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英英学古诗》

《英英学古诗》

无风无月 点赞 分享
《英英学古诗》

微信扫码分享

《英英学古诗》(精选12篇)

《英英学古诗》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难点 :

  背诵《静夜思》,并理解这首诗的诗意。

  教具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学校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他奶奶

  听的。这篇新课文是——

  二、板书课题:3 英英学古诗

  三、解释课题,教题中生字。

  1、 “英英”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ying”,

  古诗的“诗”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翘舌音“shi”。(领读课题两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初读指导。

  1、看图。

  (1)出示图: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做什么?

  (2)小结:画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种

  情况叫做对话。

  2、自学课文。

  (1)讲述对话书面表达方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名字回与他说的话区分开,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说话人,紧接

  着是英英说的话。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3)检查学习情况:(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标点符号 读正确。

  (5)分段指名读、齐读。

  (6)分角色读对话。自读、同座二人分角色对读、指名二人对读各一次、分两个大组对

  读各一次。

  3、再读课文。要求: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五、指导读好古诗。

  (出示古诗内容):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齐读。

  过渡:下一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静夜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静夜思》。

  1、(出示古诗)解释诗题。

  “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在“静静的夜

  晚有着深深地思念。

  2、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我以为图上出现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从他穿戴的是古人的衣帽可以看出来)(这幅图是为《静夜思》配的画,《静夜思》作者是李白,所以图上出现的人就是他)(这幅图左边有个大筒子,插着许多诗稿,说明这个人就是大诗人李白)对,你们看得很仔细,想得很合情理。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他在望着窗外天空的明月)(他好像是在想着什么)(也许他正在想着做诗呢)对,你们说的画面意思正和诗题的意思相同。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两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

  第一句

  ① 指名读。

  ②这句诗,英英是怎么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学生答)

  ③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为什么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释成“好像”?

  第二句

  ①指名读。 

  ②“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举头”? 

  ③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们的想象都合情合理。诗人想到故乡的人和事,想得很多很多。那么当他想念故乡的时候, 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对,用“低头”这个词语表示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很深沉。为什么英英把这句解释成“不由得 思念起故乡来”?

  (3)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4)齐读《静夜思》。

  4、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押韵字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逐步深化。

  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静夜思》。

  第 三 课 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激发我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指导背诵《静夜思》。

  1、听录音欣赏。

  2、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分两个大组,交替背、听各一次。

  4、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5、同座二人交替背、听各一次。

  四、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乡、英、举、教

  2、其他要描红的生字。

  古、诗、故、首、意

  五、作业 练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古( ) 自( ) 代( )

  故( ) 首( ) 袋( )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 )( ) 

  ——( )( )( )

  ——( )( )( ) 

  ——( )( ) ( )

  六、板书设计 。

  3 英英学古诗

  背 明月光———霜 听 

  (讲) 静夜思 懂

  望 思 乡

  奶奶  

《英英学古诗》 篇2

  一、本课目标:

  1.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前六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3.基本理清课文的层次,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六个生字词。

  难点: 如何理清文章的层次;正确书写生字。

  三、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笔顺图示等。(学生——自学课文:圈画生字词语,试质疑。教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背诵课文,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

  四、教学流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古诗。(认读、你怎么记住“诗”?)

  2.说话练习:你学会了哪些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向大家介绍介绍(或者背一背古诗)。

  出示:我学会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最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初步培养学生感知古诗的能力,要让学生说出一二。)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

  (出示卡片,指名读准后鼻音)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她的名字。

  4.英英今天在学校里新学了一首古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请一学生上黑板补充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5.齐读课题。

  (二)鼓励质疑,整体感知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善于提问题的小朋友是最会动脑筋的,我们叫他(她)小小思想家。

  *可能提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学的是哪首古诗?

  生: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的,她学得怎么样?

  生:我还想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产生学生间的互动,比教师直接教授的效果要好。)

  ……

  在学课文之前,好好想想题目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图,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相信很多小朋友预习过课文,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说说你的答案在课文的哪里?(引导学生说出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针对小朋友不同的回答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价,并适时读书,对课文要有大致的整体印象。

  3.剩下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小朋友们想想办法。

  (三)以学定教,读书为本

  1.听教师(或录音)范读课文,特别要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小朋友,我们学习课文得深入课文,得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琢磨,读完以后,你肯定有新的发现有新的体会,有新的感受。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读读课文,比比谁的收获多?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

  英英 一首古诗 教 静夜思 意思 照 一层白霜 唐代

  (2)请学生当老师提醒读音要注意的地方。

  如:后鼻音— 英静 层 唐翘舌音— 诗 照 平舌音—思

  (3)请同学分读课文,指导评议:谁的字音读得准,句子读得通顺?

  4.请学生带着问题下面(1)和(2)再读课文后交流:

  (1)这篇课文和一般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对话。

  (2)英英说了几次话?(三次)奶奶说了几次话?(两次)

  (3)课文一共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三次对话,联系课文插图(或挂图)指名逐个对话读或全班对半读或同桌对读,读准字音。相机出示多音字背(bei bei ),可联系学过的课文分别组词。

  提醒板书:第一次 诗句

  第二次 诗意

  第三次 作者

  (4)如果你是英英,你会把这些说给奶奶或者别人听吗?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学习的好习惯。

  5.同桌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同伴的书上打上:

  (要努力)(很不错)(你真棒)

  (要读出课文的层次,保证一次有一次的进步。)

  (四)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重点出示下列生字:英 诗 教 首 静 思

  2.请对照生字在文中圈出来,领着大家读一读。

  3.同桌同学互读互查,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读的字,让学生产生一种“我要全对”的适度压力。

  4.自己想想好办法记一记这些字形。

  (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富有儿童情趣的记忆方法要给予充分肯定。)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需要注意的:

  (1)“英”字下面的“央”一撇要出头。

  (2)书写“教”字要左右等宽,右半部分四笔完成。

  (3)“首”的本义是头、脑袋的意思,记住是自己身上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下面是“自”。(“首”字的记忆方法纯属个人意见。)“首”还可以扩词:首长、首领、首次、自首、一首诗等。

  (4)“静”引导学生观察“月”的变化,强调撇改为竖。这个字是左右结构,但要写得左窄右宽。

  (5)“思”是内心的情感,所以用心字底。口头扩词。

  5.教师范写或学生上黑板,学生临写。(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书写情况,即时矫正或激励。)

《英英学古诗》 篇3

  教学内容 3、英英学古诗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能规范正确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学习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能主动地进行对话,发展语言。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 资源 1.学生有学过古诗的经验,《静夜思》这首古诗对学生来说已较熟悉。 2.教学挂图、小黑板。 预习 设计 1.请将课文大声流利地朗读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2.请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    英英   古诗   一首   静夜思   照在 一层   李白    背     疑     霜     思念    懂    唐代 3.按笔顺书空本课生字。 4.你记住了吗?让父母考你一下! 5.你能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吗?越多越好!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引入课文(5分钟)    1.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听老师解释诗题,学习认读题中的生字,并跟读诗题两遍。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预习作业2 1、展示读生字。 2、点评、指导读法。

  ●预习作业3 1、交流笔顺,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2、学生各练写2遍。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8分钟) 1、观察图片,交流图意。

  2、了解对话的书面表达方式。

  3、借助拼音读课文,并把生字读好。

  4、按老师要求,自主读文。

  5、按自然段指名读,齐读课文。

  6、采取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分角色读对话。

  8.探究学习。 (1)联系课文思考交流,作答。

  (2)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板块:精读古诗(7分钟) 1.按老师要求读诗。

  (1)自由读古诗 (2)指名读,齐读。

  2.课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背古诗。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认真作业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一定积累过许多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吗?    2.导入新课:大家背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英英学古诗》,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学校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他奶奶听。“英英”是一个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古诗的“诗”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翘舌音。(领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选择三名同学展示预习的生字读音。 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 2.导学: “静”的后鼻音要读准,“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翘舌音。“层”是平舌音同时又是后鼻音。 ●预习作业3 (1)出示生字:英、诗、首、教静。 学习单:说说这五个字的笔顺以及你是如何记住这四个字的? (2)学生认读,并记住字形。 (3)范写。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提问: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做什么?  2.讲述对话的书面表达方式: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应与他说的话区分开,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说话人,紧接着是英英说的话。    3.请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着重读一读。    4.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标点符号读正确。    5.请学生分自然段指名读,齐读课文。  6.组织多名学生分角色对话,自读,同座二人分角色对读,指名二人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各一次。  7.组织思考: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的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从谈话的内容看,你知道他们主要交流了什么?

  第四板块:精读古诗

  1.出示古诗内容,指导学生读好古诗。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2)指名读,齐读。    2.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静夜思》。回家争取先背出。

  第五板块:作业布置 ★完成《习字册》上5个生字。 ★★完成《一课一练》一、二 ★★★完成《补充习题》一     作业设计 详见《习字册》《一课一练》《补充习题》。 教学内容 3、英英学古诗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规范正确美观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静夜思》。 3.通过图文对照,朗读体悟,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对诗歌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背诵《静夜思》。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 资源 1.学生有学过古诗的经验,《静夜思》这首古诗对学生来说已较熟悉。 2.教学挂图、小黑板。 预习 设计 1.预习余下的生字,书空并记住字形。 2.读古诗,想想古诗的意思,和父母交流交流,并且争取把古诗背出。 调整与反思 第一版块:谈话导入,走进古诗 1.出示古诗《静夜思》: (1)预习检测。 (2)与生一起释题。

  2.探究学习: 观察图片, 理解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上出现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从他穿戴的是古人的衣帽可以看出来。

  (2)这幅图是为《静夜思》配的画,《静夜思》作者是李白。这幅图左边还有个大筒子,插着许多诗稿,说明这个人就是大诗人李白。

  (3)展开想象,积极回答问题。例如:他在望着窗外天空的月亮,他好像是在想着什么,也许他在想着作诗。

  第二版块: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

  1.     自主学习。 2.     交流讨论:学习古诗,了解其思想与意境 3.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第一句古诗。思考老师的提问,相互讨论作答。

  4、指名朗读第二句古诗,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回答问题。

  5.积极回答问题,体会诗人的心情,理解英英对古诗的理解。

  6.按老师的要求朗读古诗及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7.指导背诵《静夜思》。

  第三版块: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

  1.认读生字,认清生字。 2.交流快速记忆法。 3.学生按笔顺书空,描红。

  第四版块:明确作业,完成任务 第一版块:走近古诗 1.谈话导入。 2.出示古诗《静夜思》: (1)指名诵读或背诵古诗。 (2)解释诗题:“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深深地思念”的意思。 3.任务驱动。 投影展示《静夜思》图片。 【学习单一】 提问: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图上看,他正在干什么?

  导学: 针对同学们不同的见解,引导他们进入课文:图文对照进行理解 4.指导学生学诗句,指名读《静夜思》。 这首诗一共有几句?  进入课文:你们说得很对,现在我们依次来学这两句诗。

  第二版块:品味古诗 【学习单二】 任务驱动:  (1)指名读第一句,提问:请同学们默读英英第二次回答这句诗所说的话,英英是怎么理解的?  (2)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为什么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释成“就像”?    3.指名请学生朗读第二句古诗,并提问。  (1)“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举头”?  (2)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4.肯定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对,同学们的想象都合情合理。诗人想到故乡的人和事,想得很多很多。那么当他想念故乡的时候,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导学: (1)画出英英的第二次说话的第二句话,并结合生活体验,体会诗人的心境。   (2)再次肯定学生的回答,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古诗有更深地了解:用“低头”这个词语表示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很深,为什么英英把这句解释成“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6.指名请学生朗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并齐读《静夜思》。朗读指导:(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2)“疑是”、“低头”语速较慢,表示诗人在沉思;(3)“光”、“霜”、“乡”押韵,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谢逐步深化。    7.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进行个性化阅读、背诵。 第三版块: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思 意 照 层李。 2. 学生认读,并看看字形。 3.说说识记的方法,指导科学的记忆方法。比如“照”:一个日本人,用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摊血。 4.学生按笔顺书空、描红。 第四版块:布置作业 ★完成《习字册》上5个生字。 ★★完成《一课一练》三、《补充习题》二、三 ★★★完成《一课一练》五   作业设计 见《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 教学内容 3、英英学古诗 共几课时  3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3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并能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 3.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难点:理解《静夜思》诗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 资源 1.学生有学过古诗的经验,《静夜思》这首古诗对学生来说已较熟悉。 2.教学挂图、小黑板。 预习 设计 收集有关思乡诗,并进行诵读。 调整与反思 第一版块:再次细读这首诗,品味这篇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听老师总结全文。

  第二版块:分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仔细听录音,按老师要求背诵古诗。

  2. 进行分角色朗读

  第三版块::按老师的要求作课堂练习。   第一版块:回放学习,总结课文    1.指名请学生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激发我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第二版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1)指导学生背诵《静夜思》。先请学生欣赏录音,要求学生分组背诵,同桌交替背诵等多种形式背诵古诗,最后指名背诵。    (2)进行分角色朗读 根据角色的不同,运用恰当的语调进行朗读训练。(小组内进行pk)

  第三版块:布置作业

  1.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故(    ) 自(    )代(    ) 古(    ) 首(    )带(    )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 )(   ) 亻—(   )( )(  ) 日—(   )( )(   ) 口—(   )( )(   ) 3.课外延伸: 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读一读猜测诗意。 (2)老师适当的解读,布置学生背起来。   作业 设计 ★ 默写课后生字 ★★完成《一课一练》四 以及《补充习题》四

《英英学古诗》 篇4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板书)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

  英 诗 首 静 思 意 照 层李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请学生说)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请学生说出。接着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个别读。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小黑板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背 疑 霜 念 懂 唐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反馈检查。

  5.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英英学古诗》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二、板书课题3 英英学古诗

  三、初读课文

  1、看图出示投影片

  学生说图意

  小结画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

  两个人有说有应,这叫对话。

  2、自学课文

  (1)教师讲述对话的书面形式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会读本课生字,识记字形。

  (4)理解下列词语

  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唐代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教 一首 故乡 静意思

  (2)指名读准每个带点的字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故乡唐代不由得

  4、通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对话

  指出:文中人物名只默记心中,不读出来。

  5、理清脉络

  课文中英英和奶奶各说了几次?

  (英英三次,奶奶二次)

  每次各人都说了些什么?

  小结:英英和奶奶的对话里有说有应,有问有答。内容完整,层次清楚。

  我们平时和人对话也要注意互相对应,把话说清楚。

  过渡:英英学习的是哪首古诗,我们下节课再认真学一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胶片

  教学过程 :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

  "静夜"意思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说"静夜思"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

  第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3)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

  理解"霜"、"疑是"。

  第二句

  (1)指名读。

  (2)"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

  (3)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他想念故乡时,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齐读《静夜思》。

  4、朗读指导。

  (1)用"/"画出句中的停顿。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

  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指导背诵。

  2、生字书写。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小朋友们,你们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三、指导背诵《静夜思》。

  1、听录音欣赏。

  2、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分两个大组,交替背,听各一次。

  四、写字指导。

  1、按笔顺描红的生字。代英举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诗意

  五、作业 练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波代

  披袋

  3、背诵课文。

《英英学古诗》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背诵《静夜思》,并理解这首诗的诗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借助图画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一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古诗,也认识了许多著名的诗人。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还要学习一首至今被世人称为千古名篇的古诗。究竟是什么古诗呢?别急。我们还是让一个小朋友来告诉我们吧!二、板书课题:3、 英英学古诗

  三、释题。

  1、“英英”是谁?(出示课文中的插图)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读准“英”是后鼻音“ying”。 “诗”是翘舌音。

  2、过渡:英英学习了谁写的古诗呢?她学会这首古诗了吗?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你就会知道了。

  四、指导看图。

  1、看图。

  (1)出示图:图上画了哪两个人?她们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呢?

  (2)指导学生说话后小结:画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她们在对话呢。

  2、初读课文。

  (1)大家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在形式上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在一个人说话的前面有名字)

  师:对,这种形式就叫“对话”。讲述对话书面表达方式。课文中表示说话人名字回与他说的话区分开,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说话人,紧接着是英英说的话。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3)检查学习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一首古诗  一层白霜  意思  思念  故乡  明亮的月光  唐代(解释就是“唐朝”。)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分角色读对话。自读、同桌二人分角色对读、指名二人对读各一次、分两个大组对读各一次。

  3、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五、指导读好古诗。(出示古诗内容):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齐读。

  过渡:下一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静夜思》。

  六、学习生字词。

  英:“央”的中间一撇要出头。 英国  英语  英雄  英明

  诗:“特”的牛字旁换成言字旁。  古诗  诗文  诗句 

  指导书写:

  英:上扁下宽,其中“央”的下面一横最长。左右对称。

  诗:左窄右宽,右上的“土”下面一横写长,下面“寸”的竖钩稍偏向右边一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古诗的意思,并有感情地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种课文形式叫什么?(对话)

  2、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她们提到的《静夜思》。

  二、学习《静夜思》。

  1、(出示古诗)理解诗题:你们能不能根据题目猜想一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宁静的夜晚)你是怎么知道的?

  “静夜”就是“安静的、宁静的夜晚”,在这样的夜晚,有一个人在干什么?“思”就是“想念”的意思。

  过渡:是谁在思念?又在思念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古诗和图片。

  2、看图。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就是图上出现的这位诗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唐代大诗人李白)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他在望着窗外天空的明月)

  (3)他究竟在思念什么呢?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两句)

  第一句:

  ①指名读。

  ②这句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呢?你怎么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

  ③大家看看图,李白正在看天上的月亮呢?你觉得这月亮怎么样?(又圆又亮)所以呀,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诗人觉得地上好像怎么样?

  这一句里的“疑”就是“好像”的意思。

  为什么会认为是“白霜”?大家见过吗?指名学生说说白霜是什么样子的。

  读好第一句。

  第二句:

  ①过渡:诗人看到这明亮的月光,他想到了什么?指名读。

  ②“举头望明月”中的“举”是“抬”的意思?那么“举头”呢?(抬头)

  ③诗人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想到了什么?(家乡、亲人等)

  师:当时李白远离故乡,独自一人来到外地做官,夜晚,一个人冷冷清清地望着月亮想家乡、想亲人,你想想他心里怎样?(越想越难过)再也忍不住那悠悠的思乡之情了。

  所以,用“低头”这个词语表示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很深沉。李白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读好第二句。

  (3)读好一首诗。

  (4)英英小朋友把全诗的意思告诉了奶奶,让我们来听听她的理解。

  (5)齐读《静夜思》的意思。

  (6)你知道李白是什么朝代的吗?

  4、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押韵字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逐步深化。

  三、朗读课文,练习背诵《静夜思》。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2、指名背,小组竞赛背。

  3、齐背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把古诗有感情地背诵,并能表演出来。

  3、学习本课的生字。

  教学要求:

  一、指名背诵《静夜思》。

  二、巩固古诗的意思:还记得古诗的意思吗?指名读古诗的意思。

  小练习:请你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1、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2、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学得真好,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还主动把学会的本领告诉奶奶。

  三、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1、熟读课文。

  2、在次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好合作伙伴,分角色来演一演,进行一场祖孙俩的对话。

  要求:把话说正确,说流利,逐渐要说得自然,不是背书。

  1、师生先合作,给学生示范一次。

  2、同桌相互合作对话。

  3、指名合作小组上台表演。

  四、拓展:

  1、你还知道李白写的其他古诗吗?能给大家背诵吗?(指名背)

  2、师补充介绍李白的有关信息:

  五、写字指导。

  1、出示按笔顺描红的生字:乡、英、举、教、古、诗、故、首、意

  2、学习这些生字:

  乡:两个“撇折”加一长撇。  乡下  乡村  故乡  家乡  乡亲

  首:“前”的下半部分改成“自”,别少写一横。 首先  首都  首要  斩首

  五、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gǔ shī    yìsi    shǒu xiān    jǔ shǒu    gù xiāng   

  (    )  (      )   (       )   (       )  (        )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古(      )   自(      )   叫(      )   待(      )

  故(      )   首(      )   教(      )   诗(      )

  3、默写古诗《静夜诗》

  板书设计:

  3 英英学古诗

  静夜思     李白(诗仙)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思念家乡

  举头望明月,   思念亲人

  低头思故乡。

《英英学古诗》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10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3、英英学古诗》齐读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英 奶 思 意 代 举

  3、词语理解。

  故乡:家乡,一般指自己出生的地区。

  思念:想念。

  唐代:古时候一个朝代的名字。

  不由得:禁不住,自然而然的。

  4、讲解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说话人的名字现他所说的话语之间须用冒号隔开。如文中“英英”“奶奶”后面的冒号就表示下面分别是她们各自说的话。

  三、指导书写。

  英:下面第一、二笔,左右宜收紧,下“横”宜长。

  举:中间部分的撇和捺要展开,要盖住下面部分。

  诗:左窄右宽,右部三横间隔均匀,中械要长。

  四、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

  英   奶   思    意  念   代

  二、分析理解。

  1、分角色读对话。

  注意:右边的“英英”“奶奶”两个词不读。

  2、英英的奶奶分别说了几次?(英英3次,奶奶2次)

  3、英英说了哪些内容?(第一次告诉奶奶学了一首古诗,并背了这首诗;第二次解释这首诗的意思;第三次讲这首诗是谁写的。)

  4、奶奶呢?(第一次夸奖奶奶,问古诗的意思;第二次问古诗是谁写的,)

  5、学习《静夜思》。

  (1)释题。静夜:静静的夜晚;思:思念。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头。

  (2)理解诗意。找出文中表示诗意的句子。(英英第三次讲的话)

  (3)看图。图上是谁?在干什么?

  (4)指导朗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古诗《静夜思》,告诉我们学习古诗要能正确理解它的意思,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

  四、当堂巩固。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静夜思》。

  1、听录音欣赏。

  2、指名读,引导背。

  3、自由练背。

  4、同座互背,指名背。

  三、当堂巩固。

  1、默写《静夜思》。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   )(   )(   )   女 (   )(   )(   )

  艹  (   )(   )(   )   讠 (   )(   )(   )

  四、作业。

  1、给下列字找朋友。

  诗(   )(   )(   )   奶(   )(   )(   )

  思(   )(   )(   )   举(   )(   )(   )

  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再写出两个含有该部首的2个字。

  英(   )                        教(   )                 

  语(   )                        代(   )                

  3、写反义词。

  举头(     )   前(     )   低(      )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是让学生在读文中既学会了一首诗,又在课文的朗读中了解了诗的含意,这首诗学生基本上都知道也会背诵,因此我主要将精力放在让学生知道含意上,对词对句进行,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用语言来讲讲,最后将所讲的内容写下来。从开学到现在,我比较重视学生的写话练习,这次的写话让学生对焦优美的意境有了一些了解。值得。

《英英学古诗》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入情入味地背诵古诗《静夜思》。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3.学会生字“静”,学习“青”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课文内容,感悟诗句意思,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难点:借助课文正确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卡片、田字格黑板、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渲染导入

  1.谈话:

  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家家户户正忙着准备过节呢。谁来给老师和小朋友说说你们家准备怎样过中秋节呀?(生自由发言)

  多欢乐多热闹呀!可是,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在一个月圆之夜,独自出门在外,远离家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孤孤单单地站在床前,望着夜空中那一轮圆圆的月亮,心里是多么孤单寂寞呀!他多么想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呀!于是,他把自己的心里话写成了一首诗《静夜思》。

  有一个聪明的小姑娘叫英英,她在学校学会了这首诗,回到家急不可待地要背给奶奶听呢!(读题)

  2.你们看,图上就是英英悲诗给奶奶听的情景。你瞧,她们正在对话呢!

  (二)逐层领悟,诗文整合

  1.学习第一层

  (1)让我们来读读英英第一次对奶奶说的话,想一想你知道了些什么?(生自由读)

  谁愿意来读一读英英的第一次说话?指名读,交流读懂的地方。(在交流的基础上出示《静夜思》)

  (2)再读一读英英的话,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画上一个小问号。(师巡视指导)

  (可能会提:“霜”的意思?“疑”是什么意思?“举”的意思?……)

  (师在黑板上记录并打上小问号。)

  (3)多会动脑筋呀,这么多的小问号,有没有哪个聪明的小朋友知道答案?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真会读书、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给你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其实呀,英英在第二次说话中已经告诉我们了。

  2.学习第二层

  (1)出示英英第二次说话的内容,自由读,会边读边思考的小朋友一定能从里找到答案。

  (2)请同桌的小朋友分读诗句与诗意,左边的小朋友读一句古诗,右边的小朋友读一句诗意,一一对应,边读边想想刚才不懂的地方能不能读懂?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各抒己见)

  (你真聪明!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大眼睛……)

  (3)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够通过分别朗读英英前后说的两段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解决了问题(师擦除小问号),真了不起!这就叫联系上下文,它是帮助我们学习课文理解内容的好方法。

  让我们再来完整地齐读古诗和诗意。

  3.学习第三层

  奶奶听懂了,可还有一个问题,这首诗是谁写的呀?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我们来看图,好好研究一下。(示图)

  (三)引导体会,感悟诗句

  1.(出示挂图)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一轮圆圆的月亮,想一想,什么时候天上的月亮会这么圆、这么亮?(元宵、中秋-----)

  2.每月农历十五的月亮都是又圆又亮。谁来说说你们中秋节的晚上是怎样度过的?

  3.月圆之时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一家人会相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一顿团圆饭,赏赏月聊聊天看看电视,玩一玩,乐一乐,多么开心热闹呀。可假如这时,你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来陪伴你,你会怎么想呢?

  4.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听不到亲人的声音;没有电视、电脑,看不到亲人的身影;更没有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父母、妻子儿女们团聚。(指图)你们看,在这样一个冷清、孤独的夜晚,李白孤孤单单一个人站在窗前,抬头仰望明月,此时他心里正在想些什么呢?

  5.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是这样的冷清。(引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让诗人李白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引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谁愿意当一回李白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学生朗读时适时点评指导,必要时老师示范领路)

  (你读得真有韵味,如果能把这样的夜晚读得再安静一些就更好了,“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你听,多富有诗情呀!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孤独冷清而又美丽的夜晚。)

  (老师发现你在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时候,眉头都皱起来了,真像思念亲人的李白!最后一句声音再低沉些,读得再慢一些就更像了!)……

  (加表情动作、男女生读、齐配乐读)激励评价:(小诗人、小李白、小播音员、小朗诵家……)

  指导背诵:

  小诗人们,你们朗诵得非常精彩,但是,英英却有些不服气。她说:“你们读得是不错,但是如果能像我一样,不看课文,把这首诗有滋有味地背诵出来,我才算真正佩服你呢。”谁来背给英英听,向她挑战?(指名背诵,评议)

  (四)创设情境,体验角色

  1.小朋友,你看,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又学会了一个新本事,会有滋有味地朗读、背诵《静夜思》这首诗,还懂得了它的意思。现在,姜老师要来当一回奶奶了,谁来演英英,向我夸耀一下你今天在语文课上学会的本事呢?不过,想当演员可不容易了,得把你的台词记住,不然上台表演的时候结结巴巴地可就不是好演员了。快把对话读一读,老师来挑一个最用功的小演员。(学生自由读人物对话)

  (师指名一学生与老师角色示范引路。)

  2.学生评价,同桌练习,要求把话说清楚,说连贯,演出人物的不同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

  3.指名学生上台来演,其余做导演。

  4.作为导演,你观看了表演后有什么要对他们说的吗?

  5.谢谢导演和演员们,为了奖励你们,我要送你们一首歌,听——

  (出示歌曲《静夜思》,欣赏、跟唱。)

  (以后学习古诗时,你也可以像现在一样唱一唱,你会发现这样学古诗很有趣,也记得牢。)

  (五)学习生字,指导规范

  1.静:认识“青”字旁。左窄右宽。

  2.看笔顺,书空。

  3.再看结构、起落笔的位置,在心里书空。

  4.师范写,提醒每个横的不同写法。

  5.提醒写字规范。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六)课外作业,迁移拓展

  今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学习,学会了古诗、诗意、朗读和背诵,你们都像英英一样了不起。今天放学以后请大家模仿课文对话形式,与父母家人对话学古诗,可以是《静夜思》,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其他古诗,如:《悯农》《锄禾》《咏华山》等,像英英一样介绍一首学过的古诗,好吗?

  板书设计:

  3 英英学古诗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英英学古诗》 篇9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一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悉课文内容,感悟诗句意思,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借助课文正确理解诗意,并达到朗读是内心的表达。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诗与文相照应的句子、音乐

  教学时间:2

  第一教时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古shi 诗。(认读、学习“诗”字。)

  2.你学会了哪些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背一背古诗。

  出示:我学会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等,现在我背《_____》给大家听      ,     。       ,       。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

  (出示卡片,指名读准后鼻音),这是什么ying ?(草头英、英雄的英)。书写课题。(“英”字下面的“央”一撇要出头。)伸出右手,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她的名字。

  4.英英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补充板书课题“学”。 齐读课题。

  5.英英在课上学古诗很用心,你们敢和她赛一赛吗?我们先看看她是怎样学古诗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课文朗读录音)

  2.小朋友,你们能像这样,把课文读好吗?

  3.不要添字漏字,看到标点符号要注意停顿。请小朋友轻声地读一遍课文。(学生读书。)

  三、再读课文,理理脉络

  1.浏览一下课文形式,细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这篇课文和一般的课文有不同。(这是一篇对话。)

  2.英英说了几次话?(三次)奶奶说了几次话?(两次)

  3.课文一共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三次对话。

  四、三读课文,学会生字。

  1、  谁来读英英第一次说的话?多音字“背”。学习“首”“静”“思” (“首”的本义是头、脑袋的意思,下面是“自”。 “首”还可以扩词:首长、首领、首次、自首、一首诗等。)

  1.(思在课文里出现了三次,找找分别在哪里?出示词语,读,相机学习“意”)。(卡片和小黑板)

  2.找到英英和奶奶的第二次对话了吗,谁愿意读?学习“照”“层”。

  3.英英和奶奶的第三次对话谁来读?学习“李”。

  五、四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男孩子当奶奶,女孩子当英英,对读课文,看谁读的正确流利。边读边想:三次对话,每一次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板书:

  第一次    诗句  

  第二次    诗意    

  第三次  作者

  3.英英学古诗是不是很认真?下节课我们要和她比一比,看谁更会学古诗。有没有信心?回去好好准备一首。

  六、分析字形,写好生字。

  2、复习生字,去拼音认读。

  3、想不想把字写好看?先找出上下结构的字,再找出上大下小和上小下大的字。

  英 首      思 意 照       李

  3、说说想写好看,要注意哪些?

  5.教师范写或学生上黑板,学生临写。(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书写情况,即时矫正或激励。)

  (五)课外作业

  1.请小朋友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争取背出李白的另两首古诗。

  2.参照教参的作业 样式适当补充。

  板书设计 :

  3 英英学古诗

  第一次    诗句

  第二次    诗意

  第三次    作者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评读课文

  (1)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2)全班对半读,先互评后教师点评。

  (二)逐层领悟,诗文整合

  1.学习第一层

  (1)谁愿意来读一读英英的第一次说话?先自己读一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交流的基础上出示《静夜思》)

  (2)指名读,交流读懂的地方。

  (3)读一读,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师巡视指导。

  可能会提:“霜”的意思?“疑”是什么意思?“举”的意思?……

  (4)小朋友,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说明大家都在动脑筋了。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2.学习第二层

  (1)请同桌的小朋友分读诗句与诗意,你读一句古诗,我读一句诗意,一一对应,想想刚才不懂的地方能不能读懂?(生交流,各抒己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2)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读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齐读。

  (3)抽查学困生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诗中字词的意思。

  3.学习第三层

  (1)齐读奶奶说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请学生简要介绍李白,也可教师介绍。

  (3)师生接读最后一次对话

  (三)引导体会,感悟诗句

  1.出示挂图,什么时候天上的月亮这么圆、这么亮?

  2.每月农历十五的月亮圆又亮。你们说说中秋节的晚上是怎样度过的?

  3.假如这时,你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么想呢?

  4.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没有电视。中秋佳节,朋友们、亲人们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吃月饼,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李白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看图说说李白站在窗前,他看到了什么?又想些什么呢?

  5.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是这样的冷清。(引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让诗人李白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引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谁愿意当一回李白来朗读这首诗?生加上动作配乐试读。

  (四)创设情境,体验角色

  1.课文学完了,文中的英英学古诗学得多好呀,你们想不想学着英英和奶奶的样子也来演一演啊!(生在座位上先与同桌练习对话,要求把话说正确、说连贯。)

  2.师也非常想做一做文中的奶奶,谁愿意与老师合作来演一演英英?(师指名一学生与老师角色示范引路。)

  3.指名学生上台来演一演,其余做导演。

  4.作为导演,你观看了表演后有什么要对他们说的吗?

  (师可以引导从说话的语气是否自然、流利来评价。)

  5、模拟课文对话形式进行对话学古诗,可以是《静夜思》,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其他古诗,如:《悯农》《锄禾》〉等。

  (五)学习生字

  1.认读“诗、静、层”。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这几个生字?交流。

  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反馈写字情况。

  (六)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3 英英学古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收集:

  《英英学古诗》教学案例

  作者:吴冬梅白沙小学      

  师:(指插图)小朋友请看,图上有一轮月亮。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生: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

  生:元宵节的时候。

  师:是的,中秋节、元宵节的月儿就是这样既圆又亮。其实,农历的每月十五,月儿都会这么圆,只是有时能看见,有时看不见罢了。那么,谁来说说,中秋节晚上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生:中秋节晚上,我会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有很丰盛的菜。

  生: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边吃月饼一边看月亮,可开心啦!

  师:中秋月圆之时正是家人团圆的时候。所以,每当这时候,我们会相聚在一起玩一玩,乐一乐。假如这时,你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想呢?

  生:我会感到十分孤单。

  生:我会非常想念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生:我会很难过,会非常非常想回家。

  师:是啊,别人团聚,自己却却孤单一人,心中肯定很难受。(指插图)你们看,此时此刻,诗人李白就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一想,说一说,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插放马思聪的《思乡曲》)

  (学生看图)

  生:他会想:现在,我的朋友们肯定又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了。可我呢,只有一个人,没人跟我说话。

  师:想到这里,诗人更加觉得——

  生:冷清,孤单。

  生:诗人会更加想念故乡,觉得故乡的可爱。

  生:会更加想念亲人和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说得多好啊!(深情地)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出示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谁愿意来当一回诗人李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诗?

  (学生纷纷举手朗读诗句)

  这课字词教学比较成功。首先是让学生在课文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易理解记忆。其次是将“静夜思”“思念”“思故乡”和“意思”四个词提出来,让学生在读词读句中明白了意思的不同、读音的变化。

《英英学古诗》 篇10

  第一教时       

  一、本课目标:

  1.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前六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3.基本理清课文的层次,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六个生字词。

  难点: 如何理清文章的层次;正确书写生字。

  三、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笔顺图示等。(学生——自学课文:圈画生字词语,试质疑。教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背诵课文,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

  四、教学流程:

  (一)古诗导入  ,激发兴趣

  1.板书:古诗。(认读、你怎么记住“诗”?)

  2.说话练习:你学会了哪些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向大家介绍介绍(或者背一背古诗)。

  出示:我学会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最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初步培养学生感知古诗的能力,要让学生说出一二。)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

  (出示卡片,指名读准后鼻音)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她的名字。

  4.英英今天在学校里新学了一首古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请一学生上黑板补充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5.齐读课题。

  (二)鼓励质疑,整体感知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善于提问题的小朋友是最会动脑筋的,我们叫他(她)小小思想家。

  *可能提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学的是哪首古诗?

  生: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的,她学得怎么样?

  生:我还想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产生学生间的互动,比教师直接教授的效果要好。)

  ……

  在学课文之前,好好想想题目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图,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相信很多小朋友预习过课文,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说说你的答案在课文的哪里?(引导学生说出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针对小朋友不同的回答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价,并适时读书,对课文要有大致的整体印象。

  3.剩下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小朋友们想想办法。

  (三)以学定教,读书为本

  1.听教师(或录音)范读课文,特别要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小朋友,我们学习课文得深入课文,得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琢磨,读完以后,你肯定有新的发现有新的体会,有新的感受。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读读课文,比比谁的收获多?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

  英英  一首古诗  教  静夜思  意思  照  一层白霜   唐代

  (2)请学生当老师提醒读音要注意的地方。

  如:后鼻音— 英 静  层  唐   翘舌音— 诗 照     平舌音—思

  (3)请同学分读课文,指导评议:谁的字音读得准,句子读得通顺?

  4.请学生带着问题下面(1)和(2)再读课文后交流: 

  (1)这篇课文和一般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对话。

  (2)英英说了几次话?(三次)奶奶说了几次话?(两次)

  (3)课文一共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三次对话,联系课文插图(或挂图)指名逐个对话读或全班对半读或同桌对读,读准字音。相机出示多音字背(bei  bei ),可联系学过的课文分别组词。

  提醒板书:第一次    诗句

  第二次    诗意

  第三次    作者

  (4)如果你是英英,你会把这些说给奶奶或者别人听吗?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学习的好习惯。

  5.同桌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同伴的书上打上:

  (要努力)(很不错)(你真棒)

  (要读出课文的层次,保证一次有一次的进步。)

  (四)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重点出示下列生字:英  诗  教  首  静  思

  2.请对照生字在文中圈出来,领着大家读一读。

  3.同桌同学互读互查,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读的字,让学生产生一种“我要全对”的适度压力。

  4.自己想想好办法记一记这些字形。

  (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富有儿童情趣的记忆方法要给予充分肯定。)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需要注意的:

  (1)“英”字下面的“央”一撇要出头。

  (2)书写“教”字要左右等宽,右半部分四笔完成。

  (3)“首”的本义是头、脑袋的意思,记住是自己身上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下面是“自”。(“首”字的记忆方法纯属个人意见。)“首”还可以扩词:首长、首领、首次、自首、一首诗等。

  (4)“静”引导学生观察“月”的变化,强调撇改为竖。这个字是左右结构,但要写得左窄右宽。

  (5)“思”是内心的情感,所以用心字底。口头扩词。

  5.教师范写或学生上黑板,学生临写。(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书写情况,即时矫正或激励。)

  (五)课外作业

  1.1.请小朋友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争取背出李白的另两首古诗。

  2.参照教参的作业 样式适当补充。

  板书设计 :

  3 英英学古诗

  第一次    诗句

  第二次    诗意

  第三次    作者

  第二教时           

  一、本课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入情入味地背诵古诗《静夜思》。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3.学会四个生字“意、照、层、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课文内容,感悟诗句意思,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难点:借助课文正确理解诗意,并达到朗读是内心的表达。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的大转盘、课文挂图、诗与文相照应的句子、(与宁静夜空和谐的音乐)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1.游戏:大转盘。(转盘上的指针转到了哪个词上就读哪个词,巩固识字效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字情况,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2.评读课文

  (1)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2)全班对半读,先互评后教师点评。

  (二)逐层领悟,诗文整合

  1.学习第一层

  (1)谁愿意来读一读英英的第一次说话?先自己读一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交流的基础上出示《静夜思》)

  (2)指名读,交流读懂的地方。

  (3)读一读,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师巡视指导。

  可能会提:“霜”的意思?“疑”是什么意思?“举”的意思?……

  (4)小朋友,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说明大家都在动脑筋了。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2.学习第二层

  (1)请同桌的小朋友分读诗句与诗意,你读一句古诗,我读一句诗意,一一对应,想想刚才不懂的地方能不能读懂?(生交流,各抒己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2)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读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齐读。

  (3)抽查学困生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诗中字词的意思。

  (教师要用期待的心态、鼓励的目光等待他们的进步,并要让学困生感受老师与同伴的温暖。)

  3.学习第三层

  (1)齐读奶奶说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请学生简要介绍李白,也可教师介绍。

  (3)师生接读最后一次对话

  (三)引导体会,感悟诗句

  (这个环节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1.出示挂图,什么时候天上的月亮这么圆、这么亮?

  (元宵、中秋-----)

  2.每月农历十五的月亮圆又亮。你们说说中秋节的晚上是怎样度过的?

  3.假如这时,你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么想呢?

  4.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没有电视。中秋佳节,朋友们、亲人们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吃月饼,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李白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看图说说李白站在窗前,他看到了什么?又想些什么呢?

  5.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是这样的冷清。(引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让诗人李白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引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谁愿意当一回李白来朗读这首诗?生加上动作配乐试读。

  (四)创设情境,体验角色

  1.课文学完了,文中的英英学古诗学得多好呀,你们想不想学着英英和奶奶的样子也来演一演啊!(生在座位上先与同桌练习对话,要求把话说正确、说连贯。)

  2.师也非常想做一做文中的奶奶,谁愿意与老师合作来演一演英英?(师指名一学生与老师角色示范引路。)

  3.指名学生上台来演一演,其余做导演。

  4.作为导演,你观看了表演后有什么要对他们说的吗?

  (师可以引导从说话的语气是否自然、流利来评价。)

  (五)学习生字

  1.认读“意、照、层、代”。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这几个生字?交流。

  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反馈写字情况。

  (六)课外作业

  模拟课文对话形式回家与父母对话学古诗,可以是《静夜思》,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其他古诗,如:《悯农》《锄禾》〉等。

  板书设计 :

  3 英英学古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英英学古诗》 篇11

  1、按要求填写表格。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   )(   )(   )   女 (   )(   )(   )

  艹 (   )(   )(   )   讠 (   )(   )(   )

  3、给下列字找朋友。

  诗(   )(   )(   )   奶(   )(   )(   )

  思(   )(   )(   )   举(   )(   )(   )

  4、写出下列字的部首,再写出两个含有该部首的2个字。

  英(   )                        教(   )                   

  语(   )                        代(   )                 

  5、写反义词。

  举头(     )   前(     )   低(      )

《英英学古诗》 篇1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思念、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诗句,体味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这些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了吧,你能来背背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说的就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过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板书课题:“3英英学古诗”。)

  3、解释课题,教学题中生字。

  (1)从课题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呢?

  (2)解题:

  a、是谁学古诗呢?(是英英)对,“英英”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ying”,古诗的“诗”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翘舌音“shi”。(领读课题两遍)

  b、古诗就是古代的诗歌。

  (3)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呢?(“英”是上下结构,偏旁是上面的“草字头”,“诗”是左右结构,偏旁是左边的“言字旁”。)

  (4)教师范写这两个字,学生集体书空。

  二、初读指导。

  1、看图。

  (1)出示图: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做什么?

  (2)小结:画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种情况叫做对话。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她们谈论的话题是有关于学习古诗方面的。

  2、指导初读课文。

  (1)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方式。

  a、问:这篇课文和以往学习的课文在样子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b、讨论后小结:以往学习的课文每一个自然段开头都是空两格的,这篇课文中,“英英”和“奶奶”都是顶格的,表明后面的话分别是这两人说的。

  c、注意:顶格的“英英”和“奶奶”这两个称呼不读。 

  (2)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标好小节号,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3)检查读书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一首意思一层照唐代静夜思 

  古诗白霜床前教思念不由得 

  (4)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标点符号读正确。

  (5)分段指名读、齐读。

  (6)分角色读对话。自读、同座二人分角色对读、指名二人对读各一次、分两个大组对读各一次。

  3、再读课文。要求: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讨论后小结:英英说了三次话,第一次是背古诗给奶奶听;第二次是讲古诗的意思;第三次是说古诗的作者。奶奶讲了两次话,第一次是问英英这首诗的意思;第二次是问英英这首诗的作者。

  4、指导读好古诗。(投影出示古诗内容)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请学生来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即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偏旁)

  教:左右结构,“反文旁”。

  静:左右结构,教学新偏旁——“青字旁”。

  意:上中下结构,“心字底”。

  照:上下结构,“四点底”。

  层:半包围结构,“尸字头”。

  亮:上中下结构,“高字头”。

  举:上下结构,“兴字头”。

  代:左右结构,“单人旁”。

  2、逐个字指名说说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3、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2、课后完成“生字、组词”本。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静夜思》。

  2、理解古诗《静夜思》的意思。

  3、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齐读课文。

  二、学习《静夜思》

  1、(投影出示古诗)解释诗题。

  (1)“静夜”是什么意思?(“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

  (2)“思”是什么意思?(“思”就是“想念”的意思0。

  (3)谁来说说诗题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地思念)。

  2、过渡:诗人会思念些什么呢?(出示挂图)指导看图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我以为图上出现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从他穿戴的是古人的衣帽可以看出来。

  b、这幅图是为《静夜思》配的画,《静夜思》作者是李白,所以图上出现的人就是他。

  c、这幅图左边有个大筒子,插着许多诗稿,说明这个人就是大诗人李白。

  (2)对,你们看得很仔细,想得很合情理。从课前的预习中,你们对李白有什么了解?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作出补充。

  (3)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a、他在望着窗外天空的明月。

  b、他好像是在想着什么。

  c、也许他正在想着做诗呢。

  d、对,你们说的画面意思正和诗题的意思相同。李白正在静静的夜晚思念家乡是亲人。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两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

  (3)学习第一句。

  ① 指名读。

  ②这句诗,英英是怎么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③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为什么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释成“好像”?

  (4)学习第二句。

  ①指名读。

  ②“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举头”?

  ③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你们的想象都合情合理。诗人想到故乡的人和事,想得很多很多。那么当他想念故乡的时候, 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⑤对,用“低头”这个词语表示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很深沉。为什么英英把这句解释成“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5)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6)齐读《静夜思》。

  4、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古诗,请学生说说《静夜思》的朗读节奏。

  (2)指导:“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光”“霜”“乡”押韵字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逐步深化。

  (3)指名读,再分小组读,齐读。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课堂上练习背诵《静夜思》。

  2、课后完成“抄写词语“本。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古诗《静夜思》,指导背诵这首诗。

  2、指导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教师小结: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激发我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指导背诵《静夜思》

  1、听录音欣赏。

  2、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分两个大组,交替背、听各一次。

  4、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5、同座二人交替背、听各一次。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课堂练习题。

  2、课后完成《同步测试》。

  板书设计:

  3英英学古诗

  第一步:背内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二步:讲意思

  第三步:说作者

  课堂作业设计:

  一、一字开花。

  思    亮   

  三、选一选。

  首 手: 先 长 双

  代 带: 领 时 皮

  教学后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英英学古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