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看似乖巧 点赞 分享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文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写了卞和三次献璧的过程,意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读本课11个生字,规范书写10个生字。

  2、有条理,清楚地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师板书课题: 和氏献璧。2、教师介绍和氏璧的价值。

  3、出示教学目标

  二、引导自学: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知道卞和为什么献璧?

  生2:我想知道卞和怎样献璧?

  生3:我想知道卞和献璧的结果怎样?)

  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交流释疑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1)卞和把这块宝玉先后献给了谁?(2)练习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再读课文,完成表格:

  卞和献璧

  献给谁

  玉匠判断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小组交流,完成表格。4、集体反馈表格内容。

  四、当堂检测

  1、组词。

  匠  (      )    报(      )    查  (      )    价(      )

  贞  (      )    鉴(      )

  2、收集有关和氏璧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体会课文的含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鉴别、急切、无价之宝、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使学生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示标

  1、复习卞和三次献璧的经过。

  2、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读课文,交流释疑

  1、和氏三次献壁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故意欺骗砍去右脚

  命名“和氏壁”

  2、指名接读3——5段,思考: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生:这次卞和没有直接去找文王献玉,而是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出示句子,指名再次朗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师生对读。

  玉匠看了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玉匠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

  玉匠仔细研究了石头纹理,确认那是块璞。经过仔细打磨,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随即命名为“和氏璧”。

  (体验玉匠对待璧的态度,与卞和的态度对比,进一步感受卞和的坚贞。)

  3、出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说说你怎样理解这段话。指名汇报。出示书后文言文练习,请同学猜读理解(老师提示这段正是卞和说的话),对照课文理解后文,教师提示,题指命名,诳:骗子。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5段。(5)讨论:“和氏献璧”献出的是什么?指名回答。(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4、复述故事,试着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

  三|、扩展延伸

  1、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我来评价:卞和是————————————的人。

  四|、课堂检测:

  1、对照课文,说说下来古文的意思。

  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2、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砍掉左脚

  卞和    第二次      砍掉右脚       终得如愿

  第三次      哭干眼泪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楚国人卞和把一块含有美玉的石头先献给国君楚厉王,却被诬为欺君被砍去左脚;又献给楚武王,被砍去右脚。待到文王即位,卞和才得以平反,美玉才得以重见天日。卞和虽历尽磨难,仍坚持信念,他的坚贞、执著、勇敢令人感动。作为历史故事,对我们现代人的教益也很大。

  教学目的:

  一、会用多种识字方法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鉴别、急切、无价之宝、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三、能够对文中的四个人物做简单的评价。懂得“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的含义,理解卞和悲痛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一、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二、理解句子“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学生分析:

  故事精炼,情节曲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故事蕴含的道理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也许有人会赞扬卞和的忠贞,也许有人会说他很傻。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保护好自己。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能够认读生字,勾画生词,读通课文,熟悉内容,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次献璧,结合卞和献璧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会卞和的忠诚。对卞和、文王、厉王、武王、能做出自己的评价。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特别的礼物。看屏幕,这是一本书,名字叫《韩非子》。韩非子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读一读故事的名字叫——《和氏献璧》。

  二、整体感知:

  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课件: 主要内容)

  三、走进卞和,感悟坚贞。

  1、卞和为了向君王献璧,而失去了双脚,被砍去双脚的卞和会想些什么呢?用直线勾画出来。找到的请举手。是第几段?谁愿读读这一段。(幻灯:第四段)

  2、从卞和的心理活动你能体会到卞和内心的痛苦吗?这一段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他的痛苦?他对宝石的珍爱从哪个动词可以看出来?圈出这段描写卞和动作、表情的词语,再读读,读出卞和内心的痛苦?

  3、卞和的耳畔仿佛又想起玉匠说的话。男女生对比读。(幻灯:“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

  4、“卞和一想起玉匠就火冒三丈;玉匠,厉王叫你鉴别这块石头的真假好坏,玉匠,你是怎么做的呢?第二段用了哪个动词写玉匠的动作?

  5、什么叫“端详”?(就是仔细地看。)(老师配以动作)

  6、仅凭肉眼就能够鉴别玉石的真假吗?(幻灯:玉石)玉匠,这个君王身边的权威人士,玉石专家随随便便就做出了鉴定。“普通”是什么意思?(“平常”,“平凡”的意思。反义词是“特殊”,“独特”)

  7、卞和多么希望璧玉重见天日啊!他泪流满面又记起当时对厉王说的话。大声地读。(课件)

  8、你读出卞和“急切”的心情了吗?从“急切”这个词你体会到卞和的个性了吗?

  9、他尊重事实,对君忠心,坚持真理,结果却被厉王砍去左脚。再读卞和急切解释的话,体会卞和急于献璧的忠诚之心。

  10、卞和怎么甘心无价之宝被埋没,待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他又把石头献给武王,换来的又是什么呢?读——(课件:武王也认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

  12、忠心耿耿的人却被定为“欺君之罪”。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再齐读第四段,读出卞和心中的愤怒。

  13、武王死后,文王登位。文王的做法和前两代君王相比进步多啦?他派人前去“查询”。女生读一读调查者说的话。(课件: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么悲伤呢?)男生来回答。(课件: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卞和是怎样说出这番话的?设想他当时的动作、神情、模样。

  虽历经三代君王,卞和忠诚坚贞的品质依然没改变?

  (课件: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卞和的忠诚坚贞?卞和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读出对卞和命运的怜惜以及他坚贞不渝的精神的感叹。

  14、卞和献出的仅仅是一块美玉吗?还有他忠于君王的心哪!让你感动的人仅仅是卞和吗?文王还了卞和一个公道,价值连城的美玉终于破璞而出。卞和的一颗忠心也终于得到君王认可。你们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话吗?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来问问。

  四、介绍作者韩非子

  卞和的坎坷经历让人感叹,这个故事的作者韩非子同样身世坎坷。(幻灯:韩非子简介)把这两个人联系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卞和和韩非子可不就是两块美玉?但卞和的忠贞最后得到文王的认可,而韩非子却被诬陷致死,至死不被认可,不是更令人悲哀吗?

  如果你是卞和,你会怎样献璧?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讨论,把你的感受写下来。题目《读<和氏献璧>有感》

  四、           作业、(任选一题)

  1、《读<和氏献璧>有感》

  2、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写令你感动的坚贞之士。板书:

  厉王     砍左脚

  卞和        献璧        武王     砍右脚

  文王     命名“和氏璧”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楚国时期,一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厉王,玉匠鉴别后,说是假的,厉王遂下令砍去他的左脚。厉王死后,他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也认为它是故意欺骗,下令砍去他的右脚。文王登位后,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问清原因后,仔细研究,确认那是块宝玉,随即命名“和氏璧”。

  本课所在的第六单元,以“奇妙的石头”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石头的知识和故事,表现了不同石头的奇妙所在。这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承上启下,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块石头,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课文中所讲的故事虽然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其中“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使我悲伤的原因呀”是全文的中心,告诉我们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三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强烈,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但是本文所讲述的故事的发生时间离现在很远,故事的历史背景学生不太熟悉,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课前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对于学生学习好本课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0个要求写的生字,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理解词语意思,能灵活运用。

  2、能力目标:

  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能够从课文中明白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

  ①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

  ②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并整理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及资料。

  六、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一)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本篇课文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三部分,有含义较深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自读自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同学讨论,从中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毕竟是有限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通过实践作业的布置,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

  总之,本课教学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七、时间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如果你得到一件很名贵的宝物,你会怎么做?

  2、在楚国时期,有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吗?

  (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所面临的问题,既可以调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书中主人公的距离,使学生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字词,用“找朋友”的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3、进行“生字闯关”游戏,对字词进行随机指导。

  (通过这两个游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巩固了生字的字形,灵活运用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和氏璧的资料。

  拿出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读书结果。

  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补充完整:

  (通过再读课文,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从课文中提炼出的语言,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未必会形成清晰的脉络,如果用表格形式加以提示就清楚多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你对和氏哪次献璧的印象最深?

  (四)重点读文,深入学习

  根据学生谈到的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学习。

  (学生谈到哪次献璧印象深刻,就先学习哪一次献璧,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1.学习第一次献璧。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卞和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

  (2)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一次献璧的场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面对卞和被砍去左脚的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次献璧。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卞和,面对这样的结局,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如果你现在是武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你想对武王说些什么?

  (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在场的一名大臣,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畅所欲言的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

  3.学习第三次献璧。

  (1)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2)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4)出示学习方法:

  ①练习分角色朗读或把文中的情景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

  ②文章中什么使你感受最深,抓住重点的词句,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来。

  ③辩论:有了前两次的经历,卞和第三次该不该去献璧?

  (5)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种学法各自进行学习,老师巡视点拨。

  (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根据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到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令人最心痛的。)

  (6)全班展示小组学习结果。(7)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五)美读课文,品味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宝石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的含义。

  (理解课文后再美读课文,更能体会出文章的内涵,读出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九、作业设置

  1、同学间互相推荐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读一读。

  2、将学习了这篇文章的你的感想写到练笔本上,写完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通过实践作业的布置,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十、板书设计:

  十一、案例点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者”,为激励、组织学生主动的去“学道、悟道”,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特殊“学者”。这是学生得以自主学习的前提。本节课教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较好地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1、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自己谈谈对卞和哪一次献璧印象最深,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下面的教学,以学定教。

  2、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比如:学了第一次献璧后你有什么感受?学了第二次献璧后,你想对武王说些什么等等。这都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情景,进一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

  3、第三次献璧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出示学习方法,学生自由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辩论等等方法自读自学。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这些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了自己的真诚、忠心不被人了解时的那种痛心。当然,学习方法的出示还可以和学生共同提出。

  (点评:青岛市市北区教研电教室   颜秉君)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第三次献璧的内容,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的含义,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说说和氏璧的故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

  2、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有关和氏璧的资料和故事。

  教学过程

  一、看课件,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石头的故事。 [(出示:课件)你觉得这块石头跟普通的石头一样吗?为什么?(生:不一样)师:对,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我们叫它“璞”。 这块石头里蕴含着一个凄美的故事。你们想学习吗?

  二、学习第一部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读第一、二自然段,等一下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书)

  师:谁能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卞和第一次向厉王献璧,结果被砍去了左脚;  第二次向武王献璧,结果又被砍去了右脚。

  师过渡:同学们,卞和两次献璧,一次给厉王砍去了左脚,一次给武王砍去右脚,假如你是卞和,你还会去第三次献璧吗?卞和又是怎样做的呢?

  三、学习第二部分

  1、师: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提问并幻灯出示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

  2、认真品味句子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1) 请用“△”标出表示卞和动作的词语。

  师:谁找到?你来。

  生答:“捧”

  师:真棒。

  出示句子:

  1、卞和捧着那块石头,

  2、卞和拿着那块石头,

  师:现在老师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听听哪一句读得更好。(第一句)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这两个句子,看哪一句好。

  师:好在哪里?请大家做做“捧”的动作。从这个动作中,你想到了卞和对这一块石头的态度是怎样的?(生:他认为它是一块宝石,十分珍惜,把它奉为至宝)

  师:那么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怎么读?(把“捧”读重音,生读)

  师:还有那些动作神态的词语?(痛哭)

  师:痛哭说明卞和哭得怎样?(哭得十分伤心)还有哪些词句表现了他伤心到极点的?(生答:从“一连”“ 直”“ 三天三夜”)

  师:谁想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谁再想读。你们认为哪一个同学读得好?师:对,读这一句话的时候,一定要读得非常伤心。谁再想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请大家想想 “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a齐读。理解:诳

  师:你能告诉我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不要紧,老师给你一点提示:你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这是卞和说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品重点句子。

  卞和回答:“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面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a、从“并非”“而是”中你知道卞和痛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生回答后,在课件划出句子)

  师:句子当中“有人”指的是谁呢?(指名生回答:厉王、武王和玉匠们。)

  师:真聪明。那坚贞之士指的又是谁呢?(生齐答:卞和。)

  b、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句话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伤心,悲愤)同桌互相读读这句话。问:谁想读这个句子。(指名读)你们还想读吗?(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c、师:为什么卞和被砍掉了双脚,还要冒着危险去献璧呢?(证明自己的清白,向君王表达自己的忠诚)下面,进行小组讨论,假如让你用一些四字词语来赞扬卞和这种可贵的精神,你会用哪个词语呢?(小组讨论)

  谁来说说?

  生答:永不放弃,坚贞不渝,忠心耿耿,坚持不懈……

  师过渡:对于这样一个忠诚的卞和,文王听到回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4、出示:第五自然中

  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石头。玉匠仔细研究了石头纹理,确认那是块璞。经过仔细打磨,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随即命名为“和氏璧”。

  (生齐读)

  师:句子中的“果然”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说明了什么?(卞和不是一个骗子。厉王和武王的判诀是错误的等)

  (展示课件“石头”——“美玉”)

  5、练习朗读。

  师:同学们,卞和一共献了三次璧,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次呢?(第三次)下面我们来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下卞和第三次献璧的过程。(学生表演,老师巡视)选一组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表演。

  师:请给予掌声。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回归课题:“和氏献璧”,他献的是什么呢?(他献和不仅是和氏璧,还是一颗忠诚之心。因此,文王把这块璧命名为“和氏璧”)看题目

  2、小练笔:

  假如你是卞和,现在厉王和武王就在你的前面,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我想对厉王和武王说:“                                             ”

  3、指名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指导学生通过证价,学习认真倾听和表达清楚。

  (这个环节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并且说明搜集渠道,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教师总结:同学们,中国不知出了多少像卞和一样的忠诚之士,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希望你们也能做一个忠诚之士,以保社会之正气。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互相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总结全文,  

  附:

  千年国宝“和氏璧”的故事

  故事1——完璧归赵

  和氏献璧之后,过了三百多年,“和氏璧”广为人知,并落入赵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闻讯,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进行交换。当蔺(lìn)相如将璧送到秦宫,秦昭(zhāo)襄(xiāng)王却食言反约;蔺相如机智地夺回璧,设法带归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故事2——“和氏璧”成为玉玺

  在公元前222年,秦王嬴(yíng)政灭掉赵国,获取“和氏璧”。第二年,他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并用“和氏璧”制成玉玺(xǐ)。并在玉玺(xǐ)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从此这一块璧便成了权力的象征——御玺。

  故事3——“有眼不识金镶玉”

  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病死,幼帝登基,“和氏璧”由皇太后代管。王莽篡位自立前,派堂弟逼皇太后交“和氏璧”,她气得将它掷于地,说:“你们兄弟逆悖(bèi)天理,不会有好下场!”当王莽拿着“和氏璧”,发现它被砸掉一角,连忙命玉匠用黄金镶饰。新莽(mǎng)政权垮台时,“和氏璧”一度挂在赤眉义军首领的头颈上。东汉初年,“和氏璧”才重回宫内。

  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kē),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会人物的剖析,积累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学会带着问题思考;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的含义,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和氏献璧  价值连城   坚贞之士   欺君之罪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卞和献璧一共献了几次?分别向谁献璧?每次的结果怎样?

  3、了解卞和的经过后,你觉得第几次最令你感动?(第三次)

  二、重点读第三次献璧,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默读3-5自然段,并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

  1)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2)卞和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3、品读课文内容,读中解疑:

  解答问题1,出示相关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1)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

  2)说说什么是“一连”?(连续,没有停止)

  3)假想,一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拼命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渴、饿、噪音疼、疲劳……)

  4)卞和此时的心情如何?请读出对卞和命运的怜惜以及他坚贞不渝的精神的感叹。

  讨论问题2,指名反馈,找出相关句子: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出示文言文: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4、齐读第3-5自然段(敬佩地)也可以自愿起立读书卞和和查询者的话。

  三、总结

  1、“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不仅是一块玉,还是一颗忠诚的臣之心)

  2、请对和氏献璧进行评价,给“和氏”打分。

  四、延伸

  1、说说收集、查询关于和氏献璧的故事?

  2、和氏璧是一种美玉,有关于玉,可谓是品种繁多,中国有著名的四大玉石: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和湖北绿松石;

  3、有一家玉器公司,在公司大厅挂着大书家题笔的字幅。(认识有关玉的字)

  4、说说带有玉的成语。

  五、作业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写令你感动的坚贞之士,也可以写这篇课文的学后感。

  六、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厉王   砍去左脚

  第二次   武王   砍去右脚

  第三次   文王   命名“和氏璧”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重点体会“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 认识本课11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课件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发生在我国楚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和氏献璧

  提问:通过课前预习,你能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吗?(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献”“璧”的意思)

  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的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问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让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2、四人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学生合作朗读课文。

  读后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的声音、生字读音的把握等)

  三、整体感知

  提问:和氏献了几次碧玉,献给谁,结果怎么样?

  课件出示表格: ____次献给谁结果

  学生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

  全班交流。

  四、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一、二次献璧

  请学生读读相关的段落,说说自己在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厉王和武王是怎样的人。

  2、第三次献璧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让学生充分交流,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回到课题,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和氏献璧”他献出的终究是什么?

  四、课后延伸

  1、继续搜集、交流自己了解的和氏璧的故事。

  2、了解故事《完璧归赵》。

  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砍掉了 左脚

  } 痛心

  第二次 砍掉了 右脚

  第三次 将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和氏献璧》。(齐读课题两遍)

  2、理解“献”、“璧”的意思。

  (1)、指名说说:“献”、“璧”两个字的意思。

  (2)、教师小结。

  二、新课:

  (一)、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指名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三次)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次献璧。(第1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1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一次献璧,结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2、学习第二次献璧。(第2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2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右脚)

  3、齐读第1、2自然段。

  4、学习第三次献璧。(3—5自然段)

  (1)、指名接读3—5自然段。

  (2)、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a、互相交流,读一读。

  b、指名汇报。

  c、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③、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a、将“捧”字换成“抱”字理解。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b、指名说说: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

  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④、理解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a、谈谈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话。

  b、指名汇报。

  5、齐读第3—5自然段。

  6、讨论:“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

  并指名说说。

  7、齐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活动:

  1、指名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互相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四、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6、奇妙的石头

  第一次  砍去左脚

  和氏献璧 第二次  砍去右脚     忠诚

  第三次  命名“和氏璧”

  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材分析:

  本文讲了和氏璧名字的由来。楚国的卞和两次献璧,都被定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两只脚。在文王登位后,他的痛哭引起了文王的注意,并最终确认所献是块儿宝玉。

  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和氏璧名字的由来。

  2.通过读这个故事,明白做人要忠贞为本,体会卞和的忠贞之心。

  3.掌握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生词。

  教学准备:

  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和图片资料,相关知识网址。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交流故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你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嘛?(指名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小组内互相指读生字,全班检查,纠正字的发音。

  3.指名读课文,随即出示生字,正音。

  三、指导书写

  就本文出现的比较容易错得字个别指导,大部分交由学生自学。

  “鉴”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牢呢?

  在诱导字帖上将生字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之后有针对性的在全班进行指导。

  四、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五、分组讨论

  你认为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从哪儿知道的?

  讨论后全班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抓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理解。

  出示原文与课文中重点句进行对照,感受古今文字的不同:

  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六、作业

  查找有关和氏璧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交流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谁能给我们讲讲“和氏献璧”这个故事?

  二、深入理解课文

  你认为卞和是一个怎样的人?(分组讨论,也可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和氏璧的故事?

  (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多媒体教学

  老师也为同学们查找了一些有关和氏璧的网上资料,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好嘛?

  网址: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7

  《和氏献璧》课后反思

  在教学《和氏献璧》这篇课文时,我和很多老师一样有过这样的困惑:大家都讨论过这篇课文表现的汴和的愚忠不应该被推崇。我也持相同意见。那么,在教这篇课文时,我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突然,我想到了哥白尼为证明“日心说”而被火烧的经历。对!卞和他一再坚持为什么呢?不仅仅是愚忠,更是为了证明自己、证明事实、证明真理!

  教学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卞和这看似愚蠢的行为,我找来了哥白尼、伽利略为证明真理而奋不顾身的事迹,同学们终于能有所感悟,有所同感了。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我们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课题入手,请学生自己质疑,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作为教师我帮助学生从中筛选出三个有关文章的精髓,“卞河为什么献璧?”“卞和是怎样献璧的?”“献璧的结果怎样?”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尝试自己解决。在3—5段的理解中,我抓住三次献璧的不同,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感受,同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注重学法的指导。总之,这种自主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能从初读、细读、扩展延伸这三方面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激发阅读的兴趣。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8

  一、直接导入    (交代课题)

  1、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生1:复述,生2:稍减,生3:更简练。)

  2、师板书“献”,理解意思、板书课题:《和氏献璧》,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带问题默读: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

  2、指生交流:生1:两次, 生2:三次。

  师:意见不同,我们在学习课文中找答案。

  3、师:自读第一次献璧。(生读)

  师:第一次献壁成功了吗?玉匠怎样处理的?

  生:没仔细看,卞和被定为欺君之罪。

  板书:一次     厉王      欺君之罪      砍去左脚

  4、出示玉匠句,指导有语气的读。

  5、生带问题读第二次献璧:献给谁?成功了吗?结果怎样?

  生:献给武王,没有成功,又被砍去了右脚。

  师板书: 二次   武王   故意欺骗    砍去右脚

  师:此时卞和怎麽想的?

  生:生玉匠的气、遗憾。

  师:卞和还想不想献璧?(不想)

  师:那麽读4—6段,有疑问说出来。

  6、解疑明确:卞和献了三次璧。

  7、质疑:武王、厉王都死了,为甚麽卞和还没有死?(出示资料解疑)

  8、指生读卞和哭句(屏幕出示)。

  师:你感受到甚麽?

  生:可怜。

  师;卞和为甚麽哭?

  生:没有人认识玉璧。

  师:带着卞和此时的心情读。(指导感情朗读)

  三、解决课文重点

  屏幕出示:“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指生读)

  出示有关“玉”的资料(师读)

  师:看了资料你认为卞和怎样?

  生:对君王忠心。

  师:为什么卞和哭的那麽伤心?

  生:卞和心痛的是宝玉没有得到承认,他要为宝玉讨回公道。

  师:岂知宝玉!坚贞如卞和,同样被人误解,惨遭酷刑,他难过啊!他愤怒啊!于是他捧着宝玉连哭了三天三夜,直把血也哭出来了!你能再读读卞和在山下的句子吗?

  生:感情朗读……

  师总结过度:这是不是第三次献璧呢?

  板书:  三次    文王

  屏幕出示:玉匠第三次的表现(生说第三次献璧成功的原因:文王贤明)。

  师总结:  文王被卞和感动所以命名“和氏壁”。

  出示:“和氏壁”的资料(师读)。

  师:这麽珍贵的宝物,卞和仅仅献出的是宝吗?(是忠诚)

  师板书:忠诚   命名“和氏壁”

  四、扩展延伸

  师建议:课下多读历史书籍,丰富历史知识。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9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70分钟)

  一、读一读,写一写。例:一只小手举起来。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1、医生安慰小男孩。医生(    )安慰小男孩。 2、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交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    )交谈。 3、罐子里装满了水。罐子里装满了(    )水。 4、我收到了礼物。我收到了(    )礼物。 二、积累平台。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如愿(    )(    ) 小心(    )(    ) 惊(    )之(    )七(    )八(    ) 四(    )八(    ) 左(    )右(    ) 2、用“一、十、百、千、万”分别和格子里的字写成五条四字成语。(“一、十、百、千、万”可以重复使用)发中山水家户丝毫全美 3、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你还读过哪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呢?不妨把你印象深的句子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三、成语连线。最长的一天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一览无余最宽的视野          度日如年 四、回答问题: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1、这段话是从课文《          》中选出来的,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我还读过别的神话故事,有《               》。 2、我发现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    ) (    )——(    )   (    )——(    )  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    (           )    (           ) 4、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他的双眼变成了(      和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       )…… 5、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五、《春雨的色彩》,回答问题。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       )   全面(       )   争论(        )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 六、开开心心写作文题目:感谢提示:同学们,我们有太多的人要感谢。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和朋友……你最想感谢谁呢?请选择一、两件事情表达你内心的感谢。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250字。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试题答案】一、读一读,写一写。例:一只小手举起来。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1、医生安慰小男孩。医生(    )安慰小男孩。(轻轻地) 2、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交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    )交谈。(亲切地) 3、罐子里装满了水。罐子里装满了(    )水。(清凉的) 4、我收到了礼物。我收到了(    )礼物。(珍贵的) 二、积累平台。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如愿(    )(   )  小心(    )(    )  惊(    )之(    )七(    )八(    )  四(    )八(    )  左(    )右(    )     2、用“一、十、百、千、万”分别和格子里的字写成五条四字成语。(“一、十、百、千、万”可以重复使用)发中山水家户丝毫全美        3、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你还读过哪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呢?不妨把你印象深的句子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三、成语连线。  四、回答问题: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1、这段话是从课文《               》中选出来的,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我还读过别的神话故事,有《               》。 2、我发现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    ) (    )——(    )   (    )——(    )  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          (           )    (           ) 4、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他的双眼变成了(      和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       )…… 5、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五、《春雨的色彩》,回答问题。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看     全面(完全      争论(争吵)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1)小白鸽说:无色                    (2)小燕子说:绿色    (3)麻雀说: 红色               (4)小黄莺说:黄色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万紫千红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 六、开开心心写作文题目:感谢提示:同学们,我们有太多的人要感谢。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和朋友……你最想感谢谁呢?请选择一、两件事情表达你内心的感谢。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250字。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10

  以前看过几篇中学课堂的教学实录,特别是李镇西和韩军的,有点触动。我的感觉是与我们的小学课堂有着较大的区别,他们的课堂量大、度宽、思深,跳跃性强。比如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而韩军却提出举三反一(《新语文学习》上有介绍),想想他的话不无道理。今天,在溧阳实小听到一位中学教师来上小学的课堂,很好奇,想看看与小学教师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干老师课堂上追求的是深度语文,听他说是第二次上小学的课,但从这节课上,干老师的深度语文体现得非常明显,给人的是一种震憾性的触动,可能从一位中学老师来把握小学课堂,度上可能太深了一些,学生与听课老师一时还适应不了,但干老师对教材研究的深度,教师对文本的深层次的解读,却是令人折服的。

  感受一:对“璞”字的处理

  干老师首先由一句谚语入手:玉不琢   ,   不知理,当老师出示这句时,我在下面想,干老师出示这句必有他的道理,可能课中还会用到,在课结束时,干老师果然又回到此处。然后教师大约花了十分钟的时间围绕“璞”来深挖,现在回顾干老师的课,这个字的深挖含义很深,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干老师课堂上的浓度语文也就无从下手。干老师课堂上通过多种途径来阐述“璞”字:1、课文中是怎样写出来的?2、媒体出示“璞”的样子,让学生谈谈看后的感受,3、把“璞”拆字,“王”字旁表示什么?大胆猜想,4、想想“王”字旁不带玉和意思,教师再讲解这些词在过去也和玉有关,比如“环”字,这些知识,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知道。5、再看“璞”字,大胆地猜读后,出示“蹼”、“镤”等字让学生读。

  此环节,信息量非常大,这个“璞”字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非常紧密,所以干老师不会放松,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并且带给学生有关“玉”方面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感受二:对姓氏的把握

  课中干老师问学生:“氏”是什么意思?“和氏”姓什么?课文中姓“卞”课题为什么叫“和氏”?学生弄不清了,教师让学生再看课题:和氏献给谁?献的什么?为了帮助学生,教师媒体出示“璞”打造成璧、环、琮后的各种样子,问学生:如果献璧会是怎样的结果?教师小结:课题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是我来上,对姓氏我是不会注意的,所以当干老师课堂上说到姓氏时,我瞪大了眼,不知干老师要干什么。但随着课的进行,干老师对姓氏的巧抓,真是神来之笔,此处大有学问,“和氏”为皇帝所封,皇帝为什么要封为“和氏”?与文章立意是否有暗合之理?此处,干老师课文开始时对“璞”字的狠抓到这儿有了显示。并且干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可以不能解决,但如果学生能把这个问题一直记住,以后或许能有机会解决,那对学生以后的阅读、阅读的批判、阅读的反思会有大的好处。

  感受三:和氏到底献了几次

  有的学生说献了三次,有的学生说两次,最后一次不是献,是文王感动后来取的,不是献。

  佩服的是干老师对第三次献的处理。在学生讨论出和氏献璧是用忠诚和无私的心打动文王后,干老师出示一个小知识:国王的谥号:厉王、威王、文王都是后人根据生前的性格和政绩在后追加的。

  干老师在此处出示这个小知识点,既帮助了学生对课文人物性格的把握,又扩大了知识面,所以说,课堂上,应该教师讲的,就应该大量地讲,应该教师灌输的,一定要灌输,深度,要教师去把握,去引领。

  感受四:对文章主题深度的挖掘

  师:如果是你,你会献玉吗?生说不会的多,会的少。很遗憾,此处,干老师打断了学生的话,可能是时间不够了。教师再引:中国这长的历史,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和氏献璧(因为忠诚和无私)?教师再进一步:“玉”代表了什么(周朝前是权力的象征,周朝后是美德的象征)?那你的才华和美德你会不会献?再出示课文开始时出现的那句话。

  此环节,干老师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玉和人的美德联系在一起,玉人合一。如果通过献玉让学生体会到无私与忠诚,那么,你会献玉吗?你怎样献玉?则达到了更高的高度。

  干老师的这节课上,为了追求一种语文的高度,教师输送多了一些,课堂上的情趣少了一些,深度语文,度如何把握?如何与课堂上的情趣结合得紧一些,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11

  《和氏献璧》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的一篇主体课文全文以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为主,语言较浅显易懂,又简练,人物的心情和满腔热忱尽在其中。据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自读自悟,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和机会,在诵读中体会人物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学生能入情入境地去理解和领悟语言。

  一、导入新课

  师:(板书:璧)  同学们,请说一说你们对这个字的理解。

  生:我认为"璧"这个字与玉有关,因为这个字下面有个"玉"。

  生:我认为"璧"是宝石的意思。

  师:同学们能够利用形旁来正确地分析这个字的字义这很好。有一个人他得了一块含有璧的石头,然而他却为了这块含有美玉的石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于是就流传下来这样一个感人的传说,想了解这个传说吗?

  二、师生互动学习主体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主读课文。

  (学生自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后,同桌交流集体读)

  师:同学们刚才已经读了几遍课文了,你们在初读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读懂了“鉴别”一词的意思,鉴别就是鉴定的意思。课文里是指玉匠看石头是不是宝石?

  生:我读懂了“故意欺骗”一词的意思,课文里是厉王武王认为卞和拿块假石头骗他们。

  生:我读懂了一句话。(学生读: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从这句话我看出卞和很悲伤,我也很难过。

  师;你为什么很难过呢?

  生:因为卞和并没有撒谎,却失去了双脚。

  师:其它同学也读一读这句话,你们还有什么体会呢?

  (全体同学划下这句话并读)

  生:卞和太可怜了。

  生:卞和真是个坚持不懈的人,第一次献璧,被砍去了左脚,第二次他又去献璧,又被砍去了右脚。

  生:我认为这一句话应该用很悲伤的语气来读。

  师:那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一读)

  生:我新学习到一个词,“查询”,但是我对这个词不够理解。

  生:我来帮助你,我认为"查询"就是问的意思。

  师:同学们已经弄清楚这么些问题,那么我们就更深入地学习,弄懂更多的问题。

  三、重点读文,深入学习。

  师:请同学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生:我知道了武王与厉王很凶残。

  生:我读懂了文王与武王、厉王不同。

  生:我读懂了卞和为了献璧受了很多罪。

  生:我知道卞和献了三次璧。

  师:那我们就来学习第一次献璧。(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卞和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

  (学生朗读后回答)

  生:高兴,非常有勇气。

  生:信心十足。

  师:结果怎样?

  生:厉王大怒,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师:厉王是怎样发怒,能读出来吗?

  生:十分有感情地读。

  生:我能理解玉匠说话的意思就是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师:你真会读书,再把这一段读一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有声有色的读)

  师:如果你此时就是卞和,你的心情又会怎样?

  生:伤心,难受,失望……

  师:您为什么会伤心?

  生:我好心好意地去献璧,却被砍去左脚。

  生:唉!明明是一块宝石,却无人能识别它。

  师:此刻,你有什么愿望?

  生:我一定要让国王知道这是一块宝玉,而不是一块石头。

  师:那我们来看第二次献璧,结果又如何?

  (学生读课文3自然段)

  生:卞和又被砍去了右脚。

  师:那么,这时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绝望、痛苦……

  师:把这种心情带到课文中去读出来。

  (学生绘声绘色地读)

  师:此时,卞和是怎样的心情?

  生:十分痛苦。

  师:为什么痛苦?

  生:我一片忠心,却被认为是骗子,我痛苦。

  生:宝石却被被认为是石头,我痛苦。

  师:课文哪句话能看出卞和十分痛苦?

  生:“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学生读)

  师:难道真的就没有识宝之人吗?

  生:有,文王。

  师:请自己读4、5自然段,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讨论交流)

  生:我有一句话读不明白。(学生读: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当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

  师:那么大家多来读一读这段话,看谁从这句话中能读懂什么?(学生把这句话划下来读)

  生:我读懂了卞和并不是为自己悲伤。

  生:我读懂了卞和说这句话时语气肯定很气愤。

  (随机让学生读一读)

  师:这里"有人"指谁呢?”“坚贞之士”又指谁呢?

  生:有人可能指武王、厉王。

  生:还指玉匠。

  生:坚贞之士就是卞和,卞和很坚强。

  师:通过卞和的这句话,你认为卞和是怎样的人呢?

  生:坚持不懈的人!

  生:坚强人!

  生:爱国的人!

  生:忠诚的人。

  四、升华主题。

  师:今天,同学们对卞和的认识很有深度,那么你感觉卞和给你留下什么启示呢?

  (学生纷纷发言。)

  生: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

  生:无论做什么事,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生:相信,真理永远不会被埋藏。

  反思:                                                                                                                                                                                                                                                                                    

  一、在阅读时留给学生畅想的天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是阅读者的个性化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生活、智慧的生活。教师将阅读空间、思考空间、答案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尽情畅想,才会有所感悟。因此,我在学生读课文之后让谈收获这不仅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注重了学生的自学自悟,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畅想的天空

  “怀疑是最宝贵的真理”。没有怀疑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了许多色彩,没有怀疑,牛顿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有“疑”的地方,就有希望的土壤,只要努力耕耘,就会有收获。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理念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应该看到,学生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由“见疑”到“释疑”的过程,每一次从学生“见疑”到“释疑”的转化,都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教师“一言堂”学生便敢畅所欲言了;没有了老师的满堂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因此我在深入学文时主要安排了交流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交流时取长补短,也是在进行着“见疑”“释疑”,这样的课堂,老师得到解放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效率也提高了。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12

  让心灵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徜徉——《和氏献璧》教学实录

  《和氏献璧》是一则历史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但是作为一篇从浓重的历史背景中走来的一篇文章,在学习时,如果单从文字训练的角度去设计,就无法借助此文本去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民族情结,就无法打通学生与民族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期待通过资料的阅读与整理,能从一个比较独特的角度去审视文本,去个性化的解读文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既有因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带来的温度,又有深刻把握文本和适当拓宽学习领域而带来的广度与深度。努力让这节课能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丰满学生的情怀有机的结合,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设计思路:

  1.以在古代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玉”引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在阅读、教师的讲述中感受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玉文化”。

  2.读文质疑,了解学生的认知缺口,确定教学的重点。

  3.略讲一二自然段,每一段以一个核心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学习活动力求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和谐统一,对学生既能进行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又能借助对玉匠和武王性格特点、工作作风的挖掘,为后文引领学生深入体会卞和惊天地泣鬼神的“哭”做好情感铺垫,也为学生尝试着把人物的命运放入所处的时代进行理解、分析打下基础。

  4.充分挖掘卞和的“哭”的内涵,还原作为“坚贞之士”的卞和较为丰满的形象。借助反复地有感情朗读,体会卞和的心碎、期望、无奈能揉杂在一起的矛盾而复杂的情绪。

  5.以他到底哭什么引出“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学生反复读,借助语感的作用,尝试着从表面上理解意思,并引导他们到文中去寻找与它意思的句子,使得“古文”能以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走进学生的眼睛。同时也借助这一开放度很大问题,引导学生对卞和“献的是什么”多元解读,鼓励学生结合问题,谈出自己对事件或问题的独特看法,反对贴标签与说空话。(努力使贡献的是什么,不再是一句口号,一个标准的答案。)

  6.以和氏璧的珍贵凸现卞和的贡献。

  7.以国王的“谥号”为引子,,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去书中寻找洒落在字里行间的证据,来探究“厉王”“武王”“文王”不同的统治风格。最后在回归文本,把卞和的命运投放到历史中,感受小人物的卑微与伟大。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由学生熟识的字引入教学

  教学实录:

  触摸玉的神韵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识字量很大,我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师板书“王”字

  生:王!

  师:这个字对你们来说真是——(教师做“易如反掌”的动作)

  生:易如反掌。

  师板书珍、珠等字。

  学生很快就读出来。

  师板书“琳”字,问:知道“琳”指的是什么吗?

  生茫然地摇摇头。

  师:“琳”在古代是一种美玉。张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你们没有学过的字,板书“玥”字。

  大多数学生摇头表示不认识。

  师: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

  生:玥!

  师: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表现出接触的创造力,他们发明了象形字、会意字,还有这种形声字。因为我们掌握了一些造字的规律,所以在读书时,遇到我们不认识的字或不懂得词语,就可以猜出它的读音和意思。为了更准确,我们借助字典来验证一下。查查字典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生:就是读“yuè”,意思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师:看看黑板上老师刚刚写下的字,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这几个字都是“王”字旁。

  生:这几个字还都是形声字。

  师:“王”也是吗?

  生:不是,是基本字。

  师:你们知道吗?这个 “王”在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与一个字写法相同,你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不知道。

  师板书“玉”字并提问:到底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读了这段资料,你也许能明白点什么?

  大屏幕出示:春秋战国以前,先民认为玉是上天留在人间的神灵,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到了春秋末期,玉大量流行起来,它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美德、才能、情操、信义、忠诚的标志。

  学生读。读完后遂介绍:在甲骨文中,从“玉”字旁的汉字就有500多个。这充分体现当时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祭祀祖先的时候,使用的是玉器,男人们佩戴着玉,女人们颈上、发辫上垂挂着玲珑剔透的美玉。很多的大贵族死后,还要穿上金缕玉衣,以显示无边的权利和高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玉有关文章和氏献璧,让我们缤纷的历史,去感受古人的情怀。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篇13

  在教学《和氏献璧》这篇课文时,我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先在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何氏璧的故事,如为学生讲《完璧归赵》的故事,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接着,我从课题入手,先理解“献、璧”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质疑,激起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是学生理解讨论的重点,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也就了解了和氏献璧的原因。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但在汇报讨论结果时却让我感到意外:一学生说:“连汴和都知道是一块含有宝玉的石头,为什么玉匠却看不出来?”一学生说:“我觉得这个汴和很笨,他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个玉匠把这块石头雕琢以后才去献给厉王呢?”一学生说:“如果文王请的玉匠也不识货,那么汴和不是要把头也失去了?”一学生说:“如果他真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他可以自己把这块宝玉换成钱财去救助那些老百姓。这样做也是爱国的表现”“为什么厉王把汴和的脚都砍去了,那么残忍,他还是要献璧呢?”……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像汴和这样献出忠诚的方法,是一种愚忠。要表达自己的真诚和忠心,是有很多种途径和方法的,不一定要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还有,厉王和武王那么凶残,值得汴和去为他献出真诚和忠心吗?讨论的结果完全和教学参考书中编者的意图背道而驰了。

  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其实,我觉得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了他们对课文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而且学生不唯书,不唯权,只唯实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就是需要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习精神。同时,我也在想,编者把《和氏献璧》这篇课文安排在“奇妙的石头”这个单元里,而且还要从这篇课文中向学生进行一种“做人要真诚、忠心”的思想教育,也太过于牵强了。社会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都提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厉王和武王那么轻易就把汴和的脚砍掉,汴和却还要对他们忠心耿耿,这种愚忠根本不值得提倡,因此,我们认为教材这样安排这篇课文不太妥当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