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月球之谜》教案

《月球之谜》教案

零度碳酸 点赞 分享
《月球之谜》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月球之谜》教案(通用17篇)

《月球之谜》教案 篇1

  22、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夜空、悬挂、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曾经、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准备:1、让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欣赏音乐,说一说有关月亮的诗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优美乐曲,再来吟诵有关月亮的诗句。好吗?(出示书后的诗句)

  你在课外还收集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

  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

  2、出示课题

  (出示月亮的图片,并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理解“遐想”的意思)

  人们会有哪些遐想呢?(指名学生回答:嫦娥奔月、吴刚砍树、洁白的玉兔,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去探索她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再读课文,揭开月球之谜

  1、听说,国家宇航中心正在召集小小宇航员呢,大家想不想参加啊?首要条件就是:能够正确地读词语,读通课文。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开始测试了!(出示相关词语)

  2、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路途遥远,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月球。去月球探险的第二个条件是:谈一谈你收集了哪些有关月球的资料。请大家说一说,共同了解月球的特点。

  3、相机出示有关月球的资料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现在我们乘座的“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安全抵达月球,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在课文的哪个地方?哪位宇航员给我们地球人汇报汇报。(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板书:十分奇异)并把“黑沉沉、灿烂的阳光”等词标上着重号。

  7、深入了解月球的美丽,相机指导朗读

  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吗?

  师引导: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8、请同学们看书中的插图,找到了地球了吗?我们地球美吗?(让学生谈地球的美)月球上又有些什么呢?(出示人类第一次登月的照片)

  三、细读课文,探究月球之谜

  1、宇航员们,别光顾着看景色啊,我们还要探究月球之谜啊?请同学们自学课文3-7自然段,看看有哪些月球之谜?

  2、交流汇报(相机出示)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师: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3、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出示: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4、结合文本谈收获

  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也可以说说你还有什么未解之谜。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四、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1、这次太空之旅,你们的收获真不小啊,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疑惑,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课件出示)这一张是未来月球的图片,请大家遐想一下,假如你到30年后的月球去探险,你会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十分奇异

  荒漠             探索

  ……

《月球之谜》教案 篇2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优美的图片,大家想看么?(教师出示月球图片,学生欣赏)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就像真的在晚上赏月一样。

  师:月亮清雅、幽静,在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故事和传说,比如: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等,更有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歌颂月亮的诗篇。你知道哪些?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是啊,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诗句。月亮可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月球的文章。板书课题:22、月球之谜

  学生 齐读课题。

  二、略读课文,理清层次;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关于月球的哪些内容?

  生:景色

  小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

  生:遐想

  师:还讲了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3~~~8自然段,看看这部分介绍了什么?

  生:谜

  教师梳理板书:遐想、景色、谜。

  师:老师还搜集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咱们来读一读。(师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读。

  三、精读课文,感受月球的魅力与神秘。

  1、月球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在诗人笔下的月亮是那么清雅,那么宁静,那么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月亮引起人们哪些美好的遐想?学生读第一自然,谁来说一说?

  生: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么?

  师:什么是“遐想”?生:想象

  师:你能用疑问的语气读出来么?自己读读看

  生:能。 好。 学生练习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人们这么多遐想,怎么解决呢?古人科学不发达,只能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在诗句里。咱们再来一起读读这些优美的诗句。

  生:读相关诗句。

  如果在皎洁的夜晚,你会产生哪些遐想?学生谈谈自己遐想。

  2、月球表面的景色

  师: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看看月球上究竟是一番怎样景象?它有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那样美好。

  生:读相关句子“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一片沙漠。”

  师: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生:奇异

  师:什么是奇异?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把这种奇异的景色读出来么?

  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读,齐读。)

  小小结:原来月球上是这样的一番景象,它和我们遥望月球时的想象完全不同,这更激起了人们探索它、了解它的欲望。

  3、月球的未解之谜

  师:快速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生:杀菌的本领 生:植物试验

《月球之谜》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明月悬挂在高高夜空的情景图”和乐曲《春江花月夜》。浩瀚夜空,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那朦胧的月光,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晚礼服。看到这么美的情景,此时此刻你脑海里会联想到什么呢?(指名说相关古诗、词句、故事等)

  是啊,不光是你们,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这皎洁的月光引起了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让我们把感情带进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指名读、赛读)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课件出示))

  2、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遐想,人类才会不断去探索。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谜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板书)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各位宇航员准备好了吗?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出示课文插图)谁能解开上面提到的这个谜的谜底呢?(出示谜)请你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指名说)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景色奇异-板书)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指名说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

  7、你们观察得这么仔细,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课件出示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他们还把月球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实验又让我们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疑问。你们想了解科学家做的什么实验吗?自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

  9、全班交流

  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呢?(指名说)课件出示

  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在四人小组内选择一个你们共同感兴趣的实验,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a、小组汇报。(相机调整顺序)

  (1)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出示第3自然段)

  b、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尘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细菌一下子都死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组内说组内补充?还有其它同学想对这个实验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吗?

  c、这个实验结果真让人费解呀!(适时理解“费解”)你们用朗读来向大家汇报汇报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d、是啊,月球上的尘土也可以杀菌吗?这是一个月球之谜!

  (2)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你们感兴趣的实验。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出示第4自然段)

  b、你们做了这个植物的实验后,有什么发现?你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c、你们能根据你们在这个实验中惊奇的发现,向全世界的人提出一个谜吗?

  d、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中还有谜团吗?

  e、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个实验吧!

  (3)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a、科学家继续做的什么实验呢?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出示第6自然段)

  b、你们研究了从月球回来的岩石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c、研究了这块岩石后,你们的疑问是(小组读谜)。

  d、还有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吗?我们一起来追问一次吧!(放大)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书本上提到的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还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谜。(未解之谜--板书)

  10、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师指名说几个谜,看来你们都是一些勤动脑、爱思考的宇航员!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相信地球上的人们也同样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

  11、好了,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了。(出示月球图)向她告个别吧!(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2、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对刚刚完成月球之旅的宇航员们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三、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1、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让我们对美丽的月球继续探索下去吧?(板书—探索)齐读:“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课件出示)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3、小练笔:课件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月球之谜》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同学之间的讨论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学习难点:

  利用资源交流,讨论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学习准备:

  1、充分利用网络条件,查找有关月球的资料。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学习过程:

  一、出示月色图,以情境导入新课

  浩瀚夜空,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那朦胧的月光,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晚礼服。

  同学们,这样的情景你们一定没少见。古往今来,那皎洁的月光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二、自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读准每一个字。

  三、默读课文

  1、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课文写了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四、组内交流共同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五、全班交流

  1、在阅读中,你发现了课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谜。

  2、你能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六、在朗读和网上资源的交流中共同探究

  1、美国登月知识和中国“探月”计划

  2、相关月球知识

  3、人类未来的月球计划

  七、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以信息技术推进课文内容的发展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这是一篇科普文,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文内容的发展,而不失为一堂语文课?这是我设计教学时的主旨思想。通过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的巧妙整合。

  这一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利的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孩子们在课前的预习中,充分施展了信息技能,根据课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月亮诗句的收集,登月图片和资料的收集,月球其他相关知识的整理和提问,人类对未来月球的计划,分类型分版块的进行幻灯片制作,使学生在交流与扩展时最快速地进入。最可贵的是孩子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能把冗长的网上文字资源提炼成自己所需要的、非常精练明了的一段话或一句话,使人一看便明白,信息能立即输入大脑,使孩子们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迅速接受许多课文以外的新的信息。教师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在资料的展示中,样式灵活,有教师展示,有学生自展,还有全班展示,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展开交流与对话。

  二、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才是前提。这节课,教师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

《月球之谜》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不解之谜。

  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谜的兴趣,了解祖国科技的进步,感受祖国的强大。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自古以来,月亮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有关月亮的佳话也流传至今。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曾激起了人们多少思念与感慨。同学们上节课已经初步学习了18《月球之谜》,谁来说一说你对月球的印象?(神秘,一片荒漠,有很多解不开的谜,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阳光等)

  今天就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来领略月球上奇妙的景色,共同揭开他那神秘的面纱,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做到最好?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进入情境,感受月魅

  师:我们印象中的月球是谜一样的星球,但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月光图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欣赏一下美丽的月光图好吗?

  面对这样一幅幅美好的月光图,同学们一定是感慨万千,那同学们是否能用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呢?(美好、皎洁、皓月当空、我真想亲自踏上月球游览一番,看一看是否有传说中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还有神秘的广寒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同学们说的真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读遐想,理解意思。)板书:遐想、美好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受一下人们对月光的美好遐想。(自读课文)--指名读---(人们既然对月光充满了美好的遐想,那就请同学们带着美好的感情来朗读)齐读

  为了探索月球上的奥秘,人们是怎样去做的呢?(出示课件并齐读):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移情体验,感悟月球的奇异

  1、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想到月球上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69年7月20日。

  (出示课件演示师叙述) 让我们跟随宇航员们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荒无人烟的月球)

  2、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第2自然段)

  3、哪位同学给我们汇报一下宇航员登陆月球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板书:奇异、荒凉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出示课件并齐读)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5、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奇异的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谁想试一下?(指名读,给予鼓励)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大声的朗读给所有的人听吧!

  6、随着宇航员的脚步老师找到了有关宇航员登陆月球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再次感受月球上奇异的景色。

  四、探究体会,了解月球的不解之谜

  月球是荒漠这一奇异景色,让我们所有人迷惑,但是科学家做了一连串的实验得出了更多令人费解的谜,在文章的3---6自然段列举了月球的不解之谜,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到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实验?

  a、 指生读: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

  师:细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生:为什么细菌在地球上可以蔓延,到了月球的尘土里却一下子就死了呢?

  很奇怪,是吗?  

  所以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实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出示课件并齐读)

  b、继续,下面谁来说说第二个实验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声地清楚地说一遍吗?

  评价:真不错,说得比第一次好多了。

  再请个小科学家来说说。

  指名——口齿真清楚。

  你们能根据这个实验中惊人的发现,来说说自己的疑问吗?

  三、学习升华,发现月魅

  1、月球上的谜仅仅只有这些吗?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个标点符号看出来?

  2、是的,文中的省略号说明月球还有很多很多谜,上课之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月球上的谜,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然后小组推选最有意思的谜在全班展示。

  3、 同学们这次月球探险非常成功。除了月球上的迷,关于月亮的诗句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四、诗歌熏陶,情感渗透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关于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欣赏。

  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

  五、开阔视野,拓展延伸

  同学们知不知道咱们中国的航天英雄是谁?我想我们都不会忘记2003年10月15日,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神舟五号让我们中国人实现了千年飞天的梦想。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感受到同学们想探索月球的愿望是那么强烈,美丽的月球遮着神秘的面纱,月球的奇异现象有些仍然是谜,但月球对于人类不会永远是谜,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将继续下去,老师相信:明天的你们将会用聪明的智慧揭开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六、总结,布置作业

  课文学完了,但我们的学习还没有结束,你打算课后怎样继续你的学习?

  生:我想到网上查找关于月球的更多的知识

  生:我想到图书馆查阅图书。

  师:你可以查阅《十万个为什么》解决心中的疑问,多读科普书籍,的确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不错的学习方法。

  生:我想请爸妈给我买一架望远镜观测天空,探索奥秘。

  师:很好,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希望你能找出更多的奥秘。

  同学们的主意都不错,希望你们在课下能有更多的收获。下课!

《月球之谜》教案 篇6

  一.导入:

  1.上课前,老师让孩子们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打一天体)

  2.对于月亮你们有多少的了解?(月亮又叫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题目是?玉蟾……)

  3.是啊,月亮里藏着许多的谜,等我们去探索,出示题目:22.月球之谜

  4.谜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这的谜选哪种解释呢?

  谜:

  a.单指谜语

  b.比喻还没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5.相信大家经过充分的预习,.现下面老师要来检查孩子们的预习做的棒不棒,开火车读词语!

  夜幕   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下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遐想

  6.打开课文p9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7..老师请同学注意读书的要求,

  a.读准字音乐,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b.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c.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好习惯。

  8.同学读书很认真,很陶醉,老师想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为什么?省略号也是一个段,你找到了吗?找到的请举手,你真了不起。第7自然段是最短的一段,可也是含义最多的一个自然段,你可要好好地推敲推敲。

  9.现在老师请8个孩子朗读课文,你愿意吗?我听到下面窃窃私语这第7段怎么读啊?老师告诉你,请你拿出手指头,然后默数一,二,三,四,第八段接下去。老师为你们读题目。

  10.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声音也比较响亮。读完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人类探索月球的奥秘),(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抓住中心句或者主要词语)

  11..是啊,谜一般的地球,总是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出示课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月光又明又亮。这就叫什么?皎洁的月光)(出示第一自然段)

  12..师: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一轮明月悬高挂在天空,人们看着这一轮明月总是会想到很多很多,想到什么?读。

  13.对啊,虽然人们没办法到月球上,去看一看,但他们的心却在哪?甚至飞到遥远的宇宙去,这远远的想,就叫?(遐想)

  14.那么老师想问,你刚才看到这皎洁的月光,你想到了什么?(让生发挥想象力,这就是遐想,就是美好的遐想)。(这些遐想都是多么的美好)(板书:美好遐想)

  15.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历代的诗人对月亮总有说不出的喜爱,他们用许许多多的诗句写下了他们曾经的感动,   你知道哪些诗人写下那些诗句(生汇报)

  16.有多少美好的夜晚,诗人就留下了多少美好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出示: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些都是诗人美好的遐想。

  17.是啊,在这优美的月光下,你愿意为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吗?(生个别读)老师也想美美地读一读,你们听一听,老师有没没在美美地遐想,(师读)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美美地读一读(全班读)

  过渡:是的,同学们,这神秘的地球让我们人类产生了无数美好的遐想,,这也就是这一段要告诉我们的,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遐想来探索月球。但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越月球,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月球上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好,睁大你们的眼睛,注意看

  18.(播发美国宇航员上月球的片段)看,宇航员们整装待发,3.2.1火箭点火,火箭成功发射,他飞出了地球,直奔太空,为我们驾驶飞船,近了,更近了,经过4个小时的飞行,飞船缓缓降落在月球上面,船长小心翼翼地在月球上印下了一个脚印,人类的第一个脚印,看看这神秘的地球,宇航员们在月球上钱轻飘飘的,像袋鼠一样行走,看,这是他们为我们带回来的月球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19.这是环形山,是月球特有的奇观(生说)?(你从哪里知道的,其实这也是个读书的好办法,我们不仅可以从书中获得知识,也可以从课外书获获得知识)。

  20..是啊,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下,再对照下课文,课文能否为我们介绍下这,轻声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但你第一眼看到月球这景色时,您心里第一个感受是什么?但两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书中有个词告诉了我们,对,奇异,而且是十分奇异,他奇异在哪呀,请你们再次读读课文,再感受下(生读),他奇异在哪呀?(满是什么意思?)

  21.填空:当你漫步在月球上,你放眼看去,看到到处是________,到处是______,到处是______,看不到_____,听不到_____,闻不到______.月球是一个_________的世界。(什么叫荒漠,用个词语代替它)

  22.这景色是多么的不一般呀,课文告诉我们这个词奇异什么意思,你们明白了吗(奇:奇怪的,少见的,异:不一样的   和地球不一样的景色)同学们,看着这奇异的景色,我们不禁把他和地球做比较(但地球上地面阳光灿烂的时候,地球的天空是?而在这呢?)看着这奇异的景观,你心里想_________?(出示课件)现在,请你们看着文章,把心中的好奇读出来。(看着这幅画,你就想象着你就在月球上)(生读)

  23.(.同学们,你们都很热爱地球,老师听了真高兴,但是对于这月球你们就没有一点好好奇心吗?同学们,但你们看到这奇异的月球的时候,你们想不想去探索下它到底有什么奥秘?你心里难道没有更多的好奇,为什么它的景色如此奇异?) 17.学完这段,我们也就知道作者其实是要告诉我们月球上奇异景色。

  24.同学们,从望月生疑,人们产生了无数美好的遐想,而但人类登上月球之后,却发现这儿的景色却十分奇异,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谜啊?而且,这些看似平凡的尘土,岩石,环形山,又有多少的奥秘啊?我们下节课继续来探索地球的奥秘。

《月球之谜》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下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主题活动的探究学习,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能就资料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月球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资料,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句)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有关月亮诗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同时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月球之谜吧!(板书:课题)  

  2、昨天,我们望着高高悬挂在夜空的月亮谈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请你们读读这句话,把我们的思绪再次带到那无限的遐想中去吧!(课件出示,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画面激趣、配乐朗读,增强学生的主体审美意识。)  

  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认识月球。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迷惑呀。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上了月球,大家想不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呢?让我们随“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月球的概况)  

  看这就是月球,和你想象中的月球一样吗?用一个词概括你见到的月球吧。(课件:(      )的月球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填词)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球的神秘和美丽,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扎实训练、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1)、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2)、想一想:默读第二自然段,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世界?  

  (3)、谈一谈:生介绍月球上的景色,师引导学生用“奇异”这个词来概括月球上的景色并让学生介绍环形山的样子。  

  (4)、说一说:进行语言文字地训练。(用“没有……没有……”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默读、引导学生用“奇异”这词来概括月球的景色,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的能力,并通过让学生介绍环形山培养学生能借助课外资料来帮助阅读的能力。)

  (5)、比一比:男女生赛读。(评价)  

  (6)、读一读: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有感情地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地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7)、看一看:课件出示,师生共同欣赏宇航员从月球上拍摄回来的照片。  

  大家对月球有了初步的了解,是不是感觉他更神秘了呢?想去探秘吧?老师已经感受到你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了,送给你们一些宇航员从月球上拍摄回来的照片,好吗?  

  3、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习第3——7自然段)  

  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呀!它到底还隐藏了多少秘密呢?让我们当一回宇航员,乘坐“神舟七号”飞船到月球上去探秘好吗?请宇航员们穿好宇航服,进入飞船,准备登月,5、4、3、2、1发射!(出示课件,火箭升空加配音)  

  (1)、航天英雄们,我们来到了神奇的宇宙课堂,快到宇宙书中去找一找,你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呀?用——把它划下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谜读一读。  

  (2)、现在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交流(生读谜、说谜、师适当评价)。  

  (4)、齐读月球之谜。  

  (5)、引导学生理解……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月球之谜,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拓展延伸。  

  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多很多。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有一个科学的成果。有你们这些出色的探月者,人类移居月球建立月球村的设想一定能早日实现。航天英雄们继续探索吧。别忘了把你们的发现带回到地球来。(出示:探月报告)  

  1、引导:教师引导探究的方法。(做实验——得出结果——提出疑问)  

  2、合作: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根据收集的资料及老师提供的资料)  

  3、交流:交流探究结果。  

  4、小结:同学们月球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地球上的人多么希望能探索这些能源去造福人类,神秘的月球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用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对未解之谜进行猜测与判断、通过精彩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培养参与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升华、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之谜的小报。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作业从而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及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良好地锻炼及提高。)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景色奇异  

  月球之谜      令人费解          探索  

  ……

  ???? 

《月球之谜》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知识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等词语。积累与月球有关的的诗句。

  能力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学习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前准备:

  收集月球图片、文字等资料。

  收集和月亮有关的诗句、神话传说。

  教师制作课件。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

  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引导:听了优美的旋律,同学们一定心旷神怡,被带入了清幽的环境中,今天,我们就学习和月球有关的课文。

  板书:月球

  你对月球有什么了解?交流资料。(伴着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清幽的环境中,激起探索的欲望。)

  板书:22 月球之谜

  齐读课题,学生质疑。教师将有选择的板书。

  (如:月球是什么样的?介绍了月球的哪些谜?是怎么去探索月球之谜的?)

  过渡:今天,我们就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快快地打开书,看看月球之谜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的读音,了解课文大意。

  请学生分小节读课文,纠正字的读音。

  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简单说一说。

  学生随意谈。

  角色分配,深入理解。

  角色分配:同学们,你们羡慕宇航员吗?你们钦佩科学家吗?今天,我们要像宇航员一样去月球探险,像科学家一样做一些科学实验,看谁将是今天的最称职的宇航员,谁将是今天最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与小组成员商量,是做宇航员去登月球还是做科学家去解未解之谜?

  提示:注意小组内分工。//读、补充、质疑、请人帮忙。

  第二小节(宇航员)

  请宇航员带我们去登陆月球,一展月球的风采,希望你做好宇航员的同时,也为我们做好导游,否则我们会迷路的。

  请宇航员读这一小节。请告诉大家,你都告诉我们月球的什么知识?

  提示:a、时间:1969年7月20日。

  b、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国家——美国两名宇航员。

  c、月球上的奇异景色,抓重点词语:

  “黑沉沉”、“洒满灿烂的阳光”、“没有….没有…”

  d、 看见的奇异景色。

  e、指 导朗读。

  f、 读出奇异的感觉来。

  (通过宇航员这个角色的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一同走进月球,到月球上去考察。)

  教师播放一组相关的图片,并进行解说。

  请学生进行补充: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的资料。

  第三——第七小节。(科学家)

  请默读第三——第七小节,看看都介绍了哪些未解之谜?然后与小组成员商量,你们科学专家组准备做什么实验?

  学生默读,小组交流。

  请学生科学专家做介绍实验经历以及疑惑。

  提示:“费解”、“神秘”意思。

  问句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月球上只是有这几种未解之谜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在介绍未解之谜时,各个段落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习课文中“用(    )实验,发现(       )现象,难道(     )?”提出其它的自己感兴趣的未解之谜。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探索的欲望,去探索看似相识的月球,其实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不仅是科学家要探索的,也是我们要探索的。)

  过渡:古往今来,我们人类看着高悬的月亮,引起了好多的遐想。

  第一小节。

  自己朗读,注意带有问号的句子。

  找生读带有问号的句子。

  人们还会有什么遐想呢?

  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诗句:古代的文人看着皎洁的月亮,写了不少的诗篇。学生交流,注意读出个性,读出当时诗人的心情。(配乐《秋日私语》)

  雅称和别称:由于古人对月球的遐想,写出了不朽的诗句,所以,月亮有许多的雅称和别称。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人类文明源远流长,自古至今,流传着很多和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你都知道哪些,给我们大家讲一讲吧。

  小结。

  学生汇报收获

  作业超市。

  1、续收集月球资料,将它们分类整理。

  2、为月球故事配一幅画。

  3、想象作文:月球历险记。

《月球之谜》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安排分组自学、《春江花月夜》配乐、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月球相关科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月亮妹妹非常爱美,喜欢穿新衣裳,可是她一会儿胖一会儿又很瘦,知道现在也没有一件衣服让她满意。这不,今天她又约了一位裁缝师傅。裁缝师傅来了,替她量好尺寸,就回去做了。没过几天,新衣服就做好了,拿来月亮妹妹一试,怎么也穿不进去,裁缝师傅只好拿回去重新做。这样重复了很多次,衣服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月亮妹妹伤心的哭起来。裁缝师傅不解地问:“你怎么这么善变呢?”月亮妹妹哭着说:“因为我和地球哥哥要围绕太阳转,我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所以我就时而胖时而瘦。”“原来是这样啊!”裁缝师傅想了想说,“我给你多做几套衣服吧!有胖的,有瘦的,有圆圆的,有弯弯的,当你变成什么样就穿什么样的衣服!”“太好了!”月亮妹妹高兴地笑了,天空也明亮起来了。

  月亮在天文学中又称为月球,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下这位月球妹妹,板书:月球

  二、学习课文

  1、出示:皓月当空的情景

  问:这样的夜晚美吗?这时候的月球像什么呢?

  2、出示:月儿弯弯的情景

  这时候的月球又像什么呢?

  3、看到这两幅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又什么想法呢?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好吗?

  你们真是聪明,有一位大朋友和我们的想法是那样相似,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打开课本93页,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4、我们谁也没有到过月球,也不知道月球是啥样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月球表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启发学生多说)

  5、月球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1969年7月20日,跟随两名美国宇航员到月球上看看吧!出示月面图,师解说:这里黑沉沉的,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是一片荒漠。

  6、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吧!月球上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能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一下吗?(奇异)

  从什么地方看出月球上的景色很奇异?

  a、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阳光。

  与地球做比较,理解奇异

  b、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抓关键词语“环形山”、“满是”理解奇异

  c、月球上是一片荒漠。

  结合第二句理解

  把这种奇异通过读书展现。(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

  7、这两位宇航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月球,他们还为我们带回了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板书)。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看看大家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请大家分组自学相关部分。别忘了自学要求。

  8、出示自学要求:读一读3—6自然段;想一想月球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提出自己的疑问。

  9、学生分组自学。

  10、汇报交流

  主要抓住以下几点:a、月球上的尘土与地球上的有什么不同?对此,你又什么疑问吗?(强调:科学家也没有弄明白,这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b、还有什么不同呢?你能读出来吗?理解“没有明显不同” (强调:科学家也没有弄明白,这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c、指名读“这一连串实验。。。。。。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导读书

  “这一连串实验”指哪些实验呢?

  月球上还有些什么与地球上不一样呢?

  d、这同样令人费解!“费解”是什么意思呢?这也可以称为“谜”,补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1、快速默读相关课文,加深对月球之谜的理解。

  三、拓展

  月球上只有这些未解之谜吗?(揭示省略号的作用)月球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谜等着我们去探索,你知道哪些谜呢?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四、古诗欣赏

  月球神秘而富有魅力,古人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来赞扬它,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吧!出示诗句,配乐诵读。

  说说你知道的与月球有关的诗句。

  五、小结

  (播放嫦娥一号登月的简短视频,解说。)我们国家已经开始实施探月计划,如果我们好好学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解开这些谜!

《月球之谜》教案 篇10

  【课前准备】

  1. 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 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 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 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 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 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 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 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 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 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 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 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月球之谜》教案 篇11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讲的是人们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和各种谜团。它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异景色,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最大的特点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从生,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根据以往的经难,我们老师在上科普类的文章最易上成“科学课”。因此,为避免此问题的出现,在设计时我紧紧扣住“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科普知识渗透为辅”这条主线。

  一、直击语言,重视积累。

  在课之初,我从一轮明月,月的别称,关于你所知道的月亮的诗句导入新课。围绕月,让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理解,对“月”的认识更加立体、丰富起来。再说:“古往今来,面对的是同一轮月亮,你望着月亮想到些什么?”再引入古人面对着这轮高挂空中的月亮,产生哪些遐想?让学生去朗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由原来想象中的广寒宫等美好的景色与眼前所见到的景色的强烈反差中理解“奇异”一词的意思,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月球的“未解之谜”。

  二、创设情境,领悟重点。

  关于月球的三个未解之谜,在表述上十分平淡,但是一读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此,在让学生朗读及谈论哪些地方令人费解之外,我让学生讲述三个谜,将语言的品味、内化和运用有机结合,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也比较深刻地认识了三个谜,从而高效地实现意与文的兼得。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探索发现了月球许多奥秘,但也发现了新的未解月球之谜。你有哪些未解之谜?”老师的一句话,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里一下子开了锅,学生的思绪在无边的宇宙中尽情的遨游。

  最后,我紧紧抓住孩子们探索月球奥秘的强烈心启发学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孩子们争先恐后:“我长大了要继续探索月球的奥秘。”“将来我想当一名科学家,到月球去探秘。”“我要……”这时我再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谜”字,从由月光引起的遐想入手,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写月球的诗句,再说说你知道的哪些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再读读课文中关于月球的疑问,然后说说你有哪些疑问,从而深入地理解“遐想”一词。情境的创设,优美的语言,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境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月球的欲望。

《月球之谜》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课件。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课题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月球之谜)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

  师: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你说(指名说)你真了不起能联想到写月亮的诗句,你说(指名说)你想到了杨力伟叔叔登月的情景,掌声送给他。你说(指名说)哦,你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看来咱们班的孩子知识面真广。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自由的去读读课文《月球之谜》,注意在读的时候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读要求

  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想想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检查生字词,初读课文。

  悬挂 遐想 奥秘 努力 土壤

  细菌 水藻 一项 估计 皎洁

  师:好了吗?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刚才咱们班的孩子读书的习惯非常好。谁愿意成为我们的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组成的新词。

  好,你来。(指名当老师带读)。你读得真棒,不仅读得对,声音又响。

  还有谁想读?(指名读)你来读。

  那组愿意开火车来读?(开火车读)第3组开火车读。

  读着读着,你们有不理解的词?你说。(指名提不理解的词)水藻不理解?谁能帮他?哦,你知道的真多。同学们看,这些都是水藻类植(师出示水藻图片做简单介绍)。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词语)

  3、检查课文朗读

  师: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第1小组代表来读。要注意读准遐想的“遐”字。

  请第2小组代表读2小节,

  第3小组的代表读3、4小节。

  请第4小组的代表读5、6、7小节。

  看来你们都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真不错。

  4、做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速搜索的游戏,谁能用最快地的速度把课文中带有“遐想”(出示词语)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你说---[大家的眼睛真犀利,一下子就找到了]

  师:我们班上,哪位小朋友最勇敢,请你把手举起来,请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你来读---[读得很流利,声音真大声,不愧是我们班上最勇敢的孩子]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找到的同学咱们一起来读。

  5、换词,展开遐想,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xuán)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这里的“遐想”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呢?--你说---想象 你说---幻想 你说--猜想---大家的词汇量真不少。

  师:面对这一轮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生:神话)师:是啊,自古以来,月亮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如果生:问题 )师:(书本上的)

  (非书本上的)师:你是个爱提的问题的孩子,真棒!

  (如果生:古诗)师:月亮这么神秘、这么美,许多文人墨客和伟大的诗人都情不自禁地写下古诗来赞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你说-你说--我仿佛看见了一位小小诗人。

  师: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你说

  师:过渡:面对这轮明月,我们有多少美好的遐想呀!让我们带着这些遐想登陆月球吧!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月亮的荒凉)

  1、看录像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月球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你说—月球是个寂寞的星球---你说,月球是个荒凉的星球(板:荒凉)[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2、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月球是一片荒漠呢?谁来读一读---你来读---(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师:是啊,月球之所以荒无人烟,都是因为月球上只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资源和生命。谁能把这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因为月球上___________,所以说月球__________。)

  你说---你说---你说 ----对,因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_,所以说月球是一片荒漠_。

  4、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5、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6、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名读句子,说说“费解”的意思。)

  7、月球就这几个现象令人费解吗?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8、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认真的探索对美丽的月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些疑问对于我们来说是种种不解之谜,希望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努力探索揭开这团团迷雾。

  9、同学们,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0、(老师扮演记者角色)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提问:(1)在登上月球时,你看到了什么?(2) 月球与我们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3)这些谜底能揭开吗?

  四、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 探索

  未解之谜

《月球之谜》教案 篇13

  【设计理念】

  1、贯彻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合作的伙伴和知识的探究者。

  2、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

  【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的描述:

  ⑴ 知识与技能:

  ①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奇异”、“费解”等词语。

  ② 利用课件、网络资源,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自主地查看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意识。

  ③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想象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⑵ 过程与方法:

  注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课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的探索精神。

  2、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说明:

  《月球之谜》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月球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但是求知欲强的学生对《月球之谜》这篇课文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具有从网上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本课是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的,教师将事先做好的网络课件“月球之谜”放在校园网中。网络课件中设有五个部分,分别为“奔向月球”、“登陆月球”、“纵览月球”、“心系月球”和“探索宇宙”。既包括了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又包括了共学生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学习情境创设】

  上课开始时,教师以一幅优美的月光图把学生带进对月亮的无限遐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们乘上网络快车,自主学习、探究。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网络课件,创设一个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还利用视频录像,创设同宇航员一起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

  教师让学生利用《月球之谜》网络课件,按照要求,自学课文内容并从网络课件中查阅其他有关月球的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协作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师让学生在网络课件中查阅有关月球的资料,查阅后,可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互相补充。

  3、教学结构流程图。

  【课时分配】

  1、第一课时:

  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识扩展。

  2、第二课时:

  指导写生字,综合性练习。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游戏:

  同学们,我们做个猜谜的游戏吧。学生出谜语大家猜。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我也给大家说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是什么?

  师:“看来大家对月亮很熟悉,课前,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资料,现在咱们来交流一下吧!”

  师:“看来你们对月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瞧,月亮多美啊!(屏显并配乐:一幅优美的月光图)那皎洁的月光,富于变化的月形,看着这美丽的月色,你们都会产生哪些遐想呢?

  (学生汇报)

  师:“你们对月球充满了想象和疑惑,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月球,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吧。”

  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请进入‘奔向月球’。”

  师:“课前你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相信你们已经读过很多遍课文了,我先检查一下本课的生字你们是否会认了。”

  先带拼音读生字,然后去掉拼音让学生再认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屏显: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

  2、接读课文:

  师:“看来生字朋友是难不住你们了,我们来个课文接读吧,请进入‘登陆月球’。看谁读得正确流利,看谁听得最认真。

  (屏显: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

  师:“听读完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月球的确有很多奥秘,现在就让我们乘上网络快车去进行我们的月球探索吧!”

  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也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索月球奥秘的欲望。

  三、借助网页,理解课文,拓展知识

  1、学生自由浏览网页:

  师:“课文多有趣啊,请同学们‘登陆月球’精读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你会有更多的发现;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进入‘纵览月球’和‘探索宇宙’。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探究者。

  2、根据浏览,理解课文:

  师:“请同学们回到‘登陆月球’,通过进一步地阅读课文,你对课文的哪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点拨,学生随机进入课件的相关链接形象直观地加以理解。

  如:学生回答第三自然段,要指导问句的朗读;回答第四自然段,要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回答第六自然段,要强化问句的朗读训练;回答第二自然段,要指引学生了解“奇异的景色”“两名宇航员”“环行山”等,在了解这些重点词语时,可以通过相关的链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理解。

  (屏显:宇航员、奇异的景色、环形山、……)

  体现学生主体与老师的主导相结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汇报通过浏览网页了解到的月球的知识:

  师:“通过浏览网页你们还了解到哪些月球的知识?”

  (屏显:学生汇报的内容)

  师:“你们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月球知识,课前的疑惑解决了吗?

  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同时也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4、观看视频录像,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屏显:两为宇航员登月的实况录像)

  师:“月球,真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星球,想随着两位宇航员去月球上看看吗?那就出发吧。

  师:“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那样困难,但也没有退缩,他们的探索精神多么可贵啊!”正像他们所说的虽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师:“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我们的祖国也成功地发射了‘神州五号’,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才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

  通过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探秘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跨越时空,与宇航员一起登陆月球,了解月球表面的样子以及宇航员的探索过程,共同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心系月球

  (屏显:在宇宙中转动的月球)

  师:“学到这里,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培养学生更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节

  师:“你们的话让老师激动不已,你们的志向振奋人心,那就请你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学习评价的设计】

  学生自由浏览网页后,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月球之谜》教案 篇14

  课前交流:

  师:同学真是聪明,全猜对了!看来我们班同学真的很了不起,相信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也一定会令老师刮目相看的。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课件。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课前欣赏音乐:《春江花月夜》、同时让学生背背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2、课件出示月亮的图片: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读遐想,理解意思。)

  3、课件出示句子: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朗读体会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色。)(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因此也就出现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阳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尽管太阳高悬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和太阳一起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10、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11、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三、作业: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文中讲了哪些月球之谜。

  2、通过阅读相关读物或登录网站,进一步了解月球。

《月球之谜》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教学,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

  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⑴ 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⑵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⑴ 课后“资料袋”。

  ⑵ 月球起源之谜:

  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⑶ 月球年龄之谜:

  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⑷ 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间的第一次通话。

  ⑸ 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 -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⑹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⑺ 月球表面照片和课文插图。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⑴ 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⑵ 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⑶ 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二、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

  (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三、实践活动

  1、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四、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⑴ 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⑵ 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⑶ 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月球之谜》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  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2.  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3.  问: 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 (小组讨论, 写在纸条上)4.  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7.(课件出示:宇航员下梯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名说。 8.师:你们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谁吗?介绍。 四、寻找未解之谜 师:他的一番话,给了后人很大的动力,不断的登上月球去探究,可是却有许多谜未揭开,是什么谜呢? 1.生默读课文。标示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3.指导朗读(课件) 4.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五、填补空白处 1.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个标点符号的占位比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2.老师把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吧!(课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六、拓展延伸。 1.我们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是远远不够的,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2.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假如你现在已经长大, 来到了月球上,你发现月球有什么变化?你准备去做些什么?( 课件)七、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棒!既有想象来到月球上看到的各种奇怪的东西的,也有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的,更有寄托自己的理想的,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的幻想在不久后的将来能够得以实现!

《月球之谜》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资料,可以是月球的知识,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也可以是和月亮有关月亮的诗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我们的近邻——月球。板书课题。

  2、在小组内交流关于月球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可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小组长带领大家认读要认的生字。

  3、开火车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展示朗读

  1、学生大声朗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相机正音。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哪个字容易写错,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交流)

  2、认真抄写生字词语。

  五、抛砖引玉,课外积累

  1、我国古代有许多和月亮有关的诗句,我们来读一读!

  出示课后的四句古诗,学生练读、展示读、尝试背诵。

  2、你还能找到和月亮有关的诗句吗?抄写在积累本上并把它们背会吧!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月球之谜》(板书、齐读课题)

  二、在情境中感受月球的魅力

  1、(月景、音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假如你就站在这月下,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想起了些什么?

  师生交流。

  2、我也想起了苏轼的一句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从古到今,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联系上下文,猜猜“遐想”是什么意思?

  对呀,“遐想”就像我们刚才一样浮想连翩,想得很多、很远、很美。

  3、既然是“美好的遐想”,那你想怎样读好第一自然段呢?指名读、齐读。

  4、在第一自然段,你还想积累哪些词语呢?(交流)请你认真地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在积累本上,注意这些生字的写法。(出示生字:幕、临、悬、曾、奥、努)

  三、自主读书,感受月球的神秘

  1、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国宇航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了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后,终于在1969年7月 20日第一次把人类送上了月球。(出图)这就是当年宇航员阿姆斯特郎刚刚踏上月球土地上的那只脚,他感慨万千地说:“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是一大步。”

  2、现在我们也来登上月球,探索月球的奥秘。认真读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3、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顺势引导:了解月面景色;了解月球之谜,指导朗读。)

  4、我们把目光聚集在这里:(出示句子)

  科学家往往是从一个事实中提出了一个疑问再进行探索。你能发现在这个句子中,科学家是从什么事实中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吗?(指名说)

  5、我们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四人小组先交流资料,再提出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用水彩笔写在这张纸条上。

  6、上台交流并贴到黑板上。

  7、小结:看到你们提出这么多问题,我由衷地祝贺你们,因为科学从这里开始。(板书:?)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探索。(板书:……)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四、情境写话

  1、2003年10月16日,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成功返航,标志着我们航天事业的巨大胜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将登上月球!假如你就是中国登月第一人,当你打开舱门,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什么?心情怎样?放飞你的想象,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2、指名交流,教师评价。

  3、小结:老师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梦想成真,真正揭开月球那神秘的面纱!

  五、课堂总结

  在今天的探月之旅就要结束的时候,我要送给大家一个小礼物。你们看,月亮还有那么多美称呢!我们来美美地读上一遍。如果你在其他地方见到这些名字,可不要忘记,它们指的都是月亮啊!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节课以“月球之谜”为“支点”,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广泛搜集资料,了解月球之谜,感受月亮文化,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情趣,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这节课,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说,随手积累的习惯、边读边想象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乐于写作的习惯等。我相信,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人终生受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月球之谜》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