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菩萨兵》教案

《菩萨兵》教案

巫婆的猫 点赞 分享
《菩萨兵》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菩萨兵》教案(精选21篇)

《菩萨兵》教案 篇1

  课题

  菩萨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复述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个性化设计或课堂随记

  揭示课题

  1、学习《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朱德” ,而朱德所带的军队,被人们称之为“菩萨兵”(板书课题)

  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那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菩萨兵”是什么意思?

  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菩萨兵》

  2、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什么是“菩萨兵”?为什么称朱德所带的军队为“菩萨兵”?

  初读交流

  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

  菩萨 糟蹋 藏族 一段 同胞 反动 朱德 翻译 糊涂  不饶人 哪怨不得 春耕 挨饿 播种 干干净净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检查长句子朗读。出示:

  ①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②    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5、这两句话都是讲谁的?是啊,都是讲藏胞的,但一句是说他们躲进深山,一句是说他们返回家园 。同学们,看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6、根据预设,出示两个问题:

  ①    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样的?

  ②    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过度: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跟老师先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呢?

  细读理解

  品读感悟

  一.探讨: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1.朱德总司令很急。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了)。

  他急什么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请你们自己读读2—5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相机出示:

  (1)“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怎么受得了呢”是什么意思?换个说法怎么说?

  藏胞们在山里为什么会受不了?(估计学生能说到山里很冷,很潮湿,身体受不了,山里没有足够的粮食会饿着肚子;山里有野兽出没,可能会受到伤害等)

  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

  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

  翻译为什么要叹气?(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

  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

  “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3.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气节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朱德总司令急什么?(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之所急)

  4、  指导朗读2—5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二.探讨: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1.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

  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想象说话: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你从看过的电视电影作品中,想想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

  2.后来为什么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引出: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师:在这么多耕种者中,你仿佛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红军战士,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想象说话:“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朗读体会红军战士的心声。

  师:同学们,这不仅是红军战士的心声,同时也是朱总司令的真情号召呀,听!-------播放录音。

  学生齐读朱总司令的话。

  想象说话: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怎么做呢?

  师: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家园时,还看到了什么?

  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激朱德和红军战士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并进行角色扮演)

  师: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拓展升华

  归纳总结

  一.藏胞们为什么称朱德和红军为“菩萨兵”?

  庙里的菩萨是什么样的?(善良、慈祥)

  藏民们大多是信佛教的,菩萨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

  藏民们把红军比作他们所崇敬的菩萨,这是对红军们最高的评价,藏民们说这句话时肯定是非常激动,这是他们由衷的话语,让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二、布置作业(课后迁移)

  三、音乐欣赏

  第二课时

  个性化设计或课堂随记

  复习导入

  明确内容

  一、复习 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二、复习词句

  1、检查字词读音。

  出示:藏民  春耕  糊涂  怨不得  糟蹋  挨饿  露面  不饶人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干干净净    平平展展

  用“尽心尽力”说一句话。

  2、指导写“藏”。

  三、指导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说说难写字的笔顺。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巩固梳理

  迁移应用

  一、读句子,填空。

  1、“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这里的“种子”表面上是指                  ,

  实际上指红军                              。

  2、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说朱德和他所领导的红军队伍                         。

  这句话表达了藏民对红军的              之情。

  3、“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藏胞一见到红军就跑,是因为他们认为红军和   

  一样,都会        。

  归纳总结

  拓展实践

  拓展写话:同学们,一晃到了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请你们代藏胞们给朱德和那些红军战士写封信。学生练写,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用写信的形式体会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军民鱼水之情。)

  作业设计

  1、将《菩萨兵》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跟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7、菩萨兵

  朱德:担心  体谅

  藏民:害怕  感激

  课后反思

《菩萨兵》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题解:菩萨,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而朱总司令带领士兵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所以藏胞们赞颂红军是菩萨兵。

  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与感激的事。全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层次清楚,语言生动。篇末点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留有余味的作用。文章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怎么受得了呢?”使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跃然纸上。“这也怨不得他们”反映出朱德对藏胞深深的理解。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藏族翻译糊涂糟蹋热火朝天节气菩萨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齐读词语。

  (4)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本课指侮辱。

  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本课指做翻译工作的人。

  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

  3.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 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课文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二、复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藏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害怕红军躲进了深山,朱德很着急。)

  2、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

  三、教学2~5自然段

  自读课文2~5自然段,找一找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几次对话,划一划,读一读,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

  谁会读?

  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

  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

  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

  翻译为什么要叹气?(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

  “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藏民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当红军到来时他们又误认为是反动军队又回来,藏民对红军不了解。

  3、当翻译回来报告说,藏胞一见红军就跑,埋怨他们糊涂时,朱总司令有没有责怪的意思(没有)朱总司令不仅没有责怪藏胞,而且还表现出深深的体谅。他是怎么说的?

  4、这些话里的那一句能看出朱总司令很理解他们?(这也怨不得他们……)指导朗读。

  5、这一次朱总司令没有再派人去找藏胞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帮藏胞把地……(引读)

  6、前一次急得是担心藏民们在深山受苦,这一次急的是什么?(节气不饶人,怕耽误了藏胞的“春耕”,来年就要挨饿了!)

  可见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十分关心藏胞的疾苦。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四、教学6~7自然段

  我们的红军和欺压百姓的反动军队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藏民们能回来,为了能改变藏民们对红军的认识,朱德总司令动员红军战士们为藏民们进行春耕。在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说了这么一番话:

  指名读

  1、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a、“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

  “尽心尽力”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把这些词去掉能体现出这种感情吗?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更要把感情投入进去。

  b、“要让红军的种子~结果……”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

  但又不仅仅是指春耕,还指什么?

  通过自己的行动是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使红军真正把根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这里用上省略号有什么意义?(永远长存,不会消失)

  2、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引读)

  “热火朝天”是一种什么景象?你能使使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五、教学8、9自然段

  这些种子终于发芽了,这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乌云也被红军的真诚所驱散了。

  1、齐读8、9自然段

  2、当他们看到红军所做的一切,终于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会想什么?

  3、引读:他们说:……

  庙里的菩萨是什么样的?(善良、慈祥)

  藏民们大多是信佛教的,菩萨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

  藏民们把红军比作他们所崇敬的菩萨,这是对红军最高的评价,藏民说这句话时肯定是非常激动,这是他们由衷的话语,让我们好好的疤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六、总结课文

  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祥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

  让我们也满怀着感激把课文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课后迁移)

  板书: 7、菩萨兵

  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

  藏民躲跑 返回

《菩萨兵》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题解】

  接触这个标题就让人产生一种新奇感,我们听说过步兵、炮兵,还没有听说过菩萨兵的。菩萨在佛教中本来是指达到自觉(自身得到解脱)、觉他(使众生得到解脱)两项佛教修行果位者,人们一般也称所崇拜的庙宇里的佛像为菩萨,菩萨给人的感觉是慈祥的,关心和帮助他人的。难道这篇课文写的就是这样一支神兵吗?这给人留下一个悬念。

  【结构分析】

  本文记叙了朱德总司令领导的工农红军到达藏民居住的地区以后,在藏族同胞对他们有误解的情况下,为了争取藏族同胞,朱德总司令带领大家为藏族同胞进行春耕,从而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理解和信任,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关心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亲人的崇高宗旨。

  全文九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五自然段),藏胞躲红军,红军找藏胞。红军来到藏民居住的地区,准备休整一下,没想到藏族同胞却“躲进了深山”,“不敢露面”。朱德总司令派人到山里去找,结果藏族同胞一见红军就跑,有人埋怨藏族同胞,而朱德总司令却说“这也怨不得他们”。课文的这一部分交代了由于藏族同胞对红军的不理解而产生矛盾冲突,而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关键在红军。

  第二部分(第六~九自然段),红军帮助藏胞,藏胞感激红军。朱德总司令知道,光用语言是不能够让藏族同胞消除误解的,要让藏族同胞真正认识到工农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就必须拿出行动来。于是,朱德总司令发动大家并且自己带头为藏族同胞进行春耕。藏族同胞看到了红军的所作所为,终于认识到红军不是坏人而是好人,不是一般的好人,是和他们心目中菩萨一样的最好、最亲的人。    综观全文,写藏族同胞的变化是遵循着这样的线索,即从躲红军到悄悄地回来见红军、感激红军;写红军对藏族同胞的争取展示出这样的过程,即从寻找(口头上的说服)到春耕(行动上的证明)。这样的结构方式便于充分显示子弟兵与人民之间亲如一家的关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藏、区、段、胞、译、糊、涂、怨、耕、播”,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学会多音字“挨”。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热火朝天、尽心尽力”,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菩萨是怎样的吗?(板书:菩萨)

  学生交流。(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2、说说对兵的理解。(板书:兵)

  3、质疑:“菩萨兵”是谁?为什么称他们是“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自学

  出示:

  藏民   地区   一段   同胞   朱德   翻译   糊涂    春耕  播下  动员   感激   平平展展   尽心尽力  多音字:挨 藏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三、学习课文第1、9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

  过渡: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菩萨兵”这个题目出自文中的一句话,请同学们快速地找出来。

  1、学生自由读,划出文中的句子。

  2、 交流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1)“菩萨一样的司令”是谁?“菩萨一样的兵”是谁?

  (2)是谁这样称呼他们的?

  (3)指导朗读:藏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注意读出感激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过渡:藏民们原来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交流: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1)抓住“一……早就……”等词语体会藏民的害怕。

  为什么害怕?想象反对军队是如何对待藏民的。

  (2)朗读体会。

  3、教师小结:藏民们原来是如此害怕军队,可是后来又称红军是菩萨兵,藏民们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藏民  春耕  动员  平平整整

  同胞  糊涂  感激  尽心尽力

  3、多音字:ái(   )     zàng(   )

  挨          藏

  āi(   )     cáng(   )

  4、造句:尽心尽力……

  热火朝天……

  5、仿写词语:

  尽心尽力(abac型)(    )(     )(     )(     )

  干干净净(aabb型)(    )(     )(     )(     )

  6、在文中找出合适的动词填入:

  (   )深山  (   )家园  (    )院子

  (   )眼睛  (   )土地  (    )藏胞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我们知道,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那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菩萨兵”是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

  3、师:“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

  4、师:那么,什么样的兵能称之为“菩萨兵”呢?着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授

  出示:

  ①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②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4、师:两句话都是讲谁的?是啊,都是讲藏胞的,但一句是说他们“躲进”深山,一句是说他们“返回”家园。(点击鼠标,“躲进”、“返回”两个词红色显示)同学们,看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5、生提问。

  6、根据预设,将学生的提问提炼为以下两个:

  出示两个问题:

  ①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②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过渡: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跟老师先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呢?

  三、学文感悟:

  (一)探讨: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1、朱德总司令很急(急坏了)。他急什么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请你们自己读读第2、3、4、5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相机出示:

  (1)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围绕以下问题朗读、感悟

  a、“怎么受得了呢?”是什么意思?

  b、藏胞在山里为什么会受不了?(估计学生能说到山里很冷、很潮湿,身体受不了,山里没有足够的粮食会饿着肚子;山里有野兽出没,可能会受到伤害等) c、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朱德担心藏胞的身体,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2)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了解“节气”。

  b、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2、指导朗读第2到5自然段。分角色读。

  (二)探讨: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1、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

  a、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b、想象说话: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从你看过的电视电影作品中,想想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

  2、后来为什么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a、引出: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b、师:在这么多耕种者中,你仿佛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红军战士,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c、学生想象说话。引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d、朗读体会红军战士的心声。

  e、师述:同学们,这不仅是红军战士的心声,同时也是朱总司令的真情号召呀,听!

  f、朗读朱德同志在春耕动员会上的讲话。

  g、引导学生理解浅层次的“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h、想象说话: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怎么做呢?

  i、师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还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激朱德和红军战士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并进行角色扮演)  j、师述: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k、师动情述说,引导学生读好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三)探讨:为什么称朱德和红军为“菩萨兵”?

  引导学生分两层体会:

  1、从朱德和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及打扫院子、整治土地体会。

  2、出示“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通过此句体会。

  a、出示长征的背景资料: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跨经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开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b、抓住“休整”一词,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朱德和红军战士本该做些什么?现在却在做些什么?

  c、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做到这一切呢?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课件播放,歌词如下: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

  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

  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d、歌中,把共产党人比作什么?把人民比作什么?由此理解深层次的“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e、师总结:这“种子”,指红军的形象、红军的精神。那么,红军的形象和精神到底有没有在藏民心中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呢?

  f、出示藏民伏地膜拜的照片,师讲解藏民对菩萨、对佛的崇拜。故事中藏民们把红军比作他们所崇拜的菩萨,这是对红军们最高的评价。

  g、师述:藏民们说这句话时肯定是非常激动的,这是他们的由衷之言,让我们好好地在读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h、师总结,出示对联

  藏汉一家亲

  军      军

  心      情

  民      民

  心      情

  心      鱼

  心      水

  相      情

  印      深

  四、拓展写话:同学们,一晃到了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请你们代藏胞们给朱德和那些红军战士写封信。学生练写,交流。

  五、作业:

  1、将《菩萨兵》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复述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菩萨兵》教案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菩萨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投影,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2,板书课题,问:什么是菩萨兵 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

  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生字词,不懂的词语用线画出来.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2)齐读词语.

  (3)说说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糟蹋:侮辱.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

  3,分段指名读课文.想每段告诉我们什么

  4,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书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3,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一个活动场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全文,想: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画出有关的语句.

  (三),继续精读课文2-5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二段体现了朱德的什么心情 怎样读

  3,第五段朱德对藏族同胞的一片爱心的句子是(指名读),该如何读.

  4,分角色朗读2-5段.

  (四),精读6,7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的词语.

  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五),精读8,9自然段

  1,自由读.

  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3,交流上面的问题.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七),作业

  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板书:

  7,菩萨兵

  朱德: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躲跑 返回 流泪

《菩萨兵》教案 篇5

  一、教材简解

  课文记叙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胞的信任与感激,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生动感人。

  二、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三、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朱德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明白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原因。

  难点: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课题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扣住课题,从整体入手,逐步深入,最后回归整体。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吸引学生融入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体会课文内涵。

  五、设计思路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主要完成认知目标。第二课时,进一步加强技能目标的训练和完成情感目标,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本课的设计思路如下:1、紧扣课题,导入新课;2、品读课文,感悟军民鱼水深情;3、前后对比,升华情感;4、总结课文,延伸内化;第三教时,完成造句,练习复述故事,进一步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多媒体出示课题,齐读)。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那么,课文中“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指的是谁呢?

  2、学生交流。

  过渡:“菩萨兵”,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称呼,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这堂课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细细地品读。

  [意图]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满含感情地读课题和回答问题,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大致的了解。

  (二)品读课文,感悟军民鱼水深情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意图]提出这样一个能够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地体会像红军这样的军队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是当之无愧的菩萨兵。

  2、读读这几段话,看看你们能够体会到什么,可以把你体会到的和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3、交流:

  (1)多媒体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请你自己读一读,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b、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

  c、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朱德担心藏胞的身体,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d、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老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e、师述: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2)多媒体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总司令着急的心情?他急的又是什么?

  b、交流。(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c、师述: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d、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相机理解“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里的“乌云”指什么?为什么说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呢?)

  e、指导朗读。

  师:这两段话,一段是翻译说的,一段是朱总司令说的,老师来当一当朱总司令,谁来做做翻译。请你们用心听一听,看能从中听出什么?(相机评价)

  那你能通过朗读将这份善解人意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还有谁愿意通过朗读将这样一位朱总司令带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3)多媒体出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a、学生自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

  b、学生讨论:“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结合课文说说“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c、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

  d、请你再读读这段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的?

  e、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更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更是指朱总司令所带领的红军战士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他们一心为民的形象扎根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意图]根据上面提出的“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这一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画出有关句子,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对有关句子进行深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探究句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f、指导朗读:

  a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

  b从刚才的朗读,品味中,你觉得朱总司令是一位怎样的司令呢?

  c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来。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

  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涵。

  g、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师引读: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多媒体播放录像)像这样的劳动场面,你想到了哪个词呢?是的,当许多人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如大扫除,植树时就可以用上“热火朝天”。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句话。

  三、前后对比,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你会怎么做呢?

  2、师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谢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呢?(多媒体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意图]让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同时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逐渐丰满.

  3、师述: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齐读)

  这句话表达了藏民对红军怎样的情感呢?(信任与感激)你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读吗。(指名学生朗读)

  小结:是呀,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这是藏胞们对红军的无比感激与热情赞颂。

  4、感情朗读(让我们带着对红军的信任与感激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5、这么好的司令,这么好的红军战士,为什么刚开始一听说有军队开过来,就躲进了深山?(他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看到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

  四、总结课文,延伸内化

  1、小结: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们称红军为——引读课题《菩萨兵》。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把藏胞和红军间的这份鱼水深情也深深地埋入心底吧!再读课题——《菩萨兵》。

  2、一路长征,一路故事,在红军足迹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百姓建立浓浓的鱼水之情。正因为如此,这群菩萨兵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成功。

  3、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菩萨兵》一样反映军民情的感人故事。(多媒体出示解放军战士抗击雪灾的图片,5.12抗震救灾的图片)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4、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人——《菩萨兵》。(学生再次读题)

《菩萨兵》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揭题导入

  1.回忆《朱德的扁担》,谈谈对朱德的认识

  2.揭题

  3.指名朗读与课题相对应的课文段落

  4.解题: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说的是谁?

  5.再读课题

  (二)探究体悟

  1.躲红军

  反动军队对老百姓做了哪些坏事?

  师穿插介绍红军

  (PPT)理解“藏族同胞……谁也不露面。”

  (1)抓住关键词体会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导朗读

  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担心——,他忧虑——,他不想看到——。

  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

  2.找藏胞

  (1)(PPT)指名读

  (2)加标点再读,体会语气

  (3)对比:要是反动军队会去找找藏胞吗?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读四至七段,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有菩萨般的心肠?

  3.抢春耕

  (1)汇报:“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结果……”

  指名读并说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怕藏胞挨饿。

  因为种自己的地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战士用心耕种。

  指导朗读

  理解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

  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对比:反动军队会这么做吗?

  (2)汇报:“这也怨不得……抢种上。”

  挡住百姓眼睛的乌云是谁?

  朱总司令着急吗?为什么而急?

  对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读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4.夸红军

  (1)得知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园,也许他们在想什么?

  (2)看到红军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打扫,整治,他们又会说什么呢?

  组内练说

  班内交流

  (3)他们以前伤心流泪是因为——,他们现在感动得流泪是因为——。

  (三)延伸内化

  1.过渡: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解放军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不仅把种子种在了藏胞的心间,也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2.看图感受: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读题)

《菩萨兵》教案 篇7

  《菩萨兵》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和感激。在还没有上这课前,我真有带内担心,因为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已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孩子们会喜欢这样的课文吗?为了上好这课,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且课前也布置学生找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有了这些大量的准备工作,我对上好这一课有了信心。

  在教学时,我竟然发现学生的上课情况与我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孩子们还是很有兴趣的,在可开始,我放弃针对课题提问的环节,因为我想,孩子们已经预习了的,就会对课文有些了解,而针对课题提问,问题都较浅显。因此,在孩子们初读课文后,我指导孩子们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指导他们在矛盾中发现疑问,在标点中找到疑问。因此孩子们提出了1、藏民的生活和红军无关,为什么朱德很着急?2、书上说的“糟蹋怕了”,这里的“糟蹋”指的是什么?3.“开花、结果……”后面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4、为什么说朱德是菩萨司令,红军是菩萨兵?……

  针对问题,学生读书,第一段中我又补充了相当的背景资料,也让学生开讲讲当时的一些背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同时我指导学生抓住“急”来读,怎么急?为什么急?学生自读2-5段,明白急的两个原因,1、山上受不了。质疑:受不了什么?没有粮食;生病没有办法治;有野兽;山上寒冷……学生在猜测中明白了朱德的当心,与人物进行了心灵的沟通。2、耕地没人种。我指导学生在读书,通过“节气不饶人”理解了春耕的重要。当学生联系自己看电视和看书了解的知识,知道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对藏民的欺侮,有联系感激的流泪,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敢回来?学生在阅读7、8段中了解了原由,最后感情自然提升到流泪说着“……菩萨一样的兵……”。

  整篇课文的学习就在这样的对话中完成了,我真没想到效果很好,完全出乎我的预设。通过这课的教学,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在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实现有价值的对话。

《菩萨兵》教案 篇8

  7 菩萨兵

  一、案例

  在教学《菩萨兵》的最后一部分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当藏在山上的藏民看到部队在为他们种地时,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

  生:他们会想,这回我们弄错了,我们遇上的是一群好兵,是为我们着想的队伍。

  生:他们会说:“从来没有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生:他们会说:“赶快回家吧!好好地招待这些菩萨一样的兵……”

  ……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演一演,把藏民当时所想、所说、所做表演出来,演出他们的惊奇、欣喜和感激。

  师:先四人小组试着演,一个同学演放哨的藏民,其余3人演躲在山上的藏民。

  学生四人小组表演,气氛较为热烈。

  师:好,老师请一组小朋友上台来表演,看谁演得好。

  生1:(急急匆匆地走向同伴……)同胞们,我们全都搞错了,大家快出来看呀,这些兵在为我们种地,你们看,他们把我们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我们的地整治得平平展展,大家快回家吧。

  生2、(走出来往下望去……)真的!我们这回遇上了好兵了,咱老百姓这回有好日子过了。

  生3、4(也赶紧走出来)快,赶快回家吧。我们得好好地招待这些兵呀!

  ……

  师:那当他们见到了朱总司令和战士时,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请你们接着表演。

  生1:你们是菩萨派来的吧,我从来没见过像你们这样好的军队。快到屋里来坐一坐,喝口水歇一歇。

  生2:你们不但不拿我们的东西,还帮我们种地,太谢谢你们了!这是我自己种的红枣,你们拿去尝尝吧。

  生3、4:呜呜呜……大声哭了起来。

  ……

  下面,老师请小朋友评一评,他们演得怎么样?

  生a:他们演得都很好,就是看不懂,好好的,怎么哭起来呢?

  生3、4:我们是感动得哭。

  生b:我认为感动得哭起来不应该这样大声地哭,而是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生c:我觉得他们演得不错,把藏民当时惊喜和感激都演出来了。就是还可以适当再加一些动作表演。

  ……

  二、反思

  在语文的教学中,如果把表演带入课堂,一改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主动参与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才华。在教学《菩萨兵》这篇课文中我尝试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收获。

  具体体现在:

  1、以演代讲。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演一演的形式,让学生来演一演藏民当时的所想所言,深切地体会当时藏民们的心理、神态、语言,不知不觉化解了“菩萨兵”这一难点。特别“你们是菩萨派来的吧”这一句符合人物特点的话,虽见平常,却可见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之深。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想像,把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诠释,通过表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请学生演一演藏民见到红军会怎么做,怎么说,这就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去思考,拓展思维的空间。在学生独具匠心的表演中,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尝试合作学习。学生的个体学习是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群体功效,为学生成功学习提供帮助。在让学生演一演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分角色试着演,既发挥了集体的功效,又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一部分不善表现自己,或胆怯的学生也得到训练。

  3、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表演之后,让学生评一评演得怎么样,在评的过程中再一次引导学生感悟了课文,进一步探究学习,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次。在愉快的评议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感悟文本的能力。

《菩萨兵》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读题。

  2、学生读读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充分质疑。

  3、学生相互介绍,使学生了解“菩萨”和“兵”的意思,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课题叫‘菩萨兵’”这个疑问去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读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可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3)在弄懂每一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尝试自己解决预习中有疑惑的地方,如还不明白,打上问号。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4、检查自读效果时,教师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6、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藏民 春耕 热火朝天 干干净净

  同胞 糊涂 尽心尽力 平平展展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7、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8、分组朗读全文。

  9、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抓住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你怎么读这句话。

  3、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朱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4、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抽读)

  2、引导学生把本课的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左紧右松才好看;另一类是上下结构的字,抓典型,按比例书写。

  3、重点指导书写“藏、段、耕、播”。继续指导学生写字规范、入体。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六、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师提问:藏胞们为什么离开家园躲红军?

  2. 生读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3.体会藏族同胞对反动军队的恐惧和对红军的误解。

  (藏族同胞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说也不敢露面)

  (1)藏胞们其实躲得是谁?(反动军队)

  (2)藏胞们对反动军队害怕到什么程度?(一听说……早就……)

  (3)一起读这句话

  4. 师提问:看到这一切,朱德司令可着急了,他急道什么程度呢?(急坏)

  5. 齐读

  6.过渡:朱德司令为什么这么着急,他在急些什么?读第2-5小节,找一找司令着急的事情,用笔画一画。

  二、精读二-四自然段

  1. 小黑板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1)怎么受得了是什么意思?(受不了)

  (2)为什么藏胞在山里会受不了呢?(想一想藏胞们在山里会有哪些困难?)(生活环境不好,不好吃,不好睡……)

  (3)从朱德司令说的这句话你能感受到他这时的心情如何?

  (4)感情读(指名读)

  (5)把原句换成“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表达效果一样嘛,不一样的话,哪里不一样?

  (6)再指名读这句话

  (7)“动员”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一句话后面要用上感叹号?(十分着急)

  (8)指名读再齐读

  2. 师过渡:于是朱德派人去找藏胞们,想动员他们回来,结果怎么样了呢?

  3. 生回答:翻译回来了,没能把他们动员回来。

  4. 小黑板出示: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1) 师:这是哪位翻译回来后对朱总司令说的话,想一想他为什么叹着气,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 为什么说藏胞们真糊涂哇?(他们把谁糊涂的当作了谁?)

  (3) 所以他说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里的乌云真的是指天上的乌云吗?指什么呢?

  (4) 指名读翻译的话

  (5) 再齐读

  5. 过渡:听到这样的话,朱德司令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着急起来,他又再着急什么?

  三、精读五-七小节

  1. 小黑板出示: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呐,得赶紧帮助藏胞们把地抢种上。

  2. 指名读

  3. 提问:从朱总司令这句话中你能听出什么?(朱总司令担心藏胞们的春耕节气不饶人哪)

  4. 师:什么是节气不饶人?

  5. 师:于是朱总司令作出了一个决定:抓紧时间,帮助藏胞们把地抢种上。

  6. 指名读齐读

  7. 师总结,情升华

  (1)师:面对糊涂的藏胞,朱德司令没有生气,没有埋怨,有的只是着急,担心他们的食宿,春耕。我们的小朋友可不是糊涂的藏民,朱总司令的所说所行,我们都看在眼里,遇到这样的司令,你们一定有话对他说,大胆的说出来吧!

  (2)举手说一说

  过渡:为了搞好春耕,朱总司令还开了一个春耕动员会,对战士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是怎么要求的呢?

  8.小黑板出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1)师:朱总司令要求战士们如何种藏胞们的地?(尽心尽力像种自己的地一样)

  (2)“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

  (3)“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可比可以把这句话去掉?

  (4)默读朱德说的第二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师:朱德司令让战士们如此认真地帮助藏胞们春耕,目的是什么?(解除误会,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们心中留下)这一颗种子是谁种下的?(红军)所以朱总司令的这句话还可以怎么理解呢?

  (6)为什么这句话后面要用省略号?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到了第二年呢?第三年呢……)

  (7)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过渡:开完会后,朱德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的干起来。

  四、精读八-九小节

  1. 读第八小节,想象朱德同志带领大家热火朝天春耕的情景,想一想他们都帮藏胞们做了那些事?(打扫院子整治土地)

  2. 当那些悄悄返回家乡的藏胞们一进家园,他们会看到什么?(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

  3. 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表情吧!他们的脸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感激惊讶惭愧……)

  4. 但最后都汇作一句话,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呀!”

  5. 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比作菩萨呢?回顾全文。(b)

  板书

  担心食宿

  藏胞误解  派人劝回   误会终解

  担心春耕   称作菩萨

  全力春耕

《菩萨兵》教案 篇10

  目标预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

  2.真正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设计理念:

  本课的课题很值得关注,首先它是重点,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它是难点,“菩萨兵”一词平日少见,也许师生均是第一次接触。读懂课文,应从读懂课题开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紧扣课题,抓住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一句话“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在精读感悟朱德总司令和战士们的言行时突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体会朗读,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设计思路:

  1.反复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感情。

  这篇课文重点刻画了朱德总司令的形象,朱德总司令的思想、情感主要是通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体会到朱德总司令在不同的场合所说的话中表达的特定的思想和情感,这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当时的情况下,朱德总司令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介绍相关背景材料,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感情。

  课文是将故事放在长征这一大背景下来写的,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有关长征的一些情况,比如,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途中他们经历了哪些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等等。通过介绍,使学生对红军产生怀念之情,敬仰之心,进而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更好地来体会红军的菩萨心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菩萨兵)通过上节课的朗读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谁能将这件事情连起来说一说?

  3.就是这样一件事,在藏胞们心目中就觉得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像——菩萨兵

  课文中有句话就跟课题是相对应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横线画下来。

  4.交流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齐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志是能否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一环节就是从复习旧知开始,紧扣课题,从整体入手,抓住“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这一情感主线,以开展下面的教学。)

  二、紧扣末句,理解全文

  1.过渡:我们知道,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为什么藏胞们会说出这样的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这是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朱总司令的担心和着急)

  b.朱总司令担心着急什么呢?

  (朱总司令急藏胞们长时间待在深山里,吃住条件恶劣,担心藏胞受不了)

  抓住“这么”、“还在”、“怎么……呢”体会朱总司令的着急和担心。

  从“得想……呀”体会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无比关切。

  c、指导朗读。体会朱德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2)“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读这句话,交流感受。(“怨不得”:体会朱总司令对藏胞深深的体谅。)

  b.朗读体会朱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关心藏胞疾苦的爱民情感。

  (3)“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a.指名读,交流体会,理解“尽心尽力”

  b.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里的”种子”指什么?(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c.指导朗读

  (4)引读第七自然段——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5)小结:从朱德同志的这三句话和战士们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真是——生读: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设计意图:文章中朱总司令说的这三句话含义深刻,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对有关句子进行深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探究句义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个环节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找句子,看看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如何;第二步是,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提高语感能力,感受朱总司令和红军的菩萨心肠。)

  3.同学们,这个事情发生在长征途中。要知道长征途中红军遭遇的是什么吗?

  (1)请看下面的歌词,你看到红军遇到什么困难了?(出示)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学生交流)

  (2)同学们,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危险、困难绝对不止这么多,课后我们可以去看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书籍看看,我会在班级图书角准备一些。

  (3)现在我们还是来回到课文。通过这歌词的描写我们了解到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的危险和困难,甚至还有死亡。现在到了藏族地区,本想——(休整),但是现在却——尽心尽力地帮助藏胞们春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怪不得藏胞们要说——(出示句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设计意图:目的是由“长征”这一背景和朱德、红军战士本该休整一段时间这一特定的时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菩萨似的心肠。)

  4.假如你就是藏胞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对红军说出一番怎样的感激的话语呢?假如你是红军又会对藏胞说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并进行角色扮演)

  (设计意图: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表演,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的资源。维果茨基说过“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意识。”在此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更有利于学生感受藏胞激动的心情。)

  5.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再次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动情述说,引导学生分别带着感激、激动、敬佩的心情读好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三、总结全文

  1.为什么藏胞们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联系前面第一自然段,想象藏胞们以前吃了反动军的哪些苦头,再与现在的红军做比较)

  2.师总结: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现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齐读课题)

  教材简解: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菩萨兵》教案 篇11

  一、扣课题,知大意

  1、“菩萨”是什么意思?

  2、“菩萨兵”是什么样的部队?

  3、“菩萨兵”指的是谁?

  4、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点评: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志是能否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一环节就是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大概了解。)

  二、抓句子,提认识

  1、读课文,在认为含有深意的句子下面做上记号,并思考句子包含着什么意思。

  2、交流。

  句1:“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句2:“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句3:“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点评:文章中有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对有关句子进行深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深究句义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个环节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找句子,看看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如何;第二步是,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提高语感能力。)

  三、代写信,悟感情

  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让学生代他们写信。

  (点评:这一环节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用写信的形式体会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军民鱼水之情。)

  转载自邑学教师博客

《菩萨兵》教案 篇12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从这一段中,你们读懂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了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所以一听说有军队开过来,就躲进了深山。

  师:藏族同胞为什么要躲红军?

  生:因为他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以为红军也和反动军队一样坏。

  师:你们从哪个词看出反动军队十分可恶,给藏胞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生:吃尽。这个词语可以说明他们吃了很多很多苦头。

  师:联系你们找的资料,和电视里看到的情景,说说反动军队进村后会做些什么?

  生:跑进老百姓的家里把家里东西都推倒。

  生:把老百姓养的鸡、鸭都抓了吃。

  生:还要把老百姓赶出家门,随意烧杀。

  师:难怪说他们“吃尽”了苦头啊!他们对反动军队害怕到什么程度?

  生: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师:找找从哪些字词上体会到害怕之深?

  生:一听说……早就……说明还没看到军队来,他们就躲起来了。

  生:又有,谁也不敢。

  师:是呀,这都说明,藏族同胞对红军存在着深深的——误会!

  谁来把这个句子读好了?

  (指导朗读)

  师:面对这个情景,朱德怎样?

  生:急坏了。

  师:怎么叫做“急坏了”?

  生:就是急得不知所措了。

  师:想想,朱德会急得怎么样?动作?表情?

  生:他会急得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生:他会不停地抽烟。

  生:他急得手握拳头,脚直跺,说:“这可怎么办呀,这可怎么办呀!”

  师:你们能把他着急的样子读出来吗?

  师:从朱德这么着急的情形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什么?

  生:朱德对藏族同胞十分关心。

  (生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对于长征,现在的小孩理解较少,要是他们理解课文内容,需要辅助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课前查找的资料和所看的电视电影,学生初步有了感性认识,对帮助学生理解“吃尽苦头”、藏胞为什么要躲红军、藏胞对红军存在哪些误会这些问题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为后文理解红军是不同于其他军队的一只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是一支一心为民的部队埋下了伏笔。

《菩萨兵》教案 篇1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是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学习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一、自学探究

  a级目标:

  1.自由轻声认真读课文,把生字音节标注在生字上,边画边读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改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破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

  3、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组内交流)

  (1)我会读:

  藏民  春耕   动员    平平展展

  同胞  糊涂   感激    尽心尽力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将生字描红一遍)

  (3)将词语写在小字本上。

  (4)我会辨字组词。

  抱(  )  湖(   )  涂(   )  绕(   )

  胞(  )  糊(   )  途(   )  饶(   )

  4、初步理解字词,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查资料等)理解下列词语。

  菩萨:                      藏族:

  糟蹋:                      长征:

  尽心尽力:

  翻译:

  5、你读了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小组内说一说)

  b级目标

  细读课文,思考:

  1、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讲了什么?

  3、“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道出了总司令的一“急”:长期呆在山里,吃住条件恶劣,担心藏胞受不了。“这么”、“还在”、“怎么……呢”体现了朱总司令的                        。

  4、“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呀!”进一步表现朱总司令对藏胞的              。

  5、当翻译回来报告说“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我们就跑,真糊涂哇!”“乌云遮住了眼睛”说明以前藏胞受                     ,就像乌云遮住了眼睛,看不清真像。而朱总司令对他们这样的做法表现出深深的体谅:“                    

  ”

  6、“现在已经是春耕了,节气不饶人,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道出了朱总司令的二“急”:节气不饶人,拍耽误藏胞的春耕,来年就要挨饿了!从而体现总司令                                。

  7、“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句话的含义是: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     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        的。

  8、用“尽心尽力”造句。

  9、“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表达了藏族同胞对红军的        与       。

  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小组学习与交流展示

  1、小组汇报交流

  我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需要帮助。

  2、全班展示质疑

  (1)各小组展示收获。

  (2)朗读课文。

  c级目标

  1、复述课文。

  3、收集有关朱总司令的资料,了解他的事迹。

《菩萨兵》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题解】

  接触这个标题就让人产生一种新奇感,我们听说过步兵、炮兵,还没有听说过菩萨兵的。菩萨在佛教中本来是指达到自觉(自身得到解脱)、觉他(使众生得到解脱)两项佛教修行果位者,人们一般也称所崇拜的庙宇里的佛像为菩萨,菩萨给人的感觉是慈祥的,关心和帮助他人的。难道这篇课文写的就是这样一支神兵吗?这给人留下一个悬念。

  看了课文我们知道,标题中的菩萨兵其实是朱德总司令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那么,藏族同胞为什么要称他们是菩萨兵呢?这是与藏族同胞的信仰有关系的。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由青藏高原土著与西部古羌人、吐谷浑等氏族、部族融合而成,现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大部,四川、甘肃、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藏族同胞信仰藏传佛教,即“喇嘛教”,也称“西藏佛教”。“喇嘛”为藏语“上师”之意。公元13世纪,由于元朝统治者的扶持,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此后逐渐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长期生活在这种体制下的藏族同胞,对菩萨是非常尊敬和崇拜的,如果一支部队被称为菩萨兵肯定是一种无尚的光荣。那么,朱德总司令领导的工农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才得到了如此高的荣誉呢?还是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课文吧。

  【结构分析】

  本文记叙了朱德总司令领导的工农红军到达藏民居住的地区以后,在藏族同胞对他们有误解的情况下,为了争取藏族同胞,朱德总司令带领大家为藏族同胞进行春耕,从而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理解和信任,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关心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亲人的崇高宗旨。

  全文九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五自然段),藏胞躲红军,红军找藏胞。红军来到藏民居住的地区,准备休整一下,没想到藏族同胞却“躲进了深山”,“不敢露面”。朱德总司令派人到山里去找,结果藏族同胞一见红军就跑,有人埋怨藏族同胞,而朱德总司令却说“这也怨不得他们”。课文的这一部分交代了由于藏族同胞对红军的不理解而产生矛盾冲突,而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关键在红军。

  第二部分(第六~九自然段),红军帮助藏胞,藏胞感激红军。朱德总司令知道,光用语言是不能够让藏族同胞消除误解的,要让藏族同胞真正认识到工农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就必须拿出行动来。于是,朱德总司令发动大家并且自己带头为藏族同胞进行春耕。藏族同胞看到了红军的所作所为,终于认识到红军不是坏人而是好人,不是一般的好人,是和他们心目中菩萨一样的最好、最亲的人。

  综观全文,写藏族同胞的变化是遵循着这样的线索,即从躲红军到悄悄地回来见红军、感激红军;写红军对藏族同胞的争取展示出这样的过程,即从寻找(口头上的说服)到春耕(行动上的证明)。这样的结构方式便于充分显示子弟兵与人民之间亲如一家的关系。

  【字词推敲】  

  “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急坏”指不是一般的急,而是非常着急。朱德总司令为什么非常着急呢?这是因为朱德总司令想到藏族同胞躲在深山里,吃、穿、住、用一定很不方便,甚至会忍饥受冻,朱德总司令是为藏族同胞的生活而担忧,而着急。这就反映出朱德总司令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统帅,是时时处处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的,因为他明白,得不到人民理解和支持的部队,是不可能打败敌人取得胜利的。

  “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带领”说明朱德总司令不是光说不干,而是身先士卒,带头为藏族同胞进行春耕。“热火朝天”说明劳动的场面很热烈,士兵们在朱德总司令的带领下干劲十足,同时也表明,红军是真正把藏族同胞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才会有这样的干劲。

  “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悄悄”一方面说明藏族同胞得知红军帮助他们春耕的消息,将信将疑,所以他们要“悄悄”地、不惊动红军地回来看看;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与过去躲红军不同了,那时他们心里害怕,慌慌张张的,而现在红军来了这么长的时间并没有打扰他们,“悄悄”表明藏族同胞回来时心里很平静。

  教学思路

  【设计说明】

  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写的不是你死我活、硝烟弥漫的军事斗争,而是写的红军与反动军队的民心之争,虽然情节并不跌宕起伏,但故事却生动感人。所以,教学设计拟抓住一个“情”字入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1、介绍相关背景材料,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感情。

  课文是将故事放在长征这一大背景下来写的,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有关长征的一些情况,比如,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途中他们经历了哪些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等等。还可以适当介绍朱德总司令的有关情况,他是如何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的,他是如何带领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等等。通过介绍,使学生对红军产生怀念之情,敬仰之心,进而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不会因为课文写的是久远的事而感到陌生,而无动于衷。

  2、反复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感情。

  这篇课文重点刻画了朱德总司令的形象,朱德总司令的思想、情感主要是通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体会到朱德总司令在不同的场合所说的话中表达的特定的思想和情感,这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当时的情况下,朱德总司令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积极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讨论之前教师可以就课文对朱德总司令的刻画设计一些问题,也可以广泛发动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应该围绕课文。要研究课文中的细节,要把问题往深处引,以使大家能够真正理解朱德这样。位红军将领中的典型,进而对整个中国工农红军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思路提要】

  教学思路应该依托课文的思路,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教学的思路完全等同于课文的结构,即总要按照课文的先后次序去组织教学。教学思路是开放的,也是灵活多样的。本文的题目是“菩萨兵”,而这个题目源于课文最后藏族同胞的一句话,我们不妨从这一句话入手,进入教学过程,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逆入法。

《菩萨兵》教案 篇15

  作者:邵雯可    转贴自:枫叶教育网    点击数:68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菩萨兵》,我在黑板上写下“兵”字,让小朋友们为它组词。大家组得还不错,有很多,有:海兵、空兵、炮兵等。我问他们:“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兵,可你见过菩萨兵吗?你们去庙里拜见过菩萨吗?觉得菩萨怎么样?你会去求菩萨什么呢?”孩子们说得都很不错。季晓杰说:“求菩萨保佑他们一家人平平安安。”这个小家伙,希望还挺不错的,别的孩子有求菩萨保佑自己学业进步的,也有求健康快乐的,应有尽有……【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diyifanwen.com】

  我设置下悬念:“菩萨那么好,那么在兵前加菩萨,说明这些兵怎么样呢?课文讲的又是谁的兵?下面就请大家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生字词。”

  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我在黑板上写下生字词,先请一个成绩不太好孩子季小小读。她读得还不错,不过把“翻译”的“译”读成了“泽”的音,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全读对了。看着她如释重负地坐下,我欣喜地笑了,希望下回她能非常骄傲地坐下,我相信有我的耐心,有伙伴们的帮助,和她自己的努力,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照惯例,接下来,我和孩子们一起圈画出生字词,在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立即投入到了讨论记忆字形的过程中。小家伙们记忆字形的方法可谓品种繁多,而且还很有创新意识,还真是我这个老师所不能及的。有弟子如此,真是不枉费我平日的一番苦心啊!

  比如有换部件法:把“泽”的三点水改成言字旁等;有口诀法:月加包,胞胞胞等。还有趣味识记法:如一个肉包子(胞)等。最后到“藏”时,孩子们就不会了,我想到这个字比较复杂,还是和孩子们一起书空好了。我念道:“草字头,厂,竖折,横,撇,臣,戈。孩子也跟着我一起,此时,我忽然想起我曾经在一本教学书刊上面看到一个老师巧记它的方法:一个大臣披着披风,左手拿刀,右手拿戈,头戴草帽,“藏”起来。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孩子们,孩子们眼睛里都透出闪亮的光。呵呵,又点燃他们追求智慧的热情了,真好。

  哦,忘了,还有一个字——“朱”。一个孩子说一头牛长出了两条腿,我觉得不太妥当,我就在黑板上先写下“牛”字,而后,又添上撇和捺,说:“像牛穿了一条裙子吗?”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看来他们的老师的本领还是比他们略高一筹啊!

  当然,这是课文的第一课时,我得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在介绍了长征和朱德后,我出示了朱德骑在马上的一幅图,我请他们用学过的成语来说一说这幅画,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戎马一生。”我觉得,这一环节很不错,颇为灵动。

  在介绍藏族分布情况的时候,我还请他们看了练习2里面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简称歌下的地图,和他们一起找了青海、甘肃、云南等藏族人民居住的区域,孩子们好不高兴,而且也把知识融合到了一起,既学了新知,又巩固了旧知,此举也是颇让我得意的。

  分完段后,和孩子们一起品读课文第一段,朱小容同学读得很不错。我让孩子们假设自己就是朱德总司令,如果遇到藏族同胞也躲进深山里,没住的,没吃的,没喝的,心里会怎么样?如此一来,让孩子们“换我心为你(故事主人公)心,始知相忆深”。在披文入情后,孩子们读起来感情自然到位!

  快乐的时光很快就过去,课后我请同桌位两人练读朱德和翻译的对话,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义。

《菩萨兵》教案 篇16

  《菩萨兵》这篇课文讲了一个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感人故事。因为是学习对象三年级学生,所以他们对这段历史不是太多的了解,所以我课前让同学们从《新补充读本》及自己身边的书中去找出相应的文章来读,让他们了解长征。就本课而言我想从下面几个问题入手:(也是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1、 什么是菩萨兵?对于“菩萨”,地处农村的孩子们还是了解的,但“菩萨兵”,不仅是孩子们,我也是第一次读到。所以有必要讲清楚。其实就是有菩萨心肠的士兵。可问:谁是菩萨兵?是谁称之为“菩萨兵”的?这样就能直接引入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的引入课文可谓是逆入法。2、被称之为“菩萨兵”的红军究竟为藏民做了什么事呢?(重点分析)

  这是教学的重点,是对整篇文章探究的目的所在。先说“寻找藏胞”,藏胞们见了红军为什么要躲进深山里呢?引领孩子们读 “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一句,特别是“乌云”一词,要重点理解。这又与历史有关,教师可适当增加材料来补充说明。同时也提醒大家,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反动军队惹的祸。没有他们的横行霸道,就没有藏民的躲,就没有红军的寻找。红军恨他们,老百姓也恨他们,他们能有好下场吗?(这是个人阅读感受,可不强加于学生。)寻找的结果是什么?是寻找未果。为什么呢?进一步去读,去思,不难发现这是反动军队对老百姓的糟蹋之深!再说“帮助春耕”,抓住朱总的“这也怨不得他们”“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等来体会。引导学生领悟:朱德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而且他也亲自出马,“带领”大家干。这是何等的高尚风格。3、结果如何?

  红军的努力结果如何呢?藏胞们回来了,充满感激。细读慢品即可。

  4、延伸

  本课文笔简练,内容生动,可以发挥想像的地方很多,我想放在文末,既可把握教学节奏,又能很好地升华主题:当藏在山上的藏民看到部队在为他们种地时,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分小组交流,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回答。

  5、备注。

  本课详加推敲的地方很多。如“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藏胞们躲进山里,他们又是怎么会“得知”红军为什么春耕的消息的?……只要我们引领孩子们细读慢品,只要我们老师心中有算,相信站在高处的你必能听到同学们精彩的发言。

《菩萨兵》教案 篇17

  《菩萨兵》综合学案

  (第一课时)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1.我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不丢字、不漏字、不加字、不读错字和不读破句,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生字。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1.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还标出了小节号,圈出了生字。课文共有      自然段。

  2.查词典了解词义:

  菩萨: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3、在读课文时,我发现有些词语很难理解:                        

  我准备查工具书或者请教老师理解这些词语,我还有更好的办法:        

  。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1.读了课题《菩萨兵》,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2.我最想解决的问题是: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1.读了课文,我发现课文中的多音字很多,联系上下文,我能够正确选择读音。

  (1)“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  )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2)“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  )了呢?得(  )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3)“不能让藏胞来年挨(  )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  )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  )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  )果……”

  (4)“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①发自内心赞美的语气②无可奈何的语气③关切的语气④命令号召的语气)

  先给加点字注音,再想一想用什么语气来读?用你选择的语气读读。同桌互相欣赏。

  2.我发现本文长句很多,最难读的句子是:

  我会给这些长句划出停顿线,经过练习,我已经能读好它们了!

  【收获集合】——我来归纳

  1.识记课文的生字, 我有许多金点子呢:

  【课外链接】——我知道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跨经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开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

  1.造句: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2.比一比再组词:

  消(   ) 胞(   ) 休(   ) 涂(   )

  悄(   ) 抱(   ) 体(   ) 途(   )

  3.通过初步学习课文,我知道课题中的“菩萨兵”是指       ,他们

  帮助藏胞       ,以实际行动使藏胞返回家园,深受藏族同胞的       。

《菩萨兵》教案 篇18

  教材简介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设计理念

  首先本课的课题很值得关注,首先它是重点,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它是难点,“菩萨兵”一词平日少见,也许师生均是第一次接触。读懂课文,应从读懂课题开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语文的教学中,如果把表演带入课堂,一改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主动参与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才华。

  设计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写的不是你死我活、硝烟弥漫的军事斗争,而是写的红军与反动军队的民心之争,虽然情节并不跌宕起伏,但故事却生动感人。所以,教学设计中抓住一个“情”字入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首先,介绍相关背景材料,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感情。其次,反复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感情。第三,围绕主线问题积极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背景。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我们知道,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那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菩萨兵”是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

  3.“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

  4.那么,什么样的兵能称之为“菩萨兵”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志是能否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一环节就是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猜测和满含感情地读课题,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

  二、复习词句

  1.检查字词读音。

  出示:藏民  春耕 糊涂  怨不得  糟蹋 挨饿  露面 不饶人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干干净净   平平展展

  2.指导写“藏”。

  3.检查长句子朗读。

  出示:

  (1)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2)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4.两句话都是讲谁的?是啊,都是讲藏胞的,但一句是说他们“躲进”深山,一句是说他们“返回”家园。(点击鼠标,“躲进”、“返回”两个词红色显示)同学们,看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一方面是复习词、句的朗读情况,一方面也为引出下面的教学而服务。】

  5.生提问。

  6.根据预设,将学生的提问提炼为以下两个:

  出示两个问题:

  (1)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过渡: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跟老师先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呢?

  三、学文感悟

  (一)探讨: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1.朱德总司令很急,他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急坏了)?他急什么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请你们自己读读第2、3、4、5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相机出示:

  (1)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①“怎么受得了呢?”是什么意思?换个说法怎么说?

  ②藏胞在山里为什么会受不了?(估计学生能说到山里很冷、很潮湿,身体受不了,山里没有足够的粮食会饿着肚子;山里有野兽出没,可能会受到伤害等)

  ③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朱德担心藏胞的身体,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①了解“节气”。

  ②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2.指导朗读第2到5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课文的25自然段,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在写,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二)探讨: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1.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

  ①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②想象说话: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从你看过的电视电影作品中,想想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

  【设计意图:阅读要学生如同亲临其境,就要学生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激活相似见闻,展开类比联想。因此,我在此处的教学中,让学生回忆看过的电视电影作品,说说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苦头。相信在他们已有知识的引导下,能真切感受到反动军队的可怕,由此能把藏胞的害怕也体会的很到位。】

  2.后来为什么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①引出: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②在这么多耕种者中,你仿佛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红军战士,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③学生想象说话。引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④朗读体会红军战士的心声。

  ⑤同学们,这不仅是红军战士的心声,同时也是朱总司令的真情号召呀,听!(课件播放“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朗读。)

  ⑥朗读朱德同志在春耕动员会上的讲话。

  ⑦引导学生理解浅层次的“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⑧想象说话: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

  ⑨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还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激朱德和红军战士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并进行角色扮演)

  【设计意图: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表演,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的资源。维果茨基说过“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意识。”在此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更有利于学生感受藏胞激动的心情。】

  ⑩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引导学生读好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三)探讨:为什么称朱德和红军为“菩萨兵”?

  引导学生分两层体会:

  1.从朱德和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及打扫院子、整治土地体会。

  2.出示“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通过此句体会。

  ①抓住“休整”一词,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朱德和红军战士本该做些什么?现在却在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目的是由长征这一背景和朱德、红军战士本该休整一段时间这一特定的时间,让学生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菩萨似的心肠。】

  ②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做到这一切呢?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课件播放,歌词如下: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

  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

  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设计意图:电教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得当,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情感与情景相伴,触景自然生情。在画面、声音的渲染下,读好课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③歌词中,把共产党人比作什么?把人民比作什么?由此理解深层次的“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④师总结:这“种子”,指红军的形象、红军的精神。那么,红军的形象和精神到底有没有在藏民心中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呢?

  ⑤出示藏民伏地膜拜的照片,师讲解藏民对菩萨、对佛的崇拜。故事中藏民们把红军比作他们所崇拜的菩萨,这是对红军们最高的评价。

  【设计意图:对藏族人民的习俗,学生基本没有了解,因此,通过展示藏民伏地膜拜的照片,讲解藏民对菩萨、对佛的崇拜,进一步感受藏民对朱德、对红军战士的崇敬只情。】

  ⑥藏民们说这句话时肯定是非常激动的,这是他们的由衷之言,让我们好好地再读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四、拓展写话

  同学们,一晃到了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请你们代藏胞们给朱德和那些红军战士写封信。学生练写,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用写信的形式体会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军民鱼水之情。】

  五、作业

  1.将《菩萨兵》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跟同学交流。

  板书:

  菩萨兵

  朱德   担心  体谅

  藏民   害怕  感激

《菩萨兵》教案 篇19

  《菩萨兵》教学反思

  《菩萨兵》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由于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红军与藏族同胞之间的深情,学生又缺乏一定的生活和情感基础,因此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

  介绍红军长征的历程,引出课题。随后紧扣课文的最后一句,理解课题中的“菩萨”,并质疑,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藏胞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这个问题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二、朗读感悟、深入学文。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引导学生想像藏胞们吃尽的苦头,指导学生读好本节的最后一句话,突出朱总司令的“急”。

  1.紧扣朱德司令的话,引导体会他对藏民的关心。

  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5小节,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边读边找出体现朱德司令着急担心的词句,多读读,多品品,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组织学生再次交流。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了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反问句想象藏民在深山中的生活,紧扣“这么”、“还在”、“怎么受得了呢”朗读体会由于长时间待在深山里,吃住条件十分恶劣,朱德担心藏胞受不了。接着紧扣感叹句,引导学生揣摩朱德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体会朱德司令对藏胞的无比关切。从而引导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司令的着急与担心。交流到第五小节时,我先抓住“怨不得”,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朱德司令表现出的深深的体谅。接着紧扣“节气不饶人”、“赶紧”、“抢”等词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朱德司令急藏民所急,想藏民所想,关心藏胞疾苦的爱民情感。再次让学生联系上文交流藏民躲的原因,从而过渡引出翻译的话:“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乌云遮住眼睛的理解,进一步理解藏胞是因为不了解红军,把红军当成了反动军队才会躲进深山。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朱德司令的两段话后,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关心藏民疾苦,就像菩萨一样有着救苦救难的心肠。让红军像菩萨一样的为民着想的形象深入学生的脑海。

  2.抓住红军帮助藏胞春耕一事,进一步体会红军对藏胞的关爱。

  教学6~7小节时,我让学生带着“朱德是这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试着体会人物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情。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抓住“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等词句,指导学生读好朱德司令的话,体会朱德对藏胞的关心和爱护。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朗读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进一步体会朱德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藏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要让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藏胞的心中开花结果。随后紧扣“热火朝天”,引导学生朗读。这样丰富了课文的内容,同时红军为民着想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逐渐高大,丰满。

  3.深华感情。

  教学8~9小节时,我先让学生朗读想象藏胞为何会流下感激的泪水,体会藏胞对红军的感激,然后引导学生紧扣:“干干净净”、“平平展展”,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藏胞返回家园后和红军相见时的感人情景,并进行说话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出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说说对“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藏胞对红军的感激与信任之情。

  上完课后,仍有许多遗憾。比如:以读为本体现不够,生本教育还没有实施到位。

  《菩萨兵》教学反思

  本以为这节课不会有多少孩子喜欢,但是在教学时,发现恰恰不是这样。孩子们还是很有兴趣的。本课我放弃针对课题提问的环节,因为孩子们只要是预习了的,就会对课文有些了解,而针对课题提问,问题都较浅显。因此,在孩子们初读课文后,我指导孩子们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指导他们在矛盾中发现疑问,在标点中找到疑问。因此孩子们提出了1、藏民的生活和红军无关,为什么朱德很着急?2、书上说的“糟蹋怕了”,这里的“糟蹋”指的是什么?3.“开花、结果……”后面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4、为什么说朱德是菩萨司令,红军是菩萨兵?

  针对问题,学生读书,第一段中补充背景资料,抓住“急”来读,怎么急?为什么急?学生自读2-5段,明白急的两个原因,一、山上受不了。质疑:受不了什么?生1没有粮食。生2生病没有办法治。生3有野兽。生4山上寒冷……学生在猜测中明白了朱德的当心,与人物进行了心灵的沟通。二耕地没人种。有学生插嘴说今年不种明年种呗,我指导学生在读书,通过“节气不饶人”理解了春耕的重要。当学生联系自己看电视和看书了解的知识,知道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对藏民的欺侮,有联系感激的流泪,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敢回来?学生在阅读7、8段中了解了原由,最后感情自然提升到流泪说着“……菩萨一样的兵……”。

  课尾拓展:朱德和藏胞们各说了什么?试着在小组中演演。

  《菩萨兵》教学反思

  《菩萨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也是我在宾山小学301班顶岗实习上的第一课。文章讲述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途中,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的故事。尽管课前我下足功夫准备了教案并经指导老师沙老师精心修改,但无论是课堂效果还是现场教学的节奏、细节的把握上值得反思的方面还较多。

  一、教学设计:备课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挖掘课文中可把握的线索,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

  以课题为切入点,问孩子们文中的“菩萨兵”指的是什么人?这也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手段之一。那为什么要把朱德率领的军队称为“菩萨兵”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精读课文

  1.抓住头尾进行比较。授课时,我抓住藏民们对红军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展开。首先问孩子们: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是藏胞称朱德率领的红军是“菩萨兵”的?学生自然能抓住最后一小节——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体会此时藏民们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是激动的、感激的。那当藏民们听说红军来了,一开始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不难体会到藏民们害怕的心情。首尾对比中留下一个悬念:.藏胞由一开始的又躲又跑,到如今称红军为“菩萨兵”,究竟是为什么呢?从而激发孩子的探究心理: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2.主体品读。课文学习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感悟朱德总司令说三段话。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5小节,多读读,多品品,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组织学生再次交流你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悟,教师指导朗读,在读中激发情感,最终达到让红军像菩萨一样为民着想的形象深入学生的脑海。

  二、教学反思:指导老师现场听课指导,上完课后沙老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给我进行了详细指导,列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值得反思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案要熟记住,切忌照本宣科。教学语言起到小结、过渡的作用,看着本子说,跟学生没有交流的话它就起不到这些作用。

  (二)课堂用时既要保证重点,又要保持均衡。课题中“菩萨”两个字讲的时间太长了。字音字形一带而过即可。建议现场板书,今天我们来学第七课,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在写的过程中把字形解决:菩萨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草字头。这个萨就是我们学过的拉萨的萨。(一边写嘴巴里一边说就可以了)写完后哪个同学读课题,再一起读,一读而过。学字词这里面花了20分钟要压缩。一般要留10分钟写习字册。多音字藏在第一行出示了那就可以把它学掉。多音字要有副板书,先指导笔划,两个读音写下来,包括组词。交流容易写错的字,特别难写的要在田字格里板书。一类二类字分开学,一类用红色字,二类用蓝色。

  (三)注意课堂调控,区别对待难易点。扩词是全面开花的,这里面课前要预设一下,那些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简单的词,不需要每个都给它组词,难组的进行指导。组词也可以在教课文的时候随机渗透的。学生有的时候的回答不一定正好是你想要的,比如“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朱德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 说这句话时,学生只说出了焦急,关心他体会不到,这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一个学生说焦急,好,那你把这份着急的心情给读出来。引导:你还有不一样的体会吗?除了体会到朱总司令那种着急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从这份焦急当中所流露出来的就是对藏胞的关爱。

  (四)课堂要善于引导。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宜短。学生读书不到位的时候要注意引导。“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有的小朋友读得语速很慢,人在着急的时候语速肯定是偏快的。引导:你看,他用这样的语速去说话,你感受到了焦急吗?再请小朋友读如果还是不够,那老师就要范读了,该范读的时候就要范读。

  (五)调节好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请孩子评价别人读得好不好,孩子多是指出别人哪里读错了,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先肯定别人好的地方,再给别人提建议,这样呢,能让人容易接受。到了三四年级回答问题必须是一段话。不光要说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还包括你的想法。

  总之,值得教学总结提高的实在是还有很多,我相信在指导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会不断进步。

《菩萨兵》教案 篇20

  一、教材简解:

  课文记叙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胞的信任与感激,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生动感人。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朱德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明白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原因。

  难点: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课题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扣住课题,从整体入手,逐步深入,最后回归整体。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吸引学生融入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体会课文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多媒体出示课题,齐读)。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那么,课文中“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指的是谁呢?

  2、学生交流。

  过渡:“菩萨兵”,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称呼,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这堂课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细细地品读。

  [意图]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满含感情地读课题和回答问题,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大致的了解。

  (二)品读课文,感悟军民鱼水深情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意图]提出这样一个能够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地体会像红军这样的军队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是当之无愧的菩萨兵。

  2、读读这几段话,看看你们能够体会到什么,可以把你体会到的和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3、交流:

  (1)多媒体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请你自己读一读,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B、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

  C、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朱德担心藏胞的身体,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D、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老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E、师述: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2)多媒体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总司令着急的心情?他急的又是什么?

  B、交流。(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C、师述: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D、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相机理解“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里的“乌云”指什么?为什么说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呢?)

  E、指导朗读。

  师:这两段话,一段是翻译说的,一段是朱总司令说的,老师来当一当朱总司令,谁来做做翻译。请你们用心听一听,看能从中听出什么?(相机评价)

  那你能通过朗读将这份善解人意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还有谁愿意通过朗读将这样一位朱总司令带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3)多媒体出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A、学生自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

  B、学生讨论:“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结合课文说说“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C、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

  D、请你再读读这段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的?

  E、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更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更是指朱总司令所带领的红军战士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他们一心为民的形象扎根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意图] 根据上面提出的“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这一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画出有关句子,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对有关句子进行深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探究句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F、指导朗读:

  a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

  b从刚才的朗读,品味中,你觉得朱总司令是一位怎样的司令呢?

  c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来。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

  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涵。

  G、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师引读: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多媒体播放录像)像这样的劳动场面,你想到了哪个词呢?是的,当许多人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如大扫除,植树时就可以用上“热火朝天”。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句话。

  (三)前后对比,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你会怎么做呢?

  2、师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谢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呢?(多媒体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意图] 让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同时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逐渐丰满.

  3、师述: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齐读)

  这句话表达了藏民对红军怎样的情感呢?(信任与感激)你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读吗。(指名学生朗读)

  小结:是呀,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这是藏胞们对红军的无比感激与热情赞颂。

  4、感情朗读(让我们带着对红军的信任与感激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5、这么好的司令,这么好的红军战士,为什么刚开始一听说有军队开过来,就躲进了深山?(他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看到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

  (四)总结课文,延伸内化

  1、小结: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们称红军为——引读课题《菩萨兵》。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把藏胞和红军间的这份鱼水深情也深深地埋入心底吧!再读课题——《菩萨兵》。

  2、一路长征,一路故事,在红军足迹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百姓建立浓浓的鱼水之情。正因为如此,这群菩萨兵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成功。

  3、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菩萨兵》一样反映军民情的感人故事。(多媒体出示解放军战士抗击雪灾的图片,5.12抗震救灾的图片)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4、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人——《菩萨兵》。(学生再次读题)

《菩萨兵》教案 篇21

  师:你通过上节课的朗读学习,你读懂了什么?请再读一读书,准备3分钟后的交流。

  生读,师走下去了解情况。

  交流。

  生;反动军队很坏。

  生: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

  生:朱总司令很着急。

  生:……(略)

  师:谁能将这件事情连起来说一遍。

  生:(略)

  ■二、

  师:就是这样一件事,藏胞们就在心目中就觉得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就像——?(学生不是很明确,师指题目)

  生:菩萨兵。

  师:你知道菩萨是什么吗?你见过什么菩萨?

  生:见过观音菩萨。

  生:送子观音。

  师:也是观音菩萨。

  生;财神菩萨。

  ……

  师:虽然菩萨长得各不相同,但是既然都被人们称做菩萨,他们肯定有一些共同点,你认为是什么呢?

  生:都是神仙。(众笑)

  师:既然是神仙,本事怎样?

  生:神通广大

  生:是好人。

  师:是好神仙。(众笑)他们好在哪里呢?

  生:他们都帮老百姓,心肠很好。

  生:他们是——?

  生:(插话)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神仙。

  师:说得太好了。但是,大家知道,红军战士经常打仗,冲锋陷阵,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可是怎么和以慈悲为怀的菩萨联系起来了呢?

  生:一时语塞。

  ■三、

  师:到底为什么呢?请读读课文,哪里地方让你感动了?

  生:自读课文。

  交流

  生:我读出了感激之情,我从最后一段读出的。你读读看(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生:读得一般。

  师:他们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是怎么说的?

  生:(读课文最后两节)。出示课文最后两段。

  生:我从“悄悄”一词中我体会到藏胞回来是因为不相信,但是又有些相信,想探个究竟。

  生:我从“尽心尽力”中感觉到红军比菩萨的心肠还要好。

  师:哦,比菩萨的心肠还要慈悲?

  生:因为第一段写到红军来藏民居住地区是准备休整的,但是现在不但没有休整,还要帮助藏民春耕,尽心尽力地做,就是用尽力气地干活,这难道不是比菩萨的心肠还要好吗?

  生:是的,菩萨帮助人,只是用他们的神通广大帮助人们,他们有神仙的本事,帮助人们不要用尽力气。

  生:他们本来就很疲劳,没有休息好,还要那样用尽干活。

  师:他们帮助人们似乎没有红军他们这样吃力,毕竟是神仙么。但是红军不同,他们本来就很累,是的,这个事情发生在长征途中。要知道长征途中红军遭遇的是什么吗?

  生:是什么?老师。

  师:请看《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专门写红军长征的歌曲。

  师:请看下面两首歌的歌词,你看到红军遇到什么困难了?(出示)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

  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

  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

  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

  勇士万代留英名。

  生:我看到红军遇到过草地时没有粮食,天气寒冷,只能吃野菜。

  师:这样艰苦的事情很多很多,甚至有红军饿死,冻死。

  生:我看到红军飞越大渡河时非常危险,遇到“豺狼”。

  师:这里的“豺狼”是专门杀害红军的国民党。

  生;我觉得红军遇到了很多敌人,最后战胜了。

  师:是的,红军经常会遇到敌人的“围剿”,有时候突然会遇到敌人在地面上的袭击,至于空中,时常会有敌人的轰炸机,被害的红军非常的多。

  师:同学们,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危险、困难绝对不止这么多,课后我们可以去看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书籍看看,我会再班级图书角准备一些。

  师:现在我们还是来回到课文。通过这些歌词的描写我们了解到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的危险和困难,还有死亡。现在到了藏族地区,本想——(休整),但是现在却——?

  生:尽心尽力地帮助藏胞们春耕。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红军不容易,他们很了不起。

  生:我觉得朱总司令和他手下的战士心肠真的很好。他们真是很辛苦。

  生:我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个地方说明红军很好,。

  师:哦?

  生:翻译去找藏族同胞的时候,他们见到翻译就跑,可是翻译说他们糊涂的时候,朱总司令还说怨不得他们。

  师:藏胞们虽然不知道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苦,但是,他们却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所有的红军为他们春耕。藏胞们看到红军把院子——(生:打扫地干干净净,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藏胞中的一员。你可以做藏胞里面的爷爷、奶奶、小孩子,请来说说你心里的想法?

  生:他们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生:我相信红军是好人。

  生:他们感到红军与反动军队是完全不一样的军队,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生:没想到,天地下还有这样好的军队,这样好的菩萨。

  生: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还真不敢相信红军会帮我们春耕。

  ……

  师:正因为红军的行动让藏胞们感动了,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所以藏胞们才会说——

  生:(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现在请你读读这一句‘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呀!’读完你想说——?

  生:我觉得这样不行,因为司令大,排在前面好!

  师:你说的是什么大?

  生:权大,是司令。

  师:哦?

  生:我也觉得不行,但是不是说他权力大,而是他在藏族同胞心目中他很好。因为司令也帮他们种地。放在前面是尊敬他。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战士们尽心尽力地春耕,首先要感谢司令,因为如果朱总司令没有开那个动员会,战士们不会拖着疲劳的身体那么卖出力地干。

  师:是的,论觉悟,朱司令确实比普通战士高,论职位,朱总司令也是高的,放在前面还是有用意的,你们说得很好,有一点提醒,最主要是因为朱总司令在春耕这件事情上让藏胞们很感激。我们再来读读最后一段。

  生:读。

  师:读完这段,在读课题。

  生:菩萨兵。

  师:刚才我们说藏胞要首先感谢的是朱总司令,那么我们的课题为何不改为菩萨司令就行了呀!

  生;不好吧?

  师:为什么?

  生;说不出来。

  生:我觉得帮助藏胞春耕的人,主要是红军战士。

  生:是的,是的,我觉得藏胞要谢谢所有的红军。

  ……

  师:看来,课文题目还是应该起——

  生:菩萨兵

  师:下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菩萨兵》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