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九上《登岳阳楼》导学案

九上《登岳阳楼》导学案

甜到心口 点赞 分享
九上《登岳阳楼》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九上《登岳阳楼》导学案

登 岳 阳 楼
 
  1.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2.通过背景的了解,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背诵诗歌,感受诗歌雄浑阔大的意境。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正是对岳阳楼的绝美概括。
 
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为杜甫辗转颠沛流离之作,这年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此诗就是此时诗人的登楼抒怀之作。
 
  1.全诗前后两联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2.全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诗的颈联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3.结合诗句,说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坼”与“浮”的表达效果。

4.《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眼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意即“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所作。
1.这首诗写登岳阳楼,试简要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请对诗歌颈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参 考 答 案
知识记忆与理解
自主学习导引
1.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
2.景物:洞庭水、岳阳楼、吴楚天地、天地日月星辰、孤舟、关山、栏杆。这些景物壮阔而悲凉。
思维探究与创新
1.一般认为,诗的开头两句表现了杜甫终于实现登楼夙愿的愉快。如清人仇兆鳌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萧涤非也说:“昔闻其名,今临其境,言外见得,这也是一件快事。”(《杜甫诗选注》)傅庚生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杜甫怀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下这开头两句:过去只听说有洞庭水,到迟暮之年才真的上了楼。这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如果是喜悦之情,与结尾“凭轩涕泗流”也就连不到一起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颈联写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漂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渺,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3.此联既是实写,也寓想象。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形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九上《登岳阳楼》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