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语文 - 绿

语文 - 绿

仰面清风 点赞 分享
语文 - 绿

微信扫码分享

语文 - 绿(精选11篇)

语文 - 绿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美景。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学难点 :领略花港和灵隐两种不同的“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引课:

  1、背一背跟西湖有关的诗句

  2、说一说带有“绿”或是相当于绿的意思的字的诗句,比如“柳绿更带朝烟”、“千里莺啼绿映红”。

  一、激情导入  

  1、师:古往今来,西湖以其景色秀丽,倾倒了多少中外游客,西湖的美就在于人工的妆点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西湖之美,美在清秀。

  3、那么,在一位当代女作家眼里,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课题)

  二、初读感悟

  1、师范读

  2、提问:如果让你给西湖一个字的评价,你选择什么?(绿)

  3、作者领略了哪些 “绿”?自由默读,找一找、划一划课文中出现的说“绿”的词。

  4、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找到的一样吗?

  5、课件出示校对。

  三、研读课文,体会花港和灵隐两种不同的“绿”。

  师:花港和灵隐都有“绿”的特点,可每一处给作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一)感受灵隐的“绿”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找一找,这里哪一句句子是重点句?

  2、课件出示“满目是绿”。

  师:“满目是绿”是什么意思?(到处是绿)找一找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绿,怎么样的绿?

  3、反馈交流,课件出示:

  随机点拨:

  ◎雨中灵隐的绿是多层次的,“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这种绿浸染了周围的其他景物,使“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溪水在“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

  随机指导朗读:

  ◎课文3—5自然段的朗读,语速宜稍缓,体现一边读一边想象和回味。表现景物的词语和描写“绿”的词语可读得重些,如,“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句中的“布满”“青苔”“绿”要读得重些。有的重音可轻读,如,“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中的“碧澄澄的”,要读得轻些,让人感受到不忍心扰乱水面的平静。)

  4、小结:作者围绕“满目是绿”写了四种景物,所以写一处的景色,不能笼统地写怎么怎么美,要抓住这一处的特点来写。

  (二)感受花港的“绿”

  师:灵隐“满目是绿”,那花港的“绿”又有什么特点呢?

  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花港的绿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绿”?)

  3、指名说,交流:有生命力的绿,有着蓬勃生机的绿,活泼的绿(在文章里找一找相关词句)

  ◎花港的绿给人的感觉是“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表现出一种“茁壮的生命力”。是“活泼的,有生命力的”

  4、找一找,在花港,作者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新荷,水珠儿

  杨柳是作者看到的吗?(联想到的)还有一些是作者感受到的,你能找找看吗?

  5、讨论反馈

  6、小结:作者写花港的绿,是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感、所想来写具体的

  (三)朗读的训练、指导: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想想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受。(课件出示景色,配乐朗读)

  四、小结拓读,课外延伸

  1、小结:绿,是生命的颜色,西湖,到处都是景色,这都需要我们,用心去“领略”。

  2、宗璞笔下的西湖是美丽的而又生机勃勃的。古往今来,历代诗人写过很多诗篇赞颂西湖的美丽,你知道有哪些吗?(课件出示)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忆江南》(唐·白居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风入松》(宋·俞国宝)……

  〖板书设计 〗 △ 绿

  道路两旁:古木参天 雨丝儿也绿

  飞来峰上:树木——绿得发黑,发蓝

  灵隐(满目是绿) 峰下小路:布满青苔 绿到石缝

  冷泉亭下:溪水碧澄澄 水花像飞珠滚玉

  绿

  花港观鱼(又一种绿)新荷——蓬勃生机 叶面水珠——翩然起舞

  〖参考资料〗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明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湖周长约15公里,面积5.66平方公里。环湖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以孤山、白堤、苏堤分割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及岳湖。湖中有小瀛洲、湖中亭、阮公墩三个小岛。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作出了不同概括,其中传颂了七百余年、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 ,它源于南宋画家对西湖山水画的题名。这十景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三生石》《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

  ◎《西湖漫笔》是宗璞的散文成名作,写于五六十年代之交,文章重点写西湖的“绿”和“变”,教科书节选了原文写“绿”的部分。

语文 - 绿 篇2

  教学目标:

  1、对应生活学习理解生字生词和优美的语句。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作者观赏梅雨潭的情景,观赏绿的情景,认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景,学习作者观察自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3、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学习运用烘托和衬托的方法表现梅雨潭的绿,培养学生表现自然表现生活的能力。

  4、感悟生活,品味语言,学习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本课目标。(1分钟)

  1、绿色是大家喜欢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象征。但绿也有深浅浓淡等不同。你们注意观察了吗?你们可能不会观察。今天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绿》,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绿表现绿的。

  2、揭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可用多媒体显示)(1分钟)

  1)、对应生活理解生字生词反映的生活情景,理解生字生词。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作者观赏梅雨潭的情景,观赏绿的情景,认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景,学习作者观察自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二、学生自读、自主感悟生活,老师巡视、督促,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学生勤学多问的习惯。(10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自读注释、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感悟生活、质疑提问,探究自读问题“课文反映什么生活”和“梅雨谭绿的特点怎样”等,准备对话交流。但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就不交流了,提供材料让学生自读一下就行。

  三、和谐交流,共同提高。(30分钟)

  1、检查朗读,学习朗读。先品听朗读录音,后指名学生朗读,并点评。

  2、交流学习生字生词,对应生活理解生字生词。

  1)让几个学生读生字,并纠正错误读音,想象生字反映的生活情景。

  踞(jù)薄(bó)阴绺(liǔ)棱(léng)角

  穹(qióng)尘滓(zǐ)皱缬(xié)什刹(shíchà)

  明眸(móu)善睐(lài)挹(yì)掬(jū)

  2)、多媒体显示生词和解释,让学生对照解释用自己的语言配合动作表情说说生词反映的生活情景,检查学生理解词语情况。

  惊诧:惊讶诧异。

  镶:把东西嵌进去或在外边加边。

  绺:量词。

  尘滓:这里指杂质。

  蕴蓄:积累或包含在里面而未表露出来。

  3、共同感悟生活,解决“课文反映什么生活”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课文反映的生活,说说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同时老师追问。学生发言和老师追问略。师生对话,思想交锋后,根据预设要点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学生发言后,多媒体显示内容要点)

  课文反映作者第二次到仙岩梅雨谭在梅雨亭看梅雨瀑的情景,反映作者在梅雨谭观赏梅雨谭奇异的绿的情景,反映梅雨谭奇异的绿,反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追问:你觉得梅雨谭的绿怎么样?你能描绘得出来吗?共同探究,思想交锋略。

  4、共同探究自读问题:梅雨谭绿的特点怎样?共同探究,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

  这是梅雨谭特有的绿,这是梅雨瀑特有的绿。“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她松松的皱缬着”、“她轻轻的摆弄着”、“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少妇的裙幅,像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碧玉。不淡不浓,不明不暗,不像什刹海绿杨那样太淡,不像虎跑寺‘绿壁’那样太浓,不像西湖太明,不像秦淮河太暗。真是恰到好处。

  四、结语,布置作业。(1分钟)

  1、抄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2分钟)

  1、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学习运用烘托和衬托的方法表现梅雨潭的绿,培养学生表现自然表现生活的能力。

  2、感悟生活,品味语言,学习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学生自学、自主感悟生活,解决“课文怎样反映生活”的问题,老师巡视、督促,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勤学多问的习惯。并品味语言,点对点迁移运用作者表现绿的方法反映生活,培养自己表现生活的能力。(12分钟)

  学生自读、感悟、提问,老师指导答疑,师生准备交流。

  三、和谐交流,共同提高。(30分钟)

  1、共同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发动学生说说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进行交流。学生发言,老师追问,思想交锋后,为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

  1)、运用比喻来反映梅雨潭绿的美。绿是无形的,难以捉摸的。但作者运用比喻把它的“形”反映出来了。一篇短文中就用了二十多个比喻。如把梅雨潭的绿比做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一块温润的碧玉,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再如作者说“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像少妇的裙幅,像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碧玉。这些比喻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绿的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反映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

  2)运用衬托和烘托的手法来反映梅雨潭的绿的美。文章题目是“绿”,文章赞美的中心是梅雨潭的绿。可是开篇之后却花较多的笔墨写梅雨潭,又写山,写岩,写亭,写天,写草,这些都是为了衬托梅雨潭的美,又是为了衬托梅雨潭绿的美。为了表现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作者还以北京什刹海绿杨的太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太浓,西湖波的太明,秦淮河的太暗进行衬托,反映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恰到好处。追问:生活中许多无形的难以捉摸的东西不好反映出来,你打算怎样反映?共同探究,思想交锋略。

  3)、课文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热情地反映了梅雨潭的绿,抒发了自己对梅雨潭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作者先是融情于景,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描写中。如作者对梅雨潭的描写。作者还直接抒情。如课文第三段结尾的一段较长的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十分强烈。作者一连用九个“你”,又用了“拍”“抚”“掬”“吻”等富于亲切感、抒情性极强的动词,极为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爱恋之情。

  2、品味语言,学习课文准确生动的语句。品味语言的方法是对应生活,感悟生活,把语言反映的生活情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法和理解字词、课文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重点品味下面五句话的含义:

  (1)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追问:“踞”和“浮”反映了梅雨亭怎样的位置特点?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踞”和“浮”都准确地反映了梅雨亭的位置,把梅雨亭突出山岩凌驾空中的特点反映出来了。)

  (2)、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追问:“送入”和“钻”反映潭水有什么情味,反映作者有什么情味?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说明潭水有情有意,对游人喜爱有加。这是拟人手法,其实是反映作者对潭水喜爱有加,对绿喜爱有加。)

  (3)、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追问:梅雨潭的绿怎么会“招引”我们呢?我们能“追捉”绿吗?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梅雨潭的绿之所以能“招引”我们,是因为梅雨潭的绿太有无穷的魅力了,以致我们要追捉她了。)

  (4)、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你了。

  (追问:“拍着你”“抚摸着你”“吻着你”说明了什么?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说明作者对梅雨潭的绿喜爱至极。这是作者直接抒情。)

  3、点对点迁移运用,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这篇课文最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把无形的不可捉摸的“绿”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其反映绿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生活中有许多无形的不可捉摸的东西,需要我们来反映。今天,我们学习运用衬托和烘托的手法,反映晚霞的“红”,也把自己观察的感受和感情表达出来。烘托是从周围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写对象,是渲染;衬托是两件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有正面比较和反衬,突出描写对象。如这样的雨天,烘托出了她忧郁的心情。这两株憔悴的梅花衬托出了繁茂的桃花。用什么来烘托晚霞的红呢?可以描写傍晚的天空、白云、高山等来烘托晚霞。用什么来衬托晚霞的红呢?这就要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文章题目可以是《晚霞》。

  五、结语,布置作业。(1分钟)

  1、完成点对点迁移运用的作文。

  2、课外阅读朱自清另外作品一篇,做好笔记,准备交流心得。

  附(让学生看看,不必讲解):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藉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

  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

  1931年至932年留学英国。抗战前对前途充满胜利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

  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2、时代背景介绍。

  《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语文 - 绿 篇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疑难字

  2、了解游记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记叙、描写的写作手法

  3、分析文中关键的词语和重要的句子,了解并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理清写景顺序

  4、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杭州的美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杭州西湖,它的美,从古到今,有很多文人墨客用诗和文章来赞美。同学们能否回忆一下古人咏赞西湖的诗词: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二)解释游记

  是记叙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它取材范围极广,形式灵活多样,文字优美,风格迥异。一般先交代时间、地点、背景、缘由,然后按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抓住景物的特点,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地记叙旅途所见所闻,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陶冶。

  (三)分析课文

  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这篇游记按时间先后和游踪,记叙了哪几个景点?写出了西湖的什么特点?

  2、正音

  璞(pú)

  潋(liàn)滟(yàn)蜿(wān)蜒(yán)

  琤(chēng)

  袂(mèi)

  3、分析第一段

  课文一开始,简要交代了游湖的原因和时间,点明是第四次游湖了(正以为如此,作者才能尽拨繁冗,深入精微)作者先用了一个排比句“没有……没有……也没有……”,说明了“六月并不是好时候”。读者看到这里,内心自然会产生一丝隐隐的憾意:来的不巧。但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从视觉和嗅觉这两个角度写出了西湖初夏风光的别具一格。

  (1)六月的西湖给人一种什么印象?作者怎么会发现西湖一种特有的美?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六月的西湖在烟雨笼罩中有一种特有的空灵清丽之美。要了解西湖,“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启发读者如何去鉴赏美。

  (2)作者通过“仔细领略观赏”,发现了六月西湖一个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抓住这个特点来写?

  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来写。原因:

  一是六月春光已老,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尚早,“绿”正是此时西湖的主宰,

  二是前人关于西湖的诗文早已汗牛充栋,作者另辟蹊径,引导读者探求西湖内在美。

  4、分析第二段

  指名朗读,思考:作者写了灵隐哪些处所的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形成板书)

  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绿的广漠无际,渗透到了每个角落。先虚写对绿的感受,“绿意扑眼而来”,似乎“雨丝儿也都是绿的”,再实写绿的景物,道旁古木,飞来峰上树木,峰下小径,亭旁溪水,无一不是绿的天地。作者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次第写来,为读者构筑了一个绿的世界。

  灵隐绿“扑眼而来”,连“雨丝儿也都是绿的”,“直绿到了石头逢里”,亭下溪水也流淌在“一片绿色的景中”,无处不绿,触眼皆绿,具有一种逼人的气势。

  地点

  景物

  特点

语文 - 绿 篇4

  教材分析:

  《绿色蝈蝈》一课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蝈蝈这种很普通、常见的小昆虫,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有助于这篇课文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我们对昆虫的各方面习性的强烈的好奇心,调动他们阅读《昆虫记》的积极性,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理解和尊重其他的生命,以至于小巧玲珑的昆虫。明白每一种生命都来之不易,第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道理,也许人类还可以从其他生命历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

  ①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内容。②品味语言——品析美词佳句,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教师课件出示谜语)1、小飞虫,尾巴明,黑夜闪闪像盏灯,古代有人曾借用,刻苦读书当明灯2、说鸟不是鸟,多在树上叫,自称啥都知,其实全不晓。学生猜谜后再出示图片问:你能从下面三种昆虫中分辨出哪个是蝈蝈吗?大家说后再问: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者

  提问:谁愿意把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

  (课件提示: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昆虫记》共20卷,谈到的虫子有100多种,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做这件事耗费了他的一生,但这些可能是一般人一辈子也无法亲眼目睹的虫子生活细节。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三、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对照幻灯片,学生解决疑难字音。

  篝(gōu)火喧嚣(xiāo)狩(shòu)猎篡(cuàn)夺窸(xī)窣(sū)

  气氛(fēn)吮(shǔn)吸静谧(mì)喑(yīn)哑(yǎ)螽(zhōng)斯莴(wō)苣(jù)颚(è)喙(huì)嗉(sù)

  四、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蝈蝈的哪些特点?(注意用笔圈点批注,提取重要信息)

  (注:这时老师需要板书,把同学说的观点中的要点写在黑板上。这是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重要一环。这个问题解决了,学生也就基本了解了蝈蝈的习性。)

  2、欣赏蝈蝈图片,编谜语

  五、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提问:你觉得作者喜欢蝈蝈吗,为什么?

  (注:通过这个问题,切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品味中)

  作者对蝈蝈的感情:喜欢。从文中找出证据。

  1、“夜色降临,蝈蝈出来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绿叶丛中蝈蝈在叫,声音很低沉,在连续不断的低声中,时不时发出一声尖锐、急促的叫声。”要求和课文第三段对比阅读说说你更喜哪一个?(小结:第三段多处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清晰、明了,增强了可读性)

  2、其它段落还有大量的拟人的句子,找找看,看谁找得最多,最快,说得最好。

  用拟人手法倾注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②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③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⑤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抓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者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3、谁来说说作者用了哪几个形象的比喻称呼蝈蝈,在什么情况下用的,有什么好处吗?

  (小结:当蝈蝈捕杀蝉时称: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晚上鸣叫时称:夜晚的艺术家,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称:我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称:蝉的屠夫。

  作者这样称呼蝈蝈的原因: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六、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第一段,在别人欢庆国庆的日子里,作者“独自一人”去观察昆虫,说明作者对他所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二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蝉的哀号引出绿色蝈蝈。)

  2、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很甜的水果,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其他的也吃莴苣,青草,甚至同类相食。反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3、课文第十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作比较,这样写既能使读者了解其它昆虫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

  七、整理总结写作特色

  1、文艺笔调。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2、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生动感人。

  3、拟人手法的运用。这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4、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这时要引导学生,法布尔对蝈蝈的喜爱不是出于自私和偏爱,而是从一位昆虫学家的角度出发,去观察、感受鲜活的蝈蝈,这一点体现的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八、课堂小结

  热爱生活的人应该看《昆虫记》,因为法布尔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他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观察方法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九、拓展延伸:读一读,写一写

  1、课外选读法布尔《昆虫记》中的文章。

  2、本文之所以把蝈蝈写得栩栩如生,蝈蝈的生活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主要是因为作者先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再就是运用了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这是同学们作文时应借鉴的地方。课外请大家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些小动物的特征习性等,并用一段话形象的表述出来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形:苗条、匀称

  特征色:嫩绿、淡白

  声:柔和

  昆虫:蝉、金龟子一类

  水果:梨子、葡萄、西瓜

  习性食:

  青草

  同类

  住:群居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体现“师生平等,交互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分成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做到具体明确、知行合一。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建构教学环节,多法结合,层次分明;引导学生反馈时注重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和独特感受,课堂气氛灵活生动。在教学设计层面,我努力设趣导疑,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与活动,如“编写蝈蝈谜语”环节,师生互动,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形成了教学中的小高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并有自己的收获。45分钟充实而有趣的教学实践,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强化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把在知识转化成了能力,教师也收获颇多──“道,发于知,成于行”。

语文 - 绿 篇5

  【教学目标】

  1.在快速阅读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主题的写作技巧。

  3.了解“绿墙”的创意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绿墙”的价值。

  2.通过阅读,理解“绿墙”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价值:绿化美化城市、保护生态环境、减噪防尘、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出示几幅绿墙图片,组织学生思考:“听着这优美的旋律,看着这样幽深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后,教师明确:

  2.在我们还沉醉于文明的祖先留下的红墙碧瓦、深宅大院的时候,我们似乎漠视了世界正悄悄的开放;当我们城市建设中的围墙在一步步地吞噬着宝贵的土地的时候,世界上早已是风行绿墙了。绿墙不但美化了环境,装饰了家园,更保护了土地,净化了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淑远的一篇文章《环球城市风行绿墙》,去感受一下这绿色围墙。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各段前标好段序,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扫清字词障碍。

  2.引导学生读第1、2两个自然段,明确中国围墙的特点。

  提问:这些数字给你一种什么感觉?你是否曾经想过?作者是如何形容的?

  3.引导学生阅读3、4两个自然段,体会外国围墙与中国围墙的不同之处。

  4.引导学生阅读5--13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弄清下列问题:

  (1)这几段与3、4两段是什么关系?

  (2)作者以哪几个国家为例介绍外国围墙的特征的?

  (3)这些国家的围墙各具有怎样的特征的?

  (4)这些“绿墙”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样的价值?

  (5)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它们各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5.小组讨论后质疑、师生答疑。

  6.小结性提问:造成中外围墙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作者认为现代中国城市应该提倡建筑怎样的围墙?

  8.教师小结后强调,我国以绿墙代替砖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环保的需要。中国建造绿围墙势在必行。国务院早就出台了城市绿化条例,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

  三、研读探究

  1.找一找

  文章在讲解说明对象“绿墙”时,为了将其说明清楚,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请学生找一找,并说出运用这些方法的作用。(学生讨论交流)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诠释等

  (1)作比较

  从全文来看,中外围墙的比较,库里蒂巴市战前战后绿化的比较,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比较来增强说服力。

  (2)举例子

  作者为了说明环球城市建设绿墙的情况,举了世界各国的典型例子。在说明巴西绿墙建设的成果时,又举了巴西利亚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库里蒂巴市被命名为“生态之都的例子;在说明澳大利亚

  教案《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教案》,

  的建设成果时,举了墨尔本和悉尼的例子。这样例中有例,环环相扣,使说明更加具体可感。

  (3)列数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共单位的围墙总长500多万千米,可绕地球125圈,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千米,加上两侧墙脚不能利用的死角,共达3350平方千米。说明公共单位围墙之长,围墙的占地面积之大,使人触目惊心。

  库里蒂巴市人口虽然从战后的50万猛增到150万,人均绿地面积却从0.5平方米增加到54平方米。说明人口大幅度增加,人均绿化面积也大幅度增加。

  (4)做诠释

  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介绍了什么是“绿色围墙”。

  2.说一说

  师:“或许有的同学会说,即使文章用再多的说明方法,讲解得再清楚,我也不会喜欢学说明文。因为它的语言既不象记叙文那样生动形象,也不象议论文那样字字饱含哲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说明文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色。”

  请学生合作找一找文中一些句子,说一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1)语言准确严密

  ①综观各国城市,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

  “最大”表明围墙的不同是最突出的,但不排除其它特点。

  ②中国筑墙已有几千年历史,筑墙虽有安全分界的功能,但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已无多大作用。

  “多大”说明在安全分界方面还有一点功能,但功能已不大。

  ③这种植物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不仅……而且……”表递进,强调植物墙具有可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的功能。

  ④“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句中“近”一词表明接近百平方米,是概数。

  (2)语言生动形象,有情趣

  ①砌墙垒门的材料是填满泥土的塑料砖,砖的孔洞向外,内植花草蔬菜。苗木出土后,伸出洞外,弯曲向上吸取阳光,怒放各色花朵,结出苞米棒、向日葵、辣椒等,长短不一地垂挂着丝瓜、葫芦等,一墙青菜,满门鲜花。

  拟人: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垂挂”准确地写出了形态。“青菜”、“鲜花”色彩鲜明。

  ②“绿场地上龙牙树高仅60厘米,横生的枝杈抱成一团,剪平如枕木横陈,怒放绿叶,形如草质台地”一句,动词“抱”和“怒放”的运用,比喻句“剪平如枕木横陈”和“形如草质台地”的描绘,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

  四、课堂小结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世界也一天比一天绿。

  今天我们所学的是利用绿色围墙来美化环境,同学们对这个显得日益重要的环保问题的看法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观点吗?

  五、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中国的围墙,如北京故宫和各地的寺院黄色的墙,显示出肃穆的气氛,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北方深宅大院的风火墙,都别有一番韵致,中国墙文化自有其内涵,你怎么看?用笔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语文 - 绿 篇6

  教学目的:

  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充满生命力、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真挚充沛的情感。

  2、学习作者是如何选用恰当的动词来点染感情的波澜,从而达到情随景生,移情于景的。

  3、情感教育: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以段落阅读训练带动全文的阅读鉴赏的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教师导读、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

  1、导入新课:在临水骋怀单元我们感知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见底,领略了黃果树瀑布巨大的声响和惊心动魄的气势,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朱先生对水的全新演绎。课件显示课题

  2、熟悉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标段序。

  课件显示问题:

  1、建立我 的字词库和同学交流。

  2、请从课文中找出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

  3、请找出两个能概括梅雨谭绿的特征的词语 。

  二、研读课文

  1、课件显示问题

  课文中有一个从写梅雨瀑过渡到写梅雨潭的句子,请找出来。并分析这一句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2、解决问题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早已没有瀑布了

  (1)从写开始追捉过渡到写步步追捉;

  (2)明确关键句是点明上段写梅雨瀑的目的,在于衬托美的令人惊诧的梅雨潭的绿。

  3、能力训练

  1、学习作者是如何选用恰当的动词来点染感情的波澜,从而达到情随景生,移情于景的。

  课件显示文中几个重要动词分析解决问题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吸引)着我们;

  --招引紧扣闪闪的绿,似乎它本身用闪闪的绿光在主动招呼诱引游人,动态感强。这正是惊诧的原因之一。反衬了我急于赏绿的迫切心情。吸引则显得一般。

  我们开始追捉(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闪闪的绿的意思,点点闪光如星星萤火虫,似伸手可捉。追逐则没有这层含义。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弯)下去,

  --探身与小心相呼应,准确的描写了向下走时脚试探性的朝下伸的样子。

  例词还有镶、踞、展、浮、送、钻、扯、揪、攀、裁、挹、拍、抚摩、掬、吻

  2、问:对梅雨潭的绿,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绿的哪些特点?

  明确:

  比喻: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样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拟人: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

  写出了绿的迷人可爱。

  对比:绿杨太淡了,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太暗了。写绿的明暗适度、浓淡相宜。

  想象和联想:裁你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

  挹你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

  3、课文结构

  (1)第二段为第三段铺垫和蓄势,强有力地衬托出绿的令人

  惊诧的美。

  (2)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强化了感情的力量

  三、主题升华

  1、通过课件小组交流单元使学生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学习如何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抒发了对绿的由衷喜爱,那么,作者为什么如此热情的讴歌绿色呢?

  2、通过课件我的收获单元接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四、拓展延伸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再次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五、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所有比喻句,并写出比喻句的作用,背诵课文第三自然

语文 - 绿 篇7

  启发联想,重在运用——我这样教《绿》上课开始,用绿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一大大的“绿”字,让学生定睛看15秒钟。“你联想到什么?”

  课堂上少有的活跃:“万物葱茏的森林”、“一碧万顷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绿茵场”、“绿裙装”……发言踊跃,不一而足。

  “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将怎样表现出眼前的绿?”

  “拿出画笔,饱蘸绿色画料,大笔一挥,这就是绿。”有的同学竟跃跃欲试了。

  “如果让你用语言文字将这些绿表述出来,又该怎样表述呢?”学生们在紧张思考,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难度。

  至此,蓄势已足,于是引出课文,直奔教学目标。“让我们看看朱自清先生当年在温州游仙岩梅雨瀑时写下的散文佳作《绿》,是怎样将一潭绿水写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的。”

  中间开花,重点突破。“第三段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摹写绿的?”

  “比喻。”

  这是一个难度不大的问题,然而要体会出其妙处,须引导学生吟诵、涵咏、品味意境。

  “接着作者又使用什么方法写绿?”

  “比较。”

  “作者笔下的绿与其它地方的绿相比有什么特点?”“明暗适度,浓淡相宜,恰到好处。”

  “下面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方法写绿?”

  “联想拟人。”

  “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舞女翩翩起舞,绿带随风漂动;盲妹双目复明,顾盼神采飞扬。这绿真是太神奇了。”学生感叹道。

  “作者满怀深情地为潭水起了一个名字—‘女儿绿’,是仿造玉石‘祖母绿’而成的一个名字,将‘女儿绿’换成‘祖母绿’,如何?”

  学生哄堂大笑。“‘祖母绿’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如同一个历经沧桑、面目枯槁的老夫人;而‘女儿绿’清纯、鲜活、灵动,如同以为二八少女立在你的眼前,美貌可人、神韵悠长。”一个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可谓丰富,理解可谓深刻。

  到这里,学生已经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手段,该是适当点拨,总结规律的时候了。“像朱先生这样用比喻、比较、联想来描绘色彩的,在诗词中屡见不鲜,请大家联想旧知,举出一些例句来。”“霜叶红于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的还举出了毛泽东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那么,大家能否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生们热烈讨论,最后形成共识:语言文字不能直接表现色彩、线条、形体,须借助读者的联想、想象,还原为视觉形象,因而,选择生动的比喻,进行恰当的比较等,便成了作家摹色状形的得力手法。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请大家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写写或说说我们县中心公园小西湖水的绿。”

  翻检课文,搜索记忆,紧张构思。最后,一位同学读了他的文章:

  这是一湖醉人的绿水。

  湖水平铺着,像一块光滑的碧琉璃,如一缸浓浓的绿酒。微风掠过,波光闪闪,宛如光彩照人的绿珍珠,更是缓缓流动的一湖碧玉。三三两两的小舟漂游其上,双桨刚一划开水波,深绿色的封面就匆匆合起。

  我拜识过许多园中之湖,领略过它们不同的风采。北京的昆明湖碧而豪,济南的大明湖碧而逸,南京的莫愁湖碧而阔。小西湖呢?她碧而幽,碧得、绿得令人作出尘之想。她不是那种一眼望穿的浅绿,她绿得深,绿得酽。这哪儿是一湖水,简直是红尘中一篇绿色的童话,山城中一幅袖珍的绿色插图。

  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语文 - 绿 篇8

  学习目标:

  1、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的描述,生动活泼的修辞表达。

  3、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探究合作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要点: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

  学习过程:

  一、学生展示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白板展示

  1、请你说说你知道的`蝈蝈。

  蝈蝈是螽斯科类昆虫,主要分布于河北及河南、江苏等地。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翅发达、不发达或消失。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蝈蝈具有发达的跳跃式后脚,当遇到危急时,快速弹跳避敌是它们自保的方法。保护色也是蝈蝈的自卫绝招,由于蝈蝈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加上有些外观会拟态树叶或枯叶,因此当它们不鸣叫的时候,天敌很不容易一眼便发现它们的行踪。蝈蝈为三大鸣虫之首,一只母蝈蝈能繁殖200—450多粒卵。

  2、给加点的字注音。

  mì è shǔn qián liè cuàn yīn yǎ xīsū fēn

  静谧大颚吮吸钳子低劣篡夺喑哑窸窣气氛

  kuī huì dù jì gōu shòu jié xiāo lán rǎo

  盔甲蝉喙妒忌篝火狩猎劫掠喧嚣贪婪扰乱

  kù zhōng wō jù chóu

  酷爱螽斯莴苣更胜一筹弱肉强食隐隐约约连续不断

  夜色苍茫惊慌失措开膛破肚津津有味断肢残腿毫不犹豫

  3、解释词语

  弱肉强食: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很不清楚,感觉不明显。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沉寂:非常静,没有一点声音。

  静谧:安静。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利)。

  惊慌失措:因害怕慌张而没有了办法。劫掠:抢劫,夺取。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或有兴味。酷爱:极其爱好。

  4、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法布尔:法国作家,昆虫学家。在1879年写成《昆虫记》第一卷,此后他开足生命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昆虫记》虽然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其内容及风格都比较和善,甚至妙趣横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敬重与热爱。《绿色蝈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鲁迅先生称之为写“昆虫的生活”和“昆虫的故事”的楷模。

  5、佳句赏析:(拟人句赏析及方法介绍)

  6、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思路。

  二、课堂提升

  1、导入语。

  同学们一定听过知了歌唱,蟋蟀的鸣叫,看过蜘蛛辛勤织网,蚂蚁满载而归吧。这些昆虫,它们是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也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今天,我们要跟随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优美文笔,去倾听蝈蝈的歌声。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明确: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3、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明确: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4、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明确:(1)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5、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请找出这些称呼并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明确: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6、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什么方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

  三、拓展延伸

  《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笔法特点并归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编写人:张聪

语文 - 绿 篇9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孩提时代,知了唱歌、蟋蟀鸣叫、蜘蛛织网、蚂蚁运食,这些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是我们天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忙碌之中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昆虫记》就是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便是其中一篇。(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法布尔与《昆虫记》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80年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乡间小镇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斯旺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

  《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1910年法布尔在全十卷精装本《昆虫记》的出版序言中说:“非常遗憾,如今我被迫中断了这些研究。要知道从事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惟一仅有的安慰。阅尽大千世界,自知虫类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让我再获得些许气力,甚至有可能再获得几次长寿人生,我也做不到彻底认清虫类的益趣。”

  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三、速读概括、感知文意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并疏解生字词。

  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弱肉强食)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庞然大物)

  ③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惊慌失措)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津津有味)

  2、听朗读录音,画出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简要分析。

  提示: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

语文 - 绿 篇10

  教学目标

  1、会列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描写绿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

  4、感觉西湖景色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学难点

  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3、简介本文的时代背景。

  写这篇文章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通过媒体资源欣赏大自然的绿。

  2、听课文朗读,想一想在朱自清的眼中“绿”是怎样的呢?

  3、学生听完课文后,自读,扫除字词障碍。

  三、品味课文,细节分析

  1、思考问题:文章以哪个词为文眼,点题?

  (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第二自然段写梅雨潭,主要立足哪两个观察点,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第一观察点:山边;观察到了梅雨瀑,第二观察点:梅雨亭边;观察到了梅雨潭的环境)

  3、为什么作者在第二段没有直接写梅雨潭的绿,却写梅雨瀑和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4、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于哪个观察点,看到了哪些景致,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对梅雨潭水绿的审美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

  (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点是梅雨潭边。观察到了梅雨潭的绿。对绿的总感受:醉人、奇异、似近似远)

  拟人

  踞、透、扯、送、钻、招引、摆弄

  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形色、深度)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涟漪)

  比喻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荡漾)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波光、软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清澈)

  对比

  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太淡)

  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

  西湖的波(太明)

  秦淮河的波(太暗)

  裁你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联想

  挹你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

  5、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文章从比喻到比较映衬到联想再到转换人称、直接呼告,感情逐渐转浓,直到不能自已。)

  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参照课文读书动笔示例,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把你认为最为精彩的语句用适当的符号标示出来。

  五、美文品读,合作探究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本文,模仿《绿》写一篇鉴赏小短文。

语文 - 绿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内容、品味佳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阅读能力及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课前准备:

  1、了解法布尔及作品《昆虫记》。

  2、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1823—1915年,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开始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度过35年余生。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你从文中获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用简洁语言归纳)

  讨论并归纳:声、形、斗、食、居

  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学生讨论、交流并归纳。

  明确:

  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最让你感兴趣的地方或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原因。

  形式: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价,教师总结指导。

  (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小结写作特点:语言传神,生动,拟人形象,突出特征。

  四、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1、学生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

  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2、请同学们灵活运用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学生发言,教师夸赞有所体验的同学,调节说出具体细节和规律,避免泛泛而谈。

  五、课堂小结

  (1)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2)我们应该去读读《昆虫记》,因为它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也让我们更加富有爱心。昆虫学家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只要同学们专心探索,还有很多个世界等待我们去打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语文 - 绿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