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促织》.示例之二.

《促织》.示例之二.

巫婆的猫 点赞 分享
《促织》.示例之二.

微信扫码分享

《促织》.示例之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

《促织》是一篇长篇文言课文。但学习起来有两个便利条件:一是该文的故事,大多学生已相当熟悉;一是课文注释相当详细,高三学生大多数能独立读懂课文。教学应走在学生智能发展的前头,而高三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向,已比较注重研讨的探索性、深刻性和广阔性,因此本文的教学必须具有适当的难度,无论词语解析、内容和写法分析,都要带有往深一层探究的因素。有些问题的探讨,要介绍一些有关文史知识,来丰富学生头脑,开拓学生的思路。

具体设想如下:

1.不在课堂上通读全文,不逐字逐句逐段串释,以免把有限课时过多用在这两方面。初读阶段的词句理解,只重点挑出一批词句、语段来引导解析,并交给解析方法,力求使学生能获得较深的印象。其他词语容许学生“不求甚解”。

2.贯彻教师指导下的独立自学原则,不追求课堂讨论的热闹,师生问答也适可而止,以免耗时过多而学生所得有限。词语解析、情节提纲的编写、创作构思和手法分析,是本课教学的三个重点。或问题导路,或提供样例,或介绍有关知识,目的都在使学生的每一步探讨都有门径可循,不致茫无头绪。

3.用3课时教完。一、二两课时着眼于课文本身的理解和情节分析,并着重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第三课时则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创作构思和手法,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写。

课前两天,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

1.细读“预习提示”,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逐段读完课文。读完后试作课文内容的口头概述。

2.用比较舒缓的节奏朗读课文一遍。

3.解析下面两组常用实词(用板书出示):

A岁、顾、报、令——根据“思考和练习”第六题解析;

B邑、靡、纳、复——联系以前所学课文,想一想,各有几种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进行常用解析和朗读指导,介绍作者和《聊斋志异》,提出研读任务和研读方法;提供疑难词句解析和情节提纲编写的样例,为下一节课的研读导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指导常用词解析和课文朗读、概述。(控制在20分钟内)

具体进程是:先布置几个学生解答常用词解析题,布置完后指名学生朗读,然后回过头来订正常用词解析的正误,最后进行概述指导。每一步都注重知识拓展和方法指导。

常用词解析情况的检查和点拨:

指名四个学生按“思考和练习”第六题四组例句板书“岁”、“顾”、“报”、“令”的常用义。

参考答案:

“岁”:A年;B每年;C年龄;D年。“顾”:A但、但是;B回头;C顾念、顾惜;D回头。“报”;A报告、告知;B报复;C报答;D报仇。“令”:A命令;B时令;C美好的;D命令。

点拨:上述常用词,均不止题中那几种意义。如“令”,就还有“一县长官名称”一义。特别是“顾”,意义用法复杂,除题中三种外,就还有:“看”(“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赢得仓皇北顾”);“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等等,此外,与“视”,“玩”合用,有“仔细端详”意,如:“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订鬼》)

出示幻灯片,指四个学生快速解析:

参考答案:

A旧时县的别称;B古代与都城对称的县镇,一说指未筑城墙的县城。

参考答案:A败退;B无、没有;C不;D浪费;E倒下、披靡

参考答案:A放进;B接纳、收留;C交纳;D采纳

参考答案:

A回过来;B再;C又;D恢复;E回答、回复;F同“覆”,覆盖。

点拨:要特别注意“复”与“再”的区别。在古代,说“复”,着眼在重复;说“再”着眼在次数。如“再拜”,拜了两次”;“三年再会”,三年内两次会面,不是三年后再会面。

朗读情况的检查和点拨:

指名三个学生依次朗读第1段、第6段、第8段。

读前点拨:一是指出文言文的朗读要读得舒缓、从容,方法是要注意把句中词语稍为拓展开,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中间横线表示略带拖音,并读出抑扬顿挫来。二是每读一段,教师先三言两语提示一下该段在文中的作用(如第1段)或前面的情节。

读后点拨:一是纠正读音,特别是容易误读的字音,如:“如被冰雪”的“被”与“披”通假,读“披”;“抢呼欲绝”的“抢”,读qiāng;“亦厚赍成”的“赍”,读jī,不要读成“赉”(lài),等等。二是重提读得舒缓,从容,有抑扬顿挫的要求。

口头概述的检查与点拨:

指名一成绩中上而又口齿清晰的学生在5分钟内概述完课文内容。

点拨:概述前指出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述时如有错误、缺漏,及时指出。概述后,重提概述前提出的要求,以引起学生注意。

二、介绍作者和《聊斋志异》,提出进一步的研读任务和研读方法。

关于作者和《聊斋志异》:

教师:为了深入研读课文,有必要先讲点有关作者和《聊斋志异》的知识。

作者蒲松龄生于明代末年,一生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康熙年间。他本是一个有多方面文学才华的人,诗、文、俚曲都有作品传世。但他一生的遭遇却很不幸运,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做了近40年的清苦塾师。

为什么叫《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奇闻异事?因为通过这些离奇虚幻的故事,便于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便于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也便于抒发作者自己的满腔“孤愤”。至于艺术特色,则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传奇,指唐代传奇小说)它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聊斋志异》中的作品,我们初中时读过一篇《狼》,但它并不是作者的代表作。现在要研读的《促织》,才是作者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扬露当时的黑暗现实。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天子。特别是篇末,作者仿效《史记》每篇篇末有“太史公曰”的体例,用“异史氏曰”直截了当地揭示出自己这一创作意图,这在古典小说中是很罕见的。《聊斋志异》起初以抄本流传,乾隆年间正式付刻时,刻印者为了避免文字狱之祸,特意删去“异史氏曰”中指斥天子的那几句话,就可见它明显地触犯了“时忌”。至于艺术手法,它也典型地反映了《聊斋志异》中一些名篇的特色,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迭伏,运笔跌宕多姿。这些都是我们研读时要注意体会和分析的。

关于研读任务和研读方法。

先让学生根据上述关于作者、《聊斋志异》的介绍谈点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直截了当地提出来,目的是为研读导向。

关于研读任务,教师板书为下述三项。

一、重点解析若干疑难词句、语段。

二、故事情节部分的要点和线索分析。

三、作者创作意图、创作构思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关于研读方法,教师指出:重点疑难词句、语段的解析要注意词句、语段的挑选,要挑选出典型的,能带动其他词语理解的,其他可暂“不求甚解”。具体解析方法见下面示例。情节分析,要抓住编提纲一环,具体编法也见下面示例。创作意图、艺术构思、表现手法的分析,要以创作意图为纲,运用前面所介绍的知识来观察、探讨。

三、疑难词句解析和情节提纲编写示例。

关于疑难词句解析示例:

“令以责之里正”、“里胥猾黠”——“里正”、“里胥”,课本均有注释,你是否觉得还有疑问?下一段的“猾胥”是否就是指的“里胥”?课本是这么理解的。

点拨:国内已有人对课本上“里胥”的解释提出怀疑,认为“里胥”就是“里正”,胥是小吏,“里正”也是一种小吏,至于下一段的“猾胥”,是别指县城负责征收工作的胥吏,这样的解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别的“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为什么成名却“不敢敛户口”?二是成名既这么“迂讷”,为什么县里“猾胥”要上报他充当“里正”?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解说者提供了如下史料:原来明清时代的“里正”,又叫“富户役”,负有替官府征收捐税、摊派徭役,以及驿递、供应的责任。许多富户不愿充任,结果就落到“中等人家”。“中等人家”当上“里正”的,有的就和官府、豪绅勾结,共同鱼肉人民,而像成名那样忠厚、“迂讷”的,就只好倾家荡产“赔偿”。这一说虽然顺通,但还不足以推翻课本上的注释,因为把“里正”看成“胥吏”,似乎抬高了它的品级。当然,“里胥”也不能看成是吏职的一个专有名称。这两种解释可以并存。提出来讨论,是要让大家明白,对课本上的注释是可以怀疑、商讨的。

关于情节提纲编写的示例:

提问:我们前面说过,小说的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你们看,本文的故事开端从哪里写起?整个故事的开展以什么为线索?

学生简答后,教师指出:本文的故事开端应是课文的第2自然段。第1自然段没涉及成名的故事,只是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它和结尾一段的议论一样,均不属情节的范畴。关于《促织》的情节线索,同学们指出是蟋蟀的求而不得,得而忽失,失而又得,这是对的。但还要注意它的内在感情线索,即由悲而喜,由喜转悲,悲极复喜,揭示主题,主要依靠的是这条内在的感情线索。

教师出示故事开端提纲(板书),并作说明。

说明:“开端”,表明情节的阶段性质;中间三项表示三个细节;最后二语,点明线索,揭示这一阶段内容的总特点。提纲用语要极其简明,尽可能援用课文词语。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不把开头三句概括进去?要进一步指出,开头三句仍属交代性质,即交代成名的为人和当上“里正”后的处境,不是故事矛盾的发生(开端)。学生可能还会问:为什么不把成名妻子的建议也概括进去?要进一步强调:提纲只能点到为止,什么都写,就会眉目不清。

四、布置作业 。

1.借助注释,边读边口译课文一遍,然后挑出10个左右的词句、语段,以备下一节课共同解析。

2.试编课文的故事情节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继续解析疑难词句、语段;指导学生完成情节提纲的编写。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一节课作业 完成情况。

课前收缴学生提出的疑难词句、语段若干份,编写的情节提纲上、中水平各一份。

指名一个学生口译课文第1段,指名一个学生口译课文最后一段。

二、疑难词句,语段的解释及方法指导。

具体进程是:①交代应解析怎样的词句、语段;②简略提示解析方法;③逐一解析一批词句、语段;④词句、语段解析小结:

关于应解析词句、语段的交代:应选择比较典型的。所谓比较典型,是指:a有疑难,但课本未加注;b课本虽有注,但有别解;c反映一种词法、句法、修辞法,便于举一反三。具体选析哪些,由同学提出,教师确定。

关于解析方法的提示:a有辞书作依据;b联系语境揣摩;c联系旧知识比较、拓展;d联系课文中其他词语顺带解释。具体做法是学生先答问(较长语段试译),然后教师点拨。

关于重点词句、语段逐个解析: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尽”——“累”,课本的注释是“亏累”,你们是否有怀疑?

(对学生解答情况的估计,略。下同)

点拨:把“累”解释为“受累”,是说得通的,《促织》初选为教材时,“累尽”的注释就是“受累而赔尽”。但辞书中,“累”还有“负欠”、“贴损”等义,所以课本再版时,注释改成“亏累”。这一义,同学们比较生疏,要特别注意。“累”,无论是作“受累”、“亏累”,都读第四声(lèi),只有在“堆叠”(“累土为山”)、重叠(“层楼累榭”)、屡次(“累战皆捷)时,才读第三声(lěi)。

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穴,靡计不施,迄无济”——“然”、“败堵”、“发”、“迄”、“济”等词语,应怎样理解?

点拨:“然之”是意动用法,以妻子的话为对;“然:是不及物动词,意为“对,是的”,表肯定。“败堵”,破旧的墙壁。“败”作墙壁解,是它的古义与今义的重要区别之一;“堵”作墙壁解是它的本义,如“环墙萧然”,后来才用作量词。“发”的基本意义之一是“开”,具体解释应视具体语境而异。“探石发穴”的“发”是掘开;下文的“窃发盆”的“发”是打开。“迄”有“至、到”和“终究”两义;“济”的意义很多,这里是“成功”的意思。“迄无济”可译为“一直没有找到”。以上词语,课本均无注释,要联系旧课准确理解。特点是要注意“成然之”这种意动句法,因为这种现象文言中很普遍,不但不及物动词可用作意动,名词和形容词用作意动的现象更多。如本文中的“试使斗而(之)”、“成以其小,之”,“益奇之”等句中的“才”、“劣”、“奇”就是。

“成妻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具”,意为“准备”,“诣”,意为“往”,这是我们已学过了的。“红女”,课本注为“红妆的少女”,你们看,是否妥贴?

点拨:把“红女”解释为“红颜少女”,比课本上的注释精当。“红颜”对“白发”,都就容貌而言,在逻辑上更严密。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针针”、“伏”、“玩”,应怎样理解。

点拨:“针针”是“丛棘”的定语,解释为“又尖又密”是可以的。按“针针”连用,通常指“一针一针的”,作者显然不是此意。课本没有加注,可能不便说死,就留给我们意会。“伏”在这里应解作“藏匿”,“伏焉”就是“藏在那里”。后文的“小虫伏不动”,才作“趴伏”解。“玩”在文言文中是个多义词,“展玩”的“玩”,是“琢磨体味”;下文“方共瞻玩”、成语“玩物丧志”的“玩”意为欣赏”;“玩法徇私”、“玩火自焚”的“玩”,又是另一个意思:“玩弄”。总之,文言词义要仔细辨析,不要因用通常义解释勉强可通就放过。如后文的“虫暴怒”的“暴”意为“猛然、突然”,不是“暴烈”;“一鸡瞥来”的“瞥”是“突然出现”,不是“瞥视”。查查字典,就会明白。

“循陵而,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从语境看,“走”、“俨然”,应怎样理解才恰当?

点拨:从语境看,这句的“走”,义同现代汉语的“行走”,不是“疾行”,因为成名这次是忍着“股血流离”之苦“扶杖而来”,是寻觅蟋蟀,当然不能迅跑。作者用“走”而不用“行”反映明清时代,这个词的词义已不像古代那样专指“疾行”了。“俨然”在这里义同“宛然”。按“俨然”这个词有三义:“庄严貌”;“整齐貌”、“宛然、真的”。三义的区别很鲜明,根据语境,很容易看出用的是哪一义。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用的是“整齐貌”一义;“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诗经》),用的是“庄严貌”一义。

“业根,死期至矣!而归,自与汝复算耳”——“而”的意思是什么?“复算”,课本注释是“算帐”,是否准确?

点拨:“而”,通“尔”,你;“而翁”,你的爸爸。以前学过,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就有这样的句子:“而翁长铨”。“复算”,课本注释准确,“算帐”本含有“复核”的意思,“复”不要另解为“再”。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向隅”、“聊赖”应怎样翻译,文意才顺通?

点拨:“向隅”,课本已注明是化用了《说苑》中“一人索然向隅而泣”一语,实际上是代指“哭泣”,坐实译成“面对墙角哭泣”,反而不妥。“聊赖”,课本未加注,意为生活上或精神上的凭借;“不复聊赖”,也是化用蔡琰《悲愤诗》中“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的句子,可活译为“不再有生趣”,死译成“不再有生活、精神上的凭借”就会显得生硬。这种化用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种修辞方法,目的是使平实的语句带有“古色斑斓”的韵味(旧时评注家冯镇峦语)。这种化用,本文中还有许多。如“东曦既驾”,化用了古代日神驾六龙的传说,“掩口胡卢而笑”,化用了旧注所引《阚子》一书中“宋人得燕石,以为大宝,周客见之,掩口胡卢而笑”的笑话,“胡卢”是笑在喉间;“蠹若木鸡”,化用了《庄子·达生》中“纪渻子为王养斗鸡”的寓言,原意是说把斗鸡训练到“望之似木鸡”的程度,其他斗鸡就“无敢应者”,只好赶快逃走;“裘马扬扬”、“裘马过世家”,化用了《论语》中子路的话:“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的“裘马”代指衣食往行方面的排场,不能只理解为穿皮袍,骑大马。此外,作者在一些浅显的语句中常常夹用一两个古义词,如“问者爇香于鼎”的“爇”,“唇吻翕辟”的“翕辟”、“中绘殿阁,类兰若”的“兰若”,“无毫发爽”的“爽”、“直龁敌领”的“龁”、“天子一跬步”的“跬”,目的也在增加语言的古雅韵味,阅读时也要注意。

“忽闻门外虫鸣……喜而收之”——在这个语段里,“超忽而跃”,课本的注释是否妥贴?“顿非前物”、“意似良”,课本均未加注,应怎样解释?

点拨:把“超忽”解释为“跳得远而快”,比课本注解“跳得轻快而高”,似乎更妥贴;“超”的在辞书里本有“远貌”一义,从紧接着的“急趋之”一句看,也以这样去解释才符合文中情景。“顿非前物”即“顿时觉得并非前物”的意思。“意似良”的“意”,最好解释为“意态”,因为前数语是列举蟋蟀形态上的几个特点,这一句可看成是承上总写其意态。但解释为“料想”,也说得通,两说可以并存。

“牛羊蹄躈各千计”——“蹄躈”,课本笼统地注为“脚”,你们是否有不同看法?

点拨:大家提不出意见是必然的。按:“蹄躈”这个词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和《议书·货殖传》,原句是:“蹄躈各千”,用个“各”字,显然“躈”与“蹄”有区别。但旧时注家对“躈”的解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大致有三种解释:一是认为同“噭(jiài)”“口也”;一是认为读qiào,即“尻(kǎo)窍”,肛门;一是认为“马四蹄为一躈”。均非确解,提出这个问题,是要让大家明白,读古书,有些难懂的词语,要多看几种注解本,一时无法弄懂的,只好存疑。

词句、语段解析小结:

重提前面所提示的发现疑难和解析的方法。进一步强调两点:一是要善于发现疑难,不要因有注解就轻易放过,要想想是否还可作别的解释,不要因按通常义理解勉强可通就轻易放过,要想想是否有根据;二是要养成勤查工具书习惯,单查现代汉语词典不够,还要学会查阅新版的《辞源》、《辞海》。一些有关文言诗文的词语汇释小册子也要注意。

三、情节提纲编写的指导。

具体进程:先用幻片放映学生编写的两份提纲,让同学们略作评判,教师简要点拨:然后教师出示自己所编写的提纲,供学生修改自己的提纲时参照。要强调教师的提纲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只供借览,不可照搬。

教师的点拨,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发展”与“高潮”两个阶段的区别。高潮,表现为矛盾比发展阶段更趋尖锐,往往形成一种新起的,惊心动魄的或更奇异的波澜。成名“虫死子亡”,就是这种矛盾更趋尖锐,别起波澜的重要标志。

2.情节的每一阶段都包含若干主要细节,主要细节间带有由一事向另一事发展或转化的性质。细节可单独成段,也可分属上下两段,还可一段包括几个细节,不要机械地按自然段划分细节。

3.每一阶段的线索提示,要兼顾“事”与“情”两个方面。单提“事”,不能完整地反映作者的构思思路。

4.用语要注意简炼,语句的长短要大体一致。

教师所编的情节提纲,板书如下:

四、作业 布置。

1.完成自己所编的情节提纲。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2)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创作意图,情节构思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局限性;补充点作业 ,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作业 入手,导入  课文分析。

巡视行间,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情节提纲的编写任务。指名学生,要求流畅地朗读课文第7段;指名学生用三言两语说明本文的创作意图和情节特点。然后教师宣布: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深入一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看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怎样虚构情节,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二、作者创作意图和情节虚构分析。

[1] [2] 下一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促织》.示例之二.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