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困爱之城 点赞 分享
《孟子二章》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孟子二章》教案


    拂士 (bì):同“弼” 空乏 (kō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讨论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2)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3)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 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 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 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孟子二章》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