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检阅》导学案

《检阅》导学案

契合伴侣 点赞 分享
《检阅》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检阅》导学案(通用14篇)

《检阅》导学案 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

  【预习达标】

  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流利,重点读一读队员们和观众的话,读出他们各自的语气。

  1.通过认真朗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波兰俱乐部博莱克拄拐队伍洪亮贵宾纠正情不自禁棘手羡慕

  2.在读课文时,我还积累了这些词语:

  在小组内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我能区分

  莱具柱宾棘

  来俱拄滨刺

  4.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可能是想的。

  5.找出文中描写国庆节当天情景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合作探究】

  提示:反复读,小组合作交流,理顺文章的线索。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1.“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大家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什么重要的事?又会非常棘手?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分析课文并不难,只要认真读,多读几遍,往往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2.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3.我想对博莱克说:

  我还想对博莱克的队友们说:

  【拓展延伸】自信让童年更加美丽

  提示:这些文章,都在为我们揭示一个道理:自信。相信读了这些文章,你也一定找到了自信!把文的好词、给你自信的好句子积累到你的笔记本中吧。

  (一)《拾馒头的父亲》

  1.父亲到学校拾馒头,“我”烦恼,并劝说父亲不要再去拾馒头;开家长会时,“我”以“父亲病了”为由劝父亲别参加家长会。都是因为我。父亲照旧到学校拾馒头,参加我的家长会,那是因为父亲认为,后来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是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2.这篇文章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展示了“我”的内心世界,我能在文中找出来,并读出“我”的真实想法。

  提示: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在缺陷中寻觅自信》

  有些文章,文中常常有这么一句话,它能揭示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认为这篇文章中能揭示道理的一句话是。

  (三)《打开你的自信罐》

  姑姑给靳小莹寄来了“自信罐”,靳小莹从此找到了自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信罐,自信就装在里面。我知道我的“自信罐”里装着

  (四)《抬起头来更美》《魔法师与屠龙剑》《握住自信》《小泽征尔胜于自信》

  认真读一读这些文章,把自己的想法写到笔记本中。

《检阅》导学案 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一、课前预习检测:

  1、听写生词:(5分钟)

  重点字:俱 博 截 慕

  说记法

  2、检测课文内容:

  题目“检阅”指的是                       ,课文写了儿童队员      检阅和      检阅两件事。故事中的这场检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                   。

  二、学习导航

  (一)学习导航一:走进博莱克(学习“这个小伙子真棒!” )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用“      ”画出博莱克是怎样表现的句子?边读边想哪些词让你觉得博莱克棒?

  2、如果你就是博莱克,拄拐走在检阅队伍的第一排,你会想什么?

  3、想象一下博莱克在训练时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你想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二)学习导航二:走进儿童队员(学习“这些小伙子真棒!” )

  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

  1、自由读2—9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这些小伙子真棒,划出体现队员们心理变化过程的词句。

  2、你认为这些队员棒在哪儿?(提出问题的队员、队长、后来说话的队员、全体队员)

  说话:         真棒,                             !

  总结:正是因为                        ,博莱克才会       

  。

  (三)学习导航三:走进“检阅”

  1、这次检阅的场面怎样?读第10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次“检阅”的?

  课文以“检阅”为题,意味深长,儿童队员们不仅接受了一次(      )的检阅,更接受了一次(      )的检阅!

《检阅》导学案 篇3

  课题   检阅 课时 二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学习重点: 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学习难点: 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具准备: 学习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预设 一、我要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二、自我挑战。 1、我一定能读熟课文。 第一遍:我要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随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或不认识的词语,把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第二遍:我与伙伴对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 第三遍:小组合作读课文,我要把课文读流利,准备在汇报课上的朗读大比拼环节为组争光。 2、我能利用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不懂词语意思。 3、我一定要写会本课学习目标1中的词语,准备在汇报课上的听写大比拼环节为组争光。 三、独特理解。 1、我要静下心来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具体做法: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结合查阅的资料,在书上的空白处作批注。)。 2、我的小发现。再默读课文,看看在文章题目 、篇章结构 、写作方法 、写作顺序 、写作意图等方面,自己会有什么发现,在书上空白处简单写一写。 四、小组交流以上学习内容,并查缺补漏。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准备向其他小组质疑。 五、小组准备展示。 六、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听写大比拼。 二、朗读打比拼。 三、交流独特理解。 四、作业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齐读课题 二 、挑战自我环节,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三、“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针对此环节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对挑战组进行评价,以鼓励他们成果的挑战自我。 四、独特理解环节,谁有困难教师都要给予引导。 五、组内交流时教师要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小组准备展示的情况。 六、听写大比拼, 七、朗读大比拼。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独特理解。 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⑴ 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⑵ 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①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②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⑴ 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⑵ 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三、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检阅》导学案 篇4

  课前的点滴思考:

  《检阅》一文重点写了儿童队员准备检阅的事,以及检阅时的情景,阅读文本时,我仔细研究了课文的人文性,因为只有找准了课文的基点,教学中才能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确定文本的人文性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之一。这篇课文对文本意义的领悟可以是把握在“关注残疾人就应该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机会”。但显然这是一个较低层次的解读。要升华检阅的价值,预测达到的效果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起这不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队列队形的检阅,也是一次人性的检阅,更是一次人生的检阅。这似乎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又难以理解。研究中我发现了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从篇幅上看应该是儿童队员,但从内在中分析应该是博莱克,因为,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但是,文章写博莱克的文字只有短短的一个自然段,几十个字。儿童队员在讨论博莱克的问题,却没有博莱克参加。于是,我意识到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主人公缺失”的问题。博莱克的命运操纵在儿童队员们的手中,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也许博莱克不愿意参加。大家的做法也会让人理解成这是博莱克的同情甚至是怜悯,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产生了另外一种思考的方式,生成了一种全新的思想,那就是:别人强加给我,要我做的事情,不一定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我有同意的权力,也同样有拒绝的权力。到这里,对残疾人的尊重就不只局限于给他和正常人平等参与的机会了,还在于尊重他的思想,尊重他的选择。这显然是大家对博莱克的不尊重。这是作为一名阅读者对文本进行的批判。三年级的学生也是无法落实这一步的。经过再三思考,最终我把文本的落脚点放在了对博莱克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的体会和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的感悟。

  目标定位:

  1、能根据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补充课文的留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设计思路与理念:

  1、为落实教学目标,首先整堂课有一条明显的知识链。即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博莱克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和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因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贯穿了整堂课。也可以说这两句话像一根线把课堂的几个环节串连在了一起。教学中分两步走,一是让学生感悟博莱克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二是感悟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的感悟。

  2、注重感悟方式,提高感悟实效。教学策略的选择一切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为了让学生比较深入充分地感悟博莱克的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精神和儿童队员们、那颗善良、友爱美好的心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让学生想像博莱克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代价;二是让学生充分与博莱克、与儿童队员对话,在与文本、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感悟他们的人文精神。三是通过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去想像思考,从而获得情感的共鸣。因而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如果你是儿童队员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处理呢?为什么?”“同学们,你们碰到过类似博莱克这样的事吗?”“同学们,你们想想,腿有残疾的博莱克是不是更需要大家的鼓励和信任呢?那么此时的你会怎样处理博莱克这件事呢?”四是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写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达到情感的升华。

  3、以读为本,读悟结合。曾有教育专家说过:“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一定不是一堂好课。本节课我也在努力实践这一句话。整堂课我就是通过不断反复朗读“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贯穿的,并且每次都是在不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朗读。同时结合其它句子的朗读,有默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的课例无论成败,我想只要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就足以,我们要坚信只有自己努力过并为之而付出过,我们新课程的探索之路才会越走越好!

《检阅》导学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人5个生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学习过程】

  一、录象揭题

  1、小朋友,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到时候,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瞧,这是我们中国的检阅仪式。(看阅兵式录象)

  3、看了刚才的录象,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今天,我们要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仪式。(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  )仪式上,让(  )的博莱克走在(  )。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

  3、指名说。

  4、读了课文,你感觉课文中向我们描述的这次检阅和我们刚才录象中看到的检阅有什么不一样?

  三、学习课文第12段:博莱克的表现

  1、你瞧,这就是博莱克,他在队伍中,表现怎么样?

  2、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博莱克的。指导朗读12段,读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莱克。(自由读、指名读讲评、男女读、全体站起来读。)

  3、看到博莱克的表现,你想怎么夸他?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读一读)

  4、那为什么有的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2~9段

  1、这些小伙子更棒的表现是在检阅仪式之前。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检阅之前的情况吧。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他们在讨论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参加检阅仪式?)

  3、该不该让博莱克去,为什么要讨论呢?分析:

  如果让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让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觉得非常为难。课文中也可以具体看出同学们为难的样子。请你们读读课文第3~6段,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

  5、四人小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6、全班汇报: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怕伤害了博莱克)

  终于(终于有一个人开口了,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

  鸦雀无声(表面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心里呢?)

  第6段中连续6个问号。指导读出为难、犹豫不决的心情。

  7、这么为难、这么难办的事,称为( )的事?(板书:棘手)

  8、这么难办的事最后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呀?再次看图。再次朗读第12段。怪不得,博莱克那么努力地表现自己。此时,他在想什么呀?

  9、是呀,能让博莱克有机会参加这么重大的活动的是他的同学们,能让博莱克这么有自信地站在游行队伍中的是他的同学们。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这些小伙子真棒!(朗读句子)

  五、小结

  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小朋友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检阅》导学案 篇6

  《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安排的课文都是讲述童年的生活。正如单元导读中所说,童年是一条美丽的小河,童年的忧伤、快乐、犹如朵朵美丽的浪花在翻腾,每一朵浪花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检阅》讲述的是波兰国庆节来临之际,儿童队员要参加国庆检阅,主人公博莱克是一位左腿犯有残疾的儿童,大家在讨论参加检阅时不知道如何安排博莱克,最后大家决定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巧用生成,导入新课

  开课伊始,学生唱了一首歌,歌词的结尾刚好是“人生路上要自强。”我一听,特别惊喜,让同学们把这一句重复唱了一遍。同学们感到很意外,我顺势告诉同学们: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个与自强有关的故事,学生不仅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底,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这可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二、利用插图,激发兴趣

  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的时候,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他们立马进入文本。而是巧用插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检阅”,什么是“盛大而隆重的节日”,什么样的场面称得上“人山人海”。学生通过看插图, 知道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场面,是一个让人十分羡慕的场面……我当即告诉学生这是波兰首都在进行国庆检阅。不过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什么叫检阅。我告诉他们在文中找答案。这时,有很多同学问我,为什么检阅要这么热闹?这么隆重?而且,有一个非常细心的孩子告诉我为什么这么盛大的检阅,站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拄拐的男孩?我见时机成熟,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想一想,刚才的问题,想一想课文的内容哪些是插图上有的。教室里立刻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

  三、抓住“文泡” 辐射全文

  本文中有两个泡泡,一个泡泡是“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另一个泡泡是“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围绕两个泡泡,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与两个泡泡相关的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很快,同学们找到了与第一个泡泡有联系的关键兔句子。“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现在靠拄拐走路。”是啊,面对这个棘手的事情谁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尽管如此,儿童队员们还是要面对啊!那么到底是谁又有如此大的勇气第一个开口,他又是如何决定的呢?学生再一次通过重点词语“鸦雀无声、洪亮、打破 、沉默”认识了文中又一位重要的角色“队长”。我相机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关键词语的理解去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队长,是一个怎样的集体。很快学生明白这是一个勇敢的队长,一个有爱心的集体。难怪人们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

  围绕第二个泡泡,学生找到了重点词语“忘记自己拄拐、目视右方,睁着眼睛”,我再一次让学生回到插图,观察博莱克的神情,学生从博莱克自豪的神情中知道这是一个“自信、坚强、勇敢……”的小伙子。难怪文中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时,我又一次让学生看插图,学生看到了举旗挥舞的人们,看到了鼓掌欢迎的领导,看到了挥手致敬的外国贵宾……我顺势小结,这就是国家领导、外国贵宾、波兰人民在检阅他们的军队、团体,因为有博莱克的参加,让检阅变得隆重,让检阅成了盛大的节日。此时此刻,学生不仅理解了检阅,而且理解了这是一次怎样的检阅,学生的情感通过对关键词语的品读,对插图的细看,一次次被唤醒。

  以上三个主要环节巧妙自如的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悄无声息的领悟了文本的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同时又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真正达到了人文统一。

  《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任务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紧紧围饶为什么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移情体验、大胆想象来体会儿童队员的心理,从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观众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确是一个难点,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儿童队员在做决定时的矛盾心理来理解“这些小伙子”对残疾孩子的信任与关爱。我是通过以下几点来突破难点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导入本课时,对于“检阅”三年级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为此在上本课之前,我让学生看了“建国50周年国庆的大阅兵”,让学生对检阅有了直观的感受。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另外让学生也感受到在波兰举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检阅。

  二、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受人物的心理

  在让学生体会“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心理,从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到“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时,就让学生读12自然段,说说博莱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学说:“他虽然拄着拐杖,可还是走得非常认真,和全队保持一致,很勇敢。”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读出博莱克的勇敢,他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这里面好几个同学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勇敢,我还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博莱克是个平时走路都要拄拐的残疾儿童。为了能和队员保持一致,为了使他们的队伍整齐漂亮,他肯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想象一下,他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博莱克好几次都走不好,但他还是坚持练习”;“他摔倒了,但还是坚强地爬起来”;“他比其他的儿童队员练得更刻苦,更认真”……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体会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时,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讨论时矛盾的心理。我就让学生研读儿童队员讨论的部分,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觉得为难呢?从哪里感受到做这个决定不容易?学生在反馈时,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队员们鸦雀无声,在想些什么”这些重点的地方移情体验感受队员矛盾的心理,在这里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儿童队员的矛盾心理“让博莱克去,就有可能丢儿童队员的脸;不让他去又会伤孩子的自尊心。到底该如何是好?”学生体会的不错。

  三、读写结合,深化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理解了“这些小伙子”和“这个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后,让学生再看博莱克的表现,来感受他当时的心情,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关爱,让学生明白博莱克的表现离不开儿童队员对他的信任与鼓励。也让学生感受到这次检阅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整齐的队伍,更让观众看到了儿童队员美好的心灵。因此,在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的话题“看着从主席台前走过的博莱克和其他儿童队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也说课堂中的遗憾

  在阅读教学的词语理解和积累中,新课标强调的是联系上下文来感悟。可是我在教学中处理得过于机械,没有让学生带进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次,在感悟“这些小伙子真棒”时,除了体会儿童队员的犹豫和矛盾心理,明白下这个决定是多么不容易之外,还应抓住“羡慕”这个词,感受其他队会羡慕儿童队员什么?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羡慕我们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羡慕我们尊重关心残疾人。”“羡慕我们爱团结友爱”……让学生感受到儿童队员对残疾儿童的关心与尊重,让学生明白“这些儿童队员棒在对同伴的关心和尊重上等等”。同时,对课堂上孩子们的评价,尽管从多纬度着手,但形式仍然过于单一,没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如果在以上环节中,能处理得更妥善些,相信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教育要求以人为本,突出发展性。在学完了这课之后,学生感悟得不错,表达的不错,可是实际行动能内化成他们行为的动力吗?我一直在思索着。

《检阅》导学案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今天,我说的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纪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_《检阅》。课文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前发生的事,并且经过努力,获得成功。

  2.教学目标

  本组课文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所写,为领会编者意图,达到应有效果,根据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及本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心理变化过程,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领悟作者“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刻含义。感受大家对博莱克的尊重与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尊重和爱护他人,自尊自信自强的情怀

  3.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明白儿童队员,心理发展过程与了解本文主要内容是重点。领悟作者“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二、说教情     对于我来说,比较喜欢朗诵艺术且普通话较好,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我将适时通过范读,引领学生诵读,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中儿童队员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受喝彩的原因。三、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能借助学习工具、生活积累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三年级学习活泼开朗,自我意识增强,,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但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发展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因此,《检阅》这篇课文,是塑造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佳作,十分值得学习朗读。四、说教法、学法 

  1.教是为学服务的,选择适当的教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将采用以“读悟结合法”为主,以“情景教学法”为辅相结合进行教学。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体验,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

  2.学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采用“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相结合进行学习。

  合作探究法,是在教学中以小组谈论的方式,在班级交流。旨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和练习说话的能力,激发学生发挥丰富想像,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表情达意。五、说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应紧抓课文的重点内容,依据教材特点,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质疑-悟疑-解疑-回疑的教学,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学习博莱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

  (一)质疑激趣,导学目标

  1.围绕“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你想知道什么?

  2.在汇报过程中进行质疑。

  3.通过梳疑,归纳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

  学生的质疑既是教学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教学的难点。通过质疑,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使他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解疑训练

  学习2--15自然段,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这一部分,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首先,第一方面,了解儿童队员博莱克的苦力与付出,初步解疑。

  1.2.1.读11-14自然段,思考: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2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博莱克在检阅时的表现后,请学生介绍。通过变文为言的练习,使学生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解决质疑中的问题作准备。第二,深入理解内容,进行解疑。

  1.通过老师的假设情景,让学生合理想象,说说有什么发现?(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博莱克在检阅队伍中表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能够达到的。从而对“这个小伙子真棒”表示认可。)

  2.学生齐声朗读11-14自然段,再次体会博莱克的努力与艰辛,并增强学生要自尊自信自强的认识。其次,这些小伙子真棒。第一,了解其他儿童队员的矛盾、犹豫与最终决定,初步解疑。

  1. 了解课文内容2-9自然段,思考:儿童队员是不是一开始就决定让博莱克参加?决定让他参加后,有准备让他站在哪儿呢?2.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儿童队员在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后,做出大胆决定,并通过邀请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以模拟课本的方式亲身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的心理发展过程。

  第二,深入理解,进行解疑。

  1.让扮演的学生及其他学生谈谈队员们内心的矛盾、犹豫、最后决定时的心理感受,从而对观众的“这些小伙子真棒”表示赞同。2.学生齐声朗读2-9自然段,再次体会儿童队员的内心思想,并增强他们要尊重爱护他人的感性认识。

  (三)回疑反馈,巩固练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说说对“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理解。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不但解决了疑问,而且完成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六、说作业布置。

  《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我将作业布置如下:

  1.把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他们说说这群小伙子有些什么样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2.看到队伍中的博莱克,想对他说什么?3.想对这群儿童队员说什么?

  七、说板书设计。

  这一板书,把课文中最关键最精炼的词提炼出来,不但把文章的结构显现出来,把博莱克与其他儿童队员的品格表现出来,又恰如其份的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抓住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形象美与陶冶学生情操,使文章内容一下就能印在学生头脑中,达到预期教学成效。

  八、说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遵循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力求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得到积极的发展。既让重点得到突出,难点突破有法,又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思,较好地完成了目标。

《检阅》导学案 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读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读课文。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想看吗?(播放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师简介视频内容,介绍本课背景。

  二、复习

  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词语。

  2、指名读。

  3、观察、提醒

  羡慕的“慕”的写法

  情不自禁中的“禁”是多音字,练习造句

  鸦雀无声的理解,造句。

  三、学习课文

  1、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里,你还认识吗?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自由读书。

  2、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博莱克队长

  3、检阅台上以及成千上万的观众也对他们印象深刻。观众是怎么说的呀?找找文中的句子。

  板书: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4、博莱克这个小伙子着棒!我们为什么这么称赞他?找到描写博莱克的句子。

  指名读。

  出示第12段,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

  生读

  5、此时博莱克的心情怎样?

  6、我们就一起带着高兴、激动、自豪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7、博莱克是个平时走路都要拄拐的残疾儿童。为了能和队员保持一致,为了使他们的队伍整齐漂亮,他肯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想象一下,他是怎样练习的。

  8、正是坚强、自信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博莱克。再读。

  9、面对这样的孩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10、这一幕不仅你看到了,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因此,他们发出了这样的称赞。

  指名读,齐读。

  四、为什么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默读第2-9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1、第3段中有“大家都不愿意开口的事”是什么?为什么没有人提出呢?

  2、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这件事让他们为难?

  3、想一想,如果不让他去,会怎样?

  如果让他去呢?又会怎样?

  4、现在怎么办?谁有好主意?

  5、队长在哪?出示相关的句子。指名读队长的话。

  6、孩子们觉得这个主意怎样?出示队员的话。指名读,齐读。

  问题解决了,孩子们是那么高兴,脸上露出笑容,甚至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7、队长主意不错,好在哪里呢?

  8、国庆节终于到了。华沙的街道上人山人海,高楼上彩旗飘扬。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我们迎来了隆重的检阅。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过去了。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儿童队员。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到了博莱克身上。把走在第一排的博莱克介绍给大家吧!齐读。

  9、看到这些,观众都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看到自信、自强,身残志坚的博莱克,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个小伙子真棒!

  看到这些富有爱心,懂得尊重别人的小伙子们,我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些小伙子真棒!

  五、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和其他儿童队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学生汇报交流。

  六、作业布置:

  阅读名人小故事:《向命运挑战》《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张海迪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14、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

  附:《检阅》

  检阅

  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和往年一样准备欢庆国庆节。   

  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开会,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

  意第一个开口。

  “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

  呢?

  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

  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一

  个队员大声说。

  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

  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

  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

  “这个小伙子真棒!” 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检阅》导学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

  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

  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检阅》导学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会写“俱、博、截”等7个生字,正确认读“俱乐部、鸦雀无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检阅的录象、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录象,简单交流。

  一、导入新课

  1、检阅定义(板书、齐读)

  2、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波兰的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国庆检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⑴自己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想想课文围绕检阅讲了哪两件事?

  2、交流反馈。

  (1)认读字词

  a、自己先读读吧!

  b、请小朋友读一读,读后提醒字音(多音字“禁”、轻声“伍”等)。

  c、提醒字形并随机进行写字指导。

  (2)交流:课文围绕检阅主要讲了哪两件事?

  出示:临近七月,儿童队员们在准备国庆检阅的事,他们商量           ,最后决定          。

  国庆那天,儿童队员们参加了                     ,得到了                。

  (指名说,随机引导纠正)

  小结:两件事结合起来,再加个地点,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指名说——自由说)

  (3)学习分段。(如找不到可提示:借助课文中出现的时间)用双竖线标一标。

  三、细读课文3——9自然段。

  (一)细读3——6自然段,体会儿童队员们矛盾心理。

  1、请学生仔细地读一读3——6自然段,在有感受的句子或词语下画画圈圈,然后好好体会体会。(给足时间)

  2、交流反馈。(体会“为难”之情)

  ▲ “截肢”

  ①理解截肢的意思。(就是把腿脚坏掉的部分截掉)

  ②了解截肢后的不便(走路一瘸一拐,要拄拐走路……)

  ③体会把博莱克放进检阅队伍的为难。

  ▲“鸦雀无声”

  ①理解鸦雀无声的意思。(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

  ②从鸦雀无声,体会他们的为难。

  ▲“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①从这句话的哪里体会到为难?(不愿意、第一个、重要的事)

  ②指导朗读,读出为难。

  ▲“棘手的事”

  ①理解“棘手”的意思(事情很难办)。

  ②还从这第4段的哪里也读出了为难?(终于、怎么办?)

  ③指导朗读。

  ▲理解“五个问号”

  出示: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①从这句话的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为难了?请圈一圈。

  ②反馈:连用五个问号,感受到为难。(点红)

  ③此刻他们到底在顾虑什么呢?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教师进行情感调动。)

  ④指导朗读:自己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过渡:从五个问号,从他们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从鸦雀无声,从棘手的事,我们都能看出,他们做这个决定实在太为难了。可就在这时,队长终于做出了决定。

  (二)细读7-9自然段

  1、指名学生当队长。(随机提问)

  2、你们觉得队长的这个决定怎么样?好在哪?(尊重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让他拥有自信,勇敢面对生活)

  3、队员们觉得队长的决定怎样?从哪看出来?(真是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

  4、齐读7、8、9段:这个决定真好!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吧!(洪亮、高兴、兴奋)

  (三)想象说话:假如,现在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博莱克,当博莱克知道了,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很开心;感谢队员们;接下去要好好练……)

  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在国庆检阅时的表现吧!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         

  检阅

  儿童队员   为难——决定    尊重、团结、

  友爱、善良         真棒!

  博莱克        截肢         自信、坚强

《检阅》导学案 篇11

  设计理念

  本课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一段“检阅”的录像,欣赏激动人心的检阅场面,请学生谈自己的印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②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词语,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一同解决。)

  2.检查学习生字、新词的情况。

  3.抽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鼓励学生上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4.讨论:课文中描写的是一场怎样的检阅?说说在这场隆重的检阅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从“印象最深的”出发,聚焦博莱克的神态、动作,聚焦人们对博莱克及儿童队员们的评价,导向教学重点。)

  三、品读重点,感悟真谛

  1.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

  ①“这个小伙子真棒”在哪儿?仔细阅读课文,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原因。

  (从“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想象一下博莱克当时的动作表情。)

  ②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内容。

  (指导学生读出博莱克的“棒”。)

  ③如果你就是博莱克,拄拐走在检阅队伍的第一排,你会想什么?

  (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

  (在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中,博莱克坚定自信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地铭刻在学生们的心里。)

  2.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

  ①从哪些地方又可以看出这些小伙子真棒?仔细阅读课文,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原因。

  (从“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切入,抓住“棘手”“鸦雀无声”“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没的局面”“太棒了”“情不自禁”等词句,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儿童队员们由担心拄拐的博莱克影响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到“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的心理变化过程。)

  ②感情朗读第3~9自然段,深刻体悟儿童队员的心理变化过程。

  ③各抒己见:想象当队长和队员们冲进教室把这个决定告诉博莱克时,会是怎样一个情景?此时此刻博莱克会想什么?(体会博莱克的心理)

  ④再次思考、交流:观众为什么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

  (在移情想象中,儿童队员们美好的心灵感染、震撼着每一位同学。)

  3.进一步感受儿童队员们的爱心给予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

  教师引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当博莱克拄着拐走在队伍的第一排时,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走稳!读──

  ②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的鼓励,我一定要走整齐!读──

  ③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真诚的爱,我一定要走出精神!读──

  (这样层层引读,是在更高的认识纬度和情感高度上展开的,博莱克的形象也因此丰富了许多,生动了许多,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实现了真正的视界融合。)

  四、感情朗读,升华内涵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这不仅是检阅整齐的队伍,更是检阅美好的心灵!

  五、畅所欲言,读写结合

  ①领略了这场特殊的检阅后,你想对博莱克或儿童队员说什么?试着用上:自尊自强自信尊重关爱自豪

  ②把自己想说的话条理地写下来。

  六、拓展阅读,培养能力

  阅读本册选读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和美国作家盖尔·布兰克的文章《信任》。

《检阅》导学案 篇12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课时安排:

  2课时

  整体教学设想:

  一、读文解题,感知全文

  1.板书课题:检阅

  试问学生:什么是“检阅”?

  2.基于学生不甚理解,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检阅。

  3.交流: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检阅”了吗?

  4.出示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流行。

  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指导朗读文中有关描写检阅隆重场面的句子。

  随机读词:博莱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莱克

  二、再读课文,了解故事

  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1.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队员们发生了什么事?

  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捡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羡慕沉默的局面情不自禁等。

  三、走进故事,品味语言

  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一)走进博莱克

  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2.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

  3.交流

  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②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

  ③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

  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二)走进儿童队员

  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2.没考虑这个问题是么?没关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课文2——9段)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

  3.交流。

  预设情况如下:

  生:我知道了在讨论时同学们因为要不要博莱克参加这件事很为难。

  师:从哪感受到大家的为难?

  生:从“大家都鸦雀无声”感受到了,谁都不愿意说这件事。

  生:一个队员说:“这是一件棘手的事。”说明很难办。

  生:我从这一段感受到的:“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怎么跟他说呢?”

  师:是啊,这一段有6个问号,多为难哪。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

  生读。

  师:这我就不明白了,博莱克左腿截肢,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么?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为难么?

  生:不能直接告诉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师:哦,原来是怕博莱克伤心,自卑。这可怎么办呢?队长,队长在哪里呢?你可是儿童队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么?

  (生不敢举手,终于有一只手怯怯的举起来。)

  师:好!队长在这里,想说什么呢?

  生:队员们,如果我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出示队长的话。)

  师:这么好的主意怎么说的声音这么小?来,自信得说一遍,注意是用“洪亮”的声音说。

  声再读。同学们踊跃尝试!

  师:队长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一个队员接口说——

  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这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你好像是在朗诵,不是说话呀!一名队员激动地说——

  生说(很激动的样子)

  师: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

  生:队长的主意真高!

  师:也有的说——

  生:不愧是队长!博莱克一定会高兴的。

  师:还有的说——

  生: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师:大家都夸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生:队长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人一个样,他们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

  师:说得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

  4.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让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再次指导朗读这个句子)

  5.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四、走出故事,升华认识。

  1.教师诵读最后一节。

  2.这长时间的掌声是送给谁的?

  3.虽然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但你知道他们还会议论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升华课文主题。融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

  五、巩固积累,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博”、“截”、“默”、“羡慕”

  六、课外练笔,引申主题。

  1.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说:……

《检阅》导学案 篇13

  《检阅》一文,通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文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残疾儿童博莱克和儿童队队长,通过博莱克告诉孩子们在面对人生的劫难,应自立自强,而通过后者则突出的是一种尊重弱者,关爱弱势群体的心灵的主题,整篇文章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

  本文课后有一个写话的题目:博莱克,我想对你说。今天,我仔细读了全班同学的写话作业,发现一个主要毛病:大部分同学都用回答问答题的方式表达了对博的敬佩,但语言平淡、言之无物,只有极少同学能联想到博检阅前的艰苦训练,推人及己,再联想到其它身残志坚的故事,内容充实。总的来说,此次写话是失败的,后一反思,发现与其说写话失败,还不如说课堂上阅读教学的环节感悟不到位,关键在于体会难点语句“这个孩子真棒”时,没能充分地拓开孩子的思路,理解比较浅层,所以孩子们在写话时就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

  在体会“这个孩子真棒”这个句子时,不能仅停留于博莱克检阅时的表现,应充分展开联想,纵的方面,联想到他的训练过程,走进他的内心等,横的方面,应联想到队员对他的鼓励,信任及其它的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从而让博莱克的自信自强的形象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并联系孩子们平时遇上困难时的表现,让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孩子们是否学而有得,能得多少,善于挖掘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地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丰满、生动,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

《检阅》导学案 篇14

  鲁迅先生大力赞扬过批判精神,反对拿来主义。作为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应该带着审视的目光,除虚心学习之外还要以尖锐的批判态度,从而在反思中建构起自己的教学反思和方法。

  上周我有机会聆听了三年级四班董老师执教了《检阅》一课。《检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以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本文的难点。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每个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董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表现出较深入的教学思考,努力体现自己的理解和教学意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创设情景,引导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

  董老师安排了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检阅的资料,上课初运用课件播放我国国庆五十周年检阅时的宏大场面。然而引出“为什么说这个孩子真棒?”

  (我的批判认识:作为低年级学生可以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但收集的资料内容应服务于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出示的相关课件能起到帮助学生的认识,这种认知的方向应指向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接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但是学生收集的资料与课文内容本身联系不大,同时作为一个很好的资源——教师精心准备的国庆的课件并没有通过教师的引导发挥很好的作用。董老师只是通过课件让孩子感受国庆检阅场面的隆重盛大,且只放在课文讲解的开头,作为董老师这篇课文的整体设计中这个环节安排的位置显然不合适,学生倒是焕发起兴趣,但教师只是浅尝辄止,没有让它一石激起千层浪,只单纯地作为了导入的一种工具、一个环节。我认为这儿可以引导学生的场面的隆重中认识检阅的意义?检阅时对检阅的队伍有哪些要求?可能会有哪些人参观?这样的下文中让不让博莱克参加国庆检阅时的矛盾心理的理解埋下认知的基础.)

  二.  大胆想像,移情体验,感受人物的心理。

  环节一:让学生大胆想像,如果让你去劝说博莱克不去会怎样说?

  (我的批判反思:此问题不妥善,当时孩子们只是很为难,一方面孩子们担心让博莱克去会影响检阅,另一方面又怕不让他去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所以课文中写到:“一些事情已经商定…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为什么鸦雀无声呢?“劝他不去?…谁去跟他说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疑问啊?这一切都证明了文本表达的思想都在说明这群孩子心里的矛盾。所以谁都不会去劝说博莱克不去的!这儿可以设计成“每位孩子心里都有两个小人在为博莱克吵架,它们在吵什么呢?”从而体会孩子们内心矛盾的痛苦斗争。)

  环节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起博莱克走得这么好,你想到了什么?

  董老师这个设计巧妙,打通了文本所没有描写的博莱克为参加检阅而做的努力,使孩子们商定安排和博莱克出色表现的之间的文本断层在董老师的启发下得到弥补充实。这个想像设计好。

  (我的批判反思:这儿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仅仅有博莱克的付出还应有孩子们对他的热情鼓励和帮助。这两方面的理解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这儿还应注意有层次地知道读书,先自读或指名读,然后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理解,然后带着理解来读,然后在悟读:“这些孩子太棒了。”从而达到读中悟情,以情带读。)

  三.  环节紧凑,理解深入

  从董老师对整节课的调控来看,可见董老师匠心独远,苦心设计,表现出极好的教学能力。

  (我的批判反思:我窃以为语文课堂要向四十分钟要效益,不在于教学环节的繁多,而在于简化教学环节,选准课文切入点,以情带读,整体感悟,否则教学会成为沉重的课堂,课文的情感积淀不够丰厚,会导致割裂文章的整体性,打乱文本自身的思维顺序。这也是我观摩全国第六届语文教学后一个深刻的体会。)

  如果不是聆听董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我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思考,看来人们说的智慧的火花是碰撞出来的,果然不谬!我在课下又根据这些反思备出本课的一份新教案来指导我在本课的教学,教学实践后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附《检阅》教案对比:《检阅》教案一(董老师)  《检阅》教案二(自己)

  《检阅》教案一 (董老师)

  一.出示课件(配乐阅兵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1.生自读课文。2.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细致理解。

  1.这盛大的节日表现在哪儿?该怎样读?自读理解,指名读。

  2.“这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对比读,有什么理解?指名说。

  3.找出小男孩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出示相关片断。看到这儿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他走得这么好,你想到了什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4.读2—9自然段,检阅前儿童队员讨论一件什么事呢?第四自然段有多个问句,为什么?表演读。如果你去劝博莱克不要去,你会怎么说?

  5.理解第三自然段。

  6.再次出示博莱克表现的语句,重新理解。

  7.再次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都是谁?为什么称“真棒”?

  四.  作业超市。

  《检阅》教案二 (自己)

  一.  出示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读出“帮”,读清“棒”

  二.  整体感知课文。“这个小伙子是谁?”“这些小伙子是谁?”为什么真棒?自读课文,划出相关的段落。

  三.  精读课文:

  1、指名回答,带出“检阅”。出示课件,感受阅兵时的场面,有什么特点?看得人多吗?都会有哪些人?突出受检阅的队伍要整齐威武要求严格,参观的人很多。

  2、“这些小伙子”很幸运地能参加检阅,但他们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是什么事?“这个小伙子”博莱克是个残疾人。他会有什么困难在生活中?能参加检阅吗?为什么不能去参加?我们或者干脆对他说:“你别去了。”行吗?我想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热情的孩子,你的心里一定有两个小人在进行争吵,他们争吵什么呢?(一小人说“行”一小人说“否”)指名说。最后谁占了上风?要让他去还会有什么问题?(出示五个问题)这些问题确实不好解决,能称作“棘手”。

  3、这些棘手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出示班长的话:“——”

  师问: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夸夸班长。

  师引导:这只是个总的方法,但具体的实施方案还要靠大家呀!看准最聪明的、最热心的能帮助圆满实现这个任务?(教师夸赞同学们的关心,尊重)

  4、博莱克终于加入检阅的队伍,最后他有了这样的表现(出示文)齐读。我们忍不住说他:“这个小伙子真棒!”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年功。”你知道博莱克走到这种程度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吗?你知道同学们又为此付出多少关心和帮助吗?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去猜想一下吧!

  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想再来读读博莱克和小伙伴们的精彩表现吧!指名读,齐读。

  5、能够当人们看到这个孩子和这些孩子的表现时不由得发出赞叹。

  “这个小伙子太棒了!”

  “这些小伙子太棒了!”     (出示文读)

  指名读,齐读

  6、你现在对这两句话是不是又有新的理解,说说看!

  四.作业超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检阅》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