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月是故乡明学案

月是故乡明学案

零度碳酸 点赞 分享
月是故乡明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月是故乡明学案

月是故乡明
《想北平》
学习目标:
    1、掌握关于老舍的文学知识,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
    2、反复品读,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故乡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3、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内容:
一、 基础知识
1、 应掌握的字词
漂泊    九牛一毛  黏合  什刹海(刹车 古刹一刹那)   辜负  菜圃  哺育
2、关于老舍的常识
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一生著作颇丰,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等。
2、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1936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而那时的北京不但失去了国都的地位而改称“北平”已经有八年,并且伴随着华北局势的日益吃紧又逐渐沦落为岌岌可危的“边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有关北平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二、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那这个“想”字能不能换成“写”?为什么?

2、文中出现了四次“说不出”,有何作用?明明反复说“说不出”还是说了很多,我们也能明显感到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

 3、北平可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老舍专挑墙根、院子、花花草草的写呢?是不是显得太小气了点?

4、那么对于这“说不出”的爱,作者真的没有说出吗?在二、三两段中作者是如何表述的?   
 
5、结合同学找出的句子,体味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a、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比喻、对比、衬托、引用、反复、拟人等)
 b、可以从表达方式上研究(议论、抒情、叙事的地方)
 c、可以抓住重点文句领会文义(主旨句、呼应句、含蓄句等)

5老舍散文的语言特点:(1) 纯朴、简练、俗白,平淡却有情致,自由一种亲切感人的味道(2) 幽默诙谐,京腔十足,通俗明白,鲜明生动。如:“差点事儿”“挤得慌”“带霜儿的玉梨”“还不愧杀”

我心归去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重点与难点:
1.通过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学习内容:
一、 基础知识
概莫能外  钥匙(锁钥汤匙) 惦念(掂量)  静谧  奇诡  融化(溶化) 贫瘠
悲怆  眷顾矫饰(矫揉造作)   烙印  潦倒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月是故乡明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