课前我多设计几套方案,以不变应万变;如果课上我能正确地疏导;如果我能在课上恰当地引导,这一现象是不是就不会存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8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中,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以情为基础,重视感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整个课堂。

  一、在朗读中感悟体验雾凇的美

  教学伊始,我首先让学生欣赏雾凇的视频,带领学生走进吉林雾凇,拉近学生与雾凇的距离,填补学生生活体验的空白。学生一下子被洁白晶莹、银光闪耀的话面,我适时的让学生谈感受,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抒发了自己的感想,这说明雾凇已成为雾凇的思维对象而有所感悟。接着我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课堂中,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了朗读、理解和感悟。这样由景入情,走进文本,学生真正感悟到了雾凇的奇特,壮观。

  二、探究中朗读感悟情感美

  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学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同学们除了找到雾凇形成的条件,还找出了松花江畔雾凇形成的条件,接着让学生朗读,感悟雾凇的.形成,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还感受到了雾凇凝结过程的美,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自然得到激发。这时,指导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雾凇的壮观、作者的喜悦就读出来了。

  三、想象后朗读内化语言美

  抓住文本第三自然段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这一关键处进行拓展,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作合理的想象,开拓孩子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对于雾凇的形态,文中没有具体描绘,给孩子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创设北国风光特有景观。结合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充分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完成了说话练习:在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雾凇景象图,让学生想象后,练习说话。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这样丰富了孩子的表象,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更助孩子内化了语言文字。

  此时再让孩子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已经深入孩子的心。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9

  《雾凇》是苏教版第七册的第22课。这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课文写了雾凇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以及雾凇形成的过程,在描绘中展现了雾凇的美丽动人。

  我认真钻研教材,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①能有感情地读出雾凇的美。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重点词语“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进而去体会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并学会运用词语。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雾凇的千姿百态。               

  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南方人来说很陌生,所以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而要感受到雾凇的美,就要通过观赏图片与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去体会,因此,我把“边赏边读边感受”作为本节的第二个教学重点;我们学语文,最终的目的不是学而是运用它。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我设定的第三个教学重点。

  下面是我设计的三个教学环节:

  一、 紧扣心理,吸引学生,调动师生情感。

  《雾凇》我分两个课时去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生字词,引导学生了解雾凇的美和多。到第二课时,我复习引入: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让我们美美地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这时学生学了一节课,刚刚观赏到雾凇的奇特和美丽,心里肯定早已迫不急待,我就抓住他们这一心理与学生交流:看着这样的雾凇奇观,你不由产生怎样的问题呢?我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把师生的感情逐步地拉近,学生很自然地说出: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吉林为什么能形成这么美的雾凇呢?整节课中我就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

  二、合作探究,品词品句,情感体验,突破重难点。

  接着,我就顺着学生意愿:好,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学习课文第二段,快速默读第二段,思考:哪句话概括写出了雾凇的形成?导入本节的教学。学生找出写雾凇形成的句子,引导说出雾凇形成必须的两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结。我又趁热打铁:那么吉林的雾凇又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呢?是不是也具备这两个条件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交流。“从江面上弥漫着雾气”可以看出有饱和的水气。那过于饱和的水气,你又是从哪看出来的呢?我利用视频和朗读让学生理解,夜幕降临时,松花江上的雾气真是又大又浓,确实有过于饱和的水气。然后学生继续交流,“到了晚上只有零下30摄氏度”满足了雾凇形成的又一个条件。

  我进一步追问:满足了这两个条件,那在夜晚雾凇又是怎样凝结而成的呢?我又引导学生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以及“最初、逐渐、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雾凇形成的过程缓慢的,也是美丽而奇特的。

  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去反复地品读。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体会词语含义。这样雾凇的形成过程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中。在处理最后一句的朗读中,我又采用了多元解读的方法,考虑到作者看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银松雪柳的世界,心情是多样的,是喜悦,是惊喜,是赞美,我就让学生大胆地通过朗读把自己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在这里,我不停留在仅关心教学的结果,更关注教学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更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我又通过板书让学生知道作者是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来写雾凇的形成的。

  三、 情感升华,延伸深化。

  学生学到这里,肯定有点感觉“累”了,我又及时调控,再次把他们思想的火花点燃:你们想观赏一下这美丽的雾凇吗?(学生肯定欢呼雀跃)好,我们再次走进吉林,此时此刻,学生静静地享受着:多动听的音乐,多美的景啊!简直令人陶醉。

  观赏完后,我又说:“这么多的银松雪柳,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能用上几句话美美地在自己的小组里介绍一下吗?”教师适时指导,全班交流,让学生再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我的设计再次体现了“循序渐进”“我手写我心”的教学理念。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达到高潮,我点拨: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松花江边的人们又会怎样赞叹呢?这样自然引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后,老师总结:“夜看雾,晨看雾,待到近午赏落花。”吉林雾凇以这一独具魅力的风姿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一起享有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美名,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1991年总观赏了吉林雾凇便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出示,齐读):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让我们把对雾凇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融入到最后一段的朗读中去吧。”让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0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雾凇》,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板书:奇观)

  谁能告诉我“奇观”是什么意思?(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2、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奇观是哪种解释呢?(第一种)那么,课文中哪里能够看出他的雄伟、美丽、不同寻常呢?(第一自然段)

  请你来读第一自然段。

  二、感受“奇观”

  1、提问:哪里能看出呢?

  十里长堤、缀满:这些词语说明了雾凇的雄伟壮观。

  (绵延十里,一路上都是雾凇,多么壮观!请你读一读。)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这些词说明了雾凇的美丽。

  (多美的雾凇啊!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银色的长廊。请你读一读。)

  闻名全国:这个词说明了雾凇是罕见的,特殊的,不同寻常的。

  (因为这是我国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吉林雾凇奇观,所以才会——齐读:闻名全国。)

  2、观赏雾凇图片,进一步感悟雾凇的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导语:这么美的雾凇,想欣赏一番吗?(课件出示图片)

  3、朗读感悟。把雾凇的美读出来。

  导语:你能把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一奇观展现在大家眼前吗?指名读,齐读。

  三、了解形成原因及过程

  1、过渡: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多美啊,多奇啊!看到这么美的雾凇,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这儿怎么没有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且圈画。

  3、提问: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 4、围绕这句话,学生质疑。

  (预设:严寒季节到底有多寒冷?什么是饱和的水汽?雾气是从哪里来的?凝结是什么意思?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5、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6、教师提炼问题后提问并相机指导朗读。

  (1)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小结: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丰富的热能使松花江水临寒不冻,巨大的温差为雾凇形成提供了过于饱和的水汽,也就是雾气。那个词具体表示水汽的饱和?(弥漫)

  (2)什么是饱和的水汽?

  除了弥漫,文中哪里还有能够表示水汽饱和的词语?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这里的“飘荡,涌向,笼罩”都可以看出水汽的多和饱和。

  过渡:这就是吉林雾凇的独特之处,难怪人们看雾凇还有“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的说法。夜幕降临,漫步松花江畔,你会看到怎样的雾呢?

  指名读,齐读。

  (3)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齐读。

  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这句话可以看出雾凇的形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出示:雾凇的形成是一个____的过程) [十分缓慢]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这一缓慢的过程?

  (“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指名读。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指名读。

  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具体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出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

  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谁来试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雾凇逐渐形成的过程)

  7、小结:这么美的雾凇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啊,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课件出示:雾凇形成的视频及文字。

  四、交流抒怀,激活体验

  1、过渡: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你会说些什么呢?(相机理解:情不自禁)

  2、交流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谁来把这诗句美美地读出来?(指名读)

  师描述: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枝在一夜之间都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样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一起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拓展延伸

  1、作者的妙笔生花让我们领略了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

  (出示)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写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

  笼罩      凝结      模糊      弥漫     洁白晶莹

  蒸腾      缀满      缭绕      淹没     琼枝玉树

  2、学生试写,师巡视指导。

  3、选择一两名学生写的片段交流。

  六、板书设计:

  雄伟

  22、雾凇→奇  观     美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罕见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1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而体会“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则是本课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了雾凇之“奇”,即景色之奇,形成过程之奇。这节课主要请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感受雾凇的景色之奇。如通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等词语来体会雾凇的美。

  在教学雾凇的形成过程之奇时,首先请学生自己默读,先弄清雾凇形成的原因。再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在一部分中“饱和”一词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先请学生自己查字典理解“饱和”的意思,字典的解释很书面化,学生理解不深,这不要紧,只要他们能体会出要达到一种不能再达到的状态即可。接着联系上下文,再深层次的理解“饱和”一词在文中的意思,即空气中要有充分的水汽,这样才有可能会形成雾凇。

  在了解雾凇形成过程部分,则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条理,从而弄清雾凇形成过程,感受其是一个缓慢逐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来形象地体会“水汽”变为“雾凇”的过程。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2

  一、说教材

  《雾凇》一文,作者以优美形象、准确精辟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科学简洁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雾凇、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懂得空气中的水汽遇冷会结成霜花这个科学常识。

  2.能力目标:通过观看电视录象,阅读课文,能分析概括出雾凇形成的条件及经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联系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喜爱雾凇、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目标1、2两点,通过观看录象,阅读课文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和经过。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则是教学难点,特别是能准确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诗的含义。我将借助多媒体使学生直观的感知雾凇的壮观。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让学生感悟雾凇的奇特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

  下面是我设计的三个教学环节:

  一、紧扣心理,吸引学生,调动师生情感。

  《雾凇》我分两个课时去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生字词,引导学生了解雾凇的美和多。到第二课时,我复习引入: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让我们美美地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这时学生学了一节课,刚刚观赏到雾凇的奇特和美丽,心里肯定早已迫不急待,我就抓住他们这一心理与学生交流:看着这样的雾凇奇观,你不由产生怎样的问题呢?我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把师生的感情逐步地拉近,学生很自然地说出: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吉林为什么能形成这么美的雾凇呢?整节课中我就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

  二、合作探究,品词品句,情感体验,突破重难点。

  接着,我就顺着学生意愿:好,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学习课文第二段,快速默读第二段,思考:哪句话概括写出了雾凇的形成?导入本节的教学。学生找出写雾凇形成的句子,引导说出雾凇形成必须的两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结。我又趁热打铁:那么吉林的雾凇又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呢?是不是也具备这两个条件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交流。“从江面上弥漫着雾气”可以看出有饱和的水气。那过于饱和的水气,你又是从哪看出来的呢?我利用视频和朗读让学生理解,夜幕降临时,松花江上的雾气真是又大又浓,确实有过于饱和的水气。然后学生继续交流,“到了晚上只有零下30摄氏度”满足了雾凇形成的又一个条件。

  我进一步追问:满足了这两个条件,那在夜晚雾凇又是怎样凝结而成的呢?我又引导学生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以及“最初、逐渐、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雾凇形成的过程缓慢的,也是美丽而奇特的。

  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去反复地品读。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体会词语含义。这样雾凇的形成过程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中。在处理最后一句的朗读中,我又采用了多元解读的方法,考虑到作者看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银松雪柳的世界,心情是多样的,是喜悦,是惊喜,是赞美,我就让学生大胆地通过朗读把自己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在这里,我不停留在仅关心教学的结果,更关注教学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更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我又通过板书让学生知道作者是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来写雾凇的形成的。

  三、情感升华,延伸深化。

  学生学到这里,肯定有点感觉“累”了,我又及时调控,再次把他们思想的火花点燃:你们想观赏一下这美丽的雾凇吗?(学生肯定欢呼雀跃)好,我们再次走进吉林,此时此刻,学生静静地享受着:多动听的音乐,多美的景啊!简直令人陶醉。

  观赏完后,我又说:“这么多的银松雪柳,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能用上几句话美美地在自己的小组里介绍一下吗?”教师适时指导,全班交流,让学生再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我的设计再次体现了“循序渐进”“我手写我心”的教学理念。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达到高潮,我点拨: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松花江边的人们又会怎样赞叹呢?这样自然引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后,老师总结:吉林雾凇以这一独具魅力的风姿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一起享有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美名,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让我们把对雾凇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融入到最后一段的朗读中去吧。”让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3

  《雾凇》这一课终于上完了,零零散散,记些感受。

  我认为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还觉得除了要充分感受它的美之外,还要了解其形成的特殊条件——从而进一步感受其“奇特”,由此,从它们身上,我们不仅享受到了美,还让我们由衷地提出保护自然奇特景观的内心需求。课文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说明性的文字,科学性很强。那在教学中如何有机的结合,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一直都觉得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经过一番研读后,我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2、能理解并说出雾凇的形成过程。3、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在教学中,围绕“奇观”一词分析雾凇形成过程的奇和景色的奇,品析语言。

  上完课之后,孩子们都争着到我面前来背诵全篇课文,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课文很长,课堂上也没有留时间背。(是设计在课堂上背片段的,但是前面耽误了一点。)对目标1的达成情况我很满意。但是孩子对目标2“理解并说雾凇形成的过程”达成情况,我个人感觉达成效果一般。我是通过突破难点“过于饱和”来理解形成过程,学生是理解了,能说了,但是凭我对孩子的了解,应该有些学生对这一问题一个整体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前面耽误时间的地方。课上完了,前面遗留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我想,类似这样的文章如何把“优美生动的描写”与“科学准确的说明”联系起来,仍然值得我好好思考。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4

  研讨主题之三:

  科学小品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这个“语文味”指什么?

  我个人认为,在教材中,说明性的文章不多,因此,在教学这里一类的文章的时候,我们除了关注文字之外,更应该注重这一类文章对于学生的习作的引领。

  说上出“语文味”,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课的特点,不要把本文教成“科学课”“知识课”。至于“语文味”到底有哪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小学语文教师08第一期上好像做过一个“语文味”的专刊,可找来读读。

  在我心目中,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有意识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不管这训练是“有痕”的还是“无痕”的,都是有“语文味”的课。

  上出科学小品文的“语文味”

  科学小品文也叫文艺性说明文,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和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启迪读者的思想。但由于此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常常会被教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由于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有感染力的语言,常常被教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稍不留心,还很容易上成科学课或常识课。“科学味”浓重,而“语文味”被淡出。然而不管是对何种体材文章的学习,惟有把语言学习作为本质的学习,上出“语文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

  所谓“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感悟形象,晓悟情趣。对于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同样也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语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科学小品文到底教什么,该怎么教,才能使它的课堂教学更具“语文味”?

  先来谈谈科学小品文教什么的问题。科学小品文的确是以介绍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为主的,老师引导通过阅读,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是其教学的一大任务,但绝不是唯一的任务。《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抓住知识要点,只是科普说明文学习其中一小部分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的光辉。这些都应成为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内容。

  那么,在科学小品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一、析关键词句,品个中精妙

  准确、简明、平实、生动、科学、严密是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教学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即揣摩其语言是怎么个准确,怎么个简明,怎么个科学,怎么个严密……比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句子中的“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在教学这句话时,采用了“比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来品读。(试着把“本来”一词去掉后读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前后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文本中的用语用词不能随意取舍。长此以往,将会增强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读行文章句,悟个中情理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文是有情之物,人亦有情之人。虽然科学小品文简洁通俗,文字严谨科学,叙述客观平实,但作为一篇文章,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当力求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与智慧的旅行。请看一个案例(《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教学中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的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生:我看到的地球到处都是被人类残害的伤痕。

  生:我看到的地球因为滥用化学品,空气、河水被污染了,花草树木也不再生长。

  生:我看到地球美丽的蓝衣服、绿衣服不见了,却穿上了一件枯黄的旧衣裳。

  师:哦,那是大片大片的沙漠呀!

  师: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声:读“地球是无私的……枯竭”,是人类自己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造成的。

  师:这里你特别注意的是哪个词语?

  生:“不加节制”!这些资源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那样慷慨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我们却不加节制地开采。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呀!

  生:我觉得还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无知,因为这样做是自己害了自己!

  师:是的,一个“不加节制”,把地球的无私与人类的自私明显地对比起来了,你能读好这一句吗?(知道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师:还有吗?

  生: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一段也在告诉我们伤害地球的是人类。

  ……

  师: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子说说吧!

  生:比如,因为乱砍乱伐引起的洪灾。记得三年级学过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那就是最好的例子。

  生:我还知道大气被污染后形成的酸雨现象。

  生:还有土地的沙漠化现象。

  师:不光是这些,请大家看看这份资料。(见相关链接“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生:(快速浏览。)

  师: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一段?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体会文本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升华感悟;在充分的读中,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韵味,提高语文素养。审视目前的科学小品文教学课堂,很多是对说明方法的理性讲解和科学知识的大量渗透,缺乏的恰恰就是读中感悟,读出情趣。

  三、借品读感悟,释个中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教学科学小品文时,说明方法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对此不必进行理性的讲解,而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品读感悟中巧释巧解。如教学《太阳》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1-3节,找出描写太阳到底有多大、多远、多热的句子。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随机出示句子: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这里有个数字,它说日夜不停地走,要走3500年。(学生把重音落在了“3500”年上)

  师:对呀,课文以走路为例,走路需要3500年呢!这样一个数据,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离我们是多么遥远。

  生2:课文还举了个坐飞机的例子:“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从这儿我也感受到了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学生把重音落在了“做飞机”、“二十几年”上)

  师:是啊,飞机那么快的速度,还要飞二十几年呢,那距离能不远吗?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里的列数据和举例子,都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用上它们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太阳离地球是那么遥远。(板书:举例子  列数据)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淡化了说明方法的讲解,但学生在与文本一次又一次对话后,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举例子、列数据等方法。

  四、抓积累运用,练语言表达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王崧舟老师也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学习科学小品文也要学习其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严谨的表达方式,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比如在教完了《新型玻璃》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语言介绍一种新型玻璃,或让学生扮演某一种新型玻璃来做个自述。这样“在言语的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言语能力”,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总而言之,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即使是科学小品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以上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一条要求。我想,这条要求虽然不是直接针对中年级的,但对《雾凇》这一课的教学仍然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梳理一下大家的意见,科学小品文要上出其特有的语文味,必须做的事情有:

  1、掌握知识要点。(读懂——文章写了什么?)

  具体策略包括:梳理文本的内在逻辑顺序、补充“前知识”、教给新的阅读策略等等。

  2、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知——文章是怎样写的?)

  具体策略包括: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在对比中发现、尝试迁移运用等等。

  可以做的事情有:

  1、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品悟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词句,感知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色。

  3、…………

  不可以做的事情是:

  1、使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剥夺学生阅读感悟思考的时间。

  2、只看到科学小品文生动有趣的一面,却忽视其科学严密的一面;错误地把科学小品文作为一篇美文来教学,却忽视其作为说明文的特性。

  由此看来,《雾凇》一课要上出得“出彩”,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把“必须教的教好”,在教学策略上着眼,教扎实,教有效。

  二是从“可以教的”这一方面着眼,在教学内容上创新,教出风格和个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雾凇》一文,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2、《雾凇》一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如何引导学生感知?

  3、如何引导学生感知本课生动优美与科学准确相结合的语言特色?

  4、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如何从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上整体把握本课的教学?

  5、课后练习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有机结合?

  6、本课还有哪些内容具有教学价值,可以教?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三(第一范文网整理版) 来自第一范文网。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5

  《雾凇》教学反思

  1、读中入境,读中悟境。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因此我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比较充分、悟得深刻。

  2、巧设情境,激发灵感。

  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此,我搜集了大量资料,反复筛选,选取有用的,对学习课文有辅助作用的材料,精心设计了教学语言,再加上丰富真实的情感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

  3、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利用雾凇的课件突出教学难点,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放雾凇课件。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4.拓展思维鼓励创新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放课件:人们伴着音乐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图像与音乐的和谐组合,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学生看着生动的动态画面,自然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体会。在优美悦耳的音乐声中,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银装粉砌的世界之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雾凇,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学生看过课件体会到雾凇的琼枝玉树、雾凇的千姿百态以后。让学生看着画面练习说话,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5、找准切入点,品读感悟。

  我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观”做文章,让学生在理解“奇观”这个词语的意思后,让学生从文中找重点句,抓重点词,从而体会雾凇“奇”在美丽,“奇”在形成的过程的独特,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读出感受。并从中提炼出品读的学习方法:从段中找重点句子,从句子中找关键词,读出感受。

  雾凇的教学反思

  《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对于这篇课文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打破文章结构,学习第一、第三自然段,体会雾凇的美。一、三自然段分别写了阳光照耀下和清晨的雾凇的美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表现雾凇美的句子。接着通过范读或指读的方式说说应该抓哪些关键词读好这句话。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启发学生:为什么会有雾凇这个奇观的?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接着,我让学生质疑,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 提出疑问:1、严寒季节具体指什么时候?2、雾气是从哪里来的?3、雾气遇冷以后会有什么变化?4、雾气怎样凝结成雾凇?5、饱和的雾气指的是什么?然后组织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问题并组成学习小组讨论解答。最后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感悟语言。

  这样的教学收效不错,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一、对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设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保证。我们不但要对每一个大环节进行预设,更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预设,这里面当然包括对学生的预设。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 我在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因而当学生一时找不到雾凇形成的两个原因时,我就显得有些急躁,一时又不知如何引导,因而在这一个环节上来来回回用了许多时间,学生也被我搞得兴致全无,同时造成了课堂上前紧后松的局面。

  二、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到位

  首先,长期在南方生活的孩子们,包括我们老师都没能亲眼目睹“白雪皑皑”、“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美景,仅从语言文字上感悟,缺少了形象的真实感。如何能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到北国的风光,这是我教学中的困惑。其次,雾凇形成原因的教学,我感到学生理解得有些困难,对于“零度结冰”、“水汽遇冷凝结”等物理知识学生们理解起来一知半解,如何能浅显明白的讲解呢?这也是让我困惑的问题。

  我们常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此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雾凇》的教学反思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

  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总结全文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篇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存在很多不足。(1)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说感受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单一。(2)品词、品句、品章法不够到位。第一自然段描写了雾凇的美,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品读,没能在读中感悟雾凇的美。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没能很好地利用视频理解“饱和”的意思,没能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雾凇形成的缓慢和雾凇的奇异景象。(3)组织语言能力和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我设计的问题比较零碎,学生难以回答和理解;在教学中应变能力不强,没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更好的悟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诵。

  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⑵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②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⑴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⑴出示自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②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

  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第1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

  3、提问:为什么吉林雾凇会成为闻名全国的奇观呢?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4、自读,分小组讨论。

  5、小组汇报,看图理解“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

  6、指导朗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自豪的语气。)

  7、练习背诵。

  ①自由练背。

  ②看挂图,板书试背。

  ③指名背诵,评议

  ④愿背的齐背。

  第二课时

  一、看图,背诵第一节。

  师述:(指图)同学们,看!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作者用极为生动的语言对它进行了描绘。谁能看图背诵第1自然段?

  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节。

  师述: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多美的雾凇景象啊!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2节,边读边思考,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a、古人云:学贵自得。通过读、想必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说说你读出了什么?(个别交流)

  b、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集疑、解疑)

  3、指导朗读:

  ①选择读。

  师述:读第2节,你喜欢读哪几句就读哪几句,但要尽量把它读好。

  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

  ③突出重点读。

  (出示重点)

  a、你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

  b、指名读,评价。

  c、练习背诵,看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d、指名背。

  三、学习第三节。

  师述:在这寒冷的夜里,雾凇悄悄地形成了。当第二天清早,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看到这突如其来的美景,会怎么赞叹呢?

  ①指名读第3节。

  ②板书:

  千姿百态写出了什么?

  琼枝玉树又写出了什么?“琼”是什么意思?

  ③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人们会怎么赞叹呢?

  指名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四、导游:

  师述:吉林雾凇美不胜收,闻名全国,一定吸引了不少游人。我们很多人都没去过吉林,都想一睹吉林雾凇的风景,如果你是吉林当地一个小朋友,大伙想请你做个导游,你想怎么介绍呢?下面分小组讨论,过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当得像?当得好?

  a、小组讨论。

  b、指名当,评价。

  五、游客:

  如果我们换个角色,你此时是一个正漫步在松花江边的一个游客,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美丽的雾凇,你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7

  原帖:

  研讨目录:

  1、文体之争——写景散文?说明文?科学小品文?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科学小品文有哪些?

  2、科学小品文中的“知识”在语文课堂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3、科学小品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4、《雾凇》一文,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5、《雾凇》一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如何引导学生感知?

  6、如何引导学生感知本课生动优美与科学准确相结合的语言特色?

  7、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如何从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上整体把握本课的教学?

  8、课后练习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有机结合?

  9、本课还有哪些内容具有教学价值,可以教?

  研讨主题一:文体之争——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还是一篇说明文,或者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转张忠诚老师的解读:我读《雾凇》

  曾经听过几个老师教学《雾凇》这一课。他们的教学程序大致相同:从题目入手,让学生从第一、三自然段通过读感受雾凇的美,然后再简单说说雾凇形成的原因、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的一、三自然段。对于第二自然段的用时,没有超过课堂用时的五分之一。

  在教学此课前,我也想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读着此课,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上年暑假到黄山的旅游。去黄山的路上,导游滔滔不绝的向我们介绍黄山的美景,以及每一处景物形成的原因。下了车之后,他只是说了说集合的地点,就让我们自己去领略黄的风光了。由于车上他对黄山美景的介绍,我们再来观赏黄山,就可以更深层次的领略各处景物的韵致,不至于走马观花,一看了之。现在想来,这位导游真是聪明。他先在车上为我们建立了观赏黄山的前经验,然后再让我们领略山中美景,自然可以使我们看的有序、有道、有味,起到不需此行的目的。

  《雾凇》的第一、二自然段,多像导游在游览前对雾凇景观的介绍。作者首先在为读者建立阅读雾凇的图像,紧接着通过介绍雾凇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激活学生相似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进一步感受雾凇美的兴趣。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真实场景的再现,让学生更深一层领略雾凇的美,体验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这样的叙述,浑然天成,非常符合人的阅读规律、阅读习惯,符合人的阅读心理过程。写到这里,一个冷笑话突然跳出我的脑际:一只番薯走着走着,然后,它就跌倒了。讲完之后,又会有几个人笑哪?原因很简单,这个笑话缺乏基本的铺垫,听者感到摸不着头脑。其实也就是头脑中缺乏听这个笑话的前经验,听者无法同化耳中的笑话,更激不起笑意。

  从这个角度看,这篇课文是一篇出色的导游词,是一篇具有说明性质的文章。这一课和后面的课文《春联》,有着诸多相似,都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的学生了解说明一种事物的方法,甚至学会如何去说明一种事物。一味的美读此课,有着诸多不妥之处。

  课文又是如何去说明雾凇,介绍雾凇的?这还需要从具体的词句入手,去寻找,去发现。

  作者第一自然段,奇观一词引领全篇。它是全篇的关键词,整篇课文都是围绕它进行叙述。为什么说是奇观?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它奇特而少见。如何奇特?一是因为它出现在三九严寒,全国少有,这是在点明雾凇出现的季节、位置;二是通过雾凇形态的描绘,力图表现雾凇美丽动人的一面,如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这是让学生对雾凇有个大概的了解,在头脑中树立雾凇奇特而少见的形象。它是说明一种事物常见的方法。

  第二自然段对雾凇形成的原因、过程的描写,层次清楚,条理有序,特别是用词方面,非常值得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这一节围绕“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叙述。饱和什么意思?过于饱和又是什么意思?作者的用字值得玩味。“饱和”泛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过于饱和”,在这里指水汽已经超过最高限度了。为什么水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地理位置,当时的季节,丰满水库的水排除时达到4摄氏度;接着作者用了弥漫、笼罩、淹没三个词,具体说明什么过于饱和的原因。弥漫、笼罩、淹没三词,需要学生在阅读时理解它们的意思,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当时雾气充满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景象。什么是遇冷凝结?简单的讲,就是雾气在树上结冰了。作者在叙述这个过程的时候,运用了一系列表示顺序的词——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最初、逐渐、最后,写出了雾气结冰时的缓慢过程。而且作者写水汽遇冷凝结的过程时,完全把它诗化了,使人读了如在眼前。这看似只是在写水汽遇冷凝结的过程,实在是为下文再写雾凇的美好景象服务,可以使勾起读者盼望再见雾凇的愿望,为下文的叙述埋下伏笔。这样的叙述,不能不令人称道。如果学生再来复述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抓了上面两点就变得简单了。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最后一节的叙述,承接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而来。因为有了对雾凇的深入了解,所以面对雾凇就变成了观赏,而不是走马观花,不知其所以然。面对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情不自禁的赞叹,才能够吟出最后两句诗。这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出水芙蓉,天然去雕琢,而不是生拉硬扯、穿靴戴帽。同时它也呼应了开头,首尾衔接,奇观一词再现学生的脑海,使课文成为一个整体。

  教学这一课,在把握文体的基础上,尊重作者的叙述顺序,搞清课文的结构。课文如何通过具体的词句说明雾凇的,应该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不能以过分美读的方式进行教学。

  转“西塘小学论坛”雨笑嫣然的帖子:

  《雾凇》,是国标本四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日前刚教完。感觉这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前天上“凤凰语文网”,读到一位网友说《雾凇》是一篇说明文,于是提出了不同意见。具体如下:

  对方观点:这是一篇说明文。

  我的观点:《雾凇》怎么可能是一篇说明文?

  对方观点: 是的,本文跟写景的文章很相似,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写景的文章,教参上也是这么说的.但我以为,本课重点落在第二自然段,这一段详细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是非常明显的说明方式.先以科学、准确的语言解释了雾凇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详细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以为这是一篇说明文。欢迎争议!当然我不否认这课写景特点也非常明显,也可称作写景类的说明文。

  我的观点:首先同意你对文章重点的划分,本文重点内容当然在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雾凇形成的条件(水汽要绝对饱和、水汽要遇冷——骤降的低温、水汽要凝结)和形成的过程(不断地涌、不断地镀——不断地慢慢轻轻一层又一层地镀)。

  但是,窃以为,咱们教学的重点并非只是让学生了解雾凇形成的条件一、二、三,和雾凇形成的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那是说明文很突出的特点;而本文更重要的是在了解此两点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之奇、之美,而这,是写景的散文很突出很明显的特征!因此,我还是坚持认为本文定非说明文,而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你说“课文第二段先以科学、准确的语言解释了雾凇形成的原因,然后详细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所以你认为这是一篇说明文。请问,难道除了说明文,其他体裁的文章用语就可以不一定科学、准确?可见,语言是否科学准确并非判断体裁分类的标准。

  另外,应该也没有“写景类的说明文”的提法,要这么提的话,那么还有“状物类的说明文”,“记事类的说明文”,“写人一类的说明文”等等,那,至少记叙文一类都可归入说明文,叙事的,可以说是“说明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嘛”!写人的,可以说是“说明这人一个什么特点嘛”!状物的,可以说是“说明这样东西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嘛”!(比如写棵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咱不是都让学生这么有条理地观察和记叙的吗?)这样,岂不混淆?

  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说明文是说明文,散文是散文,《雾凇》是散文而非说明文也。

  对方观点:更正,我以为<雾凇>是具有写景特色的说明文!

  第三者观点:是科学小品文。这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以文学为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是文艺性的说明文。 科学小品短小精炼,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力求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又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叙述,可描写;它通俗生动,多用比喻,拟人...

  散文的基本特征:

  散文是以自由、优美的文笔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并借此抒发作者情感、表现作家个性的散体短文。

  基本特征:

  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

  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无论从其内容上看还是其表达方式上看,都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个性特征。

  散文介以抒发浓烈情感的既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是一景一物,还可以是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景一物,这样,散文在选材上就极为宽泛自由。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

  散文创作特别重视“真实”,不仅描写真人真事,更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一旦作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散文家总是充分发挥的艺术才能,把散若珠宝的各种材料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需放开时“放得开”,要收拢时“收得拢”自由而不失度,变化而不离宗,形散而神不散。

  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

  虽然散文篇幅短小,但却渗透的情却是真挚浓烈的,蕴蓄的内涵是深刻丰富的。

  本文一、三两小节,对雾凇的美景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雾凇的喜爱、赞美之情,基本符合散文“情感浓烈、富于美感”这两个特征。

  说明文的特点:

  一. 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二. 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四. 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六. 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七. 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本文第二小节用科学准确的语言介绍了“雾凇的形成”,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显然又符合说明文的特点。

  科学小品文:

  1. 什么是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知识的普及,科学性小品文的社会需要日益增大,社会效益也日益显著,科学小品文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写作、阅读的内容。近几年来,在各类考试中,说明文选材中,科学小品文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无论从内容、形式到命题的设计都有新的尝试和创新。因此,在说明文学习中不能忽视科学小品文存在的价值,应倍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2.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a. 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实上,每300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b. 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

  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比如《死海不死》中关于一段神话故事就用了记叙的写法,而《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

  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话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叙述得形象生动,从侧面说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学道理。又如在《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插入在上小学时大师兄作文中两句话的情景,都使得文笔轻松活泼。

  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仔细阅读二、七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有意识地把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找出来,品味其语言特征。因为有些科学知识不太好懂,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使科学原理通俗易懂,便于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c. 内容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比如《人类的语言》、《话茶》、《天石》等文,都具有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

  3. 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题材。所以小品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 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这种描述式便于说古到今,旁征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读者。

  b. 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于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比如《灰尘的自述》、《我是电》等题目就是自述式的。

  c. 故事式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称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强调了故事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d. 谈话式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也容易把握,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要依据内容而定,要突出以说明为主线,集叙述、描写、抒情甚至议论为一体,看似散文,实为说明,用文学笔法的感染作用,达到说明的目的,可读性更强。

  了解了科学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后,我们知道,《雾凇》一文兼具有说明文和写景散文的特点,既有科学准确的说明,又有生动优美的描写,正符合科学小品文的相关特征。

  本单元的《春联》一文显然也是“科学小品文”。

  初步罗列了一下,苏教版教材中,科学小品文大致有以下一些:(部分很难分清是一般说明文还是科学小品文的也暂列其中)

  三上:17、石头书  19、航天飞机

  三下:15、水上飞机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四上: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22、雾凇  23、春联

  四下:7、人类的“老师”  20、云雀的心愿

  五上:18、莫高窟

  五下: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克隆之谜 13、秦始皇兵马俑 14、埃及的金字塔

  六上:24、大自然的文字

  六下: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7、山谷中的谜底

  我们可以看出,从三至六年级,共八个学期,每一册教材都编排有科学小品文。

  在具体安排上,有些科学小品文以体裁为纽带,放在同一个单元里,如《石头书》和《航天飞机》。

  有些则是依据文本的主题和其他体裁的课文放在同一个单元里,如《云雀的心愿》。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文,不管其形式如何生动活泼,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获得知识。

  但是,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仅仅着眼于科学小品文中“知识”的获得,又会走入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的误区。

  那么,如何摆正科学小品文中的“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呢?

  首先,我赞同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非常美——景美、情美、语言更美。

  其次,我觉得除了要充分感受它的美之外,还要了解其形成的特殊条件——从而进一步感受其“珍贵”,由此,从它们身上,我们不仅享受到了美,还让我们由衷地提出保护自然奇特景观的内心需求。

  思考中……

  这篇课文有好多老师一不小心把它上成了自然课、科学课;或者把它上成欣赏课,很失分寸。我认为应该教孩子,课文是用怎样的说明、描写文字和用怎样的方法来有条有理地介绍雾凇的。

  看课后的练习之一: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教学中,“说说”是我们主要要训练的,落实的,是手段是过程也是目标。而说的内容——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就是“科学小品文”中的“知识”了,它是课堂上训练、落实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载体,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对象。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文本解读——雾凇奇观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这八个字凝聚了多少寒冷。“三九四九冰上走”,“严寒”与“冷”“寒冷”是有程度的区别的,此二字真是雪上加霜。再加上“大地冰封”,怎一个“冷”字了得?北国风光,严寒至极,就在开篇八个字中显现出来了。在这样的季节里出现了美景——雾凇,怎能不让南国的我们觉得“奇”呢?仔细看,“洁白晶莹”颜色质感的美,“缀满”数量之多的美,“银光闪烁”光泽动人的美,都让我们觉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雾凇之奇,奇在它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严寒季节”——当年 12月至第二年2月间;“饱和的水汽”——丰满水库的水汽,松花江上的雾气,“总是”“弥漫”“阵阵”;“遇冷凝结”——4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这些外在条件缺一不可,奇啊!吉林雾凇更奇在形成过程。形态变化之奇:雾气——白银(镀上)——银线——银条——银松雪柳;过程神秘:随风飘荡,笼罩,淹没,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些充分显示着雾凇形成在悄然之间,在不知不觉中。那么作者怎么会写得如此详细,如此动人呢?“每当夜幕降临”可见作者观察次数多,“最初——逐渐——最后”可作者观察有耐心,很细致。

  清早,人们赞叹雾凇的神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自然像魔术师,把雾凇奇观奉送给世人,多么奇妙啊!读着这样的诗句,让人想起那“一夜”间的悄然巨变,想起开篇所描绘的“奇观”。

  从题目看,作者就是想让大家了解雾淞这样一个自然现象。从行文上看,作者将重点放在了第2自然段,即雾淞形成的条件和过程。从深层次来看,作者为什么要介绍雾淞,因为他感觉到雾淞很美,这种美不光是形态上的美,也美在它的形成过程。作者的介绍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沐浴在暮色雾霭中,当恍过神来一看时,这些雾气竟然附着在树枝上,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银条儿,多么美妙的境界呀!

  我更倾向于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的观点。但不管它是什么文体,并不影响人们的审美享受。

  我个人认为,科学小品文与其他散文的区分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科学小品文的内容有其独特性,一般是向读者普及某种科学知识,如本文,主要是普及“雾凇是如何何形成的”这一知识。

  二是科学小品文的语言有其独特性,兼具科学性、严密性、准确性与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如本文,第二小节的语言准确严密,而一、三两个小节更显得生动优美。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一(第一范文网整理版) 来自第一范文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