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旧城已冷 点赞 分享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精选12篇)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强调本文的出处,提示标划文学常识。

  导入  新课:

  提问:学生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是否对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初步认识?

  生:有。

  问:是怎样的?(学生沉默)

  引导:是和平安定的?还是战乱的?

  学生齐答:是战乱的。

  出示“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的投影片,介绍时代背景:当时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相互讨伐战争,争夺土地和资源,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大诸侯国争霸,中原大地可谓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吴国和越国,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来看看吴越两国的争霸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交代吴越战争的由来: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第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学生笑),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学生兴奋)夫差发誓报酬,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提问:在这种局面下,勾践有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坐以待毙呢?(齐答:没有)

  引导:那我们看看他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乃号令……”,可见他正积极着手招揽人才为他出谋划策,而且还有优厚的待遇呢!“共知越国之政”不就几乎等于说“分半壁江山给你”吗?!看来这对于有政治抱负、想建功立业的人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呀!结果有没有被吸引出来?

  齐答:有。

  问:这个人是谁?

  齐答:大夫种。

  对了,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大夫种主动出来进见勾践了,我们看看他说了些什么,请齐声朗读一下文种的话。

  学生朗读,结束串讲文种这段话。

  提问:请一个同学找出这段话中心句,即这个句子要表达这段话中心的意思,看看文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甲答:“无乃后乎?”

  引导:那是什么“太迟”了!什么“后”?

  学生甲:求谋臣。

  引导:那么讲求谋臣道理最明显的应是哪一句呢?

  学生甲:“然谋臣……不可不养而择也。”

  对了!就是“夫虽无……养而择也”这一句,论述的就是一个国家求谋臣应该未雨绸缪的道理。那么他论述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学生齐答:比喻。

  问:对,还有没有呢?夏则……冬则……旱则……(提示)

  学生某答:排比。

  引导:对了。那么我们看,既然勾践已经在求谋臣了,文种还来大讲求谋臣的道理是不是很多此一举而无关痛痒呢?

  齐答:不是。

  唔,大家都觉得不是,那么他究竟用意何在呢?

  (学生作思考状)他的话是不是婉转地责备了勾践不能早一点……

  学生接话:“任用贤才。”

  对了,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上一课,文种是不是也和烛之武对郑伯一样在发怀才不遇的牢骚呢?

  学生齐答:是。

  是吗?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我们知道,文种是主动来进见勾践的,主动进见勾践难道就是为了发发牢骚而已吗?

  学生回答:不是。

  显然不是。我们看看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侃侃而谈,镇定自若。而且还敢责备他的君王。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什么人能做到这样啊?

  个别学生轻声答:有能力、有志之士。

  是有才能、有办法退吴的人是吧?看来文种就是想要勾践看出这一点,赏识和重用自己的呀。那么勾践看穿了他的心思没有呢?

  齐答:看出了。

  我们看看勾践是怎么回应的,请一个同学翻译他的话。

  学生翻译后,讲清楚“何后之有?”这个倒装句,用不紧不慢的语调摹仿勾践这句话。

  引导:又是一个镇定自若!一个谋臣临危不惧,再加一个国君处变不惊,看来这个国家是有希望了。看他们两个人怎么做——“执其手而与之谋”,是谁执谁的手啊?

  学生齐答:勾践执着文种的手。

  对,看来勾践真的看出了文种的才华,要重用他了。可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大家想想,通常一个文居万人之上的君王若被一个小小的大夫公然责备了是不是早就火冒三丈了,对这个犯上的家伙肯定是轻则处罚、重则处斩了?

  齐答:是。

  但勾践对文种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十足的亲热,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下面议论。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东山再起以后还会实现他当初:“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的诺言吗?

  几个学生答:不会。

  为什么不会?“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不应该实现诺言吗?

  学生议论纷纷。

  好,这个问题我们暂先不讨论,我们先看看课文他们究竟商量出了什么对策,请同学们在原文找答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乙:“逐使之行成于吴。”

  对了,“行成”是什么意思?

  齐答:求和。

  那么是使谁向吴求和呢?

  生答:文种。

  没错。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求和的目的,我想大家都猜得到了,那么他们有没有顺利达到目的呢?请继续往下看第二段。

  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夫差,即吴国的最高领导者欲和。请同学们想想倘若你一个军事领导人,正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但又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的时候,你会不会那么容易就和敌方讲和呢?

  齐答:不会。

  而夫差这么轻易就和对方讲和了,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是不是想“你越国区区五千人马对我强大的吴国已经毫无威胁力了,跟你讲和又怎么样呢?”可见夫差很轻敌,已经以强者自居了,对吧?

  齐答:对。

  那么让我们看看他的臣子们态度如何?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生答:反对。

  全反对?没有支持的吗?

  有。

  对了,吴子胥反对,但太宰伯喜否是支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呢?我们看看他们各自的理由。请齐声朗读子胥说的话。

  子胥的话字字铿锵,十分有说服力,如果你是夫差,你肯定会听他们的话?

  生答:对。

  但是夫差没有听从子胥的劝谏,他听了谁的话?

  生答:太宰喜否。

  对的,太宰喜否是怎么说的。

  太宰喜否主张适可而止,大家想想这岂不是等于帮越国说话吗?他为什么要帮越国说话呢?

  生答:中了美人计。

  对了,越国用美人计收买了太宰喜否。到此为止,子胥和伯喜否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很明显了?子胥从什么立场出发的啊?

  齐答:国家利益。

  对,子胥的劝谏为国家大局着想,而太宰喜否呢?

  齐答:个人利益。

  没错,伯喜否自私、贪婪,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两种不同的人格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那么关键就看其领导者,而夫差却听从了喜否的话,因为他的话对夫差来说是正中下怀,他不是本来就想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吗?!讲和要意味着放弃进攻,这样越国亡国的危险就轻易地解除了,这个结果若不从越国的角度可概括为什么呢?

  明确:勾践存国。

  总结1、2段内容,突出勾、夫二人的对比,结果一个是使国家从被动变为主动,一个是使国家不利。

  问: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

  某学生马上答:招兵买马。

  勾践是怎么做的呢?下节我们再一起学习。

  上节课最后老师留了一个问题:你要是勾践,存国之后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同学马上就说要招兵买马,看来这个同学非常急于替勾践报仇。但是我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要干大事业的人,性子不能这么急躁呢?

  生答:不能。

  对,我们想想,一个国家在战后,尤其是战败国,其精壮人口大量战死沙场,物质和财富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国家衰弱,人口稀少。没有人,去哪儿招兵呢?没有物资和money,买什么马呢?(学生笑)再有倘若再加上民怨沸腾的话,即使有人有马,谁又愿意替你卖命呢?那么这些勾践都注意到了吗?

  生答:注意到了。

  对,从哪里可看出啊?从第三自然段勾践说 的话中就可以看出。

  因此,要复仇,首先要怎么做?

  齐答:使国重新强大、兴盛起来。

  那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勾践复国。

  具体来说,首先是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其次是改变治国策略。说到国策,就肯定有外交和内政,那么勾践对外、对内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还有,对民和对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

  卑事夫差等对外措施。这是不是一种互利的外交关系呢?

  生答:不是

  所谓“弱国无外交”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外交事务,不用处理对外关系,而是说它在外交事务上没有发言权,只是低头做小.大家看越国此时是不是这样啊?连堂堂一国之君都要为人牵马,何其屈辱!那么请问这样做是吴国强迫他们,还是构勾践心甘情愿的?

  答:心甘情愿的。

  对,这是他的治国策略之一,对吧?但是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这么做的?是不是很没骨气呢?

  答:不是。

  为什么要这么卑下?

  学生丙答:为了争取时间,是缓兵之计。

  对了.这位同学答到点子上,我们想想,复国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呢?

  不是。

  倘若吴国在越复国的中途翻脸,求和之举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因此这些对外措施就是要讨好吴国,先稳住吴国,缓和局势,让吴国放松警惕,减少对越国的戒心。可见,勾践是多么深谋远虑,处事是多么的谨慎!

  鼓励生育政策。

  倘若让勾践坐到今天江主席的位置上,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笑,有学生故意答:人多力量大,能战胜美国!

  现代战争是靠人多就能打胜仗的吗?是靠先进的科技。那么人口就只会使国家的经济不堪重负,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模仿!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治国的政策也不相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国人请战勾践为什么要推迟?

  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学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为勾践成功灭吴感到痛快呢?

  有学生答有,有学生摇头说没有,铃响。下课。

  上节课讲到勾践成功灭掉了吴国,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痛快的感觉,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就拼命摇头。那么摇头的同学可能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无正义和非正义可言呢?

  齐答:没有。

  对了,谁赢谁输,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说,感到痛快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勾践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的艰苦准备,我们觉得这一仗该是他赢的,对不对?

  齐答:对。

  那么请问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齐答:勾践灭吴。

  没错,我们一看课题就觉得本课的重点应该会写"灭吴"这件事,对不对?

  齐答:对。

  但是学过课文之后,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有人答后两段,有人答最后一句。

  是的,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答:存国、复国。

  对,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部分答不是。

  那么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沉默思考。

  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齐答: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

  学生丁:勾践深得民心。

  对了。这个同学一下子就答到点子上。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但是,我们想想,倘若吴国的国君也像勾践那样,吴国实力很强的话,越国能不能这么轻举灭掉吴国呢?

  答:不能。

  那么吴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纷纷答:夫差轻敌,轻信小人。

  对了!吴国君王夫差倨傲纵敌,听信佞臣,不听忠言,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民心,最后身死国亡。其实子胥曾不止一次劝谏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处死了子胥,后来越兵攻破吴都时,夫差决定自杀,死前吩咐其手下,在他死后的脸上蒙一块白布,因为怕没脸去见伍子胥,下场凄惨。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学生答:听过这些成语,但不知道意思!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有学生应答:背水一战。

  对,有这个意思,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齐答:勾践。

  对了,我们课文哪里提到了这个故事呢?

  答:课后练习三。

  让我们一起看看勾践像。看着这幅画,想必大家已经感觉到,一股克己自励、发愤图强精神力量。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那么,通过对课文和成语典故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勾践那么多的事情,大家一定对他有新看法,让我们全面的看看勾践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一下他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略)

  [1]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2

  新会陈经纶中学实习队 徐徽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强调本文的出处,提示标划文学常识。 

  导入  新课: 

  提问:学生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是否对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初步认识? 

  生:有。 

  问:是怎样的?(学生沉默) 

  引导:是和平安定的?还是战乱的? 

  学生齐答:是战乱的。 

  出示“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的投影片,介绍时代背景:当时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相互讨伐战争,争夺土地和资源,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大诸侯国争霸,中原大地可谓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吴国和越国,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来看看吴越两国的争霸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交代吴越战争的由来: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第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学生笑),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学生兴奋)夫差发誓报酬,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提问:在这种局面下,勾践有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坐以待毙呢?(齐答:没有) 

  引导:那我们看看他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乃号令……”,可见他正积极着手招揽人才为他出谋划策,而且还有优厚的待遇呢!“共知越国之政”不就几乎等于说“分半壁江山给你”吗?!看来这对于有政治抱负、想建功立业的人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呀!结果有没有被吸引出来? 

  齐答:有。 

  问:这个人是谁? 

  齐答:大夫种。 

  对了,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大夫种主动出来进见勾践了,我们看看他说了些什么,请齐声朗读一下文种的话。 

  学生朗读,结束串讲文种这段话。 

  提问:请一个同学找出这段话中心句,即这个句子要表达这段话中心的意思,看看文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甲答:“无乃后乎?” 

  引导:那是什么“太迟”了!什么“后”? 

  学生甲:求谋臣。 

  引导:那么讲求谋臣道理最明显的应是哪一句呢? 

  学生甲:“然谋臣……不可不养而择也。” 

  对了!就是“夫虽无……养而择也”这一句,论述的就是一个国家求谋臣应该未雨绸缪的道理。那么他论述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学生齐答:比喻。 

  问:对,还有没有呢?夏则……冬则……旱则……(提示) 

  学生某答:排比。 

  引导:对了。那么我们看,既然勾践已经在求谋臣了,文种还来大讲求谋臣的道理是不是很多此一举而无关痛痒呢? 

  齐答:不是。 

  唔,大家都觉得不是,那么他究竟用意何在呢? 

  (学生作思考状)他的话是不是婉转地责备了勾践不能早一点…… 

  学生接话:“任用贤才。” 

  对了,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上一课,文种是不是也和烛之武对郑伯一样在发怀才不遇的牢骚呢? 

  学生齐答:是。 

  是吗?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我们知道,文种是主动来进见勾践的,主动进见勾践难道就是为了发发牢骚而已吗? 

  学生回答:不是。 

  显然不是。我们看看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侃侃而谈,镇定自若。而且还敢责备他的君王。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什么人能做到这样啊? 

  个别学生轻声答:有能力、有志之士。 

  是有才能、有办法退吴的人是吧?看来文种就是想要勾践看出这一点,赏识和重用自己的呀。那么勾践看穿了他的心思没有呢? 

  齐答:看出了。 

  我们看看勾践是怎么回应的,请一个同学翻译他的话。 

  学生翻译后,讲清楚“何后之有?”这个倒装句,用不紧不慢的语调摹仿勾践这句话。 

  引导:又是一个镇定自若!一个谋臣临危不惧,再加一个国君处变不惊,看来这个国家是有希望了。看他们两个人怎么做——“执其手而与之谋”,是谁执谁的手啊? 

  学生齐答:勾践执着文种的手。 

  对,看来勾践真的看出了文种的才华,要重用他了。可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大家想想,通常一个文居万人之上的君王若被一个小小的大夫公然责备了是不是早就火冒三丈了,对这个犯上的家伙肯定是轻则处罚、重则处斩了? 

  齐答:是。 

  但勾践对文种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十足的亲热,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下面议论。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东山再起以后还会实现他当初:“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的诺言吗? 

  几个学生答:不会。 

  为什么不会?“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不应该实现诺言吗? 

  学生议论纷纷。 

  好,这个问题我们暂先不讨论,我们先看看课文他们究竟商量出了什么对策,请同学们在原文找答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乙:“逐使之行成于吴。” 

  对了,“行成”是什么意思? 

  齐答:求和。 

  那么是使谁向吴求和呢? 

  生答:文种。 

  没错。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求和的目的,我想大家都猜得到了,那么他们有没有顺利达到目的呢?请继续往下看第二段。 

  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夫差,即吴国的最高领导者欲和。请同学们想想倘若你一个军事领导人,正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但又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的时候,你会不会那么容易就和敌方讲和呢? 

  齐答:不会。 

  而夫差这么轻易就和对方讲和了,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是不是想“你越国区区五千人马对我强大的吴国已经毫无威胁力了,跟你讲和又怎么样呢?”可见夫差很轻敌,已经以强者自居了,对吧? 

  齐答:对。 

  那么让我们看看他的臣子们态度如何?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生答:反对。 

  全反对?没有支持的吗? 

  有。 

  对了,吴子胥反对,但太宰伯喜否是支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呢?我们看看他们各自的理由。请齐声朗读子胥说的话。 

  子胥的话字字铿锵,十分有说服力,如果你是夫差,你肯定会听他们的话? 

  生答:对。 

  但是夫差没有听从子胥的劝谏,他听了谁的话? 

  生答:太宰喜否。 

  对的,太宰喜否是怎么说的。 

  太宰喜否主张适可而止,大家想想这岂不是等于帮越国说话吗?他为什么要帮越国说话呢? 

  生答:中了美人计。 

  对了,越国用美人计收买了太宰喜否。到此为止,子胥和伯喜否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很明显了?子胥从什么立场出发的啊? 

  齐答:国家利益。 

  对,子胥的劝谏为国家大局着想,而太宰喜否呢? 

  齐答:个人利益。 

  没错,伯喜否自私、贪婪,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两种不同的人格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那么关键就看其领导者,而夫差却听从了喜否的话,因为他的话对夫差来说是正中下怀,他不是本来就想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吗?!讲和要意味着放弃进攻,这样越国亡国的危险就轻易地解除了,这个结果若不从越国的角度可概括为什么呢? 

  明确:勾践存国。 

  总结1、2段内容,突出勾、夫二人的对比,结果一个是使国家从被动变为主动,一个是使国家不利。 

  问: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 

  某学生马上答:招兵买马。 

  勾践是怎么做的呢?下节我们再一起学习。 

  上节课最后老师留了一个问题:你要是勾践,存国之后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同学马上就说要招兵买马,看来这个同学非常急于替勾践报仇。但是我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要干大事业的人,性子不能这么急躁呢? 

  生答:不能。 

  对,我们想想,一个国家在战后,尤其是战败国,其精壮人口大量战死沙场,物质和财富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国家衰弱,人口稀少。没有人,去哪儿招兵呢?没有物资和money,买什么马呢?(学生笑)再有倘若再加上民怨沸腾的话,即使有人有马,谁又愿意替你卖命呢?那么这些勾践都注意到了吗? 

  生答:注意到了。 

  对,从哪里可看出啊?从第三自然段勾践说 的话中就可以看出。 

  因此,要复仇,首先要怎么做? 

  齐答:使国重新强大、兴盛起来。 

  那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勾践复国。 

  具体来说,首先是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其次是改变治国策略。说到国策,就肯定有外交和内政,那么勾践对外、对内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还有,对民和对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 

  卑事夫差等对外措施。这是不是一种互利的外交关系呢? 

  生答:不是 

  所谓“弱国无外交”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外交事务,不用处理对外关系,而是说它在外交事务上没有发言权,只是低头做小.大家看越国此时是不是这样啊?连堂堂一国之君都要为人牵马,何其屈辱!那么请问这样做是吴国强迫他们,还是构勾践心甘情愿的? 

  答:心甘情愿的。 

  对,这是他的治国策略之一,对吧?但是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这么做的?是不是很没骨气呢? 

  答:不是。 

  为什么要这么卑下? 

  学生丙答:为了争取时间,是缓兵之计。 

  对了.这位同学答到点子上,我们想想,复国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呢? 

  不是。 

  倘若吴国在越复国的中途翻脸,求和之举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因此这些对外措施就是要讨好吴国,先稳住吴国,缓和局势,让吴国放松警惕,减少对越国的戒心。可见,勾践是多么深谋远虑,处事是多么的谨慎! 

  鼓励生育政策。 

  倘若让勾践坐到今天江主席的位置上,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笑,有学生故意答:人多力量大,能战胜美国! 

  现代战争是靠人多就能打胜仗的吗?是靠先进的科技。那么人口就只会使国家的经济不堪重负,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模仿!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治国的政策也不相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国人请战勾践为什么要推迟? 

  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学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为勾践成功灭吴感到痛快呢? 

  有学生答有,有学生摇头说没有,铃响。下课。 

  上节课讲到勾践成功灭掉了吴国,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痛快的感觉,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就拼命摇头。那么摇头的同学可能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无正义和非正义可言呢? 

  齐答:没有。 

  对了,谁赢谁输,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说,感到痛快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勾践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的艰苦准备,我们觉得这一仗该是他赢的,对不对? 

  齐答:对。 

  那么请问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齐答:勾践灭吴。 

  没错,我们一看课题就觉得本课的重点应该会写"灭吴"这件事,对不对? 

  齐答:对。 

  但是学过课文之后,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有人答后两段,有人答最后一句。 

  是的,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答:存国、复国。 

  对,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部分答不是。 

  那么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沉默思考。 

  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齐答: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 

  学生丁:勾践深得民心。 

  对了。这个同学一下子就答到点子上。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但是,我们想想,倘若吴国的国君也像勾践那样,吴国实力很强的话,越国能不能这么轻举灭掉吴国呢? 

  答:不能。 

  那么吴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纷纷答:夫差轻敌,轻信小人。 

  对了!吴国君王夫差倨傲纵敌,听信佞臣,不听忠言,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民心,最后身死国亡。其实子胥曾不止一次劝谏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处死了子胥,后来越兵攻破吴都时,夫差决定自杀,死前吩咐其手下,在他死后的脸上蒙一块白布,因为怕没脸去见伍子胥,下场凄惨。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学生答:听过这些成语,但不知道意思!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有学生应答:背水一战。 

  对,有这个意思,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齐答:勾践。 

  对了,我们课文哪里提到了这个故事呢? 

  答:课后练习三。 

  让我们一起看看勾践像。看着这幅画,想必大家已经感觉到,一股克己自励、发愤图强精神力量。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那么,通过对课文和成语典故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勾践那么多的事情,大家一定对他有新看法,让我们全面的看看勾践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一下他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略)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清代蒲松龄有副对联——

  有志者,事竞成,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苦心人”,指的就是卧薪尝胆,雪耻复仇的越王勾践(可以让学生答)。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忍辱负重、厉兵秣马,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灭掉吴国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勾践灭吴》。

  板书:勾践灭吴

  二、解题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原文没有标题,题目是后人加的。《国语》被王充称为《左外氏传》,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三、学教要求:

  1、了解勾践在败于吴国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富国强兵,终于灭吴的经过与意义;

  2、理解“更”、“广运”、“政”、“摩厉”“亿”等词语;

  3、了解并借鉴课文叙事主次清楚,记言范围广范,层次丰富,生动形象,个性鲜明,委婉得体,辞令优美、贴切等特点。

  四、课文研读

  (一)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学生自读

  (二)知识积累(学生活动)

  1、古今异义:

  栖:古义:停留,驻扎;今义:栖息。

  爪牙之士:古义:勇猛的将士;今义:走狗,帮凶。

  去:古义:离开;今义:离开本地到另一地方。

  亿:古义:十万;今义:万万。

  2、一词多义:

  知:知道;感觉;管理;通“智”……

  复:繁复;再;恢复;答复……

  既:不久;已经;既然;劝勉;劝说……

  遂:满足;于是;终于……

  雠:仇敌;仇恨;伴侣;报答……

  当:掌管;面对;在某个时候;阻挡;必定;将……

  3、通假字

  帅——率        取——娶        免——勉         摩厉——磨砺

  4、词类活用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退

  (2)我攻而胜之    胜,形容词用作动词,战胜。

  (3)服之而已    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之服。

  (4)然后卑事夫差    卑,形容词用作动词,降低身分。

  (5)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美、饱,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其居洁”、“使其服美”、“使其食饱”。

  (6)必庙礼之    庙,名词作状语,在庙(朝庭)上;礼,名词用作动词,礼待,接待。

  (7)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衣,明词用作动词,穿。

  5、重点实词

  更      广运      忾     政      达      次      耻      志行      摩厉

  第二课时

  (三)重点讲析

  1、何后之有?——“何……之有?”特殊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2、无乃后乎?——“无乃……乎?”特殊疑问句,固定句式,译为“恐怕……吧?”

  3、然谋臣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

  4、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行而少耻也。—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

  (四)学生质疑

  五、课文赏析

  (一)内容感知

  1、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凡事应该早做准备。

  2、伍子胥对越国提出媾和持什么态度?原因是什么?

  不可求和——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3、太宰对越国提出媾和持什么态度?原因是什么?

  同意求和——贿赂太宰,进献八美女。

  4、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5、勾践“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其目的是什么?

  养精蓄锐,作复仇准备。

  6、勾践“请姑无庸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时机还不成熟。

  7、勾践认为助天灭吴的成熟条件是什么?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8、勾践用兵作战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主张集体同进同退。

  9、越国准备伐吴时,国人皆劝的原因是什么?

  举国都愿意为国君效死,表达了人民爱国的激情。

  (二)文意概括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写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第二部分:从“勾践说于国人曰”到“民俱有三年之食”。写勾践卧薪尝胆,准备复仇。

  第三部分:从“国之父兄请曰”到结束。写越国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三)写作特色

  1、叙事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2、写人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3、辞令委婉得体,优美贴切。

  六、小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比较详细地了解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雪耻报仇的故事,增强了同学们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坚强意志;同时我们还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提高了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七、作业 

  (一)课后练习

  (二)基础训练

  八、教后小结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4

  一、 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1.勾践灭吴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常被广大青少年引用。这个故事和成语密切相关,导入  课文可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成语是什么,并让他们简单介绍这个成语故事。这样做可以调动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本文记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有必要对背景加以介绍,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势不两立。吴国依靠伍子胥、武的计谋,往西攻破强大的楚国,往北威慑到齐、晋两国,往南攻打越国。越王勾践领兵迎击,在姑苏山打败吴军,击伤了吴王阖庐的脚大趾。吴军撤退,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夫差答说:“不敢忘记。”当天夜里,阖庐死去。夫差立为吴王后,任伯嚭为太宰,演习战斗射技,三年后攻打越国,在夫椒山打败越军。

  3.要注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整体感知课文。可根据沉重的预习情况,试着让同学们简单议论一下,课文记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可启发诱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相教育。

  4.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是诵读。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意思是说,读得多了、熟了,就能增强语感,逐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的语言规律,从而自己也就会写诗了。文言文也是如此。

  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诵读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读准字音。第二,读清句读。第三,读出语气。

  文章要让学生自己读,学生阅读文言文存在着种种障碍,更要多读才能领会。当然提倡学生自己阅读,并不排斥教师的必要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部分章节。

  5.剖析分析步骤和要点。

  (1)结构层次

  第一段 勾践总结经验,文种进谏。

  第二段 越王委曲求和,吴国态度不一。

  第三段 勾践深刻反省,礼贤下士。

  第四段 勾践内修法政,奖励增殖,磨砺士人,善待人民。

  第五段 明耻教战,上下一心。

  第六段 国仇敌忾,战胜吴国。

  (2)人物形象:

  勾践:忍辱负重,善于总结经验;礼贤下士,能够团结国内各种力量;深谋善政,在战略上英明决策。

  夫差:亲小人,远贤臣,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3)重要字、词 

  实词:知、资、吊、致、蕃、报、旅、劝、勉、水人、广运、二三子、孺子、匹夫、常赏

  虚词:无乃、苟、已、其

  (4)重要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 例:何后之有?

  ②判断句 例: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③省略句 例:于是葬死者

  (5)词类活用:

  ①使支用法 例: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②名词作状语 例:必庙礼之。

  指点迷津

  1.创设语境,导入  课堂。

  本文牵涉到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哪位同学能讲述一个他们的故事?看谁讲的语言准确、生动活泼。如:说成语故事,讲历史人物,谈背景知识,把同学们带入一个特殊意境,从而引起学习本文的兴趣。本文牵涉到的历史人物很多,如:孙武、伍子胥、西施、勾践等。

  2.训练学生朗读课文。要揣摩人物的思想性格,读出语气。如:

  找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读准字音,读清句子的基础上,揣摩人物的思想性格,读出语气。要在语气上体现伍子胥的深谋远虑、忠心耿耿;体现出太宰嚭的阴险狡诈、卑劣无耻。

  3.精读某些段落,领会文章语言特点。

  4.贯穿启发诱导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5.补充和本文相关的文章,加以比较阅读。

  二、 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课文第一段提问:大夫种的建议可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

  答案提示:未雨绸缪

  2.课文第二段提问:子胥进谏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对于越国求和,子胥与太宰嚭各是什么态度?

  答案提示:

  类比推理。子胥认为不可。太宰嚭认为可以。

  讨论题目之一:子胥和太宰嚭的态度不一致,孰是孰非?

  答案提示:

  子胥为吴国长远计,太宰嚭为个人谋私利。

  3.课文第三段提问:(勾践)葬死者,问伤者,养生才;吊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这样做的用意何在?

  答案提示:团结国内各种力量。

  4.课文第四段提问:勾践为鼓励人口增殖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适龄、适时婚姻,奖励生育。

  5.课文第五段提问:越人坚持请战的理由是什么?用现代汉语表达。讨论题目之二:说一说越人为什么愿为国君卖命。

  答案提示:越国人,像受戴父母一样受戴国君,像孩子思报父母之仇一样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首有敢不尽力的吗?

  讨论题目之二提示:越王治国有方,爱民如子,下下一心。

  6.课文第六段提问:越人为什么取胜,取胜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提示:同仇敌忾。勾践治国有方。

  7.阅读下文,结合课文作比较阅读。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钗践乃以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山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于宰嚭计,与越平。其后五年,吴王闻齐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不可。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能用人,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而王不先越,乃务伐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与邹、鲁之君会以归,益疏子胥之言。其后四年,吴将复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受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王信用嚭之计。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盘庚》曰:‘古人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吧。’是商所以兴也。愿王释齐而先越,不然,将悔之无及也已。”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谓其子曰:“吾谏王,王不我用,吾今见吴之灭矣,女与吾俱亡,无为也。”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归报吴王。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胥为人,刚暴少恩,其怨望猜贼,为祸也深。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计谋不用,乃反怨望。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徼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字胥谏不用,因辍,佯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臣使人微伺之,基使齐也,乃属其子于鲍氏。夫人臣内不得意,外交诸侯,自以先王谋臣,今不用,常怏怏,愿王蚤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曰:“嗟乎,谗臣宰嚭为乱,王顾反诛我。我令若父霸,又若立时,诸子弟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立,欲分吴国与我,我顾不敢当,然若之何听谗臣杀长者?”乃告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氛吾眼著之吴东门,以观越寇之灭吴也。”乃自刺杀。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乃为立祠于江上,因名曰胥山。后十余年,越袭吴,吴王还与战,不胜,使大夫行成于越,不许,吴王将死,曰:“事故以不用子胥之言至于此,令死者无知则已,死者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4.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等人物。

  教学重点:

  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等。

  2.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介绍《国语》及历史背景,讲析前三段。

  一、 导入新课:

  老师摘录了蒲松龄是一幅有名的对联,希望与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与春秋时期哪位著名人物有关?对,越王勾践。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勾践灭吴》的主人公。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89页。

  二、介绍《国语》:

  师:《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请同学们看一下注释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约八国的史实,“国”就是指周王朝和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这部书记载各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所以称之为《国语》。《国语》的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三、介绍历史背景:

  在进入课文的学习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前496年,越王允长去世,吴王阖闾趁着越王允常之子勾践刚刚继位,进攻越国,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5000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恨,灭掉吴国的故事。那么勾践是如何“十年磨一剑”雪洗前耻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进入课文的学习。

  四、讲析课文前三段。

  1、正音

  栖(qī)于  会(kuài)稽  贾(ɡǔ)人  资絺(chī)蓑(suō)笠  暴(pù)露

  请更(ɡēnɡ)所恶(wù) 宦(huàn)士 鄞(yín)蕃(fán)豚(tún) 饩(xì)

  政(zhēng)疾疹(chèn)餔(bǔ)歠(chuò)  衣(yì) 囿(yòu)  没(mò)

  2.讲析第一段:求谋臣、文种定计、与吴求和。

  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退守。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明确: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乃:于是、就。三军:古时军队大多分为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指全军。退:使动用法,使……撤退。知:管理。资:积蓄,储备。以:目的连词,用来。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然:转折连词,不过、但是。爪牙:古今异义字,古:勇猛的将士 。今:走狗、党羽。不可不养而择也: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然后:这样之后;然,指示代词,这样。无乃后乎?:特殊句式“无乃……乎?”,恐怕……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其:指代文种。行成:离去前往吴国,并与吴国达成协议。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何后之有?: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有何后。遂:终于。行成:求和。

  大夫种是怎样论述为政必须“求谋臣”的道理的?

  明确: “臣闻之……无乃后乎?”

  文种以比喻说理的手法,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

  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段主要写了(为了保存奄奄一息的越国)勾践退守会稽山后求谋臣定计、与吴求和。

  3、讲析第二段:(勾践责己请更:对内体恤民情、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于吴。)

  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勾践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来学习第二段。同学们对照注释看一下文段,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的回答第二自然段中勾践做了哪些事?

  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些重点字词:(幻灯片显示):

  其:指代说话人自己。而:连词,表转折,却。     以:连词,表因果,以致

  中原:古(原野)今(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请更:请①:请你允许我做某事,此例较常见。请②:请你做某事。(治国策略)【省略句】

  然后:然,代词,这样,这样之后。卑事:卑下地侍奉。宦:做帝王的仆隶。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简要概括一下这一段勾践主要做了哪些事?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没有的话老师就点将了哦!××同学你来说一下。

  点评明确:回答得非常全面。勾践首先是把战败的责任归于自己向国民请罪并表希望改变治国策略,对内关心百姓,安抚国民,对外则卑事夫差、宦士于吴。

  思考: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从卑事夫差、宦士于吴这些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付吴国勾践在这里运用“苦肉计——暗渡陈仓”越王勾践卑事夫差,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而他的真正目的是?争取时间休养生息,富国强兵,这是缓兵之计。

  4、讲析第三段

  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我们接下来看,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对照注释阅读第三自然段。我们来点一下这一段的重点字词:

  至:到达。 乃:于是,就。誓:告诫。之:代词,指代后面说的话。归:归附。

  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丈夫:古(男子的通称)今(女子的配偶)  与:提供。释:减免。洁、美、饱:使动用法,使之洁、美、饱。其:第三人称代词,那些。 庙礼: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礼待。

  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

  3、令壮者无取老妇(娶)   4、将免者以告(娩)

  5、三年释其政(征)       6、而摩厉之于义(磨砺)

  7、无不餔出(哺)         8、无不歠之(啜)

  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请同学们来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明确:鼓励生育、优生优育、减免赋税、爱民如子、关心弱势群体、广纳贤才、身体力行。勾践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达到了休养生息、民富国强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出处:

  《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五、结课

  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样的反应?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听同学们回去做好预习,把课后练习做一下。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析4、5段,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启示。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勾践灭吴》的前面三段,了解了勾践为存国、复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越国日渐民富国强。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样的反应?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

  二、讲析第四段:国之父兄请战,勾践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最后两段。

  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么样的反应?

  明确: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重点字词:耻: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节:克制。请报之:请②:请你做某事。

  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

  勾践答应了吗?(明确:没有。)   安与知耻?:哪里还知道什么是羞耻呢?

  国之父兄是否就放弃了?(没有)这一次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亲:敬爱。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请复战:请①:请你允许我做某事,此例较常见。(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

  勾践这次答应了吗?(答应了,勾践既许之。)

  既:副词,……之后。

  既然勾践已经答应与吴国一战了,那么他在战前做了什么准备呢?

  其众之不足: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衣:名词作动词,穿。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欲:赞成。

  (明确:召集民众,对吴国作分析,表明这是助天灭吴是正义之战。同时还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三、讲析第五段。

  果行(果断地这样做),国人皆劝(劝勉、鼓励)。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

  (明确: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能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难道不应该为他效死吗?)是故:因此。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万众一心的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屡战屡胜,终于灭掉吴国。

  本文的题目是《勾践灭吴》。可是我们发现作者把笔墨放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有多少呢?(明确、很少,只用了一句话概括灭吴的战果)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明确:重点写了勾践战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段:存国——求贤定计,与吴求和。

  第2、3段: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第4、5段——灭吴: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四、拓展延伸

  作者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勾践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我们来分析一下勾践的人物形象,同学们认为勾践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明确:败而不馁,能屈能伸,城府很深,知人善任,性格坚忍,善于团结人民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从勾践身上,同学们得到了那哪些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蛮对挫折和困难,要生不见败不馁,不轻言放弃,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士兵突击》“不抛弃,不放弃”。

  五、讲解课后练习,结课。

  在勾践身上同学们都收获了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胜不骄败不馁,取得更高的成就。下面我们来看课后练习。……下课

  知:                                 复: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1、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感觉   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又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反复

  4、孰为汝多知乎?通“智”,知识

  既:                                    劝:

  1、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1、果行,国人皆劝。劝勉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2、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

  3、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遂:                                    当:

  1、自杀未遂。成功                  1、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2、登轼而望之…遂逐其师。于是、就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值、正当

  3、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4、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应当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将

  勾 践 之 困, 会 嵇 也 喟 然 叹 曰:“ 吾 终 于 此 乎 ?”吴既 赦 越, 越 王 勾 践 反 国 。乃 苦 身 焦 思, 置 胆 于 坐。 坐 卧 即 仰 胆, 饮 食 亦 尝 胆 也。 曰:“女 忘 会 嵇 之 耻 邪 ?”身 自 耕 作, 夫 人 自 织, 食 不 加 肉 ,衣 不 重 采, 折 节 下 贤 人, 厚遇 宾 客 ,振 贫 吊 死, 与 百 姓 同 其 劳。(卧薪尝胆)

  六、板书设计

  存国    勾践求贤,文种定计,赴吴求和

  鼓励生育

  减免赋税

  勾践     复国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爱民如子

  广招贤才

  身体力行

  灭吴   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6

  郁洪千

  教学目的

  1. 解《国语》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 握文言词“知”、“复”、“既”、“劝”、“遂”、“当”在本文中的用法。

  3. 掌握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

  2. 培养直译课文的基本能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课文,简介《国语》。

  参见P59注释。

  辨析: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的序列。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

  补充:盖文王拘而演(演,演驿,推广。周文王拘于羑Yǒu里,将《周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周易》;仲尼厄(厄,困厄。仲尼周游列国,到处碰壁。)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厥,乃,才)有《国语》;孙子膑(刖刑,古时砍掉脚的一种酷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传,流传。吕不韦是秦始皇时的相国,使其门客作《吕览》。始皇十年,以罪免职,后又奉命迁蜀,这时《吕氏春秋》才得以流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多次以书干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作《说难》、《孤愤》,传到秦国,秦始皇看了很喜欢,因派兵急攻韩,得韩非。韩非至秦后,被李斯等所谗,下狱死。);《诗》三百篇,大底(大致)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

  二、介绍背景。

  春秋末期,吴越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在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攻越国,勾践只得退守会稽山,此时的勾践,总共只剩下了5000人。

  本文叙述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重点注意下面这字的读音:

  会稽kuìjī    仇雠chóu    苑 囿yòu    暴pù露

  四、疏通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如:知政、知县。我和他们共国管理越国的政事。

  2. 贾人夏则资皮——贾,古时的商人者称商,坐者称贾。如:商旅不行。资,积蓄,储备。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

  3. 无乃后乎——无乃……乎,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译作:恐怕……吧。

  4. 何后之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

  5. 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终于。(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派文种动身出使吴国并达成了协议。

  翻译全文。

  (略)

  五、疏通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民无所移——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2. 将不可改于是——将不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这种局面上。是,这。(此“于是”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 不可失也已——千万不能够失去。也已,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有两个或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一般只译后一个即可。(例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4. 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臣服。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使之臣服就可以了。

  5.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用法,使……离去。夫差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翻译全文。

  (略)

  六、布置作业 。

  1. 熟读课文。

  2. 练习二(知、复、既)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旧课。

  1. 检查作业 

  答案:知(1 知道; 2感到、觉得; 3主持 ; 4通“智”)

  复(1繁复;  2再;   3 恢复。)

  既(1不久;  2已经; 3 既然。)

  二、疏通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其,自己,自己的。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以致,导致。以致百姓的白骨裸露于原野。

  3.寡人请更——更,更改,改变。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的策略。(也有人说是指改正错误)

  3. 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隶。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做动词用,译作:让……做帝王的仆隶。

  翻译全文。

  三、疏通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三年释其征。(征,通“政”。)  令孤子、寡妇、疾疹(疹,通“疢”。)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无不餔也。(餔,通“哺”。)

  无不歠也。(歠,通“啜”。)

  2. 重点句:

  ①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吃饱。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美丽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

  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庙堂。这里作状语用,释作“在庙堂上”。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宴享,以示尊重。

  翻译全文。

  四、疏通第五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     亿有三千(有,通“又”。)

  2. 重点句:

  ①如寡人者,安与知耻?——与,语助词。知,感到,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怎么知道耻辱?

  ②勾践既许之。——既,……以后。勾践终于答应了。

  ③如此,则有常刑。——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翻译全文。

  五、布置作业 。

  1. 练习二之“既”、“劝”、“遂”、“当”。

  2. 熟读课文。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作业 检查。

  答案:劝(1 劝勉  2 劝说不)   遂(1 成功  2于是  3终于)

  当(1 掌管  2 面对  3 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  4阻挡,把守    6 将)

  二、疏通第六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孰是君也——是,这,这个。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

  翻译全文。

  三、简析课文。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 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外交上:折节忍辱,屈膝求和。

  ◎内政上:鼓励生育,壮大国力;轻徭薄赋,笼络百姓;广招贤才,休养生息;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简直是老虎将半身虎皮相许于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范蠡说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算是看穿了越王的本质。

  面对文种的批评,他不但不恼火,反而亲热地“执其手而与之谋”。为达目的他送美女。

  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耻的决心和意志。

  2. 勾践的人物形象。

  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

  3. 你喜欢这一人物形象吗?

  (略)

  四、知识总结。

  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1. 词义的扩大。如:“江”本专指长江,后成为河流的通称。“河”

  本专指黄河,后成为河流的通名。

  2. 词义的缩小。如:“谷”本是谷物的通称,现在在南方专指稻

  谷,在北方专指小米。(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新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的“舅”古时有两个意思:“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丈夫的父亲”;“姑”也有两个意思:“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和“丈夫的母亲”。现在都只有一个意思了。)

  3.词义的转移。如:“诛”,开始时指责备,例如成语“口诛笔伐”。后来成了“杀戮”的意思。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见识浅

  薄,无贬义,现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练习:比较下列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不同:

  ①乃号令三军。(古:传布命令。 今:下达的命令。)

  ②大夫种进对曰。(古:古代官职。  今:对医生的称呼。)

  ③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武士。  今:坏人的帮凶或党羽。)

  ④以暴露百姓于中原。(古:在野外受日晒雨淋之苦。  今:隐蔽的东西露出来)

  ⑤将不可改于是。(古:介宾短语,在这方面。  今:连词。)

  ⑥生丈夫,二壶酒。(古:男子。   今:成年男子或女子的配偶。)

  ⑦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古:离开。   今:前往。)

  ⑧果行,国人皆劝。(古:劝勉,鼓励。  今:劝说。)

  五、完成作业 。

  练习三(略)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7

  课题:                           勾践灭吴

  教学目标 :

  1、 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

  2、 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3、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评价勾践等人物。

  4、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文章的感想。

  教学重点:

  同上1

  教学难点 :

  同上1、3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宣布上课后,直接播放音乐,屏幕显示杨慎的《廿一史弹词》。

  播放完后,教师:话说天下大势,中国诸侯,尔虞我诈,逐鹿纷争,此消彼长,遂有五

  霸。南之吴越,意欲逐鹿,然两国彼此虎眈……(——司马)

  下一张幻灯片: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 

  教师:但越王夫差与吴王勾践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未由此结束,惊心动魄的战争也就是从这儿才真正开始!

  二、 学习第一段

  1、 找一学生朗读该段。要求尽量读出:勾践号令三军时的虽败犹昂扬的语气,对答文种既含蓄地承认错误又不失其君王身份的口气;文种从容镇定、侃侃而谈、敢于责备君王、忠贞和自负的口气。

  2、 教师讲析该段,需要强调的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使动用法:有以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

  知:管理     资:积蓄   水:动词,发大水    苟:如果   子——加在人名或官名前表示尊敬。

  古今异义:爪牙——勇猛的将士

  然后:这以后  无乃后乎——恐怕太迟了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执其手而与之谋——而,表示顺承

  行成——求和

  教师分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1) 先设想自己是勾践,被逼留于会稽山上,自己会怎样想和做呢?(事已至此,

  无力回天矣。乃献国书,进国资,两股战战,口结涕飞,仆地而求赦。)(或者:夫差小儿,欺人太甚,大仇不报,誓不为人。成败之机,在乎今日。——乃致众而誓,曰:“士可杀,不可辱。必与越国共存忘!”)

  (2) 文种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3) 在这么危急的时候,被大臣批评,你又会怎么做呢?(仰天太息,曰:“寡人

  鄙,未能远谋,诚有罪,请恕之。天欲灭我,我亦无所用焉。”

  三、学习被课文删去的部分

  原文——(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达)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指军队),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子女赂(送财物给人而有所要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作奴仆)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全都带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调遣)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拘囚)妻孥(儿女),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一千人,将以致死(效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交。子胥(名员,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率吴军攻破楚都。后为吴王夫差赐死。)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中原各诸侯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悔之,亦无及已。”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 ,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 谏曰:“ 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1、 先让学生设想,自己若是夫差,会如何对待勾践、如何对待子胥呢?

  2、 然而,夫差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第二段。

  3、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

  于是——这种局面 上党之国——中原之国

  四、拓展思维:(如果学生有时间看完全文,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请你认真阅读下文,认真思考:编者为什么要把原文中的第二段删去呢?你认为这合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不站在全文的高度上,是拿不出成熟的观点的。好,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希望结合注释认真自读课文。

  我的看法

  这一段一删,就使得比原文大为逊色。一是使“遂使之行成于吴”,没有了下文,求和究竟成功了没有啊?全文中线索不明显。二是使勾践其人失去了最好的比较对象,使勾践的形象略显单薄。三是失勾践灭吴的理由不够充分了。如果一是一味地讲勾践如何求人、求才、求强,那么夫差怎样呢?如果他对勾践心存戒心的话,勾践灭吴,我看未必。四、删去的那一段正是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删去该段,着实少了些许情节上的波澜。

  教后感

  不知为什么,在前一天晚上,我忽然意识到,把被删去的那场外交之战放到这节课上,实在上显得太雍肿,内容太繁杂,于是“忍痛割爱”。

  事实证明此乃明智之举。这节课就得得精致了许多、从容了许多。

  我先把“随文练习”给学生进行了讲解,然后再步入新殿堂。

  学生很喜欢杨慎的《廿一史弹词》,他们情不自禁地去高声朗读它。他们也逐渐熟悉了“司马”这个名字,一见就它,学生就喜不自禁,因为司马总会给它们带来许多新鲜的东西,而且来得时机恰好。我常感到惭愧,光让司马来舞文弄墨,学生只是来拜读其文,总是一种遗憾,一种失败。于是就有了一个梦想——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写出象模象样的文言短文,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在文言课堂上都能说出象模象样的文言来。虽任重道远,然窈窕淑女在诱惑,于是,我只好迸发出初恋般的激情来了。

  这节课还临时加了点佐料。前他们起立时,我未让他们坐下,而是让他们齐声连喊两声——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情绪激昂,慷慨之至。甚好。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公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件来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检查预习:

  1、 学生齐读第一段及所删的段落

  2、 找两个学生分别阅读课文第二、三两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教师:以前我们总是先解释讲析,后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先提出问题,大家从文中找到依据,也就是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如果我们把勾践采取的措施归纳为对已、对吴、对民三类的话,请问——对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已:卑事夫差、“卧薪尝胆”、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对吴呢?——麻痹之(宦士三百人于吴)

  对民呢?——以民为本(制订“婚姻法”,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览纳士;轻徭薄赋;整顿军纪)

  2、找一学生“当老师”,讲台上为全班讲析第二段。

  3、教师强调:

  其——自己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连词,表示结果、用途、目的。

  中原——这里指原野。

  更——改正。更衣:如厕,上厕所。

  吊——慰问。   有喜——讳饰语

  去——废除。    事——侍奉    宦——使……为官    为——充当

  4、教师讲析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至于——古今异义,到达    广运——东西为广,南北为运。致——召集   

  取——通“娶”    丈夫——男子   免——娩   豚——小猪   饩与忾的辨析

  政——通“征”    必哭泣……如其子——介词结构后置    洁、美、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5、教师: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勾践主要采取了三十六计的哪些策略呢?

  (附三十六计:满天过海、围魏救越、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苦肉计——暗渡陈仓——

  5、 学生熟读这两段。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

  三、作业 布置:

  经过采取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越国强大起来了。越王是不是主动下令攻吴呢?他是怎么做的呢?请课下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教后感

  总体感觉这是上得最不好的一节课。

  是不是教师节这个伟大的节日,学生送给了我点小礼物,我激动不已,或是因为课前学生齐声喊了句“司老师,您节日快乐!”,我兴奋不止,这些导致我心一直在狂跳不辍呢?

  我现在还在激动着。

  课堂上,我好些地方,感到语无伦次,几个地方没有备好,对编者的删节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虽提出来了,但并没有解决它。也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爪牙”的“爪”学生有不同的读音,我发现了,竟然没有指出来。音乐“高山流水”也没有“流”出来。作业 未经慎重考虑,匆匆布置,不好。

  再谈谈下午在二班上课的情况。

  相比而言,大有改观。自己讲话也比较简洁了,流畅了,学生似乎配合得更默契了。

  高山流水依旧未流。二班没有布置作业 。

  勾践究竟采取了哪些打措施呢?自己未有总结,却直接拿来现成的文字,结果在学生进行归纳时,就发现那些文字是有些些问题的,没问题的,自己讲起来也没有多少滋味。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把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的思想,也是好的。似是而是,似非而非,是可怕的;拿不出自己的东西,也是可怕的。

  第三课时

  一、 学生齐读第二、段。

  二、 学习第四段

  1、 如果你是勾践,看到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了,窃喜不?除此之外,还急于想复仇,对不对?(致众而令,曰:“小儿夫差,耻寡人诸侯之国,今吾亦节矣,请为报之。”)勾践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四段。

  2、 教师讲析第四段

  (1)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耻——使动用法。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判断句

  姑——暂且   一词多义:庸——用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而,不译。

  一词多义:其——难道

  志行——思想行为

  欲——赞成

  旅进旅退——同

  一词多义:常——合于规定的

  (2)学生谈谈勾践是如何发动对吴的战争的。

  A、教师引导:“国之父兄”也许就是勾践暗示他们做的,他们一起演出了一起“无中生有”“以进为退”的好戏。(勾践愁云于色长吁短叹每于密臣前,臣惊问,对曰:“夫差……,唉!”臣明其意,退而召“国之父兄”,曰:“大王对汝何如?”对曰:“甚于父母。”曰:“如今大王见欺,当如何?”于是国之父兄入而请战。)——此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第一次请战,回绝;第二次,则“许之”。接下来,雷厉风行,致众誓之。誓词中讲明了两个原因:一是知耻而行,这与前边的回答是相矛盾的,可见勾践城府很深。二是助天灭之。誓词中还讲了对军队的要求:旅进施退——赏刑分明。

  三、 最后一段

  1、 找一学生“当教师”,到讲台上来讲解。

  2、 教师强调:

  果行——果决,不是果然。

  劝——劝勉。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有谁像这位国君啊,可以不为他去死吗?死——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举例: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虽以史迁善传游侠

  ——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3、问:全文的题目是“勾践灭吴”,而全文只有三句话写到灭吴的战争经过。文章详略处理很不得当。你怎么看待呢?

  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明确:

  从本文来分析——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从《国语》来分析——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长于写对话,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四、 问题讨论:

  评价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1、 学生分析。

  2、 教师引导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最好再引用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引导学生思考勾践的阴暗面)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否喜: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勾践为什么能灭吴呢?选择题——

  对勾践灭吴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种这个人才的发现和重用

  B、 利用夫差艽色、贪财的弱点

  C、 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的政策

  D、 以顺服夫差作掩护休养生息,国人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五、作业 布置

  思考你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有能力的同学用文言形式写出来。可写多点。

  第四课时(课堂自测)

  一、 课后练习

  第二题:共进式——找学生当即说出答案。

  第三题:限时(5分钟)——找一学生先读一下,说明自己的句读标点。

  教师明确。

  二、《学习方略》中“随文练习”(限时10分钟)

  教师明确答案。

  三、【延伸阅读训练】(20分钟)

  甲、《左传》(选)

  吴王夫差败越与夫椒,报木隽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盾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喜否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郇,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忌(原字为“其”字头,“心”字底)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壹(浇的弟弟),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泊,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思考题

  1.从《勾践灭吴》中找出与本文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与《勾践灭吴》相比,伍员还提出哪些包括与越议和的道理?

  1、 请结合课文与本文,根据现实,谈谈你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夫吴之与越仇,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之无所移。有吴 则无越,有越则无吴。(3)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一。2、○1通过类比举例,把夏少康比作勾践,从历史的角度证明除害必须彻底,放虎归山,贻害无穷。○2分析勾践的为人,证明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是吴国最危险的敌人。○3与越议和是违背天意主张仇敌,而处在蛮夷之间助长仇敌则难成霸业。3、这句话体现的是勾践对“以民为本”思想的认识与实践,也是越国反败为胜,灭吴复仇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现在不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那么我们终将成为落伍者和失败者。因此,我们的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体察民意,与百姓同甘共苦,采取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才能富民强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乙、《史记》(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思考题:

  1、 从《勾践灭吴》一文中找出与本段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 请根据范蠡的对答,分析该人物的形象。

  3、 请谈一谈你对勾践“卧薪尝胆”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非其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2)送往者,迎来者。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2、范蠡是一个军事才能突出,既有自知之明,又能知人之才,胸襟开阔,一心为国的忠臣。3、吴越之战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典故是“卧薪尝胆”,勾践的这一举动,是对自己的鞭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勾践是一个不为失败 所压垮,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同强大的敌人抗争的有道明君。这个典故后来演变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教后感

  昨天是促秋节。想家。

  身在异乡,漂泊难定,难堪话凄凉。强打欢颜,不言伤。个中滋味,有谁能解?形影相吊,何止思量。把酒问天,天不应,惟得洒地祭家乡。

  流浪。

  本是热情满腔,初露真相,有点上当——原来只是稀松平常复平常。双节高菁每人三千八,省靖二百还无望,几步之隔,大不一样。

  看自己的洋相。

  心不平,气难顺,种种心情齐袭上,一个踉跄。

  这般把课上……

  羞愧难当。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8

  吐鲁番铁中刘松义  

  教学目标 :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清代蒲松龄有副对联—— 

  有志者,事竞成,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苦心人”,指的就是卧薪尝胆,雪耻复仇的越王勾践 。那么勾践究竟是如何忍辱负重、厉兵秣马,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灭掉吴国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勾践灭吴》。 

  二、解题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原文没有标题,题目是后人加的,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说,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争霸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齐桓公称霸。(2)晋文公称霸。 (3)楚庄王称霸。(4)吴、越争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中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灭越派”和以太宰嚭为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物的卓见、才华和品性。伍子胥深谋远虑,一番兴霸良言,精湛深刻、一针见血,极具预见性。但遗憾的是,沽名钓誉、自矜功伐的吴王夫差,利令智昏,倨傲轻敌,一心北进中原,争当盟主,他怎听得进伍子胥不合己意的言论!至于太宰嚭,鼠目寸光,贪色受贿,十足的误国小人。他那“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的姑息之论,荒谬迂腐,愚不可及,是“妇人之仁”,又极具迷惑性。他的庇护,对越国是“福音”,对吴国却是“祸水”,事实上他已沦为越国的内奸了,真是“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而昏聩的夫差却亲嚭疏伍,近佞远贤(后来竟杀害了伍),非但未乘胜灭越,扩大战果,反放勾践返国,放虎归山,使越国有了韬光养晦、休养生骤、东山再起的良机。吴国的君昏臣佞,为其灭亡埋下了祸根。从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濒亡,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由盛而衰,以至灭亡,才短短二十余年,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令人慨叹的是,仅隔二百余年(前473年—前206年)后的“楚、汉相争”,“鸿门宴”上又再现了与“吴越相争”惊人相似的一幕:占尽优势的项羽(类似夫差),不听从范曾(类似伍子胥)的忠言,却听信内奸项伯(类似太宰嚭)的盅惑,不以史为鉴,一味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他可以残忍地坑杀20万秦降军,也可以焚烧壮丽的阿房宫,但却“不忍”诛杀一个政敌刘邦,这种“匹夫之勇,妇从之仁”致使项羽重蹈了历史的覆辙,犯了同夫差一样的低级错误。历史的教训是多么沉痛啊!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三课文研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

  1、 对照注解,学生自读 

  2、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二)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扫清字词

  点拨:实词------栖、退、进、资、行、成

  虚词------乃、则、夫、虽、之、然

  固定短语------无乃……乎?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古今异义------行成

  3.思考:

  ⑴.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⑵.勾践事急而求贤,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凡事应该早做准备。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⑶.本段大意: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三)讲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利用注解,学生自我疏通字词

  3、教师点拨:

  实词------说、暴露、更、致、誓、帅、蕃、取、免、饩、释、洁、礼

  虚词------于、以、而

  通假字------帅、取、免、政、摩厉、

  难句翻译------

  4.思考:

  ⑴、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⑵、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⑶.为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一系列具体措施? 

  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⑷.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9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 侯朝晖

  教学目标 :

  •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自励,报仇雪恨的故事。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过程 :

  一、作品简介

  《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作。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公元前990年--公元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划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494年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三、介绍相关的知识:

  1、一副对联

  一个成语卧薪尝胆

  2、欣赏相关的图片 展示课件

  四、 学习以下知识 (学生讨论 展示课件 )

  1、词类活用

  2、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3、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4、通假字

  5、文言实词 知 复 当 劝

  6、文言句式 倒装句 省略句 判断句

  7、重要句子翻译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五、学生总结课文大意( 学生讨论 展示课件)

  六、学生分析文章脉络 ( 展示课件)

  七、欣赏课文 ( 展示课件)

  八、写作特色(学生讨论后 展示课件)

  九、作业 

  [1]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强调本文的出处,提示标划文学常识。 

  导入  新课: 

  提问:学生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是否对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初步认识? 

  生:有。 

  问:是怎样的?(学生沉默) 

  引导:是和平安定的?还是战乱的? 

  学生齐答:是战乱的。 

  出示“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的投影片,介绍时代背景:当时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相互讨伐战争,争夺土地和资源,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大诸侯国争霸,中原大地可谓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吴国和越国,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来看看吴越两国的争霸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交代吴越战争的由来: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第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学生笑),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学生兴奋)夫差发誓报酬,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提问:在这种局面下,勾践有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坐以待毙呢?(齐答:没有) 

  引导:那我们看看他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乃号令……”,可见他正积极着手招揽人才为他出谋划策,而且还有优厚的待遇呢!“共知越国之政”不就几乎等于说“分半壁江山给你”吗?!看来这对于有政治抱负、想建功立业的人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呀!结果有没有被吸引出来? 

  齐答:有。 

  问:这个人是谁? 

  齐答:大夫种。 

  对了,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大夫种主动出来进见勾践了,我们看看他说了些什么,请齐声朗读一下文种的话。 

  学生朗读,结束串讲文种这段话。 

  提问:请一个同学找出这段话中心句,即这个句子要表达这段话中心的意思,看看文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甲答:“无乃后乎?” 

  引导:那是什么“太迟”了!什么“后”? 

  学生甲:求谋臣。 

  引导:那么讲求谋臣道理最明显的应是哪一句呢? 

  学生甲:“然谋臣……不可不养而择也。” 

  对了!就是“夫虽无……养而择也”这一句,论述的就是一个国家求谋臣应该未雨绸缪的道理。那么他论述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学生齐答:比喻。 

  问:对,还有没有呢?夏则……冬则……旱则……(提示) 

  学生某答:排比。 

  引导:对了。那么我们看,既然勾践已经在求谋臣了,文种还来大讲求谋臣的道理是不是很多此一举而无关痛痒呢? 

  齐答:不是。 

  唔,大家都觉得不是,那么他究竟用意何在呢? 

  (学生作思考状)他的话是不是婉转地责备了勾践不能早一点…… 

  学生接话:“任用贤才。” 

  对了,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上一课,文种是不是也和烛之武对郑伯一样在发怀才不遇的牢骚呢? 

  学生齐答:是。 

  是吗?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我们知道,文种是主动来进见勾践的,主动进见勾践难道就是为了发发牢骚而已吗? 

  学生回答:不是。 

  显然不是。我们看看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侃侃而谈,镇定自若。而且还敢责备他的君王。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什么人能做到这样啊? 

  个别学生轻声答:有能力、有志之士。 

  是有才能、有办法退吴的人是吧?看来文种就是想要勾践看出这一点,赏识和重用自己的呀。那么勾践看穿了他的心思没有呢? 

  齐答:看出了。 

  我们看看勾践是怎么回应的,请一个同学翻译他的话。 

  学生翻译后,讲清楚“何后之有?”这个倒装句,用不紧不慢的语调摹仿勾践这句话。 

  引导:又是一个镇定自若!一个谋臣临危不惧,再加一个国君处变不惊,看来这个国家是有希望了。看他们两个人怎么做——“执其手而与之谋”,是谁执谁的手啊? 

  学生齐答:勾践执着文种的手。 

  对,看来勾践真的看出了文种的才华,要重用他了。可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大家想想,通常一个文居万人之上的君王若被一个小小的大夫公然责备了是不是早就火冒三丈了,对这个犯上的家伙肯定是轻则处罚、重则处斩了? 

  齐答:是。 

  但勾践对文种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十足的亲热,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下面议论。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东山再起以后还会实现他当初:“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的诺言吗? 

  几个学生答:不会。 

  为什么不会?“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不应该实现诺言吗? 

  学生议论纷纷。 

  好,这个问题我们暂先不讨论,我们先看看课文他们究竟商量出了什么对策,请同学们在原文找答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乙:“逐使之行成于吴。” 

  对了,“行成”是什么意思? 

  齐答:求和。 

  那么是使谁向吴求和呢? 

  生答:文种。 

  没错。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求和的目的,我想大家都猜得到了,那么他们有没有顺利达到目的呢?请继续往下看第二段。 

  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夫差,即吴国的最高领导者欲和。请同学们想想倘若你一个军事领导人,正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但又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的时候,你会不会那么容易就和敌方讲和呢? 

  齐答:不会。 

  而夫差这么轻易就和对方讲和了,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是不是想“你越国区区五千人马对我强大的吴国已经毫无威胁力了,跟你讲和又怎么样呢?”可见夫差很轻敌,已经以强者自居了,对吧? 

  齐答:对。 

  那么让我们看看他的臣子们态度如何?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生答:反对。 

  全反对?没有支持的吗? 

  有。 

  对了,吴子胥反对,但太宰伯喜否是支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呢?我们看看他们各自的理由。请齐声朗读子胥说的话。 

  子胥的话字字铿锵,十分有说服力,如果你是夫差,你肯定会听他们的话? 

  生答:对。 

  但是夫差没有听从子胥的劝谏,他听了谁的话? 

  生答:太宰喜否。 

  对的,太宰喜否是怎么说的。 

  太宰喜否主张适可而止,大家想想这岂不是等于帮越国说话吗?他为什么要帮越国说话呢? 

  生答:中了美人计。 

  对了,越国用美人计收买了太宰喜否。到此为止,子胥和伯喜否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很明显了?子胥从什么立场出发的啊? 

  齐答:国家利益。 

  对,子胥的劝谏为国家大局着想,而太宰喜否呢? 

  齐答:个人利益。 

  没错,伯喜否自私、贪婪,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两种不同的人格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那么关键就看其领导者,而夫差却听从了喜否的话,因为他的话对夫差来说是正中下怀,他不是本来就想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吗?!讲和要意味着放弃进攻,这样越国亡国的危险就轻易地解除了,这个结果若不从越国的角度可概括为什么呢? 

  明确:勾践存国。 

  总结1、2段内容,突出勾、夫二人的对比,结果一个是使国家从被动变为主动,一个是使国家不利。 

  问: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 

  某学生马上答:招兵买马。 

  勾践是怎么做的呢?下节我们再一起学习。 

  上节课最后老师留了一个问题:你要是勾践,存国之后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同学马上就说要招兵买马,看来这个同学非常急于替勾践报仇。但是我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要干大事业的人,性子不能这么急躁呢? 

  生答:不能。 

  对,我们想想,一个国家在战后,尤其是战败国,其精壮人口大量战死沙场,物质和财富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国家衰弱,人口稀少。没有人,去哪儿招兵呢?没有物资和money,买什么马呢?(学生笑)再有倘若再加上民怨沸腾的话,即使有人有马,谁又愿意替你卖命呢?那么这些勾践都注意到了吗? 

  生答:注意到了。 

  对,从哪里可看出啊?从第三自然段勾践说 的话中就可以看出。 

  因此,要复仇,首先要怎么做? 

  齐答:使国重新强大、兴盛起来。 

  那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勾践复国。 

  具体来说,首先是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其次是改变治国策略。说到国策,就肯定有外交和内政,那么勾践对外、对内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还有,对民和对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 

  卑事夫差等对外措施。这是不是一种互利的外交关系呢? 

  生答:不是 

  所谓“弱国无外交”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外交事务,不用处理对外关系,而是说它在外交事务上没有发言权,只是低头做小.大家看越国此时是不是这样啊?连堂堂一国之君都要为人牵马,何其屈辱!那么请问这样做是吴国强迫他们,还是构勾践心甘情愿的? 

  答:心甘情愿的。 

  对,这是他的治国策略之一,对吧?但是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这么做的?是不是很没骨气呢? 

  答:不是。 

  为什么要这么卑下? 

  学生丙答:为了争取时间,是缓兵之计。 

  对了.这位同学答到点子上,我们想想,复国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呢? 

  不是。 

  倘若吴国在越复国的中途翻脸,求和之举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因此这些对外措施就是要讨好吴国,先稳住吴国,缓和局势,让吴国放松警惕,减少对越国的戒心。可见,勾践是多么深谋远虑,处事是多么的谨慎! 

  鼓励生育政策。 

  倘若让勾践坐到今天江主席的位置上,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笑,有学生故意答:人多力量大,能战胜美国! 

  现代战争是靠人多就能打胜仗的吗?是靠先进的科技。那么人口就只会使国家的经济不堪重负,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模仿!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治国的政策也不相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国人请战勾践为什么要推迟? 

  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学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为勾践成功灭吴感到痛快呢? 

  有学生答有,有学生摇头说没有,铃响。下课。 

  上节课讲到勾践成功灭掉了吴国,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痛快的感觉,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就拼命摇头。那么摇头的同学可能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无正义和非正义可言呢? 

  齐答:没有。 

  对了,谁赢谁输,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说,感到痛快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勾践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的艰苦准备,我们觉得这一仗该是他赢的,对不对? 

  齐答:对。 

  那么请问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齐答:勾践灭吴。 

  没错,我们一看课题就觉得本课的重点应该会写"灭吴"这件事,对不对? 

  齐答:对。 

  但是学过课文之后,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有人答后两段,有人答最后一句。 

  是的,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答:存国、复国。 

  对,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部分答不是。 

  那么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沉默思考。 

  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齐答: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 

  学生丁:勾践深得民心。 

  对了。这个同学一下子就答到点子上。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但是,我们想想,倘若吴国的国君也像勾践那样,吴国实力很强的话,越国能不能这么轻举灭掉吴国呢? 

  答:不能。 

  那么吴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纷纷答:夫差轻敌,轻信小人。 

  对了!吴国君王夫差倨傲纵敌,听信佞臣,不听忠言,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民心,最后身死国亡。其实子胥曾不止一次劝谏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处死了子胥,后来越兵攻破吴都时,夫差决定自杀,死前吩咐其手下,在他死后的脸上蒙一块白布,因为怕没脸去见伍子胥,下场凄惨。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学生答:听过这些成语,但不知道意思!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有学生应答:背水一战。 

  对,有这个意思,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齐答:勾践。 

  对了,我们课文哪里提到了这个故事呢? 

  答:课后练习三。 

  让我们一起看看勾践像。看着这幅画,想必大家已经感觉到,一股克己自励、发愤图强精神力量。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那么,通过对课文和成语典故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勾践那么多的事情,大家一定对他有新看法,让我们全面的看看勾践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一下他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略)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11

  一、 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1.勾践灭吴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常被广大青少年引用。这个故事和成语密切相关,导入  课文可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成语是什么,并让他们简单介绍这个成语故事。这样做可以调动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本文记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有必要对背景加以介绍,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势不两立。吴国依靠伍子胥、武的计谋,往西攻破强大的楚国,往北威慑到齐、晋两国,往南攻打越国。越王勾践领兵迎击,在姑苏山打败吴军,击伤了吴王阖庐的脚大趾。吴军撤退,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夫差答说:“不敢忘记。”当天夜里,阖庐死去。夫差立为吴王后,任伯嚭为太宰,演习战斗射技,三年后攻打越国,在夫椒山打败越军。

  3.要注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整体感知课文。可根据沉重的预习情况,试着让同学们简单议论一下,课文记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可启发诱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相教育。

  4.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是诵读。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意思是说,读得多了、熟了,就能增强语感,逐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的语言规律,从而自己也就会写诗了。文言文也是如此。

  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诵读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读准字音。第二,读清句读。第三,读出语气。

  文章要让学生自己读,学生阅读文言文存在着种种障碍,更要多读才能领会。当然提倡学生自己阅读,并不排斥教师的必要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部分章节。

  5.剖析分析步骤和要点。

  (1)结构层次

  第一段 勾践总结经验,文种进谏。

  第二段 越王委曲求和,吴国态度不一。

  第三段 勾践深刻反省,礼贤下士。

  第四段 勾践内修法政,奖励增殖,磨砺士人,善待人民。

  第五段 明耻教战,上下一心。

  第六段 国仇敌忾,战胜吴国。

  (2)人物形象:

  勾践:忍辱负重,善于总结经验;礼贤下士,能够团结国内各种力量;深谋善政,在战略上英明决策。

  夫差:亲小人,远贤臣,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3)重要字、词 

  实词:知、资、吊、致、蕃、报、旅、劝、勉、水人、广运、二三子、孺子、匹夫、常赏

  虚词:无乃、苟、已、其

  (4)重要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 例:何后之有?

  ②判断句 例: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③省略句 例:于是葬死者

  (5)词类活用:

  ①使支用法 例: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②名词作状语 例:必庙礼之。

  指点迷津

  1.创设语境,导入  课堂。

  本文牵涉到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哪位同学能讲述一个他们的故事?看谁讲的语言准确、生动活泼。如:说成语故事,讲历史人物,谈背景知识,把同学们带入一个特殊意境,从而引起学习本文的兴趣。本文牵涉到的历史人物很多,如:孙武、伍子胥、西施、勾践等。

  2.训练学生朗读课文。要揣摩人物的思想性格,读出语气。如:

  找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读准字音,读清句子的基础上,揣摩人物的思想性格,读出语气。要在语气上体现伍子胥的深谋远虑、忠心耿耿;体现出太宰嚭的阴险狡诈、卑劣无耻。

  3.精读某些段落,领会文章语言特点。

  4.贯穿启发诱导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5.补充和本文相关的文章,加以比较阅读。

  二、 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课文第一段提问:大夫种的建议可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

  答案提示:未雨绸缪

  2.课文第二段提问:子胥进谏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对于越国求和,子胥与太宰嚭各是什么态度?

  答案提示:

  类比推理。子胥认为不可。太宰嚭认为可以。

  讨论题目之一:子胥和太宰嚭的态度不一致,孰是孰非?

  答案提示:

  子胥为吴国长远计,太宰嚭为个人谋私利。

  3.课文第三段提问:(勾践)葬死者,问伤者,养生才;吊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这样做的用意何在?

  答案提示:团结国内各种力量。

  4.课文第四段提问:勾践为鼓励人口增殖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适龄、适时婚姻,奖励生育。

  5.课文第五段提问:越人坚持请战的理由是什么?用现代汉语表达。讨论题目之二:说一说越人为什么愿为国君卖命。

  答案提示:越国人,像受戴父母一样受戴国君,像孩子思报父母之仇一样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首有敢不尽力的吗?

  讨论题目之二提示:越王治国有方,爱民如子,下下一心。

  6.课文第六段提问:越人为什么取胜,取胜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提示:同仇敌忾。勾践治国有方。

  7.阅读下文,结合课文作比较阅读。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钗践乃以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山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于宰嚭计,与越平。其后五年,吴王闻齐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不可。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能用人,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而王不先越,乃务伐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与邹、鲁之君会以归,益疏子胥之言。其后四年,吴将复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受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王信用嚭之计。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盘庚》曰:‘古人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吧。’是商所以兴也。愿王释齐而先越,不然,将悔之无及也已。”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谓其子曰:“吾谏王,王不我用,吾今见吴之灭矣,女与吾俱亡,无为也。”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归报吴王。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胥为人,刚暴少恩,其怨望猜贼,为祸也深。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计谋不用,乃反怨望。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徼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字胥谏不用,因辍,佯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臣使人微伺之,基使齐也,乃属其子于鲍氏。夫人臣内不得意,外交诸侯,自以先王谋臣,今不用,常怏怏,愿王蚤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曰:“嗟乎,谗臣宰嚭为乱,王顾反诛我。我令若父霸,又若立时,诸子弟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立,欲分吴国与我,我顾不敢当,然若之何听谗臣杀长者?”乃告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氛吾眼著之吴东门,以观越寇之灭吴也。”乃自刺杀。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乃为立祠于江上,因名曰胥山。后十余年,越袭吴,吴王还与战,不胜,使大夫行成于越,不许,吴王将死,曰:“事故以不用子胥之言至于此,令死者无知则已,死者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句;

  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词汇。要掌握文言文,首先必须解决词汇问题。王力先生说,解决了词汇问题,文言文也就解决了一半。但是,如果就词汇论词汇,教学过程 会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必须密切注视该词各种变化和各种活用情况,注视该词在现代汉语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成语。同时注意补充古代文化常识,增加信息量。二、朗诵。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感都很重要,而提高语感的最好办法是朗读,大声的朗读,重点难点部分还要加以背诵。三、背景资料。《勾践灭吴》涉及到吴越争战的历史,学生虽然掌握了其中的一些基本情况,但是仍旧非常关注吴越争战的始末和故事人物的最后命运,所以想参照学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四、《勾践灭吴》虽然是自读课文,鉴于内容和背景知识较多,拟上三课时。

  课前准备

  叫学生收集越王勾践在绍兴活动的资料,寻找与卧薪尝胆有关的名胜古迹,并预习课文,准备质疑。课外阅读《史记·项羽本纪》。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吴越争战的历史背景;

  以练习为预习。

  教学过程 和内容:

  越争战的历史背景: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以幻灯片展示):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丰守禹之祀。文(纹)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闾)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阵)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  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勿忘越’。

  “三年,勾践闻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接下来就是课文所写的内容了。

  提问:1、勾践的家世渊源,2、会稽之耻前吴越争霸情况。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一、勾践是大禹、少康的后代,他的一个先祖来到会稽守护禹陵,披荆斩棘,建立了绍兴城。越王允常从公元前497年起在位,如果“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所言不虚,那么绍兴城至少应该有2800年的历史了。二、越国初建就与吴国结怨,攻伐不断,可想而知当时越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越国因此而经不起一场失败,由此可知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对当时越国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后世、今天的重大影响。三、允常之时,中国历史已经进入战国(前475—前221)时期,所以把勾践列入“春秋五霸”显然是错误的。四、勾践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不听劝谏,所以有了下文的广纳贤良。

  二、灭吴后的越国:灭吴后勾践北上渡淮,“与齐、晋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命之为伯,“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后经五世至越王无强,楚大败越,杀无强,越遂朝于楚……)

  三、检查学生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

  做练习卷《勾践灭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国语》介绍;

  二、掌握字词句。

  教学步骤 和内容:

  一、《国语》简介:

  联系课文注释一和P62的课后资料,指出:《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注意“最早”、“国别史”,并可联系学生过去所学:最早的纪传史、最早的断代史等。)《国语》的文学性不及《左传》和《战国策》,作为散文并不十分成熟,许多地方的文字因为过于简单而变得粗鄙简陋;但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仍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请同学朗读课后资料第三段关于《国语》文学性的介绍。

  二、朗读:分组。纠正读音错误。

  贾(人):音“古”;  :音“吃”;(伍)员:音“云”;(太宰)  :音“匹”;句(无):音“勾”;饩:音“戏”;  音“趁”。

  二、重点字、词、句的解释翻译(学生质疑,教师解惑;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句式变化不多,不列):

  第一段。栖:居住、停留;父兄昆弟:父辈兄弟,意即越国子民;退: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知:管理,“知县”、“知府”;贾人:与商人相区别,“行商坐贾”,商人运货贩卖,贾人囤积营利,此处必须是“贾人”;爪牙:古今异义,古为“武士”今为“帮凶”;时雨:符合季节、时节的雨;无乃……乎:恐怕……吧;行成:执行和议任务。

  第二段。所移:所字结构,所,代词,移,动词,两者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意为“可以移动的地方”;饰:打扮;纳:送;服:使动用法。文中另有许多代词,如“是”、“其”、“之”,搞清楚其指代内容。

  第三段。更:改变;吊:慰问,“形影相吊”;然后:古今异义;卑事:卑贱地侍奉;宦:做贵族的奴仆。

  第四段。广运:东西为广,南北为运,不知“大运河”的“运”是否与此相关;致:招致、召集;二三子:你们;蕃:音“凡”,生息,繁殖;取:同“娶”;丈夫:古今异义,男子;免:同“娩”;当室者:嫡子,区别嫡子与庶子、支子的关系,以《红楼梦》贾府为例;政:通“征”,赋税;纳宦其子,把他的孩子送到官府(由公家供养教育);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三词皆为使动用法;摩厉:通“磨砺”;俱:副词,全、都,两个以上的人做,区别于“具”。

  第五段。请:两种含义,一、请对方做某事,二、请对方允许我做某事;耻:前者为使动用法,后者名词意为“羞耻之心”;无庸:无用,成语“无庸讳言”;封:疆界,联系《烛之武退秦师》;其:同“岂”,难道;患:担心;志行:思想行为;亿:十万;有:通“又”旅:共同;“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句子翻译。

  第六段。果:坚决、果决;劝:勉励,劝勉;“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翻译;败:使动用法。

  三、学生翻译课文第五段。

  校对练习卷。

  课后作业 :

  背诵课文第五段,课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默写课文第五段。

  二、课文串讲:

  第一段:勾践从战争的失败之中吸取了经验教训(提问),意识到放着越国乃至天下贤士不为我用的重大失策,所以退守会稽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提问)就是广纳贤才,并对能够帮助他击退吴国的人许以“共知越国之政”,也就是给他半壁江山。勾践话音刚落,文种应声而出(提问),可见文种一贯踌躇满志但不得重用。文种的一席话(提问)通过类比论证说明人才也要提前准备,不要事到临头没有个出主意的人。勾践恍然大悟,相见恨晚,“执其手而与之谋”,派他向吴求和。

  第二段:经过文种的一番利诱威吓,“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却遭到伍子胥的阻拦。伍子胥说:“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提问)从地理环境上论证了吴越争战的必然,此时不灭越,他年被越灭。夫差正在犹豫,太宰  又谏道:伍子胥是想陷夫差于不义(“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夫差当时已想北上与齐晋争做霸主,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越国的美人计已如一针麻醉剂注入了他们君臣的中枢神经,夫差不由自主地“与之成而去之”。古之忠君之道,文臣死谏武官死战,虽然同为效忠君主,但是文武之间经常是有矛盾的。如果武官(伍员)一举消灭越国,文官(太宰  )就会没有寸功,这是越国离间计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二两段为第一部分,文种献计,向吴求和。

  第三段:于是勾践一方面忍辱负重“卑事夫差”,争取保存越国;另一方面则努力争取百姓的理解,准备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经济。“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正是对接下来第四段的越国富国强兵政策的总的概括。

  第四段:勾践保持了政治上的独立,有国有家,于是颁布改革命令,各种强国富民的政策措施详细倍至,其中包括(提问):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和广纳贤才等,勾践不仅关爱百姓,自己也与民同劳。于是十年之后,“民俱有三年之食”。“民俱有三年之食”(提问)就是说越国至少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停止经济生产来专心进行战争,越国复仇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四两段为第二部分,卧薪尝胆,准备复仇。

  第五段:“臣而思报君之仇”,越国人民对会稽之耻记忆犹新,所以主动请缨,“请报之”。然而勾践似乎一点儿信心都没有(提问),令越国父老热血澎湃情绪激昂,纷纷明确表态:“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原来勾践只是要看看他们的决心有多大,并且显示不是勾践要报一己之仇,而是百姓要报国家之仇。勾践答应越国百姓的请求之后,顺势提出军队纪律和奖惩办法,同时也指出了吴军的弱点,鼓舞士气。需要注意的是,勾践又抬出一个“天”来:“今寡人将助天灭之”,为越军壮胆助威,使师出有名。看起来,越国此战上应天意,下合民心,必胜无疑。

  第六段:收尾。越军出征场面激动人心。

  五、六两段为第三部分,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勾践性格特点分析(组织讨论):

  虽然勾践的性格特点具有两面性,在这里还是要集中在其积极的方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坚忍不拔、目光长远、心机灵巧等等;如果学生指出他性格消极阴郁的一面(鸟尽弓藏),也不作回避。

  四、课文总结。联系《史记·项羽本纪》,引蒲松龄《落第自勉联》(一说为朋友所赠):“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讲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孤注一掷、绝处求生,终于击败强秦的故事(这一联叫学生来讲);下联讲的是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终于灭吴报仇的故事。可见志坚有心者必有所成。——这正是《勾践灭吴》所写的内容。

  板书设计 

  [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