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零度碳酸 点赞 分享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微信扫码分享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精选17篇)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材简说: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2

  班级:三年一 时间:.10.25 姓名:

  【自主预习要求】

  1、个人预习要求:做到认真,仔细读课文。25—30分钟独立完成预习内容。

  2、组内预习要求:小组讨论时,每个人要认真倾听,10—15分钟内完成讨论内容。

  3、交流展示准备要求:预习完成后,组长布置好汇报任务,在5—8分钟内做好交流展示准备。

  【自主预习提纲】

  基本问题:

  1、解题:盘古开天地的“开”是什么意思?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读一读。

  黑暗 猛劈 缓缓 下降 一丈 逐渐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滋润 老祖宗 创造

  4、从第3题的词语中,圈出本课要写的生字,再读一读,写一写。(提示:注意写字姿势,难写的字多写两遍。)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导学案x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5、理解词语:(提示:可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混沌:

  奔流不息:

  基本习题:

  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提示:可以查字典解决)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导学案《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导学案《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 ) ( ) ( )

  倒 ( ) 血 ( ) 降 ( )

  【达标训练】

  要求 10--15分钟完成 独立做---自评---互评-----师评

  达标训练测试题:

  1、听写词语.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2、选择正确读音。

  (1)上周末我去医院献血( ),看到从血( )管里抽出来的血( )我心里很紧张。 (xiě xuè)

  (2)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创( )造奇迹。(chuāng chuàng )

  (3)心灵的创( )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治愈。(chuāng chuàng )

  3、根据下面意思写出词语。

  (1)湿润,不干燥。 ( )

  (2)发明,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 )

  (3)天地模糊一团。 ( )

  (4)水流奔腾而不停止。( )

  4、句子万花筒

  (1)改成“被”字句:盘古把天和地分开了。

  (2) 改成“把”字句:大斧头被盘古抡起了。

  5、学以致用,请横线上补充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内容。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理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身体中的热量。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能把害虫从洞里钩出来吃掉。 !

  18、《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导学案

  班级:三年一 时间:.10.26 姓名:

  【自主预习要求】

  1、个人预习要求:做到认真,仔细读课文。25—30分钟独立完成预习内容。

  2、组内预习要求:小组讨论时,每个人要认真倾听,10—15分钟内完成讨论内容。

  3、交流展示准备要求:预习完成后,组长布置好汇报任务,在5—8分钟内做好交流展示准备。

  【自主预习提纲】

  基本问题:

  1、默读课文,我能找到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更简单地概括: 。

  2、第___自然段是写盘古醒后,打开天地。仔细读一读,你会发现这段中,反义词有:

  ( )—( ) ( )—( ) ( )—( )。近义词有:( )——( )( )——( )这些词描写了天地的_____,我觉得它们用得非常恰当,非常好。

  3、第 自然段描写了天地分开后,盘古怕 ,就头____着天,脚 ________ 着地。不知过来多少年,天地逐渐成形了,盘古却累得_____________。通过这些词,我感受到盘古开天地非常_____________!盘古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我要有感情的读一读,读出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4、盘古不仅打开了天地,还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天地。文中的第___自然段具体写了这一过程。

  (1)请你用“~~~~~”画出描写盘古身体变化的句子。读一读,再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他的 ,变成了 。(提示: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

  (2)这段中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我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

  (3)这段描写的真美,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辽阔的大地,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展示时,可以把画面画下来,也可以美美地读一读。)

  5、这一切都是人类的老祖宗——( )创造的,我想赞美一下盘古: 。

  基本习题:

  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提示:按照“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后”的顺序进行复述。)

  【达标训练】

  要求 10--15分钟完成 独立做---自评---互评-----师评

  达标训练测试题:

  1、这篇神话故事不仅想象丰富,而且语言优美,我还想美美地再读一读。

  2、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 )的大地 ( )的宇宙 ( )的盘古 ( )的雨露 ( )的江河 ( )的变化

  ( )的( ) ( )的( )

  3、我能填:人类的老祖宗( ),用他的( )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和(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 );他的双眼变成了( )和( );他的四肢,变成了( );他的肌肤,变成了( );他的血液,变成了( );他的汗毛,变成了( );他的汗水,变成了

  ( )。

  4、神话故事太有意思了,学习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课后我还要找其他的神话故事读一读。(提示:先写一写你读过神话故事的名字。)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3

  比如说“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课文中没交代有多长时间,一般学生也并不能从这里体会他的辛苦和坚持。为了体会盘古的力量,我在这个环节是引导那个读书的学生,“此刻,你头顶的是整个天空啊!脚下分开的是整片大地啊!”学生立刻领会了,再读时明显强调了力量。盘古顶天立地的漫长又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体验。反问学生:盘古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100年?10000年?100万年?学生这么一问,反应过来了——不知过了多少年。用后文中的证据反驳了我的假设,自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和艰难。再进行读句,果然是效果出色。

  另外一个设计当时也存在争议,因为我要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盘古的高度。我当时是这样设计的:在盘古的顶天立地之下,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100天过去?天升高多少丈?地下沉多少丈?10000天过去?天升高多少丈?地下沉多少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升高多少丈?地下沉多少丈?学生回答的是:100丈。10000丈。不知有多少丈。很多人都被这时的高度推进弄得莫名其妙。马上,我问学生:当盘古就在眼前,仰望盘古,看得清全貌吗?学生达到:太高了,看不到。再追问他受得了这漫长的辛苦吗?前面的种种铺垫在这一刻迎刃而解。用高度推进让学生明白这是太过于艰巨的任务,身为神的盘古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所以他积劳成疾的倒下了。

  通过这次备课,我充分体会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这节课的轻松表象背后,包含了整个年级的多少思考、探索、劳动与付出。很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和未展现的方面都有我们整个集体的智慧与劳动,这是一节锤炼出来的课。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4

  教材简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具体生动地记叙了人类的老祖宗——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用自己的身体幻化宇宙万物的故事。课文极富想象力地让沉睡了十万八千年的盘古忽然醒来,抡斧猛劈使混沌初开,天地分明后,责任感使这位巨人献出了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课文围绕创造宇宙的过程,抓住盘古的动作、心理,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学时要注重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在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中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作者想象力的丰富和语言的精妙,感悟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难点在于用自己的话清楚而有条理地复述课文,通过学习体会盘古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神话引入,揭示课题

  1.填空。(播放音乐和出示相关图片)同学们,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神话传说就是我们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你们知道这些神话故事吗?出示:女娲,精卫,嫦娥,后羿,大禹,愚公。学生回答后出示答案。

  2.揭题。神话故事都有着引人入胜,曲折动人的情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知的神话故事,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对神话故事产生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阅读期待开始学习。

  二、初读感知,把握中心

  1.认读生字词。

  肌肤四肢滋润辽阔逐渐缓缓一丈宇宙黑暗茂盛

  创造上升下降血液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

  2.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②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2)找课文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3)围绕“创造”质疑,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对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解决;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去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只有关注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想说、敢说,才能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建构民主和谐、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三、精读品悟,突破重点

  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研读第一自然段,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的问题。理解“抡”的意思,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2.研读第二自然段,解决“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的问题,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1)根据学生回答,理解“混沌”的意思。(2)“轻”与“重”,“清”与“浊”,“上升”与“下降”两两相对,恰当地写出了天和地的特点,形象地再现了神话的神奇之感。“渐渐”“缓缓”“慢慢”都有速度不快之意,形象地表现出天地的'分开不是一时之事,要经历一个过程。混沌的东西分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盘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3)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读第一段想一想,盘古这仅仅是普通的一劈吗?他这是在____?(开天辟地)

  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用成语概括段意。从课文中你还看到了盘古在干什么?(顶天立地)让学生角色体验,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

  4.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1)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并把你的感受读出来。(2)配乐朗读全文,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景。(3)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4)记忆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借助多媒体画面朗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5.学习最后一段。大家看,这就是盘古!他开天辟地、他顶天立地、他身化万物!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读课文最后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盘古开天地》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故事,故事中优美的神话语言、高大的神话形象、深刻的神话内涵,只有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引读、导读等多种朗读,通过一定的学法指导,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走进了文本,真正读懂了“顶、蹬”的意思,读懂了盘古的高大,读懂了盘古的顽强,

  四、发挥想象,复述故事

  1.复述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尝试复述课文内容。复述前提示复述的线索,鼓励学生在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

  2.学生复述,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结合多媒体课件创设的音响和画面情景让学生复述课文,让学生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了解,增长学生的智慧,汲取文本的语言素养。

  五、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说一说。面对盘古这样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归纳小结。同学们,盘古虽然只是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但他那英勇、顽强、无私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回家后请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并搜集两个神话故事在班级故事会上讲述。

  设计意图:故事会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从《盘古开天地》走向更多的神话,进而走向“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5

  教学目标

  一、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二、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很喜欢看课外书,是吗?

  3、揭题:今天,我们学学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走进课文,自己去读读吧!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听清楚要求,课文中有一些生词,我们要读准他们,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字词,你就多读几遍。

  2、检查词语。(投影出示:你能读一读吗?)

  hùn dùn zhú zōng

  混 沌 逐 渐 祖宗

  xuè

  血 液 四 肢 肌 肤

  辽 阔 一 丈

  3、指导书写:难写的字在本子上写一写。

  三、品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感悟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形象。

  1、找出中心句。

  师:会读书的人会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请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你把这篇课文读成哪句话?指名说。

  2、找出中心词。

  师:还有一句话这样说,“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你从这句话(指刚找出的中心句)里能读出哪个词?

  (创造)师板书“创造”,边写边帮助学生识记,创:像一把大刀;造:创造是艰辛的,要走很长的路。

  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孩子们端好书,再次读课文,用——划出有关词句。

  3、读后,根据回答,集体交流。

  ①、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屏示)

  a、请生边读边做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

  b、指导朗读。(自己练读,指名读,加上动作齐读。)

  c、盘古抡起大斧头,猛劈下去,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表示呢?(板书:开天辟地)

  d、有感情读这句话。

  e、师:在盘古开天辟地后,只听一声巨响,

  ——生接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了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在生回答基础上,有层次地帮助学生理清这两句话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写法特点,感受天地之不同。)

  f、指导朗读好这两句话。

  g、齐读第二自然段。

  ②、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屏示)

  a、指名读。

  b、 你们看,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你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顶天立地)是啊,这就叫——顶天立地。

  c、生练读,读出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

  d、激起学生情感:盘古为什么这样做?

  e、师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师:一万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师: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还是——

  生接: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师: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可盘古——

  生接:也累得倒了下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感悟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过渡语:盘古累得倒下了,他是否停止不前了呢?读读课文第四节。

  1、读后先同桌同学交流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2、有感情读本段。

  3、将文本诗化,感动盘古的无私和伟大,感受排比句的音律美和气势美。

  师;读着读着,老师觉得盘古仿佛化成了赞歌。让我们以诗歌的语言去赞美他吧。(把第四段诗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4、男女生分句读;同桌同学互读;师生接读。

  5、盘古的身体还变成了什么?代进去可以将省略号去掉吗?

  6、师:孩子们,我们终于明白,盘古把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7、小练笔:

  抬头看天,

  那飘动的云,格外洁白。

  我知道,这是盘古呼出的气息。

  放眼大地,

  辽阔的大地,一片生机。

  我知道,这是(         )。

  ……

  五、再现画面,复述课文。

  六、课堂延伸,使学生情感再次升华。

  我多想

  盘古啊!盘古                          我多想

  人类的祖先                            在辽阔的大地上纵情奔跑

  享受你每寸肌肤的美妙

  我多想

  靠近茂盛的花草树木                     我多想

  轻轻抚摸你的汗毛                       痛饮滋润万物的雨露

  浇灌我生命的分分秒秒

  我多想

  走遍东西南北天涯海角                   盘古啊!盘古

  将你的四肢紧紧拥抱                     人类的祖先

  是你,用整个身体

  把美好的宇宙创造

  七、介绍神话,亲近母语。

  课后反思:

  《盘古开天地》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1.课的引入比较简洁明快,通过词语引入课文,然后抓住学生的话引入教学。

  2.在这堂课上,“读”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如第二节的“抡斧猛劈”通过学生自己的动作感受来加以读的感悟; “慢慢”、“缓缓”的先理解后表达都进行了较为扎实的指导。

  3.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变成了。”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

  不过纵观整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文章的情感基调没有把握好。在教学第三节感受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时,尽管我请了学生动作演示,设法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无奈学生只游离于文字,未能走进人物心中!盘古他顶天立地站了这么久,脚痛了,脖子酸了,他快倒下了,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估计是自己在上课开始就没能好好渲染意境。导致整体情感基调失控。

  2、在教学“天地分开了,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一句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发现里面藏着的几对反义词,并引导学生从反义词的变化中去理解盘古这一劈的神奇,并从自己的朗读中反映出来.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于天地分开用上“慢慢、渐渐”体会的不到位。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6

  第二课时课前组织部分学生讲了自已知道的神话故事,没想到学生知道的还真不少分别讲了《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后弈射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由于课文内容简单,就直奔主题,学生自已读,然后说说自已对盘古的印象,并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讲一讲,从而便于指导朗读。在说盘古的印象时,有的学生说他很伟大,很善良,为了宇宙牺牲了自已,还有的同学说他很勇敢能支起天,学生边说我边指导,并分别读了相关的段落,其中有一个学生谈的非常特别,他说盘古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刚醒来时很黑,但他不怕黑也不喜欢黑,所以就开天地才有了光明。

  听了学生说到此我心中一阵高兴,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个神话故事中竟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马上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不管遇到多么坏的事,多么黑暗的环境,只要我们敢于去打破,去努力,心中向着光明就一定会创造奇迹的,不光是盘古这件事,以后的人生路上所经历的都是这样。

  学生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课堂结束之时,让学生学着创造句子"我想把手放在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我想……",学生很积极有的说"我想到东南西北祖国各地走走,这样就能看到盘古的四肢"有的说:"我看看天上的太阳和月亮,这样就能看到盘古的眼睛"还有的说:"我想爬在地上,这样就能摸到盘古的肌肤""我想站在外边让风吹一吹,这样就能感到盘古的气息"但也有同学说到"我想到江河里去喝口水,这样就能喝到盘古的血液""我想到江河里去洗洗澡,这样就能在盘古的血液里玩"显然这个江河不好说,学生说得很不恰当,似乎让人感觉很残忍,于是我马上引导学生联想目前盘古血液变成的江河受到污染的情况,引导学生改成了"我想将江河里的垃圾捡一捡,这样盘古的血液就会流遍全身""我想让大家都来保护江河,这样就能使盘古为大家做更多的事"等等。由此我想到,在课堂上我们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说,并能积极地参与说出自已的感受和认识,针对学生的回答,将其思维引得更深,并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7

  一、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中心来编排的。《盘古开天地》一课就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个主题来写的。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这个神话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依据学段目标,我为第一课时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传奇魅力,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是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设计理念

  《盘古开天地》一课思路清晰、脉络分明,语言生动具有传奇色彩,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中感知“神奇”,抓住重点,在师生对话中领悟故事内容,感情诵读,在师、生、文本对话中迸发情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度的阶段,在小学语文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于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体会文章准确的运用词语、恰到好处的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思想他们今后学习的重点。

  (三)教法、学法指导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教法上就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多元对话中,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的能力。在学法上,指导学生多采用集体力量和智慧来学习新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的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励。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愿望。这一环节,我以配乐配图,声情并茂讲故事导入,用教师的语言魅力把学生带进传统文化的神奇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想读故事的强烈愿望。并引导学生去读。

  (二)检查读书情况简单评价

  在检查读的环节中,我采用抽生读,小老师领读、评价读、重点语句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把书读流利,并理解其中一些难懂的词语。

  (三)品读,理解

  在学会生字,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去谈对课文的理解。由于上一环节学生读的时间不是很充足,所以在品读理解这一环节,我注重大胆放手的原则,让学生去读:朗朗的读、美美的读、诵读……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去说,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读书后的体会、感受,让学生从容的进行字词句篇的品味、赏析,放手让学生参与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主要靠提问来体现。在这个品读理解过程中,我提问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画红线的句子在用词方面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哪几段写天和地分开的情景?说说盘古的身体发生的变化等。

  四、教学效果

  导入时,我给学生讲了这个神话故事后就直奔主题,让学生自己读,然后说说对盘古的印象。并结合课文里的句子讲一讲,从而便于指导朗读。在说盘古的印象时,学生边说我边指导,并分别读了相关的段落,重点练习了朗读,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盘古的伟大、善良。

  课堂结束时设计的“我想……就能……”的引申说话练习,在说江河时,我担心有的学生会说:“我想到江河里喝水,就能喝到盘古的血液”或者“我想到江河里洗澡,这样就能到盘古的血液里玩”等不恰当的说法,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联想目前盘古的血液变成的江河受到污染的情况,引导学生改成“我想把江河里的垃圾捡一捡,这样盘古就能拥有健康的血液”

  在课堂上我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说,并能积极的参与说出自己感受和认识,针对学生的回答,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站在这里,心中感慨万千。作为一名从三峡库区农村学校走出来的青年教师,参加全国赛课是我不曾敢有的梦,但我还是走来了,走上了全国赛课的讲台。是全国小语会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是关心我、帮助我、培养我的老师和领导,陪同我一路走来,圆了我这神话般的梦。面对上帝赐予我的这一切,我无限感恩。。

  山里的孩子纯洁,山村的教师纯朴。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一些朴实的想法: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神话故事,而且被安排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单元中。借助教材编排这一特点,我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神话这一文学体裁,了解神话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能初步感知神话故事富于想象的特点,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神话的窗口。

  其次,根据三年级年段特点,我借助课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有提示全文主要内容的作用,设计了一个词串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词语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读文中捕捉关键词语的意识。

  第三,本文第四自然段语言极具特色,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极好范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整体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排比句式的特点,通过想象画面诵读,让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将文中的句子变换方式读,让学生感悟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有效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激活了思维,发展了语言。

  最后,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我以为,言为心声,任何一篇文章都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字字句句总关情,因此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就涵盖着人文熏陶。在刚才的课堂教学中,随着朗读的层层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盘古的形象自然就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课堂上,学生对盘古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却是最真。我以为这正是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完美体现。

  反思这次参赛的过程,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在磨练中经历成长,在成长中获得智慧。为了追求理想的教学境界,我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衷心希望在“上下求索”的道路上,有你与我同行!谢谢!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分工,拥有一定的人际效技能,收到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2、随文识字、写生字、词。

  3、策划下节课的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3、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确立问题

  1、回顾学生自行策划的学习活动,提出“师生一起过中国神话日”的想法。

  2、引出“为什么邀请盘古”这一问题。

  二、自主阅读

  1、自己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理由。

  2、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表格提供的程序及内容来完成)

  三、汇报交流

  1、分组汇报,感情朗读。

  (点拨引导理解“混沌”、“创造”)

  2、组内讲述故事,合作评价。

  (利用讲故事评价表)

  四、想象创编

  思考

  1、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2、生写诗句(我想……)。

  3、深情呼唤。

  五、总结

  板书:

  盘古开天地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0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导入时我以许多学生们经常听到的神话故事为引入,学生们一起举了一些神话故事。当学生读完课题后,我要求他们对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其实我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出盘古是怎么开天地的这一问题,好让我继续下面的环节。但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大,提出了很多我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有的问为什么这个人名字叫盘古,还有的问盘古到底有多高等等。当时我只想着我下面的环节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盘古怎样开天地的段落,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就逃避了,只是应付性的说了句,你很爱动脑筋。心里想着怎么还没学生提出我想要的那个问题呢?下面有人在听课啊,我的时间要来不及了。当一听到有学生问到“盘古是怎么开天地的”我马上一振,终于有人提出来了,我立刻表扬了他,说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并引用了古人的话“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并趁机告诉学生解疑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从这开始我的下一个环节。学生很快就在课文中找出了描写盘古开天地的段落,然后我就趁机引导他们朗读,这一节课就按着我的思路很顺利的继续下去了。

  课后听了主任的意见后才猛然醒悟,学生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啊,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不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吗?我怎么能只顾着我自己预先设定的教学环节而忽视了我的学生呢?我当时如果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不要只局限于课文而是从课外去寻找答案那该多好啊。孩子是灵活的孩子,是你不能预先设定的内容,教师上课时应心里不仅仅只想着自己的教案,而要及时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读,课堂内读,课堂外更应该读,让他们读得多,懂得多,写得自然也就多起来。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1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神奇之处”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课题的引出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我先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让孩子们猜出孙悟空、哪吒、葫芦娃这些神话人物,在他们兴趣盎然的时候马上引出了课题,激发了他们对新的神话人物——盘古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抓住重点,创设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在教学时,我抓住“抡”“劈”这两个词语,与“拿”“砍”进行比较,让学生懂得课文中的这两个字更准确地写出了盘古分开天地的艰辛与决心。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的恰到好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的所妙之处。我还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感受盘古开天地的伟大、勇敢、坚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

  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 )变成了( )。”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2

  【文本解读】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事。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读“猛、肢、肌、液”等10个生字,读准“血、降”等多音字,会写“滋、润、阔、创、降”等14个生字;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2、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预设】

  一、课前学——牵手神话的魅力

  设计《盘古开天地》学习单(如下表),要求学生自主填写。

  二、课中学——探究神话的奥秘

  (一)学前检测,人人过关

  1、课文朗读检测。

  ①同学们,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奇故事,昨天大家就走进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你愿意把这个奇妙的`故事读给同桌听吗?

  ②同桌轮读课文,互相倾听,互相纠正,互相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

  2、字词读写检测。

  ①这儿有一组词语大家来看一下,谁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对了,都是三点水的,在生字学习时我们可以用同偏旁归类的方法进行识记。

  ②同学们,学生字时,要善于掌握规律,有些时候抓住它的字形结构和偏旁,就能把它记清楚。接下来请大家看下面这些词语,你觉得哪几个比较难写,在课前学习时没有注意到的,请在书上写一到两遍,看清楚每一个字的笔画。

  (二)直入重点,感受夸张

  1、独自学习:同学们,《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文中让自己觉得最富有神奇色彩的句子,圈一圈让自己觉得最富有神奇色彩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圈画出来的词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与同学分享。

  3、研读第四自然段。

  ①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想一想,《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对了,就是最后一句,这句话老师觉得也是全篇课文最夸张、最富有想象力的一句。请大家齐读一遍。

  ②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宇宙?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变成一个又一个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③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趾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投影)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变成了的。

  请同学们仿照上面的句式,试着再写一两句。

  ④是啊,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让我们再真真切切地看一遍这些神奇的画面好吗?(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画片片段)

  4、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想象画面,讲讲故事

  1、同学们,刚才我们采用了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学习故事的方法,相信大家脑海里一定有了一幅幅盘古开天辟地的画面了。合上书,闭上眼睛,试着把这些画面连起来——那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盘古开天地”了。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3、班级展示,评选优秀神话王。

  三、课后学——延伸神话的神韵

  引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又岂止盘古这一个神话,比如还有:精卫、女娲、嫦娥、八仙、哪吒、大禹、愚公等。老师今天再给大家推荐一篇神话故事——《后羿射日》(附后),请大家按照学习《盘古开天地》方法独自学习,要好好地体会神话的丰富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方法。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重点、难点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为: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难点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法”等。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伊时播放动画(幻灯出示),《西游记》、《哪咤闹海》、《葫芦娃》,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不懂读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

  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幻灯出示),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盘古的( )变成了( )的( )。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练习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年级的训练重点。可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接着出示画面(幻灯出示)让学生在画面的引领下练习复述,板书、画面、教师的适时点拨,能起到架设桥梁的作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3、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4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生字词语的认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的关于谁的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3、要求会写的生字的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

  6、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来为我们的课文开个头?指名练读第一段。

  二、研读感悟

  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4、读一读第四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6、自由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7、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8、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复述故事

  1、先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四、小节全文

  读了课文,你收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苏醒——分开——倒下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有:混沌、血液。反复再现,学生才达到了全部读准。第二课时中学生的朗读很充分,而且每一次朗读都有进步,这是一大收获。在动画激情下,学生的感受很多,通过朗读充分表现了出来。仿说不错,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课文,再加上自己的联想来表述。但是复述的指导不足,虽然学生能说上,总觉得不够完美。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5

  《盘古开天地》是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的中华文化”,《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本单元所选古诗文都和神话以及民间故事有关。学习本组课文,主要是为了感受古人的丰富想象力和进行讲故事训练。远古时代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神话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这种传的过程就是一种古代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一种语言实践。

  从三年级儿童的特点分析,三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盘古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我把“说好神话故事”作为本节课的一个核心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开展教学,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神话人物的精神。

  一、运用多媒体,融情于景。

  导入本课时,我用的是几幅孩子们熟悉的图片:《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创造性地使用学生已知道图片故事引路,引起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共鸣、起到了激发兴趣的作用。然后屏幕显示刚才出示的词语,请学生观察这些词语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度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且在揭示课题的过程中,把神话的特点也适当揭示出来。

  二、教师示范说故事,理清神话大结构。

  教师给学生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讲完后,让学生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在学生回答的过程当中,通过简练的语言把它梳理出来,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故事。请学生利用板书,利用故事的大结构讲故事。理清神话故事的大结构,这是说好故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阅读教学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第一步。

  教师二次示范说故事,说清神奇的细节。

  教师提醒学生,讲故事的时候,要关注这个故事当中神奇的地方,边听边记住一些神奇的细节。教师讲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记住了哪些神奇的细节。紧抓神奇,引导学生感悟神话故事的语言特点。这是复述能力的再提高。

  三、方言试说故事,课外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一个兰州版的神话故事,告诉学生:在古代,在不同的地方,老百姓分别用各自的方言,传承着同一个神话。通过还原古代人们代代相传神话故事的现场,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说故事的冲动,这又何尝不是新的语言实践呢?

  四、选择微信图片,感受盘古精神。

  假如,我们把《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编成一则微信,微信封面你觉得哪一张比较好?小组讨论。哪一幅图最能体现盘古的精神?理清故事大结构是阅读教学的第一个整体,说清神奇细节教学进入了部分,而感悟盘古精神又让教学回归到第二个整体,符合阅读教学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让学生说说选择哪一幅图,也是渗透神话价值观的需要。

  本节课,我选择了“说”作为语言实践的主线,让学生在“理清大环节一说清小细节”的过程中,将课文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自己的积极语言。可以预见,本节课的教学将会呈现师生共说,其乐融融的教学场景。课也因为这样的说故事而变得富有张力。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够具体生动,情感表达能力欠缺,在讲得时候没有营造出一种“神话氛围”,此外,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有些内容把握不够充分,导致在讲故事的时候语言不够流畅,虽然我示范讲了两遍,以及播放方言版本,但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下课后,我坐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发现在课前备课环节中,花了大力气去备教材,钻研教材。可是却没有考虑到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能力,忽视了备学生这个重要环节。预设应该充分考量到文本,学生,这些因素,才能使学生在一种“浑然不知”的状态下受到教育,生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这许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将磨砺自己,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6

  一、        课前导入:

  1、课前热身赛:看画面照样子说短语,例如:奔腾的江河、连绵的群山

  出示画面,学生说。( 画面有辽阔的草原、高大的树木、晶莹的露珠、壮观的五指山、璀璨的星空、洁白的云彩等)

  2、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的词语,大家可曾想过,宇宙间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都是怎么来的呢?

  看画面说短语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紧张心情,并由此引入课文,还为下面的说话训练做好了铺垫。

  二、导入课题

  1、  闭上眼睛,我们让穿越时空,一同回到远古时代。

  2、      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伴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大家睁开眼睛。

  3、      下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同到《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里去寻找答案。

  创设神话氛围,激发学习课文的热情。

  三、初读课文,理解词义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3页)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通读准,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大家读得非常认真,在大家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词语的读音需要注意)出示词语:混沌  清浊  血液  滋润  指名读 ,齐读。

  3、  理解词义:混沌、清浊、在文中,你看到“清”这个字,首先想到了哪个词或那种事物?(清澈的河水,清楚)是啊!清澈的河水鱼、虾、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河水混入了泥沙、石子等其他东西,你还能看清楚吗?这时我们说河水浑浊。而清的和浊的混在一起,就是词语“混沌”

  4、  课文能读通吗?

  光能把课文读通那还远远不够。咱们得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其实长长的一篇文章,经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想一想,《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可以用文中的哪句话来概括?请同学默读课文,很快找出来。

  多么伟大的创造啊!一起来读这句话。

  6、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概括了整个神话的主要内容。看来大家都读懂了。再简单点,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来,谁读出了什么词语? 

  指导书写“创造”

  由“清”入手,理解“浊”并由此而理解“混沌”一词。(此设计源于张祖庆的课堂实录,有改动)

  此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也是检测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并由此提纲挈领,统揽全文。

  四、指导读、讲

  盘古经历了三个艰难的过程,才终于创造出这美丽的宇宙。是哪三个过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一)学习1、2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2、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劈开天地(1、2自然段)、顶天立地(3自然段)、化为万物(4自然段)}

  3、  分三步指导读讲

  1 指名一生读1、2自然段,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后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是什么?

  2指名回答,相机指导评价

  3总结讲故事的方法,指导学生练习讲1、2自然段。

  (二)运用加想象、动作,抓关键词来讲故事的方法练习讲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练习讲。

  2指名讲。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盘古累倒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哪些变化呢?看屏幕,读答老师的问题:

  出示: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的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

  教师引读,完成填空。

  2男女生对答。

  3生问师答,故意答错。引出身体与变化部分的关系。

  4总结: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这就是想象的合理。

  5盘古倒下后,他身体的巨大变化,仅仅是这些吗?出示图片,这些也是盘古变来的,他又是盘古的什么变来的呢?指名回答。

  他的鼻子,耳朵,头发,手指,血脉------会变成什么呢?

  出示:他的(  ),变成了( )的( )

  6大家的想象太神奇了,把刚才说的这些加在省略号前,省略号是不是可以改成句号了?

  7是啊!盘古生时劈开混沌、顶天立地直至天地形成,倒下后又用他的这个身体化为万物,来装点这个美丽的宇宙。此时,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盘古说。先想一想,想好后举手回答。

  指名回答。

  点明三个过程,降低学习难度,便于不同段落变换形式来学习。

  目的是避开学生全照课文讲故事的倾向,便于用自己的话来讲,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课堂的验证,此设计有难度)

  目的是提醒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但感觉此设计还不到位。

  出示游戏时的图片,为说句子降低了难度,但同时也拘束了孩子的想象。从学生的表现看,只有个别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象,说明说这样的句子难度不大,此设计是否多余?

  五、总结拓展

  是啊!我们感激盘古的这一伟大创造,更应该感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他们创造出这个美丽的神话。神话故事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里的瑰宝。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不了解,比如:天地的形成,四季的更替,自然灾害的发生等。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低下,对这些难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神在指挥,控制的。他们在生产劳动中遇到心目中的英雄,就创造出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有:《女娲造人》、《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课下我们以多种形式去了解,走进这些神话故事。

  了解神话的起源,明白这个故事仅仅是神话,并由大家较熟悉的神话来激发学生学习、了解神话的兴趣。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7

  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内容,原本可以请几个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当堂讲一下的,但是,我想到小学是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所以,我修改了教案,让学生把故事讲给自己听,或者讲给老师听。目的的是让每个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在思考今后的教学,一方面要继续抓课内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运用。积累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同时还要加大课外阅读的力度,让孩子们的知识面更开阔一些。课堂上让学生说说盘古倒下后,身体还有哪些变化的时候,孩子们生涩的语言,浅薄的想象,真让人遗憾。这都说明学生的见识狭窄,积累有限。没有积累就无法表达。

  所以,抓积累,重表达,是语文教学的方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