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微信扫码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通用1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陶、懦、恼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是用铁做的。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象对陶罐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

  4、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读下列词语: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感知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并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

  4、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呢?(谦虚、友好、克制)

  5、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三、指导多读,深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自读课文,画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的词语。

  2、教师指导读。(铁罐的神态是:傲慢──轻蔑──恼怒陶罐是:谦虚──自尊)

  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教师巡视、指导。

  5、抽一、两组在班上读,大家评议。

  四、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课文找出描定陶罐和铁罐最终结局的语句。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3、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

  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全班讨论

  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前准备】

  1、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2、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2、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2、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3、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⑶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3、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五、复习生字词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2、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思想教育:

  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小声读全文: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指名汇报。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

  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4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

  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 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 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播放陶罐和铁罐的结局课件)

  教师讲解:是呀,许多年代过去了,铁罐子和陶罐被覆盖了厚厚的尘土,铁罐虽然结识,但因为时间久了,被氧化了,如今已是荡然无存了,而陶罐却依然光洁、朴素、美观。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教学反思: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这一教学中,我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从学生的学习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知识,使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足是这堂课有的同学读书不充分,抽读时读的很吃力,针对这一情况,利用阅读的时间再多读几遍,达到巩固的目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寓言的理解

  重难点:关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陶罐和铁罐》设计思路

  学习寓言既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语言,又是让学生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本设计分两大板块组织教学,第一板块(即陶罐和铁罐当年在国王御厨里的情景)让学生在读、思、议、演中感悟人物形象特点,探究铁罐骄傲的本质。第二板块(即许多年代以后的情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和质疑问难中感悟出它们各自另一个方面的特点。最后,联系学过的类似课文,使学生在知识的牵移与整合过程中悟出本课所蕴含的道理。

  课堂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弄清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谈话导入各自特点。

  (1)同学们看,这是一只——(陶罐),这是一只——(铁罐),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陶罐易碎,不生锈;铁罐坚硬,易生锈。根据板书,师引导同学们说,它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3)相机解释铁为什么会生锈呢?结合理解课文最后出现的一个词“氧化”。

  a、生说。b、师补充理解: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粉末状物质,即我们所看到的铁锈。铁生成锈,也就是说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了。因此,课文最后出现的一个词是“氧化”,你们理解这个词了吗?

  *  导入:这就是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它们本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这样。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悟人物形象特点。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并弄清这一段与2-8自然段的关系。

  读后,师出示“御厨”、“奚落”词语。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说“御厨”就是与皇帝有关的厨房。 生说“奚落”就是用尖刻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师引导:在本课文指什么呢?

  生:指铁罐说陶罐的短处。

  师: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生: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师板书这句话: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哪些段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呢?

  生说:2—8自然段。

  师:第一自然段与2—8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呢?

  生:是总写与具体写的关系。

  师:这一部分内容该用什么方式朗读好呢?

  生:分角色朗读。

  2、指明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生读。

  师生评价。

  3、图文对照,感受人物形象特点。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描述来观察书中插图,判断一下,哪是陶罐,哪是铁罐?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 小组讨论。(小组长安排好记录员、汇报员)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左边的是铁罐,右边的是陶罐。因为陶罐是微笑的,而铁罐是一副很骄傲,瞧不起人的姿态。生2:我们组有补充,左边的铁罐眉毛都竖起来了,嘴巴也翘起来了,显然是恼怒了。师相机指点:这两位同学都是从人物的什么方面来观察的?(生说神态。) 生3:铁罐是白色的,铁罐薄、柄大;而陶罐厚、柄小。 生4:…… 4、画出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通过读、演,再现人物形象。 (1)请画出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生画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小黑板出示这些词语] (2)你们能把这些神态表现出来吗?(要求:可表演,也可带着那样的神态去读人物所说的话。) 生1:我想表现出“恼怒”的样子。于是厉声读到“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生2:我想表现陶罐的谦虚,于是他放慢速度,小声读到“不敢,铁罐兄弟……”

  生3:我来表演“轻蔑”的神态,并把它读出来。(生先表演,后朗读。)

  生4:带着傲慢的语气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5:他读得不够好,“傲慢”的语气不够,我来读这一句……

  生6:我会表演“傲慢”的神态。(生即兴表演,斜视着眼睛,翘着嘴,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生7:我想表现出恼怒的样子。(生作十分气愤、发怒状)

  (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表演得活灵活现,读得有声有色。]

  5、我们再把这一部分内容分角色朗读,注意人物的神态和说话的语气。

  生分角色朗读。

  师生评价。

  6、鼓励质疑,探究铁罐骄傲的本质。

  师:我们知道,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生读黑板板书的那句话。(即: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师:请你们把这句话再读读,看看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问: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生答:因为陶罐容易打碎,而铁罐很坚硬,所以铁罐看不起陶罐。

  生答:因为铁罐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没看到自己的短处……

  师相机让学生用“……之所以……是因为……”句式来练说。

  生说:铁罐之所以瞧不起陶罐,是因为它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没看到自己的短处。

  生说:……

  [师总结:在这里,铁罐看到的只是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而没有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过渡: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经历了许多年的风风雨雨,陶罐和铁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读这部分内容。

  师:这部分内容从哪到哪?

  生:从第9自然段到最后。

  三、学习第一部分,读懂许多年以后铁罐和陶罐各自呈现出来的特点。

  1、生自读第二部分内容。

  2、读后思考:许多年代过去了,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找出文中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1:读课文第14自然段。

  生2: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许多年代过去,陶罐:光洁、朴素、美丽。铁罐:无影无踪、完全氧化。

  师总结:这是它们最后的结局,从最后的结局看,铁罐暴露了它的——(生说短处);陶罐显示了它的——(生说长处)。

  3、黑板出示这一部分生词,指名认读。

  4、鼓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质疑,解疑。

  师: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问:铁罐瞧不起陶罐,陶罐为什么要关心它,叫人们把它它掘起来呢?

  生答:因为陶罐说过,要和铁罐和睦相处。

  生答:说明陶罐大度,不和它计较。

  …….

  生问:“流逝”是什么意思?

  生答: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生问:“渣滓”是什么意思?

  生答:精华取出后的剩余物。

  师举例说明,如甘蔗吃完了,把什么吐出来?(生说渣滓)

  生问:“陶罐”为什么没打碎?

  生答:因为书上写了,上面堆积了厚厚的渣滓。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师:课文学到这儿,你能根据黑板板书内容,说说课文叙述顺序及文章主要内容吗?

  2、说课文叙述顺序。(先写当年它们在国王御厨里的情景,然后写许多年后发生的变化。)

  3、生说文章主要内容。(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认为自己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仍然朴素、美丽、光洁,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

  五、联系学过的类似课文,理解本课寓意。

  师:这篇课文中的铁罐很像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谁呢?

  1、生说:像孔雀。

  你能复述《骄傲的孔雀》这篇课文吗?(生复述课文内容)

  2、生说:像骆驼和羊。

  《骆驼和羊》讲什么呢?(生复述课文内容)

  3、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

  (生说,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1:要谦虚,不要骄傲。

  生2:不能只看自己的长处,也要看自己的短处。

  生3:看问题要完整,既要看一个人的长处,又要看一个人的短处。(师纠正:“完整”一词改为“全面”,并将这句话板书。)

  生4: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生5:看别人的短处,也要看别人的长处。

  六、拓展,明辨是非

  1、生活中有没有像铁罐这样骄傲和这样片面看问题的人呢?他们做得对吗?应该怎样做?

  2、生结合实际说。

  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易碎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生锈

  不生锈                                          坚硬

  许多年以后……

  光洁      完全氧化

  朴素      无影无踪

  美丽

  要全面看问题,既要看到一个人的长处,又要看一个人的短处。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理应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教师不必有过多的引导与课堂设计。然而,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揭示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这是所有寓言类课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所感悟的只是点点表面现象。另外,学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是这一篇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同学们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非常薄弱,一是由于他们年龄的认知特点所限制;二是由于这种训练也是刚刚起步;三是他们对概括文章的方法积累不够。因此,既要突出学习重点,又要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就必须要教师一番苦心设计与引导。

  实践证明,我的设计与引导是成功的,达到了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水到渠成般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寓言中所悟出的道理也是精辟的,多彩的。整堂课的氛围是轻松的,愉快的,充满激情和思考的。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历程,有几点做法令人回味。

  一、分块教学,化繁为简。

  将课文分成两大板块组织教学,(一块是陶罐和铁罐当年在国王御厨里的情景;一块是许多年以后的情况。)这两大板块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采取分块学习,便于学生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把握每部分课文内容,避免了学生在篇幅较长的课文中理不清头绪,抓不住要害的缺点。老师只需要在每一部分中设计一个纲领性问题,学生便能很快地抓住每一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内容抓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便水到渠成般地抓住了。

  二、两大板块的教学侧重、方法不同。

  两大板块中,侧重第一板块的教学,主要通过读、思、议、演来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探究铁罐骄傲的本质。尤其侧重读的训练,要“读”占鳌头。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第二板块,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读懂这部分课文中它们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在读书中学会思考的习惯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会知识的迁移、整合和 运用

  为让学生能准确地悟出本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让他们复述学过的类似的课文。(主要有《骄傲的孔雀》、《骆驼和羊》)他们会把从这篇课文中获得的道理,通过迁移和整合,顺理成章地揭示出本课所蕴含的道理。最后,让他们结合实际说说生活中像铁罐一样的人和事,从而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

  四、采取多种方式理解词语。

  学习语文,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本课有许多词语需要同学们去理解去积累。对词语的理解,有的则是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而有的词语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的要借助画面来理解,有的借助表演来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我也是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

  (2)通过表演或朗读理解人物神态的词语。如“轻蔑”、“傲慢”、“恼怒”。

  (3)通过查阅资料理解“御厨”。

  (4)通过举例说明理解“渣滓”。

  (5)通过换一种说法理解“氧化”,即生锈。

  总之,这一堂课成功的地方比较多,但也有小小的不足。有几个突发出现的课堂细节我没处理好,这也提醒我以后课前准备要更充分,备课更细致,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6

  [教学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能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优缺点的名言

  3、陶罐和铁罐的头饰

  4、板书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初步认识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一只铁罐,

  今天,老师把这两位朋友也请来了,想认识他们吗?(想)

  (课件①)

  二、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你们想知道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罐和铁罐》。

  a、好,请大家自由读文。(生读全文)

  b、四人小组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

  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我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有了大致了解后,再把每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说说)

  3、师小结:看来,大家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都有自己的方法,真棒!

  三、揣摩探究,感受寓意

  <一>初步认识陶铁特点(1—9)

  1、 那铁罐究竟是如何奚落陶罐,他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自读>请同学们自读1~9,用“——”画出他们俩的对话。并对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生边读边画对话及作记号)

  2、 有什么不明白?(奚落、相提并论)(能让其他学生解决的就尽量,不能即师点拨)

  3、 看来大家学习都很认真,下面,我们来看了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出示课件)

  4、 <同桌互读>

  a、同桌分角色模仿读读

  b、哪张同桌想来?(评读:字音、流利、声音亮度、语气等)

  5、分角色朗读

  6、读得真棒!那现在请同学们找你的小伙伴加上动作再来演一演!(播轻音乐)<演读>

  7、哪对小伙伴来?

  那表演最出色的是……(投票决定)(每队都给予一朵花作鼓励)

  表演得真精彩!(掌声鼓励)

  8、那铁罐和陶罐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性格特点>

  a、(我觉得铁~不断奚落陶~,他太骄傲了!)(我从这看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b、(我认为陶罐很宽容,铁罐这么奚落它,它也没生气。)

  c、(我觉得铁罐太自大,简直目中无人!)

  d、(我认为陶罐很有礼礼貌、很谦虚!)

  <二>深刻领会陶铁罐特点(10—17)

  1、 正如同学们所说,如此骄傲的铁罐和这么谦虚的陶罐,多年以后,它们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好,自由读10—17,注意找找表现陶罐和铁罐结局的语句。

  2、 <质疑>读完后,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氧气”?——化学反应,使铁慢慢生锈腐蚀。)

  3、 <汇报结局>

  a、陶罐怎样啦?(生读14)

  b、铁罐呢?(生读“它……无踪无影了。”)

  4、<喜欢谁>

  a、好,大家说了,现在你比较喜欢陶罐还是铁罐啦?(陶~)

  b、为什么?

  (a、因为陶罐光洁、朴素、美观。)

  (b、因为陶罐保存了那么多年,很有历史价值。)

  (c、因为陶罐为人谦虚。)

  (d、因为陶罐对人非常友善,铁罐当初这么奚落后,可当人们掘出它来时,它立刻说:“谢谢你们,我的兄弟……够受了。”)

  5、<分男女朗读>

  a、对!陶罐被掘出来后,首先关心的却是一直奚落它的铁罐,多美的心灵啊!那请女孩子把它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女生读:谢谢……够受了。)

  b、再请我们的男孩子把人们赞美陶罐的话读了!(男生读:多美……价值的。)

  四、对话想象,领悟寓意(可是铁罐已经成为尘土啦,这时候,假如你是铁~,你会对陶罐说什么?

  a、同桌说一说

  b、谁来读一读?

  6、扮演<多年后>对话想象

  (铁:陶罐兄弟,你到现在还那么光洁,我真羡慕你呀!

  陶:铁罐兄弟,为什么我只听见你声音,却看不见你的样子,连影子也找不到!

  铁:唉!离开你以后,我身上慢慢地长满了锈,并渐了氧化,早已无踪无影,现在成为尘土啦!

  陶:原来这样!不过,你不要伤心,只要你今后不再骄傲,我们还是好朋友!

  铁:谢谢你,你对我真好,你不但外表漂亮,心灵更美啊!

  陶:铁兄弟,以后我们都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样才对啊!)

  五、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汇报>(a、要谦虚,不要骄傲)

  (b、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可骄傲的人下场可悲)

  (c、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小结>:对,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请同学们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谈体会吧!<谈体会>a、4人小组讨论

  b、汇报《骆驼和羊》、(字体)、成绩、(劳动)、(香蕉)

  1、课前,老师还请大家回去搜集有关优缺点或骄傲谦虚的名言,并制作成书签,现请大家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2、谁来说说?(先介绍书签)

  这句话老师也非常喜欢,那就把它送给大家吧!

  (齐读: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7

  前段时间,笔者欣赏了全国特级教师靳家彦执教的四年级语文课《陶罐和铁罐》,深为其精湛的教学艺术与全新的教学理念所折服。总结起靳家彦的教学艺术,笔者以为,他的教学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教学过程 朴实无华;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了合作、交流和创造。

  课前:愉悦心情 轻松出发

  师:刚刚见面,我先作自我介绍。这段介绍中有真有假,请你们分辨一下。我姓靳,叫靳家彦,是你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今年60岁。我特别喜欢阅读和写作,《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就是我写的。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您姓靳,叫靳家彦是真的,因为主持大会的老师刚才介绍过。

  生:您说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不是真的。因为我从没见过您。

  师:判断有根据。

  生:您说您今年60岁是假的,60岁的老人头发会花白的,可您的头发是乌黑的……

  师:染的。(全场大笑)

  生:您喜欢阅读和写作是很可能的,一位特级语文老师怎么会不喜欢读书作文呢?所以这一句是真的。说《陶罐和铁罐》是您写的,肯定不是。课文上有注释,作者是黄瑞云。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是真的,发给我们的课文就是这一篇。

  【点评】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靳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用辨真假的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很自然地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同时也是在训练学生思维,真可谓乐中有学、学中有练。师生关系由此变得融洽,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对话:读中感悟 学中有乐

  师:非常聪明。分辨得有条有理,说明你们很会思考和分析。(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导“罐”字的笔顺、笔画。)

  师:同学们先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练习读课文。)

  师:可以了吗?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生: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受不了了。”陶罐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

  生: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懦弱。

  师:你们的发言说明你们领悟了语言的内涵。

  生:老师,我想通过朗读表达我的感悟,可以吗?

  师:太好了,请问你想读哪部分。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断。)

  【点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对话文本就需要多读。一开始,靳老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学生全心读文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已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书,其所担任的角色就是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学生倍感轻松和快乐,而且老师能随机抓住训练点,如指导学生掌握“懦弱”的音、形、义,纠正学生把“懦”读为“儒”的错误。这一过程进行得一丝不苟、实实在在,学生收获也很大。

  表演:体悟道理 明辨是非

  师:《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多像一场两幕的小话剧啊!你们自愿结合,组成创作小组,演出这个故事,能做到吗?

  生:能!(学生自由结合,练习。)

  师:表演的关健在于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台词要熟记。(推举一组到讲台前表演。)

  师:我们继续上课。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应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

  生: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生: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生: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不要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

  【点评】 学生通过表演,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感悟寓言讲述的道理,并能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而且,学生表达时语言流畅,表演时入情入境,同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而这一切的生成均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实现的。

  改编:放飞想象 理性思考

  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可以吗?

  师:什么问题呀,说来听听。

  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并不错。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不喜欢它。

  师: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

  (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师: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仍然叫《铁罐与陶罐》,好吗?(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

  【点评】 学生的提问引发了新问题,这也许是靳老师没有想到的。但在引导学生弄清二者优缺点的过程中,学生们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自觉地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并集体改编故事来赞扬铁罐批评陶罐,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新的高度,从中可以想见,这种“意外”的收获是非常有价值的。

  自创:读写结合 生成创造

  师:如果将课文的语言融入你的语言仓库,那么就变成你的语言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生各自开始创编,大约写了15分钟。)

  师:请停笔。介绍一下你编的寓言题目。

  生:《大海和小溪》。

  生:《手机与BP机》。

  ……

  师:请这位同学读一读他创作的寓言故事——《黑猫和白猫》。

  生:邻居家的老奶奶养了两只猫:一只是黑猫,一只是白猫。骄傲的白猫看不起黑猫,常常奚落它:“你敢和我比一比谁白吗?”黑猫和霭地回答:“不敢,主人养我们可不是让我们比黑白的呀!”白猫愤怒地大吼一声:“喵呜,住嘴!你这黑不溜湫的东西,快到墙角躲着去吧!”黑猫不再说什么,悄悄躲到墙角去了。天黑了,一只偷粮的小老鼠鬼鬼崇崇地溜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那只大白猫,一下子蹿到墙角。万万没想到,隐藏在暗处的大黑猫一下子就把它捉住了,小老鼠还纳闷,我怎么就没注意到大黑猫呢?

  师:完了吗?

  生:完了。

  师:我给你一点提示,你继续编下去。几天后,老奶奶决定把其中一只猫送别人……

  生:白猫认为自己美丽洁白,主人一定舍不得让我走,对!一定是黑猫被送给别人。结果呢?结果主人把白猫送给了别人。临别时,白猫问老奶奶:“我这么洁白,为什么不留我呢?”老奶奶笑着说:“我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的才是好猫!”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出示陶罐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陶罐。(出示铁罐)这又是什么呢?板书铁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富有情趣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课题质疑

  师: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陶罐,美观漂亮,不生锈,保存时间长,但不结实,易碎;铁罐结实而有用,但易生锈毁坏。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国王御厨里,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设计意图:看课题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并在好词好句的下面划横线,同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字词。

  谁来读一读你在书中画出的词语?看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呢?指名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

  师:同学都用心去读课文,你们读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师: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下面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看看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是什么态度。

  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铁罐是什么态度?(板书:傲慢轻蔑恼怒愤怒)陶罐是什么态度?(板书:谦虚友善宽容大度)

  通过对话把陶罐和铁罐的个性鲜明的显露出来。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一读,读陶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温和的语气。)表现出陶罐的什么特点?(谦虚、友善)

  读铁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表现出铁罐的什么特点?(傲慢)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内容。课件出示对话。

  3、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生:铁罐认为自己坚固。)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当人们在废墟中发现它们时,陶罐是什么样子?(生:陶罐变得很有价值)(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成为文物)铁罐呢?(生:铁罐却无踪无影。)(板书:无影无踪化为绣土)

  3、故事学完了。你们觉得有趣吗?

  师: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对吗?

  4、说说你对陶罐和铁罐的看法。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行思想和心灵的交流。】

  四、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各有所长正确对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照自己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与同学相处的相处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感受生命的价值,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铁罐:傲慢轻蔑恼怒愤怒无影无踪化为锈土

  陶罐:谦虚友善宽容大度光洁朴素成为文物

  各有所长正确对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因此,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课文,从文章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这样教学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题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带着表情用不同的语气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会更有感染力,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9

  整合篇目:人教版第五册《陶罐和铁罐》和《狮子和鹿》。

  整合主题:正确看待人和事

  《陶罐和铁罐》和《狮子和鹿》整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贴图)

  (二)初读课文

  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

  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

  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古董   氧化

  (四)我想说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

  (五)小结

  二、学习《狮子和鹿》

  (一)学习课文

  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

  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   难看(逃生)

  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

  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

  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

  三、拓展

  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

  四、师总结

  五、练笔

  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 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10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11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整体感知课文时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讨论后找出陶罐、铁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1、铁罐看不起陶罐;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边读边思考,析词品意中教师恰当点拨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从而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12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大家看一看,这是我们上节课刚认识的新朋友,他们是谁呢?

  板书课题:24陶罐和铁罐

  2.师: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让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读中感知

  1.师:陶罐和铁罐各自有自己致命的弱点,可惜铁罐没有意识到,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让我们认真的听听

  教师出示课件。

  [ 设计意图:以课件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将过去拉到现在,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文本,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

  2.你听明白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吗?

  本文讲述了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许多年后,陶罐完整无损,而铁罐连影子也找不到了。

  3、出示句子: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用难听的话嘲笑别人

  生:尖刻的话讽刺别人

  从这句话中,你想知道什么?

  ①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

  ②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

  三、品读对话,感悟不同的性格特点.

  (1) 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边读边把表现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画出来。

  反馈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

  师:他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全找出来了,真不错。铁罐是怎样一次次奚落陶罐的,我们再来看看

  师:谁来读?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他读的怎样?

  生:读得好,读出了铁罐很骄傲,很傲慢的样子

  师: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板书:傲慢

  师:指名再读这句话

  生齐读这句话

  2、 师:听了铁罐傲慢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指多名学生练读。

  师:这个时候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板书:谦虚

  生读

  师:谁能分角色来读一读

  指多名学生分角色读

  师:接下来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指名读。

  4、“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biàn)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带着体会读读。

  5、“住嘴!”铁罐恼(nǎo)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读明白什么?

  指导学生读出铁罐的恼怒的气势。

  6、陶罐还是(    )地说:““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mù)相处(chǔ)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

  7、“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chǐ),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读读说说,你觉得铁罐怎样?指名读  齐读。

  师小结。

  (2)讨论:铁罐凭什么一次次地奚落陶罐?

  学生汇报,师做总结。

  8、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四、演中感悟,学中有乐

  演一演

  引导学生根据教师自制道具和喜爱演的角色上台演一演“陶罐和铁罐”(教师点拨表演时的语气、语调、表情、神态、动作等方面对人物特征的展示。)

  [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动作、神态和情节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用独特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演绎这个故事,为学生的创造开辟空间。]

  五、抓住重点句子,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过渡:许多年代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陶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默读10——17自然段,划出写他们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1、 指名说,齐读课件出示的三句话。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pǔ)素(sù)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早已无踪无影了。

  2、反馈交流。当陶罐被人们掘出时,它说什么?

  出示句子: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也闷得够受了。”

  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指名读。

  六、表达感受,领悟寓意。

  (1) 过渡:对于这个结果,铁罐当初想过吗?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铁罐说什么?

  出示句式:铁罐呀铁罐,我想对你说                            

  (2)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被人们永久地保存下来,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出示句式:陶罐呀,我想对你说                           

  (3)学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4)我们再听听名人是怎么说的?(学习名言警句。)

  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改写

  师:学完这则寓言故事,同学们都喜欢陶罐,因为陶罐的身上有许多优点;可是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容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

  师:让我们大家放飞思路,大胆去想,共同来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

  2、仿写:以《   和   》如:《鲜花和塑料花》、《公鸡和母鸡》、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陶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

  师:这样学习课文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变成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

  《左手和右手》等为题,展开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3、课外阅读:《伊索寓言》

  [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语言。激发想象、拓展延伸都是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为实践。改编寓言――重构文本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从“解读文本”到“重构文本”再到“超越文本”,从而实现阅读创新。]

  八、教师寄语

  师: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出示与寓意相关的一些名言警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让学生读读记记,一则积累语言,二则深化主题。]

  板书设计:

  陶罐:  谦虚    朴素美观  —— 易碎

  和

  铁罐:  傲慢    坚硬      —— 无影无踪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陶罐、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1、陶罐、铁罐的图片

  2、幻灯片

  3、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言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童话,同学们都很喜爱读童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陶”“罐”“铁”三个字。

  请大家齐读课题

  这就是陶罐的图片,这就是铁罐的图片(粘贴)

  下面就请同学们听录音带中的故事,边听边想,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板书:谦虚,骄傲)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陶罐的谦虚,哪些语句又体现了铁罐的骄傲?

  (学习汇报,读文中语句)

  2、指名读句子,(出示幻灯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3、出示句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 师:由于陶罐说得有道理,铁罐恼羞成怒了,生气时怎么说话?(声高气粗)

  ② 指名读,你听出哪些词同学重读了吗?此时的铁罐还只是骄傲吗?(板书:无礼)

  ③ 谁愿意读读?读出你不同的理解。

  ④ 陶罐听了铁罐无礼的话后,是如何回答的?

  4、出示句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① 自读这句,体会出什么?(板书:宽容)

  ② 谁来读读这句话?

  ③ “有什么可吵的呢?”表达了什么意思?如果把它变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齐读这句话。

  ④ 陶罐都已经这样说了,而铁罐收敛了吗?文中是怎样写的?

  b、“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提问:

  ① 读这两句时语气一样吗?

  ② 读时能变换语调吗?

  (不能。a句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b句语气自然平稳。谦虚:虚心,不自满。)

  ③ 谁愿意读一读。

  a、“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b、“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ⅰ、小组内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句。

  ⅱ、学习汇报,评价

  ⅲ、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出“铁罐的骄傲”的?(轻蔑)

  “轻蔑”是什么意思?“轻蔑”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两个“懦弱”在读时语气相同吗?为什么?

  ⅳ、找两位同学对着读

  ⅴ、指名读句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仔细看标点,想想怎么读,再读。

  ⅵ、过渡:许多年以后,当陶罐被挖出来时,它说的第二句话是什么?谁来读一读。你体会出什么?(友善、宽容)

  三、(去掉四部分对话的提示语)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指名同位读。

  3、分男女生读。

  四、谈收获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要谦虚,不要骄傲

  2、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

  3、骄傲的人下场是可悲的

  五、作业:

  1、请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小组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14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称”“禁”“撒”“挣”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

  2.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学习复述故事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梅花鹿)

  2.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经历了一件事后,它改变了一些看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一只鹿原来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后来当它被狮子追赶的时候,美丽的角让它差点儿送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帮它狮口逃生。)

  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欣赏鹿角的美丽。

  (1)鹿角到底美在哪里呢?请你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画下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句子)

  (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美丽的珊瑚)“精美别致”是什么意思?(精致美好,而且很特别)

  (4)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心情怎么样?(兴奋板书:鹿角美丽)

  (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鹿自我欣赏时兴奋、陶醉的语气。)

  2.抱怨鹿腿的难看。

  鹿悠然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它开始抱怨了。它是怎样抱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板书:鹿腿难看)

  (2)这时候鹿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读出不满、嫌弃的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品读第5—7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请学生朗读,并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美丽—难看送命—逃生)

  (2)问题过渡:难看的腿让鹿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却差点儿送了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6自然段。板书: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惊险。

  4.课件出示:

  ①咦,这是我吗?

  ②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③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④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此时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死里逃生的鹿此时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评价角和腿呢?(后悔、叹息、感激)

  5.小结课文。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6.将课文与《陶罐和铁罐》作比较,说说这两篇课文的共同点。

  (两篇课文都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的道理。像这样用一个故事告诉人们道理的文章,称为“寓言”。)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小小辩论会。

  (1)出示: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2)学生读句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

  2.教师总结:事物各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

  1.指导学生写字,课件出示会写字。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重点点拨、范写。(“鹿”注意“比”的写法)

  4.学生书写练习,自评、互评。

  [教学板书]

  鹿角和鹿腿

  鹿角鹿腿

  美丽难看

  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各有所长全面看问题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的相关句子,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自主朗读体会鹿态度的变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接着,我以课后习题作为一场小“辩论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15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联系生活实际,谈对寓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

  ①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②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③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②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③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①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③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④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五、复习生字词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②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二、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三、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四、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订正。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篇16

  【近义词】

  谦虚──虚心   和睦──友好   懦弱──软弱

  荒凉──荒芜   朴素──朴实

  【反义词】

  谦虚──骄傲   懦弱──刚强   荒凉──繁华

  朴素──华丽

  差chā (差别)   处chǔ(相处)   兴xīng(兴奋)

  chāi(出差)     chù(住处)    xìng(高兴)

  chà (差劲)

  恼(恼怒)──脑(头脑)

  耻(羞耻)──齿(牙齿)

  懦(懦弱)──诺(诺言)

  陶(陶罐)──逃(逃跑)──桃(桃花)──淘(淘气)

  辩(辩论)──辨(分辨)──便(顺便)──辫(辫子)

  逝(流逝)──式(公式)──事(事情)──世(世界)

  殿(宫殿)──店(商店)──电(电灯)──淀(沉淀)

  掘(挖掘)──决(决定)──绝(绝对)──诀(口诀)

  朴(朴素)──普(普通)──圃(花圃)──浦(黄浦江)

  素(要素)──速(速度)──诉(告诉)──宿(住宿)

  懦(懦弱)──需(需要)

  倔(倔强)──屈(委屈)

  感(感动)──咸(咸水)

  捧(捧场)──奉(奉献)

  谦(谦虚)──兼(兼容)

  朴(朴素)──扑(扑面)──卜(萝卜)

  虚(虚无)──虎(东北虎)──虑(考虑)

  怒(怒气)──奴(奴隶)──努(努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微信扫码分享