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逍遥游

逍遥游

旧城已冷 点赞 分享
逍遥游

微信扫码分享

逍遥游


文中出现的宾语前置,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需要前置,如上面的(3)(5)(6)(7);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需要前置的类型,如(4);另外补充的是“之”做提宾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和《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还有“唯……是……”固定结构的宾语前置句,如“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师:只有准确掌握文言句式,我们才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刚才这位同学已经将常见的宾语前置句类型归纳得很全面,让我们从语法方面细心领会这种语法现象。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幅图画:
多媒体展示图片8――――鲲鹏展翅图
师:请同学们用一个成语来说明图画。
生(齐答)鲲鹏展翅。
师:这个成语包含什么意思?
生10:鲲鹏展翅就是大鸟展开了翅膀,比喻意气风发,追求志向。
师:除了李白的诗句,我们还能想起哪些诗歌中用鲲鹏这一意象?
生11:李清照的《渔家傲》里曾经说过“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师:大鹏展翅,翱翔万里,是不是就很自由逍遥了呢?我们如何来理解大鹏这一形象?先让我们迅速阅读第一段,然后回答这一问题。
生12: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表达了对大鹏的热爱之情。
生13:也许作者在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师:看来,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喜欢以鲲鹏形象入诗入画,就是要表达那种欲大展雄才而无法实现的无奈。那么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生14:因为鲲鹏高飞,要借风力。为了突出风力对鲲鹏的作用,作者还以气息对于野马尘埃、水对于大舟的作用来作比喻、说明。
师: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
生15:反对。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说明“之二虫又何知!”,它们也凭借了一点外力。
 师: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
 生16:斥鴳认为,鲲鹏要飞高,才依赖于风力,而自己不追求那样的高度,所以能够摆脱对外力的凭借,自己能够自由地“腾跃”“翱翔”。
 师:那么,作者对斥鴳的“笑”是什么态度呢?
 生17:同样是反对、反驳。
 师:作者是怎样反驳的?
 生18:从大与小关系的角度来反驳的。世界上万事万物,所求有大有小,大固然需要凭借,小同样也需要有所凭借,因此“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是错误的。
 师:齐读朗读第三段,并思考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
 生19:因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师: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怎样?
 生20:作者对他也是否定的,由“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可知。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否定比他自由得多的列子来进一步否定他。
 师:到此为止,我们了解到,作者对“笑”鲲鹏和别人的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一一作了否定。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作者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不是肯定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逍遥游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