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唯一的听众》教学杂谈

《唯一的听众》教学杂谈

漫游诗人 点赞 分享
《唯一的听众》教学杂谈

微信扫码分享

《唯一的听众》教学杂谈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小学 张玉英 袁亚男】
〖在实施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感受〗
  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优秀骨干教师队伍,是学校在新时期的目标。本学期我学区有幸请来市教研员康静涵老师为我学区三位语文骨干教师指导教学,通过参与备课、听评课及深入的教研活动,我们受益匪浅,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看到了几位骨干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科特点下进行教学设计,精心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活动初期,我们在一起研究教材时,产生了许多困惑也深刻感受到语文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用智慧去潜心体验。而教师往往受到这样或那样要求的约束,不知道如何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文素养。因此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改理论的学习,我们进行了反思。
  首先,我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也感到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应继承,比如,熟读精思、质疑问难、整体阅读、整体感悟、诵读品味、以读代讲、背诵积累、边读边想等。
  其次,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1、重视质疑,讨论在关键处:
    古人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就应当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当学生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所问内容涉及教材重点时,老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如在研究《唯一的听众》一课时,我们从写人一类课文特点出发,抓住人物的语言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提示:画出老人对“我”说的几段话,标出序号,想象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书上标注出来。然后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老人说的几句话。教学中虽然也要求学生用联系上下句的方法去谈理解,但是学生都是就字面上的内容谈理解,课堂上教师力图让学生理解老教授几句话背后隐藏的含义,就出现了教师提问过多、过碎,分析理解过多,挤占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课堂气氛沉闷。后来采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即针对老人所说的话进行质疑的环节,(有些问题是学生预习中出现的,也有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也预设了一些问题),最后将这些问题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进行梳理为:
   ⑴ 老人为什么装聋?
   ⑵ 老人美好的心愿是什么?
   ⑶ 为什么文中三次提到老人平静的望着“我”?
   ⑷ 为什么“我”面对成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时,总是想起“我”那唯一的听众?
  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导”,即语文教学要熟读精思、质疑问难。
  接下来的环节是:解疑、悟情,首先解决老人为什么装聋?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老人是为了保护年轻人的自尊,接下来通过对“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的理解,学生感受到老人感情的细腻,考虑到说自己是聋子可能使年轻人产生误解,紧接着又补充了这些话。这些话既是给年轻人建立自信,又在鼓励他要坚持不懈。
  这样的解疑环节,使学生能够将老教授的语言连起来分析体会,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课堂上学习气氛浓厚。一旦造成了热烈的学习气氛,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唯一的听众》教学杂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