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甜到心口 点赞 分享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
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改编自一个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关于友谊与知音的感人的故事,这是一段怎样的友情,他们的友情源于什么呢?《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这个荡气回肠、令人回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受韵味
  1、自由读:
    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在文中作标注: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解题质疑,激疑入文
  1、理解文章的题目:
    “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对原文词句作恰当的增减,使之通顺、连贯。)
  2、伯牙在什么情况下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他要向世人表明什么?
  3、你对文中的人物还有什么疑问?
四、研读课文,感受知音
  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一遍,讨论理解,研读课文后交流。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
    “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
    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
  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炊烟、潇潇春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