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京洛风流 点赞 分享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微信扫码分享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通用16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1

  【字词荟萃】

  1.看拼音,写词语。

  chuān suō      pò zhàn       shǒu pà       

  (          )   (          )   (          )  

  shōu liǎn      fēnɡ sāo      zǔ   zōnɡ       

  (          )   (          )   (          ) 

  2. 比一比,再组词。

  搂(     )    倒(    )    皆(    )    怜(    )

  擞(     )    侄(    )    替(    )    伶(    )

  3.填字成词。

  手(   )眼快    精神(   )(   ) 

  仰(   )朝天    三(   )两(   )

  【句段集锦】

  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                       (    )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    )

  【课文链接】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是吗?”小胖墩儿(    )起来,立刻(    )两步,一闪身    (    )了单褂儿,(   )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在括号里填写的都是描写         的词。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小胖墩儿                                。

  (2)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描写             ,第二句话是写

  。从第二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                     。                              

  【课外延伸】

  1.阅读:

  涩涩的香布袋

  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林州市石板岩村的王相岩。在下山的路上,导游阿姨告诉我们: “这儿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们所谓的秋假其实就是回家帮助家长干活。”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三大特产——花椒、山楂、核桃。因此,我们特别留心石梯两旁的杂货。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卖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她穿着一件大红色外套,脑后随意地扎着一个辫儿,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她见我们走了过去,就对我们说:“买一个香布袋吧,能驱邪气,保平安。”妈妈摸了摸香布袋,问她:“这是你妈妈缝好,让你来卖的?”“妈妈没让我做,这是我自己做的。”“那你这香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她说:“是我上山采来的治腰酸背痛的中药。”“你看这孩子的手多巧啊!”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到。我问她:“你也在放秋假吧!”她摇摇头说:“我没有上学。”“没上学?”我追问道:“你今年多大了?”“9岁了。”我急着问:“那你怎么还没上学?”她怯怯地说:“我家里没钱。”原来,她是一个因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失学儿童,与她同龄的孩子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了。看着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布袋,我和妈妈挑选了一个。她卖5角钱一个,妈妈掏了5元钱递给她,她说:“太多了,我找不开。”妈妈一边拉我离开,一边说: “不用找了,不用找了。”我回头向她招手说:“再见!”同时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早日跨入学校大门。

  回到家,我仔细地端详着香布袋,才发现上面绣的“桃花洞纪念”5个字中,有两个字的笔画都少了一笔。我想:一定是哪个上过学的小伙伴帮她写的字,她在绣字时,因不识字而漏绣了。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我把它挂在书桌前,让它来激励我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建造更多的希望小学,让全国像她一样的孩子都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重——(    )       宽敞——(    )

  (2)为什么“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让你对小女孩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练笔:

  请你运用准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写你一个小伙伴活动的场景,要刻画出人物的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穿梭、破绽、手帕、收敛、风骚、祖宗

  2.搂(搂抱)    倒(倒水)    皆(皆大欢喜)    怜(可怜)

  擞(抖擞)    侄(侄子)    替(替代 )       伶(伶俐)

  3.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仰(面)朝天    三(抓)两(挠)

  【句段集锦】

  (1)立马

  (2)漂亮

  【课文链接】

  (1)跳;退后;脱;叉;动作;虽胖但动作灵活、有经验

  (2)屋里的环境、严监生咽气前的表现、严监生非常吝啬

  【课外延伸】

  1.阅读:

  (1)轻快、狭窄

  (2)因为一个9岁的孩子不能像同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我”的心里很难 过、很无奈。

  (3) 略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利用学会的写作方法训练片断描写。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2、利用学会的写作方法训练片断描写。

  学习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物描写一组》这一课。

  师板书课题

  师:从题目中你了解了什么?(这一课由几个片断组成,都是描写人物的)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课中描写人物的方法,还要学习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片断描写

  二、复习词语,理解词意

  1、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

  裤裆        侄子        风骚        手帕        携手

  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膀大腰粗    敛声屏气    放诞无礼    转悲为喜

  2、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三、概读课文,初识形象

  1、这篇文章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分别选自哪本小说?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出示:《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选自     作者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     作者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     作者    (事先画在黑板上)

  2、生自由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描写的语句描写方法(效果)(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四、品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1、三个片断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咱们今天来细细品味这个片断。

  2、大家自由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想想这个片断讲了什么事?

  3、画出描写小嘎子摔跤的动词,同桌两人交流一下,这些动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

  4、生画,师巡视。

  5、生说,师板书:放、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钩、摔

  6、出示句子:老师把它们放到句子中,大家自由读读句子,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

  师:你体会出了什么?虎就是“老虎”,老虎给你们一种怎样的感觉?读读这句话,小嘎子虎势儿一站,他心里在想什么?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围、蹦来蹦去闪)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小嘎子在围着胖墩儿蹦来蹦去的过程中心里会想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机灵)

  (3)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拽,揪在了一起。

  指名读,小嘎子为什么要转?结果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聪明)

  7、师:作者徐光耀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相结合,把一个机灵顽皮的小嘎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可见动作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五、仿写《掰手腕》

  1、作者能把摔跤这个片断写得如此生动肯定是看过或参与过摔跤。咱们今天来现场演绎“扳手腕”这项活动,并把这项活动写成一个片断;

  2、师说“扳手腕”的要求:三局两胜。

  其他的同学要干什么呢?

  师出示要求:

  ①仔细观察“扳手腕”的过程;

  ②描写片断时用上不同的动词;

  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次“扳手腕”写下来。

  3、选两名生表演扳手腕。

  师:我当裁判员。

  4、生开始扳手腕,师:我身兼多职,又成了解说员。

  5、生扳手腕,师解说。

  6、师:多精彩的一次比赛呀,现在同学们把自己观察到的用上不同的动词,写出来。

  7、生写,师巡视

  8、评价学生习作

  9、师:请原来的同学再扳一次手腕。咱们来复现扳手腕,这回请×同学当解说员。(作文写得好的同学)

  六、作业布置

  回家后,修改自己写的片断,并给片断加上开头、结尾,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习作。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3

  下面是《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一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

  “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二

  《人物描写一组》这课有三个描写人物的片段,教学时我抓住了每个细节描写的侧重点进行教学。第一个片段是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动作描写,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分别请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请同学从动作神态这方面去评审这几对同学的表演,加强了对“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动作的理解。第二个片段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描写,我让学生画严监生摇头的动作和伸手指的动作来体会作者所刻画的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第三个片段抓住了凤辣子的语言神态描写。这一课既是课文也可以作为指导写作的范文。我在教学时读写结合,在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后,对学生进行了细节描写的写作练习。在教学这课时,第三个片段中对凤辣子的外貌描写,有许多词是不常用的,学生对这些词不理解,也读不通顺,于是我采取了领读的方式,在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读,然后挑读,并引导学生简单地理解了句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我将从《红楼梦》中截取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图文结合,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学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着重点就放在体会描写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语言的描写来学习。采用小组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该搜理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挖掘出来了。

  《临死前的严监生》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更清楚地体会到了写人的文章应该如何去写,写人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比以前清楚一些了,比较好地达到了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如“擞”,应读“sǒu”,不要读成“shǒu”;“绽”,应读“zhàn”,不要读成“zàn”,也不要读成“dìng”;“扳”,应读“bān”,不要读成“bāi”。

  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

  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

  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

  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出示重点语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③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

  写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全班交流。

  四、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

  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动作描写

  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凸现人物的个性,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监死前“伸”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吝啬鬼的典型。至于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得意,

  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这篇短文采用的是内心自白法。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心理描写。

  五、拓展

  阅读《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

  1.你们读过《儒林外史》吗?谁能说说这部书主要写的是什么?

  2.补充资料。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3.简介吴敬梓

  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二、导入课文

  1.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2.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揭示课题,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2.交流,达成共识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出示句子: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学生反复读这句,思考:他可能说什么?心理想些什么

  3.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派小组同学上台读。老师巡视。

  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四、体会写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临死前的严监生》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要集中笔墨,要面面俱到。

  要与外貌描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

  (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三)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五、拓展

  阅读《儒林外史》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抽学生朗读全文,评议。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思考:短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短文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交流: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欣赏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3.出示句子: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②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③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让学生通过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

  4.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三、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1.正面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得很充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怎么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又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2.侧面描写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描写人物外貌易犯的一个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头发、衣着等样样都写。

  4.语言描写

  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5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

  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拓展与延伸】围绕单元专题安排课外阅读的内容。

  【重、难点突破】感受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这册学的有关写人的文章,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写法才把人物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的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三个个性分明的人物,看看作者是用了怎样神奇的笔法来描写的吧。

  二、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1、你们看过《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吗?里面的嘎子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啊!现在我们就一起重温他摔跤时的“嘎”劲吧。

  2、学生自学课文,找出描写嘎子的内容,说说嘎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提示:重点抓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体会。

  小嘎子是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他“从不单凭力气”跟人硬拼,而是“一向仗着”自己“眼疾手快”,所以,这次跟胖墩儿摔跤,“自然不跟他一*一搂”,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特长的“随便摔”的方式。从一开始对摔跤方式的选择,就可见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富有心计。起初,他依据自己和胖墩儿的体形差异,找准对方的弱点,“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采取了围着对手“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的战术。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推拉拽顶”,想出了各种办法。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整个摔跤过程都不见小嘎子的蛮干硬拼硬斗,处处可见他的机灵、敏捷、有智谋。另外,从他时时想把对手打败,又不难看出他争强好胜的一面。

  3、你知道作者是用了什么写法才写得这么生动的吗?

  提示:重点理解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如:

  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

  在这当中,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去勾他的腿”,这些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

  板书设计:

  动作:机敏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心理:顽皮、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三、学习《临死的严监生》

  1、先读课文前面的简介,然后结合注释读懂课文内容。

  2、课文写了严监生的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抓住了严监生临死前的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动作——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3、你知道这种写人的方法是什么吗?

  提示:细节,这是一种最能刻画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它包括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是从细微之处表现人物本质的一种方法,是非常实用的。

  板书设计:

  细节:两根手指——两茎灯草

  临死前的严监生 形象:守财奴

  效果: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四学习《“辣妹子”初见林黛玉》

  运用学习前两个片段的方法,学习本片段。

  提示:本片段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外貌和动作进行了刻画,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深刻地描绘出了“辣妹子”的人物特点。让学生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貌似爽朗、热情,实则张狂放肆

  凤  辣  子      着装:头饰、裙饰和服饰  尊贵而俗气

  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容貌:眼、眉、面、唇  美丽外表下隐藏刁钻和狡黠

  语言(内心):热情、炫耀、关切   阿谀圆滑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6

  ★

  一、基础练习

  根据要求给下面词语分类(写序号)。(6分)

  ①身材魁梧 ②神采奕奕 ③鹤发童颜 ④浓眉大眼 ⑤视死如归

  ⑥鞠躬尽瘁 ⑦骨瘦如柴 ⑧舍己为人 ⑨目瞪口呆 ⑩愁眉苦脸

  用于描写人物外貌:(                     )

  用于描写人物神态:(                     )

  用于描写人物品质:(                     )

  二、补充下列成语。

  手(  )眼快  精神抖(  )  (  )大腰粗  敛声(  )气

  放(  )无礼  转(  )为喜  半信半(  )  (  )不可

  ★★一、课文传真

  1、“小嘎子”是作家_______的儿童小说《         》中的主人公,课文选取了_____________的片段,写出了嘎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主人公,课文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片段,写出了严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凤辣子”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中的人物,课文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片段,写出了王熙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三篇文章在人物描写上各有特点,《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在________上很有特点,《临死前的严监生》在_________极富特点,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过___________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凤辣子”形象。

  二、阅读在线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盏,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hòu  sòu),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g)。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náo ráo),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dāng  dàng):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钓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bié biè)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 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 这段话中有好些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你找一找,摘录下来。

  3、 请用“○”圈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

  4、 请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5、 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

  一、2《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的中篇小说《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      )的《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      )的《红楼梦》。

  二、读下文,用横线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特点的3个句子,用曲线画出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1个句子。

  我的哥哥叫李为。一双乌黑乌黑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使人感到他很机灵。可那厚厚的嘴唇又让人感到他很老实。他一思考问题鼻子尖就渗出汗珠,爸爸说他是牛变的,要不怎么总是鼻子尖上冒汗泥?哥哥虽说不是牛变的,却有牛的一般的犟劲,不管遇到什么难题,他一点也不屈服,一定得攻下来。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7

  一、概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 本课是第六单元“作家笔下的人”中的一篇精读课文,需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三个人物形象。3个片段都是写人的经典之作,但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都不尽相同。

  ·学生通过本课的阅读学习可以感受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从中体会作家一些写人的方法,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能自己查字典解决。

  (2)会写“擞、媳、骚、敛”等14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能够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彩语段。

  (5)能通过阅读感受到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6)能通过阅读、抓重点语句品味及讨论交流,学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阅读中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在从质疑到答疑的过程中体验理解词句的方法。

  (2)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学交流、表达反馈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够通过合作交流和讨论,体验资料搜集和合理选择运用的方法。

  (4)能够积极主动表述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与他人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体验到表达的方法;

  (4)能够悉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于阅读理解有不同的感悟乐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5)能够借鉴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语段,学写一段话描写人物,体验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到三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在头脑中浮现出人物鲜活的形象。

  (2)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都是10岁左右的儿童,思维较活跃,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

  2、学生进入高年级,抽象思维能力开始逐步发展,生活空间进一步扩大,听说读写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3、学生有一定的协作能力,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许。

  4、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且好奇心很强,图文音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更有效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兴趣。

  5、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能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感受到文章传递的思想,同时有阅读优秀作品的欲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创设情境教学策略: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多媒体再现课文情境和音乐渲染等对教学有利的因素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领悟。

  2、示范—模仿教学策略:对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如第一片段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长句、难读的句子(如第三片段中描写人物服饰的部分),教师应先进行范读,进行重点指导,再让学生试着练习朗读。

  3、以读促悟策略:通过学生的多次朗读,去感受人物的性格,体会作家的写作方法。

  4、讨论策略、协作策略和情境角色扮演策略:师生共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探讨人物性格特点,同桌或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融入到课文的语境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形象。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课件(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断、一些图片、文本材料)

  3、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新课。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板书),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朋友。(读题,注意“嘎”读ɡǎ)

  2、交流对小嘎子和伤作品、作者的了解。

  [课件演示作品简介,学生看后交流]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听课文朗读,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播放课文朗读]

  2.导语: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学生自读)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播放生字词对照检查]

  4.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研读课文,再现形象

  1.导语:尽管我们只是初步读了课文,但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还是可以看出,小嘎子和胖墩儿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读明白。然后同桌或者上下桌两位同学,可以试着把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表演出来。(学生读书、表演)

  2.导语:现在我们请一对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动作过程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导演,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摔跤的经过都表演出来。

  3.演员演戏,导演说戏。“演员”表演结束,及时组织“导演”评价指导。指出表演准确和不准确的地方。如果有指导和评价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提醒“导演”。教师要特别注意下面这些地方,“演员”是否表演出来,是否遗漏,“导演”指导评价是否到位:

  四、深入品读,感悟形象

  1.导语: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来看看电影中与课文相关的片段,看看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和你脑海里的形象是否一致。[播放课文情景片段]

  2.自由朗读,指名朗读。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3.导语:通过起先精彩的表演和现在会心的朗读,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的心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

  (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等。)

  4.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

  5.导语: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反馈: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总结课文,布置拓展性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或看看影视作品。

  第二课时(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1.交流《儒林外史》及作者相关资料。[播放作品简介]

  2.教师小结。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听课文朗读,了解感知课文内容。[播放课文朗读]

  2. 初读课文。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4.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学生自读思考。

  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与大侄子的交流:伸出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与二侄子的交流:越发指得紧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与奶妈的交流: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与赵氏的交流:   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

  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2、课文情景再现,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印象。

  3.练习朗读,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第三课时(“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激趣导入,交流对作品的了解。

  1.交流《红楼梦》的了解。

  2.[播放课文简介]看后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3.教师补充。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注意读音,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对初读课文进行指导。

  ①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②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的画下来留作讨论。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对中间较难的段落进行示范,教读。

  3.再读课文,思考: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

  导语:王熙凤,是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妻子,贾母二儿子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那么,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下教学分三块,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变序进行。在每一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出同类描写,进行分析比较,体会描写方法的作用,以便掌握描写方法。

  (一)外貌描写──珠光宝气,漂亮。

  (1)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再看课文插图,感受人物的外貌。

  (2)为什么要描写 王熙凤的外貌?(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进行描写。指导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特征写。)

  (3)指导学生朗读。

  (二)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1.“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3.“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

  4.“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三)动作描写──圆滑

  (1)让学生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

  (2)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把这些动作加进刚才的对话中再读一读。

  四、情景再现,练习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相关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抽小组展示。

  五、总结与拓展

  1、总结三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课件演示总结方法]

  2、你还读过哪些优秀人物描写片段?[课件出示拓展内容让学生了解]

  六、布置作业:

  1、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红楼梦》有关章节或其它优秀作品。

  2、练习人物片段描写,写写身边的人。

  [板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动作、心理描写

  临死前的严监生            爱财如命、守财奴    外貌、语言描写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放诞无礼、阿谀奉承    正面、侧面描写

  [教学流程图]

  课件   人物简介

  开 始

  谈话导入第一片段,了解背景

  讨论交流

  课件   生字词

  课件   视频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习生字词

  感悟人物形象

  边听边想感知内容

  学习生字词

  合作交流人物性格

  课件   课文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

  总结概括

  课件   作品简介

  谈话导入第二片段,了解背景

  交流资料

  课件   生字词

  课件   视频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习生字词

  感悟人物形象

  学习生字词

  合作交流人物性格

  课件   课文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

  总结概括

  课件   背景简介

  谈话导入第三片段,了解背景

  讨论交流

  课件   生字词

  课件   视频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习生字词,会读重点片断

  感悟人物形象

  读生字词和重点段

  合作交流人物性格

  课件   课文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

  总结概括

  了解课文内容

  在听读中感悟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件  描写方法

  讨论人物描写的方法

  结   束

  总结概括

  课内拓展

  课件  拓展内容

  学习如何描写人物

  图例: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中的自我评价

  一:上课态度

  1、对学习任务的投入与完成情况:

  2、与原先的课相比,我在这一堂课中,发生了改变的是:

  3、在学习态度上,我希望多加努力的方面是:

  二:上课的收获

  1、有关课文内容的学习,我有所收获的是: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的思想情感发生变化的是: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学习内容(小说、散文、诗歌等)的学习的方式方法的变化是:

  三:内省和建议

  1、在课堂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几点是:

  2、我可能需要更多帮助的地方是:

  成绩:对自己所付努力的评价(  )(10分)

  成绩:对自己所作成效的评价(  )(10分)

  最终成绩:(  )(以上两项成绩的平均)

  八、帮助和总结

  实践后的反思

  这篇课文选编的三个片段都是写人的经典之作,为了使学生对这三个人物形象有更深的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更多的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还能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视频片段,使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人物形象,让人物形象从课本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信息量和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为课文的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有关《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及其它们的作者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拓宽了学生的信息量和视野,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为课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播放课文相关的音视频片段,使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了人物形象,让人物形象从课本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的记忆,教学效果很好。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8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习这组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这篇课文里安排了三个片段,其一是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其二是临死前的严监生,其三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初读课文的时候,我真有些奇怪,这篇课文为什么安排这样三个片段,无非就是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来表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细细揣摩了这三个片段,我才发现,我最初的理解的确是太过粗浅。每个片段都有其特别之处。

  于是,我安排了三个课时学习这篇课文。学习每个片段之后都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孩子们用以致用。

  学习了《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后,我带着孩子们归纳总结出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主要是抓住了嘎子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嘎子调皮活泼,工于心计的特点。孩子们对这样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像这样正式提出来学习,还是第一次。于是,我给了孩子们十多分钟的时间让他们仿照作者的写法写写同桌的一个特点。多数孩子写得不错,还有个别的孩子把人物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第二课时,我安排孩子们自学了片段,然后归纳作者的写作方法,但是孩子们只知道作者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来描写,并不知道文章里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孩子们听我介绍了这个方法后特别高兴,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依然写写自己的同桌。可惜的是,孩子们写出来的片段符合要求的并不多,文字里的确有不少的侧面描写,但是与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也理解孩子们,这样的一次训练不会有多大的成果的。

  第三课时的任务就比较重了,因为这个片段都是节选自《红楼梦》的片段,描写王熙凤外貌的句子特别拗口难懂,很不容易读正确,既要将生僻字读正确,还要正确断句。我在课前听了一些朗读,都是不同的读法,比如有的录音将“缕”读成lou的音。经过认真地比对查相关资料,我才确定了文章的正确的读法。在上课的时候,我将这个部分当成了学习的重点。我首先引导孩子们反复朗读了这段生拗的文字,然后引导孩子们从这段外貌中体会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最后总结外貌描写的方法。这段外貌描写非常华丽,也很讲究很精细,作者首先是总写,然后分写,在分写的时候又是先写的首饰和装饰,后写的衣服。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外貌描写都体现了王熙凤的一个性格特点——奢华。课文学完之后,我让孩子们写写同桌的外貌,按一定的顺序写,同时所有的描写都要体会同桌的一个性格特点。这下可难倒这群孩子们了,不过他们可高兴了。不管他们有没有写出符合要求的“作品”,一个个都笑逐颜开的,哈,这是文字的魅力啊!

  作为语文教师,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样我们才能用好教材,教好孩子。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激趣导入

  1.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咆哮的洪水中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在长征路上为照顾小战士而牺牲的老班长……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

  2.激趣导入:你们看过《小兵张嘎》吗?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     (板书课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读题,注意“嘎”读 ɡǎ。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如果遇到不认识或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正音:

  精神抖擞(sǒu) 裆(dānɡ)  挠(náo) 拽(zhuài)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4.师:谁能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研读“嘎子”,体会特点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并勾画出文章中描写小嘎子摔跤时动作的词句,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可以体现小嘎子的什么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1)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读句子,说一说小嘎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和同伴讨论讨论。

  生1:我从小嘎子摔跤时“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可以看出小嘎子的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的特点。

  生2:小嘎子摔跤时有自己的战术,他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想巧胜对手。

  ◆想象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画面,读出当时的情景。

  ◆评价学生的朗读。

  (2) 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

  ◆读句子,找出描写摔跤时的动作的词。

  生1:作者用了“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词,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摔跤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

  ◆指导学生边读并配上动作体会。

  ◆评价学生的朗读。

  3.总结学习方法。

  师:我们在学习时通过入情入境地阅读,并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特点,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这种“读——品——想”的方法对同学们读懂课文会有很大帮助。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灵活运用。

  四、对比阅读,感受形象

  1.小嘎子是与胖墩儿在比赛摔跤,作者不光生动地刻画了小嘎子的特点,还描写了的动作、语言,特点鲜明。用“­­____”标出描写胖墩儿动作的词,并细细体会。

  2.运用刚刚的“读——品——想”的学习方法品读重点词句。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从“跳、退、闪、叉着腰”的动作可以看出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能手。)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小嘎子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五、情境朗读,再现“摔跤”

  1.对照课文中的语句,把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场面表演出来。

  2.分组表演,全班评价。

  3.有感情地朗读。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过渡:通过刚才精彩的表演和会心的朗读,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的心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

  (关于小嘎子,可填聪明、活泼、顽皮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填沉稳、憨厚、老实等等。) 

  2.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 

  3.总结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反馈:

  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七、迁移阅读,读写练习(作业) 

  1.拓展阅读《小兵张嘎》 

  2.读写迁移练习:写一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第二、第三回合。 

  板书设计: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 

  活泼调皮   沉稳憨厚

  第二课时(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在前段时间,老师又一次阅读了《儒林外史》这部古典名著。有哪位同学也读过这本书吗?(师生简单交流读后感受)

  2.补充介绍《儒林外史》的相关资料。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

  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片段,就是选自《儒林外史》。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严监(jiān)生   诸亲六眷(juàn)   两茎(jīnɡ)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谁,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学生自读思考,互相交流读后感受。(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纵向比较,感悟“吝啬”

  1. 观察课文插图,找出课文中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反复读一读,并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读读、想想、议议。

  3.品读重点语句。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学生反复读句子,揣摩人物内心,思考:他可能说什么?心理又会想些什么呢?

  ◆师范读课文,生想象当时画面,并交流感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突出“总”“伸”等重点词语。

  师:这时的严监生已奄奄一息,可这时他却总不得断气,为的是什么呢?他伸着两个指头,为的又是什么呢?

  生1:严监生已奄奄一息,可这时他却总不得断气,为的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他伸着两个指头,为的还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

  生2:如果他能说出话的话,那么他会直接说出来。

  生3:从这一系列动作中,我能体会到他是多么吝啬。

  4.引导学生边看图,边展开想象,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5.过渡:当见到严监生这一异常举动时,大侄子、二侄子、奶妈都来猜问他的心思,最后还是赵氏了解他的心思,一语中的,严监生这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6.纵向比较,联系旁人语言,对比严监生临死前一系列手指头及摇头的变化,填写表格。

  旁人语言

  手指的变化

  摇头的变化

  与大侄子的交流

  与二侄子的交流

  与奶妈的交流

  与赵氏的交流

  7.默读课文,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并说说从这些词语的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严监生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8.体会人物心理。分角色练习朗读,注意读出心理变化。

  四、总结升华,体会写法

  《临死前的严监生》虽然只有短短三百多字,但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作家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特别是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拓展阅读,积累运用(作业)

  1. 拓展阅读《儒林外史》或《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2.摘录写人文章中传神刻画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读一读,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守财奴

  两个手指            两茎灯草 

  第三课时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1.交流《红楼梦》的有关资料。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塑造几百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节选自这本古典文学名著。本文介绍的就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

  2.出示十二金钗中王熙凤的判语: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说的是谁呢?(王熙凤)

  3.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三个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揭题,板书)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指导读书方法: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读读课文正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精读课文,探究性格

  过渡:王熙凤,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那么,王熙凤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又是通过哪些语句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认真读课文,勾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细细品味,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以下教学分三块,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变序进行。)

  1.外貌描写──美丽尊贵

  (1)学生找出描写外貌的语句,读一读。

  (2)观察插图,找一找谁是王熙凤。

  (3)点名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进行描写。指导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特征写。)

  (4)指导学生朗读。

  2.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1)学生默读,勾画有关语句,教师相机课件展示。

  (2)“言为心声”,透过人物语言,我们可以探究她的内心深处,可以感受到她的性格。学生自由读句子,交流读后感受。

  ◆“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生1:文章一开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她给林黛玉留下了“放诞无礼”的印象。然而这“放诞无礼”正说明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由此也可以看出她性格放纵,不拘小节。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生2:她见黛玉时先是恭维──因为她知道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

  生3:而且她还考虑到身边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顾此失彼。她真是八面玲珑,圆滑之至。

  生4:王熙凤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生5:她的一颗心始终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呢。更可以看出其虚伪、善于见风使舵的性格。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生6: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3)总结:王熙凤逢场作戏,善于阿谀奉承,做表面文章,明为称赞林黛玉,暗里投合贾母的心意。这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3.动作描写──圆滑

  (1)让学生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

  (2)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把这些动作加进刚才的对话中,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组织学生收看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

  四、朗读全文,体会特点。

  1.小组赛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课文通过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从正面凸显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二是从侧面(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总结全文。

  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作业)

  1.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红楼梦》有关章节。如《宝黛相会》、《香菱学诗》等。

  2.迁移小练笔:运用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板书设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察言观色    机变逢迎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10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大家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准确读流利。

  刚才大家读得都很认真,谈谈自己的感受吧。(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3)也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哪一组先来?尽管我们只是初步读了课文,但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还是可以看出,这一组人物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读明白。然后小组间,可以试着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同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课本上。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刚才大家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的场面可谓是热火朝天呀!。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研究成果?你们组汇报的是对《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准备用什么形式来展示给大家呢?读书、表演一听就很精彩,赶紧开始吧。

  现在这一组的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动作过程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导演,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摔跤的经过都表演出来。太精彩了!哪组同学给评价一下?

  通过刚才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通过起先精彩的表演和现在会心的朗读,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的心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等。).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你们回答得非常好!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孩子们,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进并亲近这两位朋友。

  哪一组同学再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你们要汇报的是关于《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汇报形式是有感情的朗读。非常好,你们读出了当时的严监生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总不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你们非常会学习,读得更是声情并茂,让老师想到了《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情景。《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严监生》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作者在描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是怎样描写的呢?那一组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你们想通过学做小老师的方式来展示你们的学习情况,好主意,开始吧!真是一群合格的小老师,你们直击重点,带领大家探究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有关语句。让我们先来读读语言描写中那些精彩无比的句子。

  “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只有两句,让我们一起来读。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再就是外貌描写,一起来看: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谁来读出王熙凤的美丽?谁读出刁钻狡黠的语气?

  孩子们,你喜欢王熙凤吗?说说理由吧。请大家带着你们各自不同的感受,来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 孩子们,这整篇文章的主人公有哪几位?

  板书: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小嘎子给人的印象是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永不服输。作者抓住了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写的,还运用了不少修辞方法。

  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的,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

  王熙凤很泼辣很张狂,这从对林黛玉和贾母的侧面描写可以体现出来;说话见风使舵,这从作者正面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

  孩子们,学了这一课你们又和收获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人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父母、老师、同学……这些人很值得我们记录下来。课下请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你最想记录的一个人。写出他(她)的特点,字数150字左右。" 谢谢大家!

  板书

  小嘎子        严监生          王熙凤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之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武松,在咆哮的洪水中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在长征途中为照顾小战士饥饿而死的老班长……这些人物特点鲜明,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去年寒暑假的时候,《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正在热播。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

  (老师板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导语: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学生自读)

  2、指名读。结合正音。

  精神抖擞(sāu)裆(dānɡ)挠(náo) 拽(zhuài)

  3、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

  3、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和胖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出示重点语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③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

  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全班交流。

  4、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

  (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等。)

  四、朗读课文,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导语: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反馈: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仿照《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写法,练习写一个片段——《扳手腕》。

  第二课时(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导入

  1、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师: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你们快速读课文。

  2、简介《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3、简介吴敬梓

  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读漏“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让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5.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让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

  8.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9.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10.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与大侄子的交流

  伸出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与二侄子的交流

  越发指得紧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与奶妈的交流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与赵氏的交流

  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

  1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剧与吝啬)四、体会写法

  1、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呢?(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归纳小结: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要集中笔墨,不要面面俱到;要与外貌描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五、拓展

  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第三课时(“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激趣导入

  导语: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塑造几百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贾家荣宁两府的兴衰败落,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节选自这本古典文学名著。

  本文介绍的就是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想到黛玉年纪小没有人照顾,就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思考:

  1、短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短文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

  导语:王熙凤,是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妻子,贾母二儿子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那么,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交流: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出示句子: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②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③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让学生通过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

  3、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四、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1、正面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得很充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怎么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又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2、侧面描写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描写人物外貌易犯的一个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头发、衣着等样样都写。

  4、语言描写

  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二、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语言要简洁明了。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

  五、拓展

  课外阅读《红楼梦》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机灵──动作、心理描写

  严监生:守财奴──动作神态描写

  王熙凤:泼辣精明──外貌、语言描写、正侧面描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12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下面是关于《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一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

  “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二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语言的描写来学习。采用小组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该搜理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挖掘出来了。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13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除了让学生理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外,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外,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学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着重点就放在体会描写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分别请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请同学从动作神态这方面去评审这几对同学的表演,加强了对“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动作的理解。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路小学 邓水红

  这组课文用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人物描写一组》是这组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我采取扶级结合的方法,先精讲第一个片段,然后引导学习第二个片段,最后让学生自学第三个片段,在学习三个片段的同时,又让学生对三个片段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之处,从而体会人物描写时可根据不同人物采取不同方法,课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实践练习,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马上就是家长开放日了,向家长展示什么呢?我反反复复翻阅着语文书,课文都这么长,怎样在一节课既让家长了解我们现在学习生字、生词的方法,又让家长知道课文是如何教学的呢?最后,我们教研组五位老师经过商量决定上《临死前的严监生》。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我们五位老师不断钻研教材后,认真地进行了教学设计,实践时感觉良好。

  首先,出示《儒林外史》中描写严监生的一段话,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完后,我问:“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获得的信息非常多,为学习课文和课后拓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抓住了课堂的生成点。初读课文后,我问学生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围绕该问题,一生说:“读了短文后,我认识了一个勤俭节约的严监生。”我随机把 “勤俭节约”写在黑板上,又问:“还有谁认识了怎样的一个严监生?”一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这哪是勤俭节约,一个十足的守财奴。”我说:“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守财奴?”“就是爱财胜过生命呗!”该生很自信地回答。“就是很吝啬。”又一生补充。这时许多同学纷纷点头。于是,我也把吝啬写在黑板上,说: “那么严监生到底是节约还是吝啬?接下来我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请你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解释,行吗?”

  再次,引导学生抓住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揣测其心理活动。文中描写严监生,只有神态与动作,所以,要真正感受严监生的吝啬,必须细读文本,透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走进他的内心。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去思考:“那是怎样的摇头?”体会严监生的失望。“面对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体会严监生的心急火燎。“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体会严监生的绝望。“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最后,进行课外拓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学完课文后,我摘自了原文本的一段材料加以补充,让严监生这一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更加鲜明。1、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2、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3、病入膏肓时,竟也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让学生读了这些补充资料后,我又问学生:“上课伊始,我们对严监生的情况有了了解,再看看平时生活中的他和临死前的他,你又想说什么?”通过拓展资料的学习,学生一致认为严监生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十分吝啬的守财奴,还感悟出生活中比金钱重要的东西多的是,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了。

  虽然,课文只有区区三百来字,课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是学生的收获颇多。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人物描写一组》由3个片段组成,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每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因此,教学中重点达成两个目标1:感受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中,我根据每个片段所运用的不同的描写人物方法,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

  《小嘎子和小胖墩比赛摔跤》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方面对小嘎子摔跤动作进行细致描写。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边读边加上动作体会,同时播放电影片段,增强学生的亲身感受,接着组织交流: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临死前的严监生》抓住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头却总是断不了气动作描写,用语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想象当时严监生的心理活动,体会作者所刻画的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然后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假如你就站在奄奄一息的严监生床前,你想对他说什么?使学生对严监生留下深刻印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抓住描写凤辣子语言的句子,通过介绍贾府的人际关系以及凤辣子的身份,引导学生体会到凤辣子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感受凤辣子的性格特点。

  分别阅读各个片段后,将三个片段进行比较阅读,看看同是写人,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确这些写人的方法在写人的文章中要恰当、合理、选择地运用。

  由于课文中的人物学生比较陌生,加上教学中引导不到位,讲得多,读得少,所以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还是比较肤浅。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1.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

  2. (1)教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时,首先,我放手让学生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初步了解课文,讲讲: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原因(因为大部分同学都看过这部电影)?接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阅读,为增强学生的亲生感受,我采取边读边加上动作体会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2)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我都采用了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范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精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验人物内心世界;有感情朗读,体会写法。

  收获:名著的魅力在哪?就在于他能运用短短的一个词、一句话,把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你的面前。有的同学边读便觉得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时的场面就在生活中。有的同学读严监生时不由得笑起来。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一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这组课文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通过对这一课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这篇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对文章中“严监生”这个 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的,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而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从而学生也难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2、老师缺乏示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遗憾的是课堂里老师忽视了这点,几乎没有示范读,学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14

  一、读拼音,写词语。

  jīng shén dǒu sǒu     pò zhàn     bān dòng     gū dōng

  (                )(       )(        )(       )

  jiàn shēng     zhí zi    láng zhōng    bǐ bǐ jiē shì 

  (          ) (      )(         ) (            )

  liǎn shēng bǐng qì     xí fu     fēng sāo      zǔ zōng

  (                 ) (     ) (         ) (        )

  kě lián     shǒu pà    huī huáng    miáo tiáo   biāo zhì

  (       ) (       ) (        ) (        )(        )

  diǎ liang   qì pài    shǒu jí yǎn kuài   bǎng dà  yāo yuán

  (        )(       )(                )(                )

  fàng dàn wú lǐ    zhuǎn bēi wéi xǐ

  (             )(                )

  二、选字组词。

  摔  蟀  率    (    )打  (    )跟头   蟋(    )

  效(    )  税(    )

  挠  浇  烧    (    )头  (    )水  燃(    )

  (    )杯  (    )花  阻(    )

  戴  带  代     爱(    ) (    )路  代(    )

  (    )数  (    )领  (    )花

  偏  遍  篇    (    )爱  (    )旁  (    )地

  (    )章  (    )目  普(    )

  三、近义词

  慌忙——        打量——        标致——        破绽——

  欺负——        纳罕——        恍若——        随便——

  惯手——        明白——        一向——      

  四、反义词

  慌忙——        标致——        精神抖擞——      

  五、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转(悲)为(喜)

  转(    )为(    )  转(    )为(    )  转(    )为(    )

  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三(    )两(    )    三(    )两(    )    三(    )两(    )

  三(    )五(    )    三(    )五(    )     三(    )六(    )

  三(   )六(  )  三(   )六(  )  三(   )九(  )

  七、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片段,主要通过人物       和       的描写,突出了小嘎子机敏、有智谋、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2.《临死前的严监生》的片段,把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是因为作者运用了人物         和          的描写。

  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主要通过人物         、          和

  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伶牙利齿、张狂放肆、八面玲珑、炫耀权势的贵夫人形象。

  八、阅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回答问题。

  1.找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找出文中表示摔跤动作的词语,并写下来。                                                              

  3.小嘎子和小胖墩摔跤时采用了什么战术?他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战术?

  4.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九、阅读《临死前的严监生》,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越发(        )    插口(        )  记念(        )  登时(        )

  2.把描写严监生动作的语句摘抄下来。

  3.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什么?

  4.你认为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15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板书),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的朋友。(读题,注意“嘎”读ɡā)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学生自读)

  2.指名读。结合正音。

  抖擞(sāu)裆(dānɡ)挠(náo) 拽(zhuài)

  3.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尽管我们只是初步读了课文,但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还是可以看出,小嘎子和胖墩儿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读明白。然后同桌或者上下桌两位同学,可以试着把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表演出来。(学生读书、表演)

  2.现在我们请一对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动作过程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导演,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摔跤的经过都表演出来。

  3.演员演戏,导演说戏。“演员”表演结束,及时组织“导演”指导。指出表演准确和不准确的地方。如果有指导和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提醒“导演”。教师要特别注意下面这些地方,“演员”是否表演出来,是否遗漏,“导演”指导是否到位:

  (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着腰说,“来吧,是一*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注意爽快、无所谓惧的语气、跳”“退”“闪”(快速转身)的作和“*腰”的站立姿势的表演和。

  (2)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打架似的对起阵来。

  ──注意“虎势一站”(还有气势,以谁也不服谁、水也不怕谁的姿势站立)的表演和。

  (3)起初,小嘎子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注意:①小嘎子的“抖擞”“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突然伸脚绊)的神情动作的表演和。②小胖墩儿“塌着腰(凹着腰),合了裆(合并两腿),鼓着眼珠子”的动作表演和。

  (4)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注意“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抓)”“推拉拽(拉)顶”“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的动作表演和。

  如果“演员”表演存在较多缺漏或不到位的地方,应要求他们再根据“导演”的指导再次比较准确地表演一次。

  四、深读课文,感悟形象

  1.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2.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3.通过起先精彩的表演和现在会心的朗读,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的心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

  (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等。)

  4.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

  5.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反馈: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齐读课文,结束全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朋友。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进并亲近这两位朋友。

  2.齐读。

  六、布置拓展性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徐光耀先生的中小说《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1980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最近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

  第二课时(临死前的严监生)

  教学准备

  教师:

  小黑板、挂图等

  学生:

  阅读《儒林外史》,收集关于作家吴敬梓的有关资料。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1.交流《儒林外史》的读后体会。

  2.教师: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为熟悉他们的生活了便利,这样就从个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转向对社会不满与批批判上来。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学生自读思考。

  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读漏“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让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5.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让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

  8.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9.在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10.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与大侄子的交流

  伸出两个指头把头摇了两三摇与二侄子的交流

  越发指得紧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与奶妈的交流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把眼闭着摇头与赵氏的交流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12.体会人物的心理,练习朗读后面话,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四、课后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臧向飞)

  第三课时(“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红楼梦》的信息,注意搜集有关贾母、王熙凤的资料。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词。

  一、激趣导入

  1.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塑造几百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贾家荣宁两府的兴衰败落,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喻为古代的百科全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文章,就是节选自这本古典文学名著。

  2.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3.教师补充:《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到《红楼梦》开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都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贾母还在。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想到黛玉年纪小没有人照顾,就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介绍的就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课文的生字,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准字音。

  ①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②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的画下来留作讨论。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接力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师生随机纠错,并适当解答同学们的有关疑问。

  3.再读课文,思考: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

  王熙凤,是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妻子,贾母二儿子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那么,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下教学分三块,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变序进行。在每一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出同类描写,进行分析比较,体会描写方法的作用,以便掌握描写方法。

  (一)外貌描写──美丽

  (1)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再看图,找出谁是王熙凤。

  (2)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进行描写。指导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特征写。)

  (3)指导学生朗读。

  (二)语言描写──放纵,逢迎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1.“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1)这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放诞无礼)

  (3)出示“这些人个个……放诞无礼?”“敛声屏气”什么意思?“个个敛声屏气”说明当时的气氛怎样。

  (4)这样的气氛下,王熙凤竟说说笑笑地进场,足见其性格放纵,不拘小节。难怪贾母称他为“凤辣子”。出示: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1)“真”去掉有什么不同?(说明之前曾怀疑过,流露出对黛玉美貌的惊叹。)

  (2)从“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相见恨晚之意。)

  (3)你能明白“凤辣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句话的意思吗?(她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母亲邢、王二夫人。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扬此失彼。看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

  (4)最后“凤辣子”为什么又要转喜为悲?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

  3.“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

  (1)过渡:“凤辣子”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这可要让这位“心理学家”难堪了。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而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

  (2)“凤辣子”是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吗?引导学生联系贾母的地位想想。(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呢。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4.“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1)如果你是林黛玉,听了这话,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物?(一是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身份,与林黛玉虽属同辈,口气却极像一个主人在对一个怯生生的孩子说话。)

  (2)练习朗读王熙凤的所有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动作描写──圆滑

  (1)让学生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

  (2)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把这些动作加进刚才的对话中再读一读。

  (4)小组练习后再表演。

  三、布置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红楼梦》有关章节。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篇16

  教学内容: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作者资料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胖墩和小嘎子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小嘎子顽皮、机敏、富有心计。

  生:小胖墩很沉稳,也是个摔跤能手。

  师:嗯,他们两个各有特点。你还有其他收获吗?课文着重抓住了什么进行描写?

  生:……

  生:小胖墩和小嘎子比赛摔跤时的动作、神态。

  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师:是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这篇课文选自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只有区区三百多字,却被人们视为细节描写的经典,这是一段怎样神奇的文字啊?(板书课题,读课题,正音“监”,理解“监生”)。

  师:片段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严监生呢?(强调临死前,师在临死前下打上点。)

  师:设想一下一个人在临死前会想些什么?

  生:……

  师:这些都是一般人临死前的想法,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你的收获。

  师:严监生临死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师板:两茎灯草)

  师:在古代灯草是用来照明的,它非常地便宜,相当于一盒火柴里一根火柴的价钱,高明的作家善于抓住特殊情景下的最不起眼的事物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原来 “两茎灯草”就是严监生临死前的心事,他的表现是怎样的不一般呢,请大家仔细地读课文,划出直接描写严监生的句子。(生读书画记)

  师:严监生临死前有哪些不一般的表现?

  生:……

  (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师:这句话里描写了些什么?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师:是啊,此进的严监生病情严重,还吃力地伸着两个指头,却总不得断气,多么难受,多么可怜!看来,这严监生是天大的心愿未了,再读读整个句子,注意,他的病已经很重了,很难受,很可怜的。(男、女生分别读。)

  师:还有哪些直接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生:……

  生: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师:登时是什么意思?联系前后文字,可以换成——

  生:马上、立刻、顿时……

  师:同学们真厉害,关于严监生不一般表现的句子,找得可真准!那么,我们再读读这几个句子,想想,严监生当时的心情怎样?(出示三个句子)

  生:焦急,难受……

  师:是啊,严监生怎能不焦急呢?你看他的那些亲人们都猜测了些什么呀?谁先说说,严监生的亲人们都猜测了些什么?

  生:(大侄子的话)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师:严监生对这样的猜测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他的表现是——,来,读出来——(指名读 板书:两个指头)

  师:大侄子猜错了,只是有些失望。严监生除了银子多,还有亲人多,还有机会。接着谁猜测了他那两根手指的意思?

  生:二叔说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师:又没猜对,此时的严监生——(指名读严监生第二次摇头的句子 板书:越发指得紧了)

  师:二侄子也没猜中他的心思,关心的是他的银子!严监生心里会怎么想?

  生:……

  师:在严监生苦苦支撑的时间里,还有谁接着做了猜测?

  生:奶妈做了猜测: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师:所有女生先读奶妈的话,男生读后面的动作描述!

  师:多么固执的严监生啊! 可怜的老人在想什么呢?

  生:……

  师:久猜不中,严监生已经快支持不下去了,他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板书: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此时,他的心里充满了——

  生:绝望、生气……

  师:这时,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此时的严监生——(指名读句子 板书:点一点头)

  师:可怜的严监生,谁会想到家财万贯的他,临死前挂念的是两根灯草呢?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生:……

  师:此时,你感觉到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板书:吝啬?节约?)

  师:严监生的行为是不是节约呢?举例说说吝啬与节约的不同。

  小结:该花费的也不花费叫吝啬,不该花费的就不花费叫节约。

  三 抓住典型情节,探究写法

  师:临死前的严监生非常的吝啬,作者没有用一个吝啬,却把这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都是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师:(结合板书)再看看亲人们对严监生说话时他的三次手指动作和摇头,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亲人们都没有猜对他的意思。

  生:焦急、无奈的加剧。

  师:作者抓住了严监生临死前的典型事例,动作变化的典型细节,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写作方法?

  生:…… (板书:典型事例 典型细节)

  师:这个片段写了严监生什么特点?抓住了怎样的典型事例呢?主要写了他哪些典型细节呢?

  生:写了他的吝啬的特点,抓住了他临死前的典型事例。

  生:主要写了他三次摇头的动作,神态这些典型细节。

  师: 这就是一个杰出作家的不同非凡之处,写一个人的吝啬,无需多动笔墨,就抓住严监生临死前的典型情节,通过动作变化的典型细节就把人物的吝啬鬼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四,学以致用,迁移写法

  师: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这样,抓住典型情节,通过典型的细节,刻画出人物特点。

  师:如果我们想写写身边的同学,你能想到了哪些最能反映出这个同学的典型事例,他哪一点动作,神态,语言,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

  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能抓住典型的情节,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希望你们灵活运用写作方法,写出让自己更满意的文章。

  《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反思

  红安县将军城小学 姜 晖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总是断不了气的严监生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情。“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和学习作家怎样抓住人物动作、肖像、心理及细节描写等写作的方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练习题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