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胡同文化》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

红尘戏语 点赞 分享
《胡同文化》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胡同文化》教案(精选22篇)

《胡同文化》教案 篇1

  《胡 同 文 化》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

  2. 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

  教学难点 :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  

  2.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 谈谈自己对于北京的印象.

  (庄严,古老,现代……)

  2. 学生发言,谈谈对与北京的印象

  3. 用多媒体观看几张有关北京的图片

  4. 自己总结: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呈现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他当过教师、编辑。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

  1. 提问: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接着用多媒体观看几张胡同的图片。

  2. 提问:什么是文化呢?

  利用多媒体总结明确: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3. 提问: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请同学翻看文章找出有关语句。

  然后用多媒体呈现有关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

  (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优缺点,有意识得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 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布局,名字,数目,环境)

  (让学生走上来在黑板上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

  胡同的特点 (1)布局——方正(2)名字——市民气息(3)数目——多(4)环境——静 

  2.齐读5——12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用多媒体呈现

  (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 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精义又是什么?

  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

  4.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现“胡同文化”的呢?(分组讨论

  关键词——封闭!忍!

  关键句: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安分守纪,逆来顺受。

  (以上用多媒体呈现

  自己明确:先写人们的生活习惯,再写他们的人际交往,然后写到处世哲学及精神面貌。在这种封闭的文化氛围中,作者剖析了人们的心态:一是说北京人平常日子过往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二是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的自我满足的心态。三是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所以,作者用一个字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封闭文化的核心——“忍”。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老北京的“忍”劲。“睡不着眯着”这话形象地活画出一个“忍者”的形象。“眯着”,就是本来谁不着但又非得把眼睛微微闭上装睡。 作者对胡同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衰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间前行的结果,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住在胡同里的作者又是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节,在朗诵中体会作者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分析:作者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所以作者结尾时在“胡同”之前加了“再见吧”三个字,幽默地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

  五、作业 

  1.课后习题二。本文的语言有的平实朴实,有的典雅,还有丰富的北京方言,口语性强,极富表现力。仔细品味,说说你的看法。并可以在写作中借鉴,远离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

  2.可以去考察你自己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

《胡同文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探究胡同文化后面深刻的历史背景。

  2、品味文章平淡、朴素、口语化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重点】

  3、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难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和主要内容:

  ●导语: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北京的胡同和北京市民密不可分。它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涵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并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让我们翻开课本,看看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文本探讨:

  1、北京胡同的特点:

  寻找出课文中叙述、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

  【正】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俗】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多】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静】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正(方正,整齐);俗(通俗,普通);多(无以计数);静(没有喧哗)。

  2、胡同文化的内涵:

  先找出点明胡同与文化内在联系的关键句子——

  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快。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式。

  由此得出结论——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和言行举止完全可以诠释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北京人的特点入手,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北京人特点的词句——

  【守旧】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一住住几十年……

  【封闭】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知足】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本分】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实际上,作者在课文中,已经十分精辟地圈定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守旧】【封闭】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知足】【本分】

  3、语言特点赏析:

  这是一篇漫谈北京胡同逸闻趣事兼及京城市民文化心态的议论散文,又是一篇将针砭锋芒藏于风趣诙谐的随意谈吐之中的文化随笔。

  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具体特点是平淡,朴素,带有口语化,极富表现力。

  第2自然段对胡同名字的谈论,看似信手拈来,却很典型,具体而实在,除了口语化,还有字里行间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倘若将这些通俗朴素的话语再往深处想想,甚至还可以从中省悟出北京人平静、随和的心态(不就是个地名吗?好记就行,实在不雅,改个谐音,完全不必挖空心思地特意去命名)。

  第8自然段中的“嘿”,第11自然段中的那段对话,将北京市民自我陶醉,易于满足和明哲保身的心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4、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作者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又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是一辈子当顺民的心态。

  再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最后说:再见吧,胡同!

  从这些话中,我们已经不难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而且作者也肯定“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问题中的“复杂”二字呢?

  一是不舍。不舍的原因有二:①老人的怀旧——生活在北京大半辈子,胡同文化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对这些东西已经非常了解,非常熟悉,也非常习惯了。②喜欢胡同文化的精华——作者认同、留恋,甚至推崇胡同文化中的一些精华,譬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等,不愿意看到它们的消失。

  二是不得不舍。不得不舍的原因是: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市民文化终究是消极的,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下,在衰败,没落,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所以,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不一味地肯定,也不沉迷,却又为它的正在衰亡多少有点伤感。不过,我们从课文最后一句话“再见吧,胡同!”已经不难体会到作者告别胡同文化的毅然和理智。有点不舍的复杂感情,应该只是希望胡同文化中的那些精华可以传承下来吧。

  ●拓展研究(略)

  学习研究了胡同文化,是否也可以探究一下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定义;内涵;形成、发展与传承。

  海派文化和胡同文化……

  ■小结和作业

  1、强调抓住关键词句,准确体会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提倡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民间语言,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3、利用剪报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注重积累。

  4、完成“思考与练习”。

  5、部分同学还可以利用随笔,撰写探究胡同文化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的小论文。

  ■教学补充资料: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当年教授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到北京京剧团(后改名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胡同:hú tòng巷,小的街道。

  ●安土重迁:ān tǔ zhòng qiān

  【释义】土:乡土;重:看得重,难,不轻易。形容留恋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出典】《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示例】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辞海》对“文化”的释义: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互联网“百度百科”对“文化”的简述(选编):

  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胡同文化》教案 篇3

  于建武

  (课间:屏幕上出示课题、作者、背景音乐 (前门情思大碗茶))

  一、导入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内涵的要点.

  2、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及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所流露出感情和个性化语言的品味

  教学手段:课件辅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运用声像,直观渲染

  师:大家喜欢不喜欢旅游啊?

  生:喜欢!

  师:现在我带大家去北京逛逛,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1,展示长城、故宫等名胜的图片),下面,我再带大家到北京的小胡同去看一看(出示课件2,循环放映“到胡同去”一组图片,并播放胡同歌曲)。听完刚才播放的歌曲,一股浓厚的北京韵味扑面而来,这种感觉我们同样可以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让我们跟着他(屏幕出现“汪曾祺简介”幻灯片),一起走进北京胡同,就像欣赏美妙歌曲一样去领略古老胡同建筑的风格,了解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二、示标:出示课件3(教学目标 )

  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4节,概括胡同的特点,并思考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之间的联系。

  幻灯片

  方正

  取名(计数、物御、人物、行业、形状、其它)

  数量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网络(方便、安静)

  四、研读6-12节,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这些被外化在胡同上的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兴趣习惯、思想状况等,就是所谓的“胡同文化”,那么这一文化有怎样的内涵呢?

  听课文6-12节的录音,要求

  划出能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的语句。

  标出给你印象最深的,你觉得最有味的语句。

  (1)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2)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安土重迁、讲究处街坊(平时各人自扫门前雪)、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北京市民有忍的精神,怕事,有什么不顺心的,忍一忍也就算了。

  (4)作者用那些事例说明胡同中的人善于“忍”的?

  《八月骄阳》中的对话和“电梯事件”。

  幻灯片

  安土重迁 住四合院(盒子) 封闭 易于满足 忍 不爱管闲事 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5)胡同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世故通达。作为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小市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统治子者要消灭他们,犹如碾死一只蚂蚁般容易,所以他们也就 学会了忍耐。”

  (6)作者在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喜爱推崇:知足长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有所批判:封闭、逆来顺受、冷眼旁观、忍

  (7)对传统文化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吸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五、研读13-15节,了解胡同文化的前景及作者的感情。

  (幻灯片)

  你认为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为什么?

  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

  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是消极的,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

  (出示胡同之没幻灯片)

  看着这样的一组照片,在汪曾祺老人的心里,涌起的是怎样一种心情?

  生看投影,听读屏上的文字,感受作者的情绪。

  作者在文中表露出怎样的情绪?

  讨论明确

  心情很复杂。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作者熟悉并喜欢胡同文化,所以当他直观地面对衰败的胡同时,不禁有点感伤。但在理智上,他也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再见吧,胡同。”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六、品味语言

  胡同文化这种内涵除了表现在北京市民的处世方式上以外,作者还通过北京人的语言生动地来表现。小组讨论,找出最有味的语言分别品味,朗读,推荐代表发言。

  学生逐一找出文中的佳句,并畅所欲言。

  屏幕展示出这样一句:“有窝头,就知足了(还好)。大腌萝卜,就不错(较好)。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更好)。虾米皮敖白菜,嘿(最好)! ”

  老师:我把划线部分换用一般评价性的词语,然后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大家看看效果有何不同?

  听完第二同学读后,有学生笑着插嘴道:“一点味都没有。”

  老师:我看还得加上一句,“这样一换,太不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学生概括后,屏幕显示:

  幻灯片

  语言平实、朴素、口语化,但有味儿,富于表现力。典雅,富有浓郁的书卷气。

  生自读自品

  四、小结

  普普通通的胡同,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正因此他的文章被称为“文化散文”。胡同是一种建筑文化,一地的建筑,一地的民风民俗。

  五、作业 

  汪曾祺更擅长写吃的文章,如《四方食事》《五味》等,请同学们课后可以搜集一些资料,写写书沭阳的饮食文化。

  (沭阳县修远中学 于建武)

  作者邮箱:

  [1]

《胡同文化》教案 篇4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授课思路]

  1、词语积累

  安土重(zhòng)迁 熬(āo)白菜 没(mò)落   (há)虾蟆陵 低佪(huái)

  2、要点概括

  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建筑特点 (1)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正

  (2)“生活化”是通过总结下文中列举的胡同名字来源的共同性得来的,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3)正是因为“小而多”,才形成一种文化

  (4)“距闹市很近”是从空间距离上说,“但又似很远”是从生活方式上说。

  (2) 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取名生活化

  (3)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小胡同。 小而多

  (4)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安静

  文化特点

  (6)-(7)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封闭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 易满足

  (9) 北京人“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15)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3、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闲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4、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

  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5、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案 篇5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胡同文化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胡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品味其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品评现实生活,透过生活现象看到其隐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电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如果到了北京去旅游,.最想去看看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北京城,北京人,一定要去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去感受北京古老的文化气息。”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城已有两千多年了。北京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蒙古族统一中国,元朝的皇帝把都城定在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并对大都进行了城市规划,把京城建得方方正正.正中央是皇宫,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周围便是遍布京城的四四方方的胡同和四合院,时至今日,北京的胡同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沧桑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汪曾祺老人的一篇文艺小品文《胡同文化》,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看一看图片

  展示Flash课件,看图片,听歌曲<<北京的胡同>>,思考,歌曲唱出了北京胡同什么特点?

  二.学习1——4段,概括要点,掌握胡同特点

  课文中哪些段落也写北京的胡同?各段落中哪些句子点出了胡同的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句子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明确1——4段,从北京胡同方正, 取名,宽窄,网络几方面写出了正,俗,多,静的特点。

  三.学习6——12段,突破重点,理解文化内涵

  1.歌曲唱的是“北京的胡同”,而本文的题目是“胡同文化”,因此本文的重点应是“文化”。胡同是一种建筑,怎么会成为一种文化呢?其实文化的范畴很广,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等等。民以食为天,我们就以饮食文化为例,例如四川人好吃辣,一种泼辣豪爽的性格;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性格......一定的物质承载着一定的精神财富,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那么胡同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它也是一种文化形态.胡同里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呢?

  2.文章第几段提到胡同文化?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胡同文化?(第五段,承上启下,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3.研习6——9段

  教师进行小结并进而过渡到下文。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第六段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这种封闭的文化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6——9段,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概括。

  明确:四个方面来写:居住:安土重迁( 安于现状,不思改变,封闭保守的心理)

  人际:过往不多 (心灵缺乏真正的交流,内心是封闭的)

  饮食:易于满足 ( 惟我独尊的优越感,拒绝了外界有价值有意义的好东西,故步自封)

  处世:冷眼旁观 ( 关键词“过”“闹”过去了,在人们心中留不下印迹,心中激不起波澜,形容短暂与无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

  比较阅读,展示课件(1) 有窝头,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2)“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比较阅读完之后,加深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原文口语,选择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寻常食物,形象地勾画出北京市民贫苦的生活境况和知足常乐的心理。一声“嘿”,道出内心的惊喜,美滋滋,乐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备。

  小结:北京人安土重迁,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怀旧情结;北京人易于满足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知足常乐的心态,北京人安分守己又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谨小慎微,北京人在生活方面封闭保守的种种表象,其实质是什么呢?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什么?“忍”。怎样理解“忍”,用书上的八个字概括。“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研习10——12段,文章用哪些事例来表现北京人的“忍”?

  (1)《八月骄阳》 关键词: “ 顺民”,“安善良民”,“秉公守法”,“有棒子面就行”

  (2)电梯事件 重点品味“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活画出“忍者”的形象,置身事外,冷眼旁观,逆来顺受,最后一句“北京人,真有你的!”充满调侃的语气。

  四,探究胡同文化形成的根源

  这样一种封闭保守,易于满足的文化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让学生深入探讨

  1.北京城的建筑格局

  2.北京城悠久的历史。北京是封建时代中央集权的中心,面对皇权的威严,朝代更替,社会动荡,历史变迁,北京城的老百姓__一介小民的生存状态又是怎样的呢?忍耐,苟安,做安善良民.只有“忍”才能让他们苟活下去,面对皇权,维持草民仅有的一点尊严。特定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

  胡同文化便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实这不仅是北京人的一种传统心态,试想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所以封闭守旧是一种民族心理,惯于忍耐是一种民族性格。

  五,探究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也将最终走向没落.面对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老人的心里,涌起的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听朗读,谈感受。

  教师简单点拔:怀旧、伤感而又豁达的感情。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作者熟悉并喜欢胡同文化,所以当他直观地面对衰败的胡同时,不禁有点感伤。但在理智上,他也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再见吧,胡同。”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六.拓展延伸

  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在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北京人又向我们展现出怎样的文化呢?那么今天的北京还是这样封闭保守,不思进取吗?新时代的北京人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风貌呢?

胡同文化反思

  这堂课我整体上是不满意的,我坚持了我的坚持,并且完成了我的设想,但是并没有多少成就感。

  以前一直认为一堂课好不好,关键在于是不是流畅,这堂课让我想的是,如果流畅是以剔除了很多丰富性为代价的,这样的流畅是不是有价值,这里边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是课堂环节的转接不应该是老师的一意孤行,而是学生思考的“火候”到了自然转接的时候,这个“火候”怎样算到点了,是需要老师来拿捏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课堂上的功夫很重要的一块就在这儿。

  这是上完课后总体的感受,后面我将就做课堂实录的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记录自己的思考:

  课堂语言的表述。一方面是自己的课堂语言,感觉好啰嗦,很多地方说话不严谨,思考的缓慢带来的是语言表述的零碎。所以想的是,为什么思考会缓慢?是我对文本的熟悉、参透的程度不够,还是对学生的回答即时的反应迟钝,这迟钝里自然有些是天资禀赋的原因(这暂且搁置),是不是也有过于顾及自己的言说内容的缘故,另一方面,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回答问题的语言也是断断续续的,我就在想孩子们课堂言说的习惯与我自己的表述习惯应该是有关联的。我发现,我常常急于帮孩子“披荆斩棘”,用解释与重复去带他/她找到那个预设的答案(在瞎掺和啥?)我也会很突然地带孩子转移注意内容,那是我用自己的思路强势地介入了孩子的思考进程,这两种做法的后果是打断了孩子的表述,长此以往孩子的表述怎么会流畅?从课堂实录的重温,我深感自己修炼课堂口头表达的必要,此外一个语文老师教了孩子一两年,应该在培养孩子的表达习惯上下点功夫。

  课堂推进过程中的评价。我的评价基本以重复、丰富学生的所言为主,我在想除了这样的评价方式,课堂互动中的过程性评价还可以有哪些方式?有些教育学的书上介绍过一些方法,比如由师生的评价转换为学生之间的评价探讨,当时在实际教学中,我总会忍不住“揭竿而起”(这么强势干嘛?)前些日子读到一句话,说“忘掉自己的方法是真正地关心别人”,在课堂上就是你真正关注学生的想法,这样才不会老想着我要说什么。这要修炼到怎样的境界啊。此外,评价的一个原则应该是以肯定孩子的正确内容为主,我常常会放大孩子回答中不妥当的地方,好像很怕会引起同学们的误解。事实上,一些个性化的解读本身就是很小众的,不必过分强调。

  整体的流畅和局部的透彻。如果决定全面地解读文本,面铺得很开,那么在停留处务必读得透彻。有一两处语言的品味。既然决定品味就品味到十足,讲解得明晰透彻些,不要舍不得给时间。赶时间的课堂行进总是容易因为匆匆而显得肤浅。

  这次课堂教学与课后的交流,让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关于语言的品味。我曾经问过范老师:语言的品味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第一次听一位前辈老师那么强调语言的品读,我都傻了。因为我惯常把文本意义的解读放在第一位,语言的品味在我看来是在解读中顺带完成的,换句话说是可有可无的,我从来没有在语言素养的层面上去强调语言品味的重要性,也许是我不太清楚语言究竟该怎样去品味,除了修辞、手法之类的分析之外。现在回过头来看,文本意义读得透不透、经不经得起推敲,基点还是在语言。语言中本身就藏着文本的要义,真的读懂了,语言文字就是开启文本意义的“钥匙”。文本的语言是河流,我们是淌着水流走进文本的。语言的品味就是文本解读的本身,它既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这道理真正的明白,是在这次课后的失落感中。在课堂上,老师作为引路者要思考的是怎样带领孩子们去品味语言,一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尝试,当然前提是尊重文本的个性,把握好学生们的阅读起点。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品读的方式。

  如果再教《胡同文化》,我对教学设计会做这样的调整。如果是2课时,我基本会保持这样的环节设计,但是在语言品读部分会给予充足时间。如果是1课时,我的教案调整会比较大。具体的设想是这样的:

  行文思路会在学生阅读中简单的陈述完毕,重点是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调整后的教学设计附在文后,写得比较简单,很多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做补充。

《胡同文化》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授课思路]

  1、词语积累

  安土重(zhòng)迁 熬(āo)白菜 没(mò)落(há)虾蟆陵  低佪(huái)

  2、要点概括

  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建筑特点 (1)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正

  (2)“生活化”是通过总结下文中列举的胡同名字来源的共同性得来的,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3)正是因为“小而多”,才形成一种文化

  (4)“距闹市很近”是从空间距离上说,“但又似很远”是从生活方式上说。

  (2) 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取名生活化

  (3)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小胡同。 小而多

  (4)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安静

  文化特点

  (6)-(7)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封闭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 易满足

  (9) 北京人“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15)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3、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闲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4、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

  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5、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案 篇7

  上 课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

  生11:胡同有宽有窄!

  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

  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

  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

  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

  (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

  (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1]

《胡同文化》教案 篇8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之一是“概括要点,提取信息”,但本课的中心和段意相对而言是较为显豁的,且“概括要点、提取信息”的训练在前几个单元已多次进行,故这一教学任务主要采用学生自学讨论、老师点拔的方式完成;《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小品文,语言上独具特色,所以品味语言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这一教学重点打算以学生诵读、听朗读录音、换词对比等方式落实;《胡同文化》又是一篇有着丰富的生活文化内涵的文章,是引导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了解生活文化,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好教材,所以,本课的教学也在这方面有所涉及,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文化的内涵,为课后开展研究性学习引路。另外,由于胡同属于地方性的建筑,不少学生对之知之甚少,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老师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品味其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品评现实生活,透过生活现象看到其隐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拔法、诵读对比法。

  教具准备:电教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步骤 :

  一、营造气氛:上课前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二、课堂导入  :同学们,首都北京,我们人人心向往之,那里吸引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就说建筑景观吧,宏伟壮丽的天安门,昂然挺拔的世纪坛,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残破凄凉的圆明园遗址,宏阔瑰丽的天坛,灵秀静谧的地坛等等(结合图片)。以上这些大家都很熟悉,但还有一个也很著名的建筑景观大家可能就较为陌生,那就是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出示胡同图片)北京胡同不但有独特的建筑特点,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今天我们就随着汪曾祺先生独到的眼光,去审视北京的胡同,领略其文化内涵吧。

  三、明确自学的目标和形式,交待有关事项,分组学习。

  (一)课文学习阶段:

  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①学生自读思考,小组研讨,书面回答下列问题。

  A、课文中哪些段落写胡同?各段落中哪些句子点出了胡同的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句子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B、哪些段落重点写胡同居民的生活?哪些话写出了他们的生活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语句概括出胡同的文化内涵。

  ②小组学生代表到黑板写答案,学生讨论补充。

  ③老师放影幻灯片,对以上问题作简单小结。

  方正                          安士重迁               封

  胡同   取名有来历            胡同    自扫门前雪             闭

  的    数量多,宽窄不一      文化    易满足

  特点   方便安静              内涵    不管闲事,冷漠               精义:

  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忍

  2、学生朗读后三段,体会作者怀旧、伤感而又豁达的感情,老师简单点拔。

  3、通过学生朗读、听朗读录音、老师换词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几段精彩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生动形象、淡雅自然、闲适风趣的语言风格。

  (二)感悟文化阶段: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文中“文化”的概念和我们通常讲的“学文化、有文化”概念有何不同?

  胡同文化里的文化指的是什么?

  老师明确:

  文中的“文化”更多的是指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里的群体所具有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思想观念。是一个大文化概念。

  2、 引导学生迁移知识,举出生活中其它文化的例子。比如岭南文化,湘楚文化、快餐文化、棋文化、生肖文化、年文化等。

  (三)延伸训练:

  1、给出“民居”“服饰”“足球”等几种学生较为熟悉的话题,让各小组任选其中一个进行讨论,课外搜查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写一篇表现其文化内涵的短文。

  3、课堂小结,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汪曾祺其它作品。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大文化的概念,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文化,希望大家以后多多留心生活,炼就一双文化慧眼,时时处处都能发现文化、感悟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做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

  附:课前发给学生的相关资料: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汪曾祺语录:1、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人是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民族最重要的东西是它的文化。一个中国人,即使没读过什么书,也是在文化传统里生活着的。

  2、做菜要有想象力,爱捉摸,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要多实践,学做一样菜意要失败几次,方能得其要领。也要翻翻食谱。在我所看的闲书中,食谱占一个重要地位。 ……  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到市场要走一段路,这也是散步,是运动,我什么功都不练,就练“买菜功”。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  做菜最大的乐趣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高兴,盘盘见底。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文化。

  二、 参考阅读冯骥才先生的《文化眼光》(节选)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足球文化、咖啡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胡同文化》教案 篇9

  江西贵溪一中  程小先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  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 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 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

  1、  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 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胡同文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今天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二、 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巷;小街道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

  三、 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那种清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四、研读课文

  1、探索思路与结构

  明确: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先谈北京的胡同,再谈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因此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大块,第1~5自然段为一层,第6~12自然段为一层,第13~15段为一层。

  2、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 

  (1)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2)提问:2、3、4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明确: 介绍胡同——取名    

  ——宽窄、数量 

  ——环境(位置、声响)

  (3)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4)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5)提问: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来概括呢?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呢?

  明确: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6)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3、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1)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2)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3)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4、分析第13~15自然段 

  (1)提问: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将何去何从呢?

  明确: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必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渲染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3)提问: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

  5、小结: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亮点探究 

  1.文章首段末句: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问:这种方正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学习:

  (1)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①居住方式:胡同、四合院,“独门独院”,“安土重迁”。 

  ②饮食条件:窝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大白菜。 

  ③处世方式: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更多时候,则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2)对思想意识的影响。 

  ①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有棒子面,就知足了,就行了。 

  ②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③方位意识极强,等级观念极强。 

  2.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探究学习:

  (1)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无比尊贵。过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遗撼的是,至今,我们还把全国的大小城市分为各种各样的等级。 

  (2)保守。这是与“惟我独尊”相关联的。以为什么都比别处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将人家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思想上趋于保守。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说:“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道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大白菜主义也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于他的保守和惟我独尊。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3.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探究学习: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 

  4.对“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此句写尽了北京市民的心态。之所以穷能忍着,是因为靠忍,才可以虽穷而仍能面对皇权的威严,才可以虽穷而仍可以鄙视皇权的盛衰。之所以富要耐着,是因为看惯了巨富豪商的朝盛夕衰,所以身处富中,才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不惊不乍。之所以睡不着眯着,是因为睡不着乃是心为外界所动,而眯着,才能养成看惯风云变幻的大气,靠着这种大气,天子脚下的小民、草民才维持了自尊。 

  5.对“北京人,真有你的”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北京人,真有你的”真有你的什么呢?是真有你的应付各种情况、各种局面的办法。对此,汪曾棋先生在《跑警报》中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这种“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不必太放在心上。别急,别烦,别躁,悠着点。“车到山前必有路”,没什么事过不去。也就是说,心胸放宽些,用郑板桥的话来说,就是“难得糊涂”。为什么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于世事难料,风云难测。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们不可太在意于眼前的利益得失,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这种“不在乎”的精神,什么事都能从容应对,从中透露出一种“忍”劲儿。 

  “北京人,真有你的!”言有尽,意无穷。赞许、褒奖之情溢于言表。

  二、品味语言

  读完这篇文化式散文,我们仿佛喝下了一碗风味独特的北京大碗茶,让人神清气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提问:课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明确:“虾米熬白菜,嘿!”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语言特点:朴实、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

  三、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语言形式,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达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毗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悠,窗明几净,老树参天。

  四、课外延伸:

  请任选一种文化形式(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周记上写一篇文章。 

《胡同文化》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民居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民族心理,领会作者对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2. 引导学生从建筑的风格思考其体现出来的观念、文化,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批判意识。

  3. 训练学生抓关键词概括要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清思路,概括文章要点。

  三.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

  1. 自学辅导式为主,兼以发现式、讨论式。以略读——精读——仿写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

  2. 音画欣赏式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最灵动的唯美风格让学生徜徉其中,感受北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聆听新北京走向世界大都市的最强音。

  六.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或哪些内容有价值。

  2、分组研究某一种建筑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 导入  (2分)

  有人说,建筑是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曾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量遗产。”课前,已经请大家上网或看书去了解胡同,现在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 自读课文,概括胡同特点及胡同文化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1、 朗读第一段,在第一段中找本段要点。

  (找关键句。分析:首先排除举例的句子。第一句,不行,他讲的是整个北京的特点,目的在于引出“胡同”这个话题。第二句讲的是本段的主要内容,但从全篇看,他只写出了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揭示文体的实质。最后一句才适合。要点:方正)(方法:提取中心句、择取关键词。)

  2、师问:本段最后一句说:“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大家往下找一找,北京胡同除了“方正”之外,还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如何影响老北京人的生活,又使老北京人形成了怎样的思想?(即文化。)

  3、学生自读,分组讨论。

  找出各段关键句子,提取要点:建筑特点:方正、名称来源多、数量多、安静、独门独院(盒子);

  文化内涵:总的来说,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2)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2) 北京人讲究“处街坊”,“合礼教”,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棋友、酒友、鸟友有些来往之外,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3)北京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4)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教师指导整理:胡同特点:方正、名称来源多、数量多、安静、独门独院(盒子);

  胡同文化:封闭。表现出的心理是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的胡同就有这样的市民文化呢?请结合文章,谈谈胡同建筑和胡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如因果关系。方正的建筑影响了人们的思维:中规中矩,安分守己。独门独院的居住方式养成了封闭、自私的心态。……)

  6、理清思路

  胡同特点――胡同文化内涵――胡同及胡同文化的衰落

  (胡同的特点:方正,来源,数量,安静——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作者观北京胡同的衰落,抒发感情)

  三、思维训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分组讨论)

  (1)作者对于走向衰落的北京胡同及其文化持何种态度?

  (留恋,伤感,无奈,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等是汪曾祺所推崇的。当然也认识到它必将衰败、没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对于封闭的小市民文化,并没有完全沉醉其中,是怀着一份清醒的,有一定的批判性意识。如。如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也有消极的意义。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也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和胡同再见吧。)

  插入一系列胡同图片及《送别》的背景乐。

  (2)商品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的冲击是这种文化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传统文化一定会灭亡吗?

  (胡同文化的衰亡还有其自身原因,封闭、保守、自私、易满足、忍耐等特点使其其失掉了吸收外来养料,发展进步的机会,没有发展的文化注定了只能在消耗尽自身的储备之后走向衰亡。如一些落后的风俗、封建迷信意识等。

  但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如国画、武术、戏剧、民间工艺。消失了就太可惜了,最好是传统和现代两者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吸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不会灭亡。)

  五、迁移练习:仿照《胡同文化》的写法,介绍你喜欢的一类民俗建筑,并谈谈这类建筑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生活习俗和心理特点。

  六、布置作业 

  一、 课后练习一、二。

  二、 仿照《胡同文化》,以民俗建筑为话题写一篇800的作文。

《胡同文化》教案 篇11

  要情思飞扬,声情并茂。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有“味”这是我探索的方向,由于“胡同生活”离我们比较久远,很难产生像作者那样的情感。所以我觉得首先要营造一种氛围,“感觉”对学习语文来说十分重要。就好比电影的背景音乐让你在了解剧情前就进入它的话语范围。因此我在课前收集大量的关于“胡同”和胡同里的生活图片,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的开始就让同学们在极具“京味”的歌声中欣赏老北京的胡同。歌声悠远,京味袅袅,在加上那各种各样古老胡同无言的诉说,一种别样的感慨很容易产生,于是上课就有了较好的氛围。这种“味”和“情”在自觉不自觉间就打动了学生,近而就能很容易进入课文的情境中了。

  二、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文化”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学生们很难把握也很难和课本里的“文化”等同起来,于是我开始播放幻灯片,引导他们“文化”是一种我们能看得到的,感受得到的,就在我们身边的某一事物,或是在某一地域`领域由人们创造并经过长期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如“南方碧水人家的民居”“蒙古粗犷豪放的生活方式”等等。那么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人文现象呢?大家开始好奇,抓住学生这种好奇的心理,立刻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要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我认为好多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方能融会贯通,终生受益。

  三、发挥教师在情趣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我认为教师在情趣教学中起导向作用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工夫。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诗歌缘情而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他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好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你的语言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染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分析,当然还要求教师有细腻的情感,用心去读文章,去读作者,进而读人生,读社会。对教材能心领神会与作者的情感息息相通,进入到情景中去。如同庄周化碟,孰蝶孰我,难以分解。自然也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能进能出,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见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独特的魅力就在于此。除了在思想感情上寻找情感因

《胡同文化》教案 篇12

  文/杨邦俊 李少毅

  教学构想

  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对象,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陶醉其间,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外延方面认识文化,获取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引导学生重点考察宜都市一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将带给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出示教具:一张八开白纸,上面用墨写着“文化”)。

  师:睁开眼,小心看,这是什么?

  生:(齐)文化!

  师: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有。

  师:(点生发言)

  生:这是一张白纸。

  师:(自言自语)一张白纸,上面写上“文化”,就是文化。有意思。

  (点评:开篇即创设一种文化味很浓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设身体验。)

  师:事实上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定会有很多收获,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做了一些搜集工作,不知你们找到哪些?

  生:(众)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比如吃文化,我们中国是一个美食王国,饮食讲究色、香、味,烹饪强调刀工火候,吃东西用筷子,轻挑慢夹。那西方人就不同了,牛排鲜奶,刀子,叉子,还有爪子一齐上。(众生笑)这每种吃法就代表了一种文化。

  师:说得精彩,那你是否注意过文化的本质特征呢?

  生:(面露难色)

  师:不要紧,拿出词典看看,词典上是怎样给文化定义的?

  生:(查词典)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师:我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考察,发现人类的这种物质和精神财富大致有三种类型:(1)精神型的。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精神文化产品就是。(2)物质型的。主要指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如(点示)我穿的西服,他穿的中山服,她穿的和服(众生笑)。这每一种服饰就代表着一种文化。(3)心理型的。比如,吃文化、酒文化就较为复杂,主要指人们通过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定式。

  (点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领会什么是“文化”,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文化熏陶已见端倪。)

  师:下面我们选择一个更加具体的对象来试试。胡同大家见过吗?

  生:(众)见过!

  师:胡同能不能称为一种文化?

  生:(众)能!

  师:那么它应该属于哪一种文化类型?

  生:(私语)物质型的。心理型的。

  师:请申述理由。

  生:(热烈地讨论)

  师:静一静,说它是物质型的,一定强调的是胡同的——

  生:(众)建筑形式、建筑风格。

  师:心理型的呢?(沉默,教师随意点一学生作答)

  生:(迟疑地)可能着眼于胡同里人的生活吧。

  师:汪曾祺写有一篇《胡同文化》,下面我们看看作者笔下的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好不好?请大家翻开书,读课文1、5两段,思考我提出的问题。(点评:在学生对文化有了初步印象的基础上,导入  课文的阅读和研究。)

  (学生浏览课文,读后教师点生作答。)

  生:心理型的。

  师:请用书上的原话申述理由。

  生: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生: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生: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师: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

  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哪些文化现象?课文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学生朗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议一议,我提领,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对应的下句。

  北京的胡同真多啊!

  生: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师:北京的胡同真奇啊!

  生: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师: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生: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点评:1、5段作简略处理,重在引导学生对北京胡同获得整体印象。)

  师: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下面我们深入阅读课文,随作者“走进”胡同看看。请大家注意课文6~7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读后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点生朗读,读后问)

  阅读课文应该从语言入手,要抓中心句关键词。大家想想,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应该是哪句?可以讨论。

  生:北京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对于我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最为重要,这个词应该是?

  生:(齐)封闭!

  师:这“封闭”怎么讲(教室里一阵轻微躁动)。我不希望大家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而是要你们阅读课文。

  读后想想北京市民的哪些生活内容可以反映他们过着一种封闭生活。

  (点评:调动学生的想象,努力把课文从静态的文本形态还原成生动的生活画面,重在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

  生:(欣喜地)舍不得挪窝;住家是独门独院。

  师:北京人的“窝”是“金窝”,还是“银窝”?他们不忍割舍。

  生:(笑)不是!房屋很旧,也不太好,而且还有经常坍塌的。

  师:那胡同里的居民为什么不愿意搬家?

  生:那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

  师:喔,也就是说他们愿意过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也就是说北京人深居简出,彼此从不交往。

  生:也不是!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

  师:那么,这能说北京人封闭吗?

  生:能!北京人平常的日子,过往不多,只是街坊里道,谁家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随一点“份子”,而且是为了“合礼数”。

  师:我明白了,北京人的交往不是主动的而是被迫的(众生笑)。我们一起总结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师生一齐)读课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

  (点评: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运用。)

  下面大家就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第8段。

  (学生读书,同座研讨,教师提示)

  师:这一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现象——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中心句是“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关键词是满足!

  师:有相关的生活现象可以验证吗?(学生响应热烈)且慢,我不愿看到你们平平淡淡说出来,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摹,希望你们真情地把它朗诵出来,读出北京人那种满足的味儿。先同位的同学彼此对读练习,读后,我们请一位同学表演。

  (试读后点生朗读)

   生:(深情地)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师:不错,不过京味还不够浓。有没有去过北京或研究过北京人说话风格的同学?

  生:有!张为。

  师:张为,请你读读。

  张: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没的说。(众生笑)

  (点评:通过充满声情地朗读,尽量产生类似现场经历的效果,直接感染学生。)

  师:看来北京人确实易于满足。阅读方法大家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余下的9~12段自己读读吧!看看北京胡同还有什么文化内涵。

  (学生阅读思考充分后回答)

  生:(争先恐后)还有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有没有例子。生:有!有两个:一个是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一个是作者楼道里发生的一件真事。

  师: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同位的同学先在下面分角色朗读、练习。然后我们再请人来表演。(学生试读两遍以后点生朗读)

  生(甲):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生(乙):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生(甲):卖!

  生(乙):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师:(抢过话头)能忍就忍吧!(众生笑)像老师一样,根据当时的情景,在省略号处再补足一句。

  生:有吃的就行……

  师:北京人真能忍耐。还有更精彩的。表现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有一句很典型的话——

  生:(抢着)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师:“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在哪里?

  生:(调皮地)想起儿时睡午觉。那时贪玩,上床睡不着,妈妈硬逼我把眼睛闭上。只好强忍着,等她一走,小眼睛又睁开了。妈妈恼了,索性守在我跟前,那滋味真不好受(众生笑)。你不说,居然还睡着了。

  师:喔,精彩。这北京人的睡法(重读,强调)和你一样,太精彩了!(众生笑)。

  生: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睡法问题,还有言外之意。

  师:言外之意?说说。

  生:你看那小姑娘对小伙子无可奈何。怎么办?不活了,跳楼(众生笑)。不行。权当一回儿子打老子吧!(众生笑)充分表现了北京人自我安慰、忍耐的性格。

  (点评:强化课堂上的文化氛围,并把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体验。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文章确实写得很精彩。然而,从上面这些镜头中,我们不难看出北京胡同也有它落后的一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北京胡同文化的解构是必然的。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是文中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喜悦,倒是“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满是怀旧、伤感。这是为什么?

  生:这才是真实的感情,这才是真正的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老北京,对胡同的依恋是可想而知的,对胡同里的生活是永生难忘的。

  师:看来,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还不能作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语。

  (点评:淡化课文的次要内容,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学了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先生那样真实地考察一下咱们一中,写一写“一中文化”。大家来校学习时间也不短了,对一中的老师、一中的学习生活、一中的管理、一中的风格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就在这个基础上作文。一周以后我们集体交流。

  再见了《胡同文化》,再见了同学们!下课。

  (点评: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促使学生自由地去发展。)

  附: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汪曾祺 

  北京 胡同 多 趣 静 

  精神型:小说 戏剧…… 

  胡同 文化:财富    物质型:西服 中山服 

  心理型:人—事、物—心理 

  北京人的生活    封闭 自足 忍耐 衰败 

  一中文化             学习 生活 

  老师 管理 风格 

   【总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试味”太浓,亟需改革,我们宜昌教研中心推出的“双促双发”语文教改实验就是要探讨一套适应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办法。语文教学多年来提倡人文教育,怎样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文化熏陶课就是要通过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本教例整堂课基本上围绕这一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的教育、人文思想的熏陶。因此,课堂上具有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把僵化的教材还原成活生生的生活,在枯燥的课堂上注入浓浓的人文气息。让学生设身于这种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的营养,唤起为人为文的思考,一步一步感化。通过这种熏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水平。这种尝试无疑给沉闷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新鲜气息。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胡同文化》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  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  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胡同   

  (1) 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 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          源于生活 

  (3) 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 (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       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 影响 取名 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 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 (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 话 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 )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 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 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  积累词语   储存 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纪 逆来顺受 烦躁 熬( o)白菜 凭吊 衰草 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佪(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案 篇14

  教学构想

  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对象,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陶醉其间,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课前准备

  1 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外延方面认识文化,获取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 引导学生重点考察宜都市一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将带给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出示教具:一张八开白纸,上面用墨写着“文化”)。

  师:睁开眼,小心看,这是什么?

  生:(齐)文化

  !师: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有。

  师:(点生发言)

  生:这是一张白纸。

  师:(自言自语)一张白纸,上面写上“文化”,就是文化。有意思。

  〔点评:开篇即创设一种文化味很浓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设身体验。〕

  师:事实上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定会有很多收获,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做了一些搜集工作,不知你们找到哪些?

  生:(众)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比如吃文化,我们中国是一个美食王国,饮食讲究色、香、味,烹饪强调刀工火候,吃东西用筷子,轻挑慢夹。那西方人就不同了,牛排鲜奶,刀子,叉子,还有爪子一齐上。(众生笑)这每种吃法就代表了一种文化。

  师:说得精彩,那你是否注意过文化的本质特征呢?

  生:(面露难色)

  师:不要紧,拿出词典看看,词典上是怎样给文化定义的?

  生:(查词典)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师:我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考察,发现人类的这种物质和精神财富大致有三种类型:(1)精神型的。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精神文化产品就是。(2)物质型的。主要指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如(点示)我穿的西服,他穿的中山服,她穿的和服(众生笑)。这每一种服饰就代表着一种文化。(3)心理型的。比如,吃文化、酒文化就较为复杂,主要指人们通过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定式。

  〔点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领会什么是“文化”,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文化熏陶已见端倪。〕

  师:下面我们选择一个更加具体的对象来试试。胡同大家见过吗?

  生:(众)见过!

  师:胡同能不能称为一种文化?

  生:(众)能!

  师:那么它应该属于哪一种文化类型?

  生:(私语)物质型的。心理型的。

  师:请申述理由。

  生:(热烈地讨论)

  师:静一静,说它是物质型的,一定强调的是胡同的———

  生:(众)建筑形式、建筑风格。

  师:心理型的呢?(沉默,教师随意点一学生作答)

  生:(迟疑地)可能着眼于胡同里人的生活吧。

  师:汪曾祺写有一篇《胡同文化》,下面我们看看作者笔下的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好不好?请大家翻开书,读课文1、5两段,思考我提出的问题。

  (点评:在学生对文化有了初步印象的基础上,导入  课文的阅读和研究。)

  (学生浏览课文,读后教师点生作答。)

  生:心理型的。

  师:请用书上的原话申述理由。

  生: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生: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生: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师: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哪些文化现象?课文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学生朗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议一议,我提领,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对应的下句。北京的胡同真多啊!

  生: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师:北京的胡同真奇啊!

  生: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师: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生: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点评:1、5段作简略处理,重在引导学生对北京胡同获得整体印象。〕

  师: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下面我们深入阅读课文,随作者“走进”胡同看看。请大家注意课文6~7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读后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点生朗读,读后问)

  阅读课文应该从语言入手,要抓中心句关键词。大家想想,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应该是哪句?可以讨论。

  生:北京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对于我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最为重要,这个词应该是?

  生:(齐)封闭!

  师:这“封闭”怎么讲(教室里一阵轻微躁动)。我不希望大家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而是要你们阅读课文。读后想想北京市民的哪些生活内容可以反映他们过着一种封闭生活。

  〔点评:调动学生的想象,努力把课文从静态的文本形态还原成生动的生活画面,重在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

  生:(欣喜地)舍不得挪窝;住家是独门独院。

  师:北京人的“窝”是“金窝”,还是“银窝”?他们不忍割舍。

  生:(笑)不是!房屋很旧,也不太好,而且还有经常坍塌的。

  师:那胡同里的居民为什么不愿意搬家?

  生:那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

  师:喔,也就是说他们愿意过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也就是说北京人深居简出,彼此从不交往。

  生:也不是!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

  师:那么,这能说北京人封闭吗?

  生:能!北京人平常的日子,过往不多,只是街坊里道,谁家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随一点“份子”,而且是为了“合礼数”。

  师:我明白了,北京人的交往不是主动的而是被迫的(众生笑)。

  我们一起总结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

  (师生一齐)读课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

  〔点评: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运用。〕

  下面大家就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第8段。

  (学生读书,同座研讨,教师提示)

  师:这一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现象———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中心句是“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关键词是满足

  !师:有相关的生活现象可以验证吗?(学生响应热烈)且慢,我不愿看到你们平平淡淡说出来,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摹,希望你们真情地把它朗诵出来,读出北京人那种满足的味儿。先同位的同学彼此对读练习,读后,我们请一位同学表演。(试读后点生朗读)

  生:(深情地)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师:不错,不过京味还不够浓。有没有去过北京或研究过北京人说话风格的同学?

  生:有!张为。

  师:张为,请你读读。

  张: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没的说。(众生笑)

  〔点评:通过充满声情地朗读,尽量产生类似现场经历的效果,直接感染学生。〕

  师:看来北京人确实易于满足。阅读方法大家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余下的9~12段自己读读吧!看看北京胡同还有什么文化内涵。(学生阅读思考充分后回答)

  生:(争先恐后)还有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有没有例子。

  生:有!有两个:一个是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一个是作者楼道里发生的一件真事。

  师: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同位的同学先在下面分角色朗读、练习。然后我们再请人来表演。(学生试读两遍以后点生朗读)

  生(甲):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生(乙):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生(甲):卖!

  生(乙):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师:(抢过话头)能忍就忍吧!(众生笑)像老师一样,根据当时的情景,在省略号处再补足一句。生:有吃的就行……

  师:北京人真能忍耐。还有更精彩的。表现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有一句很典型的话———

  生:(抢着)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师:“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在哪里?

  生:(调皮地)想起儿时睡午觉。那时贪玩,上床睡不着,妈妈硬逼我把眼睛闭上。只好强忍着,等她一走,小眼睛又睁开了。妈妈恼了,索性守在我跟前,那滋味真不好受(众生笑)。你不说,居然还睡着了。

  师:喔,精彩。这北京人的睡法(重读,强调)和你一样,太精彩了!(众生笑)。

  生: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睡法问题,还有言外之意。

  师:言外之意?说说。

  生:你看那小姑娘对小伙子无可奈何。怎么办?不活了,跳楼(众生笑)。不行。权当一回儿子打老子吧!(众生笑)充分表现了北京人自我安慰、忍耐的性格。

  〔点评:强化课堂上的文化氛围,并把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体验。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文章确实写得很精彩。然而,从上面这些镜头中,我们不难看出北京胡同也有它落后的一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北京胡同文化的解构是必然的。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是文中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喜悦,倒是“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满是怀旧、伤感。这是为什么?

  生:这才是真实的感情,这才是真正的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老北京,对胡同的依恋是可想而知的,对胡同里的生活是永生难忘的。

  师:看来,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还不能作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语。

  〔点评:淡化课文的次要内容,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学了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先生那样真实地考察一下咱们一中,写一写“一中文化”。大家来校学习时间也不短了,对一中的老师、一中的学习生活、一中的管理、一中的风格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就在这个基础上作文。一周以后我们集体交流。再见了《胡同文化》,再见了同学们!下课。

  〔点评: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促使学生自由地去发展。〕

  【总评】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试味”太浓,亟需改革,我们宜昌教研中心推出的“双促双发”语文教改实验就是要探讨一套适应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办法。语文教学多年来提倡人文教育,怎样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文化熏陶课就是要通过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本教例整堂课基本上围绕这一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的教育、人文思想的熏陶。因此,课堂上具有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把僵化的教材还原成活生生的生活,在枯燥的课堂上注入浓浓的人文气息。让学生设身于这种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的营养,唤起为人为文的思考,一步一步感化。通过这种熏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水平。这种尝试无疑给沉闷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新鲜气息。

  [1]

《胡同文化》教案 篇15

  作家汪曾祺说,读小品文是悠闲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他的《胡同文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笔者学着他的“文化休息”,在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快乐语文”:在快乐中增长见识,了解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在快乐中体验情感,感受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理智超脱的情怀;在快乐中品味语言,体会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在快乐中拓展开来,由远及近,从北京的胡同文化联系到家乡的地域文化——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过的江山市廿八都镇的“飞地文化”。在初步介绍后将此确立为班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让各个研究小组讨论申报子课题。

  一、序曲

  上课铃声过后,我打开多媒体,屏幕上映出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热烈、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

  (多媒体最大的作用是渲染氛围,创设情境,能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之不足。)

  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听得如痴如醉。

  我恰到好处地按下鼠标,音乐戛然而止。

  “看大家的表情,都被这画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觉怎么样?”我微笑着问学生。

  “太美了!”“太好听了!”还有人打趣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引得哄堂大笑。

  “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北京!”

  我顺势导入  :“对,北京。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写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我边说边在胡同背景图上即时打上字幕“胡同文化”。(不以事先做好的示人,以增强现场感,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互动、随机。)

  然后问学生:“这位老人是谁呢?”

  “汪曾祺。”

  “对,是汪曾祺老先生。”我点击鼠标,屏幕上亮出了汪曾祺和蔼的笑脸及其简介。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他主张‘文化休息’,认为读小品文是悠闲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因此,我们这节课也好好地体现一下‘快乐语文’。米卢不是有‘快乐足球’吗?我们也该有‘快乐语文’,在快乐中增长见识,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怎么样?”

  学生兴趣倍增:“好!”

  我高声道:“那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二、增长见识

  1.揭题切入。

  切入课文的方式很多,此处采用“揭题法”——从揭示标题“胡同文化”的内涵入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同时,从“文眼”所在的第5段切入,也使讲课顺序有了变化。

  我点击鼠标,屏幕上再次出现“胡同文化”主页。

  “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学生在课前就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所以很容易读出了第5段中的句子:“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对。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话到此处,我又把学生往定语“胡同”二字上引:“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学生马上齐读起来:“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于是自然地转到了第1~4段的内容:胡同。本文的文脉是先“胡同”,而后“文化”。

  2.胡同。

  本文所在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为了落实这八个字,我这样问学生:“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北京胡同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引用1~4段中的关键句回答。”

  “第1段——”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所以北京人的什么意识很强?”

  “方位意识很强。”

  “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怎么说?”

  “你往南边去一点。”学生齐读后忍不住笑起来。

  “要是我们睡觉遇上这类事,会怎么说?”

  “往里面靠一点。”“移过去一点。”

  看他们比较出来了,我于是笑道:“看来我们的语言模糊多了,方位意识差多了。”虽然没有通读串讲,只找了段中的一句话展开,可我发现效果倒很好。

  我又往下问:“第2段呢?”

  学生回答:“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我接过话题:“对,都很有来源。下面播放几张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中的照片,请同学随口说说胡同名。”

  学生边看照片,边用文中的胡同名称抢说着,气氛活跃。这样既避免了照读原文的呆板,也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

  “第3段——”

  这时学生参差不齐了:“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我笑着追问:“到底是哪一句?”

  学生迷惑了:“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对,都是,可又都不是。现成的两句话都不全面,必须用自己的话将这两个意思同时归纳进去,该怎么表达?”

  学生马上恍然:“胡同的大小和数量。”

  我趁机向他们传授方法:“所以在‘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凭借文中的有关语句,另一种则要自行组织语言。”

  “第4段呢?”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对。这段很明确,不会有异议。”

  3.胡同文化。

  顺着文脉,“胡同”之后,就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胡同文化”了。我是这样过渡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让我们看看北京人的胡同文化是什么样的。”

  先让他们快速阅读,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学生反应迅速:“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北京人易于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然后我让他们自由发言:“这些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高中生已进入了“思想期”,因此语文课需要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解,说出他们的思想,解放他们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尽情地得到释放。

  果然,学生发言踊跃,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

  学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封闭性。我们国家的封建社会太长了,一直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身为五百年古都的北京就是其中的代表。封闭的思想必然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我们现在虽然“入世”了,国门打开了,不再闭关锁国了,但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很封闭的,所以要跟上世界步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观念问题。

  我表示欣赏:“说得够深刻。”

  学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处街坊”这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

  我不禁称赞道:“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生3: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这挺让我感到意外。我故作惊讶:“为什么?”

  “毕竟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呀!”

  我继续引入:“是呀,太矛盾了。可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你能解释吗?”

  “还不能。”

  我给他留下余地:“你不妨再思考思考。”

  这时,另一学生抢着回答:“我想出来了!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首都——不对,古代应该称京城。”

  我进一步挑明:“对!生活在皇城根下。”

  全班马上接过来:“生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我满意地点头:“越说越清楚了。”

  那位学生马上往下接:“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我反过来引:“否则——”

  “否则随时都有杀头的危险,所以他们只能忍!”

  我水到渠成地朗声道:“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一个字——”

  学生异口同声:“忍!”

  我话题一转:“那我们该怎样评价这个‘忍’呢?”

  一个学生回答:“那个时候,‘忍’是他们的生存法则,以‘忍’为上,明哲保身。”“对。”我插话道,“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历史背景、社会原因,所以西方一位哲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位学生马上抢回话题:“但也正因为明哲保身,敢于站出来者少,所以我们的封建社会缺少活力,政治变革少,社会发展慢。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对于国家利益,我们更应该有积极的爱国热情,要像海空卫士王伟那样,勇于维护我们国家的尊严,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对。鲁迅留学日本时曾写过这样的感人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大家马上接下去。

  我点头赞许:“这位同学说得不但辩证,而且感人。”然后转移话题:“另外,北京人也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你们发现了吗?”

  一位学生回答:“北京人易于满足。”

  我马上“抓住”他不放:“对。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你能念念吗?要念出韵味来,念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好的语言需要引导学生品味、涵泳,而且要与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环境的整体感受融为一体,如果照搬“教参”的顺序,在课文内容分析完后才单独分析语言,效果会打折扣。)

  可惜这位学生读得平淡无味,念得很快:“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结尾的“嘿”也念成了短促的去声。

  同学们笑了起来。

  我也笑了:“从同学的笑声中,就可发现问题了。要读出韵味来,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儿来。特别是最后一个字,不能按常规读法念去声,应把这个音拉长,并且把声调往上提。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

  大家推荐“朗读家”××同学范读。

  这位学生读得抑扬顿挫,京味十足,同学啧啧称赞,体验到了京腔京韵的魅力。

  我忍不住夸奖:“不愧是‘人民代表’,不负众望。”然后面向全体:“接下来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读出韵味,读出满足感和得意劲,品味京味儿语言的魅力。

  (范读与齐读相结合,让每个人在朗读中领悟内涵,感受魅力,并掌握朗读技巧。)

  然后问他们:“品味出京味儿语言的魅力了吗?”

  “有点儿。”

  “那我就让各位再‘多点儿’。请齐读屏幕上的话。”

  我打出屏幕上的话:“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学生边读边笑,读完后大笑。

  “笑什么呢?笑它好还是不好?”

  “不好!”

  “怎么个不好?”

  “呆板,单调。”“不活泼,没有生活气息。”“也不风趣。”

  我笑着说:“被你们批评得一无是处了。不过这么一比较,京味儿语言的魅力就品味出来了。还只是一点儿吗?”

  有学生拉起了长音:“多乎哉,很多也!”

  也有学生忍不住赞叹:“汪老先生真神!”

  我接过话题:“对。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让我们也带着感情,带着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真朗读一下这些段落。方式是:以小组(6人)为单位,每人选一段自己较满意的读给小组成员听,然后互相评点。”

  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气氛活泼。

  然后,我把他们引向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

  学生非常明确:“最后三段。”

  “没错。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文章的最后三段。”

  这样就从“增长见识”板块转到了“体验感情”部分。

  三、体验感情

  先让学生齐读第13段,尽可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

  学生读得比较深沉,基本上读出了作者的感情。我又请他们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

  学生:“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这次比上一回低沉。)

  我积极肯定:“这次读得更到位些。”然后抓住语言特点往下问:“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

  学生马上回答:“不是。前面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这里却是典雅的书面语言。”“对。这是书卷气很浓的语言。如果将它们换成和前面一样的口语,可以怎么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学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然后我让几位同学起来说。

  学生1:“那种衰落的样子,那还有什么说的。”

  我大加肯定:“京味到家了!”

  学生2:“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

  我褒贬兼用:“好是好。但与上句没啥区别。而且似乎还有点高兴的成分呢!”

  学生3:“那片衰败,确实很惨。”

  我马上表态:“是口语,但没有京味。”

  学生:……

  我就此打住:“没关系,上面同学讲的两句话已经可以供我们比较了,看看他们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1:口语放在这里一点表现力都没有了。

  学生2:没有意蕴,没有回味。

  学生3:更没有形象,无法让人联想开去。

  我顺势点评:“是的。而作者连用四个书面短语,生动形象,而且意蕴悠长,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再深入一步:“学了汪曾祺先生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有什么启发或感受?请随便说说。”

  学生纷纷发言:“什么地方用什么语言,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定。”“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掌握多样化的语言。”“语言要雅俗兼有,能雅能俗。”

  “说得很好。汪曾祺老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然后把学生引向下一段(第14段):“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在下一段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

  学生马上作出反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我深入一步:“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明汪曾祺老先生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学生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我让他们齐读本段的下一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再介绍汪曾祺在另一篇文章《日子就这么过来了》中的话:“过去的终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1] [2] 下一页  

《胡同文化》教案 篇16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语设计,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协调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身处西南地区)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我在设计导语时,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歌曲一结束,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顺理成章了。

  二、简介作家,张显文化风格。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也是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抒写家乡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师从于沈从文,有“短篇圣手”之美誉。在介绍作家时,适时的补充沈从文及其《边城》,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作家们初步的了解的同时,陡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慨叹,并激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之责任感、自豪感。如此的教学,张显了作家的文化风格,也唤起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维护之意识,让学生在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中,突出重围,找到自己阅读的最佳位置。

  然后教师引出这一番话,自然的过渡到对胡同的解读,对胡同文化的解读:“汪曾祺是江苏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三、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胡同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透过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解读建筑背后渗透的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领略胡同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揭开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纱。

  首先,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学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趣味。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第5段:“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2、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明确:“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3、那么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它怎么那么厉害,能够左右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呢?请大家引用1-5段中的关键句回答。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把握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比如主旨句、总括句、过渡句、含蓄的句子等。

  明确: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胡同走向——方正);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名称来源——趣、俗);大小数量——很多;(胡同环境——安静);(居住形式——与四合院一体)

  在和学生共同探究胡同的特点时,适当的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增添课堂的京味儿氛围,这也是对教师课堂语言的一个考验。

  其次,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于是自然的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第6——12段,运用同样的阅读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并思考其内涵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联系中国历史,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点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辩证的分析了“忍”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的联系自身,谈到了安土重迁并不是北京市民的特有的文化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的联系时代精神,谈到了知足常乐的利弊,有的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无一不是文化的张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尤其是有一个学生谈到“忍”的现实意义时,最为精彩,兹摘录要点如下:

  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

  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独具魅力的京味儿语言。让学生或比较阅读原文和老师精心改写后的语言,或分角色朗读《八月骄阳》中的精彩对白,朗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进行了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文化的比较,以更透彻的方式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再次,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通俗质朴的语言中,无不寄托着对胡同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在争鸣中以及争鸣后,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当然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还是在文章的最后三段。有了对文本深入的解读,有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深刻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四、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其实在生活中,除了胡同文化,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研究和调查,写一篇随笔,反思中国的各种文化,感受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和魅力。

  总之,本堂课努力遵循着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再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北京文化,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旅程,语文课堂,就该还它以文化的本色。原生态的文学课堂,是我一直的追求,不变的梦想。

《胡同文化》教案 篇17

  江西贵溪一中  程小先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  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 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 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

  1、  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 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胡同文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今天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二、 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巷;小街道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

  三、 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那种清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四、研读课文

  1、探索思路与结构

  明确: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先谈北京的胡同,再谈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因此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大块,第1~5自然段为一层,第6~12自然段为一层,第13~15段为一层。

  2、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 

  (1)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2)提问:2、3、4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明确: 介绍胡同——取名    

  ——宽窄、数量 

  ——环境(位置、声响)

  (3)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4)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5)提问: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来概括呢?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呢?

  明确: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6)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3、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1)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2)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3)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4、分析第13~15自然段 

  (1)提问: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将何去何从呢?

  明确: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必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渲染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3)提问: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

  5、小结: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亮点探究 

  1.文章首段末句: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问:这种方正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学习:

  (1)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①居住方式:胡同、四合院,“独门独院”,“安土重迁”。 

  ②饮食条件:窝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大白菜。 

  ③处世方式: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更多时候,则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2)对思想意识的影响。 

  ①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有棒子面,就知足了,就行了。 

  ②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③方位意识极强,等级观念极强。 

  2.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探究学习:

  (1)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无比尊贵。过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遗撼的是,至今,我们还把全国的大小城市分为各种各样的等级。 

  (2)保守。这是与“惟我独尊”相关联的。以为什么都比别处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将人家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思想上趋于保守。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说:“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道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大白菜主义也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于他的保守和惟我独尊。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3.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探究学习: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 

  4.对“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此句写尽了北京市民的心态。之所以穷能忍着,是因为靠忍,才可以虽穷而仍能面对皇权的威严,才可以虽穷而仍可以鄙视皇权的盛衰。之所以富要耐着,是因为看惯了巨富豪商的朝盛夕衰,所以身处富中,才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不惊不乍。之所以睡不着眯着,是因为睡不着乃是心为外界所动,而眯着,才能养成看惯风云变幻的大气,靠着这种大气,天子脚下的小民、草民才维持了自尊。 

  5.对“北京人,真有你的”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北京人,真有你的”真有你的什么呢?是真有你的应付各种情况、各种局面的办法。对此,汪曾棋先生在《跑警报》中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这种“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不必太放在心上。别急,别烦,别躁,悠着点。“车到山前必有路”,没什么事过不去。也就是说,心胸放宽些,用郑板桥的话来说,就是“难得糊涂”。为什么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于世事难料,风云难测。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们不可太在意于眼前的利益得失,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这种“不在乎”的精神,什么事都能从容应对,从中透露出一种“忍”劲儿。 

  “北京人,真有你的!”言有尽,意无穷。赞许、褒奖之情溢于言表。

  二、品味语言

  读完这篇文化式散文,我们仿佛喝下了一碗风味独特的北京大碗茶,让人神清气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提问:课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明确:“虾米熬白菜,嘿!”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语言特点:朴实、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

  三、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语言形式,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达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毗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悠,窗明几净,老树参天。

  四、课外延伸:

  请任选一种文化形式(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周记上写一篇文章。 

《胡同文化》教案 篇1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抓住课文要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体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一篇好文章,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它用富有京味而有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了胡同文化的内涵,再后,用真实的感情表达出了对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而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正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因此,在对《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京味的语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本学期唯一的一篇,所以应该好好的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觉。这也正好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阅读全文,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养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体会《胡同文化》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本文语言朴实、雅致的特点。

  3、教学重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4、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二、讲教法

  课文:1、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2、优美的语言要用声音来品读才有味道,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3、结合有关语句,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欣赏京味的语言。4、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引向更深入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

  布置预习:

  1、什么是胡同文化?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4、作者对胡同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由歌曲《故乡是北京》引入,让学生感受一下浓浓的北京风味,由现实生活中走进古老的北京城,去看看古老的胡同。

  2、第一步:概括要点,提到精要。默读课文,结合预习(1、2、3),找出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举例:

  (1)由“什么是胡同文化”开始提问,直接入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胡同文化也就是北京市民文化。

  (2)“胡同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到,教师可能用三句领起句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品读,如“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3)“胡同文化的内涵”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出来。

  3、第二步: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让学生朗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适当的点评。老师指导欣赏下列句了: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就好。大腌萝卜,较好。小酱萝卜,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更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这两个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哪一个更能表现出北京人易于满足?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煅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4、第三步:细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情:(伤感留恋理解)

  5、第四步:小结全文。(北京的胡同造就了特有的北京的胡同文化,。那么,我们有没有想到有着悠久历史的四中也有着它独特的文化呢?让我们也学学汪曾祺先生,写一篇《四中文化》?课外延引的写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也会引起他们对身边人,身边事的观察,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附板书设计:(略)

《胡同文化》教案 篇19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

  1、 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 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 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

  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

  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

  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

  化气息吧!

  2、 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

  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

  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

  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

  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

  更发生了质变。"

  --冯骥才《文化眼光》

  3、 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1>圈点每段要点  (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师生总结概况要点方法(见板书)

  <2>根据要点理总体思路  (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过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

  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3>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对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词进行揣摩: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六句话,尤其一个"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师生概括语言特点(见板书)

  4、 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

  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

  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

  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5、 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

  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屏示:

  《中国居住文化》  (丁俊清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 散文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 (江彬等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悠闲的生活艺术》 (汪曾祺等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6、 布置作业 :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

  从你居住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对环境的思

  考,如《农居文化》、《高楼文化》等。

  附板书:

  胡 胡同特点:方正 概括要点:

  胡同文化特点:封闭 1、化繁为简,抓总起句、

  同 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语言特点:朴素、口语化、 2、对若干事物从高一层次

  文 有味儿…… 说明其共同点

  感情:无奈中有怀念,

  化 汪     批判中有失落。

  曾

  祺

《胡同文化》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  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  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胡同   

  (1) 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 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          源于生活 

  (3) 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 (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       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 影响 取名 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 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 (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 话 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 )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 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 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  积累词语   储存 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纪 逆来顺受 烦躁 熬( o)白菜 凭吊 衰草 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佪(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案 篇21

  何国跻

  时间:2003年11月26日上午第一、二节

  班级:广州市第47中学高一(11)班

  地点:教学北楼203室

  执教:何国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师: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觉得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呢?

  众生:(沉默)

  师:我们读一段感受一下,好不?请大家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有什么感觉?

  生:有,感到语言朴实、亲切,老头子与老婆婆床上对话的方位词特有趣味。

  师:同学们,这样朴实的语言能反映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大家在写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写,总认为,作文的语言是很“高雅”的。是的,作文“行动”本身就是高雅的,但它的“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作文的内容都是生活化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本文没有写“惊天动地的事”,文章中两老头子床上的话都写了,这样看来,“写作文就是 ” 。

  生:(齐声)写生活。

  师:我昨天给大家发了一篇阅读的文章,叫做《汪曾祺……》。

  生:(齐声)《……唤起青年对语言的热爱》。

  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也希望唤起同学们的对语文的——。

  生:(齐声)热爱!

  师:也希望唤起大家对语文老师的——

  生:(齐声)热爱!

  师:(笑)我没有这么说哦!

  生:(齐声)笑。

  师:同学们,在你们看来,文章中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特点,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人的特点。我们班有五个组。看哪一个组能够比较好地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特色。过一会儿,你们推出一个代表你们组水平的同学发表看法。你们需要几分钟时间?

  生:三分钟。

  师:三分钟够了吗?好吧,现在开始。

  生:(读书,讨论)。

  师:三分钟时间到了,可以了吗?

  生:不可以。

  师:噢?还需要延长时间吗?

  生:需要。

  师:我就估摸着,三分钟时间你们搞不掂。再延长2分钟好吗?

  生:好。

  师:就再加2分钟时间吧,请继续。

  生:(读书,热烈讨论)。

  师:时间到了,再不给你们时间了。研究出的水平就是你们的水平了噢,哪一个先来发言?

  生:(指第5组)从那一组开始?

  师:为什么?

  生:我们讲“风格”,所以让他们开始。(众生笑)

  师:你们要这样的“风格”还是要讲“人格”?(笑)

  生:我们要“风采”。

  师:好!哪一个组先表现“风采”?

  生:我先来(很多学生举手)。

  师:好,第2组,第4组,第3组。只有你二个组了,你们要抽签,还是讲“风格”?

  生:(第5组举手)

  师:(指第5组)好,就你们组先来。

  生:我觉得74页上写到《八月骄阳》里“文化革命”的一段对话很有意味,表现北京人不管闲事,其中“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还有下面的句子“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表现了北京市民的“忍”的精神。

  师:好,很有水平的发言,下面的组就有压力了。

  师:噢,两位同学站起来了,原来各有招数啊,请。你们要不要模仿一下?大家说要不要?

  生:(齐声)要!

  生:我们模仿74页所引小说里面的对话。

  生:(模仿对话)

  师:怎么样?

  生:(齐)鼓掌。

  师:我很激动,我们班真是人才辈出啊!

  师:能不能说说你们这样读的依据?

  生:他们爱唠嗑不爱出头,且觉得他们会说话,很贫嘴的。

  师:给他们掌声(众生鼓掌)

  师:下一个组。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语言有三个特点。

  师:做总结啊?

  众生:(笑)

  生:第一是通俗,第二用了老百姓的语言,口语化,第三是还有高雅的语言。

  众生:(感叹)哇——

  师:请用文中例句说明。

  生:文章开头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通俗地说明了北京城的特点。下面北京人的“东去……西去”这样的话,就是口语化的。还有第七段的文字都也很口语化。第三,有的语言很高雅。如74页:“西阳残照,衰草离披……”这样的语言很高雅。

  师:噢,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啊!

  生:(齐)(热烈的掌声)

  师:下一个组。

  生:(沉默)。

  师:大胆说,你们没有压力!说说看法而已。

  生:我读一段话:“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师:能不能读出感情来?或者你的组有没有人帮你读出来?

  生:(齐声)读啊。

  生:(沉默)

  师:噢,我们就不难为你了。我们也该给掌声。

  生:(鼓掌)。

  师:下一位。

  生:(模仿语调读) “我们楼里有一个小伙子……北京人,真有你的”。

  师:(指前面那个组与刚才这位同学)你们二位虽然相距遥远,却心有灵犀啊(生笑),你把他们没有完成的任务,很好地完成了,给大家带来了真切的语言感受,鼓掌!

  生:(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想法?

  生:想啊。

  师:你们猜,我会同意哪些组的发言?

  生:(议论)

  师:我感觉啊,韩彗丰同学很像一位语言的鉴赏家啊,假使我要能够理解到这种程度,也要花很长一段时间。

  (多媒体屏示字幕:1、朴素亲切 2、简洁,口语化 3、典雅别致)

  同学们不要看你的说法与我的不太一样就焦急,我看同学们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即使高考答题,对你们的答案,老师也不会扣分了。同学们的讨论已经把很多主要意思都表达清楚了。

  我在这里补充一点,关于语言的简洁,既体现在引叙的材料的典型性上,如表现北京人的方任意识,用二位老人床头对话“东去”“西去”的对白,如果是斜街,则一定会表明叫“斜街”等,还表现在全篇文章里多用短句,使文章显得简洁。关于语言的“高雅”,我更正为“典雅”,正象韩彗丰同学所找的依据“西风残照……”一段,四字一句,语言流畅,语气贯通,古朴典雅,充分表现出作家的古典文学修养。

  请看这些句子的出处

  屏示: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唐•李白《忆秦娥》)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白居易《琵琶行》)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同学们,汪曾祺先生用朴素简洁的文笔表达了他对胡同文化的留恋与对胡同文化走向衰亡的理性认识。那么,我们的同学如何看胡同文化呢,它与取而代之的“高楼文化”比较,你更喜欢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看法呢?做一个小调查,你认为“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比较,哪一种更优一些?

  生:(举手)

  师:好,因为第三、四组认同胡同文化的多一些,我就给全班划分为二个“派别”,就是“胡同派”和“高楼派”吧。(生笑)作者这样看胡同文化,对照课文,想一下,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哪一个更有优势,各自有什么弱势,给你们3分钟时间准备,怎么样?

  生:好(看书讨论3分钟)。

  师:胡同文化,有代表发言吗?

  生1:胡同文化有优势,很热闹,人的距离近,大家能够不约而同地会鸟,喝酒,下棋。

  师:“高楼”注意听人家的发言,以利于反驳啊。

  生1:那二位对那一段打小姑娘的事情的态度,就是住了“高楼”的缘故,所以不管闲事了。

  师:噢,他们如果住了胡同就不会是这样的态度了,是吗?

  生2:还有,胡同里没有车水马龙,远离了热闹。

  师:噢,你说的是环境安静。

  生2:胡同有很典雅的感觉。

  师:高楼派?

  生3:刚才他们说的不管闲事的二位老人原是住在胡同的,与高楼无关。

  生2:不是,他们中有团结,文明的精神传统,我们还要这种传统,而且要发场。

  生4:“我是高楼派,首先,高楼是科技发达的象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齐声):哇——(欢呼鼓掌)

  师:你说高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言好有高度啊!

  生4:住高楼的人思想就应该进步一些。

  师:那你认为,住高楼的人就应该管一管打小姑娘的事,住胡同的人就可以不管。所以,住胡同的人就说,让他道歉没有理由,那同一个事例怎么证明相反的观点?

  生5:(举手)

  师:请。

  生5:我觉得,这是不同的生产力背景下发生的事。

  生(齐呼)哇!

  师:你又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啊。

  生6:我认为高楼文化是胡同文化发展过来的。

  师:你是哪一派的?

  生6:中间派的。

  生:(齐笑)

  生6:高楼文化是历史走过来形成的。并不代表高楼文化好。胡同文化使人与人之间有一堵墙,课文里说到,邻里之间,过往不多;高楼文化有一点进化,二者各有优缺点。即高楼使人们之间的墙越来越厚,邻里之间交往更少了。这二者都不很好。但这些是人造成的,不是环境造成的。

  师:你认为,不论什么文化,关键在人,是吗?

  生6:是的。

  师:你看问题似乎站得得更高一些!

  生7:这二种文化都画地为牢。胡同画出的是四合院,书中说他们各人自扫门前雪,而高楼则切分为每一户人家。我也认为这是历史发展成这样了。人们之间隔膜深了。按照“天下为公”的说法,我不认为高楼好,我不希望有这样的文化,还是自然一些好。我想穴居也好,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提防,夜里睡觉可以不用关门;用现在流行的睡袋也好。如果硬要选择,我选择穴居文化了。

  师:很有“老庄”风格啊。

  生7:我希望过小国寡民的生活,希望人们有交往也有能独立的空间,人要少一些。人多麻烦多。

  师:你是国家未来的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很好人选啊。(众生笑,鼓掌)

  师:同学们发言有理有据,条分缕析。请接着来。

  生8:刚才王典的说法太理论化,不可能实现的。

  生9:我是中间派的。我赞同孙枫的观点,有人曾说,在城市这所用钢筋混凝土灌注的人性的沙漠上,我感到十分的孤独和无助。但高楼为什么代替了胡同?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胡同里的人很清闲,年老的摇一把蒲扇,年青人无所事事去会鸟,生活节奏缓慢,不合现代生活的节拍,所以被高楼取代了。但进步的文化也是双面剑,至于为什么,我目前也说清楚了。

  生:(鼓掌)(举手)

  师:这么多人要发言,我该叫谁呢?请你!

  生10:我代表胡同文化的,我首先反驳王典的观点,她说的那种夜晚打开门睡觉的生活是不现实的。胡同文化具有历史意义,是传统文化,不会完全被取代,一定会得到一定的发扬。

  生11:我是胡同派。如果说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请大家看一看课文73页的第一段。

  师:特别注意,我们听,她讲话的依据是从课文中来的,很好。

  生11:北京人也“处街坊”,看得出来,北京人讲究独门独院也讲究“处街坊”,这与现代人相似,现代人讲究交往,也保持个人的独立自由空间。现在高楼大厦里的人,人们心理的隔膜更大了。刚才有同学说过,混凝土已经使人际之间的距离更大了,我们应该感谢胡同文化,它使我们既保持一定距离又不会使人们之间的距离更加拉大,现代高楼里的人,邻里已经完全是陌路人,见了面也不说话。

  师:在你看来,胡同文化并不是那么隔膜的,它有适度的交往,又使人们保持了适度个人空间,就算今天的高楼文化也是胡同文化发展而来的,是吗?

  生11:是的,还有,今天的高楼里的人有一定交往,也是从胡同里继承下来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胡同文化。

  师:汪曾祺先生说:“再见吧,胡同。”,那么,你的意思呢,则是“你好,胡同。”对吗?

  生:是的。

  师:好,请坐下。

  生:(鼓掌)

  师:还有吗,有请 “胡同派”

  生:(不满地)又是胡同啊

  师:好好,我改正,待会儿,多请你们“高楼”发言

  生12:胡同文化还有适用价值,如课文里说到有上马石、栓马桩等,它们的历史价值还在,为后人提供了考查的依据。

  师:好,有请这边

  生13:我赞赏高楼文化,从74页17段看出,胡同走向衰败没落,如果外国游客来看到残破的景象,就认为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影响中国的形象。

  师:哦,她是站在国际交往的角度来看胡同的,发展高楼就可以让外国人看见中国的发展,如广州的中信大厦多么骄傲地矗立在中国的大地上啊?

  众生:(掌声)

  生7:我先想反驳一下麦家辉的观点,我自己也没有说完整,大家觉得胡同已经不适合现在了,已经to old.

  师:她是英语科代,说话要用英语才能较好地表达啊!

  众生:(笑)

  生7:大家看看物理书,知道物质小到原子,大到宇宙,看似两极但都是可以统一的,同样,我说的穴居文化,不是过钻木取火的生活,我讨论的是理想,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会更适应物质生活更丰富的将来,人们可以夜不闭户地生活。

  师:运用了邓小平的初级阶段理论来论证啊!

  生14:为什么高楼这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高楼?这是现实存在,胡同总会走向没落。

  生15:我比较支持胡同文化。对胡同有很亲切的感觉。

  师:你住过胡同吗?

  生15:住过类似胡同的院子。高楼只是人口与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我们住高楼只是因为人多了,如果建胡同要占用更多的土地。

  师:你是从国土资源部部长的角度来考虑的。

  众生:笑

  生16:外国人不会因为看到胡同就说中国落后,这可能还是他们喜观看的特色建筑。

  师:你是从旅游局长的角度看的。是啊,北京有一个旅游项目就叫“到胡同去!”很买座噢!

  众生:(掌声)

  师:有请继续。

  生9:我说高楼是胡同发展的结果,我又倾向于胡同文化,书上说:“偶有剃头刀子的 ‘唤头’之类”,这些在高楼里是见不到的;还有,课文说,北京人容易满足,高楼是从胡同发展来的,不好说谁优谁劣,至于高楼的“隔绝”状况是不会长久的,古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人本性是趋于交往的。

  师:你是说人的社会性会使得人们将自然打破高楼的封闭。好,现在每个派别给一次发言机会

  生2:胡同是我们的特色,民族特色,它不会消失,高楼文化虽然发展了,但胡同还会保留下来。

  师:请高楼派

  生17:我想请问许佳俊同学,如果广州有胡同,你住哪儿呢

  师:回答啊

  生15:广州有很多城中村,类似于胡同的

  生18:我告诉你,这些村已经被改造了,被高楼取代了。

  生19:这是发展的结果。

  师:是啊,难道你到学校学习不是为了发展吗?

  众生:(热烈的掌声)

  师:啊呀(指生19),被他抓住“尾巴”了呀!

  众生:大笑

  生17:还有,高楼文化是追求现代化生活的结果,胡同文化是历史的见证物。

  众生:(鼓掌)

  师:请中间派

  生7:有人说我的观点太理想化了,其实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师:那我问你,王典同学,白云山上有个洞,你去住吗?你怎么回答?

  众生:(笑)

  生7:如果我的一切都那么现实,那我还有什么理想的追求呢。

  师:你看,我问她,她反问我了,这就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众生:(鼓掌)

  生:是的,我不能住山洞,我要上学,要考大学。虽然我不能住深山洞,但我不能丢掉理想。当年有人想象今天有电脑,有高楼时,当时他旁边的人也许会觉得他的想法荒唐可笑,但理想是前进的动力。

  众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辩论非常精彩,发言彬彬有礼,显示了应有的辩论风采。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大家从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现实发展、未来展望等方面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做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探讨,有的同学还表现出了一定的辩论艺术水准。不论怎样,我听了大家的发言是很受启发,很有收获。大家以后在辩论时注意两点:一是发言要有比较可靠的依据,二是注意不要被别人的意见牵着走,避免走进对方话语的圈套。请同学们课后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充实一下内容,以“你好, 文化”为题,写一篇作文。下课。

  作者邮箱:

  [1]

《胡同文化》教案 篇22

  授课人:西宁十四中 马继福 2004年10月13日

  教学设想

  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内容,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陶醉其中,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感性上认识文化,获得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十四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1、大家知道我们学校所处的街道“文化街”的来由吗?

  (提示:由于这里有一座承载和记录了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文庙而得名。文庙又称孔庙。1644年建。)

  2、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文化现象,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自己的周围,一定会有很多收获,想一想,你所知道的文化有哪些?这些文化有什么特征?

  (提示:大致有三类:①精神型。如小说、诗歌、戏剧;②物质型。如服装、风筝;③心理型。吃文化、酒文化;)

  3、“胡同”能不能成为一种文化?它属于哪种文化?

  让我们来看看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

  二、讲读课文

  1、读1、5段,讨论问题。

  ①“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用书中原话回答。

  (提示: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胡同文化。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

  ② 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了哪些文化现象?有何特征?读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提示:

  多:北京的胡同真多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奇:北京的胡同真奇啊!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静:北京的胡同真静啊!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2、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让我们走进“胡同”感受一下。请一位同学朗读6---7段。

  讨论问题:

  ①阅读课文应从语言入手,要抓中心句关键词。这两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提示:北京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②想一想,北京市民的的哪些生活可以反映他们过着一种封闭生活。

  (提示:舍不得挪窝;住家是独门独院;)

  3、用以上方法自读第8段。

  ① 本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现象

  (中心句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关键词 “满足”)

  ②文中有一段相关生活的精彩描摹,请一位同学表演。

  ⒋ 用相同的阅读方法自读9——12段,看看北京胡同有什么文化内涵。

  (提示:不爱管闲事、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⒌ 角色表演人物对话:

  6、文章写得很精彩,但我们不难看出北京胡同也有它的落后的一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北京的胡同必然解体。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文中作者为什么有一种“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怀旧,伤感情绪?

  三、小结:

  主旨: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产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

  四、作业 

  学习了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先生那样实地考察一下我们十四中,写一写“十四中文化”。大家在十四中学习有一段时间了,对十四中的老师、十四中的学习生活、十四中的学校管理、十四中的风格有了独特的感受,就在这个基础上作文。

  附: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汪曾祺

  文化:

  三类:①精神型。如小说、诗歌、戏剧;

  ②物质型。如服装、风筝;

  ③心理型。吃文化、酒文化;

  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

  多:多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奇:奇 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静:静 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北京人的生活: 封闭 自足 忍耐

  十四中文化 学习 生活 老师 管理 风格

  [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胡同文化》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