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古代文整体阅读

古代文整体阅读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古代文整体阅读

微信扫码分享

古代文整体阅读(通用2篇)

古代文整体阅读 篇1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6)

  (二)

  上一讲主要介绍整体阅读的要领,这一讲主要说读文和答题的技巧。

  一、阅读文章的技巧

  这里介绍一种技巧。这种技巧可称为“倒读法”,虽不“正规”,但行之有效。

  所谓“倒读法”,就是借助于题面来阅读,以帮助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这是一种辅助方法。主要是借助筛选信息的试题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试题的题面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选说筛选信息的试题。筛选信息的试题,在题干中都规定了筛选信息所围绕的中心。这“中心”往往是阅读材料内容的中心,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譬如XX年全国卷第15题干中说“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的一组是”,这里的“清慎”就是胡质、胡威父子的性格特征,也是全文的表达的中心意思;XX年全国卷第15题题干中说:“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这“兵不厌诈”是田单用兵的手段,也是他知己知彼、用兵取胜的法宝;XX年全国卷第14题题干中说“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苟’的一组是”,这“宽缓不苟”是李广的性格特征之一;XX年全国卷第13题题干说:“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这“佞于隋”和“忠于唐”是裴矩性格的两个侧面,也是司马光发议论所凭借的事实。抓住题干所规定的这些筛选信息的“中心”,再去读文章,就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再说分析和概括文章的试题。这类试题的四个选项,有的是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归纳,有的是对文章所叙复杂事实的概述和分析。这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也是大致一致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题目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这“不正确的一项”并非全错,而是大部分正确,只是个别小地方与原文不一致,因此这四个选项可以成为再读文章时的“导引”,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读法”的运用。不信可以试一试。

  二、解答试题的技巧

  这里主要介绍一种技巧,即“题文对应,由文及题”。

  题目由文章而来,主要是针对文章内容的,答题就要分析题目与文章有关内容的对应关系应该从选文内容出发来思考题目,即从选文的整体出发来研读与题目相关的局部,以形成答案。具体地说,就是把选项的有关要求与原文相关部分作具体对照,以确定答案的正误。以XX年的试题来说,第14题c项中说裴矩“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究竟对不对呢?应去找到对应的原文。原文说“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尽管你对这几句话可能不甚理解,但至少可以看出没有“主张当即平定”之意,因而不正确。第15题b项说“非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但相对应的原文是“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裴其性之有变也。”这样一对照,便可知该项是错的。

  强调“题文对应”,也是有针对性的。一些考生解答文言文试题时,往往就题答题,不顾原文,不顾语境,往往出错。这种教训也是应该记取的。

  三、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1—16题。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 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或共帐而寐  b.拜受而已

  c.出身忧国  d.通达治体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铨简秀士    铨简:选拔 b.当由径道     径道:小路

  c.登所生庶贱  所生:指生母 d.登辞疾不受   疾:急速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

  a.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b.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以恪为左辅……是为四友。

  c.

  是说也,人常疑之。

  使求过丸。

  d.

  行过夷门,见侯生。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忍致罚,呼责数之——不忍心处罚,只是把他叫来责备了一番

  b.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有一个拿着弹弓,带着弹丸,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个射弹丸的人

  c.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孙登对待下属,少用平民的礼节

  d.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孙登死后,这篇上疏才被孙权看到,孙权更加悲痛

  1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 (    )

  ①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

  ②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③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下受。

  ⑤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⑥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

  b.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辨是非,宽以待人。

  c.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步氏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

  d.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所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这是XX年春季考试北京卷的古文阅读试题。从阅读文章来说,第15题题干所说全都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这一中心语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第16题的四个选项,a项叙述分析的是文章首段,b项叙述分析的是次段,c、d两项分别叙述、分析的是第三、四两段,用“倒读法”可以常助理解各段的主要内容。这就不用多说了。下列说解题。

  第11题考查辨别词语的古今义的能力,答案是b。对照原文,a项的“或”为“有时”之意,代词,今之“或”为连词;c项“出身”是“出”与“身”的连用,为献出其身之意;d项“通达”是“通”和“达”的连用,意思是通晓明白,今只有明白之意。b项“而已”古今义相同,罢了。

  第12题考查理解实词的能力,答案d。d项“疾”前省介词“以”,可见“疾”,是病,而不是疾速。

  第13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答案是b。a项两个“以”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因为”;c项的两个“是”都是代词,相当于“这”;d项两个“过”都是经过之义。b项中的两个“见”,对照原文,前者“见释”是释放他,因为全句的主语是“登”;而后句的“见”表示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侮。

  第14题考查理解句意的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c。该项中的“略”是副词,大概、大致之意,译为“少”自然不对。

  第15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是d。句①表现孙登对下属的态度,句③表现对徐氏的态度,句⑤表现对步氏的态度。可见这三句都是表现孙登待人接物的态度的。句②是预测正确的政令的良好后果,句⑥是表现“有一人”和“从者”的态度,句④表现孙登对拜将封侯的态度,与“待人接物”无关。

  第16题考查叙述、分析文意的能力,不正确的是c。“特别是对步氏恭敬有加”不合文意。对照原文,孙登对于布氏只是一般礼节。步氏有赐只是“拜受而已”,可称为“顺”,而谈不上“孝”。

  四、练习与答案。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綮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国,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升匹。

  ——《后汉书•卷三一》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暴横民间  暴横:凶残横暴

  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清平:清正廉洁

  c.郡内比室殷足  比室:家家户户

  d.求欲降避功臣  降避:放下身价躲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复使之河东                           乃与长史急焚其船

  a.  b.

  辍耕之垄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以诛暴立威                            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

  c.   d.

  猥以微贱,当侍东官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3.说明下列各组句中“所”称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指前两处任职的地方

  b.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

  代实行“符第合会”的原因

  c.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

  代前文的“兵者”即凶器

  d.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

  代杜诗死后下葬的地方

  4.下面四组句子中,全部能表现杜诗才能的一组是  (    )

  ①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②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③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这室殷足   ④不安久居大郡 

  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   ⑥视事七年,政化大行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诗虽不是行伍出身,但却有勇有谋,杀纵兵扰民的将军箫广时,事先为把握时机,勇冒不请示朝廷之险;讨伐叛贼杨异时,先烧其船,断敌退路。

  b.杜诗担任地方长官把精力用在兴修水利、改进农具、开垦农田上,爱民帮民,让百姓富裕,所以百姓将他比作父母。

  c.杜诗身在地方,心系朝廷,顾全大局,为了封赏功臣,自己主动让出了大郡职位,而且主动为皇帝献言献策,表现了他对朝廷的赤诚之心。

  d.杜诗长期为官却生性节俭,他能为百姓的安定富裕而不懈努力,自己却一贫如洗,以致死后无葬身之地。

  6.把《杜诗传》中的两句话译成现汉语。

  (1)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2)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起处士,进詹事府司直。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表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 吏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席嘉之。擢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金紫,持节位。逾年还,使有旨,进谏议大夫。迁尚书右丞,知吏部选。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合。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大将军,以杨于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隧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

  宪宗监国,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反,诏滋为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半道,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贬吉州刺史。未几,徙义成节度使。渭,用武地,东有淄清,北魏博,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道,田委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滋既病,作遗令处后事,讫三年,皆有条次。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饮食。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 强:勉力。

  b.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 向:仰慕。

  c.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 居:居住。

  d.性宽易,与之接者。 接:交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一项是  (    )

  a.刑部、大理罪人。 b.因权势以请。

  c.渭,用武地,东有淄清,北魏博。 d.皆自谓可见肺肝。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    )

  因权势以请。

  a.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出财为偿所亡。

  b.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剑南两川……

  c.

  以资政殿学士行。

  乃得去,莫不流涕

  d.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袁滋“慈惠”的一组是  (    )

  ①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 ②流民至者,给地居之。

  ③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 ④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

  ⑤耆老遮道,不得去。 ⑥滋畏不得全,久不进。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滋学习勤勉,知识广博,读书悟性很高,以一个普通读书人的身份,未经科举进入仁途。他公正守法,以至大理寺,刑部官员执法不公而畏惧他。

  b.西南少数民族归附朝廷,皇上派官员去安抚,官员们都畏葸不前,袁滋却毫不推辞。经过一年的艰苦工作,圆满实现了皇上的意图。

  c.袁滋办理政务仁慈宽厚,不订立什么条款规章,安抚流民,法外施恩,深得百姓爱戴,以至离任时“耆老遮道。”

  d.袁滋虽然执法如山,政事清明简要,为人又极宽厚,算得上封建社会的一个良吏。但他在受命平叛时却因兄长的缘故,畏敌不进,贻误朝廷大事。

  附:答案及简析

  (一)1.c (a项“横暴”是动词,干横行霸道的事;b项“平”,平和;d项“降避”是两个词,降职让位)

  2.b(a项两个“之”都是动词,到;c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凭;d项两个“及”都是连词,和。b项前一“乃”,就,后“乃”,竟然)

  3.b(“所以”在这里表示凭借的方式、方法)

  4.d(句④、⑤是忠于朝廷)

  5.c(只有愿望,因皇上不许,最终没有让出)

  6.(1)使用的力量少,收获却很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利。(这句是说:“农器”的优点)(2)如果没有如姬的杀父之仇,那么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要注意上文“犹假兵符以解赵国”一句)

  (二)1.c(应是停留之意)

  2.c(用兵,使用武力。a项“罪人”,古,给…………定罪;今,有罪的人。b项“权势”,古,有权有势的人;今,权柄和势力。d项“肺肝”,古,内心;今,肺和肝,表“内心”则用“肺腑”)

  3.b(介词,替、给;介词,被。a项两个“因”,介词,通过,经由;c项两个“以”,介词,用(凭)……身份;d项两个“乃”,副词,才)

  4.b(要注意“直接表现”的限制)

  5.d(有两处错,一是“执法如山”,二是“畏敌不前”)

古代文整体阅读 篇2

  上一讲主要阐述了高考古文阅读的命题趋势和应试策略,本讲侧重说明如何整体阅读古代文语段。

  一、整体阅读要领

  1.依据选文特点

  前面说过,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知人、明事、辨理。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实,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②,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凯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凯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凯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宋书•孝义传》)

  [注]①白粲:白米。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

  这段选自《宋书•孝义传》的文字,写了何子平、顾凯之等人,主要人物是何子平。他

  “世居会稽,少有志行”,在乡里被人称道。顾凯之是镇军将军,当州的“上纲”。两人关系

  很是密切,也许是朋友。全文所叙主要事件是:何子平之母户口本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大。

  按照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卸职归家奉养。何母实际年龄未至八十,“亲故所知”,何

  子平奉公守法,“便去职归家”。顾凯之劝他在州中任职,他不愿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

  不肯接受。顾凯之又劝他“以母老求县”,他也不愿意。顾凯之便更加敬重他。何子平回家

  以后,竭力劳作,以保证母亲的供给。后来授官为吴郡海虞令。所得俸禄全部用来供养母亲,

  妻子儿子“不犯一毫,”母亲去世,他“哀毁逾礼”。除了这主要事件,文章开头还叙述了何

  子平在扬州为官之时的孝行。这一切都表明何子平“事母至孝”,表达了作者对何子平为人

  的赞颂之情。能像这样分析文章的人、事、理,便可以认为读懂了文章。

  2.依据试题的特点

  高考古代文阅读的试题,既有实词、虚词含意和用法的辨别,有文句的翻译,又有筛选

  信息、分析文意、评述作者观点态度,虽然已往考生在实词、虚词理解上也会出现误判,但更多的是在翻译文句、筛选信息、分析文意、评述观点态度上出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了解考试侧重点的变化,不知道这些试题其出发点就是考文意的理解,考查对选文句子含意、事件之间逻辑顺序的把握。譬如当年选用前面所举叙何子平“事母至孝”的文章,最后一道题的b项是这样的:“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本项“从而”前的话,孤立起来看,似乎都是正确的,可是将它们通通置于“子平归家”之后,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许多考生看不出“希禄本在养亲”、“县禄唯以养母一身”是何子平归养以后又重新任职时说的话,也看不出“从而”以下的判断更不符文意,因而错判。当年试题的c项是这样的:“子平不愿以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凯之的敬重。”“归家养母,竭尽全力”在原文中是“凯之亦重之”以后的事,不少考生也看不出来,因而错判。至于因文句含意搞不清而答错题的情况,这里不再多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年来的选文内容还要复杂一些,分析、评述性试题还要难一点,因此阅读时就更要注意文意的分析、内容要点归纳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

  二、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习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挚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  易:轻视。

  b.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  詈:辱骂。

  c.以中益怒,曰:“丞慢我。”  慢:诋毁。

  d.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  完:保全。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

  受业:传授学业

  b.则皆大惊,相率敛迹。

  敛迹,收敛形迹。

  c.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

  淫祠:无节制地祭祀。

  d.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

  保险:占据险要的地势。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履“改崇宽大”的一组是 (    )

  ①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

  ②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

  ③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

  ④履曰:“……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

  ⑤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

  ⑥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履自幼熟读史书,曾被聘为浙东郡学正,后转任南康丞。为了改变南康当地的凶悍习俗,他着力打击奸人恶事,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

  b.知县周以中巡视时受人冒犯,一怒之下拘捕多人,吴履晓以利害,平息他的怒气,释放了乡邻;又用缚责巫人、丢弃神像的方式断绝了淫祠。

  c.吴履任安化知县时,安抚大姓易氏,避免了一场反叛,保住了地方的安定;他又鼓励农事,募兵时只登记招收愿为兵者,消除了百姓的恐慌。

  d.吴履任潍州知州后,常以百姓为念。鉴于牛羊容易生病死亡,他改变了以牛羊代秋税的做法。这种变化使得潍地民众的财产未受任何损失。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易氏逃死耳,非反也。

  译文:                                                             

  (2)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

  译文:                                                             

  这是XX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内蒙古卷的古文阅读试题。阅读材料所写之主要人物是吴履、次要人物有知县周以中和李文忠等。这则材料所叙吴履之事有:①介绍吴履一般情况,这是史传文应有之意。②因李文忠的举荐而任南康丞;为了改变南康凶悍习俗,他着力打击奸人恶事并“改崇宽大,与民休息”③知县周以中巡视时受人冒犯,一怒之下拘捕多人,吴履释放乡邻,再晓以利害(“急且有变”),平息了他的怒气;又缚责丞人、丢弃神象,断绝的淫祠。④吴履任安化知县时,安抚大姓易氏,保住了地方的安定;他又鼓励农事,“安民于农”;募兵时只招收愿意为兵者,消除了百姓的恐慌。⑤迁潍州知州,常以百姓为念,改变以牛羊代秋税的做法,使得当地民众的财产未受损失。作者叙写这几件事,主要表现吴履治政“崇宽大”的精神,因而得到民众爱戴。阅读时,首先要对文章有这样的理解分析。

  下面简述各题。

  第11题考查理解实词的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c,“慢”根据文意应作“怠慢”讲,文中无“诋毁”意。

  第12题考查理解特定词语的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少受业于闻人梦吉”的句意,“受业”应是接受学业。

  第13题考查理解虚词的能力,不相同的一组是d。a项两个“者”为代词,相当于“的人”;b项两个“且”都是副词,“将要”之意;c项中两个“辄”,都是“就”,用法也相同。d项中前一个“以”为介词,用;后一个“以”,有人认为是连词,有人认为是介词,但意思都是“因为”

  第14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全都说明吴履“改崇宽大”的一项是b。句①中的“立释之”,句④中的“不来,诛未晚”,句⑤中的“不愿可勿强”,都表现出“崇宽大”。句③体现其破除迷信的一面,句⑥侧面表现其爱民,句②的“急且有变”是防止意外,全句是劝江阴侯的话。

  第15题考查分析文意的能力。据上文分析,可知“不正确的一项是“b”。晓以利害,平息他的怒气,释放乡邻”说法并不错,只是语序或者说逻辑上有不恰当之处,应当是释放在先,晓以利害在后(“立释之,乃以白中”)。

  第16题考查翻译文句的能力,答案是:(1)易氏只是为免死而逃跑,并非谋反。(2)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逃死,逃离死亡,为免死而逃;籍,用作动词,故为兵者,过去法过兵的人。)

  三、练习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亻叔        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他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吏。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

  [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觉,痛咎谢  咎:归罪、责怪

  b.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屑:碎末

  c.城固辞,使者委而去 委:丢下

  d.简孝秀德行升堂上  简:选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而言

  b.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c.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d.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  (    )

  ①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⑥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a.①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的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译文:                                                              

  (2)吏捕迹,得之城家。

  译文:                                                              

  附:答案及简析

  1.b(“屑榆为粥”的“屑”作动词用,磨成碎末)

  2.c(“斤斤”在古代汉语中为拘谨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为过分计较琐碎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a项为所得所失,利弊,b项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d项为在意,古今义都相同)

  3.a(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项“于”前为介词,向;后者虽为介词,但意思是“对”“对于”。c项“且”,前者为副词,相当于“将”、“将要”;后者为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d项“与”,前者为介词,相当于“跟”、“同”;后者为连词,表示关系,相当于“和”、“跟”、“同”)

  4.d(①表示宽厚④表示教化及成效,排除这两句可得正确答案)

  5.c(“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错,应是其他谏官都只是就繁杂琐屑的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

  6.(1)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2)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第(1)小题,或,有人;哀,怜悯,同情;馁,读něi,饥饿;与,给;纳,接受。第(2)小题,“吏捕迹”应是“吏捕之以其迹”的省略,“以其迹”凭他的踪迹,循他的踪迹;“得之城家,应是“得之于城家”的省略,即在阳城家中抓获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古代文整体阅读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