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狂想曲 点赞 分享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通用7篇)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篇1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列宁由于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分析而找到了养蜂人;懂得要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

  2、继续练习一边默读一边想。

  3、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逐渐掌握一边默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 学 具:8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蜜蜂 引路 哪里 谈天 惊讶 观察 果然

  二、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学习课文。

  1、 默读全文,边读边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 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一边默读一边想:

  ① 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

  ② 列宁找到养蜂的人了吗?

  ③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④ 各在第几自然段写着呢?

  (2)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

  (3)默读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① 列宁在路上发现了什么?

  ② 他为什么要仔细观察?

  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

  四人一组讨论: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

  自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边读边想:“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一句中“果然”表明了什么?

  (4)朗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5)小结: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了养蜂的人。

  (6)默读第四自然段。

  读后回答:养蜂人为什么惊讶地说?

  “惊讶”是什么意思?

  提问:①列宁为什么说:“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② 课题为什么是“蜜蜂引路”?

  3、通读全文。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阅读的方法就是:一边默读一边想。

  四、巩固练习。

  1、 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

  (1)列宁想找养蜂人( )怎样养蜂,可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 )去找。

  (2)养蜂的人看见列宁,( )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3)列宁笑着说:“我有( ),是您的( )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2、 用“观察”写一句话。

  ① 说说观察的意思。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② 练习用观察说一句话。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篇2

  一、复习检查

  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

  二、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文章的前两段,作者把雨中的杨梅树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那么杨梅果又有哪些地方惹人喜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三至六自然段,学完课文之后,我们进行练笔,把家乡的特产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三、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指名读文,思考:杨梅果的哪些地方惹人喜爱?(整体感知)

  (课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过渡:惹人喜爱的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旺盛。那么,杨梅结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写出了杨梅的结果时间,在全文中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

  2.自学课文四至六自然段(重点、难点)

  出示自学提示: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的?

  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

  交流第四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语句。

  (这一段主要写杨梅形状的特点: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

  (2)这段共几句话?每句话在写什么?

  教师指导理解(这段共3句话,第一句写杨梅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第二句写杨梅果的刺随着果实的成熟会变软变平。第三句写舌尖触到杨梅刺的感觉)

  (3)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

  (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

  (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下面两句话。(投影出示)

  (通过比较,理解第一种写法更生动、直观、形象,读了以后,使我们感觉到像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

  教师指导:圆圆的杨梅遍身生着小刺,毛茸茸的,非常可爱。而且,舌尖触到小刺时会有一种舒服爽口的感觉,同学们喜不喜欢?想不想把这段带着喜爱之请读给大家听一听?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教师范读后指名读。

  按自学提示自学第五自然段,自学提示:

  ①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书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②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③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1)这一段主要写杨梅颜色的特点。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2)这段共三句,第一句写杨梅果颜色的变化;第二句进一步说明杨梅果的颜色,因为太红像黑的;第三句写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3)作者为了把杨梅颜色的变化写清楚,抓住了杨梅颜色变化先后顺序的词语(投影出示第一句话,用笔点出“先……随后……最后……”)。

  (4)仿照第一句进行说话练习

  指导:请同学们用这组词语较连贯地说一说苹果由生到熟或太阳升起时颜色的变化。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交流

  教师指导:这一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面写起,写出了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既具体又可爱,作者这样写,说明了什么?(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板书:喜欢杨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读这一段呢?

  ①教师有感情地背诵这一段,并演示复合投影片(3张,能体现出杨梅颜色的变化)。

  ②再指一学生读,另一学生黑板演示:用彩色粉笔涂出杨梅颜色的变化。

  自学第六自然段

  (1)总结四、五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答出(先弄懂这个自然段讲什么,再看看这段共几句话及每句话的意思,最后分析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2)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写出了杨梅味道的特点是又酸又甜。(板书:又酸又甜)

  ②这一段共4句话。第一句讲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到甜。2至4句写“我”小时候由于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了的事。

  ③作者在这一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实例加以证明。

  ④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师引导理解(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杨梅那惹人喜爱的味道,这样写说明作者爱杨梅、喜欢杨梅。)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3)配乐朗读三至六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具体生动的描写。

  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呢?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板书:按顺序 抓特点)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尝了。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

  五、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师引导明确(作者能把杨梅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一方面注意了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因为作者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指板书),作者只是单单喜爱杨梅吗?(指课题)还对故乡有热爱之情、热爱故乡。)(板书:热爱故乡)

  六、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三至六自然段,1.理解了课文内容,并知道了作者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2.学习了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七、课堂练笔

  1.指导学生练笔的要求:写一种家乡特产,按一定顺序把特点说清楚。

  2.全班交流:你想写什么?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按一定顺序写出特产的特点,从而表达自己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4.小组内练习说。

  5.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6.学生动笔写。

  八、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写你爱吃的一种水果(如:苹果、草莓、西瓜……),抓住它的形、色、味的特点去描写,要具体,语言要生动、通顺。附《石榴》供参考

  2.模仿课文,写你所喜爱的一种家乡特产。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篇3

  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 课题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

  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时间

  1~2课时

  学习准备

  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教师准备站;

  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从“*”认识略读课文

  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风景,让学生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壮丽山河,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重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乐学善思办法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旅游快车”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强烈的表现欲。通过引导学生看、说、听、评,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观察、表达、倾听、合作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龙龙和文文今天带来了一段自制的录像片,你们想看吗? (出示课件1)

  2.观赏了美丽的景色,听了龙龙和文文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二、双向互动,达成目标

  1.龙龙和文文在旅行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都知道哪些旅游景点?介绍一下好吗?(指名说一说)

  2.同学们说的这些景色真美啊!其实我们看到过的许多风景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里,而且被我们深深地喜爱着。这样的风景就是我们“心中的风景”。那么,该怎样介绍我们“心中的风景”才能让别人和你一样感受到美呢?今天,我们就以“心中的风景”为话题进行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请同学们打开书,先来读一读书上的要求。(学生读,教师板书课题)

  3.师指名说一说读明白什么了,然后出示课件2,再指名读一读。

  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旅游啊?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旅游快车”

  共同去旅行吧!(出示课件3)本次旅行我们共有四条路线选择。(出示课件4)旅行前,各队先选出一名领队,一是为了组织大家观光旅行,二是便于和我联系。(学生选,并颁发标志牌)

  5.本次旅行,我们同学都是导游,请你们按照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把你准备的照片或图片介绍给和你一起旅行的小伙伴,并表达己的真情实感。当一位小导游介绍风景的时候,其他同学就扮演游客,仔细地看、认真地听,假如有不懂的地方可向小导游提问。

  6.好!列车出发,祝你们旅途愉快!(小组交流:介绍图片或照片,师巡视指导)

  7.(课件5)列车已经到站。你们旅途愉快吗?谁愿意让别人也来分享你的快乐,请拿着你的图片或照片到前面介绍一下。我们大家认真听一听,看他说得好不好?(轮流汇报,每汇报完一个师生根据要求评议一个)

  8.大家的热情太高了!我们进行一场比赛好不好?请各旅行团队再进行一次游览,选出你们队最好的导游,代表你们队和其他三个队比一比,然后我们评出最佳导游奖。(小组合作介绍图片或照片,推选代表)

  9.各组代表演讲,介绍自己小组推荐的风景,师生共同评议,选出最佳导游若干名,并颁发证书。

  三、情感延伸,拓展想象

  1.此次旅游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感受?(指名说一说)

  2.谁来想象一下我们家乡和祖国未来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说一说)

  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啊,真了不起!你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最棒的导游、最优秀的演说家和最出色的建设者!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篇5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江南盛产一种水果――杨梅(投影出示杨梅果图)。这是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写杨梅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并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思考:作者为什么喜爱杨梅?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自然段。(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明确。(因为故乡的杨梅有着它的可爱之处,所以,作者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第二自然段写杨梅树,三至六自然段写杨梅果。)

  四、再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1.字的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注意强调“腐”的字形结构。

  (2)区别字形组词:

  汁一汗 狭一峡

  2.词的交流。

  (1)指名读生词。

  (2)引导学生理解。

  细雨如丝:指春雨轻轻的、细细的、象头发丝一样。

  细腻:精细光滑。

  甘露:原指甜美的露水。在本文中比喻春雨的甜美。

  伸展:原指向一定方向延长、扩展。本文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生长迅速。

  贪婪:本文指杨梅树不知满足。

  (3)归类。

  对于词语的理解可按三种方法进行:①先理解单个词,再理解词语。如:细雨如丝、细腻。②先查字典,再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甘露”等。③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五、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及,在全文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2)感情读文,要读出对故乡深深的爱

  过渡:同学们能读出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作者爱故乡,爱杨梅。细雨如丝的季节来了,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2.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交流第一个问题:

  (这一段写出了雨中杨梅的可爱。)

  交流第二个问题(重点):

  提问:这一段中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话有几句?(两句)投影出示两个句子,指读第一句。

  交流第一句话:

  ①第一句话中的“春天的甘露”指什么?杨梅树“贪婪地吮吸”表示什么?(板书:贪婪吮吸)

  (春天的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贪婪地吮吸是说杨梅不知满足地吸收着春天的雨水)

  ②在这句话中,作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把春雨比作甘露,而且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从表面看是说杨梅树不知满足地吸收着春雨,而实际是在写杨梅树的什么?(长得快、茂盛、生长旺盛……)作者这样写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非常喜欢杨梅)因此,我们在读这句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的欢快。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理解交流第二句话:

  ①文中的第二句话又是怎样写杨梅树样子的?(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板书:伸展枝条

  叶子欢笑

  ②杨梅树真的会像人一样“伸展”和“欢笑”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

  ①杨梅树四季常绿的枝条和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生长着。

  ②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教师引导理解第二句里作者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是为了形象具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样子,因为作者非常喜欢杨梅,所以这样写。因此,我们在读句时应用赞美、欢快的语气来读。

  ③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六、总结、扩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作者是从杨梅树和杨梅果这两个方面来写杨梅的;在理解词语方面,能利用平时常用的三种方法进行理解。但在今后,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七、完成作业

  1.抄写课文中生词1遍。

  2.预习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思考:杨梅果哪些地方惹人喜爱?

  3.预习课后70页练笔:选好一种家乡的特产,先说一说,按一定顺序把特点说清楚。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既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先学后教

  1.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我会读”,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1.配乐、配图朗读,整体感知。

  2.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3.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披文入情,品读体验

  1.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2.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3.出示重点段落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槐乡的孩子,( )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 )槐树,( )海边的娃娃( )大海,山上的孩子( )石头。

  勤劳的槐乡的孩子是不会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 )来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槐乡孩子的勤劳懂事。板书:勤劳懂事

  4.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读句子,交流感受,体会槐乡孩子的吃苦耐劳。(出示重点段落美读: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知了(指导学生读出天气的炎热);槐乡的孩子不怕热……就已经爬到小山了。)使学生感受到:天气这么热,可孩子们却不怕热,上山采摘槐米。可见他们能够吃苦耐劳。板书:吃苦耐劳

  指名读,评价,再读。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体会采摘槐米的快乐。(出示重点句、段来理解:1、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2、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板书:以苦为乐

  6.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槐乡孩子们的快乐。师出示课件,练习用“槐乡孩子的篮子里满载着________________,满载着________________满载着________________”说话。

  7.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四、总结拓展

  1.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出示课件:配背景音乐欣赏诗歌《一片槐树叶》,愉悦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五、作业超市:

  1.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或活动),它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和快乐?

  2.回顾自己在学校或家里参加某项劳动的经过再把它写下来。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江南盛产一种水果――杨梅(投影出示杨梅果图)。这是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写杨梅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并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思考:作者为什么喜爱杨梅?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自然段。(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明确。(因为故乡的杨梅有着它的可爱之处,所以,作者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第二自然段写杨梅树,三至六自然段写杨梅果。)

  四、再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1.字的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注意强调“腐”的字形结构。

  (2)区别字形组词:

  汁一汗 狭一峡

  2.词的交流。

  (1)指名读生词。

  (2)引导学生理解。

  细雨如丝:指春雨轻轻的、细细的、象头发丝一样。

  细腻:精细光滑。

  甘露:原指甜美的露水。在本文中比喻春雨的甜美。

  伸展:原指向一定方向延长、扩展。本文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生长迅速。

  贪婪:本文指杨梅树不知满足。

  (3)归类。

  对于词语的理解可按三种方法进行:①先理解单个词,再理解词语。如:细雨如丝、细腻。②先查字典,再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甘露”等。③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五、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及,在全文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2)感情读文,要读出对故乡深深的爱

  过渡:同学们能读出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作者爱故乡,爱杨梅。细雨如丝的季节来了,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2.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交流第一个问题:

  (这一段写出了雨中杨梅的可爱。)

  交流第二个问题(重点):

  提问:这一段中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话有几句?(两句)投影出示两个句子,指读第一句。

  交流第一句话:

  ①第一句话中的“春天的甘露”指什么?杨梅树“贪婪地吮吸”表示什么?(板书:贪婪吮吸)

  (春天的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贪婪地吮吸是说杨梅不知满足地吸收着春天的雨水)

  ②在这句话中,作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把春雨比作甘露,而且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从表面看是说杨梅树不知满足地吸收着春雨,而实际是在写杨梅树的什么?(长得快、茂盛、生长旺盛……)作者这样写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非常喜欢杨梅)因此,我们在读这句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的欢快。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理解交流第二句话:

  ①文中的第二句话又是怎样写杨梅树样子的?(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板书:伸展枝条

  叶子欢笑

  ②杨梅树真的会像人一样“伸展”和“欢笑”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

  ①杨梅树四季常绿的枝条和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生长着。

  ②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教师引导理解第二句里作者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是为了形象具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样子,因为作者非常喜欢杨梅,所以这样写。因此,我们在读句时应用赞美、欢快的语气来读。

  ③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六、总结、扩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作者是从杨梅树和杨梅果这两个方面来写杨梅的;在理解词语方面,能利用平时常用的三种方法进行理解。但在今后,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七、完成作业

  1.抄写课文中生词1遍。

  2.预习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思考:杨梅果哪些地方惹人喜爱?

  3.预习课后70页练笔:选好一种家乡的特产,先说一说,按一定顺序把特点说清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

  二、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文章的前两段,作者把雨中的杨梅树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那么杨梅果又有哪些地方惹人喜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三至六自然段,学完课文之后,我们进行练笔,把家乡的特产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三、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指名读文,思考:杨梅果的哪些地方惹人喜爱?(整体感知)

  (课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过渡:惹人喜爱的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旺盛。那么,杨梅结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写出了杨梅的结果时间,在全文中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

  2.自学课文四至六自然段(重点、难点)

  出示自学提示: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的?

  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

  交流第四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语句。

  (这一段主要写杨梅形状的特点: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

  (2)这段共几句话?每句话在写什么?

  教师指导理解(这段共3句话,第一句写杨梅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第二句写杨梅果的刺随着果实的成熟会变软变平。第三句写舌尖触到杨梅刺的感觉)

  (3)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

  (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

  (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下面两句话。(投影出示)

  (通过比较,理解第一种写法更生动、直观、形象,读了以后,使我们感觉到像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

  教师指导:圆圆的杨梅遍身生着小刺,毛茸茸的,非常可爱。而且,舌尖触到小刺时会有一种舒服爽口的感觉,同学们喜不喜欢?想不想把这段带着喜爱之请读给大家听一听?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教师范读后指名读。

  按自学提示自学第五自然段,自学提示:

  ①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书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②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③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1)这一段主要写杨梅颜色的特点。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2)这段共三句,第一句写杨梅果颜色的变化;第二句进一步说明杨梅果的颜色,因为太红像黑的;第三句写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3)作者为了把杨梅颜色的变化写清楚,抓住了杨梅颜色变化先后顺序的词语(投影出示第一句话,用笔点出“先……随后……最后……”)。

  (4)仿照第一句进行说话练习

  指导:请同学们用这组词语较连贯地说一说苹果由生到熟或太阳升起时颜色的变化。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交流

  教师指导:这一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面写起,写出了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既具体又可爱,作者这样写,说明了什么?(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板书:喜欢杨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读这一段呢?

  ①教师有感情地背诵这一段,并演示复合投影片(3张,能体现出杨梅颜色的变化)。

  ②再指一学生读,另一学生黑板演示:用彩色粉笔涂出杨梅颜色的变化。

  自学第六自然段

  (1)总结四、五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答出(先弄懂这个自然段讲什么,再看看这段共几句话及每句话的意思,最后分析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2)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写出了杨梅味道的特点是又酸又甜。(板书:又酸又甜)

  ②这一段共4句话。第一句讲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到甜。2至4句写“我”小时候由于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了的事。

  ③作者在这一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实例加以证明。

  ④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师引导理解(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杨梅那惹人喜爱的味道,这样写说明作者爱杨梅、喜欢杨梅。)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3)配乐朗读三至六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具体生动的描写。

  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呢?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板书:按顺序 抓特点)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尝了。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

  五、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师引导明确(作者能把杨梅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一方面注意了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因为作者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指板书),作者只是单单喜爱杨梅吗?(指课题)还对故乡有热爱之情、热爱故乡。)(板书:热爱故乡)

  六、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三至六自然段,1.理解了课文内容,并知道了作者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2.学习了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七、课堂练笔

  1.指导学生练笔的要求:写一种家乡特产,按一定顺序把特点说清楚。

  2.全班交流:你想写什么?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按一定顺序写出特产的特点,从而表达自己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4.小组内练习说。

  5.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6.学生动笔写。

  八、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写你爱吃的一种水果(如:苹果、草莓、西瓜……),抓住它的形、色、味的特点去描写,要具体,语言要生动、通顺。附《石榴》供参考

  2.模仿课文,写你所喜爱的一种家乡特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