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所见》教案

《所见》教案

一梦入混沌 点赞 分享
《所见》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所见》教案(通用22篇)

《所见》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1、学会“所、振、欲,蝉、忽、闭”这6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欲、捕、鸣”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

  4、能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训观察、想象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井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的意境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有感隋地朗读体会古诗韵味及语言美,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观察课文配图

  1、请看图上都画着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重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

  二、揭示课题

  解题:牧童骑牛唱歌,忽然听到蝉叫,停住歌声,跳下牛,准备捕蝉。这景象被诗人袁枚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它写下来成为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三、读诗歌

  1、复习有关音节。(出示卡片、指名读)

  2.掌握生字读音,并在诗中用笔画出来。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指名读。(让识字差的学生多读)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读。

  5.检查读的情况: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形式。

  6.教师范读。(指导学生领会诗句中的停顿)

  四、初步了解诗文

  1.看插图,读课文,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思考:起初牧童骑在牛背上做什么?后来呢?

  3.读诗文,帮助学生了解词意。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鹊”:“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看插图)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4.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

  二、了解诗句的意思 (打出幻灯片、边看图边了解)

  1.读第一、二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 说说第一句的意思。(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 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象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3)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看图或幻灯,思考)

  (1) 齐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2) 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 (学生找到“鸣”字)

  (3) 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怎样?(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 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朗读全诗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

  2.大声朗读,想象涛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及写字

  1.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边读边组词。

  2.读下面的字,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可联系学过的字记忆。

  所  牧  振  欲  鸣  闭

  3.指导写字。

  (1) 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起笔、落笔,照样子在田字格中每字写两遍。(教师行间巡视)

  (2)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例如:“所”字的两部分要写平;“振”右半部要宽,上下要匀称;“鸣”口字旁要靠上一点;“蝉”的“虫”不要写得太向下要写在“单”的一横上面。

  4.听写生字新词。

《所见》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zhèn yù chán hū bì

  (1)出示生字词卡: 振 欲 蝉 忽 闭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 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 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了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

  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教案点评:

  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五言绝句《所见》,语言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本课教学从内容入手,引以情趣,配合直观的的图画,让学生边看边想,理解诗句意思。引入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从而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探究活动

  1.收集有关袁枚的资料。

  2.想象牧童捉蝉的样子,看图联系课文编故事。

《所见》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象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

  b、师概括诗意:夏季的一天,一个年少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山歌在山间小路上行进。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就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3、介绍作者:

  a、这动人的画面不仅咱们看到了,一位清代的诗人也看到了,他的名字叫袁枚。

  b、当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就提笔将自己所看到的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

  c、师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歌,读准生字字音。

  2、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多种方式检查读的情况。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质疑问难: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一、二句。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

  (1)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2)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3)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

  4、大声朗读,想象诗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

  5、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1所见

  骑黄牛

  牧童歌振林聪明可爱

  欲捕蝉

  闭口立

《所见》教案 篇4

  课时目标:分析、品读诗句,理解诗句含义,感受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寻访隐者,有没有见到?

  2、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这首诗中,诗人很幸运,他不仅见到了,而且将见到的情景写下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所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

  振蝉

  骑

  “振、蝉”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骑”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它的意思和什么有关吗?

  2、交流你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袁枚一生,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三、初读诗文,了解大意

  1、出示诗句,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默读思考:在《所见》一诗当中,你见到了什么?

  4、交流各自收获。

  5、老师见到了两幅图,你知道是哪两幅吗?(一、歌唱图二、捕蝉图)

  四、品读诗文,体会意境

  1、品析“牧童歌唱图”

  牧童骑黄牛, 歌唱图

  歌声振林樾。

  读一读前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牧童如何骑着黄牛?这是怎样的歌声?(理解“振林樾”)他会唱什么歌?

  在这句诗中,你看到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

  指导朗读。

  3、品析“牧童捕蝉图”

  意欲捕鸣蝉, 捕蝉图

  忽然闭口立。

  读一读后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和前面那幅图中相比,这里的牧童有什么变化?

  他会怎样去捉这只蝉?(理解“忽然闭口立”)

  在这里,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牧童?

  指导朗读。

《所见》教案 篇5

  教学课题:《所见》

  教学目的:1、学会6个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字意。

  2、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

  3、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教学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词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看到了天真活泼的牧童骑着黄牛在绿树成荫的林间小路上漫步,仿佛听到他那愉快、激越的歌声。那么,谁愿意有感情地给大家读读这首诗,我们愿意跟你一同步入那美妙的境界。

  生:指名朗读全诗。

  师:读得太美了,真的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那么谁来说说上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他看见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着向树上望去。

  师:说和真准确。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重点来学习诗中的生字。

  师:(电脑出示诗)谁来读第一句诗,并且找出诗中的生字。

  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生字有所、振。

  师:非常准确,继续找生字。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句诗中的生字有欲、蝉、忽、闭。(学生每找到一个生字,教师操作电脑给生字加红点)

  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生字“所”,谁愿意领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字?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suo,它是平舌音,请大家注意。

  (全班跟读suo)

  师:指名读。

  师:你是怎样学习这个字的?

  生:我是这样学习“所”这个字的。“所”户部,左右结构,共8画。

  师:很好,谁愿意用“所”组词?

  生①:所以

  生②:所有

  生③:储蓄所

  生④:所长

  生⑤:所向无敌

  ......

  (屏幕出现“所”字)

  师:同学们观察,写“所”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①:写这个字头齐脚不齐。

  生②: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三笔横折落笔在横中线上。

  生③:写这个字要注意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生④:写这个字要注意第六笔竖撇对齐第二笔写在竖中线上。

  生⑤: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七笔横对齐第三笔横折起笔。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请大家看老师范写。

  生:动笔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所”字。(小组同学交换检查,互相修改)

  师:学习第二个生字“振”,谁愿意领同学读这个字?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zhèn,它是翘舌音,请大家注意。(同学们开火车式读)

  师:“振”这个字你是怎样学习的?

  生:我是这样学习这个字的。“振”  部,左右结构,共10画。

  师:大家判断。

  生:齐答“对”。

  师:大家想想,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

  生:我们学过“晨”字,去掉“日”字,加上“  ”,就是“振”字。(随着学生叙述,电脑演示,一个“晨”字出现在屏幕上,只见两个小孩用手扛走“日”,又有两个少先队员用手推车推来一个“  ”倒在“辰”旁,共同组成“振”。)

  师:同学们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那“振”这个字在哪句诗中呢?大家齐读。

  生:(齐读)歌声振林樾。

  师:“振”在诗中什么意思?

  生:“振”在诗中是振荡的意思。

  师:谁来用“振”组词?

  生①:振动

  生②:振奋

  生③:振兴

  生④:振作

  ......

  师:书空“振”的笔顺。

  生:一笔横,二笔竖钩,三笔提,四笔横,五笔竖撇,六笔横,七笔横,八笔竖提,九笔撇,十笔捺。(屏幕出现空白田字格,学生说一笔,电脑打一笔)

  师:同学们观察,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①:写这个字要注意头不齐,左高右低,脚齐。

  生②:写这个字要注意右边第二笔撇写在竖中线上。

  生③: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三、四笔横间距相等。

  生④: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五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

  生⑤:我给补充,第六笔短撇在竖中线起笔,捺从中心捺出。

  师:范写一个“振”字。

  生: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振”字。

  师:请大家互相交换修改。

  师:学习第三个生字“欲”,跟我读yu。

  生:一行同学开火车式读。

  师:“欲”这个字你是怎样学习它的?

  生:我是这样学习这个字的。“欲”谷部,左右结构,11画。

  师:非常准确,这个词怎样记忆呢?

  生:用学过的“歌”字去掉“哥”,换上谷部,注意谷字作偏旁,第四笔捺变点。

  师:同学们看屏幕。(电脑显示“歌”字,“哥”字向左上角飞去,“谷”字从左下角飞出,飞到“欠”字左面,同时“谷”字的第四笔捺变成红色长点。)

  师:“欲”字在哪句诗中?

  :“欲”字在“意欲捕鸣蝉”这句诗中,是想要的意思。

  师:小组讨论一下写“欲”字要注意什么?分析讨论后每位同学动笔在练习本上写一个。(写完之后,小组长一个个地指导,订正时,用实物投影打出学生写的字。互相指正、比较、修改。)

  师:出示第四个生字“蝉”,蝉也就是知了,是一种昆虫,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生:“虫”字旁加上单位的“单”,就是蝉。(屏幕出现一只知了向“单”字爬,爬到“单”字旁边,变成虫字旁,组成蝉。)

  师:这个字怎样才能写好呢?请同学们讨论之后再动笔写字。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四个生字,谁愿意领大家读字再组词。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所,所有;振,振动;欲,欲望;蝉,鸣蝉。

  师: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四个字的?首先,我们要读准字音;接下来,我们又分析了生字的偏旁、结构、笔画、记忆方法,这就是分析字形;之后,我们又到语言环境中进一步理解了字义,这是理解、运用;最后,我们动笔写字叫书写生字。(屏幕出示学习方法──⒈读准字音⒉分析字形⒊理解运用⒋书写生字)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着这四步自学后两个生字“忽”、“闭”,让它们尽快地成为你的好朋友吧!

  生:小组讨论自学。

  师:谁来汇报“忽”字?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hu。我是这样学习这个字的,心部,上下结构,8画。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忆这个字,“物”去牛部换心字底,我组的词是忽然、忽略,请大字看我写的这个字。(用实物投影出示)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三、四笔的撇不要写得太长,第四笔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心”字托住“勿”字。

  师:说得真好!谁来汇报“闭”字?

  生:“闭”这个字我是这样学习的,它是半包围结构,门部,共6画,可以用“门”字加“才”字来记忆,我组的词是关闭、闭路,请同学们看我写的这个字。要注意第三笔横折钩写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撇从中心起笔。

  师:太精彩了。那么关于“闭”字,其它小组有要补充的吗?

  生①:我们小组给他补充,“闭”字还可以用“闷”字来记忆。

  生②:还可以用“闪”字来记忆。

  生③:还可以用“问”字来记忆。

  生④:“间”去“日”换上“才”就是“闭”。

  (屏幕按学生所说显示)

  师:六个字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谁想领大家读读并且组词?

  生:所,所有;振,振荡;欲,欲望;蝉,鸣蝉;忽,忽然;闭,关闭。

  师:想想这六个生字都是哪些结构的?

  生: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

  (屏幕显示六个生字和三种结构)

  师:请同学们按结构分类。

  生:左右结构的字有所、振、欲、蝉;上下结构的字有忽;半包围结构的字有闭。(根据学生所说,教师点击鼠标进行生字归类)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结识了6位好朋友,

  让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来结束这堂课!

《所见》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所见》教案 篇7

  一、介绍作者

  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我们曾认识过许多著名的诗人,你知道那些著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南宋诗人,他叫叶绍翁。

  二、示题释题:

  要真正认识一位诗人,我们最好从他的诗来入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代表作,题目叫——

  生齐:夜书所见。

  题目只有短短四个字,题中告诉我们些什么?

  夜——晚上

  书——写

  (师:这样的诗题还有很多,比如望湖楼醉书、书湖阴先生壁等)

  所见——诗人看见的景物。

  三、初读古诗。

  1、诗人看见了些什么景物呢?我们先来听一位老师来读这首诗吧。

  听读古诗。

  他读得好吗?谁也想这样来读读诗?指名一两位学生来读诗。

  2、学词。

  读以下词

  萧萧     梧叶    寒声    促织     篱落

  你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词的意思?

  促织——看图片,介绍过去捉蛐蛐斗蛐蛐是农家孩子常常玩的游戏。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四、细读古诗

  1、读第一大句,既然作者写所见,在这句里,作者见到了些什么?(板书见)

  梧叶,说说这时候梧叶应该什么样子?(黄了,落下来了等等)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是秋天到了。

  你从哪里看出来是秋天?

  生l:因为有秋风。

  这句诗中还有哪些词写到秋风?

  萧萧。

  萧萧是什么意思?风声。只要是风声就可以用萧萧吗?

  秋天的夹杂着落叶之声的风声,古人才用萧萧两字来形容它的声音。

  寒声:这也是秋风的声音。风声就说风声吧,为什么他用一个寒字?这说明什么?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师点课件后以下三个字变红:萧萧  秋风  寒声。

  请你读读这几个词。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再读这句诗(指导朗读)

  2、在这寒冷的秋夜里,作者独自漫步在异乡的小路上,他究竟是看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景物,使他忍不住铺开纸,提起笔,写下这首夜书所见,传诵了这么许多年的呢?

  出示第二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在捉蛐蛐,还看见一篱笆边一盏灯亮着。照着孩子在捉蛐蛐。

  释:挑  (意思,再次强调读音)

  我们知道,诗人写诗字字不差,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觉得诗人有一个字用错了。

  我觉得他的“知有”一词用错了,应该用“见有”才对啊。

  这是怎么回事呢?

  再回过头来看,作者到底看到的是什么(灯和篱笆)。

  而儿童挑促织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板书想)

  作者为什么不想别的,光想到孩子们挑促织的情景呢,这明明不过是古时农家孩子常见的游戏呀?生可能一下子答不上来.

  五、体悟诗情。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啊,所写的,千写万写都逃不过一个字——“情”。(板书情)

  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找找看,哪里在写诗人的情了。

  读诗。找情

  学生找到“客情”

  这里的客是谁?叶绍翁自己

  为什么称为“客”情?

  客居他乡的心情。

  同学们喜欢作客吗?作客久了你会怎么样?

  同学们,叶绍翁此时此刻,并不是像你们过年一样在亲人家里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作客,他是一个人在没有人认识的异乡客居。

  凉凉的秋天已经来了,若在家乡,定有亲人为她披上暖和的衣服,为他沏一杯热茶,或者围坐在灯下,与他谈天说地,父母,妻子、儿女,家乡是多么温暖啊,而此时此刻,

  听着萧萧的秋风,诗人不禁想到:…………

  看着篱笆边那温暖的灯光,诗人不禁想到:…………

  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作者想到了什么.生写好后交流

  师: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的话,想想为什么诗人会想到孩子们捉蟋蟀的情景呢?师要作适当引导(那是一种常见的游戏,作者可能是想到了他家乡的儿女,由儿女又想到了家乡的亲人,或者,作者还可能是想到了自己快乐的童年)

  是啊,这江上秋风萧萧,诗人不禁感觉到_(读诗)

  看着那一盏温暖灯火,作者不禁感叹_(读诗)

  板书

  见——想——情

《所见》教案 篇8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牧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 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 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 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 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 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 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 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2. 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 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 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

  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 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所见》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古诗《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教学目标:

  1、认识“所、捕、蝉、闭”等生字,会写“诗、林、立”3个字。

  2、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所见》。

  3、能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古诗的理解与背诵。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设计思路:

  古人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见》中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因此,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而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诗趣,那么他对诗的意境就体会得更真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

  第一,运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

  诗重趣,想觅得诗趣,须进入诗境。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节课的教学,运用了多媒体,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在导入时,我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自己从图中看到的,启发小朋友充分想象当时森林中的情景。然后通过听蝉鸣声,请小朋友想象牧童当时的心理活动等。这样在小朋友在真正学习古诗之前已经有的一定的心理基础,对后面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于是,在学习古诗时,整首诗不再是20个汉字的排列,破纸而出的是嘹亮的歌声,是生动的画面,是盎然的诗趣。

  第二,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

  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孩子们化牧童为 “我”,化“我”为牧童。正所谓:“文章读的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当然,在我实施教学的时候,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小朋友理解“歌声振林樾”时,引导不好,究竟是谁的歌声就是引不出来,最后有小朋友说到了是牧童的歌声,但有很多小朋友仍不肯同意,说是蝉的叫声,我只好以它们共同的歌声结尾。

《所见》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

  1.(板书“见”)小朋友,你们能给这个老朋友组个词吗?(生组)是呀,看见、听见都是见,看来呀,用上眼睛,用上耳朵,都能有所发现!老师这儿有一幅画,你能用上眼睛和耳朵发现什么呢?

  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回答。

  (1)林樾:你觉得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

  对,这样郁郁葱葱、十分茂密的树林就可以称为“林樾”(板书)仔细观察这个词,它有什么特点?(都有木)一组小火车读一读――齐读。

  (2)牧童:(学生说“我看到了小孩骑着黄牛”时直接板书“骑黄牛”)你再仔细看看,这个小孩子在干什么的? 这样放牛放羊就叫放牧,放牧的孩子就称为“牧童”。(板书)指名读。

  (3)蝉:“知了”还有一个名字,叫“蝉”知了是一种昆虫,所以左边是虫,右边读chán,是一个形声字。(字卡,指名读)听,你们听见蝉儿的声音了吗?(播放蝉叫声)是呀,蝉儿正在鸣叫呢!像这样正在鸣叫的蝉可以称为“鸣蝉”。再开一列火车读读――齐读。

  3.你还有其它的所看、所听吗?

  二、揭题

  1.以上是同学们看见、听见的,是“我们”的“所见”。(板书“我们”)在两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诗人叫袁枚,他是个善于观察、描摹细致的人,他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了这画中的美景,并把这些“所见”写成了一首诗,请你们仔细读读袁枚的《所见》,看看他比我们多看见、多听见了什么?

  2.第一次读诗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学生自由读诗。

  3.先请小朋友一行一行来读诗,其他同学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听他读正确了吗?(随机正音)

  4.四人小组合作读,每人读一句,先自由练习,等会我们比比哪个小组读得对。(先自由,再站起来,发现读错的句子再纠正、齐读。)

  5.大家一起再正确地、流利地、响亮地把古诗朗读一次。

  三、情景感悟、评赏古诗

  1.现在我们来找找袁枚的所见比我们的所见多了什么?

  2.生交流。

  (1)“歌声振林樾”:(我听到了牧童的“歌声”)(板书),这歌声怎么样?(声音响亮,在树林里回荡)从哪个字感受到的?(“振”板书)

  谁能用朗读表现出牧童放声歌唱的样子?(指名读)

  师引读:瞧,牧童正在快乐地唱;牧童悠闲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响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2)“意欲捕鸣蝉”:已经去“捕”了吗?(板书“捕”)从哪看出来?(板书“意欲” )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袁枚怎么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细看,发现牧童的眼睛一动不动,嘴巴张大,已经不再唱了,出示“闭口”,站住不动了,出示“立”,牛也不再继续前进了,惟恐惊动了知了。)

  请你边想象边来读好这句。

  4.看来,袁枚不仅看到了景物,还发现了牧童的许多动作,有“骑、振、捕、闭、立这样一写,牧童的形象就被袁枚写活了,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呢!我们比比,看谁能把牧童给读活了。

  5.生同桌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6.读完诗,你猜想一下牧童捕到蝉了吗?(不管牧童有没有捕到蝉,让我们把想象继续下去吧!)

  四、背诵全诗

  1.看看这张画,让我们想象着古诗的内容,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自由练习背诵。

  2.谁愿意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同学点评。

  3.一起有感情地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在这首诗中要求我们会写的字有五个,这两个字有点特别,出示“立、童”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立”要写得方正,像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样,“童”上的立字头要写得扁些,在横中线的上方点,还有好多立字头的字如“意、音、亲”都是这样的。这个小窍门可得记住了!)师范写。

  2.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在书本上练一练吧。

  小朋友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让我们从小热爱它、诵读它、品味它吧!

《所见》教案 篇11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这位儿童在干什么?他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初步猜测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学生自学部分

  l.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引导交流部分。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读准节奏,说说诗意。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引导:“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想象训练:“忽然闭口立”牧童还会做些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全文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四、背诵全诗

  作业;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个故事,注意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

《所见》教案 篇12

  背景知识:

  《所见》和《小池》是两首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情趣的古诗,分别由袁枚和杨万里所作。这两首诗充满着童趣、情趣,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所见》着力刻画的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牧童夏日捕蝉的情趣;《小池》悉心渲染的是孩子们欣赏迷恋的蜻蜓轻落荷叶尖角的动人画面。古诗的韵味、想象的空间,勾勒出了夏季独有的童真世界。

  学情分析:

  每一个孩子就是一名充满诗性的诗人。儿童与古诗的对话,就是建立在这样诗性的儿童世界里的。细细研读这两首古诗,生字不少,但是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识字能力的基础较好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生字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采用先学后教、互教互学的形式。教师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象的途径去理解古诗中难以直接领悟的词语上。同时,这两首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诗歌的内容接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悟促成孩子与古诗的诗性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诵、吟诵加强孩子对古诗的体会咀嚼,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认识12个生字,会写“诗、林、童、黄、闭、立”8个字。

  2、过程和方法。在朗读和背诵中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夏日的情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喜欢朗读古诗,愿意主动背诵。激发学生关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一组配乐的夏日情境图(课件),勾勒出对夏日童年生活的回忆。

  2、学生交流:夏天,我最喜欢(干什么)。

  3、教师出示课件(课文的插图:牧童欲捕蝉),引导学生猜想:这个古时候的小朋友喜欢在夏天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袁枚大诗人是怎么说的吧!(课件配乐朗诵,诗问逐行出现。)

  二、学生自学,通读全诗。

  1、学生尝试自己反复地朗读《所见》,特别注意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行诗句。(特别关注平时朗读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

  2、学生互助学习,自主认识古诗中的新汉字。

  (1)抽查几位学生(特别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全诗,其余学生仔细聆听并在书本上做好正音标记(在别人读错的汉字下点上重点记号并注出正确读音,这个习惯需要长期培养。),而后集体交流纠正字音。

  (2)游戏:“汉字生活大搜捕”(请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曾见到或听到的汉字实用例子)

  *课件出示“汉字生活大搜捕”的所有汉字“所牧捕蝉闭立”,请学生独立搜索。

  *学生互动小组交流后由学生自主推荐典型的例子——

  例如:在他爸爸派出所的大门口见过“所”。

  听过一首《牧羊曲》,里面有个“牧”。

  说古时候的警察不叫警察,而叫捕快,捕快的“捕”就是今天的这个新字。

  (这个搜捕游戏要经常结合认字教学不断进行,才能开拓学生的生活时空,激活他们的生活回忆,从而构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桥梁。)

  3、汉字重回古诗,学生看文朗诵。

  三、研读诗文,充分想象。

  1、再次课件出示“牧童欲捕蝉”的画面,请学生通过在多次朗读《所见》的基础上说话训练:

  “小牧童喜欢在夏天( )。”

  2、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引入诗句的研读——

  (1) 一些学生认为:“小牧童喜欢在夏天骑牛放牧。”(类似于这样的观点)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诗句:你是从哪儿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在夏天骑牛放牧的?

  *课件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请学生反复读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 充分运用课件中一段牧童放牧时的歌谣欣赏,理解体悟“振林樾”的意思。

  * 朗读体会当时牧童的欢快心情。

  (2)一些学生则认为:“小牧童喜欢在夏天捕蝉。”(类似于这样的观点)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诗句:你是从哪儿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在夏天捕蝉的?

  *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请学生反复读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 充分想象:小牧童闭上嘴巴停止歌声是为了什么?“

  * 朗读体会当时牧童很想捕蝉却又怕惊动了蝉的心情。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咀嚼诗句,体味小牧童究竟喜欢什么,并充分通过朗诵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四、自主选择,快乐积累。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积累这首古诗。(强调要求)

  课件出示三种方法:

  1、请你用最喜欢的表演形式选择好伙伴一起来背诵《所见》。

  2、请你扮演小牧童,告诉大家自己在一个夏天捕蝉的故事。

  3、请你为课文中的插图配写《所见》的古诗,书写一定要漂亮哦!(另发古诗题写画纸)

  * 学生充分准备、训练。

  *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重点放在第3个内容(书写)。

  ——请顺利完成题写古诗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六个新汉字的写字要领,学生尝试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再掀情趣。

  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所见》的朗诵中转入另一首体现夏日情趣的古诗《小池》:

  ——夏日,可爱的小牧童喜欢去捕捉树上鸣叫的蝉儿。而杨万里这位大诗人却对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独钟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课件出示画面(与课文中插图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我看见了( ),听见了( )。

  3、引出古诗《小池》:诗人杨万里可别有一番独特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现诗文,配乐朗诵。)

  二、自主设疑,通读全诗。

  1、学生反复朗读古诗,特别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每一行诗句。

  2、学生自主提出朗读中不懂的汉字和词语。(诸如:泉眼惜细流爱晴柔 )

  借助提出问题的同时纠正重点读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诗读百遍,其义自现。”,再次反复咀嚼诗句,遇到不懂的字词停下来反复读读。

  4、抽查朗读,特别注意学生朗读时的节奏和停顿,并相机做重点指导。

  三、品读欣赏,体味美感。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诗句的想象体会,话题交流:读了诗,我觉得这方小池。

  ——学生总体感悟:夏季菏池的美丽和恬静。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如果你有一只画笔,你会画上什么?

  3、师生合作:“妙笔生辉”

  老师根据学生所想象到的在黑板上尽情画下菏池的景色,学生根据诗句的反复推敲咀嚼评价老师的画是否符合古诗的意境。(在此互动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学生先前提出的不同词语的意思)

  4、美丽的画,需要同学们动情的朗诵来衬托,让我们一起尽情朗诵吧!

  ——学生自由组合用不同的形式来诵读这首古诗并现场交流赏评。

  四、拓展积累

  1、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描写夏日风情的小诗,一起欣赏另两首古诗:《池上》《江南》。

  2、结合《古诗80首》,找寻更多的描写夏日的古诗,互相品读。

《所见》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所见》教案 篇14

  平淡出新奇朴实显壮美--《寻隐者不遇》教学拾遗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

  短诗采用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父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笔墨虽不多,却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我在教学中,觉得有如下两点需着重体会:

  一、体会诗里平淡中出新奇的地方。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近易晓,貌似平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

  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这三番问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用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表达完美,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味到诗的妙处所在。

  二、体会诗里朴实中显壮美之处。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有条件的教师,可依照诗句将松、童子、"我"所在的环境,以彩粉、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勾勒出来,与全诗对照,以达到诗情和画意完美的统一。从诗本身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合理想象来揭示诗的画面或艺术形象,这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以上所写两点,只是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串讲、朗读指导中进行教学,还需教者再花一番心血。

《所见》教案 篇15

  一、激趣导入

  1. 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 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 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 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 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 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 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2. 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 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 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

  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 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所见》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体会牧童的愉悦心情,想象捕蝉时的反应机敏,感受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

  1、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板书:画 播放牧童骑牛图)

  2、师: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

  3、(好一幅牧童骑牛图、蝉儿鸣叫图、歌声响林图、乡野风光图)

  4、师: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生齐读)

  5、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

  (一)、赏牧童骑牛图:

  1、师: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2—3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播放古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

  4、谁再一试?(在或急或缓中体味到古诗的节奏美)

  5、最后一位。(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6、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

  7、师: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放入句中怎样理解?(师进入学生讨论间倾听指导)

  8、指名分句回答,并请学生板书。

  9、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

  10、指名说。

  11、用朗读表现出来。谁读前两句?(你离诗人不远了,陶醉是读诗的一种境界。)

  (二)鉴牧童捕蝉图:

  1、师: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

  2、齐读后两句。

  3、师: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由所见猜测内心、打破了牧童原来的平和的环境,气氛紧张、犹如听到蝉鸣、表现出牧童的反应机灵、写出了牧童怕惊跑了蝉儿,体现出牧童站在那儿仔细察看蝉儿的确切位置,想一下子捉住它。)

  4、师:区区10个字,竟被大家品出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让我们一起细嚼慢品,女声读(小荷已露尖尖角)男生读(一山更比一山高)

  5、师: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

  6、指名说。(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你品到了诗的精髓,你捕捉到诗的灵魂)

  7、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齐背古诗,由此诗再现诗人所见的清新画面。(标出箭头)(播放全诗,播放音乐)

  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师:可见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板书:入)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画而题写的诗,《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译文,自由诵读,看谁最先会背。

  指名背诵。

  师: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

  指名说。

  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

  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创作诗歌。

  3、诗歌展示。

《所见》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象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

  b、师总结:夏季的一天,诗人在房间里闷热难当,昏昏欲睡:于是他走出房间,来到树林里。看见整个树林枝叶繁茂,林间的小道上满是树荫,行走在这样的林间小道上,阵阵凉风迎面吹拂而来,好惬意。作者很高兴的将自己看见的情境,用诗句记录了下来。诗名就叫《所见》,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袁枚)

  3、介绍作者:

  这位清代的诗人将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用笔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释题:

  见是什么意思?(看见)为什么是看见的意思?

  見(见字原来是这样写的),儿指人,目指望人的眼睛,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干什么?(看)

  所见就是?——所看见的东西。是谁看见呢?前面要加上诗人的名字,就是对题目完整的解释了。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师配乐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指名读生字。出示:骑振蝉

  2、记忆字形,骑字:左边是马意为牲口的代表,右边是音。是左形右声的字。

  蝉:形声。从虫,单声。虫+单,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别称:“知了”。

  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开来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让我们听听古诗读得如何呢?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一、二句。

  (1)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图?(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跃。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同学们想不想也欣赏一番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随着老师描述,想象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咦!路的那头走来一头黄牛,牛儿吃得饱饱的,正晃悠悠地走着,背上还骑着一个十分可爱的小牧童,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口里唱着响亮的山歌,那清脆、愉快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着。

  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真不少,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a美美的读一读。

  b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

  (1)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a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b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c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个人读、小组读。

  3、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a 配乐诵读,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b 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

  c 美美的吟诵整首诗。(齐背、个别背、)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所见(迷人的田园风光图)

  牧童    黄牛

  林樾    鸣蝉

  教学反思:

  上完《所见》这首诗后,我感觉自己有许多不足。

  本诗生动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古诗中,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喜欢的: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时的情景,是那样自在神气!捉蝉时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严羽曾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因此,诗趣,应该是我教学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而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诗趣,那么他对诗的意境就体会得更真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

  就这一点,我处理的不够好,没有把学生带入这样的情景中。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所见》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6个2。了解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难点:结合想象进行古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它的名字叫蝉,也就是我们说的知了。虽然样子大家不太熟悉,不过它的叫声你一定听过,有人捉过它吗?老师就认识一个喜欢在夏天捉知了的孩子,这不有一天被诗人袁枚看见了,还为他写了一首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所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探究,理解古诗含义

  师: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到几百年前的的一个夏天,共同来欣赏一下这首诗。(播放课件,学生听范读古诗)

  师: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

  生:他看见了一个小牧童。

  生:他还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

  生:他看见了一片小树林,小牧童骑着黄牛在小树林里唱歌。

  师: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牧童。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就让我们带着下面的目标来学习吧!(出示学习目标、读一读)

  师: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好好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后,教师了解学习情况,了解字词的认读情况,采用的方法是“苹果”字卡认读,读好了,就表示果子成熟了,就可以摘下来了,在认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三言两语的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认识:

  所:(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字吗?)

  闭:(引导:闭上我们的小眼睛。)

  立:(引导:立正的立就是这个立。)

  蝉:(引导:蝉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动物,夏天的时候,他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热呀,热呀,所以人们也就叫他“知了”。你看,这只蝉飞呀,飞呀,飞到了大树上。(将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大树上)

  牧童:(引导:放牛的孩子就叫牧童)

  捕捉:(引导:小动物是最害怕小朋友捕捉他们的。)

  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跑回了家,躲进了课文中,但是,同学们还认识他们吗?让我一齐来读一读古诗。

  第二版块:再读古诗,入情入境。

  师: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两句)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教师就带领大家穿越时光隧道一起去看一看!

  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美呀!

  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小牧童的心情怎么样?那就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练读——点读——点读——男生读齐读)

  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样骑黄牛的?

  生:他是这样骑黄牛的。(边说边做动作)

  师:做上动作,你再来读这两行诗,看看是什么感觉?

  生:(得意的边做动作边朗读。)

  师:好神气呀!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想骑一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再读这两行诗,每个人的动作可不一样哦!(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

  生:(骑黄牛,读古诗。)

  师: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声那么嘹亮!(突然停止音乐)“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生:因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会儿。

  生:他可能怕吵着别人了。

  生:小树林里没别人,他是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他想把这只蝉捉回家。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啊?

  生:因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树上,大树上有一只蝉,所以我这样想。

  生:还有诗的后面说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就是说他想住蝉。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体验到小牧童是想捉树上的蝉。)

  师: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引导孩子在读的时候入情入境。)

  (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很大声地读)

  师:哎呀,蝉儿飞跑了,你太大声了。你再读一读。

  生:(小声地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可千万别把蝉吓跑了。

  生:(齐读)

  师:你们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

  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捉到了,有的认为没捉到。)

  师:假如你是小牧童,你说捉住了,怎么捉住的?来,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指大树上的“蝉”)

  鼓励孩子有独特的意见,引导孩子帮小牧童想办法,克服困难,把蝉捉住。让孩子用自己想出的办法模拟表演,捉住黑板上的那只蝉。

  师:小牧童终于捉住了这只蝉,你高兴吗?

  生3:高兴。

  师:这只“蝉”就是你的了,你可要好好对待它哟!小朋友们喜不喜欢这个小牧童?喜欢就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呀?

  生:喜欢。

  师:那我们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我们把这首诗背下来。

  (练习背诵)

  三、指导书写。

  1、示范指导:这节课,还有几个生字朋友,我们要会写。(粉笔演示)

  2、自由练习书写。(播放音乐:《快乐的小牧童》。)

  3、集体评议:引导学生观看一个小朋友的字,观察他哪儿写得好?如果把哪一笔改一改,就更漂亮了?

  四、拓展延伸

  学生齐背古诗后教师讲述:在我国古代的古诗中,有许多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写的也都非常有意思,希望同学们能都收集一些,有时间背给其他同学听,好不好?

  教后反思:

  这是一节古诗课的教学,我认为古诗最重要的是诗趣,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景的再造中寻觅得诗趣。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节课的教学中就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整首诗不再是20个汉字的排列,破纸而出的是嘹亮的歌声,是生动的画面,是盎然的诗趣。

  二、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读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当然,在教学的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朗读中孩子们不能全部的集中精神,想象与现实不能很好的结合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争取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见》教案 篇19

  【教学背景】

  毕业以来,一直任教低段,总觉得低年级的孩子的想象力特别丰富,而且无边无际,所以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做好十二分的准备,随时等待孩子们丢过来的一个个烫手的山芋。但尽管准备得再充分,思考得再全面,也还是防不胜防,永远都追不上孩子们想象的翅膀。

  《所见》是一首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上的古诗,古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教难,新课程标准也只是要求低段学生朗读浅显易懂的古诗,感受诗中的情感,不要求完全理解。正因为如此,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学生的想象才不会被老师的解释框住,才可以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一泻千里。

  【教学过程】

  在朗读了《所见》这首诗以后,我开始讲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师:这首古诗讲的是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他的歌声响彻了整个树林。

  突然,一生举手。

  生:老师,这里的“歌声”一定就是牧童的吗?

  我愕然,我以为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已经很通透,不管是作者、诗意、还是朗读,但却从来没想到孩子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中的确没有明确地说明“歌声”一定是牧童的。我该如何应对?我的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两套方案,一是明确地告诉他们“歌声”就是牧童的,这样能安全的过关,这个问题也就这样平静地结束。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讨论,但如果把握不住,就容易失去控制。

  正当我为难的时候,下面已经有了不少嘀咕声。

  生:“歌声”不是牧童的,那还会是谁的呢?

  生:难道还会有其他人吗?

  生:不可能的,从图上看只有牧童一个人啊。

  激烈的讨论声提醒了我,何不举行一个小小的辩论赛呢,说不定还能激起课堂上的一次小高潮呢。

  主意已定,我马上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说:那我们就来举行一场辩论赛,同意“歌声”是牧童的,请说出你的理由,不同意的,也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一出,下面纷纷举起了手。

  生:我认为“歌声”是牧童的,因为从图上看,牧童的脸上有笑容,说明他很高兴,高兴的时候就会唱歌了,所以“歌声”肯定是牧童的。

  生: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我认为“歌声”应该是树上的蝉儿的,因为后面说牧童要去捕蝉,如果蝉儿不唱歌,那牧童怎么会知道树上有蝉呢?

  一个强烈的反问句,让很多高高举起的手都自觉地缩了回去。我暗自惊奇,孩子的观察是那么细致入微,插图上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他们辩驳的理由。他们的想象虽然漫无边际,但又是合情合理。

  师:你说的真有道理,很多同学都被你说服了,谁能把他给说服呢?

  生:我认为“歌声”是牧童的,因为第一句是在讲牧童骑黄牛,所以接下来的“歌声振林樾”也是在讲牧童。

  生:我想“歌声”是牧童和蝉儿一起发出的,他们都在唱歌。

  生:也许“歌声”是树林其他人发出来的。

  ……

  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回答,我没有制止,也没有反驳。我能做的只有静静地聆听,静静地享受孩子们带给我的无限宽广的想象世界。

  生:我不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歌声”不应该是其他人的,因为如果是其他人的话,为什么他们会突然不唱站住了呢?

  一个反对的声音从教室一角传来,从而引发了这场辩论赛的另一个小高潮。

  师:你从哪儿知道他们突然不唱站住了?

  生:因为诗的最后一句是:忽然闭口立。

  师:你懂得了这句诗的意思了,真棒! 可是为什么会突然停住不唱了呢?

  生:因为牧童突然发现树上有蝉,他想去捉住蝉,又怕吓跑了它,所以突然停住不唱了。而且如果“歌声”是蝉发出来了,就跟后面矛盾了,蝉是一种小动物,又不是人,怎么会突然站住呢?只有唱歌的人才会“忽然闭口立”。

  生:蝉儿怎么不会“站”啊,它会唱歌当然也就会“站”了,我听我妈妈说过,这叫“拟人”,就是把蝉儿当做人来写。

  生:蝉儿因为突然发现有人过来了,所以才会突然停住不唱的。

  生:牧童是骑在黄牛上的,所以也不是牧童突然站住了,而是黄牛站住了。

  ……

  辩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尽管到下课也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但短短几分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短短几分钟,让我充分领略了深藏在孩子门内心的那份渴望表达的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吗?

  【教学反思】

  如果说今天的课堂还是以前那种以教师说教为主、循规蹈矩的陈旧模式,那这堂课上发生的意外,或者不能称之为“意外”,而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也许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去,我会采用第一种方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或者把问题抛给学生,当有学生说出“歌声”是牧童的这个答案以后,我马上予以肯定,这样,其他孩子也不会提出任何不同意见,自然而然地认为:“歌声”就是牧童的。整堂课会在我的精心安排下顺利地完成,课堂上的这个小插曲也会无声无息地消失。然而,在新课程的影响下,我选择了放手,选择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并不像预先裁好的衣服样子摆到布上去,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且具有开拓性,他们对诗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以上教学片断给我留下以下几点深刻的印象:

  一、课堂完全以学生为主体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占据了主体地位,整个学习过程都在学生的争论中交流、质疑、展开、发散──教师在这里只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只是维持了课堂秩序,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热烈的讨论氛围,而学生则可以畅所欲言,对诗文中的内容提出质疑:“歌声”到底来自哪里,有的说是牧童的,有的说是蝉儿的,有的说是林中其他人的,有的说是大家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真正地思考了,探究了,同时对诗文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朗读也会变成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朗读”。

  二、体现了开放式的教学思想

  开放式的教学是很多老师梦寐以求的,开放式并不是放任学生任意任为,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思想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的教学。以上教学片断就是体现了学生对“歌声”来源的不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对于学生这些虽然有些偏离作者意图,但又不无道理的思考,我没有反对,也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积极的响应,积极的予以肯定。对学生的评价并不是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交互式的评价,学生的思想也在这种交互式的评价中得到升华。

  一堂再普通不过的语文课,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尊重学生特有的想法,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珍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不照搬教材,而是把教材做为学习知识的载体,帮助学生循着探索问题的路线进行有价值的研究,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所见》教案 篇20

  《古诗两首 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读《古诗两首》中的《所见》。

  二、简介作者: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读: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所见》这首诗,自己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自己拼读;

  b、指名领读;

  c、生字描红;

  d、交流书写注意点;

  e、组词理解生字。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四、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呢?

  学生自由地读了一遍,然后停了下来。

  师:多读几遍才能想象得更丰富更具体。

  学生又读了几遍,然后渐渐停了下来。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牧童骑黄牛”。

  师:读了这一句,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在向我们走来。

  师:能说一说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吗?

  生:这个牧童十岁左右,他戴着草帽,光着脚丫。

  师:能说说是一头怎样的黄牛吗?生:是一头高大健壮的黄牛,它的肚子吃得饱饱的,全身的毛很光洁。

  师:你看到牛在走的时候,身体的哪个部分在动来动去的?你听到牛走路的脚步声了吗?

  生:黄牛边走边甩尾巴,脚步声是哧通哧通的。

  师:能把刚才想象到的内容连在一起来说一说吗?大家可以先自由地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后,有人举手,指名学生具体地描述第一句所表现的情景。

  师:接下来谁来读读第二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歌声振林樾”。

  师:知道“林”的意思吗?

  生:是树林。

  师:知道“樾”的意思吗?

  生:指林中成阴的地方。

  师:我们可以把“林樾”理解成是一片绿树成阴的树林。想象一下,这里都有哪些树呢?他们长得怎么样呢?

  生:这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这里有挺拔的杨树,有婀娜的柳树,有像绿色宝塔一样的水杉,有正挂着一串串白花的槐树,还有些我们说不出名字的树。

  师: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小树林,感受一下,阳光怎么样?风又怎么样呢?生:这些树长在一起,枝繁叶茂。挡住了阳光,走在里面有凉快的感觉。当风儿吹过的时候,树叶轻轻摆动。

  师:牧童骑着黄牛行走在林间小道上,他的歌声在树林中回响。诗句中哪个字的意思与“回响”对应?

  生:振。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心情下唱歌?

  生:高兴,愉快。

  师:猜测一下,牧童因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生:他把大黄牛照顾得很好,大黄牛听他的话,所以他很高兴。

  生:他在放牛的时候看到美好的景色,所以感到高兴。

  生: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回家后可以玩了,所以他感到高兴。

  师:总之,牧童高兴地唱着歌,骑着牛,走在林间小道上。可是,他忽然停下来了,是为了什么呢?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意欲”是什么意思?“鸣蝉”又是什么意思?

  生:“意欲”是想要的意思。“鸣蝉”是正在鸣叫的蝉儿。

  师:蝉儿就是知了,蝉儿“知了知了”地叫着,你能把这个意思换一种比较生动的说法吗?

  生:蝉儿在树上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唱着歌。

  师:牧童在唱歌,蝉儿也在唱歌,他们好象在比谁的歌声更好听。牧童在听到蝉的歌声后,想要把蝉捉回家跟自己做伴,他是怎样做的?

  生:他从牛背上下来,把嘴巴闭得紧紧的,站到树下,等待机会。

  师:你们猜,牧童能捉到蝉吗?

  生:我猜牧童是个捉蝉的高手,他一定会捉到那只蝉的。

  生:我觉得也有可能黄牛会发出叫声,惊动蝉,所以牧童不一定能捉到蝉。

  生:……

  师:牧童停止唱歌,或者大家想象黄牛发出叫声究竟对蝉有没有影响呢?请大家课后阅读《昆虫记》的相关内容,你会找到正确答案。

  诗人袁枚看到这幅牧童行歌捕蝉图,诗兴大发,写下了《所见》这首诗。能把这首诗保存到我们的大脑中吗?

  学生背诵这首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请读出你的愉快与喜爱之情。

  3、指名诵读并点评。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把《所见》一诗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教后记】

  《所见》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古诗,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根据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学生学古诗的要求,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这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先进行简单的想象,然后对所想象的内容逐步进行扩展,使所想象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学生也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当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绪纠缠于牛是否会发出叫声及是否会影响捕蝉的效果时,我想到了开学初布置大家读《昆虫记》的事,于是立即用《昆虫记》结束了学生的争论。由于课上的想象主要是围绕一句句诗进行的,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所以将作业设计为改写《所见》。匆忙与浮于表面是这节课最大的不足。顾校长听了我的这一节课,肯定了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向我指出: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一定要充分;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更深一层地去理解古诗。我想,不光是古诗教学如此,其他课文的教学也应该考虑这两点。

《所见》教案 篇21

  佚名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二、教材说明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插图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所”字,声母是平舌音s,不是翘舌音sh。六个生字都可以采取部件分析方法识记字形。下面字的偏旁要看仔细,记清楚。

  所:左边是,右边是“斤”。

  牧:左边是“牜”,不要记成“扌”。右边是“攵”。

  振:右边是“辰”字,上边是三横不是两横。

  2 写字教学。

  所:这个字撇画较多,左边第一笔不要写成横,第二笔不要写成竖,不要写成“口”。右边的“斤”第二笔要写长些。

  牧:左边“牜”,第三笔是竖,收笔不能向左出钩。

  振:右边“辰”略宽些,注意“辰”上边不要少一横,下边不要再写撇。 欲:左边略宽些。“谷”做偏旁,第四笔写成点。

  鸣:左边“口字旁”略高。“鸟”字末笔是横不是提。

  学完课文后书写生字。指导书写时先让学生自主选择生字,分析记忆字形,互相交流记忆方法,然后教师示范指导书写,直接在课后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三)词句教学

  诗中有些词语得让学生了解意思,才能知道每句话的大意。

  所见:所看见的事物。

  牧童: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

  林樾:林中树木成阴的地方。樾:树阴。

  意欲:心想。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在了解这些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句子、诗意。这首诗大致的意思是: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

  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四)朗读、背诵指导

  这首古诗情景交融,适合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意境。朗读前两行时,要想象牧童中午放牛归来骑在黄牛背上,大声地唱着歌儿的样子,读出悠然愉快的情调。读后两行时,要想象牧童走着走着,听见树上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马上停止唱歌,静静地站在树下盯住那只知了的神态,读出动作神态的突然变化,表现牧童的灵活机敏。诗句的节奏可以这样处理: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五)练习提示

  第1、2题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完成。第三题的设计意图,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发散想象,训练口语表达,培养创新意识。做此题,应先引导学生接着后两行诗的意思,想象事情的结果。然后,看图根据诗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编一个故事,可先自己试编同桌互讲,再指名讲给全班同学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看图、理解题意。

  1 板书课题,提示“所”字读音及字形。

  2 齐读课题,出示插图。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看到的图上的景象。

  (二)初读,读正确、读通顺。

  1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把每句诗读通顺。

  3 检查识字情况,指导把诗读流利。

  (三)细读,了解诗句的意思。

  1 自读每句诗,提出不懂的词句,先同学互相解答,再教师点拨。 2 小组内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 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相机点拨。

  (四)朗读、背诵。

  1 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2 指导朗读,前两行读出悠然愉快的语气,后两行读出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 有感情地背诵,多种形式练习,达到人人会背。

  (五)展开想象,看图编故事。

  1 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2 联系课文内容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讲述、评议)

  (六)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所见》教案 篇22

  【案例】

  《所见》这首古诗中有这样一句诗:“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图中的牧童骑在牛背上,他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这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大意。)那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边读边看看我们59页这幅精美的图画。想想它是什么意思,把这句诗读熟、读透,再读给同座的小朋友听。

  (生自由读,互相读)

  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就举起来了。

  师:请你说说看。

  生:牧童看见树上有只知了,他想去把它抓住,就不唱歌了。

  (一年级学生的古诗学习重在吟诵,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只需了解大意就可,其实古诗大意的理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感情地朗读。)

  当我正想要对这位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时,却发现了一只高高举起的小手。

  师:有什么问题,请说吧。

  生:老师,我觉得这句古诗的意思是“蝉为了怕被牧童捉住,它突然把嘴巴闭上了。”

  (我吃了一惊,觉得这位学生的想法不可思议,单单联系上面一句诗就可推断出是“牧童忽然闭口立”而不是“蝉忽然闭口立”。虽然对这位学生的想法持否定态度,但我还是微笑地请他坐下。)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当当小裁判,评评哪位小朋友说得有道理。(一石激起千层浪,生争相表明自己的想法。)

  (班里大多数学生“拥护”第一位学生的想法,但有几位学生还是很“顽固”的站在了第二位学生的“阵营”。这个时候,我在想:自己是直接将答案告诉给他们呢,还是采用其它的方法?比如“装傻”。)

  师:小朋友们,老师也被你们搞糊涂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生:老师,我们去找课外书,看看到底谁对,好吗?(第二位学生仍不服气地说。)

  师:好!老师请小朋友们各自下课后向我们的课外书爷爷请教(或老师请小朋友们各自下课后到课外书中去找找答案,赵老师,麻烦您帮我看看哪句话放在这里更合适!谢谢!),看看到底哪位小朋友说得是对的,好吗?

  又有只小手举起来了。

  生:老师,我还有问题?

  师:你说。

  生:那如果两位课外书爷爷说不一样的话(或如果两本课外书上说的不一样,赵老师,麻烦您帮我看看哪句话放在这里更合适!谢谢!)你说怎么办呢?(学生用俏皮的目光看着我。)

  师:那我们就写信给出版社专家,请他们再来评评到底谁说得对,你们看好吗?(我心里偷着乐,这个小鬼甭想考倒我!)

  生:好的!

  (学生回答得异常响亮,目光执着而又充满好奇。)

  第二天早上,当我还没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就迫不及待的喊起来“应老师,我找到‘证据’了!”

  师:什么“证据”啊?

  (我疑惑地问)

  生:就是课外书啊?

  (学生边得意地说边挥舞着他手中的书。)

  师:原来如此!

  (我被他们所谓的“证据”逗乐了。)

  师:好!哪一位“小福尔摩斯”来说说看?

  (我顺势推舟)

  生:课外书上写着“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师:书上的“他”是谁啊?

  (我明知故问)

  生:牧童。

  (生齐答)

  师:哦,原来如此!

  (我“恍然大悟。”)

  师:小朋友们,这下子你们明白这句诗的意思了吗,有没有把它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小脑瓜里啊?我们再把这句诗有感情地背一遍,好吗?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反思】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园,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孩子们对学习材料的反应必然是多元的,新课程提倡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独特性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独特性和差异视为一种财富予以充分开发。我觉得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烧的火”,是一群有个性、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他们有着独特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充满灵性的思考,他们应该在语文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地成长。

  在本课例的教学过程中,我及时把握住一孩子突发的疑难:“到底是牧童忽然闭口立还是蝉忽然闭口立?”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己查阅课外书这种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并进一步引导孩子:假如两本课外书有出入就写信给出版社,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我探究,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所见》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