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颜值担当 点赞 分享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精选17篇)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1

  教学理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课文知识,愉悦地体验语文课堂,不知不觉中掌握生字,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9个生字,会正确认读,记忆字形。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船吗?船航行在什么地方呢?

  我说天上也有一条船,你们相信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天上的这只船,好吗?

  出示课题《小小地船》,指导读好生字“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星空,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觉得这夜空漂亮吗?

  展开你的想象来说说看吧。

  出示句子,练习说话:

  弯弯的月亮像——— 闪闪的星星像——— 蓝蓝的天空像———

  师:这就是美丽的夜晚的天空,让我们看看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吧。

  2.出示课文,学生初读。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a.集中出示生字,明确合作任务。

  b.小组长带领同学读准字音,领读生字3遍。开火车组内检查,注意帮助4号同学。

  c.各自想办法记住字形。

  我记住了什么字,我是这样记的,我会给它组词。

  4.检查交流识字情况。

  指名认读――开火车检查――重点检查――全班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1.图示帮助理解课文所描述的场景。

  结合画面讲解文意,学生跟读。

  2.指导朗读。

  a. 师范读。

  师:这么美的一篇课文,我忍不住想读读看了。

  b.生练读。

  你们想读吗?

  c.配乐读。

  3.训练说话,开拓思维。

  师:看到这么美的夜空,这么可爱的星星和月亮,你想说什么吗?

  生畅谈。

  哇,如果有一天晚上,一只月亮船停在我的窗户边,我一定坐上去,到夜空中玩一玩,如果师你呢?

  生畅谈。

  4.配乐朗读结束全文。

  教学反思:

  1.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根据老师的提示,孩子就能按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一年级的孩子能从个体自学课文,读准字音,到同桌互检生字读音,再到小组的学习,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低年级学生是有能力自动化地自学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的。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而不是按传统的教学“一步步”领着学生向前走,能让孩子在主观意志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并通过主体的实践努力达到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我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的教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学习

  2.采用多种形式学习巩固识字。

  最好的办法是复现,如我们平常所说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如何让生字宝宝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呢? 创设多种途径和方式,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 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中创设情境,采用了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多次复现课文中的生字,采取开火车、摘星星,读课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并且注重整体识字,把生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认读。

  3.注重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

  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师语言是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导火索。教师要让学生进入课堂自己先要进入角色,用自身的肢体动作表情神态结合与其语言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共鸣,成为学生认可的学习伙伴。老师生动入情的朗读,绘声绘色的描述都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要特别注意避免生硬苍白的教学用语,这也是检验一位教师是否投入到课堂当中的一条准则。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2

  上完《小小的船》一课后,我细细反思,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都认识到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读的重要性毋庸多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读出乐,读出思,而不至于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呢?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小小的船可好玩了,孩子们愿意上去坐一坐吗?”(自由读)“现在和小伙伴一起上去玩一玩吧。”(同桌读)“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带老师上去一次吧。”(齐读)学生读时兴趣盎然。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此外,我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就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我又提示:月儿再弯一点,小船再小一点。学生读得又好一点了。我又拿着手中弯月的图片对学生说:“再读得美一点,这个弯弯的月儿就会变成一只小船了。”学生兴致更高了,这一遍读得更好了。我手中的弯月一翻过来,反面就是一艘小船的造型,学生开心极了。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在“读”字上苦下功夫,语文教学出现了勃勃的生机,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仅仅靠读行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可见,语文教学中,读与思应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提问题。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提出问题,并采用在黑板上贴小问号的形式激发学生质疑。通过朗读、思考、查找资料,师生共同把小问号逐一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研究月亮的变化这一环节。在我出示“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根线”之后,我问学生: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十五十六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自编儿歌,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特别是我提出“十五十六之后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把后半个月月亮变化的规律也推断出来了。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跨越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加大信息量,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它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读文悟境,还把拓展阅读也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诗歌、歌曲、故事以及一些小知识,学生都很感兴趣。他们在父母亲的帮助下,通过上网,向父母亲请教,翻阅书籍等手段找到了不少关于月亮的资料。课堂上孩子们背诗、唱歌、故事接龙、参加“争当月宫小博士”的活动等,对月亮的了解越来越深,积累了不少知识,并从中得到了锻炼,掌握了最基本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我在执教《小小的船》一课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活动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质疑、释疑、创作、唱歌、跳舞、讲故事、诵读诗歌……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一整节课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涌现,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3

  【情景说明】

  【内容】《小小的船》是一首写景的诗。在教师的语言描述下,配上一段《小小的船》乐曲,让学生进入到“我”已坐上月亮的想像情境之中。

  【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会用“……像……” 说比喻句。

  3、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音乐美与韵律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片断】教师播放《小小的船》曲子,让学生闭眼想像。

  师:请同学们团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来听一首优美的曲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配乐描述)宁静的夜晚,你坐在池塘边看到一轮明月挂在深蓝的天空中,这弯弯的月儿,真像一只小小的船呀!

  (学生听完曲子后自由发言)

  生:老师,我感觉真的飞上去了,好像坐在这小小的船里边,数着闪闪发光的星星。

  生:老师,我好像看到了满天的星星正向我眨着眼睛呢!(还用手做“眨眼睛”的动作)

  生:我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位小天使,正在空中飞翔。

  生:我好像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唱歌。

  ……

  (学生沉浸在这首优美的乐曲之中,展开了他们想像的翅膀)

  师:老师也好像随你们一起飞上了美丽的星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现在,有几位小天使(图片)很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它想和那些聪明、大胆的孩子们交朋友,它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谁答对了,它就和谁交上真正的朋友。(答对的同学送一张小天使图片作为奖励)

  你们可听好了:闪闪的星星像什么?(出示比喻句进行训练)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

  生:闪闪的星星像眼睛。

  生: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生:闪闪的星星像路灯。

  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儿像香蕉。

  生:弯弯的月儿像镰刀。

  (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像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师:同学们的想像可真丰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韵律感)。现在我们来跟着音乐轻声哼唱《小小的船》这首歌。并自配简单的动作。

  ……

  【反思】

  在设计这一课时,教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想像力丰富,运用音乐与语言描述相结合,不自觉的就把孩子们带入到了一个充满幻想和快乐的情境之中。

  教师通过语言描述与音乐相结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放飞想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从而更好地体现了在快乐中学习。教师让学生大胆想像来熟悉诗歌内容,孩子们那诗一样的语言脱口而出,在朗读时发现孩子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感。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4

  北师大南山附小 杨艳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学习偏旁“门”、“舟”。

  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看图观察能力及想象力的进一步训练。

  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生字的认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月亮、小船剪贴图,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磁带(歌曲《小小的船》)。

  学具:每人一张印有月亮、星星的画纸,彩色画笔。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1、你喜欢晴朗的夜空吗?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引出课题。今天,月亮姐姐就来到了我们班。月亮姐姐问好:“一(五)班小朋友你们好!”(互相问好)“能说说我长的什么样吗?”(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呢?(弯弯的,像香蕉、镰刀、小船)

  3、这样美丽的月亮姐姐挂在蓝蓝的夜空中是多么美丽呀!有一位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4、学习“船”字。顺口溜:几只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读课题,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随音乐教师范读课文,生评价。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齐读课文。指导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

  5、情景中学习、检查生字(课件辅助)

  (1)除掉课文中的熟字,集体认读词语。

  (2)除掉词语中的辅助熟字,认读生字。

  (3)集体讨论记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并全班交流。

  (4)认读生字,和生字宝宝打招呼。

  6、读课文,生字宝宝已经认熟了,能把课文也读熟练吗?

  三、读读、想想、说说

  1、听音乐《小小的船》说感受。

  2、找最喜欢的伙伴背诵课文。这么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词也记在心里呢,并表演出来呢?

  3、背诵课文汇报,评出最佳表演奖。

  4、词语训练。

  ( )的船 ( )的月儿 ( )的星星 ( )的天

  四、延伸活动

  1、如果你有一双翅膀来到这美丽的“小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启发谈话)

  2、把你看到的东西画出来。

  板书设计 :

  7、小小的船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新教材第一册第七课《小小的船》。

  《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我以此为依据展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斟酌,相互评价,随时启发指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词)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学词、学句识字,多义字等难以确定意思的,字(词)义变得容易确定了;难懂的字词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意思比较抽象的字词变得比较具体了。本课识字环节,就是让孩子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句、学词中识字。如学生在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在没有其它生字干扰时,边读边看中就熟悉了生字“坐”读音与字型。

  加强识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词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词,还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包括图画、实物,也包括已有的生活经验。识字时,在课件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或联系生活经验。如,在学习“闪”字时,配有闪闪的星星图片,使字词与意思之间架起了认识的桥梁,从而易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学习课文“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时,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提问“如果你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太阳系的行星”、“看见了中国的长城”、“看见了北斗七星”……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

  本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5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也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它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孩子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看到了星星在夜空闪烁的美丽景色,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插图把诗的内容形象化了,更增添阅读时的无限遐想。本堂课要达成的目标是:1、运用听读识字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2、看图观察能力及想象力的进一步训练。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共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现将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说明如下:

  环节一:趣味猜谜,激发兴趣。本环节设计了谜语导入,低段孩子对猜谜语很感兴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接着设计问“晴朗的夜空你见过什么样的月亮?以一幅星星和月亮图来展现课文,为课堂营造出一片美妙的意境,使学生尽快沉浸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课文的兴趣。出示课题的同时教学生感悟在“船”的前面加上“小小的”你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船,在这个环节中我是抓住关键字“船”入手,让学生学会轻轻地读课题,把它读的小小的,美美的,轻轻的。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我采用的是听录音,让孩子学会听的习惯,并让他们听清每一个字宝宝的读音。学生还在学习的起步阶段,每一次的所读都要有所目的和要求,不能听过就算了,读过就罢了。在第二步,我采用学生自由朗读,要求他们把不认识的字宝宝名字圈出来,把它留住,但我在这指导读的环节中有时提的要求没有到位,没能起到一个“扶”的作用,没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特别是课文中的“只”,我运用句子比较认识“只”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让学生加深理解字义。

  环节三:自主探究,想象中创新。让孩子想象说话,可爱的月亮挂上了蓝天,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这时候孩子的想象很丰富,有孩子说像香蕉、像小船、像镰刀,趁着孩子们还沉浸在充分的想象中时,这时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轻轻的晃动身体,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体验儿歌的内容,感受美的意境。这时我应让孩子起身随着月亮船一起摇动,因为有音乐、动作、背景、画面的衬托,和老师的导读,这都能让学生很快领会到这儿歌中所体现的宁静优美的气氛,只有让孩子有了这样的感受,他们的朗读才会更有神采。当我叫孩子睁开眼睛告诉我刚才你飞出教室,飞上蓝天,你看见了什么?有的同学说:“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真美呀!”有的同学说:“我看见我坐在月亮船上钓鱼。”有的同学说:“我看见星星在对我说话。”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议论,听着这充满幻想、天真可爱的童言,我好像捧着一颗颗鲜活个性的童心,陶醉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世界中。

  环节四:趣味识字。我把字放在星星里,让小老师一个一个领读生字,然后分4人小组识记生字。最后脱音节开火车认读生字。结尾让学生望着美丽的夜空景色美美地背诵课文一遍。

  这节课使我更加认识到:老师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指导中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后再丢开老师这根“拐杖”,自己独立前行。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兴趣。

  本课的生字识字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变的很容易。

  回顾整堂课,也留下不少遗憾,比如在读的指导方面还是不太饱满,有几处当学生谈得不太好时就急着请别的同学来试试。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语文《小小的船》一课,觉得收获挺多的,现作反思如下:

  一、加强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呢?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先放儿歌〈〈小小的船〉〉学生听的很有趣,这时,我问:“你们喜欢这首歌吗?想学吗?这恰巧是我们要学的课文。”学生非常高兴,兴趣被调动起来。在读的过程中,我灵活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时,我就采用了比较读的方式,用原句与“弯的月儿小的船”比较,问学生:“你觉得哪句话好?”学生一一说,认为只有一个弯字不美,显得别扭,弯弯的好听,能想象出它的样子。我让他们反复读,在我的范读引导和自己的感悟下读的好极了,脸上洋溢着笑容。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不断提高学生读的水平时,我想语文课仅仅靠读不行,还应引导学生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可见,语文教学中,读与思相辅相成,我常常鼓励提问的孩子,有问才有思。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朗读、思考、查找资料,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三、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沟通家长与学生联系,深化感情。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灵活运用,进行跨越式教学,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里边有很多天文知识。例:月亮的变化规律,为此,我让学生向家长询问月亮的知识,上课与同学交流,看到学生兴高采烈的样子,我觉得工夫没有白下。在语文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进行知识积累,同时获得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老师做好学生工作。

  四、强化训练,进行知识储备。

  教过语文课的老师们都知道,作文是令我们头疼的问题。平时没有基础,没有素材,考试着急,分值又特别大,作文训练应从小培养。学习了《小小的船》后,我对学生说:“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它的作者就像你们这么大,你们也可以写出这么优美的歌谣,想试试吗?”学生非常惊讶,也跃跃欲试,我让他们仿写,由于以前进行过写话训练,学生作品很成功。例:弯弯的香蕉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滑弯弯,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黄黄的外壳白白的心儿。还有的学生对叠词感受很深,像弯弯的、小小的、蓝蓝的等,写出了这样的小儿歌,“小朋友,笑眯眯,笑的嘴唇红红的,笑的脸儿圆圆的,笑的眉毛弯弯的。”尽管语言很简单,可对于一年级,刚认字三、四个月的孩子来说已经非常不易。长久以往,他们的写作能力一定能提高。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堂气氛过于活跃,经常发言的孩子说的多,忽视了沉默寡言的孩子,面向全体还应加强,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学习之季在于始,有了良好的开始就有成功的开始,我愿做学生的引路人、同行人,在知识的大路上阔步前进。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上完《小小的船》一课后,我细细反思,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都认识到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读的重要性毋庸多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读出乐,读出思,而不至于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呢?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小小的船可好玩了,孩子们愿意上去坐一坐吗?”(自由读)“现在和小伙伴一起上去玩一玩吧。”(同桌读)“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带老师上去一次吧。”(齐读)学生读时兴趣盎然。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此外,我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就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我又提示:月儿再弯一点,小船再小一点。学生读得又好一点了。我又拿着手中弯月的图片对学生说:“再读得美一点,这个弯弯的月儿就会变成一只小船了。”学生兴致更高了,这一遍读得更好了。我手中的弯月一翻过来,反面就是一艘小船的造型,学生开心极了。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在“读”字上苦下功夫,语文教学出现了勃勃的生机,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仅仅靠读行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可见,语文教学中,读与思应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提问题。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提出问题,并采用在黑板上贴小问号的形式激发学生质疑。通过朗读、思考、查找资料,师生共同把小问号逐一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研究月亮的变化这一环节。在我出示“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根线”之后,我问学生: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十五十六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自编儿歌,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特别是我提出“十五十六之后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把后半个月月亮变化的规律也推断出来了。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跨越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加大信息量,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它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读文悟境,还把拓展阅读也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诗歌、歌曲、故事以及一些小知识,学生都很感兴趣。他们在父母亲的帮助下,通过上网,向父母亲请教,翻阅书籍等手段找到了不少关于月亮的资料。课堂上孩子们背诗、唱歌、故事接龙、参加“争当月宫小博士”的活动等,对月亮的了解越来越深,积累了不少知识,并从中得到了锻炼,掌握了最基本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我在执教《小小的船》一课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活动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质疑、释疑、创作、唱歌、跳舞、讲故事、诵读诗歌……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一整节课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涌现,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6

  篇一

  教学目标:

  1、在阅读儿歌中认识“才、家、乡、河。”4个生字。学习笔画“弯钩”。正确描摹“才、家、乡”三个字。

  2、学习前鼻韵母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n yuɑn,能熟练地拼读带有un ü n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鼓励学生背诵儿歌。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在阅读儿歌中认识“才、家、乡、河。”4个生字。学习笔画“弯钩”。正确描摹“才、家、乡”三个字。

  教学难点:

  学习前鼻韵母un n和整体认读音节yun yuɑn,能熟练地拼读带有un ü n的音节。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媒体出示羊群图,你看到了什么?

  2、许多只小白羊在一起,我们可以说一群小白羊。

  读好:一群小白羊。

  3、真奇怪,这么多小白羊怎么跑到天上去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儿歌。

  4、出示课题,齐读 24、天上一群小白羊。

  二、学习儿歌

  1、边看课文边听录音,听清生字的读音。

  2、自己再读读儿歌,想想天上的小白羊其实是什么呢?

  3、小结:白云千变万化,有一个小朋友看到后,觉得白云像是一群可爱的小白羊,有的蹲着,有的躺着。

  4、媒体出示儿歌第一句。

  (1)自己读读这句话。

  (2)教师引读第一句。

  (3)天上的小白羊还会怎么样呢?

  媒体出示练习。

  天上一群小白羊,有的( ),有的( )。(站、趴、跑等)

  (4)喜欢这句话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朗读。

  5、过渡:看到天上这么多的小白羊,小朋友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呢?媒体出示第2、3句。

  (1)指名朗读这两句。

  (2)媒体出示,学习生字“才、家、乡、河”。

  才:注意平舌音。读一读,书空。

  家:学习笔画“弯钩”。书空“家”的笔顺。

  乡:笔顺是撇折、撇折、撇。书空。

  ④河:顺口溜 “可”的左边有些水。

  (3)指导朗读第2、第3句。

  媒体出示图片:大草原的风光。

  师:草原上牛羊成群,小溪清澈,草儿茂盛,空气清新。草原如此美丽,才是小白羊的家乡,你能不能把小白羊从天上劝回家乡?

  朗读第2句,读出劝说的语气。

  比赛读句子。

  (4)小白羊还是没有下来,它不知道自己的家乡这么美,快把你看到的草原美景说给小白羊听,劝它回到草原。

  (5)想像说话。

  如:到我们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奔驰。

  ……

  6、把字宝宝送回家,再读儿歌。

  (1)师生合作齐读儿歌。

  (2)小组合作读,表演读。

  7、指导背诵儿歌。

  (1)男女生比赛读。

  (2)同桌合作,试背儿歌。

  (3)全班背诵儿歌。

  总结

  1、我们来做一字开花的游戏。

  (1)给“乡”、“才”扩词。

  (乡下、家乡、乡村;才能、才华、刚才、才干等)

  (2)听老师说一句话:我的家乡在无锡一个美丽的小乡村里。学生自由读句子。

  2、媒体出示,指导写字。

  (1)复习笔画撇折。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间的位置。

  才:“才”的第三笔撇,穿过田字格的中心点,

  乡:“乡”的第二笔撇折,从右上格到左下格。

  家:上下结构,点在竖中线,弯钩在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4)学生描摹,师生评析。

  作业

  (1)在田字格中描摹“乡”和“才”“家”3个字,每个3遍。

  (2)熟读儿歌。

  篇二

  知识与技能

  1|、会写田字格里的五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正确认读十四个生字。

  3、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新笔画“竖钩”。

  4、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5、展开想象,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准备:

  1 写有本课需认读生字的语句的小黑板;

  2 计算机课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单个生字);

  教学设计:

  一 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天上的云朵吗?

  生答。

  师:你看到过的云朵是什么样子的?

  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例如:在傍晚的时候,我看到过红色的云朵,它像……等等)

  师:有一位小朋友,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看天上的云朵,那么,她看到了什么呢?学习了《天上的小白羊》这篇课文,大家就清楚了。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 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形式多样,熟读课文。

  1 生自己尝试着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 师范读(或听录音),生指字听读,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

  3 师大声范读,生指字小声跟读。

  4 指名读。

  5 小组读。

  (二)小组合作,认读词句。

  1 师出示写有“一群羊、有的、站着、躺下、下来、别在天上着了凉、肥大、美丽”等词句的小黑板。

  小组互助,合作认读词句。

  2 师检查词句的认读情况。

  全部会认的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三)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 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 全班交流方法,识记生字。

  3(计算机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单个生字)师检查识字情况。

  三 畅谈所知,感悟内容。

  1 齐读课文,巩固识字。

  2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3 向全班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各抒己见。(天上有一群小白羊;小白羊的姿势不同,有的站着,有的躺着;小朋友在跟小白羊说话,她说地上草肥水美,让小白羊到地上来等等)

  四 感情诵读,表述真情。

  1 依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感情诵读,也可以边读边加动作。

  2 指名配乐感情诵读。

  3 全班配乐感情诵读。

  五 大胆想象,实践运用。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听得老师呀也忍不住想去看看天上的云了,你们想去吗?

  生答。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天上的云吧!

  1 生自选方式(独立思考或是与他人合作完成),也象书中的小朋友那样说上几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天上的云。教师巡视指导。

  2 全班交流(配有优美的钢琴曲)。

  3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说得可真棒!祝贺大家,你们都成为小诗人了!小诗人们,赶快拿起笔来,把你们的杰作写下来吧!

  六 合作探究,指导书写。

  合作探究,学写“小”。

  1 教师板书竖钩,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小”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小”字怎样写才好看?

  4 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合作探究,学写“上、下、羊、天”。

  1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上、下、羊、天”四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2讨论: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3 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4 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教学反思

  一、目标反思

  《天上一群小白羊》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通过对白云不同姿态的描述,把白云想像成草原上的小白羊。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生字,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教学,完成了识字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以下几点。

  二、过程反思:

  1、谈话导入,激发想像

  “开放性“和”创新性“是课改的灵魂。在这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人们的休闲日趋多样化,学生的生活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富于情趣的导入尤其重要,本课我采用了谈话的导入方式,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天上的白云吗?你见到的白云是什么样子的?”一句打开学生想像的大门,学生发言很积极,有的说看到过像龙的白云,有的说看到过像小兔的白云…….等等。从学生熟悉的蓝天白云入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

  2、把识字融入到游戏中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刚从绚丽多姿的滑稽戏世界走出来的孩子:好动,活泼,注意力不宜集中,是他们的通病。要想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并持入呵斥着这份新鲜,游戏环节是再合适不过了。复习巩固历来以抽读卡片为主,卡片颜色单调,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此,在此环节我安排了小狗爬楼梯的小游戏,读对一个小狗就上一级台阶,学生感到很有趣,积极性很高,而且做到了全员参与,这样我们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达到复习巩固,激发兴趣的目的。

  缺憾及改进方法:

  1、由于本课生字较多,所以在识字环节用了不少时间,以至没有时间去关注课文,一节课的容量显得有些空,教学目标中的流利地读课文没有达到。

  2、另外我觉得教师本人缺乏生动活泼的儿童3、学生生字掌握不是太理想,如果将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有机结合,也许本课中的难点更容易化解,在识字过程中可以设计字词与拼音的复习巩固,这样学生学起来丝毫感觉不到枯燥乏味。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7

  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新教材第一册第七课《小小的船》。 

  《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此为依据展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斟酌,相互评价,随时启发指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词)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学词、学句识字,多义字等难以确定意思的,字(词)义变得容易确定了;难懂的字词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意思比较抽象的字词变得比较具体了。本课识字环节,就是让孩子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句、学词中识字。如学生在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在没有其它生字干扰时,边读边看中就熟悉了生字“坐”读音与字型。

  加强识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词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词,还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包括图画、实物,也包括已有的生活经验。识字时,在课件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或联系生活经验。如,在学习“闪”字时,配有闪闪的星星图片,使字词与意思之间架起了认识的桥梁,从而易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学习课文“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时,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提问“如果你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太阳系的行星”、“看见了中国的长城”、“看见了北斗七星”……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

  本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 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学习偏旁“门”、“舟”。

  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看图观察能力及想象力的进一步训练。

  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生字的认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月亮、小船剪贴图,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磁带(歌曲《小小的船》)。

  学具:每人一张印有月亮、星星的画纸,彩色画笔。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1、你喜欢晴朗的夜空吗?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引出课题。今天,月亮姐姐就来到了我们班。月亮姐姐问好:“一(五)班小朋友你们好!”(互相问好)“能说说我长的什么样吗?”(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呢?(弯弯的,像香蕉、镰刀、小船)

  3、这样美丽的月亮姐姐挂在蓝蓝的夜空中是多么美丽呀!有一位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4、学习“船”字。顺口溜:几只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读课题,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随音乐教师范读课文,生评价。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齐读课文。指导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

  5、情景中学习、检查生字(课件辅助)

  (1)除掉课文中的熟字,集体认读词语。

  (2)除掉词语中的辅助熟字,认读生字。

  (3)集体讨论记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并全班交流。

  (4)认读生字,和生字宝宝打招呼。

  6、读课文,生字宝宝已经认熟了,能把课文也读熟练吗?

  三、读读、想想、说说

  1、听音乐《小小的船》说感受。

  2、找最喜欢的伙伴背诵课文。这么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词也记在心里呢,并表演出来呢?

  3、背诵课文汇报,评出最佳表演奖。

  4、词语训练。

  ( )的船 ( )的月儿 ( )的星星 ( )的天

  四、延伸活动

  1、如果你有一双翅膀来到这美丽的“小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启发谈话)

  2、把你看到的东西画出来。

  板书设计 :

  7、小小的船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新教材第一册第七课《小小的船》。

  《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我以此为依据展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斟酌,相互评价,随时启发指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词)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学词、学句识字,多义字等难以确定意思的,字(词)义变得容易确定了;难懂的字词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意思比较抽象的字词变得比较具体了。本课识字环节,就是让孩子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句、学词中识字。如学生在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在没有其它生字干扰时,边读边看中就熟悉了生字“坐”读音与字型。

  加强识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词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词,还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包括图画、实物,也包括已有的生活经验。识字时,在课件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或联系生活经验。如,在学习“闪”字时,配有闪闪的星星图片,使字词与意思之间架起了认识的桥梁,从而易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学习课文“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时,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提问“如果你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太阳系的行星”、“看见了中国的长城”、“看见了北斗七星”……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

  本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9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鲸园小学 邓爱静

  上完《小小的船》一课后,我细细反思,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都认识到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读的重要性毋庸多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读出乐,读出思,而不至于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呢?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小小的船可好玩了,孩子们愿意上去坐一坐吗?”(自由读)“现在和小伙伴一起上去玩一玩吧。”(同桌读)“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带老师上去一次吧。”(齐读)学生读时兴趣盎然。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此外,我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就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我又提示:月儿再弯一点,小船再小一点。学生读得又好一点了。我又拿着手中弯月的图片对学生说:“再读得美一点,这个弯弯的月儿就会变成一只小船了。”学生兴致更高了,这一遍读得更好了。我手中的弯月一翻过来,反面就是一艘小船的造型,学生开心极了。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在“读”字上苦下功夫,语文教学出现了勃勃的生机,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仅仅靠读行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可见,语文教学中,读与思应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提问题。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提出问题,并采用在黑板上贴小问号的形式激发学生质疑。通过朗读、思考、查找资料,师生共同把小问号逐一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研究月亮的变化这一环节。在我出示“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根线”之后,我问学生: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十五十六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自编儿歌,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特别是我提出“十五十六之后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把后半个月月亮变化的规律也推断出来了。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跨越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加大信息量,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它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读文悟境,还把拓展阅读也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诗歌、歌曲、故事以及一些小知识,学生都很感兴趣。他们在父母亲的帮助下,通过上网,向父母亲请教,翻阅书籍等手段找到了不少关于月亮的资料。课堂上孩子们背诗、唱歌、故事接龙、参加“争当月宫小博士”的活动等,对月亮的了解越来越深,积累了不少知识,并从中得到了锻炼,掌握了最基本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我在执教《小小的船》一课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活动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质疑、释疑、创作、唱歌、跳舞、讲故事、诵读诗歌……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一整节课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涌现,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视了学生语言的完整性,没有强调学生说完整的话。

  2、激励性的语言过于单调,虽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老师表现不够幽默。

  今后努力的方向:

  1、多看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把驾驭课堂的能力再往上提高一个档次。

  2、多看文学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更具魅力。

  3、多听课,多向专家及周围的教师学习。

  4、多动笔,课后经常写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笔。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 朱海燕

  《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简短的语句,优美的意境,在孩子们的面前勾勒出一副满天星光,群星闪耀的迷人画面。再加上耳熟能详的乐曲,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深深陶醉在这篇美文中。

  课的开始,我先从“船”这个词入手,问小朋友们又没有坐过船?坐过怎样的船?大家纷纷回答:“我坐过摆渡船。”“快艇!”“大轮船!”“那你们有没有坐过天上的船?今天,我们就跟着著名作家叶圣陶老爷爷坐一坐天上的船。”

  顺利引入课文后,就是怎样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里,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改动了原文中的“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这几组词,让学生们通过比较理解这些叠词在文章中起的重要作用。果然,小朋友们在以后的朗读中,用语气、表情读出了对月亮、星星、蓝天的喜爱。

  生字教学中,我注意抓每个字的重点。如,教学“船”时,我着重放在组词练习;“尖、见”则放在书写练习;“看”通过动作演示,让同学们记住字形; “闪”就用字谜引出,在加上动作,加深记忆。如果说,整堂课有比较成功的地方,那我觉得可能就是生字的教学了。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提高。

  考虑到制作课件不是自己的强项,如果做一个粗糙的课件,效果可能还不如配套的课件,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自己动手制作的想法。不过,课后和同年级的其他老师精心制作的课件一比较,我立刻觉得,如果过分依赖配套课件,可能大大局限了自己对课文资源的利用,狭窄了备课思路,变得没有主见和想法。因此,通过这次的教学展示,督促我要赶快学习,早日掌握制作课件的方法,在日后的教学中多通过媒体展示给孩子们更多精彩的语文知识世界。

  另外,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内思维的拓展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这堂课中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实,不管每篇课文的内容是简单还是丰富,这些训练和渗透应该是无时无刻的。只有抓住每一个闪光点,给孩子们充分的机会多练说,多想象,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学习到语文知识,并将这些本领运用到平时听、说、读、写的能力中去。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教育集团青园小学 汤 琳

  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新教材第一册第七课《小小的船》。

  《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此为依据展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斟酌,相互评价,随时启发指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词)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学词、学句识字,多义字等难以确定意思的,字(词)义变得容易确定了;难懂的字词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意思比较抽象的字词变得比较具体了。本课识字环节,就是让孩子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句、学词中识字。如学生在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在没有其它生字干扰时,边读边看中就熟悉了生字“坐”读音与字型。

  加强识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词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词,还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包括图画、实物,也包括已有的生活经验。识字时,在课件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或联系生活经验。如,在学习“闪”字时,配有闪闪的星星图片,使字词与意思之间架起了认识的桥梁,从而易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

  三、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上,我先通过范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我又通过播放课件,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还和学生一起通过边读边做动作,充分感知了月儿那种“弯弯”、“尖尖”惹人喜爱的形象。这一节课的阅读我还让音乐贯穿始终。不管是我的范读,学生的自由读和个别读,还有学生的表演读和想象读,音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得课前,当我一打开《小小的船》这首歌曲时,优美的曲子,一样的歌词,马上就引起了全班小朋友的兴趣。他们有的轻声吟唱,有的随歌曲的旋律摇摆起身子。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哈姆雷特”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一个读者都给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色彩。此时,课堂的气氛是和谐与开放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丰富多彩的个性得到张扬,童真童趣在自然状态下表露。

  四、想象画,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本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回顾整堂课,在欣喜之余也留下不少遗憾,比如在读的指导方面还是不太饱满,有几处当学生谈得不太好时就急着请别的同学来试试。其实,本着呵护每个娇嫩生命的天职,我应迅速判断学生读不好的原因,并利用看图读、表演读、想像情境读、范读等手段让学生在悟中读、读中悟,让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成功。让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健康的人格得到更和谐全面地发展。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10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浙江省杭州市彭埠第一小学七一校区 翁吉英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要求教师“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激起儿童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习。如: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猜个谜语,播放了一首优美的歌曲《小小的船》,并出示了课文的插图。美妙动听的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接着,我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说:“我发现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正是因为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新课程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首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看作识字的主体,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我们可与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能量。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有许多识字方法。

  生1 :(会意识字)“土”代表地,两个人背靠背坐在地上就是“坐”。

  生2:(编顺口溜识字)门里有个人就是“闪”。

  生3:(表演识字)我记住了“看”,边说边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做了个动作。

  生4:(编字谜) 我给大家猜个字谜:“八张口是什么字?”(只)。

  生5:(熟字加偏旁)“日”+“生”=“星”。

  此外,教师要构建自主识字的课型,引导学生在任务中识字。如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过关”。第一关;叫出他们的名字(认读生字);第二关;分辨他们的模样(读音举卡片,辨析同音字、形声字)第三关:问问他们的意思(对相关词语的意思质疑),第四关,还是认识他们。(认读有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我在上《小小的船》一课时,(出示课件:点击课件上的星星,星星上显出生字,学生抢读)师:“闪闪的星星多美呀,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赶快跟星星打个招呼吧!”通过识字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复习巩固生字,享受学习的乐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朗读的形式要多样,要能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小组合作朗读、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新课标》指出:“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朗读课文时,我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让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如:读了一、二两行,我让学生说说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还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弯弯的?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香蕉是弯弯的。”有的说:“镰刀是弯弯的。”还有的说:“谷穗也是弯弯的。”接着,我播放了《小小的船》的曲子,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有个小男孩说:“蓝蓝的天空像大海。”一个小女孩说:“闪闪的星星像宝石。”还有个男孩子说:“闪闪的星星像眼睛,一眨一眨的。”……当我出示“我会说”这张幻灯片时,顿时小手如林。特别是(   )的(  ),给了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可想而知,学生的回答也是五彩缤纷的。最后是扩展活动:假如你是飞行员,驾驶着宇宙飞船,飞上太空,你会看到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留给他们一片畅想的天空。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五小学 唐美娟

  我执教的是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7课《小小的船》,这是一篇小韵文,语言优美,适于朗读,富于想象。本堂课要达成的目标是: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拼读,认识1个偏旁“门”。会写“见”。

  2、看懂图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多次说话训练,扎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

  在教学设计中,努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

  在课的开始,通过《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曲,出示静中有动的图画情境,将小朋友们带入了优美的意境中,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顺其自然的切入主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采用分散识字法进行教学

  针对一年级新教材特点,学生的识字任务重,本人采用了分散识字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识字任务。

  三、注重以读为主的训练主线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用激励性、挑战性的话语,并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就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四、注重说话训练和想象力的培养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说话训练到位,说话时想像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感!激活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想象中有自己的见解,可能幼稚,却是童心的自然流露,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1、像这样优美的文章,教师最好能通过范读来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美读文章的能力。但由于教师本人嗓子沙哑,难以范读,导致学生不会美读课文。

  2、感觉上课的时间不够,一节课下来,原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原定的五分钟扎扎实实练习写字的时间被挤掉了,很是可惜。

  3、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卢 凤

  《小小的船》一课是我在新课改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上的一节课。课后,我反复细细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小小的船可好玩了,孩子们愿意上去坐一坐吗?”(自由读)“现在和小伙伴一起上去玩一玩吧。”(同桌读)“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带老师上去一次吧。”(齐读)学生读时兴趣盎然。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此外,我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就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我又提示:月儿再弯一点,小船再小一点。学生读得又好一点了。我又拿着手中弯月的图片对学生说:“再读得美一点,这个弯弯的月儿就会变成一只小船了。”学生兴致更高了,这一遍读得更好了。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中,读与思应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提问题。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提出问题,并采用在黑板上贴小问号的形式激发学生质疑。通过朗读、思考、查找资料,师生共同把小问号逐一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研究月亮的变化这一环节。在我出示“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根线”之后,我问学生: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十五十六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自编儿歌,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特别是我提出“十五十六之后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把后半个月月亮变化的规律也推断出来了。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教学中的不足

  1、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视了学生语言的完整性,没有强调学生说完整的话;

  2、激励性的语言过于单调,虽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老师表现不够幽默。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11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配乐出示美丽的星空图:一个小女孩儿坐在月亮上,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

  (2)导问: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揭示课题。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月亮的形状: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

  (2)引出课题: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篇韵文,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课《小小的船》。

  3、读课题。

  (1)教师指导读准“船”:“船”字谁会读?谁还想读?大家一起读。你们都见过哪些船?

  (2)导学: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小小的、很轻、很可爱……)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这是一只可爱的小船,组织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4、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5、过渡: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插图,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先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

  (2)用横线把要求会认的字画出来,用波浪线把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

  (3)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读,当个小老师,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开火车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时评价。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仔细评。

  5、教师检查练习朗读情况,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启发想象: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出朗读要求。

  (1)出示朗读要求:

  ①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组成?

  ②把自己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朗读成果,及时评议。

  5、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画出停顿。

  6、学生自由练读后,教师指名读,大家评议。

  7、练习课文填空,指导学生朗读好叠词,巩固识字。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8、学生根据指导,再次练读,比赛读。

  四、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做“采蘑菇”的游戏。

  (1)提出要求:每个蘑菇都有一个名字,一定要叫出它的名字,它才能真正属于你。

  (2)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蘑菇”的游戏。

  (3)请做游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蘑菇的名字的。

  2、给蘑菇找朋友。

  (1)教师导学:想想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成词语呢?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3、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引导回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吗?

  2、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配上音乐,出示星空图片。

  3、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到美丽的蓝天上。看,许多星星一闪一闪地在向我们招手。我们一起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在小船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第一、二句。

  (1)导问:我们坐在哪儿了?(小船上)这只小船是不是真的船呀?

  (2)(出示月亮的图片)导学:图片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在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个别读,最后互相评一评。

  (4)指导学生画出描写“月儿”“船”的词语。

  (5)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6)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弯的月儿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7)指导朗读:“小小的”“弯弯的”,读出轻快的节奏,表达出月儿和船的可爱、有趣。

  (8)导学:“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有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自读自画,画出月儿的形状——两头尖。出示月儿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

  (9)(齐读)再次通过朗读读出月亮的可爱以及自己满怀喜悦的心情。

  2、学习第三句。

  (1)过渡:我们一起在蓝蓝的天上划船,哟,你们看到了什么?(星星、天空)

  (2)出示词语:星星、天空。

  (3)课文写星星是什么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

  (4)设疑:为什么要用“闪闪的”和“蓝蓝的”这两个词?

  ①出示两个句子,指导学生分别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只看见星星和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②出示星星一闪一闪和深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照图片体会叠词的作用。

  (5)练习叠词: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月儿是弯弯的……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

  (6)指导朗读。

  ①示范读“闪闪的星星”,要读出欢快的节奏,突出星星的调皮可爱。“蓝蓝的天”要读得略慢且声音响亮,读出天空的美丽和神秘。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

  3、导学:夜空真美啊!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就像一只小小的船。(音乐声起,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模仿教师朗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

  5、学生配乐表演读。

  三、感情朗读,展开想象。

  1、配乐唱《小小的船》,加动作。

  2、讨论“只看见……”的“只”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和“还看见”有什么不同?

  3、进行说话训练。

  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

  4、检测背诵。

  (1)以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背诵。

  (2)学生伴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学会唱,学会背。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复习生字词。

  2、做“采花”游戏。

  (1)提出要求:每朵花都有一个名字,一定要叫出它的名字,它才能真正属于你。

  (2)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花”游戏,其他同学可以拍手。

  (3)请做游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

  (4)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

  五、总结全文,陶冶情感。

  1、鼓励学生质疑: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结:大自然是美丽的,太空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现在,我们国家也有人进入太空了,小朋友们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可以到太空遨游,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如果你到了月球,你可能会看到什么?你想对月亮说点什么呢?

  反思一

  上周,带领孩子学习了《小小的船》一课,课后反思,自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潜力。

  去年我教六年级,从高年级下来,感到学生阅读潜力对学生十分重要,而且培养十分不易,需长时间培养。因此,在一年级就要有开始实施。我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呢?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先欣赏诗歌《小小的船》,学生听的很搞笑,这时,我问:“你们喜欢吗?想学吗?这恰巧是我们要学的课文。”学生十分高兴,兴趣被调动起来。在读的过程中,我灵活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

  二、培养学生课外收集资料的潜力,促进家长与学生联系,深化感情。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里边有很多天文知识。例:月亮的变化规律,为此,我让学生向家长询问月亮的知识,上课与同学交流,看到学生兴高采烈的样貌,我觉得工夫没有白下。在语文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进行知识积累,同时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小就开始起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就应培养。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他们用“。”来划他们认识的字,在划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认同感,有了成功的喜悦,明白自我会认许多的字,学习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四、调动学生感知,多种方法来识字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学期识字量个性大,对学生也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感知和用心性,用多种方法去识字。如教学“坐”字,可用编口诀的方法来记----两人坐在土上;教学“尖”时,可出示尖的实物观察特点来记----上小下大的物体是尖的;其它字可用熟字加减的方法来记。……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的强化培养,面向全体还应加强,自我的评价性语言还不够丰富,语言组织潜力还有待加强。

  反思二

  今天我讲完了小小的船,现在回忆整堂课,做一下梳理。

  整堂课,我认为比较好的亮点有以下两条:

  一、结合问题,给出想象的空间,感受儿歌的意境。

  这首儿歌写得很优美,有一种引人遐想的意境。课上,当学生感受完弯弯的月亮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夏天的夜晚,和爷爷奶奶来到公园,抬头看到这弯弯的月亮,你想干什么?学生们的想象很丰富:如我想到月亮上面去坐一会儿,我想到月亮上去睡个觉,我想把月亮当作小船划一划,我想到上面荡秋千,我想把月亮当成滑梯滑一滑等。

  二、注意在发散学生的思维中锻炼说规范话。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还能看见什么?顺势把学生说的话与上句相连。如学生说我还看见了流星,引导和上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长长的流星天上飞等。

  对于遗憾处的思考:

  一、本堂课由于内容较短,学生做了较为充分的预习,所以前半段很顺。以致使时间富裕出来,在试讲中,我面临的问题是时间不够用,而此时出现这种情况,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一段时间,我突兀的加上一个字,使课堂在最后的结尾显得凌乱。而要是在学生写完字后,听一听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一下关于月亮的诗词该多好啊,可见老师的预设不足,一定在备课中考虑到变量。

  二、引导学生读出语气的手段不丰富。

  读出第二句话的语气是我这节课的目标,但是我认为达成度很差。究其原因,我认为整体读这第二句话的火候不够。细节处理的不够丰满。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的一点思考。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12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小小的船》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走进音乐殿堂。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爱探索、模仿力强,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他们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但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掌握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教师循序渐进的去帮助他们积累音乐经验。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体验音乐。本课教学中我抓住节奏这条主线,运用了律动、划拍子、图示、朗诵、打击乐伴奏等教学手段,将听、唱、演、奏、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受并体验歌曲三拍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一开始我用孩子们喜欢的律动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言、动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稳定了学生的情绪,自然迅速地进入课堂。通过模仿,还将教学难点前置,让学生初步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紧接着师生间、生生间有节奏地打招呼将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型提炼出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自然掌握歌曲节奏,体现了无痕教学。

  二年级的小学生好奇、爱动,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下来,因此教师必须随时注意掌握课堂气氛,尽量为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使他们的音乐兴趣保持长久,在教授歌曲之前,我用律动、游戏等教学手段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将有节奏地朗读歌词与三拍子的律动有机结合,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充满了新鲜感。在歌曲学唱环节用问答形式的对歌、赛歌、接龙唱、表演唱的音乐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音乐的感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和持久。

  音乐是门听觉的艺术,它通过音响信号来刺激审美主体,并经过审美主体的回忆和表象的心理过程,使音乐“形象化”,产生出类似或相关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聆听是一个感知音乐的过程,一个让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段,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在歌曲学习时,我先后安排了完整聆听、带要求聆听,听教师范唱、用肢体语言即兴表现听觉感受,通过反复听让学生体验歌曲三拍子的特点,从模仿老师到自我创造,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给予了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同时解决了掌握三拍子节奏这一难点,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本节课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坚持“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鼓励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的教育理念,大胆创设情境,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活动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开心,学得轻松。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习自主性,达到了教学目的。感觉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堂课多以集体展示为主,缺少对个体的检测,对单个学生的达成度怎样没能做到心中有数,以及评价内容比较单一,多是表扬,对存在的不足缺乏指导性评价,这些都是我今后重点学习的内容。我将继续以课标为理论基础,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让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使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13

  音乐美与韵律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片断】教师播放《小小的船》曲子,让学生闭眼想像。

  师:请同学们团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来听一首优美的曲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配乐描述)宁静的夜晚,你坐在池塘边看到一轮明月挂在深蓝的天空中,这弯弯的月儿,真像一只小小的船呀!

  (学生听完曲子后自由发言)

  生:老师,我感觉真的飞上去了,好像坐在这小小的船里边,数着闪闪发光的星星。

  生:老师,我好像看到了满天的星星正向我眨着眼睛呢!(还用手做“眨眼睛”的动作)

  生:我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位小天使,正在空中飞翔。

  生:我好像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唱歌。

  ……

  (学生沉浸在这首优美的乐曲之中,展开了他们想像的翅膀)

  师:老师也好像随你们一起飞上了美丽的星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现在,有几位小天使(图片)很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它想和那些聪明、大胆的孩子们交朋友,它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谁答对了,它就和谁交上真正的朋友。(答对的同学送一张小天使图片作为奖励)

  你们可听好了:闪闪的星星像什么?(出示比喻句进行训练)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

  生:闪闪的星星像眼睛。

  生: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生:闪闪的星星像路灯。

  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儿像香蕉。

  生:弯弯的月儿像镰刀。

  (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像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师:同学们的想像可真丰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韵律感)。现在我们来跟着音乐轻声哼唱《小小的船》这首歌。并自配简单的动作。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14

  《小小的船》教学片段以及反思

  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睁着闪亮的眼睛欢迎我,等待着我和他们一起在课堂中学习、交流时,我总会按捺不住得喜悦。是的,要使这群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孩子爱上语文,爱上课堂35分钟,在课堂中个性飞扬,我把课堂当作了游乐场,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小小的船》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在学生感知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后,为了让孩子“爱读”儿歌,“美读”儿歌,我这样设计:

  师:孩子们,瞧,弯弯的月儿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想把它当什么来玩呢?生:我可以把它当滑梯玩。滑到这儿,滑到那儿。(并配以动作)

  生:我把它当小船玩。

  师:小船上怎么玩呢?

  生:(作划船的动作)。

  生:老师,我还可以把它当小床,我可以在床上睡觉。

  师:噢,还在床上做着美妙的梦呢!

  生:老师,我在月亮上装上绳子,可以当秋千玩。

  ……

  师:孩子们真会想办法,我们这样玩得可开心啦!瞧,我们班中有一个女孩把它当作小船来玩,边玩还边念着儿歌呢!(老师边读边播放课件)

  (学生听得入神)

  师:你也想像小女孩一样边玩边好听地念念儿歌吗?来,自己把儿歌来读一读,你觉得怎样读得好听就可以怎么读。可以坐着、站着、配上动作,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合作……

  (学生朗读的兴趣很浓,教室里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做动作,有的几个孩子一起朗读着……)

  师:(看学生准备得差不多了)谁愿意成为月儿上的幸运儿,边做着动作,边念着儿歌,耳边还飘着音乐呢。(让学生配乐朗诵)

  学生在音乐声中,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朗诵着,他们有的做着动作,有的露出甜美的微笑……声情并茂地朗诵着。

  孩子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觉得学习是快乐的。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在课堂中,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贴近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始终让孩子在“玩”中学。让孩子通过“说说把月亮当什么玩”、“边玩边念儿歌”、“跟着音乐做着动作念儿歌”来发散思维想象、品读语句、美读儿歌。这样的“玩”和“学”是紧紧相溶的,这样的“玩”和“学”是合为一体的。因为孩子真的在玩中学得快乐而高效!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学习偏旁“门”、“舟”。

  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看图观察能力及想象力的进一步训练。

  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生字的认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月亮、小船剪贴图,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磁带(歌曲《小小的船》)。

  学具:每人一张印有月亮、星星的画纸,彩色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你喜欢晴朗的夜空吗?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引出课题。今天,月亮姐姐就来到了我们班。月亮姐姐问好:“一(五)班小朋友你们好!”(互相问好)“能说说我长的什么样吗?”(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呢?(弯弯的,像香蕉、镰刀、小船)

  3、这样美丽的月亮姐姐挂在蓝蓝的夜空中是多么美丽呀!有一位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4、学习“船”字。顺口溜:几只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读课题,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随音乐教师范读课文,生评价。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齐读课文。指导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

  5、情景中学习、检查生字(课件辅助)

  (1)除掉课文中的熟字,集体认读词语。

  (2)除掉词语中的辅助熟字,认读生字。

  (3)集体讨论记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并全班交流。

  (4)认读生字,和生字宝宝打招呼。

  6、读课文,生字宝宝已经认熟了,能把课文也读熟练吗?

  三、读读、想想、说说

  1、听音乐《小小的船》说感受。

  2、找最喜欢的伙伴背诵课文。这么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词也记在心里呢,并表演出来呢?

  3、背诵课文汇报,评出最佳表演奖。

  4、词语训练。

  (  )的船  (  )的月儿  (  )的星星  (  )的天

  四、延伸活动

  1、如果你有一双翅膀来到这美丽的“小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启发谈话)

  2、把你看到的东西画出来。

  板书设计:

  7、小小的船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新教材第一册第七课《小小的船》。

  《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此为依据展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斟酌,相互评价,随时启发指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词)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学词、学句识字,多义字等难以确定意思的,字(词)义变得容易确定了;难懂的字词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意思比较抽象的字词变得比较具体了。本课识字环节,就是让孩子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句、学词中识字。如学生在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在没有其它生字干扰时,边读边看中就熟悉了生字“坐”读音与字型。

  加强识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词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词,还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包括图画、实物,也包括已有的生活经验。识字时,在课件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或联系生活经验。如,在学习“闪”字时,配有闪闪的星星图片,使字词与意思之间架起了认识的桥梁,从而易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学习课文“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时,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提问“如果你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太阳系的行星”、“看见了中国的长城”、“看见了北斗七星”……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

  本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16

  北师大南山附小 杨艳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学习偏旁“门”、“舟”。

  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看图观察能力及想象力的进一步训练。

  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生字的认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月亮、小船剪贴图,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磁带(歌曲《小小的船》)。

  学具:每人一张印有月亮、星星的画纸,彩色画笔。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1、你喜欢晴朗的夜空吗?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引出课题。今天,月亮姐姐就来到了我们班。月亮姐姐问好:“一(五)班小朋友你们好!”(互相问好)“能说说我长的什么样吗?”(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呢?(弯弯的,像香蕉、镰刀、小船)

  3、这样美丽的月亮姐姐挂在蓝蓝的夜空中是多么美丽呀!有一位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4、学习“船”字。顺口溜:几只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读课题,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随音乐教师范读课文,生评价。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齐读课文。指导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

  5、情景中学习、检查生字(课件辅助)

  (1)除掉课文中的熟字,集体认读词语。

  (2)除掉词语中的辅助熟字,认读生字。

  (3)集体讨论记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并全班交流。

  (4)认读生字,和生字宝宝打招呼。

  6、读课文,生字宝宝已经认熟了,能把课文也读熟练吗?

  三、读读、想想、说说

  1、听音乐《小小的船》说感受。

  2、找最喜欢的伙伴背诵课文。这么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词也记在心里呢,并表演出来呢?

  3、背诵课文汇报,评出最佳表演奖。

  4、词语训练。

  ( )的船 ( )的月儿 ( )的星星 ( )的天

  四、延伸活动

  1、如果你有一双翅膀来到这美丽的“小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启发谈话)

  2、把你看到的东西画出来。

  板书设计 :

  7、小小的船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新教材第一册第七课《小小的船》。

  《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我以此为依据展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斟酌,相互评价,随时启发指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词)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学词、学句识字,多义字等难以确定意思的,字(词)义变得容易确定了;难懂的字词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意思比较抽象的字词变得比较具体了。本课识字环节,就是让孩子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句、学词中识字。如学生在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在没有其它生字干扰时,边读边看中就熟悉了生字“坐”读音与字型。

  加强识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词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词,还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包括图画、实物,也包括已有的生活经验。识字时,在课件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或联系生活经验。如,在学习“闪”字时,配有闪闪的星星图片,使字词与意思之间架起了认识的桥梁,从而易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学习课文“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时,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提问“如果你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太阳系的行星”、“看见了中国的长城”、“看见了北斗七星”……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

  本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篇17

  北师大南山附小 杨艳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学习偏旁“门”、“舟”。

  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看图观察能力及想象力的进一步训练。

  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生字的认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月亮、小船剪贴图,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磁带(歌曲《小小的船》)。

  学具:每人一张印有月亮、星星的画纸,彩色画笔。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1、你喜欢晴朗的夜空吗?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引出课题。今天,月亮姐姐就来到了我们班。月亮姐姐问好:“一(五)班小朋友你们好!”(互相问好)“能说说我长的什么样吗?”(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呢?(弯弯的,像香蕉、镰刀、小船)

  3、这样美丽的月亮姐姐挂在蓝蓝的夜空中是多么美丽呀!有一位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4、学习“船”字。顺口溜:几只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读课题,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随音乐教师范读课文,生评价。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齐读课文。指导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

  5、情景中学习、检查生字(课件辅助)

  (1)除掉课文中的熟字,集体认读词语。

  (2)除掉词语中的辅助熟字,认读生字。

  (3)集体讨论记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并全班交流。

  (4)认读生字,和生字宝宝打招呼。

  6、读课文,生字宝宝已经认熟了,能把课文也读熟练吗?

  三、读读、想想、说说

  1、听音乐《小小的船》说感受。

  2、找最喜欢的伙伴背诵课文。这么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词也记在心里呢,并表演出来呢?

  3、背诵课文汇报,评出最佳表演奖。

  4、词语训练。

  ( )的船 ( )的月儿 ( )的星星 ( )的天

  四、延伸活动

  1、如果你有一双翅膀来到这美丽的“小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启发谈话)

  2、把你看到的东西画出来。

  板书设计 :

  7、小小的船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新教材第一册第七课《小小的船》。

  《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我以此为依据展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斟酌,相互评价,随时启发指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词)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学词、学句识字,多义字等难以确定意思的,字(词)义变得容易确定了;难懂的字词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意思比较抽象的字词变得比较具体了。本课识字环节,就是让孩子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句、学词中识字。如学生在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在没有其它生字干扰时,边读边看中就熟悉了生字“坐”读音与字型。

  加强识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词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词,还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包括图画、实物,也包括已有的生活经验。识字时,在课件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或联系生活经验。如,在学习“闪”字时,配有闪闪的星星图片,使字词与意思之间架起了认识的桥梁,从而易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学习课文“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时,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提问“如果你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太阳系的行星”、“看见了中国的长城”、“看见了北斗七星”……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

  本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