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一梦入混沌 点赞 分享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

  苏州市通才实验中学    嵇京波

  教学目的:

  一、熟读课文,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

  二、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

  三、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设想:

  《我与地坛》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的文章,它融合了作者由于视角的独到而对人生对情感独特的感悟。本文节选部分既写自己又写母亲,可以由此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课前布置预习,结合《语文读本》理解作者的特殊背景和情感思路,写一篇两三百字的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自读课文)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导语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

  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答:还写了母亲。

  问: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

  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第二部分

  导语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个别学生朗读1~3段,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可配乐《懂你》)

  三、借鉴、吸收

  导语 :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对生命怎样感悟的?对母爱如何理解、回报?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爱母亲,学会回报等等。(结合课前读后感习作)

  结语: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才更深刻地理解母爱。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又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不要屈服。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三、初读感悟:(学生带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 2002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四、课外拓展: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③“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其它内容略) 

  2总结品味语言的原则:结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写对象的特征,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我们自己写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样如此。 

  六、作业 布置:预习本文第二章节,注意对语言的品味。

  [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3

  《我与地坛》

  史 铁 生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 残疾后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 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 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板书】(用幻灯片或可见表现效果较好)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去雕饰 琉璃剥蚀朱红淡褪

  突然残废 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

  陷入人生困境

  显本真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生存还是死亡 生命自有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情趣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永恒之景 生命永恒 太阳、雨燕

  成为心灵家园 之美 孩子的脚印、苍翠的古柏

  夏雨的气息、秋叶的味道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 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 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 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3、发展性作业 :比较地坛与母亲的异同点,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地--母"的根源。

  【板书】 理解儿子 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母亲 担忧却不敢表现 希望让母亲骄傲(不自觉) 儿子

  再也熬不住了 懂得母亲,已经来不及了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4

  施永忠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  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5

  史铁生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本文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习,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从单纯的教学角度来看: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0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要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呢?——问题,不停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 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    )      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隽秀(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           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                     窸窸窣窣:

  四、听课文录音

  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六、作业 

  1、 熟记生字词

  2、 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整体感悟

  思考:

  1、 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 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 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二、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 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          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8、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9、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1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略)

  11、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12、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13、 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二)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三)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恶毒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又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原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这不衰败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体 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 就此一死了之?第 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几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原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 作业 

  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却内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作者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第 三 课 时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一)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二) 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三)思考讨论

  1、 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 ”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 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  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 小结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尊重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执着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

  执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

  (一)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文章见《考之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 听歌曲(满文军《懂你》)进一步体会母爱。

  五、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  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  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    “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6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新教材的体例编制忽略了以前单元分类的基础——文体因素,而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前面所提供的训练切入点是对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很好的提示。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本文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习,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对单元训练目标的理解也必须要摆脱习惯思维中的对“分析评价、借鉴吸收”的说法,而要将“情感熏陶”也作为“借鉴”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确立了这样的一个课文教学设计定位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将这样的“定位”思路贯穿到具体的教学流程设计中去。

  从单纯的教学角度来看: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0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分析课文,我们可以知道,本文所涉及的内容要素无非“我(作者)”、“地坛”、“母亲”;文章除了内容上的浑然一体,在结构上也有很明显的“转接”环节——课文第二部分第一段就是一个有很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我们可以尝试将其作为一个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枢纽——另外一个有利因素是:如果对课堂流程进行恰当的设计,将我们的教学过程 “聚焦”到这一句话里,给予学生的也是一个很有新意,甚至是很有冲击力的印象——全文7000字,教师只讲一句话。

  另外一个问题是: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要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呢?——问题,不停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我把在课堂上的问题简单的分成三类:“兴趣问题”“理解问题”“能力问题”——由于整个课堂都由问题来贯穿始终,所以在问题的设计上也要避免学生的“疲劳”情况出现,“兴趣问题”稍微简单一点,穿插于其他两个问题之间,起一个衔接作用,让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保持继续回答问题的信心(足够的信心保证是使学生继续思考的重要条件);“理解问题”是就针对课文内容本身提出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概括要点”的技巧和“筛选信息”的基础;而“能力问题”则是从课文内容衍生出去的具有较强拓展性的问题,是在“理解”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三类问题中,理解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最大比重,能力问题则视学生水平而定,在精而不在多。

  基于以上考虑,我对《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如下,敬请指正: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不提出问题,保持课堂兴奋点,同时避免和课堂内容冲突]

  入题:播放《命运》交响曲。贝多芬能够“扼住命运的喉咙”,与命运抗争,在他双耳失聪后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和命运进行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幻灯片):“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Q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Q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聚焦]

  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Q3:这一句里说“我”是“跑”去的,真的吗?作者是怎样去的?(不是;坐轮椅去的)

  Q4: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Q5: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Q6: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Q7: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略)

  Q8: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Q9: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Q10:虽然有这样的启示,可作者还存在有一个问题,是……?(“怎么活?”)

  课文后面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吗?没有。我们先留存这个问题,先来看第二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Q11:“难题”是哪些?用课文的原文回答。(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

  Q1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Q1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Q1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Q1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 ”的疑问的答案。)

  Q16:“我现在才想到”,作者还想到了哪些?想到的这些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略)

  Q17:[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拓展]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7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 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

  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学生读课文

  本文写母亲,饱含感情,又充

  满哲理,要求学生对此作些

  评论

  体会母亲给了作者生存的

  启发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

  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8

  【课题】《我与地坛》第一节

  【课型】自读课

  【教学目标 】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引导学生感悟“生命”。

  【教学方法】讨论式(配以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背景资料

  1、史铁生,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72年,也就是在他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开始辟为公园,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但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3、15年后,作者终于写成了《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全文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二、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哈姆雷特》

  在我们的人生中会有脆弱、会有病痛;会有痛苦、会有无奈与无助,此时,我们是向困难妥协自己走向毁灭,还是向困难挑战迎来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家史铁生是如何抉择的。同时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和史铁生一样,不得不面对生命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又会如何抉择呢?

  三、给下列字注音(找同学到黑板上完成)

  荒芜(huāng wú  ) 宿命(sù mìng )  沧桑(cāng sāng)   狂妄(kuáng wàng)   剥蚀 (bō shí ) 坍圮(tān pǐ  ) 苍幽(cāng yōu)   亘古不变(gèn)   窸窸窣窣(xī sū)   隽永(juàn)    恪守(kè shǒu)   焦灼(zhuó)   琉璃(liú lí)   捋(lǚ)   蝉蜕 (chán tuì)  熨帖(yùn tiē)   

  四、阅读课文第一部分,考虑文章中提出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对 “生” 生产了怀疑?(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

  2、作者在地坛经过几年的思考,得到了怎样的一个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3、你同意史铁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吗?(史铁生的观点是带有消极色彩的,但应注意到作者所处的境地,在更消极的状态下这种生命观已经是积极的了。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这个问题作者在文章里没有做出解答,我们不妨谈谈我们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文章并没有直接的回答,而是写了许多地坛的景色,并且从全文来看,景色描写也占了大量的篇幅。那么我们首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本文中,景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

  在这一段中,描写的不同景色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象征着人生所遇到的不同情景)

  怎么理解“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这句话?(人生中的不幸,只是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我们可以去发现那些没有改变的、仍然美好的东西。史铁生找到了,那就是写作!写作是他人生的支点。你找到你的人生支点了吗?我们应当问一问自己的心灵。)

  五、总结

  凡高曾写过这样一篇散文:

  对生命的热爱

  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使人们感觉到它是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自己的果实而努力。

  西方有这样的一句谚语:

  Life is a gift,life is happiness,each minute might have been an age of happiness. 生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生命就是幸福,每一分钟都可能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幸福。

  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像史铁生和凡高一样,成为一个思考生命的人、珍爱生命的人。

  【教学小结】虽然讨论的题目较大,学生讨论得到的结果不是非常深刻,但是通过课堂的讨论,能够促使学生对有关生命的问题进行思考,能够达到让学生“体味生命”的教学目标 。

  【作业 】1、积累词汇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9

  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1)了解体会作者审视了自己以往15年尤其是病残以后的心路历程,重新获得的对人生、命运的智慧认识;

  (2)理清本文的线索;

  (3)体会、借鉴本文的写作艺术。

  教学设想:分析课文应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环节。本篇课文的内容涉及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深邃而透辟,在感情处理上沉郁而厚重,文笔优美而坦诚,提供了品读分析的多种资源。

  课文分析可以考虑以作者感情为中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同地坛的关系里有的是人物与自然的对话、人物心灵中一种情绪与另一种情绪的对话。在第二部分,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交织着对往事的追忆、对迟到的悔恨、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抓住对上述各种感情的分析,可能找到解读全文的钥匙,从而完成评价、借鉴、吸收等任务。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也应是分析和评价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皇祗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宫、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二、解读第一部分

  1.带着问题阅读第一部分(课后“练习一”)

  2.对这一部分的解读应从整体感知文章开始,抓住课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至少曾以如此。为什么地坛对作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作者,这便构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础。

  3.接着分析作者怎样抒写他与地坛的关系。

  课文没有浅薄地写地坛如何美丽壮观,如何生机盎然,让人不由得恢复对生的留恋和热爱。事实是课文倒写了不少园子里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地坛对作者的影响不是在简单比照中完成的,地坛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有其独特的方式。(文中第四段写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什么意图呢?“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就是了,一边是大都市的喧嚣,一边是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一下就打动作者的,就是地坛的宁静。)

  4.作者从地坛公园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人生真谛,那么地坛公园的景象如何?试用一句话概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感悟到的真谛又是什么?

  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当年,他在21岁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但他通过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成功。

  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正确抉择,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并没有谈论这样严肃的内涵,而是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显然不是。不难理解,当一个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三、解读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二部分,思考“练习二”

  2.终于,地坛从我们眼前退后了,在第二部分课文,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形象。

  解读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我们可来寻根溯源。

  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个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

  3.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

  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

  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四、合二为一,整体驾驭

  首先以作者要解决是否生存下去的思想冲突为起点,这是课文的“原始冲突”。

  其次,作者的特殊问题需要一个特殊环境来解决,这个特殊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

  再其次,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悟得益于地坛公园和谐、平静的自然关系,得益于他独处其间受到的心灵启迪。

  又次,是母亲保障了他去地坛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说,是母亲协助他走过了参悟生死的路程。

  又次,母亲在帮助儿子解脱精神重负的同时,自己背上了一点不比儿子轻松的精神负担,因为她深知自己如果下错决心就将送儿子入死地,这是她平凡生活中所可能犯的最严重错误,但她为了儿子愿意冒险。

  最后,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怀念。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心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因为地坛是上述一切的见证,这条思路可叫做“我和母亲的地坛”。

  五、地坛—我—母亲

  我们在对“地坛”“我”“母亲”三者的关系分析中,逐渐明朗下面的连环组合:

  母亲向我提供了地坛,地坛向我提供了生机,生机为我带来了成功,我的成功提供了母亲的骄傲。

  如果每个环节都实现的话,那么母亲得到的回报,即对儿子成功感到骄傲,就会成为母爱的新资源,使母亲更愿意为儿子做一切。这时连环套将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它就是圆满的。

  不幸的是,母亲的早逝使她没有机会感受到儿子带来的骄傲,连环套断裂在最后一个环节上,这是本文悲怆基调的缘由,而渗透全文的思想感也就离不了忧伤、痛苦,毕竟,儿子的新生跟母亲的早逝被宿命地结在了一起,读来不由人不感伤。

  六、语言特色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比如写历尽沧桑的地坛公园:“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一组整散结合的句子极具概括性。同样是写这座古园,说到十五年中“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时却又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

  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守。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

  作者在抒发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时则写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比如你……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

  七、小结

  本文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模山范水的纪游作品,地坛对作家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他已进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作家进入了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这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因此,作家虽然写了地坛的外观,但他没有对地坛的古今沿革进行考索和记叙,也没有对地坛的面貌作什么总体的细致的描绘和刻画,作家情所独钟,抓住的是地坛那种对他心灵具有启发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坛的精髓,地坛的魂。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动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史铁生生命的组成部分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0

  曾雪梅

  沈阳市二十一中学

  2004年11月

  我与地坛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 :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  (放映背景音乐)

  导语 :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 我与地坛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4、问:那么地坛的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眷恋?

  5、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地坛这一景物特点的?

  明确:第2、3、5自然段。

  6、听录音朗诵。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7、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9、听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录音,思考此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她让我在那里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在我狂妄时,地坛在无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伤时,地坛在宽容地接纳了我,并毫无怨言的让我在那里思考了15年。

  (过渡)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谁? 我们的母亲

  第二部分 我与母亲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他还有机会向母亲回报吗?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

  没有,“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其中蕴涵着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更有着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6、清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吸收迁移

  1、阅读《我与地坛》其他部分,体味作者语言风格,填空。

  (1)要是以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 ( )

  A 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B 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C 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2) 以心绪对应四季?( )

  A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现 A的残忍与渴望;

  B 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

  C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

  D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不发出的信;

  (3)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 )

  A 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

  B 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4)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 )

  A是一首短歌或诗,

  B 是一群雕塑,

  C 就是一幅画,

  D 是一部长篇小说。

  2、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们深沉情感面对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几成呢?(根据预习,自由发言,可配乐)

  总结:让我们正视生命的客观存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爱我们的母亲,珍爱我们的拥有,像地坛和母亲那样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宽容广博的胸襟,坚强坚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态。

  四、巩固探究

  作业 :

  1、抄写第三部分这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写作中仿写。

  2、总结地坛与母亲的异同,并从传统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间联系的根源。

  3、推荐阅读史铁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

  五、板书

  [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1

  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1)了解体会作者审视了自己以往15年尤其是病残以后的心路历程,重新获得的对人生、命运的智慧认识;

  (2)理清本文的线索;

  (3)体会、借鉴本文的写作艺术。

  教学设想:分析课文应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环节。本篇课文的内容涉及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深邃而透辟,在感情处理上沉郁而厚重,文笔优美而坦诚,提供了品读分析的多种资源。

  课文分析可以考虑以作者感情为中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同地坛的关系里有的是人物与自然的对话、人物心灵中一种情绪与另一种情绪的对话。在第二部分,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交织着对往事的追忆、对迟到的悔恨、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抓住对上述各种感情的分析,可能找到解读全文的钥匙,从而完成评价、借鉴、吸收等任务。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也应是分析和评价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皇祗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宫、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二、解读第一部分

  1.带着问题阅读第一部分(课后“练习一”)

  2.对这一部分的解读应从整体感知文章开始,抓住课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至少曾以如此。为什么地坛对作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作者,这便构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础。

  3.接着分析作者怎样抒写他与地坛的关系。

  课文没有浅薄地写地坛如何美丽壮观,如何生机盎然,让人不由得恢复对生的留恋和热爱。事实是课文倒写了不少园子里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地坛对作者的影响不是在简单比照中完成的,地坛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有其独特的方式。(文中第四段写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什么意图呢?“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就是了,一边是大都市的喧嚣,一边是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一下就打动作者的,就是地坛的宁静。)

  4.作者从地坛公园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人生真谛,那么地坛公园的景象如何?试用一句话概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感悟到的真谛又是什么?

  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当年,他在21岁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但他通过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成功。

  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正确抉择,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并没有谈论这样严肃的内涵,而是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显然不是。不难理解,当一个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三、解读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二部分,思考“练习二”

  2.终于,地坛从我们眼前退后了,在第二部分课文,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形象。

  解读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我们可来寻根溯源。

  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个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

  3.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

  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

  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四、合二为一,整体驾驭

  首先以作者要解决是否生存下去的思想冲突为起点,这是课文的“原始冲突”。

  其次,作者的特殊问题需要一个特殊环境来解决,这个特殊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

  再其次,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悟得益于地坛公园和谐、平静的自然关系,得益于他独处其间受到的心灵启迪。

  又次,是母亲保障了他去地坛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说,是母亲协助他走过了参悟生死的路程。

  又次,母亲在帮助儿子解脱精神重负的同时,自己背上了一点不比儿子轻松的精神负担,因为她深知自己如果下错决心就将送儿子入死地,这是她平凡生活中所可能犯的最严重错误,但她为了儿子愿意冒险。

  最后,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怀念。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心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因为地坛是上述一切的见证,这条思路可叫做“我和母亲的地坛”。

  五、地坛—我—母亲

  我们在对“地坛”“我”“母亲”三者的关系分析中,逐渐明朗下面的连环组合:

  母亲向我提供了地坛,地坛向我提供了生机,生机为我带来了成功,我的成功提供了母亲的骄傲。

  如果每个环节都实现的话,那么母亲得到的回报,即对儿子成功感到骄傲,就会成为母爱的新资源,使母亲更愿意为儿子做一切。这时连环套将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它就是圆满的。

  不幸的是,母亲的早逝使她没有机会感受到儿子带来的骄傲,连环套断裂在最后一个环节上,这是本文悲怆基调的缘由,而渗透全文的思想感也就离不了忧伤、痛苦,毕竟,儿子的新生跟母亲的早逝被宿命地结在了一起,读来不由人不感伤。

  六、语言特色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比如写历尽沧桑的地坛公园:“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一组整散结合的句子极具概括性。同样是写这座古园,说到十五年中“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时却又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

  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守。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

  作者在抒发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时则写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比如你……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

  七、小结

  本文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模山范水的纪游作品,地坛对作家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他已进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作家进入了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这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因此,作家虽然写了地坛的外观,但他没有对地坛的古今沿革进行考索和记叙,也没有对地坛的面貌作什么总体的细致的描绘和刻画,作家情所独钟,抓住的是地坛那种对他心灵具有启发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坛的精髓,地坛的魂。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动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史铁生生命的组成部分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2

  史铁生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本文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习,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从单纯的教学角度来看: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0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要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呢?——问题,不停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 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    )      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隽秀(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           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                     窸窸窣窣:

  四、听课文录音

  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六、作业 

  1、 熟记生字词

  2、 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整体感悟

  思考:

  1、 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 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 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二、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 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          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8、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9、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1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略)

  11、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12、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13、 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二)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三)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恶毒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又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原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这不衰败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体 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 就此一死了之?第 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几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原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 作业 

  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却内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作者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第 三 课 时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一)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二) 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三)思考讨论

  1、 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 ”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 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  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 小结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尊重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执着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

  执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

  (一)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文章见《考之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 听歌曲(满文军《懂你》)进一步体会母爱。

  五、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  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  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    “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3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 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

  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学生读课文

  本文写母亲,饱含感情,又充

  满哲理,要求学生对此作些

  评论

  体会母亲给了作者生存的

  启发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

  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4

  学习重点和基本要求:

  一、通过层次结构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

  二、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写法。

  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曾这样解释过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这可以看作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查生字、词,并注音:

  1、宿命(     ):

  2、坍圮(         ):

  3、玉砌雕栏(    ):

  4、亘古不变(      ):

  5、颓墙:

  6、肆意(     ):

  7、隽(      ):

  8、恪守(    ):

  9、捋(      ):

  10、熨帖:(   )

  11、撅(    ):

  12、猝(    ):

  13、狼藉(      ):

  14、日没(    ):

  15、(         ):

  第一课时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前两小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中间三节,写“我”在“失魂落魄”中走进园子百无聊赖,却又无所事事。最后两节,写“我”冷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想到死和生:死是容易的,但关键是怎样活的问题。园子中的一切在撞击着我的心灵与情感,并从中找寻到活下去的勇气。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第一节为过渡段。第二至三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四至第九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十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我与母亲”)。

  集体讨论,整体感知第一部分

  1、提问: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这样的开头,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打下了基础。

  2、提问:这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几处描写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3、提问:文中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朗读该部分),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明确:史铁生在二十岁青春韶华时下不幸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 。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带禅意。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对生命的不同况味的理解和咀嚼,而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与园中的景物相应。

  4、提问:作者在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总结:对这篇自读课文,重在赏析。作者本文的首要线索是“我和地坛”,即命运受到重创之后,作者面对地坛的思考。文章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物我不分。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继续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第二条线索。

  2、领会散文的创作方法,领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一、分析第二部分,体会第二条线索

  1、提问:该部分写母亲对“我”做了哪些事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毫不张扬的爱?

  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2、提问: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

  明确:正是母亲的行动,使作者在她猝然去世后,进行设想、体会。

  3、文中第二节有一句话“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设想”对刻画母亲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种“设想”无论对写作对生活都很有启发。能作这样的设想,才能充分理解母亲的爱心。如果仅仅写母亲帮我上轮椅车,目送“我”上地坛,到园中来找“我”那还不足以表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母亲在家怎么样,日日夜夜怎么想,写这些,才能使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可是不去设想,就不能懂得母亲的爱心。

  4、提问: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明确: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

  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的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5、提问:作者逐渐领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领悟到创作也“并不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你认为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明确: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暗中默默地鼓励我勇敢地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二、思考: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在写散文方面的技巧呢?

  1、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要理出一条思路来。

  “我与地坛 ”这个题目,设身处地想,很难写。时间跨度十五年之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从写起?从文章节选部分来看,先写自己,再写母亲。作者写自己那一部分,以“我”残疾了双腿之后对生命的思考为线索,而将地坛的环境描写分散挂在这条线上,既扣题目又显示了生命的历程。写母亲那一部分,则由“我”这一部分派生出来。

  2、写作,即可以反映客观世界,也可以表现内心世界。

  史铁生不是那种依马而立下笔千言的“高产作家”,但他是一个寻求文字分量的作家,一个值得重视的独特的作家——他自己给自己决定了:他所传达的思想意蕴在与人的存在处境的关联方面,要比其他作家显得更为密切,更为细致,也更为丰富深刻一些。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3、散文应注重语言的优美、流畅,富有情感表现力。

  在本文如月光般清纯的叙述中让人感到自己也变得纯洁而多情。并不是说好散文一定要感化读者,但是在史铁生的笔下,无情的岁月似一张流走的脸庞,成为音乐、图画和梦幻,尽管忧伤像地坛一样古老,但是母亲身上那种真挚而坚韧的信念使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本文语言富有创新精神。例如文中对地坛的第一、二处的景物描写等。

  三、 讨论:从思想内容,本文值得我们借鉴吸收有哪些?

  明确:1、要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2、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

  3、珍爱生命,珍爱健康。

  4、要关心残疾人。

  结构图解:

  琉璃剥蚀

  朱红淡褪

  高墙坍圮

  雕栏散落

  柏树苍幽

  草藤茂盛

  昆虫活跃

  落日灿烂

  雨燕高歌

  气象万千

  珍惜生命,顽强生活

  远离死亡,走出自卑

  无言准备

  忧心祁求

  悄悄寻找

  焦灼牵挂

  过早去世

  儿子身残,母亲最苦

  报答母恩,愿望难偿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5

  学习重点和基本要求:

  一、通过层次结构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

  二、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写法。

  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曾这样解释过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这可以看作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查生字、词,并注音:

  1、宿命(     ):

  2、坍圮(         ):

  3、玉砌雕栏(    ):

  4、亘古不变(      ):

  5、颓墙:

  6、肆意(     ):

  7、隽(      ):

  8、恪守(    ):

  9、捋(      ):

  10、熨帖:(   )

  11、撅(    ):

  12、猝(    ):

  13、狼藉(      ):

  14、日没(    ):

  15、(         ):

  第一课时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前两小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中间三节,写“我”在“失魂落魄”中走进园子百无聊赖,却又无所事事。最后两节,写“我”冷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想到死和生:死是容易的,但关键是怎样活的问题。园子中的一切在撞击着我的心灵与情感,并从中找寻到活下去的勇气。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第一节为过渡段。第二至三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四至第九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十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我与母亲”)。

  集体讨论,整体感知第一部分

  1、提问: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这样的开头,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打下了基础。

  2、提问:这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几处描写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3、提问:文中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朗读该部分),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明确:史铁生在二十岁青春韶华时下不幸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 。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带禅意。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对生命的不同况味的理解和咀嚼,而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与园中的景物相应。

  4、提问:作者在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总结:对这篇自读课文,重在赏析。作者本文的首要线索是“我和地坛”,即命运受到重创之后,作者面对地坛的思考。文章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物我不分。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继续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第二条线索。

  2、领会散文的创作方法,领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一、分析第二部分,体会第二条线索

  1、提问:该部分写母亲对“我”做了哪些事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毫不张扬的爱?

  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2、提问: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

  明确:正是母亲的行动,使作者在她猝然去世后,进行设想、体会。

  3、文中第二节有一句话“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设想”对刻画母亲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种“设想”无论对写作对生活都很有启发。能作这样的设想,才能充分理解母亲的爱心。如果仅仅写母亲帮我上轮椅车,目送“我”上地坛,到园中来找“我”那还不足以表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母亲在家怎么样,日日夜夜怎么想,写这些,才能使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可是不去设想,就不能懂得母亲的爱心。

  4、提问: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明确: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

  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的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5、提问:作者逐渐领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领悟到创作也“并不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你认为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明确: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暗中默默地鼓励我勇敢地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二、思考: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在写散文方面的技巧呢?

  1、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要理出一条思路来。

  “我与地坛 ”这个题目,设身处地想,很难写。时间跨度十五年之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从写起?从文章节选部分来看,先写自己,再写母亲。作者写自己那一部分,以“我”残疾了双腿之后对生命的思考为线索,而将地坛的环境描写分散挂在这条线上,既扣题目又显示了生命的历程。写母亲那一部分,则由“我”这一部分派生出来。

  2、写作,即可以反映客观世界,也可以表现内心世界。

  史铁生不是那种依马而立下笔千言的“高产作家”,但他是一个寻求文字分量的作家,一个值得重视的独特的作家——他自己给自己决定了:他所传达的思想意蕴在与人的存在处境的关联方面,要比其他作家显得更为密切,更为细致,也更为丰富深刻一些。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3、散文应注重语言的优美、流畅,富有情感表现力。

  在本文如月光般清纯的叙述中让人感到自己也变得纯洁而多情。并不是说好散文一定要感化读者,但是在史铁生的笔下,无情的岁月似一张流走的脸庞,成为音乐、图画和梦幻,尽管忧伤像地坛一样古老,但是母亲身上那种真挚而坚韧的信念使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本文语言富有创新精神。例如文中对地坛的第一、二处的景物描写等。

  三、 讨论:从思想内容,本文值得我们借鉴吸收有哪些?

  明确:1、要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2、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

  3、珍爱生命,珍爱健康。

  4、要关心残疾人。

  结构图解:

  琉璃剥蚀

  朱红淡褪

  高墙坍圮

  雕栏散落

  柏树苍幽

  草藤茂盛

  昆虫活跃

  落日灿烂

  雨燕高歌

  气象万千

  珍惜生命,顽强生活

  远离死亡,走出自卑

  无言准备

  忧心祁求

  悄悄寻找

  焦灼牵挂

  过早去世

  儿子身残,母亲最苦

  报答母恩,愿望难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