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契合伴侣 点赞 分享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精选17篇)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1

  课前谈话:

  师:不知大家暑假里有没有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生:齐声回答—— 有

  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28个大脚印

  生2:活字印刷

  生3:水墨画

  生4:中国舞

  太极拳

  皮影戏

  ……

  师:想不想再回味一下当时精彩的片断

  生:齐声——想

  观看开幕式片断(中国汉字)

  师背景介绍(他们高高举起的就是中国最早的书——竹简,他们吟诵的就是中国古老的文字)

  哨子声响

  师:真精彩呀!上课了,我们就上课吧。

  师生问好

  一、揭示课题,质疑

  师:你们知道刚刚录象上响彻世界的话是谁说的吗?

  生:齐声——孔子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孔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孔子拜师

  看这个“拜”字特别难写,看老师写

  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生2:孔子拜师了有什么用?

  师提醒:这也就是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倾听别人的发言

  生3:孔子去哪里拜师?

  生4:孔子向谁拜师?

  (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他是怎样去拜师的?(板书)

  三(7)班的孩子真会学习,读了课题提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读题质疑,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二、初读课文,交流容易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如果在哪里发现了问题的答案就做个记号。

  生自读,师在巡视中引导(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在读的时候把自然段的序号标上了,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还没有标上的就标上吧。)

  师:读课题时提了那么多的问题,哪个问题是你一眼就看出来的?

  生1:向谁拜——老子

  师:老子又叫什么?

  生:齐声——老聃

  师:读得真准。孔子又叫什么?

  生:孔丘

  师:还叫——

  生:仲尼

  师:解释(仲尼是孔子的字,古时候,用名来称呼自己,用字来称呼别人,都是为了表示谦虚和礼貌。后来,人们把很有学问的人称为“子”。所以后人都尊称为他们老子和孔子。)

  (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知道图中哪个是老子,哪个是孔子?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吗?

  学生自读课文

  生:那位鞠躬的就是孔子

  学生读相关段落

  师:还有哪个问题也一眼就看出来了?

  生:孔子去哪儿拜师?——去洛阳拜师

  师追问:从哪儿出发?

  生:从曲阜到洛阳

  师:回到课文里再读读这两个地方。(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读着读着,我们就解决了两个问题,读课题提问题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再次强调读题质疑的学习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三、词语入手,体会孔子的不辞辛劳

  师:那怎么拜师的你们找到了吗?在哪儿?

  生: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把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划出来。

  学生自读自悟

  指名交流

  生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看看老师跟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出示第1句)

  指名读,读准

  师:读着这句话,哪几个词让你最感动,圈一圈

  交流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

  生:夜里人家睡觉了还在走

  师:“餐”是什么意思?

  生:吃

  师:“宿”是什么意思?

  生:住

  师:那“风餐露宿”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还是不理解

  师:“露”是露天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像这样理解一个词语中的一个字就能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值得我们推广的解词的好方法)

  同样的办法理解“日夜兼程”

  师:轻轻地读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孔子在什么时候赶路?

  生1:白天、晚上

  生2:中午

  师:烈日当头,孔子也在赶路。把话说完整

  生3:我仿佛看到孔子在下雪天赶路。

  生4:我仿佛看到孔子每天都在赶路。

  师:读着这两个词语,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1:孔子很辛苦

  生2:孔子很好学

  师:请带着你的感受读

  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们知道曲阜到洛阳有多远吗?

  出示地图,箭头指示感受远

  谁再来读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感受到了孔子的不容易,一起来读读

  齐读第1句

  师:孔子真不容易啊,走了几个月,终于走到了洛阳,课文中用了一个词写出了孔子历经了艰辛?

  生:终于

  师:还有哪个词

  生:风尘仆仆

  教师板书:风尘仆仆

  师:可惜插图上没能画出孔子风尘仆仆的样子,你能根据这句话来猜猜孔子的样子吗?

  生1:身上都是灰尘

  生2:身上都是泥

  生3:身上都是沙

  师:孔子长途跋涉,身上都是沙、泥,很累的样子,你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请把这个词写在插图旁边,注意“仆”是单人旁,不是提手旁。写好后同桌互相欣赏一下写的字,写得好的可以夸夸他。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解词方法,在理解中穿插写字教学)

  师:老师要问,孔子那么辛苦、风尘仆仆为什么要去拜师呢?从哪一段知道的?

  生:第一段

  师:读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

  师:“渊博”是什么意思呢?

  生摇头表示不知

  师:不知道该怎么做?

  生:查字典

  师:是的,老师查了“渊”字,把字典上的意思拍了下来

  出示3种注解:1、深水  2、深  3、姓

  “渊”在这里应该是第几种意思呢?

  生:第二种 “深”

  师:知道了“渊”的意思,那“渊博”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深

  听众哄笑

  师:老师告诉大家,博是广大的意思。那“渊博”就是——

  生:深广

  师:孔子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

  生:不是,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师:“闻名”是什么意思?老师告诉大家,闻有2种意思:1、用鼻子闻 2、听

  “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

  生:很远的地方、很近的地方都听说过他。

  师:像这样理解词语中的一个字来理解真个词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你们了解孔子吗?

  生:了解

  师:说说看

  学生介绍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生:资料袋里

  师:打开课文后面的资料袋,自由地读一读

  学生自读资料袋内容

  师:读了资料袋的内容,你一定更佩服孔子了,再来读读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

  师:孔子已经很有名了,还要去拜师,什么呢?你还从哪里找到了?

  生自读课文、交流

  生:第二自然段中“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学无止境的人吗?

  生1:我的同桌英语很好了还在学习

  生2:我的同桌数奥很好也仍然在学

  师适时引导: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呢,比如爸爸、妈妈?

  生:我爸爸还在学

  追问:学什么呢?

  生:不知道

  台下哄笑

  生2:爷爷还在学普通话

  师:生活中,工作了还要学,爷爷奶奶还要上老年大学,用一个词就是——学无止境

  孔子就是这样学无止境的,拿出抽屉里的练习纸写下来,今天学到的词可以用一用

  练习纸的内容为:

  孔子__________,拜老子为师。

  (以下词语可以选用哦!)

  渊博  远近闻名  学无止境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交流:

  生1: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赶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可以在中间加上“所以”,读一读

  生修改读: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赶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还有没有用的词语不一样的?

  ……

  四、课堂小结,提示下节课的任务

  师:看黑板,孔子就是这样学五止境,所以后来才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直到现在,我们还要把他的思想展示给全世界的人看。除了孔子,还有哪个人也很伟大?

  生:老子

  师:下节课我们再来了解老子。

  宣布下课

  板书:      

  向谁学?

  去哪里学?

  孔子拜师              为什么学?

  怎样学?

  风尘仆仆

  学无止境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主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并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地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捧竹简,齐诵论语的宏壮场面大家还记忆犹新吧?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人所叹。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诵上几句孔子的名言呢?

  (2)、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打开课后的资料袋,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3)、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2、提出提出目标

  (1)识记生词

  (2)读通课文。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3)感知文意: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4)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我会读、会记这些字。

  兼、仆、纳、丘、毫、授、佩

  2、我会读、会写生字新词。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3、我会流利读课文。

  4、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4、我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知识拓展延伸

  1、复习生字词,读课文。

  2、摘抄孔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2、提出学习目标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写一写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我会悟。(学生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2)谈老子。

  (二)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谈感受。(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2、展示自创性诗歌或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四、知识拓展延伸

  1、 展示自主主收集的资料。

  (1)、有关孔子、老子的名言。

  (2)、有关孔子、老子的故事。

  2、孔子、老子是我的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课后多搜集他们的一些故事,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吧。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3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从“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尊”这四个方面叙述,线索非常清楚。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第三课时(略)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3、抓住重点词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做出简单的评价。

  【学习难点】

  从字里行间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还记得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北京奥运会)虽然奥运会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记忆是永恒的,让我们再来回味奥运会开幕式盛况。

  师:好!这段录像2008名演员一边击缶一边高声吟诵着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那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读“yue”。

  师:好。今天我们也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各位听课老师们的欢迎。请起立,转过身后,高声吟诵孔子的这句名言表示对老师们的欢迎!

  师:老师们的掌声已经感染了我们,好转过来,我们开始上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复习词语。

  (一)读题导入,板书课题。

  师: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孔子拜师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请大家用响亮的声音读题——17 孔子拜师。

  (二)引入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

  师:孔子主张:温故而知新,我们先来温习上节课学习过的词语:

  (出示课件)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拜访    拜见

  日夜兼程                    请教

  渊博                  迎候  等候            毫无保留   传授

  师:声音很响亮,读得也很准确。

  师:这几组词语,每一组词语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反应出孔子和老子高尚的品行,所以课文最后一段这样写到:

  (出示课件)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师:最后“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品行就是品德的意思。那文章中写了孔子和老子的哪些品行呢?(板书:孔子     老子)

  二、研读课文,感悟人品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请打开课本67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边读边用“—”画出课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再想想从中能不能感受到老子和孔子的什么品行?

  师:,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师:朱熹说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老师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到了,分享是一种快乐,现在请同卓之间互相读读你画的句子。

  师:读的同学很起劲,听的同学也很认真,谁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课件出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远吗?远到什么程度?在四通八达的见天,坐火车还要7个小时,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读出远呢?

  (生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注意“上”读重音)

  师:这么远的路,孔子是不是走到半路就回头了呢?没有!他依然走下去,课文有两个词可以体现在过程之中。谁能找出来?

  生: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师:风雨中吃饭,在露天下睡觉,生活是怎样的?轻轻读词语,想象眼前出现孔子生活的情景。

  师:这个词语写出了路上的艰辛,可能生病了还在赶路,可能在烈日下赶路,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一个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怎么理解日夜兼程?

  生:……

  师:不管生病健康,都在赶路,不管白天黑夜,都在赶路,但是他没有放弃,从中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行呢?

  师:不怕艰难,不怕困难  (板书:不畏艰辛)

  师:用朗读来感受这份不怕艰辛。(生读)这是多么艰难的过程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孔子不畏艰辛的品行立在人们的心中,所以课文最后一段这样写到:

  出示课件: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师:刚才同学懂得抓住关键词理解意思,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从中了解了孔子的拜师的艰辛。可老师就不明白了,这么辛苦,他为什么还要去拜师呢?

  生:(课文第一段)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孔子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渊博。

  出示课件:

  (生齐读)

  师:这是他拜师的原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孔子真的知识不渊博吗?

  师:你懂得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年轻时侯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为什么他还觉总得自己知识不够渊博呢?

  师:这体现他的什么品行?

  师:可见孔子的品行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的高尚,单从学艺拜师就可以看出他的谦虚好学的品质,所以文章最后一段这样写到:

  出示课件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师:他的品行深入人心,决定拜师,不畏艰辛前往洛阳,去到洛阳,于是有了这样一个画面:

  师:(出示课文插图)猜猜图中哪个是孔子,哪个是老子?为什么?

  师:课文哪里可以知道?请你读一读。

  师:这表现出孔子对老子的尊敬。

  师:孔子正在拜师,看两个句子。男生女生分角色读。

  出示课件: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师:边读边想“拜见拜访”这对近义词。

  师:解释词语意思,表达了孔子对老子的什么感情?(尊敬……)

  师:老师这里有个词语,有难点,希望大家能积累下来(板书:谦逊有礼)孔子主张: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懂礼貌,他什么是事都做不成。

  师:那老子在孔子心目中又是什么样的地位?

  师:在见面之前,老子就去到洛阳。

  出示课件: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师:读了之后,你想表达什么样的心情?(激动、高兴。。。。。。)

  师:假如你就是老子,你为什么要到洛阳城外去迎候啊?(因为对孔子的谦虚好学早有耳闻了。)

  师:举例:

  师:迎候有迎接的意思。可以感受到老子爱护晚辈,礼貌待人。)

  师:谁能通过读来感受呢?

  师:作为孔子,对老师的厚爱,他会怎么说呢?

  出示课件:

  “多谢老师等候”

  b、分角色读对话。通过这两个同学的表演,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对孔子的关爱,也可以感受到孔子的谦逊有礼的品质。所以课文最后一段这样写到:

  出示课件: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师:孔子不远万里来洛阳拜师,就是因为他心中有这样一个信念:

  出示课件: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这句怎么理解呢?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吗?

  生:……

  师:不断学习更多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轻轻的告诉自己,大点声告诉你的同学,再大点声告诉现场的老师,再用你最响亮的声音告诉全世界的人们!

  师: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勤奋好学的品质,所以人们这样评价:

  出示课件: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课件出示句子: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师:什么叫随时请教?(不管白天黑夜,吃饭睡觉只要有问题就马上向老子请教,不知道厌倦。板书:学而不厌)

  师:孔子这么勤奋好学,那么老子呢?他又是怎么教的呢?

  师:有耐心,并且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叫“诲人不倦”。(板书:诲人不倦)

  师:利用课件小结:孔子是学而不厌,老子是诲人不倦。

  小结过渡:因为孔子原来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人,还是那么谦虚好学,不畏艰辛,谦逊有礼、勤奋好学,老子爱护晚辈、懂礼节、诲人不倦,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师:穿越时空隧道,和孔子面对面,你想对孔子说什么呢?

  生:……

  师:课文最后就是这样总结:

  课件出示: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三、总结拓展,名言熏陶。

  师:孔子留给我们的不止这些品行,他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东西。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了下来,编成《论语》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1、孔子经典的名言:

  孔子主张——温故而知新。

  他常用这个句子告警他的弟子要多向周围的人学习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还主张学习要时常复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

  他说学习要实事求是,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课文中孔子做到了——学而不厌,老子做到了——诲人不倦。

  他还主张做人要懂得礼貌,因为——不学礼,无以立。

  2、回顾词语,再读。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走近孔子,认识了老子,感受到了他们高尚的品行,而且学习了他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希望我们课后再去多读读。老师布置课后作业——摘抄你喜欢的孔子名言,再读一读。

  四、作业布置

  1、必做题:摘抄喜欢的句子。

  2、选做题:

  以《孔子,我想对你说......》或《我心目中的孔子》为题练笔。

  【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

  孔子                                老子

  不畏艰辛                      爱护晚辈

  谦虚有礼                      博学多才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无止境

  课后反思

  一、阅读中悟写法。

  这是语文学习中的支撑点,在本课中,就要抓住人物语言,在习作练习中,怎样写好不同人物的语言。比如、本文对孔子和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主要进行了人物对话描写,而且在对话中作者能够准确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出示文中老子与孔子的对话。“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孔子:“多谢老师等候。”“迎候”和 “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怎样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呢?首先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然后要注意人物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不同,他们的语言也不同。最后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发展。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的语言也不所变化。

  二、抓句子的理解也是本文的重点。

  作为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句子的生动与平泛是文章的技巧。比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句话的含义深刻,学生独自理解还是有难度的,我设计了换掉“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和去掉这两词的练习。我点拨了,这一句作者在讲孔子的旅途之苦,并运用了词语 “相距上千里”,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生活艰苦运用了“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却运用“终于”一词来说明。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对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可以先理解重点词语,然后再联系词语的意思,想想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学完本课,我有以此反思,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教学态度,要真实地再现我们的课堂,不用动感的表演也能抓住人心,它是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真的语文的一种朴实精神所吸引人。用老师朴实的教态,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创造一种纯朴的语文课堂。本课的亮点就是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在写作中,恰到好处的词语及语言的运用是文章的“精髓”。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传授”等词语。

  2、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相互认识

  2、学生说说自己姓氏的名人,教师相机引出孔子。

  3、教师简单介绍孔子,引出课题,学生齐读。

  4、看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学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并圈出生字和读不准的词语。

  2、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生字。

  ①让学生说说认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②猜字游戏。

  4、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

  5、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名读。

  6、谁还有读不准的词语?指导读读不准的词语。

  7、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课文69页,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我们会写,一起来读一读。

  2、如果按结构分类,哪些字可以放在一起?

  3、学生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4、这类生字,哪个最难写?想跟老师一起写?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6、投影展示,学生评价。

  四、课文小节

  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生提出搜集孔子和老子材料的要求。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5

  一、教材理解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作为一个伟人,一直受到国人的敬仰,当权者把他尊为圣人,文人学者把他尊为宗师,一般老百姓把他尊为启蒙的智者。《论语》,作为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重内心的修养;做事,重踏实的践行。而这些在本文字里行间都可见可感。

  二、教学目标:

  这课书通过对孔子和老子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突出了他们的品质,因而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读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字义串联法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体会他们的精神。

  3、通过联想体味孔子行程的艰难,意志坚强,通过孔子学成后和老子拜别场景的练笔体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板块一:激趣导入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些什么?

  板块二: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这这一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两处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词语的方法。

  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你体会到了什么?随机:

  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千里迢迢、万水千山

  你能读出“远”吗?

  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体会“日夜兼程”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2)读出一路艰辛,求知若渴

  不管风雨,孔子风雨无阻地在赶路,读

  不论寒暑,孔子一如既往地在赶路,读

  不分昼夜,孔子迫不及待地在赶路,读

  读——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让我们学学孔子,彬彬有礼地拜见老师吧。

  出示: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随机谈体会,指导朗读

  出示: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你读懂了什么?有礼貌求知若渴(谦虚好学)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用一个词?(学无止境)用一句话?(泉水流不尽,知识学不完,活到老,学到老

  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

  (2)谈老子

  出示:“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出示: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在这一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写的训练,做到读写结合,悟中练写,通过抓住对话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写一写孔子学成后和老子拜别的场面,我们每一课书都将搭建写作的平台,将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分散到每一课书,每一节课之中,力争做到一课一个写作训练点,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减轻学生的习作压力,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此外,还通过各种方式读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品行。以读为本,读中体会人物品行。教学第二段先让同学们找出描写孔子和老子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在书中画出来,让学生先对这节课要学的知识有个总体印象,然后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这句话的教学感悟他们的品质。老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体会孔子行路的艰辛。对话部分我们设计了通过自己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方式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让学生以读促思,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

  板块三:课外延伸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在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学而不厌

  ↓

  拜师学无止境

  ↓

  老子——渊博、迎候、爱护晚辈→诲人不倦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6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内容。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可以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用生字卡、工具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和词语;

  2、激发学生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组织学生交流和搜集资料,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学无止境”的含义,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

  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名言和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板书课题

  1.谈话:

  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2.师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图片和资料,阅读资料袋。(重点交

  流    

  《论语》,老师出示幻灯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2、认读生字和词语(借助工具书自学,适当指导)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4、同桌读文,相互正音。

  三、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1、交流汇报搜集的名言。

  (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背一背。

  2、谈一谈初步学习的体会

  3、师生评价

  四、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综合性学习(可以课后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继续学习

  (出示幻灯片)说一说孔子拜谁为师?为什么拜师?

  二、深入研读   感悟品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

  你  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 

  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 到了洛阳。(重点词语理解)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谦 虚礼貌)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谦虚礼貌)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词“毫无保留”、“传 授”。)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

  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这些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 

  4、多维评价(思考的状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的效果等)

  三、联系实际   升华情感

  1、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

  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读了课文的感受;

  3、进一步体会最后一段的意思:  

  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

  【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

  孔子—— 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学而不厌

  ↓

  拜师                                               学无止境

  ↓

  老子——  渊博、 迎候   、爱护晚辈  →诲人不倦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7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2学习根据具体语境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

  3.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

  课前准备

  了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入选的中国人人名、搜集孔子名言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题

  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这本书引入。孔子为什么在外国人的眼中也具有这么高的地位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孔子拜师》这篇课文!

  二、直奔中心,提炼问题。

  出示句子: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读句子

  2.提炼中心问题:孔子和老子有哪些品行得到人们的尊重呢?

  三、围绕中心,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文,静静地、默默地读读课文第二段,划出能表现孔子拜师辛苦的词语。

  2.品读“不怕辛苦”

  (1)出示学生找到的词语。

  (2)读一读词语。

  (3)播放“风雨雷电声”,感受辛苦。

  (4)假如你现在就是孔子会怎么做?相机理解“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5)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指导朗读

  3.品读“有礼貌”

  3、感悟“谦虚好学”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a.指名读这段话

  b.学习“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

  齐读,理解“止境”。联系实际谈对句子的理解。

  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那就是——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是孔子对学习的态度。他向老子学礼教,向苌弘学习乐理,向师襄学习弹琴,向郯子请教官制。他常说:“学无常师”也就是说学习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他提出来的。

  齐读这句话,告诉你自己。

  再读这句话,告诉同学们。

  大声读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师:孔子就是这样谦虚好学的,你熟悉的人中有没有想孔子这样活到老学到老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1)自由练读对话。

  (2)指名读对话。

  (3)全体合作读对话。

  四、紧扣中心,谈孔子和老子。

  师:孔子拜师的场面真是感人,难怪成为世人的典范,孔子拜师之后,师徒二人的举动还让人佩服吗?读一读。

  出示句子: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1)读孔子名言。

  (2)说说老子是怎么教学的。

  再读中心句。

  师:孔子和老子,一个谦虚好学,一个诲人不倦,一个不耻下问,一个毫无保留,多么伟大的古代学者风范啊!难怪人们如此敬重他们,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出示中心句,齐读)

  五.拓展延伸,语言实践。

  1.孔子生平简介。

  2.生本对话。

  师;今天,我们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走进了孔子,认识了老子。现在我们要穿越千年是空的隧道,与古人进行零距离的交流。

  (出示练习题)写话训练: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一句或几句话。

  (1)我想对孔子说:———————————————————。

  (2)我想对老子说:————————————————————————————。

  (3)我想对孔子和老子说:———————————————————————————

  (生做后交流)

  六 总结全文。

  师:老师读了这个故事后,还为孔子写了一首小诗呢。(出示小诗)

  传诵一个故事,

  是为了牢记一位圣人;

  怀念一位伟人,

  是为了学习一种精神。

  请记住这位万世师表的孔子吧,

  他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8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轻声)今天老师带来了孔子的画像,学生观看,贴于黑板上。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请你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拜”。

  生:孔子拜师、孔子拜师……(学生随教师手势的齐读题目,声音逐步提高。)

  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开火车读词语。(出示卡片)注意加点字。

  生: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纠正读音)

  [评语:导入自然,引导贴切,环节很普通,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其实这就是我们教师所要努力的方向。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合三年级教学。]

  二、学习课文

  师: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段。要声音洪亮、用普通话。

  (生朗读,指名读,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老子的画像。先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描写老子的句子,想一想老子是什么模样,再和老师带来的这副画像比较,看谁的想像力更丰富?

  (学生找句子,教师出示老子画像。)

  师:老子和孔子离的很近吗?

  生:很远,上千里。

  (边在黑板上移动老子画像,由离孔子很近的地方移到离孔子很远的地方,贴于黑板上。)

  [评语:引用教具自然、恰当。教态自然,一移,更加形象直观表现了上千里的远,可见教师的备课的功夫,窥一斑而知全豹。]

  师:读课文,想一想,孔子是怎样去洛阳的,由哪些词语表示的?

  生1:走去的。

  生2:历尽艰辛。

  生3:日夜兼程。

  师: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生1:上千里的路,苦。

  生2:路远。

  生3:着急,迫不及待地。

  师:那么远,那么苦,孔子害怕了吗?为什么?

  生1:不怕,想学习就不怕苦。

  生2:没有怕,想锻炼自己。

  生3:因为学无止境。

  生4:不满足自己的知识。

  师:他对知识的不满足,促使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去学习。同学们咱们现在的环境要好很多,你应该怎么做?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生1:学习他永不满足的精神。

  生2:学习他不怕困难的精神。

  生3:学习他热爱学习的精神,努力学习。

  师:你能不能把他不怕苦、迫切学习的心情读出来。自己先练习一下。

  (指名读)读的真棒!老师都能听出他的艰苦了,能听出他迫切地想学习的心情了。

  (在两副画像的中间写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评语:联系实际,寓教寓学,生活既学习,学习更要从生活中来。教学过程中授之以渔而非鱼,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师:是什么品质使他坚持到了洛阳?

  生1:热爱知识的心情。

  生2:有信心。

  生3:有毅力。(板书:信心毅力)

  师:孔子走了上千里的路程,终于见到了老子,小组讨论,分角色试着读一读。(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行礼时的、纳闷时的语气。)

  师:行礼,说明了孔子对待老师怎样?

  生1:对老师尊敬。

  师:那么同学们你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老师?

  生1:见到老师要问好。

  生2:尊敬老师。

  生3:送老师礼物。

  师:问老师好尊敬老师是要做的,送礼物可就不好了,老师是不会收你礼物的。

  [评语:大语文教学就是要孩子们真实地了解课文中的感性因素,语气引导很重要。孩子是天真的,想到什么说什么,接触了社会中的不良因素,正确引导是我们所有老师应当努力的侧重点。教书更要育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个地方应多加教育内容,正确引导,不能为教学而教学,忽视学生这种可怕思想的萌芽。]

  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孔子对知识的不满足,历尽艰辛也要学习的故事,通过学习,我们下节课要举行“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老子”读书会。请同学们课下注意搜集资料。最后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份小礼物:一副对联,两本书。

  师:同学们要注意,对联的上联是在右边的。一起读……

  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师:两本书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和记录老子言行的《老子》,老师推荐给你们只读译文就可以了,相信在以后学无止境的路上,我们还会深入学习这两本书中的内容的。

  [评语:让学生知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必要,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译文也是有些深奥,有画蛇添足之嫌,可以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不可抹杀学生兴趣。对联右上左下是一个小知识,教师教授是很有必要的,课外知识拓展很重要,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有一些细节方面需要教师更加深入钻研,教师基本功不错,引用这堂课的话说,学无止境,教师也要如此。总起说来,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9

  教材分析: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课文内容蕴含丰富,但并不深奥,只是有几个词语,如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对于一个刚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案例:

  教学伊始,我引出了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预设的情境和教师的引导中学生已能将孔子这句名言的意思猜个八九不离。继而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孔子名言,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授课的开始,我努力给每位学生发言的机会,加之适当的情境创设,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在研读课文时,我以“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作为统领性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各自思考的方向,回答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善于动脑,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有礼有节, 有的则认为孔子谦虚好学……

  学生的回答并不全面,但他们的发言让我看到了真实的阅读,有效的阅读,以及他们思维的过程。我想,这已足够了。

  当一名学生谈到孔子还是一个“不怕吃苦”的人时,我就势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并设计了如下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并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你们能想象一下在这几个月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投影出示练习:(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孔子饿了就_______________。

  累了,孔子就_______________。

  天黑了,孔子还_______________。

  正是这样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学生想象,填空。

  (2)相机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从而明白孔子还是一个“为求学而不怕吃苦”的人。在此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第三段的学习,抓住“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进行了情境和问题的预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在师生充分对话交流之后,我安排了一个写话训练:举一个例子,写写对“学习是无止境的”的理解。学生理解得不错,我又让他们读读有关学无止境名言,让学生懂得:世上的学问是学不完的,我们要虚心好学,活到老,学到老。

  这样的环节设计,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写话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

  课堂除了教师课前的“预设”,还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生成”。 如当学生读到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学生突然有了质疑:“老子为什么称呼孔子仲尼,而不干脆直接称他孔丘?”。面对这样的生成问题,我首先对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行了表扬,同时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反复的进行朗读、比较,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体会称呼的不同其实是体现了老子对晚辈爱护以及他为人的平易近人。

  学生不经意间的提问,引发了我和我的学生有益的思维。使学生对课文人物的理解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教后感言:

  在教学中我本着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态度,真实的再现我们的课堂。不是用花哨的表演抓住人,而是努力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语文的精神之美吸引人。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创造一种纯语文的课堂。

  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所说的: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入,决定了你的课堂是否精彩。教师像一位引路人,你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广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我们走上讲台前,应该静心地把教材多读几遍,力求读得深读得透。多思考每篇课文怎么去挖掘它的语文特色,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简单的精彩。

  这也是自己今后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            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 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      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      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11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知识链接: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课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1、交流学习本课生字的识字法,小组长负责检查学习情况。

  2、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3、孔子向谁拜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标出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住上自己的读书感受。

  4、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动笔记下来。

  5、读读画画给自己启发最深的语句,把感受说给同学听听。

  三、达标检测

  1、形近字组词

  仆(      )  止(      )  境(       ) 丘(     )  品(       )

  扑(      )  正(       ) 镜(       ) 兵(     )  晶(       )

  2、多音字组词

  仆                                     闷      

  3、我知道课文的叙述顺序:

  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          )

  4、抄写词语,积累词语。

  远近闻名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传授   敬重   品行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大有长进   纳闷   佩服   渊博   请教   相距   等候

  5、“学习是无止境的。”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

  1、背诵课后所给出的四句孔子名言。

  2、课后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知识链接:

  孔子的名言: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课外)

  1、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画出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如:“远近闻名、渊博、拜访、敬重”等词语。

  3、勾画孔子不顾艰辛去拜师的词句。

  4、反复朗读孔子、老子的对话。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1、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在句旁写自己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并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小组同学听。

  3、你认为孔子的学识渊博吗?为什么?那他为什么还要拜师呢?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

  5、面对本课中的孔子、老子,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三、达标检测

  1、理解下列词语意思或者用它说一句话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2、在具体语境中领会意思相近的词语。

  (1)a、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b、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理解:拜访:                     拜见:

  (2)a、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b、多谢老师等候。

  理解:迎候:                     等候:

  3、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请你写出孔子的四句关于学习的名言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

  1、课外收集积累孔子的名言和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2、 办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报。

  3、 做一做“孔子书签”。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对“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等词语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拓展阅读、课外资料的展示,了解孔子、老子。交流所收集的孔子、老子的名言。

  3、学写12个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理解“学习是无止境的”。

  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古代的大思想家,他们是谁呢?(板书:孔子   老子)

  2、千百年过去了,孔子和老子为什么能受到人们的敬重呢?这堂课,让我们继续在课文《孔子拜师》里,去揭开这个秘密。

  二、整体研读

  1、故事里,老子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给你什么印象呢?默读课文,划起有关的句子,并在旁边注明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三、重点研读

  紧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一)谈孔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个句子:

  ⑴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⑵ 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理解: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个词,你怎么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曲阜与洛阳相距上千里啊,那时,没有汽车,没有飞机,孔子是靠着双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几个月到洛阳求学。想一想,这一路上,孔子会遇上些什么呢?

  对啊,这一路走来,不简单啊,让我们再来读读句子,再来感受孔子求学路上的艰辛。

  ☆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理解孔子谦虚、好学)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呢?你身边有这样的事例吗?(说话拓展)

  (二)谈老子

  ☆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迎候换成等候,可以吗?为什么?)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礼  诲人不倦)

  (三)整体回顾课文,感悟孔子、老子的高贵品格

  看板书总结: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老子谦和大度、诲人不倦,让一起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断,再次感受两位思想大师的高尚品格吧!(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四、拓展阅读

  1、过渡:正因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们的佩服与敬重。孔子门下有许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了下来,编成了《论语》。而老子撰写的《道德经》,这两本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后,大家可以去找来读读。

  2、学习是无止境的。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为了学问,也有过许多动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同到文章中去读读这些故事吧!(阅读《参考读物》(下)阅读天地二)

  五、小练笔

  学习无止境,生活处处需要学习,读书、做人……你的身边,有没有一些刻苦求学的人和事呢?请你写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13

  17 孔子拜师

  a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兼、仆、纳”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仆”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

  2、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区别“拜访、拜见”、“迎候、等候”两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学习孔子虚心好学、尊敬师长,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4、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通过朗读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和上下文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

  1、老师和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图片、文字资料。

  2、老师准备“温故而知新”等孔子的名言卡片两张。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悟,理清叙述顺序。如果学生整体把握有一定困难,可以启发学生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理出课文叙述顺序,以便了解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教学的重点,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词句的意思,尤其是“学习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些难度,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见解。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两组近义词“拜访”和“拜见”、“迎候”和“等候”,可以让学生通过换词、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它们的区别。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孔子名言卡片,学生读名言。

  1、出示孔子名言卡片,学生齐读。

  2、提问: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导入新课。

  导语:你对孔子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搜集到的关于孔子的资料吧。

  1、学生交流资料。

  2、指名学生读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

  3、导入新课。

  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可是至今对后人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答案就在第17课《孔子拜师》中,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从文中寻找答案。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提问:读了这篇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既然孔子有这么大学问了,为什么还要拜师呢?”“孔子拜谁为师呢?”“孔子怎样拜师的呢?”老师相机引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词,读不通的地方多读两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老师随时纠错。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深入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提问:《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作者按照顺序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总结归纳出来。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总结归纳。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帮助归纳概括。

  板书:决意拜师——洛阳拜师——虚心求学——受到尊重

  六、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

  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会回答:孔子当时已经很有学问了。孔子很虚心好学。

  3、相机提问:

  (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孔子当时已经很有学问了?

  (2)你怎么理解“远近闻名”?

  (3)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孔子虚心好学?

  抓住重点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好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体会孔子好学的品质就不难了。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生词。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出了课文的叙述顺序,并且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还是决意要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真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孔子怎样拜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导语: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思考读了第二段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思考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老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可能会回答:孔子求学艰辛、礼貌、虚心;老子谦和等。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中的重点句子。

  4、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

  这些重点句子具体表现了孔子的礼貌与虚心好学,老子的谦和、诲人不倦的品质,通过感悟理解重点句子,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孔子与老子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全文学习的重点。

  关于孔子求学艰辛的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老师提问: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孔子求学很艰辛呢?

  引导学生找出“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等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的意思。让学生紧扣“终于”,联系上文,充分谈自己的感悟,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

  (2)读了这句话你头脑里会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让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孔子求学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想像和表达能力。

  小结:

  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表明了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这句话把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关于孔子礼貌、虚心的句子:

  “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行礼、您、拜见、请、多谢”等词语,体会孔子的礼貌、尊师。

  (2)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品味“拜访”和“拜见”两个词语的异同。

  (3)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结合上文孔子在求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右栏: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联系上下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学无止境

  小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正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

  关于老子谦和的句子: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1)引导学生理解“迎候”一词,体会老子的谦和。

  (2)相机通过读句子理解“迎候”和“等候”两个词语的异同。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孔子和老师的对话,进一步体会人物品质。

  (1)同桌分角色练习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随机指导。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导语:孔子不辞辛苦,拜老师为师以后,他是怎么学习的呢?老子又是怎样教授的呢?我们一起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结合重点词句“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毫无保留”体会孔子认真求学,老子的诲人不倦。

  板书:认真求学 诲人不倦

  四、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上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五、总结全文。

  思考:孔子和老子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什么?

  六、课文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学生质疑。

  学贵生疑。质疑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学完课文之后,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巩固学习效果。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必有问必答,关键是点拨、引导,其他学生能够回答出的,老师就没必要讲解。

  七、指导学生书写易错的几个生字。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出现的生字已经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并且之前已经抄写过这些生字,把生字教学贯穿到学习课文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完课文之后再教学生字,意在巩固学习效果,强调字形,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老师可以有重点的板书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境:右半边是“竟”,不是“竞”;

  等:中间几横长短不一样。

  八、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优美词句。

  2、抄写、背诵选做题中孔子的名言,课下再查找几句孔子的名言,与大家交流。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采用体会重点词句的方法,学习了课文二、三、四段。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并且我们结合课文和生活,理解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读课文,学习孔子和老子的品质。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决意拜师——洛阳拜师——虚心求学——受到尊重

  孔 子    虚心好学 不辞劳苦

  (学无止境) 尊敬师长认真求学  

  老 子    谦和大度 诲人不倦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14

  师:翻开课本66页,请大家一起把第五组的单元学习目标读一遍。想想看,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

  生:齐读。

  师:读完过后,你们知道了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

  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等。

  师: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板书:孔子)我们今天要了解他的一件什么事呢?

  生:孔子拜师。

  (板书:孔子拜师)

  师:相信大家都回家预习过了,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吗?

  生:不知道

  师:大家回家预习得很不认真,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生齐读)

  补充孔子生平。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你们能从课题中想到什么吗?

  生:齐读课题《孔子拜师》

  问:孔子为什么拜师?

  孔子是怎样拜师的?

  孔子拜的是谁为师?(生齐答:老子)

  (一生问:老子是人吗?)

  师:老子是人吗?(生齐答是!)那么谁能告诉她老子是什么样的人吗?

  生:(不知道)

  师介绍老子生平

  师:同学们的这些疑问提得很好,抓住了文章的主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在我们学习过这篇文章过后,你们自然就明白了这些问题了。首先,请同学们自读一边课文,并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生:(自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了,生字词语勾画出来了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再看一下老师小黑板上的字词,我请两个小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读一读,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他们有读错的吗?

  请了三个小组的同学依次读。当读到杨雪霞同学的时候,由于她的声音太小,我便鼓励她,胆子要大点,把声音放开,没有人会笑她,读第二遍时,声音大了一点,我就马上表扬她有进步。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继续引导她,便让她坐下,其他同学继续。

  师:读完了,他们有哪些读错了吗?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指出来。

  生:尘、兼、境等几个字读错了。

  师:好的,现在我们已经指出了容易读错的几个字了,相信大家一定都能读准字音了,但是让它们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能不能读准呢?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读读看。同桌的同学互相听听看,还有没有读不准的,相互指出来,看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生分四人小组读课文)

  师:你们自己都读完了,那么现在来检查一下你们读书的情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我抽几个小组的同学起来读一读,每个小组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听听,他们哪个小组读得最好。(抽了5个小组读课文)

  师:你们每个小组都读得不错,其他同学来说说看,他们哪些读得好的,又有哪些读得不好的?

  (生纷纷指出错误)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根本就听不清楚。

  师:好。希望你们下去过后认真读一读,多记多写。

  师:(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读了这一段,我们看到了,人们对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十分佩服,对他们的品行也十分敬重,人们为什么会敬重他们的品行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他们的高尚品行的词句来。

  生:(默读课文)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毫无保留、风尘仆仆等一些词语能表现他们的那种高尚品行。

  (下课铃响)

  师:好,你们能找出这些词语,那么它们是怎样体现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的那?大家下去过后认真体会一下,下节课我们再接着谈!下课!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15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美丽的过程,我是在这每一个经历中历练并成长起来的。”那么校本教研就是我成长的一个巨大的平台。针对我刚刚所上的这节课,我此刻的心情是千头万绪的,有欣喜也有遗憾。

  欣喜的是我在课堂上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我们的学生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课文阅读能力有限。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特别是针对我们校本教研的主题 “通过抓词句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孩子们都能通过自己的读找到一些重点的词和句子了,如今我没的训练重点已经由找词句过度到如何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了,而且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只是语言的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这也是我们今后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在课堂上大家还可以看到,我们的孩子不仅会通过抓词句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展开进一步的思考,自己提一些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资料理解一些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广泛的进行课外阅读等。

  在教学中我本着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态度,真实的再现我们的课堂,不是用动感的表演抓住人,而是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语文的精神只美吸引人。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创造了一种纯语文的课堂。

  另外在我的教学是由各个环节组成,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但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群体,所以我教学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的预设与生成发生了矛盾时,我及时做了调整。如当学习到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孩子突然有了质疑“老子为什么称呼孔子仲尼,而不干脆直接称他孔丘?”。面对这样的生成问题我首先对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行了表扬,同时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最后我顺势引导讲解其实这里是表达了老子对晚辈的一种爱护之情和自己谦虚的品质。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而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但预设也与实际教学发生了一些冲突,比如:在教学“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我设计了换掉“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和去掉这两个词的练习,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但孩子们没有充分理解,所以在换词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学生感到了困难。这让我体会到教师在问题的提出过程中,语言的引导十分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表现出孩子的积累还不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语文的积累。

  遗憾的是,在这节课中我与孩子的情绪状态不是最佳的,坦率的讲不如我们平时在上课的氛围。我觉得我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好,所以今后在这方面应加强训练。另一方面我在时间的把握上还觉得有些困惑,这也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惑,也希望今天可以得到各位老师的帮助。

  最后我还想说:我的教学是幸福的,这幸福不仅表现在孩子的成长让我幸福,我的成长同样让我感到了幸福,同伴的鼓励、帮助也让我感到了幸福。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回顾《孔子拜师》这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今天的这堂课上的不理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

  教学伊始,我创设一个小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高山流水,探访圣人的意境,了解孔子,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但是在设计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点什么有些不妥,这毕竟局限了学生的认识,若能让学生谈谈你对孔子还有哪些了解,想必学生一定会积极交流,也将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更加全面,促进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接下来检查预习,在初读课文之后,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列出了本课16个词语,量比较大,检查的遍数比较多,对于"风尘仆仆"等易读错的词语,朗读落实的还不够,应当将读不准的多读几遍,能读好的,一带而过.我想对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词语的落实也应把时间用在难读词语的教学上,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一段抓住"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点学习第二段对话时,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在学习之后,学生学习的结果,表现让我意外,因此,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比如:"再读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 或"你通过读对话体会到孔子老子是怎样的人 ",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只限于备课思路,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以学定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应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

  同时,今天的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我只顾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没有从教学达到的目的出发来设计.例如对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绍,我怕学生谈得不够全面,不够生动,只想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没有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无从表现,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刻.再如,对于曲阜的介绍,我只考虑,通过介绍曲阜引出孔子文化节向本单元主题靠拢,因而影响了教学的主旋律.节外生枝的教学,并没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益处.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通过本次教学,我更加明白了,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今后我要进一步努力学习新课程的精神,大胆实践,朝着新课程的要求努力迈进,使自己锤炼成为新课程下的新型教师.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课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仔细回想自己的课堂和老师们的点评,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反思。首先,这堂课中闪光的有这么两点:

  一、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

  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

  课堂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还有不足,还需改进。结合大家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堂中的不足做了下面几点概括。

  一、课堂整体把握不够:课堂中虽然我以一条线来贯穿全文,但是在谈论孔子的品行时,没有整体把握。学生逐句找出写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读、理解、再读,缺少与文本语言环境的相结合。特别时在处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时,我把它们割裂了开来,并没有进行朗读对话,孔子的语言中理解孔子的品行,老子的语言理解老子的品行。其实他们的话时相互的,从一个人的语言中不仅看出某个人的品行,还可以看出另一个人的品行,有种侧面衬托的作用,而我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使体会显得单一、显得孤立、支离破碎,没有了整体感。

  二、过分注重预设,忽略课堂生成。

  每堂课我们都有自己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成。但是有时我们往往会跟着自己的预设走,致使课堂中的生成点就这样被放过了,使学习效率并不那么理想。在本堂课中我原本预设在了解孔子的资料以后写“丘”字的。但是当时我忘了问学生孔子名什么,所以并没有引出这个字,后来就没有写了。其实课文中也提到过孔子名丘,那么在学生初读以后还可以请学生说说孔子名什么,再写“丘”字,可是当时我想这样一来可能会打乱下面的教学环节,结果这个字就没有让学生写。这也是造成我这节课没有写的时间的原因之一。还有当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时,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说自己的理解,而说出了从这句话中感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时,我几次打断,生硬地将学生拉回到我地问题上,到最后还是没有理解好。所以,有时过分注重预设会使课堂失去很多活力,会导致学生积极性低落,更甚是不能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思考、实践,让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16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板书:孔子)我们要学习他(板书:拜师)的一件事。

  师:那你对孔子有多少了解?

  生:不知道

  师:打开课本52页,看看你从资料袋中能知道多少?

  生: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纪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师:那有哪些影响呢?

  生:孔子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

  师:那你们对孔子……

  生:尊敬

  师:好,现在大家齐读课题。

  生:孔子拜师。

  师:读了课题,你能告诉我,你想问什么?

  生:孔子拜谁为师?

  a生:拜老子为师。

  师:那你们了解老子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特意搜集了老子的资料,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著《老子》也称《道德经》。

  生:老师,为什么孔子,名丘,字仲尼,老子也叫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而我们则称他们为孔子和老子?

  师:其实呢,在古代“子”,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特别有学问或者较有道德的贵族才能用的尊称。

  师:你还想问什么?

  生:a、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b、孔子怎么拜师的?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中,只要我们仔细认真的读课文,一定能找到。

  生阅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后,你从书中知道了什么?我们一起来找到答案

  师:孔子为什么要拜师?什么原因,谁来说说?

  生:他总觉的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访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他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你觉得他的知识怎么样?

  生:渊博

  师:那你理解渊博是什么意思?

  生:知识很多

  师:那丰富也是很多的意思,为什么不用丰富?多到怎么样才算渊博。

  师:知识多到怎么样?那个词最能看出?

  生:远近闻名。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词?

  生:名气很大,很多人都知道

  师:既然他远近闻名,为什么还要拜师呢?从这能看出什么?

  生:a、孔子非常喜欢学习

  b、空子很谦虚

  师:孔子非常(板书:谦虚好学)

  师:正因为孔子的谦虚好学,使他走上了拜师之路。孔子在哪?

  生:曲阜(板书)

  师:去哪拜师?

  生:洛阳(板书)

  师板书曲阜、洛阳,用曲线连接起来。

  师:你知道从曲阜到洛阳有多远?

  生:上千里。(板书)

  师:从这能看出?

  生:路途遥远。

  师:这么远的路,他是怎样来的?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

  生:a、吃、住都在外面

  b、白天、晚上都不停赶路

  师:即便是这样走,他还是走了多长时间

  生:几个月(板书)

  师:这拜师之路走的真是艰难呐!

  师: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艰辛之后,在洛阳城外,孔子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师,你是不是很急于知道他见到老师后的情况?

  生:是。

  师:从课文中找出他们的对话,谈谈,看看你能从对话中读出什么?

  生阅读课文

  师:大家读完了吗?

  生:读完了。

  师:你读出点什么没有?

  生无语。

  师:那咱们再来读一读。我跟大家一起去体会。

  师:你想扮演谁?

  生争先恐后。

  师:好,我来分配一下,女生读孔子,男生读老子,我呢,旁白,不过,不要抢,一句一句得来,边读边体会。

  全班分角色朗读。

  师: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

  女生:“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师:读完这一句,你又什么感受?

  生:很有礼貌。

  师:从哪体会到的?

  生:上前行礼。

  师:这是从孔子的哪方面看出的?

  生:行动上。

  师:还有呢?

  生:老人家、您

  师:这是哪方面?

  生:语言方面。

  师:从这能看出孔子真的是非常(板书:有礼貌)。

  师:我们接着往下读。

  男生:“你是——”。

  师: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师:读这一句,你又什么体会或不明白、不理解的

  生:a、风尘仆仆的意思

  b、纳闷的意思

  师:从字面上看,你会怎么理解?

  生:a、风吹得满身都是沙

  b、不明白的意思

  师:在描写哪些情况,些前提会用到风尘仆仆这个词?

  生:赶路、在路上的情况下。

  师:我们已经知道孔子这一路走的十分……

  生:艰辛。

  师:风尘仆仆就是形容旅途劳累的。以后写作文,你也可以用到这个词。

  师:纳闷,就是因为不懂、不会而产生的不理解。说白点,就是不明白的意思。

  师:那我们接着往下读。

  师:孔子连忙说:

  女生:“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吧。”

  师:要拜师,对老师要怎样?

  生:尊敬。

  师:说话也要?

  生:有礼貌,很诚恳。

  师:所以读这一句时,语气一定要很有礼貌,很诚恳。自己再试一下。

  生自由练习。

  师:好,找同学起来说说看。

  生起来发言

  师:大家说的都很棒,老师能听出你们都很有诚意,有礼貌。我们接着看老子是怎么说的。

  师:老子说:

  男生:“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们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读这一句,你觉得老子怎么样?

  生:有礼貌。

  师:从哪看出来?

  生: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师:为什么?

  生:老子是老师,孔子是要来拜老子为师的,可老师却在洛阳城外迎候学生,就是从这看出的。

  师:对呀,老子没有因为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的孔子来拜他为师而骄傲自满,而是在城外迎候,老子真是谦和、知礼。

  师:那孔子怎样说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师: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

  女生:“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生:有礼貌、谦虚好学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再次行礼、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学无止境

  师: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

  生: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

  师:非常好!

  师:那联系生活中的事情,自己说一下。

  生没有反应

  师:小组讨论。师伺机辅导

  师:谁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说出“学无止境”?

  生: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每天晚上干完活后还要带着老花镜看书。

  师:非常棒!那我们也要做这种“学无止境”的人。

  师:既然孔子是这样想的,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那从这你能看出孔子怎么样?

  生:孔子谦虚好学

  师:学生这么好学,那老师是怎样做的呢?

  生: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

  师:老子对待学生的态度是?

  生:毫无保留(板书)。

  师:老子作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毫无保留的态度用哪个词概括最形象?

  生: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板书)

  师:正因为孔子如此谦虚好学,老子如此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所以……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板书(受到人们尊敬)

  师:这就是孔子拜师的经过,(对照板书)学完课文,我们也要学习孔子、老子,有礼貌、谦虚好学的精神,也成为受人们尊敬的人。

  师:翻开课本52页:孔子的名言,看看谁最棒,,最先记下来。下课后大家可以搜集更多关于孔子和老子的名言。

  下课!

  这节课我准备了好几天,请教了很多老师,在这里首先要谢谢孙主任、董主任、侯老师、彩霞老师、房姐姐、权姐姐等老师给我的帮助,侯老师用一天的时间帮我想导入,整理过程。直到听课的头一节课,还在彩霞老师班讲了一遍,让我心里有底。讲完课后孙主任和董主任还给我分析了我的课。

  其实这节课,并不成熟,特别是孔子如何拜师这一段,我不知道如何让学生抓出能体现孔子有礼貌、谦虚好学的关键词,只好一句一句,边读边分析,这样的结果是课显得很乱,感觉是老师在牵着学生走,可我不知道应该如何组织,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讲这节课之前,我很害怕,头一天晚上睡觉时,我还在默默想着过程,记不起来,就用手机看一下,当天早上4点起床,在办公室默默地背,生怕还像第一年那样,课堂上什么都记不起来。终于要讲了,在讲台上站好,抬头看这台下,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可是一讲起来,我的记忆又恢复了,能够把我备的课,流利的讲下去。虽然我很害怕,可这样的活动很好,可以学习其他优秀老师的课,还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篇17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2、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教学难点:

  1、从孔子和老子的言行中了解他们的品行。

  四、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词语,指生认读

  曲阜  纳闷  长进  请教 传授  敬重

  相距  迎候  等候  品行  老聃  渊博

  风尘仆仆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2、  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板书课题。

  二、启发设疑

  1、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自由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指生读,思考:你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三、细读课文,品味孔子的品行

  1、潜心默读课文,想一想:人们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你是从那些句子体会出来的?可以用笔画一画,在句子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师生交流

  3、出示句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1)、渊博是什么意思?(知识丰富)

  (2)、孔子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吗?理解“远近闻名”并试着换一个词。

  (3)、读一读,你体会出什么?板书:谦虚

  (4)、自由读,齐读,读出谦虚的语气。

  4、出示句子: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1)、轻声读,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孔子具有什么品行,是从那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2)、指生汇报,教师板书:彬彬有礼

  (3)、指导朗读,要读出彬彬有礼的表现。

  5、出示句子: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1)、随机谈体会,理解特地的意思。

  (2)、指导朗读

  6、出示句子: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那个此体会到的?

  (2)、师:孔子说:“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3)、师:用一个成语来代替它就是“学无止境”,并板书在黑板上。

  (4)、师: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泉水流不尽,知识学不完、活到老,学到老。)

  (5)、谁能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如:爸爸妈妈工作怎么多年了,还要读书看报来学习。。。

  7、指导朗读上面的三个句子,一起当当谦虚有礼的孔子,读好上面的句子。

  8、课文当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让我们体会到孔子的品行?大家再仔细找一找。

  9、出示句子: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1)、指生读,说说自己的体会。教师板书: 好学

  (2)、指导朗读,读出孔子的好学。

  10、 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说明了孔子具有什么品行?随机板书:不怕吃苦

  (2)、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3)、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千里迢迢、万水千山)

  (4)、你能读出“远”吗?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5)、体会“日夜兼程”的意思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2)读出一路艰辛,求知若渴

  不管风雨,孔子风雨无阻地在赶路,读

  不论寒暑,孔子一如既往地在赶路,读

  不分昼夜,孔子迫不及待地在赶路,读

  11、师:课文学到这,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加上自己对他的评价。

  四、回读课文,感悟老子的品行

  1、师过渡:正是因为孔子谦虚好学,彬彬有礼,不怕吃苦的好品行,才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那么,老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的孔子千里之外去拜他为师?

  2、默读课文,划出体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3、师生交流,出示句子:

  (1)、“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自由读上面的句子,说说哪个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体会到什么?

  5、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呢?

  6、出示孔子的名言,进行诵读。

  7、小结:孔子和老子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佩服和敬重,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四、作业布置

  1、看有关孔子和老子的书籍,进一步了解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品质。

  2、摘抄并背诵孔子的名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