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挑衅炫耀 点赞 分享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6篇)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11 赶海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

  师:这首歌听过吗?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一支歌暑假 舅舅  东逃西窜 

  夹住 痒痒的大虾一捏 俘虏 

  似的螃蟹努努嘴儿 嘿哩  

  束手就擒哎哟大螯 长须

  (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

  (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

  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交流。

  6、把你最喜欢的段落练着读一读,待会儿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一边读,一边还要想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7、配乐朗读,再说说每小节的大意。

  8、配乐齐读。

  三、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的借代意义。

  3、凭借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赶海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支歌曲——《大海啊故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

  你喜欢这支歌吗?(喜欢)

  有一个小姑娘也非常喜欢这支歌,每当她唱起这支歌的时候,就会想起一件往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赶海》,请大家齐读课题。(11、赶海)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赶海?赶海有趣吗?)只要认真读书,就会知道答案。

  二、引导初读,感受其“趣”

  1、你们想不想去赶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同走进大海,一起去赶海。

  2、(播放课文朗读)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舅舅带着“我”去赶海)

  你认为赶海这件事怎样?(引出“趣”,板书)

  三、 读文品“趣”,入情入境。

  1、你们想读吗?大声地去读吧,大胆地去读给你的学习伙伴听一听,相互倾听,相互帮助。

  2、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再带上一支笔,默默地读一读课文,并试着把你认为有趣的地方作上记号,你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3、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小组合作学习2~3自然段)。

  4、全班交流。

  (1)乐趣一:追赶浪花

  交流、示句:“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因此作者忍不住要去——(追赶浪花)

  引导学生读出“我”兴奋的语气。

  小结: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板书:追赶浪花)

  (2)乐趣二:抓海星(板书:抓海星)

  交流、示句:“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创设情境“摸呀摸呀”引导抓住“嘿”体会其兴奋。

  海星好抓吗?你怎么知道不好抓?你读读看?(生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抓到小海星真是一件开心事,老师教你一个好办法,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更好。你试试?

  (3)乐趣三:捉大虾(板书:捉大虾)

  交流、示句:“咦,怎么我的脚也……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抓住“咦”、“哦”来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武将”和“俘虏”的对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成就感。

  你读得真好!尤其是1、2两句。(点击出示文字:“咦……逗我呢!”)刚才老师看到了他的表情,觉得是种享受。我们请他转过身读,大家注意看他脸上有什么变化。(生答后,点击“咦”和“哦”变红色。)

  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点击出示大虾画面)这只大虾怎么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摸一摸这只大虾。(点击画面出现文字)齐读。

  (4)乐趣四: 小伙伴捉螃蟹。(板书:小伙伴捉螃蟹)

  交流、示句:“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

  过渡:“我”抓到了螃蟹,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

  结合回答,点击出示螃蟹画面及句子:“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指导朗读。看看这只大螃蟹,它可不好惹,正想着办法四处逃窜呢!谁来读?(指名读)所以,小伙伴只努努嘴儿,可不能惊动了它。

  5、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人们在这茫茫的沙滩上尽情地嬉戏、收获着,可是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沙滩上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刚才大家读得真有劲,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请你展开想象。

  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发表见解。

  你认为这景色怎样?(柔和、平静、美丽)

  6、学习第五自然段

  是啊,大海的景色非常美丽,赶海的乐趣无穷无尽,小姑娘今天的收获真大,她的心情怎样?(愉快)这愉快的心情她又是怎样流露出来的呢?(唱歌)

  让我们跟她一起唱好吗?播放《大海啊故乡》,学生跟唱。

  四、 美文拓展,激发感情。

  今天,我们跟随童年时代的作者来到沙滩上,追赶了浪花、捉了螃蟹、抓了大虾,感受了浓浓的赶海乐趣。大海一直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出示诗歌《大海啊,大海!》)师配乐读。你爱海吗?带着浓浓的爱和向往来读一读。

  五、布置作业。

  如果你喜欢画画,请你把这次赶海经过编成一册连环画。

  如果你喜欢讲故事,请你把这次赶海的趣事讲给家人听。

  如果你喜欢表演,请你找到你的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排练成课本剧。

  如果你喜欢唱歌跳舞,就赶快学唱《大海啊,故乡》,跟同学们一起载歌载舞吧。

  附板书:

  11、赶海

  追赶浪花

  抓海星

  趣

  捉大虾

  小伙伴捉螃蟹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18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解题,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 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那?(出示< >的大海)学生口头填空。

  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的课文就是和大海有关的,题目叫做《赶海》(板书课题)同学们注意看老师写,“赶”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这一捺写得要舒展一些。来,读课题。

  5、 谁知道什么是赶海啊?(老师简介“赶海”)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赶海多好玩啊,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赶海。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认识得字或难读的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刚才同学们读书那么认真,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大家,谁愿意来试一试?

  3、 个别读,(同学读的时候你要仔细听,认真看,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开火车读

  4、 小火车开得多稳当啊!现在老师把生词上面的拼音去掉了,还能读好么?

  三、 精读课文

  1、 同学们真了不起,生词读得那么准确!在小作者的记忆中,赶海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去在哪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动笔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句子,并想想趣在哪呢?

  2、 教师巡视,相机知指导。(板书:趣)

  3、 同学们都很会读书,都在书上画出了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谁愿意把自己画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乐趣?

  4、 (指导第二段的第二句)

  l 读句子、说句子(老师指导:追赶浪花是有趣的。这个同学真不错,不但让大家分享了他找到的充满乐趣的句子,还能说出自己的体会,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l 老师指导:这句子那么有趣,。你想象一下浪花哗哗地往下退,一会儿又涌上来,小作者拼命追赶浪花的情景,多有意思啊!你能不能再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情景,读得更有趣一些?

  l 听你读这个句子,老师好像看到小作者追逐浪花兴奋不已的样子了!读的真好!要把句子读好,就要象这个同学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到哪就想到哪,留给自己一点想象的时间,想象好了,就能读好了。不信,你们也来试试。读一读这个句子,感受追逐浪花的乐趣!(全班齐读)

  5、指导读“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这一句。

  l 这句话就象电影中的远景一样,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赶海的热闹场景。从句子后面的这个省略号,也可以看出赶海的人真是多啊。

  6、指导精读第三自然段。

  摸呀摸呀 嘿!(不光体现在声音上,还体现在表情,甚至是动作上)

  哎! 努努嘴儿 “哎哟”

  咦? 哦! 轻轻 只一捏

  7、同学们好好体会一下老师刚才的指导,自己练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读得有趣。

  8、看到同学们读书那么投入,老师可真喜欢。来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用你的声音,表情,动作把赶海的乐趣表现出来。

  9、赶海是有趣的,在海边追赶退去的浪花是有趣的,摸海星,捏大虾更有趣,就算被螃蟹的大鳌夹住了手,疼的也是高兴的。难怪我要闹着去啊!

  同学们,时间不早了,太阳也偏西了,赶海的人三三两两的回去了,我也满载而归。喧闹的海滩又恢复了平静。让我们再听一听那大海的歌,回味赶海的乐趣。

  转载自仪征漫网【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自读、自悟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知道什么是赶海吗?海水退潮的时候,人们到海边去捉小鱼、捡贝壳等等,这些活动就叫“赶海”。

  有赶过海的吗?说说你觉得赶海怎么样。

  2.(课件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赶海》。齐读课题。请这样读。

  (课前板书课题)

  二、检查生字词、句

  1.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课件2)

  暑假  舅舅  夹住  长须  捏住  俘虏

  哎哟  喧闹  恢复  余晖

  痒痒的      努努嘴儿  

  指名读。

  注意:要区分清楚这两个词语的读法,韵母分别是“ao”“ou”。读一读。课文中是“哎哟”。“努努嘴儿”、“痒痒的”,两个三声的字相连时,第一个要变成二声。三个三声的字相连时,前两个字都变二声。记住这样的规律。

  齐读所有词语。

  2.这个句子里有两个生词,谁能读这句话?(课件3)

  “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①“束手就擒”什么意思?在这里是指螃蟹?

  ②(课件4)“东逃西窜”呢?理解的很准确,东和西不是专指东边和西边,而是解释为这里……那里……的意思。“东逃西窜”就是这里逃,那里窜,形容四处逃窜,不想被捉住。今后发现,凡是“东……西……”这种样式的词语,都可以这样解释。比如说,我们读一读这样的几个词语:

  东奔西跑  东张西望   东倒西歪  东一句,西一句

  ③再一起读读这句话。(课件5)

  3.这句话能读好吗?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件6)

  “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俘虏”是什么意思?打仗时被捉住的敌人。这是词典上的解释,可有很多时候,在查词典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才会解释的更准确。再读读这个句子,“俘虏”指什么?对,被我捉住的大虾。

  4.第四自然段不太好读,请同学来读一读。(课件7)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段当中出现了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到这段就能读好。指名说。(课件8)现在试着读给同桌听听这句话。指名读。

  5.课文中有好几个句子使用了语气词,你能把音调读准吗?(课件9)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指名读前两句。注意:“哎”我们平常读作二声是不对的,这个字只有一个音调读一声。一起读读这一句。

  指名读后,齐读后两句。

  三、读讲感悟赶海之“趣”

  1.同学们,有许多写事的文章,内容就蕴含在题目当中,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事?说完整话。(作者童年赶海的事)指名再说。

  2.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在作者心目中,赶海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板书:有趣

  3.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自学,那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写了赶海的哪几件有趣的事?             板书:   追浪花   摸海星

  抓螃蟹   捏大虾

  这些事又“趣”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2、3自然段,把自己对关键词句的体会整理一下,与同桌认真的交流一下。怎么交流?一会儿你代表你们俩人的意见起来交流。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1)谁来交流对第二自然段“追浪花”的体会?(课件10)

  将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闹”我想去、急着去。

  “哗哗”象声词,想象着海水退潮的场面,将词拖长音来读。

  “不时回过头来,不忍离开”把浪花当做调皮的孩子来写,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对,拟人。

  “兴奋极了”,不是一点点高兴,这么高兴的表情洋溢在脸上。

  (2)谁来交流对第三自然段的体会?

  摸海星

  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一起表演一下。“摸”的动作对吗?

  把这“嘿”字去掉,感觉一下怎么样?这个小小的语气词,把我摸到海星的惊喜心情表达得多恰当啊!

  抓螃蟹

  对螃蟹的描写运用了什么写法?

  小伙伴怎么叫的?疼是吧?疼的这么厉害一定是非常痛苦的表情吧?这么疼还想捉,抓螃蟹多有趣啊!怎么读这部分?自己练练。

  我来第一句,你们往下读。书不离手。

  捏大虾

  大虾开始多神气啊,后来还是被我俘虏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多么传神!读这部分的时候,把大虾的神气和我的得意对比着读,就能读出味道来。自己练练。

  “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做做这个动作,对,就这么轻巧,读出来。

  (3)同学们,作者只对这么三件事的细致描写,就让我们感觉到赶海是那么有趣,而实际上,赶海的乐趣就这些吗?从这段哪里读出来的?(课件11)

  作者正是先总体写了赶海的人们的活动,又通过对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三个情景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体会到赶海的乐趣。

  (4)请同学们完整地读读第三自然段,好好感受赶海的乐趣。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6.同学们,赶海的乐趣多,但是同学们在自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第一和第五首、尾呼应,写的是什么?

  我们来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了什么?对故乡、对大海的一份深深的爱!

  7.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感受这份深情。

  放音乐《大海啊,故乡》。

  四、结束语。

  下节课和同学们一同上实践课。

  板书:                  追浪花

  11   赶海      摸海星        有趣

  抓螃蟹

  捏大虾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5

  课文简析:

  《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趣”事。

  文章的“趣”主要体现在:

  1、有趣的事件:文章以赶海为引线,抓住“追浪花”、“捞海鱼”、“捡贝壳”、“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等几个点,尤其是后两件事,更是形象具体,充满趣味;

  2、有趣的语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分别用了四个语气词、一个比喻句以及“不甘”“东逃西窜”“逗”等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牢牢抓住读者的心,趣意盎然。

  此外,文章不仅在第四段用一种平静、满足的笔调描绘了夕阳西下、满载而归的渔民生活,更通过首尾呼应的方式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学情分析与对策:

  《赶海》一文虽然文字轻松、语言活泼,但对于没有去过海边的孩子们而言,毕竟远了一些,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成了我们教者最值得研讨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我围绕着一个“趣”字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这么多的事情中,你最想做什么?在学生的选择中出示相应的句子,将教学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教师的备课与上课的流程适当的不统一,不仅无伤于课堂,相反还能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拘谨了,思路也打开了,以此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赶海这篇课文,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我赶海时的哪几件有趣的事?(板书)

  (过渡):在这么多的事情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呢?

  二、学习课文         

  (一)、找趣

  师:选择你们认为最有趣的一件事, 自己默读有关的内容,想想哪里哪里让你觉得有趣了(划句子,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交流文中有趣的地方

  〈一〉、摸海星

  (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①     指名学生朗读体会

  指导学生慢读“摸呀摸呀”,体会摸海星不容易,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海星有些调皮,“我”不大容易摸到。“嘿”字,读得又轻又高,读出小作者的兴奋。

  ②     学生练读

  ③     做动作摸海星

  ④     生齐读。

  〈二〉、捉螃蟹

  (出示:“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①指名朗读,体会“不甘束手就擒”而“东逃西窜”,从“努努嘴儿、不作声”体会怕惊动了螃蟹,感受赶海的乐趣。

  ②从“哎哟”体会小作者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来体会被夹后很疼的样子。师生一起读

  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比赛读

  〈三〉、捏大虾

  (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①     指名学生读

  教师评价参考: 你读得很认真,都读对了。老师建议你读“咦”和“哦”这两个字时,可以脸上带上表情读, 这样就能读得更好!

  ②      理解“逗”字:这里是谁逗谁?为什么逗?从中你能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

  ③学生练读。

  (出示:“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你见过戏台上的武将吗?是什么样的?

  与这里的大虾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里把大虾比作武将,写出了大虾的什么?(威武、勇猛)

  大虾又为什么变成了我的俘虏呢?(只一捏:体会力道之小。)

  从 “再也神气不起来”体会斗败的大虾的可爱样。

  指导朗读。

  师总结: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大虾啊,可见,赶海是一件多么有趣是呢!难怪我要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来到海边领略一下赶海的乐趣!

  生齐读第三段。

  四、延趣。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享受了小作者赶海的乐趣,准确的语言、生动的描写,让人深深地陶醉其中,彷佛一起度过了那美好的时光。其实啊,文章的六件事作者只写了这三件,还有三件事被作者略写了呢,因此,我邀请学生在略写的事情中,挑选你最熟悉的写一写:写追浪花,可以写一写和浪花赛跑;写捡贝壳,可以抓住贝壳在水中是如何的跟我捉迷藏、捡到后又是如何向我展示它们的魅力的等等。

  师生共同讨论,进行小练笔。

  板书设计:  

  25.赶海

  追浪花

  趣       抓螃蟹

  捏大虾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因为对赶海生活的不熟悉而望而却步,相反,由于引导得当,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思维相当活跃,再加上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得好,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将三件趣事的顺序打乱了,但并不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这也让我再一次体会到,教案与实际上课之间的差距,课堂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状况我们要能沉着以对,也更深的体会到教师主导作用的深刻含义。 

  一、以趣激趣,趣在文字

  全文共写了六件事,却只有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是详细描写的。其宗尤以后两件事写的更为传神。“……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前一句通过对螃蟹心理的猜度“不甘”引出它的动作“东逃西窜”,活脱脱的展现了螃蟹的狼狈,后一句则通过大虾被捉前后的对比:由主动的挑逗、不可一世到后来的被捉,泄气,一切只缘于我的“只一捏”,抓住这些细节,学生想不感兴趣都难。

  二、以读展趣,趣在再现

  课文语言很活泼,用词准确、传神,尤其是第三段中的四个语气词,更是将作者当时的得意、好奇、疑问、恍然大悟等内在的心理展示的淋漓尽致,因此,读就成了再现当时情景的最好手段。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你有过激动吗?你有过紧张吗?联系自己的生活,揣摩作者的心思,学生入情入境,美文美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事实证明,每一个学生都是最好的朗诵者。

  三、以写说趣,趣在表达

  本文既是一篇美文,值得我们深入浅出的推敲、学习,同时也是一片很好的范文,对于指导学生的习作大有好处。其次,文章的六件事中只是详写了两三件,而略写的部分就为我们的实践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因此,我邀请学生在略写的事情中,挑选你最熟悉的写一写:写追浪花,可以写一写和浪花赛跑;写捡贝壳,可以抓住贝壳在水中是如何的跟我捉迷藏、捡到后又是如何向我展示它们的魅力的等等,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    

  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说的,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的。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简析:

  1.整体课文分析

  《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语言,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具体的语句体会赶海的乐趣,积累运用语气词,动词。

  二、设计思路及理念:

  《赶海》一文虽然文字轻松、语言活泼,但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们最值得研讨的地方。因此,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趣”字,设计问题: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另外,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图片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海星、海螺,拉近学生与大海的距离,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文中。整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去读趣、找趣、品趣、说趣、演趣、写趣,使课堂气氛和谐,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鼓励下的学生敢说、敢评、敢演、敢问,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课堂灵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板书:追浪花)

  1.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闭眼边欣赏边想象画面.

  2.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

  3.美妙的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蔚蓝的海边.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着小作者一起去赶海.(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情境导入。鼓励孩子插上了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思维,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找“趣”

  过渡:潮退了,告别了可爱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总结,相机板书: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2.默读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字词,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然后再大声地读一读最喜欢的片段。

  三、品读课文,体验“趣”

  (一)、抓海星

  1.引导学生读好“摸呀摸呀”。

  以读代讲:你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那么慢啊?

  这样摸会把小海星吓跑的.

  2.想看看可爱的小海星吗?(出示图片)

  3.指导感情读出喜爱之情。

  鼓励性的评价: 你笑着读这个”嘿”这句话,读得真棒

  4.让我们学学他,边笑着读边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感受下摸海星的乐趣!齐读

  小结:这短短的一句话,我们从一个动作”摸呀摸呀”、一个语气词“嘿”、甚至一个不起眼的小感叹号都感受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我们文中像这么有趣的画面还有很多呢,你还觉得哪件事特别有趣呢?

  (二)、捉螃蟹

  1.指名读觉得有趣的句子.

  质疑:那个低着头的小伙伴在寻找什么? ---捉螃蟹

  2.同学们,螃蟹好捉吗?

  从文中哪儿看出来这家伙一点儿都不好对付? ---东逃西窜

  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东逃西窜.

  4.为什么要东逃西窜呢? ----不愿意乖乖地被人捉住。

  顺势理解“不甘束手就擒”的意思

  5.想象此时螃蟹的心理---慌张  惶恐  恐慌  紧张

  引导读出螃蟹的内心.

  (想象画面边读边加上动作.)

  6.演趣。同桌两人合作,多读读尝试表演。(教师指导)

  7.指名表演。老师也想凑凑热闹读旁白.

  师生对话:

  a.他为什么只努努嘴儿,不作声? ­----怕螃蟹跑了

  b.问表演的学生:捉到了吗?

  c.被螃蟹夹疼吗?那以后还敢不敢捉了?

  小结:同学们,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呦”一声的疼痛大叫,都让我们体会了捉螃蟹的乐趣,你们能通过朗读让人感觉到其中的乐趣吗?如果边读边想象捉螃蟹的画面,就会读得更好了

  (指名读,评价.齐读)

  (三)、捏大虾

  1. 读趣。

  对比句子: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

  a. 指名对比读.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b.指名读“咦”的句子,读出了什么感受?---疑惑

  “哦”的句子读出什么感受?---恍然大悟

  2.分组,男女生对比读.

  3.大虾是怎么逗我的? 抓住“逗”字体验“趣”。

  b.读这句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怎样的大虾? ---威风凛凛、神气、得意

  从哪儿感受到它的威武了?----“摇摆”

  c.随机指导读出相应的感受

  d.伸出双手,当作长须,加上表情品读大虾的神气

  e.难怪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

  (多媒体出示大虾和武将,谈相似之处,将­_____比作______感受比喻句的妙用。

  f.这大虾的样子还真有点吓­­人呢,小作者怕吗?从哪儿看出来?

  g.知道朗读:重点抓住以下词语指导朗读,预设:

  (1).“轻轻”

  评价:你太用力了吧,会把大虾吓跑的.

  你捏的可真小心啊.

  (2).“只一捏”

  评价:你捏的太辛苦了,不该是“只一捏”

  你捏的真轻松

  (3).“再也”

  评价:都成俘虏了,你怎么还这么神气呢?

  h.大虾成了你的俘虏,你能用上语气词对它说句话吗?

  哈哈,看你还怎么神气.

  嘿嘿,看你往哪里逃.   

  i. 读到这里,很多同学手里和心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捏一捏这只大虾。齐读捏大虾部分。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读读、想想、演演、再读读的方式去再现课文的趣味。通过各种语言评价方式,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形式的表演引导,鼓励学生各自独特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总结趣事,延伸海“趣”

  过渡: 1.(联系板书)刚才我们同小作者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2.出示句子: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a.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人多,热闹)

  b.从哪儿感受到的?”有的…有的…有的…”

  c.揭示排比句: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排列的句子

  3.指导区分读出节奏快慢,声音高低,感受人多,热闹

  4.其实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边看图边想象。

  5.填上合适的动词,出示:

  _拾_海螺  _捞_海蛎子  __捉_海参  __捞_海带  各种海鱼和生物都可能被海水带上来

  (过渡):赶海除了可以让我们大饱口福,还可能捡到许多精致的贝壳海螺等,做成挂件,风铃呢

  [设计理念]:既认识了省略号的作用,加强了学生对表示动作的词的概念,又利用插图,发挥想像,练习了说话。

  5.总结:这些趣事真让人回味无穷.同学们,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享受下赶海的喜悦,好吗?(播放音乐)

  (五).回归大海,回味趣事

  (过渡:)快乐的时光总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每个人的箩筐里都沉甸甸的,这时的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1.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出示晚图)

  你脑海里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平静的美

  柔和的晚霞,轻柔的海风, 真是舒服极了.我又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最爱的的歌.

  引读: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这支歌儿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a.开头提到,结尾再次提到,这就叫----首尾呼应.

  b.小作者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支歌呢?

  出示练话: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_________的趣事.有趣在哪儿?----(变化板书:由“?”变成“……”)

  过渡:赶海,给小作者带来很多很多乐趣,在你童年的记忆里哪些事给你带来乐趣了呢?

  三.总结全文,拓展写“趣”

  (联系板书,过渡):赶海趣事真多啊,可小作者只选了两件事,通过有趣的动作,大虾、螃蟹可爱的样子,以及妙趣横生的语气词,向我们展现其中的乐趣,其他只是一笔带过。这样由总到分和详略适当的写作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小练笔:在 ­­____上填上准确的动词或生动形象的样子,在(  )中添加恰当的语气词,说一说挖海螺的趣事!

  来到海边,(  ),沙滩上好多人啊!他们有的___ ,有的___  ,还有的___  ……我___ 开一块块石头,仔细找,(  ),好多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海螺 ___ 在沙子里。___!它们有的像___有的像___还有的像___,我只轻轻一挖, (  ),它们就全成为我的“战利品了”.

  (适时出示海螺图片,便于学生了解海螺的形状)

  总结写法:今后作文中可多学学这些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童年的趣事,

  同学们,童年赶海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难忘童年,难忘赶海,难忘大海, 让我们在<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中再次重温那温馨的日子.

  板书

  赶海

  追浪花

  总   捞海鱼    捡贝壳   拾海螺   捞海带

  趣 ?(……)    抓  海星

  分   捉  螃蟹

  捏  大虾

  教学反思: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每次指导学生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力争做到在读中理解、感悟课文。实际教学中,虽然将三件趣事的顺序打乱了,但课堂反而更轻松,灵动了,拥有了主动权的学生兴趣也空前高涨,思维相当活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一、以趣激趣,趣在文字

  全文共写了六件事,却只详细描写了后两件事。“抓螃蟹”通过对螃蟹心理的猜度“不甘”引出它的动作“东逃西窜”,活脱脱的展现了螃蟹的狼狈,“捏大虾”则通过大虾被捉前后的对比:由主动的挑逗、不可一世到后来的被捉,泄气,一切只缘于我的“只一捏”,抓住这些细节,学生想不感兴趣都难。

  二、以读展趣,趣在再现

  课文语言活泼,用词准确、传神,尤其是第三段中的四个语气词,更是将作者当时的惊喜、好奇、疑问、恍然大悟等内在心理展示的淋漓尽致,因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趣,入情入境,还原课本情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了最好的朗诵者。

  三、以写说趣,趣在表达

  本文既值得我们深入浅出的推敲、学习,同时也是一篇好的范文,对于指导学生的习作大有好处。其次,文章的六件事中只是详写了两三件,而略写的部分就为我们的实践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因此,我邀请学生学会用上一些语气词,恰当的动词和总分,详略的手法写一写挖海螺的趣事,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去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卢梭说的“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7

  《赶海》一课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本课内容比较浅显,应着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帮助学生领会思想感情,训练学生的语感。其中捉蟹、摆虾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具体而生动。为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突破难点,采用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具体设置如下程序教学:

  一、引出“趣”,切入重点.

  回忆:赶海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件怎样的事?引导学生带着迫切的心情去海边赶海。通过描写浪花的句子去品读“追浪花”的场景,快读全文,找出具体写赶海趣事的自然段。

  二、紧扣“趣”,辐射全篇。

  1、仔细读第三,找出赶海的有趣场景,分别加上小标题,理清脉络。

  2、自由读第三,思考,哪个场景最有趣?从那些地方看出这个场景的有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自渎感悟能力。

  3、导读重点场景,捉螃蟹部分先让学生试读,通句子比较。从“摸呀摸呀”,“嘿…!中体会到抓小蟹给我带来的乐趣。抓住两个“原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幼感画面。通过第一个“原来”使学生体会到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的专注神情与“螃蟹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的鲜明对照,通过第二个“原来”使学生体会到螃蟹作最后挣扎令人忽俊不禁的情形导读“捏大虾”时学生品味比喻句的精当,通过朗读想象大虾大摇大摆神气十足的样子,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我“只一捏”便俘虏了“武将”的那种得胜时的喜悦心情。

  4、自读感悟这两个场景的“趣”。

  5、多媒体出示赶海画面,学生想象赶海还有那些趣事,引出文中“有的……有的……”句式。

  6、学生自由读4、5节。结合前文,插图,理解“满载而归”和“战利品”的意思。

  三、再品“趣”,整体回归。

  师述。把学生带入情境:“我”提着“战利品”,迎着柔和的海风,沐浴着夕阳的余挥,踩着软绵绵的沙滩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极了,不由得哼起了最爱唱的歌。

  四、围绕“趣”,课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语气:“战利品、武将”借代词,“束手就情、东逃西窜、满载而归”成语。这些词语的恰当运使用使文章生动形象。尽管全文场景描写没出现一个“趣”字。但我们读后却充分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让我们学习这种写法,写一写自己玩得最开心的一次活动。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领会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感。下面就针对第一教时的教学谈谈我的设计意图。

  一、激qing入境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读感知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寻求解答。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qing朗读表达出来。

  三、重视字词教学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识字、写字还十分重要。这堂课,我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识字教学,并留有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字,对于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不正确的及时纠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整堂课我就是从以上几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赶海》(第二课时)    (苏教版第六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0

  《赶海》(第二课时)    (苏教版第六册)

  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评、自悟赶海的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体会赶海的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准备

  磁带、图、各种卡片【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四 教学过程

  一、 创境导入

  1、 上节课,同学们都说自己曾去过海边赶海,玩得可开心了,有个小男孩呀,听了大家的介绍,也吵着闹着要去海边,今天小男孩就要去赶海了,你们想不想跟这个小男孩一起去赶海呀?(想)

  相信这次赶海一定很有趣。(板书赶海)

  2、 (闭上眼睛)听,什么声音?(放录音:海浪声)

  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先别急着回答,静静想象,(继续播放海浪声,持续一分钟左右)想象后交流。(学生好似真的到了大海边)

  3、 师述,(边说边贴图)是啊!看一望天际、蔚蓝色的大海在欢迎大家呢!海鸥在飞翔,海浪在歌唱,远处,片片白帆迎风招展,真美啊!

  二、 精读课文

  一、 精读课文二三小节,感悟小男孩和人们赶海时的快乐。

  (一) 感悟小男孩的快乐

  1、 自读二、三小节,看看小男孩在海边做了哪几件趣事,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划一划,把这几件趣事划出来。

  2、 交流。(贴男孩在捉螃蟹、追浪花、捏大虾的图和板书追浪花、捏大虾、捉螃蟹)

  3、 出示描写这三件趣事的语句,选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再读一读,想一想有趣在哪里,怎样读好它。

  4、 再自读后交流,学生先讲到哪件趣事就先体会其趣。

  a、 追浪花: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趣在哪里?(1)趣在浪花像人一样,不肯离去。

  (2)趣在小男孩明知追不上,还要去追。

  怎样读出这趣,进行朗读擂台赛,其他同学评,有没有赛过,为什么?

  b、 抓螃蟹: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你认为抓螃蟹有趣,读一读这句话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例:摸呀摸呀读得慢,是因为能表现出小男孩

  (1)摸时很害怕,怕被夹住。

  (2)螃蟹不太容易摸到,摸得慢。

  例: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读得响亮、高兴,是因为能表现出小男孩的高兴、喜悦。

  其他同学评有没有读到位。

  c、 捏大虾:咦,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看图比较理解武将和俘虏,说说为什么这么称呼大虾。

  小男孩捏大虾心理变化可大啦!想想他心理怎么想,表情动作会怎样?

  争当小演员进行表演,大家评评小演员有没有演出小男孩的不同心理。评一评谁是最佳小演员。

  不仅有演好,也要读好,再把这段话读一读。

  5、 看到小男孩玩得这么开心,你也想玩一玩吗?选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玩,可做动作表示,也可用朗读表现,比一比谁玩得最开心。

  全班大声练读。

  进行比读,先个别比,再集体比,比时也可做做动作。

  (二)、感悟人们的快乐

  1、 同学们,可别先光顾着自己玩,看看沙滩还有其他人在赶海吗?(贴人们捉螃蟹,捞海龟,捡贝壳,小男孩被螃蟹咬图)

  2、 交流

  a、 人们有的……有的……有的……人们玩得开心吗,指导朗读。

  b、 呀,这小男孩为什么皱着眉头?(原来被大螃蟹夹住了)。

  怎么会被夹住的,学生自由读,体会“东逃西窜”,“不甘束手就擒”等词。

  (三)   想象有趣

  i. 同学们,你们还想继续玩下去吗?(想)

  你们还想玩什么?

  学生自由说,(捉鱼、冲浪、潜水等)

  二、  精读课文四、五小节

  1、 好了,太阳偏西了,我们该回家了。哇!小男孩的小背篓可真沉啊!(出示小背篓)老师快拎不动了。

  2、 看看,里面有什么?老师把里面的“战利品”一样样拿出来,请学生认识,并理解“满载而归”。

  3、 人们开心吗?谁读得好,就把“战利品”送给谁。

  三、 总结全文

  1、 一路上,海风吹拂着我们,舒服极了,我们不由会响起一首歌《大海啊,故乡》(放音乐)。学生随着音乐不由得唱起这首歌。

  2、 这次赶海一定会给小男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听到这首歌,他就会想起这件趣事,,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次有趣的赶海。 (板书趣)

  3、 在音乐声中齐读课文。

  提供依恋晴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9

  一、复习导入

  1、  继续学习第11课——《赶海》

  2、  复习生词、开火车读、领读。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赶海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了,其实啊,我的赶海计划并不是那么顺利,在赶海最初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呢?

  指名读

  同学们,你听出了什么?你们觉得这句话中那个字最生动最有趣?——“闹”。

  想想看:这时你的脑海里有没有“闹”的情景呢?

  我来扮演舅舅,你是我小作者,我们来演一演!

  好吧!我们就去吧!那你来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2、【过渡】终于来到盼望已久的海滩了。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我为什么兴奋?你能读出浪花依依不舍吗?

  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一)   学习第一句。

  1、  【过渡】退潮后的沙滩上可热闹了,快去瞧一瞧吧,大家都在干什么呢?

  (1)出示:“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2)指名读

  (3)沙滩上的人真多啊,他们在干什么呢?

  (4)【过渡】赶海有真有趣,人们忙得热火朝天,不过,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藏在省略号里,让我们边看图边想象,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起来吧。

  出示:“这时,沙滩上已经好多人了,他们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评价,你们说的真棒,真是热闹非凡啊!)

  (二)   学习三个场面

  1、【过渡】

  更有趣的还在后面呢?那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那几件事情呢?打开课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接下去的部分,思考,这段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用笔画出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

  2、  交流:谁来说说这段向我们介绍了几件有趣的事?

  3、  板书:

  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4、【过渡】我们来看看海星是怎么被抓到的。

  a抓海星  出示句子

  你是怎么抓到海星的?把读出来

  老师告诉大家“摸呀摸呀”可以想象我摸得怎样(认真、细心),所以要读得轻些、慢些。你再来一次,谁再想试一试?(几生试)有进步,老师感觉到了,你们是那么地仔细、那么地小心,不放过一个地方。

  突然间摸到一只海星,真是(又惊又喜)谁来试试?

  嘿,要笑着读,读出欣喜劲儿!练读,齐读。

  b【过渡】海星是摸到的,那横行霸道的螃蟹是怎样捉到的呢?读一读。

  出示: “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他的手。

  谁能告诉老师,小伙伴为什么不做声?(担心把螃蟹吓跑了)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什么叫束手就擒?不甘又是什么意思?“不甘束手就擒”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所以要读得轻些,谁来做努努嘴儿的动作?你来试试(生读)。

  完整的读一遍。

  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哎哟”一声读得特别有好奇味道!你再来试试。

  (螃蟹的大螯夹住了你的手,疼不疼啊?疼就要大声喊出来。)

  “突然”后面又该怎么读呢?(大声急促)提一生读,但声音不大。谁能更大声来读。

  齐读。

  c   【过渡】螃蟹真不好抓啊!大虾难抓吗?

  指名读

  比较一下“咦”和“哦”的语气,“咦”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哦”读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谁来试试?

  谁再来试一试?

  你们见过京剧里的武将吗?(出示图片)

  在这里“武将”是指?(大虾)

  一只小小的大虾竟然摇摆着长须和我斗,真是自不量力啊!我是怎么捉住这只狂妄自大的大虾的呢?

  “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威武的大虾们,已经被我束手就擒了。”

  如果捉大虾时再读得轻一点就更好了,因为课文中“我是轻轻伸过手去,轻轻一捏。”

  谁来试一试。

  这一块太有趣了,还有同学想读吗?(又一生读)有没有那位同学能超过他?(生再读)

  齐读。

  小结:同学们这就叫读书,去琢磨文章中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把隐藏在里面的感情体会出来,再通过朗读来表达作者的情趣。让我们再琢磨琢磨这几个语气词,相会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

  出示四句,请同学们自己先试着读一读,体会句子中所表达的情趣。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惊喜)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好奇)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惊奇)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恍然大悟)

  指名读,评价。

  5、总结:“嘿、哎、咦、哦”这几个是语气词,“哎哟”是拟声词,这几个词虽然从意义上讲没有任何意思,但是汉语就是这么奇妙,有了它们,课文显得生动的多了,读起来就非常有意思了。 它们巧妙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谁愿意来试一试的。

  6、【过渡】赶海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让我们再次跟随小作者去回味、体验,把这些句子带入文中读一读吧,体会赶海的乐趣。

  一起读读第三小节。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间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了。

  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如果说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是一幅热闹的赶海图的话,那么此时的海滩又是怎么样的呢?(宁静)

  对,想象一下,落日的余辉照耀大海,灿烂的霞光洒在海面上,几只海鸥在自由自在的飞翔,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来让我们再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感受一下那份宁静。

  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王勃的那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欣赏歌曲

  【过渡】告别热闹的海滩,告别平静的大海,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大海啊故乡》

  五、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着小作者来到沙滩上,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感受了赶海的乐趣,感受了大海的美,赶海真是其乐无穷啊!

  请你们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过特别开心、有趣的事情,将它写下来吧!相信你会写得很棒! 

  六、布置作业,小练笔。

  写一件生活中的趣事,相信你会写得很棒!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作者:宗阳春    发表时间:2004-5-2    阅读次数:510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2、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和“战利品”的借代意义。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 看图激趣,谈话揭题。

  1、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生自由交流)请跟我来!(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 自由交流。

  3、 海水退潮时,人们就会去捕拾海鱼、海蟹、贝壳之类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赶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引导初读,感受其“趣”

  1、 你们想不想去赶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同走进大海,一起去赶海。师范读。

  2、 听完课文,有什么想说的吗?

  3、 引导学生感受到赶海的“趣”,(板书:趣)

  三、 读文品“趣”,入情入境。

  1、 你们想读吗?  大声地去读吧 。

  2、 大胆地去读给你的学习伙伴听一听,相互倾听,相互帮助,并让他给你打打分。

  3、 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再带上一支笔,默默地读一读课文,并试着把你认为有趣的地方作上记号,你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4、 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1) 乐趣一:追赶浪花

  交流、示句:“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因此作者忍不住要去?——(追赶浪花) 引导学生读出“我”兴奋的语气。

  小结: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板书:追浪花)

  (2) 乐趣二:捉螃蟹

  交流、示句:“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创设情境“摸呀摸呀”引导抓住“嘿”体会其兴奋,。指名读,互评。

  (3) 乐趣三:抓大虾

  交流、示句:“咦,怎么我的脚也――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抓住“咦”、“哦”来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武将”和“俘虏”的对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成就感。想象说话,如果是你,看到这只可爱的大虾,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

  (4) 乐趣四: 小伙伴捉螃蟹。

  交流、示句:“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有趣的,最后一起通过朗读把这件事的有趣表达出来。

  (5) 乐趣五:满载而归。

  理解“满载而归”。想象:人们会带着哪些东西回家?这时的“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舅舅往回走。)让我们来看看,他手中提着什么?(引导想象说话)

  3、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同来感受清凉的海风、一同来回味赶海的无穷乐趣吧。(《大海啊,故乡》、海浪声)

  四、 美文拓展,激发感情。

  今天,我们跟随小作者来到沙滩上,追赶了浪花、捉了螃蟹、抓了大虾,感受了赶海的乐趣。大海一直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出示诗歌《大海啊,大海!》师配乐读。你爱海吗?带着浓浓的爱和向往来读一读。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

  《赶海》多媒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道赶海是一件趣事。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满载而归”“束手就擒”等,并了解“武将”和战利品的借代意义。

  2.能力目标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实践,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利用媒体插图抓住空白之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凭借媒体加强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了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赶海的事。文章开头巧妙地引用歌词,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具体记叙了“我”的第一次“赶海”过程,赶到海边---捉蟹,捉虾---满载而归,其中捉蟹,捉虾是记叙的重点,写得具体生动。结尾再一次引用题词,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课文儿童化的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课文插图生动地再现了课文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对象分析

  生活在内陆的孩子对大海并不了解,要激发起他们对大海的喜爱,有些困难。课文儿童化的语言,浅显的内容,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本课有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传播媒体结合应用,有雄伟壮观的视频,有激情震撼的背景音乐,有生动清晰的背景图象,营造氛围,辅助讲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堂课主要采用了2种教学软件,利用webzip下载intener网上的大海风光图片,以及歌曲《大海啊,故乡》,利用frontpapge,进行图片处理,利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本堂课就是利用多媒体唤起学生记忆之中已有的表象,展示教材的内涵部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迸出火花。通过环境或学习对象的再现。

  (一)再现情景,激发共鸣

  教师行为:

  提问:1你们喜欢大海吗?老师有个朋友刚从青岛回来,他带回了许多漂亮的海景照片,大家想看吗?2提问:能说一说看后的感受吗?

  学生行为:1观看屏幕、感受海之美 2学生谈感受

  设计思路及分析: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一个能吸引学生注意的好开头,对于生活在武进地区的学生,海是陌生的,为了激起他们与小作家的共鸣,我利用多媒体展现了一组大海的风光图,并以歌曲《大海啊,故乡》为背景音乐,产生了壮观的立体感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激起热爱大海的感情共鸣,从而达到“课伊始,情亦生”,为学习的深入搭建了感情的平台。

  (二)想象场景,读中体验

  教师行为:1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几句话写出了我热爱大海?2刚巧,赶上退潮,退潮时又是怎么样的情景呢?你能读出海浪的哗哗声吗?3小作者见到这么美的情景,多么兴奋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段,去分享小作者的快乐

  学生行为:1交流找出“闹”“兴奋”两个词 2听海浪声,个别朗读“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

  3练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思路及分析:构成文章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有一定的造型、功能和表现功能,学生美读后形成融会了朗读者情感的体验,并对这一体验进行再加工深化,使之更加丰满鲜明。通过配乐朗读,学生脑海中会浮现出大海的形象,体会小作者着急去海边的急切的心情。

  (三) 观察场景,读中感悟

  教师行为:出示课文插图,仔细看图,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我们来到大海边,只见远处----。这时,沙滩上----。近处----。1发挥想象,说一段话吗?2在海边哪些事使“我”觉得有趣味,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可以小组交流。3(媒体出示捉“螃蟹”和捉“小虾”的句子),你能读得有趣,让大家听得有趣吗?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同学们愿意和我合作吗?

  学生行为:观看屏幕,感受赶海的乐趣,组织语言,练习说一段话。2小组交流趣事。3练读

  设计思路及分析:把课文插图搬上大屏幕,让学生仔细观察,使之展开丰富想象,通过反复朗读来获得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能有序地说一段话,并从中感悟到大海的乐趣。通过文字幻灯片来理解重点词句,我制作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句话的文字幻灯片在讲解时,让重点词“武将”改变成醒目的颜色,点击它,文字下面立刻出现京剧中“武将”的舞台形象,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武将”的借代意义,对这一讲半天也说不清的舞台形象有了鲜明的认识,从而更易感悟出捉虾的乐趣。

  (四)回归整阅,升华情感

  教师行为:1播放课文录音(最后两节),我的“战利品”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2赶海有那么多的收获,大家高兴吗?一起来体会这份喜悦之情吧!3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学生行为:1听课文录音,想象还会有哪些“战利品”理解“满载而归”2莫读最后两节,跟唱歌曲。

  设计思路及评析:采用很自然的过度语引出课文录音,使第一范文不再僵化,而是在欣赏一场演出。自然合理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了“战利品”,通过默读升华情感,从而激起学生对大海的无限热爱。歌曲首尾呼应,深刻地体味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作者:佚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一中心小学校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7

  《赶海》教学课堂实录二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苏教版三年级第11课《赶海》教学课堂实录

  长江路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教课3月9日下午第2节课 

  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比较浅显的文章,充满了童真,童趣。设计这课时,我有这样几个理念

  1、抓住读,读中悟,读中思,读中练,读中笑,突出读在小学中年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深入解读文本,文本中蕴涵的趣,我认为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赶海时热闹的场面是,另外一个隐藏在文中的关于安静的海滩的描写也是十分有趣的。

  3、注重美的教育,在解读文本时我考虑学生对海的印象不是很明确,于是在教学中引入学生习作的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4、注重情景化和生活化的创设。

  一、初读课文——找“趣”

  1、上堂课大家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我们轻轻打开课文,自由读2-4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可以动动笔,用波浪线划出来

  2、交流

  什么很有趣呢?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3、生交流

  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插图:人们赶海的情景图

  (1)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2)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

  (3)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练习用“有的  有的    有的

  二、精读课文2-4自然段,体验“趣”

  1、学习第二自然段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一生朗读。

  师:你读得很投入,有回忆的味道。谁再来读得“有趣”一些?

  另一生朗读。

  师:留心一下这个“闹”字。板书:闹

  我们读书时可以边读边想,读到这个“闹”字,你想到了什么?老师做舅舅,你们商量一下打算怎么闹?演一演。

  女生:(甜甜地,撒娇地)舅舅,舅舅,你带我去赶海好不好?

  舅舅:我在看书改天去。看,这书写得多好。

  女生:不嘛不嘛,我要去捡海边的贝壳。你带我去呀!

  舅舅:你作业做完了吗?我没空,以后带你去,去吧去吧。

  外甥女只好无奈地下去了。

  师:谁再来闹得厉害点?

  男生:舅舅,舅舅,我们现在就去赶海好不好?

  舅舅:我正看书呢!明天带你去。

  男生:明天要涨大潮,舅舅,现在就带我去嘛,现在就去嘛。

  舅舅:好好好,我真拗不过你。你可真会闹,连拉带拽的,我们现在就去!

  男生:舅舅,你真是我的好舅舅。

  师:再读读这一句话,从这个“闹”字中,你读懂了什么?看出了什么?

  生:我知道舅舅被我一闹,不得不带我去赶海。

  生:从“闹”字中,我读出他们赶海的心情迫切,焦急。因为赶海有趣,好玩,所以我要“闹”

  师:你们把“闹”字读懂了,读活了,读时联想到具体的情景真不错。

  师:来到海滩,看到什么了?

  生交流

  过渡:哇,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也去乐一乐吧!大家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事很有趣。

  生汇报:(学生汇报到哪里,就分析哪句)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倡个性化学习]

  △捉海星很有趣

  (1)自己捉海星

  ①怎么捉的,谁来读一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受?

  (“摸呀摸呀”读得很好,老师感觉你摸了很长时间)

  师:摸呀摸呀,板书:摸

  一生接着朗读:

  “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

  师:你为什么摸得这么慢,这么小心呢?

  生:我一边在寻找,一边在摸,所以读得很慢。

  师:你还有什么想法?

  生:千万不要惊动了它。

  ②你捉到海星了吗?说说你的心情。

  谁也能用朗读把捉到螃蟹的快乐表现出来?

  师:大家觉得他读好了哪个词让人觉得很惊喜?(突出“嘿”、“抓住了”)

  一生朗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嘿”字怎么读?你来试一试。

  生读

  师:你这个“嘿”字读得特别有味道,介绍介绍读书经验。

  生:抓住这只小螃蟹特别兴奋,我还看到句子后面的感叹号,我读“嘿”的时候特别高兴。

  师:读书时不放过标点符号进行体会,你理解得更深入,难怪你“嘿”字读得酣畅淋漓。

  (2)看小伙伴捉螃蟹

  ①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理解“哎哟”

  出示:“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你从“哎哟”中听出了什么?

  生:疼。

  生:我除了听出了疼,还听出疼中夹杂着高兴。

  师:谁再试试读读“哎哟”?

  生:“哎哟”我读得快,因为没想到螃蟹用大螯夹住了自己的手。

  生:“哎哟”我读得高兴。

  师:我是这样读的,示范读。

  师:“哎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读法,你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自己练读。  

  △捏大虾很有趣

  (1)指名读

  一生朗读:师:读书要有表情,好的朗读不仅体现在声音上,还体现在表情里,甚至动作中。“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中的“咦、哦”如何读好呢?自己练练这句话。

  同桌互读,通过互相观察对方读该句子时神情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语气词““咦、哦”的不同含义。

  “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请你做个捏的动作。

  生慢慢地做捏的动作。

  师:谁还来做个捏的动作?

  生捏的动作快但不是太着急。

  师: 你读得真棒啊!老师感受到趣了。

  (8)谁再来读读这三句话,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齐读第三自然段

  [该环节的设计在于抓住文中的动词和语气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以朗读为主体会其中的趣。]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师范读,感情由澎湃进入安静,寻求一种感情的落差)

  过度;老师喜欢海,老师有个学生也喜欢海,她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师读文。

  师: 那宁静的大海此时是那样的安逸,作者在柔软的沙滩上尽情的漫步,任凭海风吹在自己的脸上,享受着这份惬意。这难道不是一种趣吗?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生接读,抒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师:作者又唱着那首熟悉的歌回家了,师接读。

  七、结束语

  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

  八、作业:1、阅读关于描写大海的文章《海上日出》《赶海的小姑娘》

  附板书:

  赶海

  闹 

  追 浪花

  趣   捉 螃蟹      动       安静

  捏 大虾

  抓    海星

  转载

  ;id=729【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11 赶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赶海”是什么意思?(人们赶在大海退潮时,在海边捡拾一些海鱼、海虾之类的东西。)

  2、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去赶海?(“我”童年时,跟舅舅去赶海。)

  3、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第2至5自然段。)

  (复习的几个问题,很有层次。说明对教材的理解很清楚。)

  二、讲读第2至5自然段。

  过渡:“我”童年赶海时,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在赶海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怎样呢?我们来细细地阅读课文。

  1、讲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

  (2)交流。

  ①舅舅带我去赶海。

  指导朗读。你已经读懂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真不错。这句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注意了吗?我为什么“闹”?会怎样“闹”?

  (这个“闹”字,抓得好。“闹”,既说明是再三的要求,又体现儿童的特点。)

  ②到了海边,“我”看到海水“哗哗”往下退,浪花不时回过头来。

  你想亲眼看一看这样的情景吗?(点击出示浪花画面)

  看到这样的情景,耳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

  作者看到这样的大海,他又是怎么写的?(点击出示文字)指名读。

  ③我兴奋极了,追赶浪花。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极了”。

  (3)小结。

  这一自然段讲舅舅带“我”去赶海。一到海边,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动人的情景,“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浪花。板书:追赶浪花。

  (这一段话,要求学生细细阅读,感悟三个意思,引导是到位的。)

  2、讲读第3自然段。

  过渡:“我”和舅舅一起来到海边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我也立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做了些什么?

  (1)自由读,思考以上问题。

  (2)结合交流,指导朗读。

  ①“我”抓螃蟹。(板书:抓蟹)

  指导朗读。螃蟹好捉吗?你怎么知道不好捉?你读读看?(生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捉到小螃蟹真是一件开心事,老师教你一个好办法,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很好。你试试?

  ②“我”捉大虾。(板书:捉虾)

  “我”又是怎么捉大虾的?读一读,用小括号括出有关句子。

  指名读。指导读:你读得真好!尤其是1、2两句。(点击出示文字:“咦……逗我呢!”)刚才老师看到了他的表情,觉得是种享受。我们请他转过身读,大家注意看他脸上有什么变化。(生答后,点击“咦”和“哦”变红色。)

  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点击出示大虾画面)这只大虾怎么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摸一摸这只大虾。(点击画面出现文字)齐读。

  ③小伙伴捉螃蟹。

  过渡:“我”抓到了螃蟹,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

  结合回答,点击出示螃蟹画面及句子:“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指导朗读。看看这只大螃蟹,它可不好惹,正想着办法四处逃窜呢!谁来读?(指名读)所以,小伙伴只努努嘴儿,可不能惊动了它。

  (3)小结。

  同学们,“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板书:趣)“我”摸到了小螃蟹;小伙伴虽被螃蟹夹住了手,但还是很开心;“我”还亲手俘虏了一只大虾呢!

  (讲读“我”赶海的情境,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我”的句子,接着理解描写伙伴的内容,最后小结时又根据作者思路进行叙述。这样的安排是好的。)

  3、讲读第4、5自然段。

  (1)细读第4自然段,展开想象,重点理解“满载而归”。

  过渡: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太阳偏西了,我们不得不回家了。瞧,每个人的背篓里都沉甸甸的,你知道里面会有些什么吗?(自由发言)这可都是他们的“战利品”啊!所以书上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叫“满载而归”。(板书:满载而归)

  (2)细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表达感情的。

  背着沉甸甸的背篓,“我”的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迎着腥咸的海风,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最爱唱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这样的设计,能课堂教学达到一定的高潮。)

  三、讲读第1自然段

  这首歌多美啊!现在,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赶海的那件往事。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感受了浓浓的赶海乐趣。如今,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赶海时“抓蟹”、“捉虾”的情景,真是趣味无穷。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表情朗读,也可配上动作读,进行表演。

  附板书:       25、赶海

  赶到海边

  趣  抓蟹捉虾

  满载而归

  (这篇课文,是作者写儿童时代所做的事情,语言也很通俗。课文的内容是浅的。浅文如何深教?这份教案的设计,大家是可以借鉴的。)

  (简评:徐伟健)

  (使用教材: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理解“武将”“战利品”。

  3、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重点: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

  教学难点:激发想像,练习说写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歌曲《大海啊,故乡》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这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海浪的声音)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跟随作者去赶海,享受其中的乐趣。

  [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找“趣”

  1、我们轻轻打开课文,读读2-4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可以动动笔,在旁边作上记号。

  [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交流

  什么很有趣呢?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交流的同时让学生读读相关的句子,初步感知“趣”]

  3、出示句子和插图

  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插图:人们赶海的情景图

  (1)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2)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

  (3)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既认识了省略号的作用,又利用插图,发挥想像,练习了说话。]

  三、精读课文2-4自然段,体验“趣”

  过渡:哇,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也去乐一乐吧!

  1、大家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有趣就多读读。

  2、把你体验到的乐趣读出来或说出来。

  △捉螃蟹很有趣

  (1)自己捉

  ①怎么捉的,谁来读一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受?(“摸呀摸呀”读得很好,感觉摸了很长时间)

  谁也来摸摸螃蟹(指名朗读,可以做做动作)

  ②你捉到螃蟹了吗?说说你的心情。

  谁也能用朗读把捉到螃蟹的快乐表现出来?

  你觉得他读好了哪个词让人觉得很惊喜?(突出“嘿”、“抓住了”)

  (2)看小伙伴捉

  ①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②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③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当时的情景。

  ④交流: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捏大虾很有趣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咦”和“噢”两个语气词

  (3)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呢?谁来介绍一下。

  这只大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威武、神气,像一员武将)

  (4)我们来看看戏台上的武将,观察大虾与武将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出示京剧中武将的插图)

  (5)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出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

  [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的习惯]

  (6)这大虾呀神气不了多久了,请大家读读下面一句。

  (7)大家捏住大虾了吗?有什么感受?

  (8)谁再来读读这三句话,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

  3、练习说话(出示课文右边插图)

  瞧,他们也很开心,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

  (1)指名读

  (2)(满载而归)读正确了,谁也来读一读。(收获真多!)

  (3)小组合作讨论“战利品”的意思

  可以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原指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本文指赶海摸到的螃蟹、鱼虾之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生接读,抒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五、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先指名说说分工,再读

  [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朗读的习惯,学生学生评价伙伴的朗读,促进合作意识的发展。]

  六、看图写话

  1、比比谁赶海的收获大

  在前两次分步练习说话的基础上,出示整幅插图,播放海浪的声音,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创设情境,看图写话。

  2、交流

  七、结束语

  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

  附板书:

  赶海

  追 浪花

  趣 捉 螃蟹

  捏 大虾

  ……

  (此课参加太仓市“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展示活动,以激发兴趣,一读促悟为特色,受到好评。)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4

  评《赶海》一课

  常州市西新桥小学    刘  嬿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各位领导、评委,你们好!我是西新桥小学的刘嬿。《赶海》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周老师用自己富有童趣的语言,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更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殷切的期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和力。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来进行阐述: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一、注意创设情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教学伊始,教师播放了《大海啊,故乡》这首优美熟悉的曲子,并且配乐叙述:“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完全陶醉在音乐所描述的情境中,激起了学生强烈地阅读课文的愿望。教师努力创设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让学生走进文本。在这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耳边又回响起那熟悉的旋律《大海啊,故乡》,周老师深情地叙述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的内容,学生久久沉醉在优美的课文和抒情的音乐中,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二、注意以读为主的训练主线,重视学生读的实践过程。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节课中,周老师十分重视读得训练,始终以读为主。例如: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听完《大海啊,故乡》之后,周老师让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动笔划出自己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学生边默读边划出有关句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的信息与体验都是不同的。教学中,周教师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现了个性化阅读。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接着,周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写得有趣的地方读得有趣呢?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读到哪里想到哪里,读慢些,留给自己想象的空间,谁想象得好,谁就能把这篇课文读得好。好的朗读,不仅体现在朗读的声音和表情上,还能加上自己的动作。”课堂上,周老师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不仅让学生会读而且懂得怎样去读好,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这一重要的读书方法。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光靠教师范读、领读和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逐步掌握并学会运用朗读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指导一些朗读的知识,这样才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当学生读到“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周老师马上问:“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什么这样读呀?”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因为摸螃蟹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周老师又说:“一只小螃蟹被你抓住了,应该很高兴的呀!你怎么还不够高兴呀?老师教你一个办法,笑着读,你试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果然读得更形象了。

  当读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这句话时,这位学生读

  “哎哟”的时候,表情仍是比较开心,周老师马上说:“疼是疼,可疼了还高兴,周老师不是这样读的。”他进行了范读,但是他马上又说:“这样读都是可以的,不同的想象,读得不同,要敢读书,放开声音自己读。”他并没有要求学生按照他的理解去读,而是鼓励学生要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情去体会。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周老师重视学生个性化地朗读,采用多种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了让学生自己思考、想象,教一些朗读的技巧,一些重点的字词,他也能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加深理解。比如:努努嘴、捏。学生兴致高涨地做着动作,朗读的时候更有感情了。

  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读”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行为,贵在教师引导得法,便可令学生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整堂课,书声琅琅,以朗读贯穿全课,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十分充分。其次,教师在学生自由的展示中轻松点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学生读得怡然自得,醉在其中,在阅读中既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真可谓一箭双雕。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三、注意教师的角色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孩子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事实上,只要是人,都希望时时生活在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拥有自由,感觉平等、尊重,学生就更需要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还他们活泼、纯洁、可爱的真面目。这就要求课堂教师应像一个调色师,用真挚的心灵,宽阔的胸襟,信任的目光,赏识的态度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暖色调。学生自然就消除了顾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求。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当学生读到“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这句话时,周老师说:“读到这个闹字时,你想到了什么?有没有浮现出小孩闹大人的情景?我们不妨来演一演“我”是怎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老师来演舅舅,谁来演我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谁闹得最厉害,我就带谁去赶海。”面对第一个上来的小女孩,周老师要她先喊声舅舅,而且要喊得好听,几遍下来,小女孩渐渐进入了情境,但表演“闹”得还不够,周老师又问:“谁能闹得更厉害些?”这时上来的小男孩连说带拉,嘴里不住地嘟囔着,一个劲地耍赖,充分地理解了这个“闹”字。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新课程下的课堂十分重视生命的体验,没有生命体验就不是成功的教学。体验有直接和间接体验,教学必须符合这种体验,符合新时代、新生代的要求。在读到“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时,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经验演一演“我”是怎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把语言交际和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一“闹”,不光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而且学生对整堂课都会终生难忘。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自身极具亲和力。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但是,作为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接下来,我谈一点关于自己的看法: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周老师让学生欣赏完歌曲之后,让学生交流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是我,我会如此设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享受了赶海的乐趣。老师相信大家肯定也会有各自说不完的开心事。下面,谁愿意把你的开心事与大家分享?下课以后,大家模仿《赶海》这篇课文,把你的趣事写下来,它一定会成为你珍贵的一份收藏。”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我这样设计的理由是:结束之余,仍不忘把自主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活动中轻松愉快的交流延续下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在生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www.diyifanwen.com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认识叹词,体会所表达的情趣;

  2.学习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赶海的无限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概括课文的大意

  1.借助文后生字的注音,尝试读通课文。

  在学生练习朗读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就语句中的生字词进行重点指导。

  例:指导书写“暑假、舅舅、俘虏”三个词语中易错的生字。

  2.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师提示:可以借用自然段中的语句;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为一句简洁的话。

  交流点评,例句:(1)我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2)我来到海边,追赶浪花;(3)人们赶海时的情景;(4)赶海的人们回去了;(5)我边回边唱歌。

  3.根据段意,说说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首尾用同一首歌来呼应;按“来到海边;人们赶海;人们回去”的事情发展顺序写。

  教师提示:阅读一篇文章,要大概了解写了什么,并且整体上把握写作的顺序和文章的结构,这样有助于我们深入地阅读理解。

  板块二:感受赶海的乐趣

  1. 读课题,让我们随着人群一起去赶海吧!

  2. 海滩上有各种各样的海货,谁能用个恰当的词,让它们成为你的“战利品”?

  (1)出示填空:____螃蟹 ____海鱼 ____贝壳

  学生填写后出示:捉螃蟹 捞海鱼 捡贝壳

  所填写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都是提手旁,指导书写。区别:捡与拣)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这三个词语的特点。如果写成:捉螃蟹 捞鱼 捡贝壳,读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改,就失去词语的节奏了。这三个词语字数相同,结构一样,读起来就节奏匀称,有一种声韵的节奏之美。

  (2)继续出示:____海星 ____大虾 ____海螺 ____龙虾……引导学生填上恰当的动词。提示学生不可以重复用词,教师可以用动作提示,如:海螺藏在沙子里,怎么办?挖。

  例句:摸海星,捏大虾,挖海螺,抓龙虾……

  (3)出示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你体会到赶海的时候,有什么特点?(人多,热闹,喧闹,快乐……)

  这句话怎么写出这种喧闹的特点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人多,事趣;一个省略号表明还有很多人,还有很多的有趣的事。)

  指导学生通过节奏快慢的变化、声音高低的区别,读出那种喧闹、快乐的感受。

  3. 我和小伙伴们也去赶海了,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1)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

  读后,问学生:这次赶海,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归纳到一个“趣”字)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个“趣”字表达出来?

  (2)学生再次朗读,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3)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学生读后,问:这句写什么?(我摸到了一只海星)

  教师可以范读,突出:摸呀摸呀,嘿,被我抓住了!

  引导学生体会

  “摸呀摸呀”,词语的重复,体现摸的时间长,摸的一种乐趣;

  “嘿”,表达出什么?(惊喜之情)

  “被我抓住了”,比较: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被字句更加突出我的那种惊喜和乐趣,因为我是在海水里摸,大海捞针,一般很难摸到游动的东西。但是我居然摸到了一只小海星,出乎意料的欢喜!而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似乎是我事先知道是一只小海星,再去抓,就完全没有了那种惊喜的感觉了。)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出示: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这句写什么?(一个小伙伴捉螃蟹)

  哎,表达出什么?疑惑,好奇。比较“哎”读第一声、第四声时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态。(第一声表示惊讶,哎,你真行!第四声表示遗憾、悔恨、懊恼。哎,早知如此,我就不去了去!而这里,可以读第二声,表示一种疑惑、好奇。)

  理解“束手就擒”,理解“擒”的意思,比较与“抓、捉、拎”等词语的不同。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那种紧张、有趣的语气来。

  (5)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这句写什么?(我俘虏了一只大虾)

  咦,表达出什么?(突然之间的奇怪,疑惑。)

  哦,表达出什么?(一下子明白了。)

  比赛朗读,看谁能体会到赶海的乐趣?指导读出轻快、活泼的语气。

  (6)连起来练习朗读这3段话,或者分3位学生朗读,进一步感受情趣。

  4.这3句话与第1句话有什么联系?(总分关系)

  5.出示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说说写了什么?(赶海的人们离去了)

  (2)这时的海滩有什么特点?(平静)

  (3)作者怎么写出这个平静的?(直接描写;借写海鸥飞翔来写海滩的平静,还衬托出一种宁静的美。)

  (4)指导朗读,体会平静之美。

  6.现在,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赶海”?(人们趁海水退潮的时候,到海滩上去淘海货。)这个“赶”字表达出些什么?(争先恐后,抓紧时间,急切,因为潮水上涨了就不能在海滩上了,必须抓紧时间。)“赶集”也是这个意思。

  板块三:体会叹词的情趣

  1.出示句子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这4个句子中都有这样的词:嘿,哎,咦,哦。这些词表示感叹或者应答,就叫“叹词”。叹词在句子中能表达特别的情意。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作者就是借助这些叹词吧内心的惊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意表达了出来。在朗读中,我们要注意体会这些叹词所蕴含的特定的情态、情意。

  2.出示其他文章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叹词表达的特殊情意、情趣、情态。

  (略)

  3.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叹词。根据上下文,体会情景,填上恰当的叹词。

  语文课上,王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回家当着爸爸或妈妈的面,大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嘻嘻,居然有这样的作业!大兵边走边琢磨着怎么完成这道题。哎,都男子汉大丈夫了,怎么说得出口哦!回家一看,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足球赛。大兵哎边上看了一会儿,憋足了劲,走到爸爸身边说:“爸爸,我爱你。”嗯,爸爸愣了一下,瞪着眼睛问:“你没事吧?”大兵一肚子委屈,哼,早知道就不说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哦,你不早说啊?”爸爸哈哈地大笑起来……

  学生填写,交流,体会当时的情景;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评、悟,体会赶海的乐趣。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从读中感受“俺”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同学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俺们继续来学习11课《赶海》。

  过渡:在预习课文,有不少同学对俺说:老师,俺从没见过大海,俺多想去看看啊。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这一要求,带你们去看看海,好不好?

  2、播放课件,同时配上歌曲《大海啊故乡》。同学欣赏。

  3、生谈感受。(大海真美。真壮观等)

  过渡:同学们都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大海真美啊。今天俺们就在这么美的海边来赶海。

  二、初步感受赶海的“趣”

  1、回忆课文,想想赶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趣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俺”在海边做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4、生边读边考虑问题。教师巡视。

  5、读后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过渡:通过初读课文,俺们知道了课文写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四件事。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慢一些,给自身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觉得有趣的地方讲给你的同桌听。

  6、同学读、想、说。教师巡视。

  三、精读感悟

  1、师:老师发现大家刚才读得都非常认真。现在看谁想第一个给大家读他喜欢的句子。

  2、指名交流汇报。(按同学汇报的顺序来讲)

  A “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俺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怎样才干把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呢?

  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B “俺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俺抓住了!”

  师: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认真,摸得仔细)

  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样?哪个字最能表示作者高兴的心情?怎么读呢?

  指名读,相机评价,齐读。

  C、“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俺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呢。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的大螯抓住了他的手。”

  (1)、师:谁愿意当个小演员,给这段文字配上动作?老师告诉你呀,要想演好,先得把课文读好。意思读明白了,才干演得更出色。大家先自身把这一段读一读,揣测揣测该这样来演。呆会儿俺要找三个小演员,一个小作者,一个小伙伴,还有一个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

  (2)、同学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3)、指名上台扮演。

  (4)、老师扮演记者采访三个小演员,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渡:同学每,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哟”一声痛叫,都让俺们感受到了捉螃蟹的有趣,你能通过朗读让所有人感到其中的乐趣吗?

  (5)、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齐读。

  D、“咦,怎么俺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俺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俺轻轻伸出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俺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师:这段文中有两个语气次,你发现了吗?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好奇、恍然大悟)

  (2)、琢磨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把隐藏在里面的情感体会出来,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就叫读书。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3)、指名读,相机指导评价。

  (4)、师: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虾呢?俺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虾图片)看,这只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威武吗?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5)、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俺的手掌心,瞧,(引读)俺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俺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读到这里,同学们的手里和心里一定也痒痒的,让俺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来捏大虾吧。

  (6)、生边读边做动作。

  3、师:俺们可别光顾着自身玩,看看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

  (1)、生读相关句子。

  (2)、还有些人在干什么呢?

  过渡:刚才俺们同小作者一起摸海星、捏大虾、捉螃蟹,感受了其中了乐趣。那么,让俺们一起把体会到的乐趣用最动听的读书声表达出来吧。

  4、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俺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境呢?

  2、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出示夕阳下的大海画面)假如这时你就站在大海边,吹着凉爽的海风,看着夕阳笼罩的海面,你想说什么?

  4、指名说,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开头和结尾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

  3、师总结:开头和结尾内容相近,互相照应,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把作者对大海深深的怀念和浓浓的爱更加突出地表示出来。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假如也能用上这种写法,一定会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六、总结全文

  1、心情小结。

  今天,俺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追赶了浪花,摸了海星,捉了螃蟹,捏了大虾,还欣赏了美丽的海景,真是——谁来帮老师想了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心情。

  2、指名汇报。

  3、(出示《大海啊故乡》歌词,同时配上音乐)这是作者最爱唱的歌《大海啊故乡》,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俺们可以在音乐声中,把俺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向往,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

  4、生唱歌、读歌词。

  七、作业自助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唱一唱和大海有关的歌曲。

  3、读一读跟大海有关的美文。

  4、画一画心中的大海。

  5、写一写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根据自身的喜好任选一至两项,课后完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