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雨霖铃》“学本”材料

《雨霖铃》“学本”材料

甜味剂 点赞 分享
《雨霖铃》“学本”材料

微信扫码分享

《雨霖铃》“学本”材料

一、走进柳永“知人论世”是读解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这则材料介绍了柳永的生平经历,阅读这则材料请大家勾勒出柳永一生大事,以期对柳永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柳永(987?-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所以世称柳七。他兄弟三人,长兄三复,二哥三接,都先后中进士,当时人称为“柳氏三绝”。柳家世代做官,柳永少年时代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学成之后,他就到汴京应试,准备大展鸿图,在政治上一试身手。不料,一到光怪陆离的京城,浪漫文人的趣好占了上风:整日留恋于秦楼楚馆,与青楼歌女打得火热。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此行考中进士的目标,只是他“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才多艺善辞赋”,没把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经向可意的心上人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然登高第”(柳永《长寿乐》)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他沮丧愤激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宣称要“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你皇帝老儿不让我进士及第去做官,我不做官,又奈我何!在词坛上叱咤风云,难道不是一样的辉煌?正是“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很有点叛逆精神。其实这只是失望之后的牢骚话,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鱼水》一方面说“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战科场。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了皇帝耳朵中。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酌低唱,何要浮名”柳永的牢骚话,皇帝老儿当了真,断送了柳永美好的前程。再度的失败,柳永真个是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柳永,使他的艺术天赋再词的创造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教坊乐工和歌技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柳永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柳永创造的新声曲子词,有很多是跟教坊乐工、歌妓合作的结果。然而出身世代奉儒家庭的柳永,无法完全超越当时士大夫的人生价值取向,他不可能以填词为终生的职业,而必须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于是,他不得不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宦游公关(《雨霖铃》就写于此时),寻找其他的入仕做官的途径。他曾漫游过江南的苏州、扬州、金陵和杭州等地,也到过四川的成都和湖南的九疑山,写过一些干谒地方长官的词作,著名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就是歌颂和投献杭州知州的词作,希望能得到地方长官的援引帮助。到了中年,憔悴不堪的柳永在仕途上仍然毫无进展,内心十分失望。只好又回到了汴京应试,终于在仁宗景佑元年考中进士。虽然及第已老,但毕竟实现了平生梦寐以求的愿望,所以仍然十分开心。登进士第后,柳永被安排到浙江的睦州(今建德市)做团练使推官,到任一个多月,就显示出他的干练与勤政,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并被破格向朝廷举荐。由于朝中有人作梗,最终没有得到升迁。几年后,转任昌国县(今舟山市)晓峰盐场的盐监。在晓峰盐厂,他目睹了盐民的苦难生活,写下了《煮盐歌》,对盐民的不幸表现出深切的同情。曾几何时在绮罗丛中、笙歌筵上流连的柳永,于今也这样深切地关心民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知识分子政治正直的精神境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雨霖铃》“学本”材料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