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乞巧》教学设计

《乞巧》教学设计

说的甜蜜 点赞 分享
《乞巧》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乞巧》教学设计

七夕咏叹调:千载悠悠话乞巧

【教者简介】
黄慧敏,女,1978年12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漳州市十佳辅导员","漳州市团队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参加省级辅导员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创造"灵动,入情"人课合一的诗意课堂是她的教育理想.积极投身课改,近年来有《在语境中揣摩字词的情味》,《积累·感悟·表达》在《福建教育》, 《漳州课改》发表;《春天的发现》课例获得省级二等奖,《"一线五结合"的快乐作文》,《感悟语言的"动"与"静"》分别获得全国语文论文教学比赛一,二等奖.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六册29课《乞巧》
【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教学目标】
1,会写"乞"等四个生字.
2,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4,将古诗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在荡漾激qing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开神话的面纱
1,课件出示:浩瀚的夜空……
配乐讲述,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板书:乞巧
师提示学生注意字音变调.
生齐读.
二,品读涵咏,渐入古诗意境
【一读】——读准确
自由读古诗.
读后学生评议是否字正腔圆.
【二读】——读得有节奏
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合理停顿.
师生合作读出节奏
【三读】——读出味道
〈一〉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谈谈收获和疑问
〈二〉月下同吟——"七夕今宵看碧霄"
(1)理解宵——霄
通过"望文——联系诗句,生义——体会意思."感受这两个字的意思.
课件出示:宵——霄
从篆书到楷体,让学生对比部首
把这两个字放回诗句中再细细品味.
齐读:七夕今宵看碧霄
(2)引读
〈三〉走进神话意境——"牵牛织女渡河桥"
课件放大两颗星,简介牵牛星和织女星
齐读:牵牛织女渡河桥.
利用插图,配乐慢慢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借助故事体会"渡河桥"
了解"鹊桥"这个意象.
把感受带进诗句读.(个别指导→齐读)
(5) 课件出示诗词剪辑——历代诗人吟咏"牵牛织女"的诗句:
课件逐句出示:
引读,让学生读出相应诗句.
〈四〉吟咏千古乞巧一寸心——"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齐读这两行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让学生说说地上的人们在做什么:向织女乞巧
(2)课件打出:资料袋的内容
动笔圈圈画画学一学资料袋,和同桌交流.
(3)图文结合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
课件出示:唐朝,宋朝乞巧画面
交流:你从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读诗句(个别指导→齐读)
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表达方式
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女孩子们向织女乞求什么 让学生填填《乞巧歌》
再打出民间的一首《乞巧歌》.
(6)交流:如果这些愿望都能实现,我们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小结:对幸福的向往是历朝历代人们共有的情感,人类永恒的情感!七夕——乞巧节
〈五〉咏叹经典
(1)小结诵读:
师:……仰望清朗的夜空——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
师:……茫茫的银河——
生:牵牛织女渡河桥
师:……仰起了头——
生:家家乞巧望秋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乞巧》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