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温柔眷恋 点赞 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

  2、 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几个字。

  3、 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

  4、 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5、 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积累语言、口语交际、写字。

  教学难点:

  1、 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 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或求救。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 师:学了《蒲公英》一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瞧——(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己读读吧!

  (2) 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3) 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

  (4) 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a 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

  b 指名说。(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

  (5) 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6) 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2、第二部分。

  (1) 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

  (2) 学生自由说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3) 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

  (4) 拓展: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 第三部分。

  (1) 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

  (2) 练习口头表述。(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

  (3) 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

  (4) 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

  (5) 反馈写的情况。(指名读自己写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训练内容]

  这个练习共安排8道训练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用钢笔描红。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背谚语。

  7.说话练习。

  8.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略)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引导学生弄清楚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试读这两行词语,注意“一”的声调变化。

  (2)指名读,思考:“一’’的声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对这两行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语,“一’’都在词末,故仍读本调第一声;后两个词语,因“切”、“致’’这两个字念第四声,在第四声字前面的“一”应该念成第二声;第二行词语中“一”,后面的“杯”、“条”、“本”、“丝”都不念第四声,“一”在非第四声字前面声调应该变读为第四声)

  (3)集体读,加深体会。

  (4)教师小结:“一”的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拼写时,声调符号仍按原调标注。书上这样标,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一”的变调规律。

  3.练习。

  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从读中进一步体会“一”的变调规律。

  4.反馈。

  (1)请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一”的声调要发生变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让学生认读以下词语:

  万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册一遍一阵

  一把一年一顶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思考:在学过的词中有哪些词语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词语含有“走”的意思?

  (2)同桌进行讨论,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正确。

  (3)指名回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回答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3.练习。

  (1)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其余学生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大声读读自己所填的词语。

  4.反馈。

  (1)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2)表扬做正确的同学,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名读题。

  3.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

  4.指导。

  (1)学生自由试读这两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何不同?

  (3)学生进行比较,知道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都是由前一个扩展来的,分别把“高”和“安静”具体化了。

  (4)后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后一个句子显得生动具体,突出了‘“安静”的程度,表达的意思更明白。)

  (5)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5.练习。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笔在书上尝试填写。

  (2)自由练读补充后的句子,凭借语感体会补充的内容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

  4.反馈。

  (1)指名汇报补充的情况。

  (2)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

  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祸福相连。

  众志成城:大家一条心,就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

  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助别人。

  3.练习。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请学生说说本题练习的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后请学生齐读。

  (4)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要求联系课文《学会合作》来说说这几条谚语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处。

  3.练习。

  (1)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自由练读。

  (2)指名读、齐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指名背,表扬当堂能背诵出来的学生)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1.把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3~4人。

  2.在黑板上写上“名言交流会”,并加以美化。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 启发谈话:名言以通俗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难怪同学们在书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欢把它抄录在自己的摘抄本里。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名言交流会”,待会儿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这些名言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名言?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激励)

  3.练习。

  (1)让学生照刚才指导的样子轻声试说。

  (2)学生轮流在小组里练讲,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听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每人练说的情况,并推选出代表。

  2.反馈。

  3.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述。

  [要引导全班学生认真地听,并对同学的讲述作出评价,以鼓励为主]

  第八题(略)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1.把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3~4人。

  2.在黑板上写上“名言交流会”,并加以美化。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 启发谈话:名言以通俗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难怪同学们在书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欢把它抄录在自己的摘抄本里。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名言交流会”,待会儿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讲给大家

  听,看谁讲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这些名言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名言?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激励)

  3.练习。

  (1)让学生照刚才指导的样子轻声试说。

  (2)学生轮流在小组里练讲,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听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每人练说的情况,并推选出代表。

  2. 反馈。

  3. 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述。

  [要引导全班学生认真地听,并对同学的讲述作出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祸福相连。

  众志成城:大家一条心,就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助别人。

  3.练习。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请学生说说本题练习的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后请学生齐读。

  (4)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要求联系课文《学会合作》来说说这几条谚语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处。

  3.练习。

  (1)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自由练读。

  (2)指名读、齐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指名背,表扬当堂能背诵出来的学生)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5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写作。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身的家乡。

  通过习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写作。

  难点:通过生动、细致、热情洋溢的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叠信封和一叠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你们,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不用作文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

  (3)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写作形式。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身的家乡?

  3、假如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吸引了你?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身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美丽,能说说么?

  (1)四人小组内交流 。

  (2)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写作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身的家乡。

  2、通过习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家乡秀美风光或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说说家乡

  同学们,你了解自身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美丽,能说说么?

  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关于家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师生评议、补充。

  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写作提纲。

  二、学生练写。

  1、学生练习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一起提出修改意见。

  4、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三、习作评讲。

  1、选一篇比较好的作文读给学生听,学生发表自身的看法。

  1、选一篇格式不准确、内容比较简单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修改。

  小小顺口溜:

  称谓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

  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

  紧接一行写日期。

  教前考虑:

  起步行动:让学生自由写,无非是了解学生自写情况,有两种情况,一是教师不用教已经会写,怎么写的,那就是全班珍贵的教学资源,交流出来让全班学生共享;第二种情况是学生不会写,写得很少,或者是学生不用功,写得马虎;这也要拿出来作为教学内容,教学的过程便是协助学生弄懂的过程,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学生不用功,那就要找出学生不用功的原因,协助教育,发挥全班的力量。这就是最大化地利用班级教学资源。这就是构建在班级实际基础上的实用主义。这是学生一头。

  教学内容处置:

  书信由称谓、正文、祝语、署名、日期五局部组成。

  1、 对方的姓名称谓:写在第一行顶格处。 为了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亲热,可以在称谓前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语。称谓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局部。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局部里。正文从第二行空两个格写起,下一行再顶格写。假如要写的事情很多,可以分段写,每段的起行都要空两个格。一般是先写问候的话,这封信中先向奶奶问好,再问叔叔婶婶好。然后写要说的事。假如是回信,要提一下已经收到对方的来信,然后再写自身要回答和告诉对方的内容。

  3、 祝语: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进步”等。习惯上是把“此致”“祝你”紧接着正文写,“敬礼”“进步”等再另起一行顶格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祝你”,下一行顶格写“敬礼”“进步”等。

  4、 署名和日期:写在结尾下一行靠右处。假如是写给自身亲属的信,只写名字,不必写姓,前面还可以加上自身的称谓,如“孙女”“学生”等。在署名的后边或下方写上写信的日期。

  写信要求书写端正,这不只为了达到写信的目的,也是对收信人礼貌的表示。

  这里的顺口溜不错,可以一用:

  称谓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

  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

  紧接一行写日期。

  可以充沛地学习范文,从范文中学习要点。

  最要紧的是写的内容要自然,要亲切,不必强调内容长短,具体写什么。学生写得自然,表达出他的真情实感就可以了。

  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研究活动中我进行了习作3的教学.平时习作教学对我来说就是弱项,假如没有进行本次的习作专题教学,我想我可能不敢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本次的活动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尝试机会,虽然不是很胜利,但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课后听了顾老师张校长和各位老师的点评价,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从宏观上看,在公开课教案中,尽管我的层次比较清晰,思路明朗.但是课堂的有效性来说,我的指导并不到位.经常拘泥于阅读课的讲、读,学生缺少了写的时间.应该把时间换给学生,有的装饰性的步骤,或者是可有可无的步骤可以减少,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使他们的思路能够有连续性。

  其次,从微观来看,依照预先的教学思路,我也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够。

  第一,例文的指导不够到位。我知识简单地让学生让学生分析了例文的层次,没有加以强调。例文中的语句挖掘地也不够深刻。

  第二我没能充沛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管课前我要求学生进行了家乡风情资料的搜集,学生的准备也可以说是比较充沛的。但是很多学生搜集的资料都是他们不熟悉,甚至是陌生的东西。可想而知,脱离生活实际的东西,学生们怎么能够说好、写好呢?文章源于生活,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又何况于学生呢?我应当引导先去寻找身边。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6

  《练习3》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要求]

  1.写字训练:用钢笔字描红及学写毛笔字。

  2.汉字训练:认识繁体字。

  3.词句训练:理解重叠词语在丰富表现力和强调语意方面的作用;正确关联词语,熟记成语。

  4.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重、难点]

  词句训练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繁体字。

  3、句子中的词改成重叠式,再读一读。

  一、用钢笔字描红

  1. 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 指导

  (1)指名读句子。

  (2)观察字的起笔、运笔、练习书空。

  (3)重点指导书写“唯、装”。

  (4)生仿写“唯、装”。

  3. 练习描红。

  4. 反馈。

  二、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1.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别读一读左边简化字构成的词语。

  (2)简化字和繁体字一一对应起来。

  (3)观察对应的简繁体字,说说它们的异同。

  3.练习

  (1)繁简对照,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2)练读繁体字。

  (3)自由诵读,记住繁体字。

  (4)打乱顺序,指名括号里的繁体字。

  三、加点的词改成重叠式,然后再读一读。

  5. 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6. 指导。

  (1)小黑板出示第一句。

  (2)要法语学生将“认真”改成重叠式词语。

  (3)比较改后的句子与原句在表情的异同。

  (4)归纳方法:一想二换三读

  7. 练习

  8. 反馈

  9. 补充练习

  端正整齐

  工整讨论

  研究舒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将关联词语分别选用到3个句子中

  2、熟记成语。

  一、教学第四题。

  1. 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 指导。

  (1)仔细读句,弄清每句话的意思,弄清前后分句之间的语意联系。

  (2)出示题(1),指名读句。

  (3)分析两分句之间关系;(“天气冷”与“爷爷晨练”)之间意思相背,令人想象不到。

  (4)哪一组关联词符合这样的关系?

  (5)这两个词加在什么位置合适?

  (6)再读加入关联词的句子,判断一下正误。

  (7)归纳方法:

  ①分析前后句之间联系。

  ②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③读句检验是否合适。

  3. 用上述方法练习第2、3小题。

  4. 反馈。

  5. 课堂作业 。

  抄写加上关联词语的3个句子。

  教后感: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正确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由于课堂中只涉及了三句简单的关联词语,因此在做题时正确率较高,但在课后的练习中,错误的还是比较多的。

  二、熟记成语

  1. 审题,明确学习要求。

  2. 指导。

  (1)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可查字典。

  (2)指名读词、正音。

  (3)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

  (4)趣味成语故事,可以是找到的历史典故,也可以是根据自己理解,自己创作的成语故事。

  3. 练习。熟读成诵。

  4. 反馈。(1)集体背。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1、能完整连贯地说出喜欢的电视栏目及喜欢的理由。

  2、能当众说话,作介绍。

  一、审题

  1. 谈话揭示话题。

  2. 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

  3. 进一步明确说话要求:(1)考虑自已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2)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3)从中选择印象深的内容说出来。

  二、指导

  4. 你们经常看的电视栏目有哪些?

  5. 其中你最喜欢是的一个栏目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四人小组组织讨论)。

  6. 汇报。

  7. 这个栏目中哪一期的节目或片断你还清楚地记得?当是情景怎样?(同座互说)

  8. 指名说。

  9. 编写说话题纲:

  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

  原因:

  印象深刻的内容:

  三、练习

  1.列写题纲

  2.按题纲练说。

  3.指名汇报。

  四、反馈。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7

  佚名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7道练习题。1-3题为字词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分辨形近字的读音,区别字形;理解多义字现象,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给多义选择正确的意思;积累一定的成语,熟悉它们的意思,并能组成一对反义词。4-6题是句型练习。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学会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能正确、规范地进行缩句、扩句,既懂昨怎增把句说完整流器,又懂得怎样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第7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即通过人物的言行体现人物的品质特点。

  二、 教学目标 

  1、能区分部分形近字的读音。

  2、能给多义字据定义。

  3、能把所提供的10个成语组成5组反义词。

  4、能改正句子中前后矛盾的语病。提高扩句、缩句能力。

  5、能运用抓住人物行概括人特点的阅读方法读懂短文。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读懂短文。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扩句、缩句。

  四、 教学准备:投影片

  五、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1-4题。

  (二) 教学过程 

  1提出目标:完成练习1-4题。

  2自学1-4题,要求:读懂题目要求,独立练习。有困难的地方打上记号。

  3交流反馈。

  (1) 第1题。

  ① 投影出示题目中的词语。指句读,评价翘舌音有没有读准。读后说说有什么发现。

  “悄”是三拼音,其余都有是翘舌音;他们字形相似,是形近字。

  ② 分析字形有什么不同,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③ 去掉词语中的拼音,打乱顺序,抽读。

  ④ 齐读。

  (2) 第2题。

  ① 读题,说说题目要求我们什么?

  “取”和“冒”都是多义字,怎样据词定义呢?说说你刚才是怎和做的。

  ② 以“取”为例。

  看清“取”有几种解释。

  把每个义项试着放到词句中,看看是否正确表达了词和句所要表达的愿意。

  选择最恰当的意义项的号码填入括号里。

  ③ 交流选项结果,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答案:(1)饮酒取(得到、招致)乐

  取(采取、选取)长补短

  (2)冒(向外透、往上升)出了水泡

  冒(不顾)着风雪

  (3) 第3题。

  ① 读题,明确题意。

  ② 投影出示10个词语。指名把反义词用线连起来。

  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三心二意——全神贯注 神态自若——惊惶失措

  成千上万——独一无二

  ③ 说说理由。

  ④ 这10个词语都是成语,我们一起读读。

  (4) 第4题。

  ① 读题,明确题意。

  ② 说说你是怎么做这类题目的。

  读读句子,划出错处,找到病因,修改病句。

  ③ 说说这几个句子错在哪里。

  ④ 怎么修改?

  参考答案:

  “春天” “秋天”,或“桂花” “百花”。

  删去“基本上”,或“所有”“都”

  删去“一定”。

  删去“多”,“大约”。

  ⑤ 总结修改病句的步骤:

  逐词琢磨,诊断毛病;病在哪里,划上记号;对症下药,增删词换。

  汪意:尽可难保留句子的原意。没错的地方不要改动。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5-7题。

  (二) 教学过程 

  1明确目标,完成5-7题。

  2学生自学5-7题,理解题意后独立练习。

  3交流反馈。

  (1) 第5题。

  ① 读题,明确扩句就是句了的“主干”上“添枝加叶”。

  ② 说说你是怎么扩句的?

  解决两个问题:扩哪里?扩什么?

  ③ 逐句分析、讨论。参考答案:

  (端着枪的)日本鬼子(杀气腾腾地)闯进(八岭镇的)学堂。

  (又目失明的)老大娘(用颤动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县委书记)

  焦裕禄。

  (简短)几句话(像刀刻一样)印在(每一个同志)心上。

  ④ 读读这几句话。

  (2) 第6题。

  ① 读题,明确缩句的方法正好与扩句相反。

  通过缩句,找出句子主干,可以检查句子是否有词语搭配不当等错误,还可以帮助深入理解长句的主要意思。

  ② 重点指导第1句。

  这是一个“把”字句。不能把“把敌人”三字缩掉。因为这样一来,改变了句子原来的意思“狼牙山顶峰”是一种特指,也不以缩在“顶峰”,这样概念就变化了。因此缩句时要注意:

  经简缩后的文字仍是句子。

  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③ 参考答案: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主峰。

  铁人举起了小娃。

  鬼了察看着每一个人。

  (3) 第7题。

  ① 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② 明确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换伞”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短文中写了向次换伞?各是怎么换的?

  (第一次是“我”无意中用自己的新伞换了别人的打过补丁的旧伞,而且一直没有发现;第二次是小女孩特意从扣面飞奔过来还给“我”新伞),换回了她自己的旧伞。

  说明了什么?我们再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小女孩说的话:

  “等一等……”

  “大哥哥,伞拿错了!这把是你的。”

  “在哥哥,我的伞面已打补丁了。给!”

  对这几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 小女孩的言行说明她是怎样一个人?

  ④ 短文结尾“哟,甜津津的,像蜜一样”是什么意思?

  ⑤ 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4) 完成作业 。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积累词语和生活经验的良好习惯。

  2、读读背背。要求学生反复记诵,形成积累。

  3、写好铅笔字。指导学生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并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4、口语交际:指路。让学生学会为别人指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准备:

  训练中的插图

  三、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用字词句。

  通过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文字符号与图画、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这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二、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3。

  你们看一下,一共有几项训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题。

  (二)学习“学用字词句”的前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要求。

  (1)读词语。

  (2)看图并用线条把图和词语连接起来。

  2、指导。

  (1)看图画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车?叫什么名称?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自己拼读。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

  3、练习连线。

  (1)述:请小朋友们用线条把词语和相应的车子连起来。

  (2)学生练习连线。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4、反馈矫正学生连线情况。

  (三)教学后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后一部分要求。

  2、指导。

  (1)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读、思、议。

  (3)指名说。

  3、练习。

  (1)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看前面的图来说。能说几种就说几种,越多越好。

  4、延伸。

  有谁还知道这些车以外的车吗?给大家讲讲。

  (四)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们可以收集一些汽车的图片资料,多认识一些汽车,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读读背背。要求学生反复记诵,形成积累。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3的读读背背。

  复习学过的内容。

  (二)学习本课四个成语

  1、出示四个成语。

  这些成语你会读吗?你怎么会的?

  2、请小老师带大家读。

  3、老师讲故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讲完后,让学生猜是哪些词语的意思。

  4、指导读前两个成语。

  读出情感:精卫填海容易吗?愚公移山容易吗?

  5、小结: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容易,仍然做,这就叫“百折不回”、“勇往直前”。指导读。

  6、读四则成语。读出韵味来。

  (1)自由读。

  (2)指名读。

  (3)由读得好的同学带领上同学读。

  7、练习背诵。

  (1)自由读背。

  (2)指名读背。

  (3)男女生对抗赛背。

  (4)师生对抗赛背。

  8、老师故意读错,强调:成语形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

  9、揭示四个成语的寓言,齐读。

  (三)教学三字韵语

  1、出示三字韵语,讲清题目要求:

  (1)朗读。

  (2)背诵。

  2、指导朗读、理解。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韵语。

  (2)指名试读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zhuo cheng zhi

  (3)教师范读。

  (4)结合插图讲述韵语的意思。

  3、练习朗读、背诵。

  (1)指名朗读,集体练读。

  (2)自由练习朗读、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4、反馈练习情况。

  (检查朗读、背诵情况,及时评价纠正)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写好铅笔字。指导学生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并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2、口语交际:指路。让学生学会为别人指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3的“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讲清题目要求:

  本课要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训练。

  2、帮助学生回忆描红、临帖和要求

  (1)描红: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描,不能有复笔,要使铅笔的笔锋在字的点画中间运行;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注意保持本面整洁。

  (2)临帖:要有正确地书写姿势。做到:

  一看:认真读帖。

  二想:对整个字的结构、笔顺及怎样起笔、行笔、收笔、用笔的轻重、按提、快慢、变化等考虑一下。

  三写:书写时要心静、手稳、腕活,笔笔实在,字字认真。根据田字格摆好字的间架结构,老老实实地着按照范字一笔一划地临写。在此基础上,写完后,还要认真对照,看临写是否准确、到位。注意保持本面整洁。

  (三)指导练习书写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伯、听、池”3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弄清这3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且在田字格中都是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伯”。

  (1)背《写字姿势歌》,训练写字姿势。

  (2)出示“伯”,提醒学生注意左边单人旁窄一些,右边“白”宽一些。

  (3)老师在黑板上田字格里范写“伯”:第一笔撇,起笔顿笔,行笔渐渐提起,第二笔竖,起笔顿笔,行笔力量要均匀,收笔回带。

  (4)学生练习描写一个“伯”。

  4、按上述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些“听、池”。

  提醒学生写时注意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听”写“口字旁”时,位置略向上些,勿使下坠。“池”的三点水旁的三点的摆布:第一点稍*右,第二点略小和第三点在一条线上,第三点向上挑,挑到下一笔的起笔处,最后一笔竖弯钩,起笔要重,收笔要轻。

  5、学生练习写字。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临写,教师个别辅导。

  6、反馈学生写字情况。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四)教学口语交际

  1、指导朗读理解。

  (1)指导看图说话。

  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了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解放军叔叔?他在干什么?那个小学生在干什么?

  当有人向你问路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告诉他?

  2、指导朗读对话。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练习中的对话材料,弄清问路人和指路人说话的内容及互相的问答关系。

  (2)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评议。

  3、练习表演。

  (1)学生练习,揣摩各自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分角色练习。

  (3)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

  师:你们熟读了对话,学习了文中的小学生为别人指路,那么,你们能不能在现实交际中为别人指路呢?请你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内容表演,好吗?

  4、学生自编内容表演。

  (1)分组表演。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68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

  2、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几个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

  4、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积累语言、口语交际、写字。

  【教学难点】:

  1、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或求救。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师:学了《蒲公英》一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瞧——(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己读读吧!

  (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3)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

  (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a 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

  b 指名说。(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

  (5)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6)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2、第二部分。

  (1)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

  (2)学生自由说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3)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

  (4)拓展: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

  (2)练习口头表述。(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

  (3)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

  (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写的情况。(指名读自己写的)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素、晃、荒”。

  2、指明说三个字结构上的相似点。(上下结构)

  3、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字要站稳,上下中心要相对。)

  4、提示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学生描写三个字。

  5、教师范写“素”和“荒”。

  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

  7、说说类似字形的其它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一)成语

  1、成语竞说:学生说自己积累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比比谁一口气说得最多。)

  2、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几个关于动物的成语。

  3、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

  *雏贯倾巢豕窟

  4、指名当小老师,带读成语。

  5、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互相补充。

  6、集体交流,大致理解成语含义。(师小结:许多成语的创造灵感来源于动物,现在更多地用它的比喻意。)

  7、多种方式反复诵读成语歌,熟读成诵。

  8、背诵成语歌。(自由选择形式,展示背诵)

  (二)儿歌

  1、出示插图,学生看图说小男孩在干什么?(早晨放鸭子)

  2、板书“晨牧”,学生读题。师:这首小儿歌就是描述了农村孩子清早放鸭子的情形。

  3、学生自由读儿歌。(给学生8分钟,看谁能读得最棒。)

  4、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想象,看看谁的读能让大家感受到画面。(师生比赛读。)

  5、自由练习背诵儿歌。

  6、指名或指小组展示背诵。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师:板书“点”,它是汉字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可别小看它哟,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最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侯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写一个字忘记写点了,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个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

  2、指导学生观察“方”字中的点——露锋点

  (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中心处;(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3、教师执毛笔范写点(这叫露锋点)

  4、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5、指导观察“小”中的第一点——藏锋点:将点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它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6、学生临贴描红。

  7、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点,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点画的字。)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搜集一些自救或求救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课前可适当交流。

  一、谈话揭示话题。

  1、师: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相机小结:学会求救)

  3、学生读提示,弄清交流内容。

  二、指导交际

  1、出示挂图,问:发生什么事了?(着火了,小姑娘在拨打119报火警。)

  2、学生情境表演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

  (1)拨打火警求救(说清发生火灾的具体地点,火势情况,要沉着,语言要简洁、清楚。)

  (2)采取自救措施(匍匐前进,用毛巾或衣物(最好弄湿)捂住鼻子,防止烟雾吸进鼻子。从安全通道逃离。)

  3、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其它意外事件的求救。(自选情景)

  4、集体展示、评议。(教师、学生相机小结各种求救注意事项。)

  (1)落水

  (2)中毒

  (3)被盗

  (4)急病

  ……

  (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

  (2)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散文。

  (2)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拼拼读读,能够正确区分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选择义项;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正确完成练习;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积累二句名言,了解名言的意思。

  3、按要求抄写词语或短句。

  学生准备:

  搜集聪明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义项。

  1、交流正确的读音(撒sā当dàng折zhé兴xīng)读词

  2、选择正确的义项(撒①当①折①兴②)

  二、按要求写词语。

  1、自己试试,把四个词语填写完整。

  2、交流(兔死狐悲鹤立鸡群虎背熊腰指鹿为马)读词

  3、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名的成语?(不一定要有两种动物名。)

  狼狈为奸鸡飞狗跳龙飞凤舞鼠目寸光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归纳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的方法(1、标点符号2、反问词的增删3、句子意思不变)

  2、完成练习,交流

  3、补充练习: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自由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主要写了李斯特为了推荐肖邦,用“换人计”让肖邦替他演奏,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3、再读短文,思考:文中2次写到观众的掌声,分别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是因为肖邦精彩的演奏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听众。第二次是因为李斯特为了使肖邦成名,巧设“换人计”,观众们被他的所感动。)

  4、交流,完成填空。

  5、选择题(答案都是②)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智慧既可化险为夷,智慧又可反败为胜。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一些有智慧的人:华佗、富兰克林、哥伦布……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2、交流

  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聪明人,相信你们一定能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他们的故事,现在我们就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4、请3~4名学生上台讲述。

  六、熟记名言。

  1、自由读句子。

  2、指名读评议齐读。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勤学好问,做事有目标有毅力。)

  4、师介绍作者:

  夏衍——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社会活动家。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

  七、写字

  1、生照样子抄写,师巡视。

  2、优秀作业展示。

  教学效果反馈:

  对“折断”的“折”的理解有分歧。

  少数学生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方法还是没有掌握。

  学生对交流聪明人的故事十分感兴趣,但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都较差。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词语。

  2、能区别同音字,意思相近的词,学会词语搭配得当,连成句子。

  3、能用形容词把句子写具体。

  4、能读懂一段短文,理解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词句练习。

  2、难点:阅读训练。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词语。

  2、区别同音字、近义词。

  二、教学过程 :

  1、自学1—4题。要求:

  读懂每题的要求,再练习,困难处打上“?”

  2、检查讨论:

  第一题:

  (1)指名读及时评价。

  (2)打出正确词语投影,自我校对。

  (3)评价。

  (4)重点指导:“簇”、“肃”的笔顺。

  第二题:

  (1)读“再、在”,再读词。

  (2)从词语中强调“再”的意思。

  (3)读“生、洋”再读词,让学生用这两个字再进行扩词。

  (4)作业 。

  第三题:

  (1)读题,明确题意。

  (2)检查,选择结果。

  (3)说说为什么这样的理由。

  第四题:

  (1)说说“发现”与“发明”的异同。

  (2)检查试练情况。

  (3)补充练习。

  2、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读懂句子,不前后句子连起来。

  2、能用形容词把句子写具体。

  3、读懂短文,理解内容。

  二、教学过程 :

  1、自学第5—6题,要求理解题目再独立练习。

  2、检查讨论。

  第五题:

  (1)指名读连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2)用上“因为……所以……”把前后两个句子连起来。

  (3)读连好的句子。

  (4)补充练习。

  第六题:

  (1)说自己的答案,错的及时纠正。

  (2)讨论:

  A、同学们发表意见是怎样的?

  B、小亮是怎样改正作业 的?

  C、雷锋叔叔是怎样为人民做好事的?

  (3)讨论,读读句子。

  A、加了这些形容词,句子有什么变化?

  B、这些形容词后面常常带什么字?

  3、阅读短文。

  (1)方法:一读(默读),了解大意。

  二读(带着感情读,边读边思边划)

  三读,读出感情。

  (2)明确要求(读思考题)

  (3)自学。

  (4)检查,讨论。

  ①灯光太微弱了吗?意思是什么?

  ②“……不觉得你是在燃烧自己吗?”意思是?

  ③为什么不作回答?

  ④交流、讨论:你喜欢萤火虫吗?为什么?

  ⑤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4、作业 :

  (1)读一读5—7题。

  你知道哪些小昆虫有萤火虫的品质吗?模仿上文来描述一下。

  赠送一个教案: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2、能区分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或音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词。

  3、能再合适的位置添加词语,把句子的意思写具体。

  4、能把前后相关的内容恰当的连接起来,组成句子。

  5、能读懂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完成习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2、能区分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或音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词。

  教学过程 :

  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校对,然后当堂订正。

  二、第2题。

  先理解“再”、“深”的意思,然后填空。

  校对,把易错的词抄写几遍,强化记忆。

  三、第3题。

  轻快——轻松、突然——忽然

  四、第4题。

  回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理解词语、读懂句子的一般方法。选择句意时,注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说理、比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再合适的位置添加词语,把句子的意思写具体。

  2、能把前后相关的内容恰当的连接起来,组成句子。

  3、能读懂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完成习题。

  教学过程 :

  一、第5题。

  1、看懂要求,连线。

  2、读连好的句子。

  3、拓展练习。

  二、第6题。

  提倡学生多角度思考,注意“地”的用法。

  三、第7题。

  1、自由读,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

  2、讨论文后第1题。

  3、说说读了短文后,萤火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结合问句理解进行朗读训练。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识字的实际出发,恰当选择查字方法查字典。

  2、初步学会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词,给“怪、当年、片刻之间、瞥”找到近义词。

  3、能照例句扩写句子。

  4、能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练习中的短文。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查字典;扩写句子;找出重点段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用词的确切性;根据句子意思确定扩写什么内容。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1题

  1、读准字音。

  2、独立完成写词语。

  3、同桌互查。订正。

  4、师根据巡视的情况作点评。

  二、指导完成第2题。

  1、自由读这段话,想:这段话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独立填表。

  4、交流表格内容,并说出依据。

  三、指导完成第3题。

  1、回顾这一类题该怎么做?

  (1) 辨析词语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2) 读句子,理解语意。

  (3) 选词填空。

  (4) 再读句子,看词义和语义是否吻合。

  2、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交流反馈。(“可是”表示转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进一步。)

  3、质疑问难。

  四、指导完成第4题

  1、读题,明要求。

  2、找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3、比较哪个更确切。

  4、说说给我们的启示,体会用词的准确。

  五、作业 :《作业 本》第1-4题。

  第2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5题。

  1、读题,明要求。

  2、学习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选一句口头练习扩句。

  4、交流。

  5、小结:扩句的意义。

  二、指导完成第6题

  1、回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自由读短文。给短文分段,找出重点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让共产党员买车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们向小吴投去崇敬的目光。

  3、细读重点段。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去理解。

  (1)大娘为什么要问:“谁是共产党员?”

  (2)这位共产党员是谁?他是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这件事反映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三、作业 :《作业 本》第5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佚名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综合练习,学会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2.按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3.朗读背诵儿歌。

  4.学习打电话,学会打电话的礼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指导学习第1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指导。

  教师范读,边读边勾画山冈、太阳。

  教师:小朋友这时你站在山冈上,面对刚刚升起的太阳,读读儿歌,就知道该怎样辨别方向。学生自由读儿歌。

  讨论:你学会怎样辨别方向了吗?

  请一名同学上台辨别方向,集体评议。

  同桌互相演示,集体演示。

  ⑶齐读儿歌。

  2.指导学习第2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谁能说说刚才学过的辨别方向的儿歌?齐背儿歌。

  ⑶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指名上黑板填空,追问: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表扬填写正确的同学。

  小结:

  3.指导学习第3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交流。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搜集资料,想想中午怎么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二、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值得老师表扬。第一大家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明白了中午如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第二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非常了不起。以后,小朋友要继续这样去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⑴出示卡片认读:花、点、前。

  ⑵指导辩析3个字的异同。

  ⑶复习描红和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

  3.指导练习临写。

  ⑴观察3 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指名上黑板临写“花、点、前”。

  ⑶评价、纠正。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上下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学生按要求练习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⑴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在干什么?

  ⑵自由读儿歌,想想儿歌里都写了哪些内容。指读儿歌,纠正错误读音。

  ⑶讨论:读儿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练习朗读,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

  3.边看图边练习背诵,会背的给自己画一颗星,背得有感情可以画两颗星。

  交流汇报背诵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打电话

  一、课前准备

  1.准备教学投影片。

  2.准备电话两部。

  二、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打电话。

  2.解题:打电话时要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赤字高,要自觉地说“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3.学生借助拼音读图旁边的提示。

  讨论:是给谁打电话?为什么要打电话?

  三、指导

  1.指导看图,明确要求。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⑵图上的小朋友在打电话时会说些什么呢?

  ⑶结合看图,提出说话要求:

  2.指导说话。

  ⑴指名一人扮演小亮,另一个同学和他表演电话。

  指导分析:哪些值得表扬?还有什么不足?

  ⑵同桌练习。

  ⑶指名上台表演,评分。

  3.小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