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

元气怼人 点赞 分享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精选2篇)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 篇1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XX年提出来的一个阅读能力点和测试点。这个能力点的提出,表明现代文阅读测试增加了创造性阅读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意识的要求。

  一、什么是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

  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属于阅读心理学上称为的“预测”,是一种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的过程。我们平时读小说,看电视连续剧,推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就是这种方法自觉不自觉的运用。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推测;完全没有的推测的阅读是不存在的。

  根据文章内容作推断和想象,通常放在第ⅰ卷现代文选读(一)中,用单项选择题考,第ⅱ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偶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推断题。

  二、推断和想象的类型

  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譬如,我们在《筛选和整合信息》一讲中全文引用了《转基因作物》(1998年高考试卷选文)。文中说“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作物的脱氧核糖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文中又说:“同时也有些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两例的推断,都属于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2.根据文中的观点推出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这一类推断比上一类推断要困难一些。这困难主要表现在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准确把握;也表现为对“相关问题”的了解程度,还表现为一个联想和推理过程。1997年高考就出过这样的试题。当年所给的材料是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散文二集〉导言》的节选文字。节选的部分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弊端,丝毫未涉及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却出了这样一道题:

  关于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心”,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从原文对《古文辞类纂》的评述中,把握作者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心”的看法,知道这“心”就是指主题,中国古代散文的“心”是宣扬尊君、卫道、孝亲这“三种教条”的;知道文中所说的“体”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知道中国古代散文的“体”是刻板的、僵化的。还要知道作者把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的这两个弊端概括为“两重械梏”,并且说,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是写不出好的散文来的。因此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要突破这两重械梏。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进入答题状态。而答题时又要扣住散文的“心”即主题来判断。据此可知,本题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a、c。因为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是宣扬封建教条、严守封建教条的,所以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应该“反对封建教条”、“表现作者个性”。b、d两项原文未尝论及,自然不符合作者观点。当年错判最多的是e项,主要是考生不明白“两重械梏”包括“心”和“体”两个方面,而试题只要求对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作推断。如果考生对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具备一定的知识和阅读经验,解答本题会得到一定的方便。

  3.根据语境推断和想象作品和相关要素

  这里所说的“相关要素”,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更多的则是两者结合的。譬如过去考过根据文意补写一个领起句,补写一个总结句,或者根据一首诗的具体描写和抒情,推断诗中所写是哪一类人,等等。这类推断的基本之点是对所给文章有准确的把握,还要分析具体的上下文。

  例: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完成后面的题。

  “书 法 家”

  司玉笙

  书法比赛会,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根据语境作推断和想象,在文中的横线内补写承先启后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应是:  

  要完成这道题,要注意这样几点:①“书法家”上加引号,是讽刺的,否定的;②“书法家”高局长因为经常批文件只会写“同意”二字,其他字不会写,自然隐含着没有实际本领的意思;③这高局长为人并不坏,“笑眯眯”、“歪着头”、“我就献丑了”、“不写了吧”的神情、对话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至少态度不恶劣;④“高局长循声望去”,这表明有人在较远处大声说话;“不写了吧”表明大声说的是请他再写几个字。而“轻抖手腕”、“劲秀”等表明“同意”二字写得不错。根据这样的分析,补写的“承先启后的两句话”应该是:“人群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当然,不一定就这样补写,只要补写出的两句意思正确,能“承先启后”就可以。

  不过,这种类型的推断和想象,近若干年高考未曾考过。考的主要是前两类。

  三、推断和想象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推断的和想象的根据要充分

  这“根据”就是原文的内容。原文的内容是推断和想象的前提。前提条件必须充分。如果不充分,推出的结论便不可信。(这称为推断有“据”。)

  2.推断要合乎逻辑

  这里所说的合乎逻辑就是符合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指符合推理的规则。如果用因果推理法,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如果用类比推理,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如此等等。这称为推断要有“理”。请参见典型题分析。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类正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虐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

  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

  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

  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

  生的保温效应。

  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    )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

  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

  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

  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

  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

  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

  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

  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

  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这是XX年全国卷的7—10题。

  第1题考查对文中基本概念的理解,答案是a。关于“温室效应”这个概念,第二段有明确界定:“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保温效应。”这句话有四个要点:①保温效应;②阳光透射;③密闭空间;④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对照四个选项,a项具备这四个要点,所以“最准确”。

  第2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能力,答案是c。原文首段说明“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文中说,“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据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3题考查对重要文句的理解能力,答案是d。解答本题要扣住“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一要求。d项“雷击和虫害”不是“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人类对此束手无策”也不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故d项不正确。

  第4题考查推断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b。b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因为滑雪运动能否继续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二是“台风将远离日本”,因为原文说,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后,充其量台风只是“绕道而行”,不可能“远离日本”。这两项错误,既有推断根椐不足之误,又有推断过程之错。

  对照原文,其他三项推测根据充分,推断过程合理,因而都是正确的。

  五、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的两河文明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比原来常说“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度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出灿烂成就。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的统一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

  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权,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历史学家对此多抱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长江,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赞成派的观点,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高代遗址的发现,各种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朝都城遗址的相同。根据这些实物证据推测,很可能是黄河流域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如果这位贵族不是偶然来到这里,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项部署,那么我们可以说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

  不过,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际的经济、军事或信仰的说明,才站得住。无端的邻地扩张在商代是不应存在的。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犹如惊人重笔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洲、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在考虑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战略意义时,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凯觎长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不成商朝,商王朝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不吝代价。所以一些考古学家推测,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系。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史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

  1.联系全文,下列对“另有个说法”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在人文发展史早期“一体化”的特点不明显。

  b.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文化上互相统属,政治上共尊一个王权。

  c.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一体化”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

  d.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合力浇灌,共同养育出灿烂的文化成就。

  2.下列是对“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的原因的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两河流域辽阔宽广。

  b.中国两河之间相距遥远。

  c.黄河流域的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各自成长,各成体系。

  d.统一不仅要有政治上的需求,而且还要有经济上的需求。

  3.下列可作为两河“共尊一个王权”的最重要证据的一项是                                            (    )

  a.商王朝曾派人率部到盘龙城筑城建立据点。

  b.在湖北黄陂发现的盘龙城据点有重要战略意义。

  c.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

  d.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两河”要比西亚的“两河”长大、广阔得多,因此,中国的“两河文明”

  要比西亚的“两河文明”灿烂得多,伟大得多。

  b.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可见,

  中国的古代文化没有出现过“一体化”。

  c.到目前为止,在长江流域只发现了商朝据点遗址和一批商周时期的铜矿遗址,这说

  明北方王朝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

  d.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就不成商朝。四川广汉三星堆铜器文明遗址的发现,说

  明商朝的政治势力已经控制了四川广汉。

  附:答案及简析

  1.b(本文并没有否定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史实,只是认为中国两河文明共

  尊一个王权的时间要比西亚晚,且艰难得多)

  2.d(任何地区的统一必须具备这两需求。这不能成为中国两河统一难于西亚的原因)

  3.d(“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效的经济说明”,“铜矿遗址”就是一种经济文明;而且这些

  “铜矿遗址”是“商周时代”的。a项只是一种推测,不是证据;b项具有战略意义不是

  证据;c项虽“有铜器朝代的重要遗址”,但如果不能确证这些遗址的风格与北方王朝的

  相同,都不足以证明北方势力已到达黄河流域)

  4.c(一个政权对某区域的控制,离不开政治、经济两大因素。因为在长江流域没有发现早于商代的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依据,因此可以推出北方王权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a项比较只是一个条件,不是惟一条件;b项“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只能说明在中国上古时代没有“一体化”;d项不仅商代有铜器,周朝也有铜器,即使这些铜器出现在商朝时期,如果不能断定是商朝的铜器,也不能仅据此就断定商朝的政治势力曾经到达)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 篇2

  词语包括成语的运用,一般考生往往只盯着第i卷的词语题、成语题,而忽视作文“有文采”、“词语生动”的要求。即便是词语题、成语题,尤其是成语题的得分率也是比较低的。再说作文,阅卷表演都认为,词语贫乏,是通病,能达“生动”水平的少之又少。再则,辨别语病也会牵涉到词语运用的问题。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重视词语方面的问题。

  本讲专门谈词语积累、词语选用、词语搭配、词语顺序等问题。

  一、词语的积累

  有同学也许会认为,我都高三了,哪有时间积累词语,其实,即便是高三任务繁忙,你每天都在听、读、写、说,只要做有心人,便可积累许多词语。

  1.善听。

  善听,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听别人谈话、听录音文播、听影视中的语言,从中吸取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的词语,用来充实自己语汇的仓库。即使是听唱歌也可以吸纳。这里特别要强调向民众学习各种鲜活的语言,包括中种熟语、俗语。高考已经将熟语、俗语引入试题。如“可望而不可即”、“一年之计在于春”等。

  2.善读。

  善读,就是在阅读中尽可能多地学习、积累语汇。做文学作品阅读题,也可以吸取到有用的语言。读报,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3.善扩

  善于扩展,是听、读以外的功夫,就是由此及彼,从一个词语扩展到许多相关的词语。一是同类联想,譬如从一个表色彩的词语,联想到许多表示色彩的词语;二是词义联想,即从某个词语的相同或相反的意义上进行联想,譬如从“看”可联想到瞧、望、睹、观、瞅;可以联想到盯、察、注视、凝视、端详、审视、目不转睛;可以联想到窥、窥见、窥探、偷视;可以联想到四顾、环顾、环视、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侧目而视、怒目而视等。

  还有其他的办法。

  二、词语的选用

  词语的选用,以词语的积累为前提,没有积累,就无从选择。就选择而言,要注意下列问题:

  1.确切地了解词义

  这是主要指了解近义词语之间的微细差别。“莅临”、“亲临”都是“临”的意思,但“亲临”强调亲自到。“亲密、亲切、亲热”都是表示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但“亲密”重在关系,感情密切,无阂核;“亲切”重在感情真挚、恳切;“亲热”重在亲切而热情。“无动于衷”是指内心“不动”,“不动声色”是指外表“不动”诸如此类,应有明确的辨析。

  2.注意词语的色彩

  这里的“色彩”包括感情色采和语体色彩。造用词语要注意其表达的褒、贬或好、恶之情。“殚精积虑”、“处心积虑”,词义相近,但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深思熟虑”是褒义,蓄谋已之“是贬义。但运用语言是一件较复杂的事,在特定的语境下,褒义词贬用,贬义词语褒用,会产生意相不到的效果。鲁迅《藤野先生》中国”标致“形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就是一例。又如“嘴脸”,用以指人的“嘴”和“脸”时是中性的,但是置于“你看那副嘴脸”中就会有贬义了。

  还要注意语体色彩,这是指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色彩。口头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书面语体庄重典雅,讲究分寸。“商量”,用于口头语体,“商榷”则用于书面语体中的政论语体。“平分秋色”,用于书面语体,“半斤八两”用于口头语体;“杀一儆百”用于书面语体,“杀鸡吓猴”用于口头语体。不过,就像褒、贬可以活用一样,词语的词体色彩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下也是可以活用,庄词谐用,谐词庄用,就属于此类。

  3.注意词语的音节配合

  高尔基说:“语言的真正的美,是由于言辞的准确、明朗和响亮动听而产生出来的。”因此选用词语还要注意词语的音节配合,发挥汉语的声韵之美,使人听起来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样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一个句子的内部,要注意词语音节的匀称。在双音节的词里,一般是单音节与单音节配合;在四音节的词里,一般是双音节与双音节配合。这样可以使音节整齐对称,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例如:“互助”和“停用”都是两个单音节的配合;也可说成“互相帮助”和“停止使用”,这是两个双音节配合。如果说成“互相帮”、“停止用”,就不和谐。为什么对偶句,排比句读起来顺口?就是因为其音节配合得好。“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哔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是也。这一点在讲“语言表达”时还会谈到。

  4.慎用文言词语

  在书面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文言词语,可使语言整齐匀称,表达生动有力,如“巾帼不让须眉”、“  孑立,形影相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如“诞辰”、“教晦”、“瞻仰”、“拜谒”等还可以增加严肃、庄重的感情色彩。即便是“之乎者也”等,用得好,还可以表达幽默或讽刺的意义。

  但是,使用文言词语必须慎重。一般说来可以用白话词语表达的,就尽量不使用文言词语。不要把文章写成半文半白,更不要为炫耀而滥用。在特定情况下雷要用时,必须了解其确切含义和感情色彩,否则会出笑话。如“先生不容赐教,足下不胜感激”中,“足下使用错,因为它是对别人的敬称,这里却用作对自己谦称了。又如“家父”、“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母,如果说成“你的家父”、“你的家母”,显然是用错了。

  5.要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所谓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严正环境中网友们的词语,这是一种特定情境下使用的语言。如果不管人懂不懂,不管恰当不恰当,照搬照套,至少起不到需要的表达作用。

  三、词语的搭配

  词与词组合成短语或句子,这些词就成为短语或句子的构成成分,彼此之间就形成一定的关系,如动宾、偏正、并列、主谓等关系。这些关系,实质就是词语之间的意义搭配关系。从结构关系来说,词语的搭配应注意下列问题:

  1.并词关系词语的搭配

  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是平等的,无主次之分。要注意,表示大小不同概念的词语不能并列,如“报纸”和“杂志”可以并列,“报刊”和“杂志”就不能关弄,因为它在意义上有部分重合。“共青团员”与“高三学生”不能并列,因为它们是交叉关系。“音乐”、“舞蹈”不能与“武术”、“体操”并列,因为它们不是同一大概念的包含的几个小概念。

  2.偏正关系的词语搭配

  从语义上看,偏正关系就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修饰语在意义上必须和中心语搭配,如“灼人的仲夏”就是搭配不当,应说成“灼人的夏日”。又如“我从小出生在教师家庭”,“出生”是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不能用“从小”来修饰,应删去。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修饰一个中心语时,要特别注意意义上的搭配,如“随着时间与太阳的西斜,海面的色彩变化更大”,“太阳”和“西斜”可以搭配,“时间”与“西斜”显然不能搭配,应分开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西斜……”。

  3.动宾关系的词语搭配

  从语义上说,动宾关系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运用动宾关系的词语,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后一个词语所表示的事物,避免出现语病。如“每一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可以与“享有”搭配,而“义务”则不能,应该是“履行义务”。

  4.主谓关系的词语搭配

  从语义上看,主谓关系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主语是陈述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两者之间必须相符,否则搭配不当。如“凡属地方性的问题,由地方政府自己安排和处理”,句中陈述的内容有“安排”、“处理”两项,其中“处理”可以与“问题”搭配、而“安排”则不能与“问题”搭配,应删去“安排”。

  四、词语的顺序

  词语的顺序,是指各级语言单位在排列组合听顺序,任何一种语言,其单位的组合都有一定的顺序,而汉语的语序就显得特别重要。如“语文学习”和“学习语文”意义就不同,前者指有关语文的学习,后者指学习的对象是语文。语序的排列,主要应注意下列三点:

  (1)多项并列成分的顺序

  并列使用的词语往往属于同一类别,如“桃树、杏树、梨树”都是一种果树,都是名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就问题而言,都是动宾关系的词语。关列关系的词语,有的语序是可以颠倒的,如前者,有的则不能,如后者。要注意,按时间先后排列的,按范围大小排 列的,按轻重次序排列的,等等,语序不能错乱,否则会出现病句。

  (2)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

  一般说来,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由远及近,大致是:领属、数量、特点、性质、性别等。如“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辉入你眼帘……”(芳盾《风景谈》)这一句中,中心语“大旗”前有六个定语,按所属、指代、数量、特点、性质的顺序排列,这样的语序是恰当的,如果把“猩红”提前或把“一杆”移后,将如何?

  (3)多项状语的排列

  多项状语的顺序大致是:原因、目的或条件,时间或处所,语气、范围或否定,对象或性质等。如“这样,早晨五点钟由打杂的或者老板把他们送进工厂,晚上六点接领回来……”

  本句“送进”前有三个状语,按时间、方式、对象的顺序排列。颠倒就成了病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追求特定的表达效果,语序上也可以有所变动。

  五、练习及答案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对文学作品中的计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        ,而应重在感受和体会。

  ②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但是,于今想起来,内心深处还感到        。

  ③XX年12月27日,邪教组织雷尔派宣称“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婴儿‘夏娃’诞生”,对此,有人谴责,有人赞同,        不休。

  ④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        ,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a.推求    歉疚    争论    艳羡

  b.推敲    歉疚    争执    仰慕

  c.推敲    内疚    争执    艳羡

  d.推求    内疚    争论    仰慕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相信张老师的谈话在徐上华身上会产生        。

  ②你呀,还不        播种,能指望秋季有好收成吗?

  ③美国微软集团败诉,国际金融机构迅速作用        。

  ④这里路面过窄,来往的车辆        有些拥挤。

  a.效力    即时    反映    不免

  b.效应    及时    反映    不免

  c.效应    即时    反应    难免

  d.效力    及时    反应    难免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从赵本山出名的那天起,怎样定义和评判赵本山及其小品,在文艺理论界就存在着两种完全相反的声音,而县至今也没有达成        。

  ②雷锋当年以一双打满补西的袜子和做好事不求回报的        影响了整个中国。

  ③从地缘角度看,欧洲与中东的距离比美国要近得多,欧洲国家中东的战火        到自家门口。

  a.共识    事例    涉及 b.共鸣    事例    波及

  c.共识    事迹    波及 d.共鸣    事迹    涉及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由于书写潦草、文面混乱,老师要求他        誊写。

  ②这双鞋她穿着正        。

  ③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最后该如何解决,都需要调查研究。

  a.重新    合适    及 b.从新   合适    以及

  c.重新    适合    以及 d.从新   适合    及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

  和消费时尚。

  ②由于对小说主人公张大民这一类人的生活十分        ,他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张大民这个人物形象。

  ③问题虽        不能解决,但他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④        学校里的空气多么纷扰,我的心境终是平静的。

  a.理念    熟识    一度    尽管

  b.理想    熟识    一直    不管

  c.理想    熟悉    一度    尽管

  d.理念    熟悉    一直    不管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医生治疗,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伤病,终于会走了。

  b.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c.广阔的麦田铺上了鲜艳的地毯,而天际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般的光辉。

  d.近两年,学校投入很大财力购置了图书、仪器、标本及其他一些教学设备,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7.依次填放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事情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情况就大发议论,        显得太主观了。

  ②明年,从春种到秋收,县农业技术推广丫的专家们要        在咱们村帮助咱们科学种田。

  ③他那种痛苦的样子,真让人看了        。

  a.不免    始终    心酸 b.未免    一直    辛酸

  c.未免    一直    心酸 d.不免    始终    辛酸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记者昨日从高市环保局了解到,在—XX年冬季采暖期内,郑州讪区空气质量达到三级的天数仅占到58%,比去年同期整整低了10个百分点,穷原竟委,都是燃煤锅炉造成的。

  b.个别足球队员的道德素质实在差,踢进一个球,就高傲得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对球迷们更是侧目而视,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儿。

  c.贪官污吏们在受贿之初,往往还心有余悸,老怕被人揭发受处分。等趟惯了浑水,很快就心无顾忌、厚颜无耻、贪得无厌了。

  d.评论一篇作品总是头目眼于思想性、政治性和社会效果等方面,本来无懈可击,但如果认为文章的艺术特色、语言运用技巧全然无足轻重,不值一提,这就不对了。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位年轻的副教授韦编三绝,仅仅是近五年撰定的专著,就达一非六十万字。

  b.这场春雨之后,地里的竹笋齐刷刷地冒出来一大片,栩栩如生,鲜嫩无比。

  c.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公安干警采取先开门揖盗再关门打狗的战术,终于将其缉拿归案。

  d.“知足常乐”的古语,有人认为不足为训。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0.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肩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不知何处是归宿。

  b.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c.儿子考试作弊爱处分,父亲得知后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今后不再犯,仍然是我的好儿子。”

  d.有人说,随着电脑的普及,属于纸笔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如果还欣赏自己的墨宝,无疑是抱残守缺。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11.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老教师陈华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c.她收到一封法国来信,可上面的邮票却不胫而走,不知被谁撕去了。

  d.伊拉克长期遭受美国制裁,人民生活异常困难,最近又遭军事打击,真是祸起萧墙。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打击假冒伪劣,开展维权反欺诈活动,将是工商管理部门新一年的重要工作;同时推进诚信建设,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警告说,地球现在已被 工业技术带来的污染破坏了,春天变得死一般的寂静。数十年后的今天,卡逊的警告言犹在耳。

  c.那些曾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国际政坛人物是不会被历史所遗忘的,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d.人的志向、情趣千头万绪,幻想用一个模式克隆出“神童”,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既违背教育规律,又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你们几位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业。

  b.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c.随着经济环境改善,贷款消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寅吃卯粮也成为一种时尚。

  d.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的这份家业。

  附:答案及简析

  1.a(①“推求”是根据已知因素探索道理、意图,更合语境;②句中有“内心深处”,故用“歉疚”;③“争论”是争辩,“争执”是各执己见,不相让;④“艳羡”是十分羡慕,“仰慕”有敬仰之意)

  2.d(“效应”指的是一种现象,对发生的某种情况的反应,“即时”指这一时刻,马上;“反映”是动词,不能做“作出”的宾语)

  3.c

  4.b(“重新”表重头另行开始,“从新”有从头做起之意。“适合”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合适”是形容词。“以及”前可停顿:“及”则不能)

  5.d

  6.d(a“会”就为“能”,b“与”应为“向”, c项“而”应删去)

  7.c(“不免”免不了,“未免”有意是“实在不能不说是……。”“始终”,从开始到最后,“一直”侧重于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辛酸”侧重“辛”)

  8.a

  9.c(“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

  10.d(“噤若寒蝉”,形容不作声,“上行下效”是贬义,c项词义过重)

  11.b

  12.d(应是“千差万别”)

  13.d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