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雨巷

雨巷

安乐窝 点赞 分享
雨巷

微信扫码分享

雨巷


  ——围绕这个问题,师生各抒己见,在互相碰撞中激起思维的火花。
  (三)、关于艺术手法
  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说本诗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和读者”,著名诗人朱湘却说这首诗“比起唐人的长短句来,实在毫不逊色”,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说理由。
  [设计说明]评价诗歌的艺术手法是学习的难点,用两种对立的观点比较容易激发学生思维。
  [师生讨论过程节录]
  1、我同意朱湘。首先,“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和读者”,这话只能表现说话人没有对诗进行深层的思考,对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用意都没有领会。诗写得华丽有错吗?它并非华而虚的,其内涵我们也十分清楚了。再有,本诗的句式有点像词而非词,长短句的节奏虽不是非常强烈,但是给人错落感,也是很美的呀。整齐工整的诗为求达到押韵、对仗等使得读者有时难以理解,反而弄巧成拙。长短句还让人觉得感情起伏。(无花空折枝)
  2、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幽蓝如梦)
  3、教师的看法:
  a、内容上并不是无可取之处,用象征手法,体现了含蓄的美。
  b、反映了时代普遍的情绪,并无欺骗之意,具有永恒的魅力。
  c、遣词造句精炼含蓄、节奏优美,迷蒙空灵,具有古典美。
  ——学生上传的内容较上课伊始的丰富厚重了许多,由复制网络资源变为自由发表看法,对诗歌的理解逐渐深刻。
  
  三、总结
  1、教师就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将自己的看法融入点评之中,教会学生如何评价自己发表的看法,在比较中明白思想的高下。
  2、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由感性到理性进行一次诗歌之旅,下面我们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产生背景——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情感——评价诗歌艺术手法
  [设计说明]总结学法,培养能力。
  3、评选最佳发言人
  [设计说明]激发学生参与思考讨论的兴趣,进行成功教育。
  
  四、 布置作业
  1、对课前上传的问题进行解答,老师将对未能解答的问题在网络上予以解答。
  [设计说明]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教学过程的完整与多元。
  2、从课堂讨论的问题中任选一题,或另选角度,把你对本诗的思考感悟写成小论文或随笔上交网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雨巷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