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风筝》

《风筝》

一派天真 点赞 分享
《风筝》

微信扫码分享

《风筝》


兄弟二人的不同态度,揭露了封建思想对“我”的毒害,而小兄弟因年幼,持有一颗天真的、真挚的童心。
2、赏析文段(4):讨论回答:
找出发现弟弟偷做风筝后我和弟弟的神态和动作。
思考:我为什么那样做,弟为何不反抗?
点拨:弟弟:很惊惶地站  失了色瑟缩  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惊恐不安的内心
悲苦无奈的神态  -----------认为管是正当,自认该罚。麻木
“我”:愤怒   即刻伸手   抓断、掷、塌扁   傲然走出  专制、盛怒----认为管的对,受封建家长制传统的影响。
3、赏析文段(5-11):讨论回答:
找出文中叙述我是如何省悟和补过的及弟弟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后的神态。
点拨:“我”:不幸偶尔看到  心变铅块堕下去   想补过、讨宽恕深深自责、严于自我解剖,抛弃旧我、追求新我
弟弟:惊讶  什么也不记得   毫不抗争,麻木   幼稚纯真,健忘
揭露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的扼杀。
三、走进主题
资料1:当年,小兄弟以风筝迎接春天,自己却演了一场精神虐杀的恶作剧。至今难以追悔!那么,现在,小兄弟的“春天”又在哪里呢?“我”的春天何在呢?四周都是黑暗,又是谁在制造黑暗呢?当年百花凋零,生灵涂炭的精神虐杀者又是谁呢?春光时节竟无春,这又怎能不使作者产生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呢?这是人民的悲哀,时代的悲哀!——《鲁迅名作鉴赏词典》
资料2:封建思想有形无形地摧残着我们一辈一辈的人。类似 《风筝 》中这样的日常生活小事,在旧社会里时时发生,处处存在着。可是往往被人们忽略,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就像作品中未曾觉悟之前的“我”那样。作品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仅表现了“我”的个人悔恨,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摘自《〈野草〉赏析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
(讨论、合作、探究)
1.鲁迅的兄弟之情。
2.揭示了“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3.学习鲁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精神。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
情境对话:
假如十年过去了哥哥的身体越来越差,不久将离开人世,所以哥哥对弟弟说:
弟弟知道哥哥多年来一直为此事自责悲哀后,所以弟弟想对哥哥说:
(发挥自己的想象合理的补叙一段文字。)
六:歌曲欣赏(三月三)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的叙写了同胞兄弟间的浓浓亲情,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和情怀。他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下面再请欣赏歌曲《三月三》,让我们一起走进风筝的世界里,来共同放风筝,共同放飞我们的心灵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风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